耶稣受难记观后感
梅尔.吉布森投资2500万美元制作的电影《耶稣受难记》在全球创下6.5亿的票房,这是2004年的片子,最近才看,有以下几个收获。
一、弄清了基督教、犹太教和伊斯兰教的关系。这三大宗教其实是同宗同源的,犹太教最早产生,约三千年前,创始人是摩西,神是上帝,经典是《圣经》,即上帝与犹太人定的合约,后来也称《旧约圣经》。约2500年前,耶稣开始传教,他自称是上帝的儿子,创立基督教,其实可以看出,基督教是在犹太教的基础上发展既来的,他称重新和上帝修订了和约,即《新约圣经》。可见,上帝是神,耶稣基督是人。伊斯兰教是最晚产生的,创始人是默罕默德,自称是上帝的仆人,和上帝定了总约定,即《可兰经》。可见,这三大宗教师同宗同源的,有一个共同的神,就是上帝,有共同的圣地耶路撒冷。
二、这部电影十分暴力震撼,表达的主题十分深刻,却完全遵从圣经里的故事,可见导演表达主题的功力。导演在处理耶稣人性和神性方面的技巧尤其让我佩服。大家都知道,耶稣是个人,一个智慧的人,这点谁都承认;但是,如果说耶稣是神的儿子,这点就不是所有人都会承认的,因为很多人是无神论者。导演主要刻画作为人的耶稣,对信仰坚定,对别人的宽容;神的一面,导演通过圣经故事里,耶稣对自己遇难的预言,也就是达芬奇《最后晚餐》所讲述的故事,来表现耶稣先知的一面,神的一面。让无神论的人,象我这样的人也能接受。
三、这部电影让我最感动的是耶稣的饶恕。耶稣因为传教,揭露犹太教敛财,也因为有人追随他,引起犹太教教会的不满,犹太人向统治者罗马人告发耶稣,但罗马人不想趟浑水,不想处死耶稣,犹太人发动民众要求处死耶稣,要求处以十字架刑,古代一种极刑,把人的四肢钉在十字架上,犯人因为窒息死亡。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可他的眼睛里,没有喷火的仇恨,他说:上帝,饶恕他们吧,他们不知道自己做了什么。
我想这部电影最深刻的一个主题,就是饶恕。没有我们常看武侠小说里的仇恨,想想,那不是人类深刻的主题思想。饶恕才是人类深刻的主题思想。我们的文化里,往往是丢西瓜捡芝麻,没有找到重点,我想,和我们千百年来文化的僵化保守有关,余秋雨(我最讨厌的家伙)说,我们的文化是世界唯一没有中断的文化,其实是不开放,没有接受新事物,没有向前发展,是停滞的文化才对。
饶恕,救赎,是人应该有的品质和习惯,当我们饶恕别人的时候,其实也是在饶恕自己做错的事情。只有饶恕别人的错,包容别人的错,才能原谅自己做错的事情,才能坦然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才能有一个平静的心,这是一个在错误中救赎自己的过程。
耶稣受难记影评
对敌人的爱到底意义何在?
耶稣被世俗和愚昧从肉体上消灭的时候,他一味退让,不挣扎,贯彻自己宽容的信仰,不出一句怨言,任凭群众虐待。我只能赞赏这场伟大的实验,你知道,当面对集体癫狂的时候,清醒的人很容易失望灰心。那些愚昧平庸的人,对真理闭目塞听,对舆论怯懦退缩,对着血腥和屠杀的表演却欢声雷动。很想问,到底哪一点值得你的善良?为什么低下头,为什么不逃不避让侮辱,为什么承受这些无谓的卑微的人肆无忌惮的伤害,为什么让步给那些有损文明和进步的东西,为什么不去矫正错误的使它们正确起来,为什么给嚣张狂妄逞能的空间。
对于耶稣来说,“问题不在于公正,而在于仁慈。”他至死都相信,人性不会恶毒到底。他认为恶是蒙昧的结果,是裹在璞玉上的粗粝的顽石,他无视恶作为人性的一部分客观存在,一味地拥护其内在稀有的价值。我会以为耶稣对待世人的态度,如生身父母对待孩子,娇宠溺爱,我怀疑这样的结果只是纵容恶,并不能真正带领人们走向他所信仰的美好世界。
然而他以自己的宽容挑战人性残暴嗜血的底线,我只知道,他的牺牲使得我们永远的输给了他。面对这样的事情,我不能洗净我的双手把他交给别人,我也不能在围观的人群中怯懦地转身。对于不是基督徒的我来说,耶稣作为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人,比他作为基督教的神,更有力量。如果曾经有一个人,经受了这样极端的事情仍然原谅一切,你就可以相信,宽容和爱在任何情况下都会发生,因为真的发生过。
耶稣受难记影评 耶稣受难记 影评
在耶稣作为历史人物死去以后,基督徒也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蒙受了不公平的歧视和***,但是他们“以闻所未闻的勇气经受了这些痛苦,并成为这一新的信仰力量的见证人……这些殉道者后来被敬奉为第一批圣徒。”“夜晚,基督徒们……在这些地下通道里聚会并讨论耶稣的学说,分发圣餐,在眼看要遭受新的***时互相鼓励……(他们)信仰福音并为了它而甘愿忍受基督忍受过的一切苦难。”他们的导师耶稣基督曾教导:世界上最大的痛苦自有其意义,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是永不止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