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伐中原

时间:2024-11-29 15:37:07编辑:揭秘君

三国演义的九伐中原主要内容

第一次北伐,公元238年(延熙元年)姜维和蒋琬率偏师出陇右,在南安与魏军相持不下。
第二次北伐,公元244年(延熙七年)汉中都督王平兴兵据势,姜维和费祎等率军前去支援,曹爽大败。
第三次北伐,公元247年(延熙十年)出陇西,与魏将郭淮,夏侯霸大战洮西。
第四次北伐,公元249年(延熙十二年)姜维派廖化去洮城,此时已是“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的情况下,姜维独力与魏国众多将领作战,双方互有胜负。
第五次北伐,公元250年(延熙十三年)姜维以羌胡为辅,与郭淮战于洮西,双方平手。
第六次北伐,公元253年(延熙十六年)费祎遇刺被害后,姜维出兵包围南安,粮尽而退。
第七次北伐,公元254年(延熙十七年)出陇西狄道,斩魏将徐质。
第八次北伐,公元255年(延熙十八年)与夏侯霸出狄道,大破王经于洮西,王经退守狄道城,后陈泰派兵解围。
第九次北伐,公元256年(延熙十九年)姜维再次出兵,蜀将胡济失期不至,为邓艾破于段谷,死伤惨重。
第十次北伐,公元257年(延熙二十年)乘魏将诸葛诞叛乱,姜维出兵秦川,魏军坚守不战,到了公元258年(永安元年)诸葛诞兵败后始退兵。
第十一次北伐,公元262年(景耀五年)姜维再次出兵,与邓艾战于侯和,为邓艾所破,然后还住沓中。这是姜维最后一次北伐,此时黄皓欲以阎宇替代姜维,姜维因厌恶黄皓擅权,曾向后主请求诛杀黄皓,但后主没有接受,姜维察觉此举可能惹怒黄皓,为了避祸便避居沓中,屯田避祸。钟会,邓艾领大军征蜀。公元263年(景耀六年)蜀亡。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九伐中原的梗概?

诸葛亮是六出祁山,姜维是九伐中原。九伐中原包括以下十一次:第一次,后主延熙元年(238年)姜维和蒋琬率偏师出陇右,在南安与魏军相持不下。 第二次,公元244年,姜维和费_出兵兴势,派王平袭击魏将曹爽,曹爽大败,勉强保住关中。 第三次,公元248年,姜维率兵出陇西,与魏将郭淮,夏侯霸大战洮西,收服了凉州胡王白虎文,活文戴。 第四次,延禧十七年(254年)出陇西狄道,斩魏将徐质。第五次,公元250年,姜维以羌胡为辅,与郭淮战于洮西,平手。第六次,公元254年,姜维率兵围南安,因粮草接济不上,主动退兵。第七次,延禧十七年(254年)出陇西狄道,斩魏将徐质。第八次,公元256年,姜维再出狄道,大败雍州刺史王经,斩杀魏军数万,后来魏军大举增援,于是回撤。 第九次,公元257年,姜维与邓艾战于段谷,由于蜀将胡济失期不至,蜀军大败,死伤惨重。第十次,公元257年乘魏将诸葛诞叛乱,姜维出兵秦川,魏军坚守不战,到了公元258年诸葛诞兵败后始退兵。第十一次,公元262年姜维再次出兵,与邓艾战于侯和,为邓艾所破,然后还住沓中。这是姜维最后一次北伐,此时黄皓欲以阎宇替代姜维,姜维因厌恶黄皓擅权,曾向后主请求诛杀黄皓,但后主没有接受,姜维察觉此举可能惹怒黄皓,为了避祸便避居沓中,屯田避祸。钟会,邓艾领大军征蜀。公元263年蜀亡。姜维北伐,文学作品中称为九伐中原,是指三国时期蜀国大将军姜维北伐曹魏的战争。234年(蜀汉建兴十二年)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在五丈原病逝后,蜀国后主刘禅加封姜维右监军、辅汉将军,统率诸军,进封平襄侯。随后历任司马、镇西大将军,兼任凉州刺史、卫将军、大将军,朝廷授予符节。《三国志》记载,238年—262年之间,姜维共进行了十一次北伐。连年征战,蜀汉的国力耗损过度。

三国演义诸葛亮九伐中原

  诸葛亮是六出祁山,姜维是九伐中原
  六出祁山之:

  一出祁山:
  魏因曹丕薨,睿即位。蜀马谡用反间计使司马懿归田,孔明乃献《出师表》,定于建兴五年春三月出师伐魏。留郭攸之、董允、费祎为侍中,总摄宫中事。赵云、邓芝为先锋,智取安定、南安、天水,计收姜维,败夏侯楙、曹子丹,破羌兵,骂死王朗。但内应孟达为仲达所杀,又因马谡拒谏失街亭,才有西城县空城退敌,兵回汉中。孔明挥泪斩马谡,自贬三级。

  二出祁山:
  建兴六年秋九月,魏都督曹休兵败石亭,诸葛亮乘虚起兵三十万,魏延为先锋,兵伐陈仓,但为郝昭所拒。姜伯约献诈降书,计杀中护军大将费耀,魏延杀虎威将军王双,因军中无粮,一夜之间,兵退汉中。

  三出祁山:
  吴孙权称帝,孔明乃约吴兴兵伐魏。兵取陈仓、散关,亡郝昭。取武都、阴平,败张郃、郭淮。但因张苞战死,孔明染病不能理事,遂回汉中。

  四出祁山:
  建兴八年秋七月,魏曹真病可,上表伐蜀。孔明领兵于隘口守一月,魏兵因雨而退。孔明乃令关兴、廖化为先锋,兵出祁山,折大将陈式,然败死曹真,斗阵破仲达。都尉苟安解粮违限,孔明杖之,安径回成都,流言亮将反。后主传令班师,孔明用减兵增灶之法,退兵汉中。

  五出祁山:
  建兴九年春二月,孔明出师伐魏,先锋王平、张嶷,于陇上妆神得麦,兵破西凉军。然都护李严因军粮不济,恐亮怪罪,虚言吴兵伐蜀,孔明急领军回,于木门道箭射张郃。

  六出祁山:
  建兴十二年春二月,孔明经三年备战,领兵三十四万,令姜维、魏延作先锋,兵出祁山。首仗折吴班,次战杀魏前将军秦朗。又造木牛流马运粮,杀镇远将军岑威。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火熄上方谷,汉丞相祁山归天。杨仪、姜维领军回汉中。


  九伐中原之:

  一伐中原:
  魏正始元年秋八月,司马懿谋杀曹爽,夏侯霸降蜀。姜维使霸为向导官,出西平,近雍州,为郭淮所拒。后失洮水,粮道被断,维折兵数万,损将句安,败回汉中。

  二伐中原;
  蜀汉延熙十六年秋,姜维接诸葛恪书,相助伐魏,令廖化、张翼为先锋,夏侯霸为参谋,张嶷为运粮使,起兵二十万出阳平关。铁笼山杀徐质、射郭淮、困司马昭。然会盟羌人兵败,自回汉中。

  三伐中原:
  正元二年二月,司马师病亡。姜维乘隙引兵五万,兵犯枹罕。大军背洮水列阵,败雍州刺史王经,取狄道时,中邓艾之计,收兵退屯于钟提.

  四伐中原:
  姜维在钟提,挟洮西之胜,兵出祁山,为邓艾所拒。维分兵袭南安,邓艾败之于段谷,荡寇将军张嶷阵亡。祁山寨为雍州征西将军陈泰所破,鲍素阵亡。维脱出重围,复回汉中,上表自贬为后将军,行大将军事。

  五伐中原:
  蜀汉延熙二十年,改为景耀元年。姜维闻淮南诸葛诞讨司马昭,遂提川兵径取骆谷,度沈岭,望长城而来,败守将司马望,却邓艾所拒。后司马昭杀诸葛诞,班师长城,维兵退。

  六伐中原:
  吴将丁奉、张布杀丞相孙琳,还政于孙休,约姜维伐魏。时蜀汉景耀元年冬,以廖化、张翼为先锋,王含、蒋斌将左军,蒋舒、傅佥将右军,胡济为合后,维与夏侯霸总中军,起兵二十万杀出祁山,斗阵破邓艾、司马望,廖化杀魏先锋郑伦。艾使党钧赴成都行反间计,后主诏维入朝。

  七伐中原:
  姜维闻司马昭弑曹髦,立曹奂,遂起兵十五万,令廖化、张翼为先锋,杀奔祁山。识破参军王瓘诈降计,于墵山埋伏,大破邓艾,却因王瓘舍命杀入汉中,折了粮车,毁了栈道,乃引兵还汉中。

  八伐中原:
  蜀汉景耀五年冬十月,姜维修好栈道,提兵三十万,径取洮阳,前部夏侯霸中邓艾计,洮阳乱箭射死。维引兵至侯河拒邓艾,张翼分兵攻祁山师纂,胜邓艾一阵。然成都黄皓欲使阎宇立功,一日三诏取回姜维,维于沓中屯田避祸。

  九伐中原:
  魏景元四年秋七月初三,司马昭令邓艾为征西将军,引关外陇右之兵,攻姜维,维兵败,会张翼、廖化奔剑阁守把。不料邓艾偷渡阴平,败诸葛瞻,陷成都,魏景元五年春,蜀亡。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九伐中原的梗概?

诸葛亮是六出祁山,姜维是九伐中原。九伐中原包括以下十一次:第一次,后主延熙元年(238年)姜维和蒋琬率偏师出陇右,在南安与魏军相持不下。 第二次,公元244年,姜维和费祎出兵兴势,派王平袭击魏将曹爽,曹爽大败,勉强保住关中。 第三次,公元248年,姜维率兵出陇西,与魏将郭淮,夏侯霸大战洮西,收服了凉州胡王白虎文,活文戴。 第四次,延禧十七年(254年)出陇西狄道,斩魏将徐质。第五次,公元250年,姜维以羌胡为辅,与郭淮战于洮西,平手。第六次,公元254年,姜维率兵围南安,因粮草接济不上,主动退兵。第七次,延禧十七年(254年)出陇西狄道,斩魏将徐质。第八次,公元256年,姜维再出狄道,大败雍州刺史王经,斩杀魏军数万,后来魏军大举增援,于是回撤。 第九次,公元257年,姜维与邓艾战于段谷,由于蜀将胡济失期不至,蜀军大败,死伤惨重。第十次,公元257年乘魏将诸葛诞叛乱,姜维出兵秦川,魏军坚守不战,到了公元258年诸葛诞兵败后始退兵。第十一次,公元262年姜维再次出兵,与邓艾战于侯和,为邓艾所破,然后还住沓中。这是姜维最后一次北伐,此时黄皓欲以阎宇替代姜维,姜维因厌恶黄皓擅权,曾向后主请求诛杀黄皓,但后主没有接受,姜维察觉此举可能惹怒黄皓,为了避祸便避居沓中,屯田避祸。钟会,邓艾领大军征蜀。公元263年蜀亡。姜维北伐,文学作品中称为九伐中原,是指三国时期蜀国大将军姜维北伐曹魏的战争。234年(蜀汉建兴十二年)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在五丈原病逝后,蜀国后主刘禅加封姜维右监军、辅汉将军,统率诸军,进封平襄侯。随后历任司马、镇西大将军,兼任凉州刺史、卫将军、大将军,朝廷授予符节。《三国志》记载,238年—262年之间,姜维共进行了十一次北伐。连年征战,蜀汉的国力耗损过度。

半史三国:姜维之九伐中原上

所谓 「九伐中原」 仅是文学概念,实际参《三国志》载,延熙元年(238)至景耀五年(262),二十四载间,有关姜维北伐之载录,有十余次之多……

《三国志·姜维传》载,‘ 延熙元年(238),随大将军蒋琬住汉中。琬既迁大司马,以维为司马,数率偏军西入 。’蜀汉在修养四年后,趁曹魏三伐辽东之际屯兵汉中。至此,开启了以蒋琬为主导的北伐时代。

而从 「数率偏军西入」 之语判断,应是数年间的多次作战……




《魏书》即载,‘ 延熙元年(238)九月,蜀阴平太守廖惇,反攻守善羌侯宕蕈营。雍州刺史郭淮遣广魏太守王赟、南安太守游奕将兵讨惇……奕军为惇所破;赟为流矢所中死 。’

又《郭淮传》云,‘ 正始元年(240),蜀将羌维出陇西。淮遂进军,追至强中,维退 ……’

然则六年间,却是收效甚微。故至延熙七年(244),蒋琬采纳姜维之策略,预备以姜维为先导,经略西凉。







但是 经略西凉 计划,却因蒋琬的逝世而中止,转为以费祎为主导的保境安民,休养生息之策……

故费祎辅政期间,蜀魏皆以小规模冲突为主。参《姜维传》载,‘ 延熙十年(247)……是岁,汶山平康夷反,维率众讨定之。又出陇西、南安、金城界,与魏大将军郭淮、夏侯霸等战於洮西 ……’即所谓「洮西之战」。

然文中所述之 「出陇西、南安、金城界」 ,却是略显突兀……

参三国地理而言, 陇西、南安 尚且隶属雍州,与益州比邻。

然 金城 却是隶属凉州,位于陇西、南安以北。姜维欲出兵金城,必须北溯洮水、纵贯陇西郡,方可入金城界。然既然战于 「洮西」 ,即洮水以西,则无需出兵金城……

又参《资治通鉴》延熙十年(247)载,‘ 是岁,雍、凉羌胡叛降汉,汉姜维将兵出陇右以应之 ……’故《姜维传》所载之 「金城」 ,应是指策应西凉诸羌。







且在此期间,姜维数度出兵,与郭淮、夏侯霸交战,策应雍、凉诸羌。

参《郭淮传》云, ‘正始八年(247),讨蜀护军夏侯霸督诸军屯为翅……淮策维必来攻霸,遂入沨中,转南迎霸。维果攻为翅,会淮军适至,维遁退 。’姜维本想浑水摸鱼。

但郭淮并未由狄道东进枹罕,讨伐饿何、烧戈诸羌。




而是南下沨中,姜维故知难而退。以致姜维北上策应诸羌行动受阻,以致饿何、烧戈被斩。

《方舆纪要》岷州卫有云,“ 麴城其地名翅上,亦曰鸟翅,盖翅讹为麴也 。”「为翅」即是麴城,位于洮水以东。故此战并非《姜维传》所载 「洮西之战」 ,但却是前战。







参《华阳国志》所述 「姜维迁卫将军,出陇西,与魏将郭淮、夏侯霸战,克之」 ,是在延熙九年(246)冬十一月。

而汶山郡平乱,却是在延熙十年(247),姜维接应治无戴等回返益州之后。




但参《郭淮传》载,‘ 正始九年(248),治无戴围武威,家属留在西海。淮进军趋西海,欲掩取其累重,会无戴折还,与战於龙夷之北,破走之 。’

即治无戴在正始九年(248),尚未归附蜀汉。如此,则与姜维平叛 「汶山平康夷」 的时间相冲突。




「西海」 即青海, 「龙夷」 即海晏县。故郭淮平乱诸羌,应是从狄道一路向西,经枹罕、河关、白土,至龙夷,击败治无戴后,又折返向东讨伐令居白文虎。期间未有姜维北上,兵援诸羌之载。

可见,姜维在麴城未果后,因 「汶山平康夷反」 而退兵平乱。







而姜维的再次出兵,或许是接到治无戴等胡王的求援。

姜维兵出石营,从疆川,乃西迎治无戴,留阴平太守廖化於成重山筑城……而曹魏方面,据《郭淮传》载,郭淮选择 「分兵取之」 。以曹军主力,强攻廖化成重山之城坞。以使姜维 「驰还救化」 ,疲于奔命。

而别遣夏侯霸,阻止姜维与治无戴一众汇合。




「疆川」 即白龙江古称。而 「成重山」 城坞,应在白龙江沿线,且可直通 「沓中」 。即姜维于前方接应羌胡,而廖化于后方,收拢诸羌残余,同时,于城坞守护回返 「沓中」 之通路。

姜维向西平郡方向接应治无戴,于洮水以西与曹军数度交锋,即 「洮西之战」 。而夏侯霸亦是由洮西一路追击,故《郭淮传》载, 「夏侯霸等追维於沓中」 。







虽然《郭淮传》载曰 「皆如淮计」 ,但亦只是实现了基本诉求。

郭淮旨在 「攻敌所必救」 ,即限定了时间,使得姜维在魏国境内,无法自由发挥,但廖化最终守住了 「成重山」 城坞。而姜维亦接应到治无戴等众。一众尽皆脱险,回归蜀汉。




故《华阳国志》则曰,姜维与魏将郭淮、夏侯霸战而 「克之」 。

而 「兵出金城」 ,亦是姜维绕道西平,出兵策应治无戴之举。至于《华阳国志》时间上的误差,则是将姜维前后两次出兵,归而为一所致。







延熙十二年(249),夏侯霸因 「高平陵事变」 而投蜀,姜维见此借机 「复出西平」 ,招降陇西羌胡。

《三国志·陈泰传》有云,‘ 蜀大将军姜维率众依麹山筑二城,使牙门将句安、李歆等守之,聚羌胡质任等寇逼诸郡 。’后曰「麹山之役」。此战姜维依旧采取于边境筑城之策,兵分二路。




然雍州刺史陈泰,并未安郭淮旧策,强攻麴山城坞。

而是采用 「围城断水」 之策。参《陈泰传》载,“ 使泰率讨蜀护军徐质、南安太守邓艾等进兵围之,断其运道及城外流水 。”句安等连番挑战而不应,城中将士困窘交加。







姜维闻讯,则迅速回援牛头山与陈泰军对峙,即麹山所在山区。

陈泰选择坚守,诱敌深入。暗中则南渡白水,循水而东。 「白水」 应指白龙江支流岷江。而 「循水而东」 的目的,或是 宕昌县 。如此,可截断姜维回返武都郡之路径。




同时,遣使请求郭淮向牛头山策应,进率诸军于洮水。

因沿洮水南下,可迅速达至临洮,即岷县。再由岷县南下,可截断姜维回返阴平郡之归路,与陈泰形成前后夹击之势。故姜维在察觉到曹军之动向后,不得不紧急撤退。







不过,姜维却在数日后去而复返,并未就此放弃。

参《邓艾传》云,‘ 维退,淮因西击羌……邓艾则留屯白水北。三日,维遣廖化自白水南向艾结营。而自东袭取洮城 。’那么,姜维去而复返的目的,必是 「麴山城坞」 ,位于八力乡、申都乡附近。

所谓 「自东袭取」 应是自牛头山向东。

以此推之, 「洮城」 应位于理川镇附近。又《邓艾传》载,‘ 洮城在水北,去艾屯六十里 。’倘若邓艾屯兵于宕昌县,向北 「六十里」 亦在理川镇附近。最终,被邓艾料敌先机,占据此城。

姜维 「不克而还」 ,导致句安、李歆一众孤立无援、粮尽降魏。







后《三国志·后主传》云,‘ 延熙十三年(250),姜维复出西平,不克而还 。’「西平」即西平郡,今西宁市方向。

然参考史文,《姜维传》云‘ 十二年,假维节,复出西平,不克而还 。’而《华阳国志·后主传》却道‘ 十二年秋,卫将军维出雍州,不克 。’故所谓「出西平」应是经略方向,而非实指西宁。

旨在联络、拉拢曹魏疆域内的羌、胡部落。经略西凉,以阻断雍、凉通道。




蜀汉北伐之路,始终艰辛而坎坷,犹如刀锋漫步,内外因素豪厘之差,皆会对其产生巨大的影响,以致结果迥异。

费祎辅政时期,曹魏朝局震荡,西羌之地多有反复。然则费祎却始终执行固国止戈之策。姜维 「每欲兴军大举,费祎常裁制不从,与其兵不过万人」 。倘若在此千载难逢之际,经略西凉计划未曾中止。

那么或许夺取西凉,亦并非毫不可为……


三国演义中的姜维九伐中原

一,后主延熙元年(238年)姜维和蒋琬率偏师出陇右,在南安与魏军相持不下。
二,延熙七年(244年)姜维和费祎出兵兴势,遣王平袭击魏将曹爽,曹爽大败。
三,延熙十年(247年)出陇西,与魏将郭淮,夏侯霸大战洮西。
四,延熙十二年(249年)姜维派廖化去洮城,此时已是“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的情况下,姜维独力与魏国众多将领作战,双方互有胜负。
五,延禧十三年(250年)姜维以羌胡为辅,与郭淮战于洮西,双方平手。
六,延禧十六年(253年)费祎遇刺被害后,姜维出兵包围南安,粮尽而退。
七,延禧十七年(254年)出陇西狄道,斩魏将徐质。
八,延禧十八年(255年)与夏侯霸出狄道,大破王经于洮西,王经退守狄道城,后陈泰派兵解围。
九,256年姜维再次出兵,蜀将胡济失期不至,为邓艾破于段谷,死伤惨重。
十,257年乘魏将诸葛诞叛乱,姜维出兵秦川,魏军坚守不战,到了永安元年(258年)诸葛诞兵败后始退兵。
十一,景耀五年(262年)姜维再次出兵,与邓艾战于侯和,为邓艾所破,然后还住沓中。这是姜维最后一次北伐
姜维历次北伐战绩,互有胜负,军队已到达华阴、蒲城一带。其中大胜两次;小胜三次;平手四次;大败一次,小败一次。
在姜维的十次出兵行动中,不克而还者五次,胜负各占一半,这对于蜀汉小国而言,已是骄人的战绩了,更展示了姜维忠于汉室的用心。姜维立志于功名而建树不够卓著,实在有诸多无法超越的制约。首先,从根本上审视,蜀汉狭小,财力不支,难以承受连年浩大的军费开支,没有强大的经济支持是难以制胜的。其次,其时主政的费祎,“常裁制不从,与其兵不过万”,姜维有多大的作为,可想而知。即使后来姜维主政之时,也受制于黄皓小儿反侧之患,危及专精。史载:“维本羁旅托国,累年攻战,功绩不立,而宦官黄皓等弄权于内,右大将军阎宇与皓协比,而皓阴欲废维树宇。维亦疑之,故自危惧,不复还成都。六年,维表后主:‘闻钟会治兵关中,欲规进取,宜并遣张翼、廖化督诸军分护阳安关口,阴平桥头以防未然。’皓征信鬼巫,谓敌终不自致,启后主寝其事,而群臣不知。”连自身的安危尚且难保,试想姜维能有多大的功业建树呢?
姜维即为大将,荷国之重,蜀国的晚期内政如此糟糕,但是以攻为守的姜维,凭借自己的一腔热血和忠心,以小国硬撼魏军,是何等的气魄,


姜维九伐中原分别是哪几次

根据《三国志》记载,姜维的北伐不止九次,而是十一次。


第一次,公元238年,姜维和蒋琬合作率偏师出陇右,结果在南安与魏军相持不下

第二次,公元244年,姜维和费祎出兵兴势,派王平袭击魏将曹爽,曹爽大败,勉强保住关中。

第三次,公元248年,姜维率兵出陇西,与魏将郭淮,夏侯霸大战洮西,收服了凉州胡王白虎文,活文戴。

第四次,公元249年,姜维派廖化去洮城,由于邓艾事先得到情报,廖化无功而返.

第五次,公元250年,姜维以羌胡为辅,与郭淮战于洮西,平手。

第六次,公元254年,姜维率兵围南安,因粮草接济不上,主动退兵。

第七次,公元255年,姜维出陇西狄道,魏将李简率众投降。维乘胜攻取河关,临洮两县,杀死魏将徐质。

第八次,公元256年,姜维再出狄道,大败雍州刺史王经,斩杀魏军数万,后来魏军大举增援,于是回撤。

第九次,公元257年,姜维与邓艾战于段谷,由于蜀将胡济失期不至,蜀军大败,死伤惨重。

第十次,公元258年,姜维利用诸葛诞在淮南反叛,率数万人出骆谷,与邓艾相持不下。诸葛诞兵败,姜维引兵退还。

第十一次,公元261年,姜维领兵进秦川,又遭邓艾相距,力战不胜,遂撤兵。


上一篇:什么牌子的古筝好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