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山的景点介绍
华山,古称“西岳”,是我国著名的五岳之一,海拔2154.9米,位于陕西省西安以东120公里历史文化故地渭南市的华阴市境内,北临坦荡的渭河平原和咆哮的黄河,南依秦岭,是秦岭支脉分水脊的北侧的一座花岗岩山。凭借大自然风云变换的装扮,华山的千姿万态被有声有色的勾画出来,素有“奇险天下第一山”之称。它的历史衍化可追溯到1.2亿年前,据《山海经》记载:“太华之山,削成而四方,其高五千仞,其广十里。”华山被称为西岳与东岳泰山并称,最早见于《尔雅·释山》一书。西岳这一称呼据说是因周平王迁都洛阳,华山在东周京城之西,故称"西岳"。以后秦王朝建都咸阳,西汉王朝建都长安,都在华山之西,所以华山不再称为"西岳"。直到汉光武帝刘秀在洛阳建立了东汉政权,华山就又恢复了"西岳"之称,并一直沿用至今。华山以其峻峭吸引了无数浏览者。山上的观、院、亭、阁、皆依山势而建,一山飞峙,恰似空中楼阁,而且有古松相映,更是别具一格。山峰秀丽,又形象各异,如似韩湘子赶牛、金蟾戏龟、白蛇遭难……。峪道的潺潺流水,山涧的水帘瀑布,更是妙趣横生。并且华山还以其巍峨挺拔屹立于渭河平原。东、南、西三峰拔地而起,如刀一次削就。唐朝诗人张乔在他的诗中写道:"谁将依天剑,削出倚天峰。"都是针对华山的挺拔如削而言的。同进华山山麓下的渭河平原海拔仅330-400米,而华山海拔2154.96米,高度差为1700多米,山势巍峨,更显其挺拔。现在的华山有东、西、南、北、中五峰,主峰有南峰“落雁”、东峰“朝阳”、西峰“莲花”,三峰鼎峙,“势飞白云外影倒黄河里”,人称“天外三峰”。还有云台、玉女二峰相辅于侧,36小峰罗列于前,虎踞龙盘,气象森森,因山上气候多变,形成“云华山”、“雨华山”、“雾华山”、“雪华山”给人以仙境美感。是所谓的西京王气之所系。
华山必去的三个景点
华山比较有名的景点是:西岳庙,金锁关,苍龙岭,长空栈道,千尺幢,百尺峡。1、西岳庙占地12万平方米,始建于汉武帝元光初年(前134年),为中国历代封建王朝祭祀西岳华山神少昊的场所。历代均有修葺、建设,尤以明清为甚,至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形成今日重城式目字结构六进院落的规模格局,系西北地区现存最大的明清风格皇家宫殿御苑式古建园林群落。其规模宏伟,布局严谨,形似北京故宫,素有"陕西故宫"之誉。因在五岳庙中建置最早、面积最大,被称为"五岳第一庙"。2、金锁关是建在三峰口的一座城楼般石拱门,是经五云峰通往东西南峰的咽喉要道,锁关后则无路可通。杜甫《望岳》诗中"箭栝通天有一门"就是指的这里。道家认为,华岳为仙乡神府,只有过了通天门,才算进入仙境。所以有"过了金锁关,另是一重天的"的民谣。3、苍龙岭是华山著名险道之一,其位于救苦台南、五云峰下,以其苍黑色的外部和其似悬龙般的地势而得名。其如履薄刃,绝壑千尺的地势使得很多游客胆战心惊,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韩愈大哭投书求助的故事并引发了大量的相关典故和考证,而该处也因此留下了"韩退之投书处"的文化遗产。4、长空栈道是华山险道中险中之险。古往今来,历险探胜者络绎不绝,其中不乏文士名流,多有记述传世。明代"后七子"之一的李攀龙《太华山记》记述:"出南天门向西就是栈道,栈虽有铜柱铁索拦护,然阔不盈尺。行二十余丈方至尽头。下折为井,高约三丈,旁出复为栈。"5、千尺幢位于回心石之上,是华山第一险境。山幢壁直立,其间仅容二人上下穿行。两边铁链垂直下垂,坡度为70°。从上到下共有370多个台阶,皆不满足宽。
西岳是什么山
西岳是华山。华山又被人们称为“太华山”,其位于陕西省渭南市华阴市,在省会西安以东120千米处。华山的名称来源于周平王迁都洛阳,华山在东周京城洛邑之西而得名,后因秦王朝监建都咸阳、西汉王朝建都长安,都在华山之西,所以华山不再称为西岳,后来汉光武帝刘秀在洛阳建立东汉王朝,华山又恢复西岳之称,西是指关中平原之西,岳是指中国五大名山的总称。华山简介华山,古称“西岳”,为五岳之一。华山南接秦岭,北瞰黄渭,自古以来就有“奇险天下第一山”的说法。中华之“华”源于华山,由此,华山有了“华夏之根”之称。华山是中国道教主流全真派圣地,为“第四洞天”,也是中国民间广泛崇奉的神祇,即西岳华山君神。共有72个半悬空洞,道观20余座,其中玉泉院、都龙庙、东道院、镇岳宫被列为全国重点道教宫观,有陈抟、郝大通、贺元希等著名的道教高人。1982年,华山被国务院颁布为首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004年,华山被评为中华十大名山。2011年,华山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西岳是什么山
五岳中的西岳是华山。中国五岳指的是: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东西南北中是根据它们所处的位置来进行命名的,这五座山之所以出名是古代民间山神崇敬拜、五行观念和帝王巡猎封禅相结合的产物,后为道教所继承,被视为道教名山。 五岳中的西岳是华山。中国五岳指的是: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东西南北中是根据它们所处的位置来进行命名的,这五座山之所以出名是古代民间山神崇敬拜、五行观念和帝王巡猎封禅相结合的产物,后为道教所继承,被视为道教名山。 这五座上也是古代文化的一个缩影,并且这五座山风景优美,也是现在人们常去旅游的胜地,从古至今流传的一句话:五岳归来不看山。
华山是怎样形成的?
华山一共有5座山峰,它们紧紧聚在一起,东、南、西、北4座山峰像4个大花瓣,中峰就像花蕊一样被包在中间,说它像一朵花,真是名副其实。有了“华山”的名字,附近的地名也受到影响。比如华山北面的县名,就因位于华山的阴坡而取名为华阴县,在华山南坡的取名为华阳。甚至说,中华民族的得名也与华山的名字分不开。还有人说,我国古代也叫华夏。夏是由于夏族曾居住在满目花簇的华山地带而得名。这两种说法并非无稽之谈,“中华”或“华夏”的得名是与“华山”有关,使得华山这座名山更增添了光彩。华山的历史衍化可以追溯到距今7000万年前的白垩纪时期,那时秦岭一带发生了强烈的地壳运动,形成一个巨大的花岗岩体的侵入岩,其东西长15千米,南北宽10千米,面积150平方千米。到了新生代时期,由于华山北麓渭河地堑不断陷落,秦岭山地几经抬升,形成华山主体的花岗岩出露地表,在第三纪新构造运动中大幅上升,加上大自然的风雨雕琢,形成险拔隽秀的山势。华山奇险峻峭,群峰挺秀,以险峻称雄于世,自古以来就有“华山天下险”、“奇险天下第一山”的说法。据先秦重要古籍,富于神话传说的最古老的奇书《山海经》记载:太华之山,削成而四方,其高五千仞,其广十里。华山是秦岭的一个小支脉,因西临少华山,古称太华。华山5峰,即南峰落雁、东峰朝阳、西峰莲花、北峰云台、中峰玉女,其海拔都在2千米以上。其中,南峰落雁、东峰朝阳、西峰莲花三峰鼎峙,人称“天外三峰”。再加上云台、玉女二峰相辅于侧,36小峰罗列于前,扼守着古代我国的心脏地区。华山全境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光照充足,自然资源丰富。这里土壤质地良好,适宜粮棉和经济作物生长,是酥梨的生长地。林木资源有66属,110余种。珍贵树种有华山松、白玉兰、银杏、冷杉等。名贵药材有白细辛、龟形茯苓、野生灵芝、何首乌等。珍禽异兽有国家级保护动物金钱豹、娃娃鱼、苏门羚、青羊等。农副土特产品种繁多,有黄梅等10多种水果,华山灵芝等中药材900多种。金、银、蛭石、稀土等各种矿产25种,其中铁矿储量丰富。地热资源丰富,泉水星罗棋布,醴泉日出水量1200立方米,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为优质饮用水。
华山的面积
华山总面积约148平方千米。 华山简介: 华山,古称“西岳”,雅称“太华山”,为五岳之一,位于陕西省渭南市华阴市,在省会西安以东120千米处。南接秦岭山脉,北瞰黄渭,自古以来就有“奇险天下第一山”的说法。 华山的著名景区 1、千尺幢 千尺幢位于回心石之上,是华山第一险境。山幢壁直立,其间仅容二人上下穿行。两边铁链垂直下垂,坡度为70°。从上到下共有370多个台阶,皆不满足宽。 2、百尺峡 百尺峡位于千尺幢北,是登华山的第二个险境。 “百尺峡”也叫“百丈崖”,两壁欲合,却被飞来的两颗石块从中撑开,人从石头下钻过,胆战心惊,生怕石块从两壁间掉下来,这就是“惊心石”。 3、老君犁沟 老君犁沟位于群仙观上方,据传这里原来没有路,是老子李耳驾青牛用铁犁开的,形如耕地时留下的犁沟,故被称为“老君犁沟”。当初,人们上下华山便是从犁沟两旁的石窝爬行的,至今人们还可看到犁沟两旁的石窝。当地流传说:“千尺幢,百尺峡,老君犁沟慢慢爬。” 4、华岳仙掌 仙掌崖在华山东峰,是指东石峰的面东崖壁。大自然的风剥雨蚀在崖上造化了一面手掌形石纹,高数十米,五指分明,形象生动逼真;人称华岳仙掌。因它的厅瑰壮观,被列为陕西有名的“关中八景”第一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