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有为简介

时间:2023-06-30 12:22:18编辑:揭秘君

康有为(1858~1927)

康有为的资料

中文名:康有为

外文名:KangYouwei

别名:康南海

国籍:清朝

出生地:广东省广州府南海县

出生日期:1858年3月19日(戊午年)

逝世日期:1927年3月31日(丁卯年)

职业:工部主事,书法理论家

主要成就:公车上书

组织强学会

代表作品:《康子篇》;《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

党派:保皇派

政治主张:君主立宪制

康有为生平资料

康有为(1858~1927),又名祖诒,字广厦,号长素,又号明夷、西樵山人等,晚年别署天游化人,因其出生于广东南海县,人们又称其为“康南海”。康有为11岁时父亲康达初病故。之后,跟随祖父康赞修受经诵书。18岁时师从广东著名学者朱次琦,始受“济人经世”思想的影响。21岁入广东名山西樵山专攻道教、佛教经典。在西樵山与翰林院编修张鼎华相识,开始接触京城风气及各种新书。期间还曾到香港、上海等地游历,沿途购买了不少西方书籍。1884年,回乡居“澹如楼”博览群书,开始形成变法维新的思想体系。1891年,康有为在广州长兴里开设学馆,聚徒讲学,并著书立说,研究维新改革理论,培育维新人才。后来将学馆迁至广府学宫仰高祠后,取意“夫养人才,犹种树也!”更名为“万木草堂”。康有为一反旧式书院的教学传统,从教学内容到教学方法进行了重大改革。万木草堂既讲孔学、理学、史学,还讲西学,着力引导学生关心国家大事。一时贤者云集,从学者百余人,培养了梁启超、麦孟华、徐勤、梁朝杰等一大批变法人才。这期间,康有为还撰写了《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等变法理论著作,为变法维新作准备。

1888年12月10日(光绪十四年),康有为以一介微不足道的萌生资格,第一次向光绪皇帝上奏了长达5000多字的《为国势危蹙祖陵奇变请下诏罪己及时图治折》,他在奏折中极陈列强相逼,中国危险之状:“方今外夷交迫,自琉球灭,安南失,缅甸亡,羽翼尽剪,将及腹心。比者日谋高丽,而伺吉林于东;英启藏卫,而窥川滇于西;俄筑铁路于北,而迫盛京;法煽乱民于南,以取滇粤。”尽管康有为豁出身家性命,上书请求变法,其奏折仍“横遭阻格,未克上达。”但这篇《上皇帝书》的内容却被广为传抄。一时间,康有为名噪京师。然而,在当年9月举行的顺天乡试中,因康有为的文章经策瑰伟,别具一格,不符合封建科举的要求而名落孙山。

1895年,康有为偕梁启超等赴京参加第二次会试。此时,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的消传到北京,考生群情激愤,奔走呼号。康有为连夜起草了一篇长达14000字的《上皇帝书》。提出“拒和、抗战、迁都、变法”四大主张,建议皇帝立即下三诏:罪已之诏,明罚之诏,求才之诏。康有为认为,唯此能提高皇帝威信,打击顽固守旧、卖国求荣的官僚,鼓舞爱国将士同仇敌忾、赴汤蹈火的勇气。这篇《上皇帝书》得到了数百会试学子的签名附议。这就是近代史上著名的“公车上书”。虽然,那次上书仍没能扭转局势。而康有为从1888年第一次上书到1898年的十年间,连续向光绪皇帝上书七次,反复陈述自己的变法思想。同时,还提出“开民智,育人才”的口号,组织学会,创办学堂、出版刊物,大力宣传维新思想。

1895年8月在北京创办《万国公报》(后改名《中外纪闻》),组织成立强学会,创办《强学报》。

甲午战争中国惨败后,列强侵略中国的野心迅速膨胀。1897年,德国借口曹州教案,派兵强占胶州湾。在内忧外患的双重压力下,1989年6月11日,光绪终于采纳康有为等维新派的改革主张,宣布全国实行变法。期间光绪帝重用维新派人士,颁布了大量政治、经济、军事、教育文化等方面的改革谕旨,立志除旧布新。然而,仅仅103天,慈禧太后在顽固派的策动下,发动了“戊戌政变”,把光绪软禁在瀛台,捕杀谭嗣同等“戊戌六君子”,及大批维新人士。康有为流亡海外达16年之久。至辛亥革命后的1913年重新回到祖国。不过,康有为后期最终没有跟上时代步伐而沦为“保皇派”,与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背道而驰。

1927年3月8日,康有为在上海愚园路寓所过70岁生日,身穿朝服与家人合影。因孙中山领导的北伐军逼近上海,于是他乘船到青岛避难。3月30日接受广东同乡的宴请,当晚呕吐不止,次日暴亡。

康有为——晚清社会的活跃分子

康有为是戊戌变法的领袖人物,是中国共产党出世之前向西方寻找真理的先进中国人。康有为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伟大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改革家。著名的戊戌变法是一整套向西方政体模仿君主制下的民主宪政的尝试,为中国后来的改革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

“康有为是戊戌变法的领袖人物,百日维新”湮没于血泊之中后,康有为开始长达16年的海外流亡生涯,但始终没有停止寻求救国救民的方案。然而,由于未能随历史潮流前行,康有为在海外组织保皇会,并在1917年直接参与“张勋复辟”的丑剧,写下一生中的最大败笔。1927年3月21日,康有为病逝于青岛。

康有为的一生,当时与后世皆褒贬不一,颂之者称他是改革家,“广厦长素究为谁?南海先生康有为。治学公羊张三世,上书清帝凡七回。论性劝学长兴记,万木草堂立学规。人类公理大同书,不忍为仁孟子微。”贬之者称其为保皇党,章炳麟在《驳康有为论革命书》中对他的保守思想就有很多批判。这其中更重要的原因就是他没有和谭嗣同一样选择杀身成仁,而选择了逃亡。康有为作为晚清社会的活跃分子,在倡导维新运动和领导戊戌变法时,体现了历史前进的方向,当他在民国初年为尊孔复古思潮推波助澜,与袁世凯同流合污,充当帝制复辟运动的精神领袖时,就站到了历史的对立面,从政治巨人蜕变为现实的侏儒。

上一篇:白夜追凶小说结局

下一篇:密码箱打不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