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菊曹雪芹

时间:2023-07-09 12:25:50编辑:揭秘君
第1篇:曹雪芹诗《咏菊》

曹雪芹诗

基本信息

[名称]

[年代]清代

[作者]曹雪芹

[体裁]七言律诗

作品原文

咏菊

无赖诗魔昏晓侵,绕篱欹石自沉音。

毫端蕴秀临霜写,口齿噙香对月吟。

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

[1] 一从陶令评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

作品注释

?无赖:无聊赖,无法可想。诗魔:佛教把人们有所欲求的念头都说成是魔,宣扬修心养*用以降魔。所以,白居易的诗说:[自从苦学空门法,销尽平生种种心;唯有诗魔降未得,每逢风月一闲吟。"后遂以诗魔来说诗歌创作冲动所带来的不得安宁的心情。昏晓侵:从早到晚地侵扰。

?欹:这里通作[倚"。沉音:心里默默地在念。

?毫端:笔端。蕴秀:藏着灵秀。[毫端蕴秀"是心头蕴秀的修辞说法。临霜写:对菊吟咏的修辞说法。临,即临摹、临帖之[临"。霜,非指白纸,乃指代菊,前已屡见。写,描绘。这里说吟咏。

?口齿噙香:噙,含着。香,修辞上兼因菊、人和诗句三者而言。

?素怨:即秋怨,与下句[秋心"成互文。秋叫[素秋"。[素"在这 里不作平素解,却兼有贞白、高洁的含义。[素怨"、[秋心"皆借菊的孤傲抒自己的情怀。

?一从:自从。陶令:陶渊明(365-427),东晋诗人,字符亮,一说名潜字渊明。曾做过八十多天彭泽县令,所以称陶令。他喜欢菊,诗文中常写到。评章:鉴赏,议论。亦借说吟咏,如:评章风月。

?高风:高尚的品格。在这里并指陶与菊。自陶潜后,历来文人咏菊,或以[隐逸"为比,或以[君子"相称,或赞其不畏风霜,或叹其孤高自

[1]芳,而且总要提到陶渊明。

作品简析

此诗为曹雪芹创作的长篇小说中海棠诗社菊花诗中的一首,为林黛玉所作。此诗被评为菊花诗状元。因为此诗出*地描绘出自己的咏菊时的独特神态和情怀,而这正是此次菊花诗会的要求。此诗开头两句就活脱脱地刻画出一个全身心都沉浸在诗情之中的少女形象。接着充分展现

[2]了女诗人的鲜明创作个*。

作者简介

曹雪芹像

[3]

曹雪芹

(1715,-1764,)清代小说家。名沾,字梦阮,雪芹是其号,又号芹圃、芹溪。祖籍辽宁辽阳,先世原是汉族,后为满洲正白旗[包衣"。曹雪芹一生正好经历了曹家盛极而衰的过程。少年时期曾经在南京过了一段[锦衣纨绔"、[饫甘餍肥"的生活。十三岁迁居*。雍正(1722-1735)初年,曹家遭受一系列打击,家产抄没。公元1750年(乾隆十五年)左右迁居*西郊黄叶村(现为曹雪芹纪念馆),[蓬牖茅椽、绳床瓦灶",贫病交加,又加上幼子夭折,生活非常悲凉。最后因贫病无医而逝世。曹雪芹*格傲岸,愤世嫉俗,豪放不羁,嗜酒,才气纵横,善谈吐。能诗善画。其诗立意新奇,风格近唐代诗人李贺。他最大的贡献在于小说创作,他所创作的长篇小说代表了*古典小说的最高

[3]成就,在世界文坛上享有崇高声誉。

编辑本段丘浚诗

作品信息

[作品名称]咏菊

[创作年代]明朝

[作者姓名]丘浚

[文学体裁]七言诗

作品原文

咏菊

浅红淡白间深黄,簇簇新妆阵阵香。

[4] 无限枝头好颜*,可怜开不为重阳。

作品赏析

诗贵自然,[咏物以托物寄兴为上"(清?薛雪),托物寄兴亦以自然为绝妙,自然天成是咏物诗的至境。丘浚作诗主张自然成文,反对用奇语异辞,认为[眼前景物口头语,便是诗家绝妙辞"()。所以,他的诗大都写得自然清新,颇多天机自动天籁自鸣机趣。他的咏物诗也大多是[眼前景物口头语"的自然流露,并不刻意追求寄托,只是在有意无意之间托物寄兴,借景言情,似无寄托而寄托遥深,更是精*绝妙,不同凡响。

这首诗作意与作者的诗同一机杼,正确理解全诗旨意的关键,也在于对[可怜"一句内涵的准确把握和理解。此句与[可怜生处是天涯"句的句法相同,用意也一样,[可怜"在这里也该作可爱解。意思是说不到重阳,海南菊花就开放得如此美好清*,它的可爱之处,就在于不屑为应时而开供人观赏。这样理解,才契合实际情况与诗人精神。海南四季如春,花儿四季开放,不受节侯限制。诗人对此深有体会,称誉海南岛是四季春香的花岛,说:[海岛三千余里地,花朝二十四番风",处处[春光晓*四时同"()。菊花反季节开放,正是四季如春的花岛春香的典型特征的真实写照。诗人通过对海南菊花反季节开放的动人景象的深情赞颂,热情讴歌了海南*不趋时不媚俗的高洁品格和高贵情*。

咏物诗妙在神与物游,情与景谐,在不离不即之间使形似与神似浑然

[4]天成完美结合。丘浚的诗就是这样的杰作。 作者简介

丘浚(1422,1495),字仲深,号深庵、玉峰,出生在海南岛琼山,别号海山老人,琼山府城镇下田村(又名朱桔里,今名金花村)人,是*明代中叶的理学名臣,15世纪的杰出学者,著名文学家、教育学家、经济学家、图书馆学家,明弘治朝官至少保兼太子太保、户部尚书、武英殿

[5]大学士。终年75岁,谥文庄。

参考资料

第2篇:咏菊翻译赏析_作者曹雪芹

作者为唐代文学家曹雪芹。其诗词全文如下:
无赖诗魔昏晓侵,绕篱欹石自沉音。
毫端蕴秀临霜写,口齿噙香对月吟。
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
一从陶令评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
[译文]
难以抑制的诗兴从早到晚把我纠缠,只好围绕着篱笆散步或倚在石头上独自低吟。笔端蕴涵着智慧对着秋菊临摹,口齿中含着对秋菊的芳香对着月亮吟咏。满纸书写的都是自己的愁怨,谁能透过片言只语理解自己内心的情愫呢?自从陶潜写了咏菊以后秋菊的高尚品格一直被人称道。
[鉴赏]
这首诗出现在第三*回里。这是的第二次活动,也是贾府表面上处于最鼎盛的时期。此次活动,由史湘云和薛宝钗拟定题目,共十二道题目,限定七律,但不限韵,由宝玉、黛玉、宝钗、湘云、探春等五人自由选题。在这次吟诗比赛中,“蘅芜君”薛宝钗选了、之后,“怡红公子”贾宝玉选了和两道诗题。“潇湘妃子”林黛玉选了其中三道诗题:、和。其余五题分别由湘云和探春选得。只“有顿饭工夫, 十二题已全,各自誊出来,都交与迎春,另拿了一张雪浪笺过来,一并誊录出来”。这首诗是在蘅芜君的、怡红公子的和,枕霞旧友史湘云的、之后,由潇湘妃子林黛玉写出的三首诗中的第一首。
这首诗以“咏菊”为题,所写的是写菊花诗的情景。首联“无赖诗魔昏晓侵,绕篱欹石自沉音”,紧扣诗题,描述了为写菊花诗,有如着魔了一般,从早到晚构思,绕篱欹石地推敲。只有苦心作诗的人才有此真切的体会。颔联“毫端蕴秀临霜与,口角噙香对月吟”,俏丽、秀美,只有锦心秀口之人,才能写出如此精*的诗句。
颈联“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诗中所题写的都是平素的哀怨,有谁能理解这感伤的心情呢?这分明是借“咏菊”在抒发诗人自己的情怀。也只有黛玉才如此多愁善感,又不被一些人理解。尾联“一从陶令评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菊花的高洁品格,自从受到诗人陶渊明的好评之后,一直被世人议论至今。陶渊明爱菊是出了名的,以此作结,可谓奇思妙想的神来之笔。

第3篇:写给曹雪芹的诗

曹雪芹是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的一生,曹雪芹是不寻常的,坎坷困顿而又光辉灿烂,大家看看下面的写给曹雪芹的诗。

四十萧然太瘦生。晓风昨日拂铭旌。

肠?故垅孤儿泣,(前数月伊子殇,因感伤成疾)泪迸荒天寡妇声。

牛鬼遗文悲李贺,鹿车荷锸葬刘伶。

故人欲有生刍吊,何处招魂付楚蘅。

开箧犹存*雪文,故交零落散如云。

三年下第曾怜我,一病无医竟负君。

邺下才人应有恨,山阳残笛不堪闻。

他时瘦马西州路,宿草寒*对落曛。

其人素*放达,好饮,又善诗画,年未五旬而卒。

谢草池边晓露香,怀人不见泪成行。

北风图冷魂难返,白雪歌残梦正长。

琴裹坏囊声漠漠,剑横破匣影。

多情再问藏修地,翠叠空山晚照凉。

上一篇:工龄工资国家规定

下一篇:大公无私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