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史的开端
中国美术史是从石器时代就已经开始了。旧石器时代的粗石器,已能磨光、雕琢、钻孔,符合对称、均衡等形式美法则,初具节奏和线条的韵律美。在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中,可以找到中国美术的早期形式,这种形式一直延续直公元前6世纪。早期的陶瓷制品没有画上去的图案,但是有滚花。有很多画有以对称形式展开的鱼或者人的面部的图案。新石器时代的彩陶,从几何纹饰进展到动植物纹样,其中以仰韶文化和马家窑文化的彩陶纹样最为丰富生动。除彩陶之外,具有独立审美价值的人像、动物陶塑也同时出现。扩展资料汉时画迹今已几乎无存,最完整的为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画,描绘了墓主人的地上和地下生活。山东肥城孝堂祠、嘉祥武梁祠石刻尚存,可窥见汉时古拙有力的绘画风格特征。战国、秦汉,以秦始皇陵兵马俑和霍去病墓石刻为代表,雕塑艺术成就卓著。绘画品类繁多,帛画、壁画、画像石、画像砖,异彩纷呈。篆隶形成中国书法艺术。据记载,周代已有历史人物的画像,春秋时期已有大型壁画。从出土的青铜器纹饰、漆器彩绘和楚墓帛画可看出在春秋战国时期以线造型的特色已初步形成。秦汉时期的绘画艺术已十分发达。既有壁画又有肖像画,既有历史画又有神怪画,题材多样,种类不一,从汉墓出土的大量壁画、画像石、画像砖、帛画、漆画等可睹当时绘画艺术之风貌。其壁画造型生动洗练,用笔质朴简率,在单纯、稚拙的形式中表现出运动、力量和速度感,其画像砖多为各种生活场面,造型夸张简括,注意整体动势的描绘。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美术
中国美术史是什么
中国美术史是对中国艺术发展过程的历史记录和研究。它涵盖了自古代至现代的各个时期、各种艺术形式和风格的演变。中国美术史的起点可以追溯到史前时期的岩画和陶器,随后发展出青铜器、玉器、丝织品等古代艺术形式。古代中国的美术主要表现在宫廷工艺、佛教艺术、山水画、人物画等领域。中国古代绘画以传统的山水、花鸟、人物等主题为主,注重形象的感染力和情感的表达。随着历史的发展,中国美术受到政治、社会和文化的影响而发生了变化。在明清时期,文人画兴起,注重个人情感和艺术自我表达。随后,西方绘画的引入和近代工业化的影响对中国美术产生了深远影响。中国画家开始接触西方绘画技巧和风格,并融入到传统的中国艺术中。在20世纪,中国经历了许多社会变革和政治运动,对美术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新文化运动、美术革命、文化大革命等事件都对中国美术的风格、主题和创作方式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多元化,中国美术呈现出更加丰富多样和国际化的特点。中国美术史的研究对于理解中国文化、艺术传统和时代变革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记录了众多杰出艺术家的成就,还展现了中国社会的历史进程、民族精神和审美观念的变迁。通过研究中国美术史,我们不仅可以欣赏到许多精美的艺术作品,还可以深入了解中国人民的文化价值观和创造力。
中国美术史知识点梳理有哪些?
部分美术史知识点梳理:1、唐 初唐·阎立本初唐人物画家以阎立本为杰出代表,传世作品有《历代帝王图》(又称古帝王图、列帝图、十三帝图、古列帝图卷、古帝皇图卷、古帝王图卷)《步辇图》。《步辇图》,公元640年(贞观十四年),吐蕃王松赞干布仰慕大唐文明,派使者禄东赞到长安通聘。《步辇图》所绘是禄东赞朝见唐太宗时的场景。现存画作被认为是宋朝摹本。存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绢本,设色,纵38.5厘米,横129.6厘米。被称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此画分为两个部分,打开以后先看到画面,接着是占据画幅左半边的以篆书书写的题跋,记录了画面的内容。2、盛唐·吴道子盛唐人物画家以“画圣”吴道子最为著名。“吴带当风”是对吴道子人物画风格的概述。他的风格也被称为“吴装”,亦称“吴家样”。在用笔技法上,他创造了一种波折起伏、错落有致的“莼菜条”式的描法,加强了描摹对象的份量感和立体感,他突出了人体曲线和自然的结合,这种画风在后来的西方也有一定的影响。所画人物、衣袖、飘带,具有天衣飞扬、满壁风动的效果,故有“吴带当风”之称。吴道子的作品今已无一存世,但从传为其作品实为宋人所绘的《送子天王图》中仍可感受到“行笔磊落,挥霍如莼菜条”的笔法特点。3、张萱与周昉仕女画:隋唐时期开始出现一些描绘贵族生活的美术作品,它们不再以对女子进行道德教化为目的,而是专门描绘宫廷妇女的日常生活。张萱是盛唐画家,常以宫廷贵族妇女为题,着重表现其游乐中的欢愉和显赫声势。笔下人物线条工细劲健,色彩富丽匀净,所创造的女性形象是唐代仕女画的典型风貌。他有两幅北宋摹本传世,即《虢[guó]国夫人游春图》和《捣练图》。《虢国夫人游春图》,该作再现唐玄宗的宠妃杨玉环的三姊虢国夫人及其眷从盛装出游的场景。《捣练图》,描绘的是宫中妇女“捣练”的情景。全画共分三个部分:捣练、理线、熨练。张萱擅长画女性和婴儿,所作人物雍容华贵,形成“丰颊肥体”的人物造型。继承并发展了张萱仕女画的是周昉。周昉生活在唐帝国经过安史之乱由盛而衰之际,他笔下的妇女已不同于张萱作品中的欢愉活跃,而流露出一种郁闷寂寥、百无聊赖的情绪,代表作有《挥扇仕女图》和《簪花仕女图》。周昉还擅长佛教绘画,创造了“水月观音”之体,被称为“周家样”。“周家样”和以前张僧繇所创“张家样”、曹仲达的“曹家样”以及吴道子的“吴家样”一并被奉为佛教艺术的典范。《唐朝名画录》中将其作品评为“神品”,尤其称赞其仕女画是“古今冠绝”。
中国美术史知识点梳理有哪些?
中国美术史知识点:1、陶器及陶器的装饰手段早期:以实用为目的,简单粗劣、种类少,第二个时期:既有实用价值又有作为艺术品存在的价值,采用了彩绘、纹饰等装饰手段第三个时期:种类繁多,造型丰富,镂孔、印纹等手法的应用。2、我国新石器时代出土陶器的著名文化遗址仰韶文化(彩陶代表,公元前4100-前2500左右)、马家窑(前3300-前1800,分石岭下、马家窑、半山、马厂四个类型)、半山类型陶器代表新石器彩陶艺术的最高水平。大汶口、龙山(素面陶突出代表),大汶口3大显著特点:色泽多样化,黑陶制作成熟,雕刻技术发达镂孔随之发展、纹饰多样。龙山文化使用了快轮制陶术。3、新石器时代陶器的主要类型及风格特征(风格上分黄河上游彩陶[仰韶、马家窑]、下游素面陶[大汶口、龙山])仰韶陶器:在彩绘上表达美的意识和愿望,但受实用性的约束,形体变化不大。龙山文化:表面装饰相对简单,但造型变化丰富。许多器皿已摈弃了实用目的。4、史前陶塑艺术品的造型种类新石器时代雕塑有实用性和象征性两大特征,最具代表性的雕塑是玉器和陶塑。陶塑造型有动物和人物两大种类。5、新石器时代石雕刻的两个中心及主要风格南北两个中心,南方为良渚文化,北方为红山文化。南方良渚:采用平面浅浮雕和线刻结合的手法,描绘对象主要为宗教礼器上的神人像,造型庄重神圣,较强的宗教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