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

时间:2024-11-26 13:04:29编辑:揭秘君

高考语文知识点有哪些?

高考语文知识点如下:1、我国第一部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2、我国第一部介绍进化论的译作:严复译的赫胥黎的《天演论》,他是一个由不懂外,却成了翻译家的人。3、我国第一部个人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4、我国新文学史上第一篇短篇小说是:狂人日记。5、第一位开拓童话园地的作家是:叶圣陶。6、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神话小说:西游记。7、第一篇报告文学作品是:(夏衍)包身工。8、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老舍、其作品是;龙须沟。9、先秦时期的两大显学是:儒墨。10、儒家两大代表人物是:孔丘和孟子,分别被尊至圣和亚圣。11、唐代开元,天宝年间,有两大词派,以高适,岑参为代表的边塞诗以王维,孟在为代表的其风格,前者雄浑豪,后者恬淡疏朴。12、常把宋词分为豪放,婉约两派。前者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后者以柳永,周邦彦,李清照为代表。

高考语文知识点归纳汇总大全

水滴石穿,绳锯木断。备考也需要一点点积累才能到达好的效果。接下来是我为大家整理的高考 语文知识 点归纳汇总大全,希望大家喜欢! 目录 高考语文知识点归纳 高考七种语病类型 高考书籍知识汇总 高考语文知识点归纳 《兰亭集序》知识点 总结 (一)通假字 1.趣舍万殊(“趣”通“趋”,意为“往、取”) 2.亦由今之视昔(“由”通“犹”,意为“像”) (二)词类活用 A.形容词作名词: 1.群贤毕至(贤,意为“有才有德的人”) 2.少长咸集(少长,意为“少者”) 3.无丝竹管弦之盛(盛,意为“热闹的场面”) B.名词作动词: 1.一觞一咏(觞,意为“喝酒”) C.形容词作动词: 1.齐彭殇为妄作(齐,意为“相同看待”) (三)古今异义词 1.是日也(是,古义:指代词“这”|今义:指判断动词“是”) 2.茂林修竹(修,古义:长|今义:指修建处理) 3.所以游目骋怀(所以,古义:指用来|今义:表因果关系连词) 4.信可乐也(信,古义:指确定|今义:指书信) 5.向之所欢(向,古义:指过去|今义:指方向) 6.列坐其次(次,古义:指旁边|今义:指数次,从次) 7.及其所之(及,古义:指等到|今义:表并列关系连词,和) 8.曾不知老之将至(曾,古义:指竟然|今义:指曾经) (四)一词多义 1.之: 所之既倦(动词,意为“往”,到达) 以之兴怀(代词) 夫人之相如(取消 句子 独立性) 极视听之娱(结构助词,的) 2.修: 茂林修竹(意为“高”) 况修短随化(长,修短指寿命长短) 乃重修岳阳楼(意为“修建”) 修守战之具(意为“整治治办”) 3.虽: 虽趣舍万殊(虽然,连词) 虽世殊事异(即使,连词) 4.于: 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意为“在”,连词”) 欣于所遇(意为“对”,介词) 终期于尽(意为“到”,介词) 5.以: 引以为流觞曲水(意为“把”,介词) 亦足以畅叙幽情(意为“用来”,介词) 犹不能不以之兴怀(意为“因”,介词) (五)特殊句式 A.判断句: ①死生亦大矣。(语意山构成判断) B.倒装句: 1.状语后置: ①会与会稽山阴之兰亭。 ②当于欣于所遇。 ③终期于尽。 ④不能喻之于怀。 2.定语后置: ①仰观宇宙之大。 ②俯察品类之盛。 >>> 高考七种语病类型 一、成分残缺 成分残缺主要有下列类型:缺少主语、缺少谓语、缺少宾语、缺少修饰成分。 (1)缺少主语 ①由于她这样好的成绩,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赞扬。 (“得到”的主语是什么?改为“由于这样好的成绩,她得到了……”) ②十月十四日,抱着向航空系学习的想法,我们的 黑板报 也创刊了。 (“抱着”的主语显然是蒙后的“我们”,但后句的主语是“黑板报”,不是“我们”,应把后句改为“我们也办起了黑板报”。) ③通过这次学习,使我受到深刻的 教育 。 (“使”的主语应是“学习”,由于有“通过”这个介词,使主语丧失了。) (2)缺少谓语 ①可见对工人阶级的关心负责的态度到何等的薄弱程度。 (“到”在这里不能做谓语的主要成分,只能将“薄弱”提上来,可“态度”是不能薄弱的,句子应改为“……的关心和负责薄弱到何种程度”。) ②最近又发动了全面的质量大检查运动,要在这个运动中建立与加强技术管理制度等一系列的工作。 (在“建立”前少了个谓语“完成”。) (3)缺少宾语 ①虽然每天工作很忙,但还是抓紧和同学研究或自己看书。 (“抓紧”什么?“时间”一词不能省。) ②我们要尽一切力量使我国农业走上机械化、集体化。 (“走上”要求有一个名词做它的宾语,“机械化”、“集体化”都是动词,句子应是“走上……的道路”。) (4)缺少修饰成分 ①要想作出杰出的成就,就必须付出劳动。 (“劳动”前应加“艰苦”“辛勤”之类的修饰语,同时,前一分句又是“动宾不当”。) 二、结构混乱 结构混乱,又叫句式杂糅,主要有以下类型:举棋不定、藕断丝连、中途易辙、反客为主、结构含混。 (1)举棋不定 作者时而用这种结构,时而用那种结构,结果两种结构都用了。 ①多年来曾被计划经济思想束缚下的人们也觉悟起来。 (应该在“曾被……束缚……”和“在……束缚下的…………”两种格式中选用一个。) ②这种慷慨悲歌的壮举的背后,还是自信心不够的表现。 (应该在“……的背后还是自信心不够”和“……壮举还是自信心不够的表现”里选用一个。) (2)藕断丝连结构完整的一句话的最后一部分用做另一句的开头硬凑起来。 ①我们向政府提意见是人民的责任。 (把“我们向政府提意见”和“向政府提意见是人民的责任”凑在一块儿,应该删去“我们”。) ②你可知道,要出版一本译作是要经过多少人的努力以后,才能与读者见面的。 (是把“要出版……的努力”和“一本译作……见面的”凑在一块儿,用哪一句都可以。) (3)中途易辙 一句话说了一半,忽然另起炉灶,重来一句。 ①例如杜重远以《闲话天皇》这篇 文章 ,认为是冒犯了日本皇帝,置之于狱,就是例子。 (应该改作“因为杜重远写了……文章,就认为他是……”。原句使不知道这件事始末的人误认为杜重远把别人送进监牢,非常不妥。) ②中国人民自从接受了马列主义思想之后,中国的革命就在同志领导下大大改了样子。 (“中国人民……马列主义思想之后”就怎么样?作者不接下去说,却用“中国革命”另起一句。应该改为“自从中国人民……之后”。) (4)反客为主 把上半句主语以外的成分用来做下半句的主语,因此而纠缠。 ①因此,当匪徒们偷袭游击队的时候,被游击队反包围了,歼灭了无数匪军。 (“被游击队反包围”的主语是“匪军”,但“歼灭了无数匪军”的主语只能是游击队,作者却把它一气呵成,不加闪待。应该把末一分句改作“歼灭了一大部分”或“不计其数”;这样“歼灭”是接着“被游击队”下来的,就连贯了。) ②_ 的阴谋活动是应当加以揭露,而且能够把它揭露的。 (就上半句说,谁“加以揭露”,当然是“我们”,但这个词隐而未现,正式主语应当是受揭露的“_ 的阴谋活动”。可是下半句的“能够把它揭露的”主语就不可能还是“_ 的阴谋活动”,而只能是“我们”。这一句应该在“是应当”前加“我们”。) (5)结构含混 这样的句子可以有两种意思。 ①真人真事的创作 方法 ,近几年来曾提倡过,而且产生了许多写真人真事的作品。 (句中的“产生”可以算无主句,也要以拿“创作方法”做主语,作者的意思也许是 第一种,那么上半句应该改做“近几年来曾倡导过真人真事的创作方法”。) ②在旧社会,他利用开当铺进行残酷的高利贷剥削人民。 (这句的错误是把“利用开当铺进行残酷的高利贷剥削”和“利用开当铺残酷地剥削 人民”两种说法糅在一起,修改只留一种说法。) 三、语序不当。 语序不当主要有下列类型: 1、名词附加语的多项定语次序不当; 2、动词的附加语的多项状语次序不当; 3、虚词的位置安排得不恰当;特别是“把”字 短语 位置不当。 1)名词附加语:多项定语次序不当。多项定语的正确次序一般可按以下次序排列: a.表领属性的或时间、处所的; b.指称或数量的短语; c.动词或动词短语; d.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 e.名词或名词短语。另外,带“的”的定语放在不带“的”的定语之前。 例:一位优秀的有20多年教学 经验 的国家队的 篮球 女教练。 正确次序:国家队的(领属性的)一位(数量)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动词短语)优秀的(形容)篮球(名词)教练。 下面的句子里的附加语的次序是不符合一般习惯的。 ①许多附近的妇女、老人和孩子都跑来看他们。 ?(“附近的”移到“许多”前面。) ②在新中国的建设事业上,发挥着他们无穷的蕴藏着的力量。 (“蕴藏着的”移到“无穷的”前面。) ③里面陈列着各式各样列宁过去所使用的东西。 (“列宁过去所使用的”移到“各式各样”前。) ④夜深人静,想起今天一连串发生的事情,我怎么也睡不着。 (把“一连串”移到“事情”前) ⑤这种管子要不要换,在领导和群众中广泛地引起了讨论。 (“广泛”应移到“讨论”前,“地”改为“的”) ⑥他把我们几个团的负责干部叫到一起。(“几个”应放在“负责干部”前) 下面句子里数量的表示法不妥。 ⑦工作者的多数是农村来打工的。 (“多数”移到“工作者”之前,去掉“的”) ⑧解放前,约有百分之七十的中国农业人口是贫雇农。 (“中国农业人口”移到“约有”之前,去掉“的”。) 2)动词的附加语。多项状语次序不当。复杂状语排列大致为: a.表目的或原因的介宾短语; b.表时间或处所的; c.表语气(副词)或对象的(介宾短语); d.表情态或程序的。另外,表示对象的介宾短语一般紧挨在中 心语 前。 例如:在休息室里许多老师昨天都同他热情的交谈。 正确次序:许多老师昨天(时间)在休息室里(处所)都(范围)热情的(情态)同他(对象)交谈。 ①迎面吹来的寒风不禁使我打了个寒战。(“不禁”应移到“打”的前面。) ②美国有十五个州禁止黑人在娱乐场所与白人享有平等的地位。(“与白人”移到“平等”的前面)。 ③这期研究班是全国职工教育管理委员会和国家经委联合于今年5月底举办。(表示时间的介词结构“于今年5月底”应提到表示情态的状语“联合”前边。) 3)虚词的位置。副词和连词位置不恰当: ①留在幼儿园的孩子们,都一个一个甜蜜地睡在新钉起来的木版床上。 (表范围的副词“都”应放到表数量的“一个一个”后。) ②如果趁现在不赶快检查一下代耕工作,眼前地就锄不好。 (“不”应移到“趁现在”前。) ③要是一篇作品里的思想是有问题的,那么文字即使很不错,也是要不得的。 (“即使”应移到“文字”前。照原句断章取义,就变成只是文字要不得了) ④他如果不能实事求是,事业就会受到损失。 (“他”应移到“如果”的后面。两个分句同一主语时,关联词语在主语后边;不同主语时,关联词语在主语前边。) 介词短语的位置不当: ⑤苏联著名的生理学家巴甫洛夫整天忙于做动物的条件反射试验,把动物用绳子缚在试验的架子上。(“把”字短语应紧挨动词中心语“缚”。) 四、搭配不当 搭配不当主要有下列类型:主谓搭配不当、动宾搭配不当、饰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否定与肯定搭配不当。 (1)主谓搭配不当 ①本世纪初,是我国实现进入WTO的目标。 (“本世纪初是目标”是主谓搭配不当。应改为“进入WTO是我国本世纪初要实现的目标”。) ②中国人民的解放在民族关系起了基本的变化。 (“中国人民的解放”没有“起变化”。“起变化”的是“民族关系”。正确的表达应是个兼语句要改“在”为“使”) ③我觉得这个答复,和对这些问题的调查处理,都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 (应该把“是”改做“表现出”。) ④我国棉花的生产,过去不能自给。 (不能自给的是“棉花”,不是“生产”。) (2)动词和宾语搭配不当 ①他多么渴望一个学习机会呀! (“渴望”后缺少动词“有”。) ②解放前,爸爸和哥哥两人挣来的钱还不够养活一家人的生活。 (“养活”的只能是人,不能是“生活”。) ③但也存在着几个缺点需要我们努力。 (我们所能“努力”的不是“缺点”,是“改正”。) (3)状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 ①这次大会上,对工资问题交换了广泛意见。 (并不是意见广泛而是交换的范围广泛,应改做“广泛地交换了意见”。) 这一类搭配不当常和语序不当有交叉的地方。 (4)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 ①做好生产救灾工作,决定于干部作风是否深入。 (“做好”是一面性的,“是否深入”是两面性的。此外,“作风是否深入”也讲不通,应该是“干部是否深入群众”。这句话有两种改法:把第一个分句改为两面性的“生产救灾工作做得好不好,决定于干部是不是深入群众”。或第二分句改成一面性的,不过句子结构要调整为“干部深入群众是做好救灾工作的决定条件”。) ②艺人们过去一贯遭白眼,如今却受到人们的热切的青睐,就在这白眼和青睐之间,他们体味着人间的温暖。 (“白眼”和“青睐”指相反的两面,但底下的“温暖”只适用于一面。) (5)否定与肯定搭配不当 ①我想这应该是不必叙述的,没有谁不会想象不出的。 (“没有谁不会想象不出”等于说“谁都想象不出”,推测原意应是“谁也想象得出”。) ②我们并不完全否认这首诗没有透露出希望,而是说这希望是非常渺茫的。 (“不完全否认”等于“部分承认”,基本上还是承认。因此这句话说“我们承认这首诗没有透露出希望”,刚好和作者的本意相反。改法有两种“我们也承认这诗也透露了一些希望…………”或“我们并不否认这首诗也透露了一些希望……”) ③会员家属除凭发出的入场券外,并须有家属徽章,无二者之一即不能入场。 (“无二者之一即不能入场”从字面意思上推,可有“有二者之一即可入场”的意思。跟原意不符,应该说“二者缺一即不能入场”。) 五、成分赘余 成分赘余主要有下列类型:堆砌、重复、可有可无、应删去“的”字。 (1)堆砌 ①要考虑我国政治与 文化 环境的需要,发展我们的出版业。 (“环境”应删去。) ②现在渔民自己选出了行政组长,负责掌握渔民的生活及生产的管理。 (“掌握”应删去。) (2)重复 ①一年来,妇女工作已打下了相当的工作基础,获得了一定的工作经验。 (第二、第三个“工作”应删去。) ②其实这是过虑的想法。 (“虑”就是想,应删去“的想法”。) (3)可有可无 ①不知不觉就走了十里路左右的距离。 (应删去“的距离”。) ②父亲逝世离现在已整整九年了。 (应删去“离现在”。) (4)应删去“的”字 ①出人意料的,今年三月,物价的下跌,后来慢慢地稳定了。 (加了“的”,句子转为短语,意思也变了,不是物价稳定,而是“下跌”稳定了。) ②由于历代动乱和气候潮湿,几乎所有当时的绘画遭受毁灭。 (“历代”和“动乱”中间也中加“的”而没有加,为句子整齐,“气候”和“潮湿”中间也就不必加“的”。) 六、语意不明 语意不明有两种类型: “费解”,“费解”指一句话不知道怎么讲; “歧义”,“歧义”是一句话有两种理解意。 1、费解 ①到北京参观奥运村及新改造后的“地铁”是我这次旅行的归途。 (“参观”怎么会是“归途”?作者的意思是说“……是我预定在归途中要做的事。) ②从六十岁到九十九岁的老太太被特许坐着车子参加游行。 (从字面上看,好象59岁以下和100岁以上的都没有坐车参加游行的权力。作者的意思大概是“60岁以上的”。) 2、歧义 (1)两种解释一正一误。 ①一辆乳黄和深红色的电车飞驰过去。 (容易使人误会为两辆颜色不同的电车。应该把“和”字改为“夹”字,或者在“一辆”后面加“漆了”二字。) ②在几天时里,我们的身体和精神都有很大的收获,体重逐日增加(最高的达五公斤),精神非常愉快。 (很可能使人误会是逐日增加的量最高有5公斤,这当然不是事实。应该把“逐日”改作“都有”。) (2)两各解释都可能。 ①现全渠已勘测完毕144华里。 (没说全渠有多长,如果全长144华里,那么该说“全渠144华里,现已勘测完毕”; 如果144华里只是全渠的一部分,那么不能说“完毕”,该说“现全渠已勘测了144华里。”) ②制介绍菲律宾的一种权威著作。 (可以解释为“介绍──菲律宾的一种权威著作”,也可以解释为“介绍菲律宾的──一种权威著作”。) ③校长、副校长和其他学校领导出席了这届迎新会。 (是“其他学校”,还是“其他领导”,发生歧义。) (3)把读者引入歧途。 这种错误在于字面上并无歧义,但是作者的本意跟字面上的意思不同。如果按照字面讲,就是误入歧途。 ①中华民人共和国成立了,共同纲领颁布了,妇女在法律上是平等了。 (从字面上看,是说“妇女彼此之间在法律上平等”,但是实际上作者是说“妇女和男子在法律上平等”。) ②制造郑州花园口决口,直接淹没豫皖两省13个县619万多人口。 (照字面看,这619万人都淹死了。作者的本意该是:直接淹没豫皖两省拥有619万多人口的13个县。) 七、不合逻辑 这里要先界定一下病句中所说的“不合逻辑”的外延。首先,“语法不是逻辑”,例如“白马不是马”,这个句子结构是正确的,从逻辑的角度分析是正确的,“白马”概念和“马”概念是种属关系。但从语文字面的意思角度看“白马”应该是“马”才对。 其次,语言是交际的工具,有些话虽然用严格的逻辑眼光来分析有点说不过去,但大家都这么说,都懂得它的意思,交际双方毫无误会,站在语法的立场,就不能不承认它是正确的。例如“好不热闹”,按说该是很不热闹的意思,但实际上等于“好热闹”,甚至程度还要加深。以上两种都不属于“不合逻辑”。 这里的“不合逻辑”指的是句子的意思在事理上讲不过去。例如“学习有态度与方法之分”。这句话形式上跟“生物有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之分”是一样的,但“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加起来等于“生物”,而“态度”和“方法”加起来不等于“学习”,所以这句话就是“不合逻辑”。下面是一些逻辑上有问题的类型。 不合逻辑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自相矛盾、范围不清、强加因素、主客倒置。 1、自相矛盾 ①过了一会儿,汽车突然渐渐地停下来了。 (“突然”和“渐渐”矛盾。) ②这增强了中国人民与侵略斗争的无比力量。 (既然已经“无比”,如何还能“增强”?应删去“无比”。) ③他是多少个死难者中幸免的一个。 (既然“幸免”,自然是没有死,怎么能说是“死难中的一个”呢?应改为“多少人死难了,他是幸免的一个。”) ④我国有世界上没有的万里长城。 (“有”与“没有”矛盾,改“没有”为“唯一”) 2、范围不清 ①从事业的发展上看,还缺乏各项科学专家与各项人才。 (各项人才包括科学家,不宜并列,该说“各学科的专家与其他人才”。) ②他们一面拚命地向上爬,一面又不免跌落深渊。 (“一面……一面……”表示两件事同时进行,句中的两件事显然不是同时的,应改为“他们虽然拚命向上爬,但是终不免跌落深渊。”) 3、强加因素 ①最近我这位朋友去了一趟南方回来,结果他的思想依然如故。 (去了南方回来思想变了,可以说是去了一趟南方的结果,现在“思想依然如故”,怎么能说是去了一趟的“结果”呢?) ②因为他来自北方,思想根本上还是旧的一套。 (为什么来自“北方”思想就旧?且“北方”到底是相对什么而言的?) 4、主客倒置 ①在那个时候,报纸与我接触的机会是很少的。 (应该是“我和报纸的接触”。) ②去年的学习情绪和今年比较起来大不相同。 (我们比较一先一后两件事,一般总是以后者为主体,应是“今年的学习成绩和去年……”。) >>> 高考书籍知识汇总 1.第一位女诗人是:蔡琰(文姬) 2.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 3.第一部词典是:尔雅 4.第一部大 百科 全书是:永乐大典 5.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 6.第一部文选:昭明文选 7.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 8.第一部神话集:山海经 9.第一部文言志人小说集:世说新语 10.第一部文言志怪小说集:搜神记 11.第一部语录体著作:论语 12.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是:春秋 13.第一部断代史:汉书 14.第一部兵书:孙子兵法 15.文章西汉两司马:司马迁。司马相如 16.乐府双璧:木兰词孔雀东南飞,加上《秦妇吟》为乐府三绝 17.史学双璧:史记资治通鉴 18.二拍: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凌蒙初) 19.大李杜:李白杜甫小李杜:李商隐杜牧 20.中国现代文坛的双子星座:鲁迅郭沫若 21.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 22.三代:夏商周 23.《春秋》三传:左传公羊传谷梁传 24.三王:夏禹商汤周公 25.三山:蓬莱方丈瀛洲 26.三教:儒释道 27.三公:周时--司马司徒司空 西汉--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清明 --太师太傅太保 28.三曹:曹操曹丕曹植 29.公安三袁: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 30.江南三大古楼:湖南岳阳楼武昌黄鹤楼南昌滕王阁 31.岁寒三友:松竹梅 32.三辅:左冯翊右扶风京兆尹33.科考三元:乡试,会试,殿试和自的第一名(解元,会元,状元) 34.殿试三鼎甲:状元榜眼探花 35.中国三大国粹:京剧中医中 国画 36.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冯梦龙) 37.儒家经典三礼:周礼仪礼礼记 38.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 39.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40.郭沫若“女神”三部曲:女神之再生湘果棠棣之花 41.茅盾“蚀”三部曲:幻灭动摇追求;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 42.巴金“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 43.第一部国别史:国语 44.第一部记录谋臣策士门客言行的专集:国策战国策 45.第一部专记个人言行的历史 散文 :晏子春秋 46.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47.第一首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357句,1785字) 48.第一部文学批评专著:《典论·论文》(曹丕) 49.第一位田园诗人:东晋,陶渊明 50.第一部文学理论和评论专著:南北朝梁人刘勰的《文心雕龙》 51.第一部诗歌理论和评论专著:南北朝梁人钟嵘的《诗品》 52.第一部科普作品,以笔记体写成的综合性学术著作:北宋的沈括的《梦溪笔谈》 53.第一部 日记 体游记:明代的徐宏祖的《徐霞客游记》 54.第一位女词人,亦称“一代词宗”:李清照 >>> 高考语文知识点归纳汇总大全相关文章: ★ 高考语文重点知识点汇总 ★ 最新高考语文知识点大全 ★ 高考语文必备知识点总结 ★ 2020高考语文知识要点总结大全 ★ 高考语文复习知识点大全 ★ 高考语文的知识点总结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https://hm.baidu.com/hm.js?a16caac520b9e58c9a9652b27953e5ae";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


高一语文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归纳

【 #高一# 导语】语文是听、说、读、写、译的语言文字等的能力和语言知识及文化知识的统称。下面是 为大家整理的《高一语文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归纳》,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1.高一语文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归纳   1.亲戚   古义:内亲外戚;今义: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庭或它的成员   2.情话   古义:知心话;今义:男女间谈情说爱的话   3.有事   古义:农事;今义:指有事情   4.窈窕   古义:幽深曲折的样子;今义:指女子文静而美好   5.来者   古义:未来的事情;今义:来的人   6.征夫   古义:行人;今义:出征的士兵   7.扶老   古义:手杖;今义:扶持老人   8.风波   古义:指战乱;今义:常用来比喻乱子   9.人事   古义:指做官;今义:指关于工作人员的录用、调配、奖惩等工作   10.去留   古义:指生死;今义:离开留下   11.寻   古义:不久;今义:寻找   12.交   古义:交互,都;今义:常用义“交友”、“交通”等 2.高一语文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归纳   重点翻译句:   1、越国以鄙远:越过别国而把远地当作边邑。   2、共其乏困:供给他们缺少的东西   3、焉用亡郑以倍邻:为什么要灭掉郑国来给邻国(指晋国)增加土地呢?   4、唯君图之:希望您考虑这件事;图,考虑,图谋   5、朝济而夕设版焉:早上渡过黄河回国,晚上就修筑防御工事。设版,修筑防御工事   6、因人之力而蔽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依靠别人的力量又反过来损害他,这是不仁道的;失掉自己的同盟者,这是不明智;以散乱代替整齐,这是不符合武德的。   7、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假如没有那个人的力量,是到不了这个地步的   8、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已经在东边使郑国成为他的边境,又想往西扩大边界。   9、夫晋,何厌之有:晋国,有什么能满足的呢?   10、秦之遇,可谓深:秦国对待,可以说是刻毒的   11、旦暮渡易水:早晚就要渡过易水了。旦暮,早晚,形容时间极短   12、顾计不知所出耳:只是想不出什么办法罢了。顾,不过,表示轻微的转折   13、荆轲有所待,欲与俱:荆轲等待另一个人,想同他一起去   14、往而不反者,竖子也:去了而不能好好回来复命的,是没用的小子   15、樊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也:樊因为走投无路来投奔我,我不忍心因为自己的事而伤害了有德行的人的心意。 3.高一语文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归纳   (一)通假字   1.举酒属客举匏尊以相属(属,通嘱劝酒)   2.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冯,通凭乘)   3.山川相缪(缪,通缭连结、盘绕)   4.杯盘狼籍(籍,通藉,凌乱)   5.举匏尊以相属(尊,通樽,酒杯)   (二)词类活用   1.歌窈窕之章扣舷而歌之(歌,名作动唱)   2.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舞,使起舞;泣,使哭泣)   3.正襟危坐(正,形作动整理)   4.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南,名作状向南)   5.西望夏口,东望武昌(西、东,名作状,向西、向东)   6.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下、东:名作动,攻占,向东进军、东下)   7.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渔樵,名作动,打鱼砍柴)   8.侣鱼虾而友麋鹿(侣、友:意动用法以为伴、以为友)   (三)古今异义   1.白露横江,水光接天(古义:白茫茫的水汽;今义:二十四节气之一)   2.凌万顷之茫然(古义:浩荡渺远的样子;今义:完全不知道的样子) 4.高一语文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归纳   1、既望:七月既望(农历十六。既,过了。望,农历每月十五)   2、少焉: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不多一会儿)   3、如:纵一苇之所如(往)   4、凌:凌万顷之茫然(越过)   5、御:浩浩乎如冯虚御风(驾)   6、溯:击空明兮溯流光(逆流而上)   7、予怀:渺渺兮予怀(我的心)   8、倚:倚歌而和之(循、依)   9、方、破:方其破荆州(当;占领)   10、下:下江陵(攻下)   11、渚:渔樵于江渚之上(江边)   12、卒、消长:而卒莫消长也(到底;消减和增长)   13、适:而吾与子之所共适(享受)   14、狼藉:杯盘狼藉(凌乱)   15、白:不知东方之既白(亮) 5.高一语文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归纳   一词多义   辞   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推辞)   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   (言辞,词句)   《归去来兮辞》(一种文体)   若   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假如)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及,比得上)   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似乎,好像)   微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没有,用来表示   一种否定的假设或条件)   见其发矢十中_,但微颔之   (稍微,略微)   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   (深奥,微妙)   动刀甚微(轻微)   周室卑微,诸侯相并(衰败,衰弱)   鄙   越国以鄙远(边邑,以……为边邑)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浅陋)   蜀之鄙有二僧(边境)   过我而不假道,鄙我也(轻视,看不起)   鄙臣不敢以死为我(谦辞,谦称自己) 6.高一语文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归纳   1、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译:壬戌年的秋天,七月十六日,我和客人在赤壁之下泛舟游览。   2、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译:不一会儿,月亮从东山上升起来,在斗宿和牛宿之间徘徊。   3、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译:我们任凭小船随意飘荡,越过那茫茫万顷的江面。   4、客有吹洞萧者,倚歌而和之。   译:客人中有位吹洞箫的,按着歌曲的声调和节拍__伴奏。   5、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lí)妇   译:使潜藏在深渊里的蛟龙翩翩起舞,使孤舟上的寡妇伤心哭泣。   6、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译:本来是一位盖世英雄,然而如今在哪里呢?   7、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páo)樽以相属。   译:何况我和你在江洲之上捕鱼打柴,与鱼虾结伴,和麋鹿做朋友,驾着一只苇叶般的小船,举起匏樽互相劝饮。   8、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以共适。   译:这是大自然无穷无尽的宝藏,而我和你可以共同享用它们。

高中语文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本篇 文章 为同学们整理了高中语文必修一知识点 总结 ,同学们可以看完本篇文章在以后复习过程中更好的掌握这些知识点。 一、单元教材及学习重点说明: 这个单元主要指导学生鉴赏中国新诗和外国诗歌。本单元有中国诗歌、外国诗歌,大都是广为传诵的名篇佳作。主题可以共用一个“情”字来概括:《沁园春长沙》中的革命豪情,《雨巷》中对丁香姑娘的朦胧爱情,《再别康桥》中对母校的绵绵别情,《错误》中闺中思妇对“归人”的怨情……情感“风景”可谓丰富多样。教学时,用“情”这根线串起这些看似各不相关的诗歌“珍珠”,学生必收获情感,启迪思想。 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知识点整理 一、单元教材及学习重点说明 掌握课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和文言句式,能理解词句含义,读懂课文,学习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 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了解中国文学发展简况。 能使用多种语文工具书,利用多种媒体,搜集和处理信息。 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二单元知识点整理 一、单元教材及学习重点说明 这个单元的课文都是写人记事的佳作。它们都是回忆性、纪念性的文章,大体上可以分成两类, 一是写悲惨、忧伤之事,表愤怒、悲悼之情,发深邃、邈远之思(《记念刘和珍君》《小狗包弟》); 二是写伟人、名人之事,表赞美、颂扬之情,传活泼、幽默之趣(《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这些课文都包含丰富深刻的思想感情,揭示人生哲理,可以引导学生深入体会、咀嚼,带来广阔的思维空间和丰富的人生体验,也可以获得丰富的语感和写作的启示。 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三单元知识点整理 一、单元教材及学习重点说明 本单元属于“沟通与应用”板块,学习新闻和 报告 文学,所选的都是这两类文体中的典范作品。这些作品强调真实性,及时准确地反映了方方面面的社会信息,从真实的生活出发,传达出时代的精神。 有两篇现场短新闻,记者在现场,以眼睛为“摄像机”,以耳朵为“录音机”,简笔勾勒出清晰可视的一个个场景、一幅幅画面。《别了,“不列颠尼亚”》记录了英国撤离香港,香港回归祖国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它选取了英国撤离香港的一系列场景,并把它们放在历史的背景中,使香港回归这一历史事件有了一种历史的纵深感;《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则打破客观报道的传统,直接讲述记者自己参观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所见所感。 高中语文必修一生字词知识整理 沁(qìn)园春 百舸(gě)争流 橘子jú 百舸 gě 怅寥廓(liáo)(kuò) 峥嵘(zhēng)(róng)挥斥方遒(qiú)浪遏(è)飞舟 吝啬(lìn)(sè) 嬉(xī)游 澄(chéng)清 召(zhào)唤 不驯(xùn) 明澈(chè)灰烬(jìn) 不屈不挠(náo) 摇曳(yè) 睫(jié)毛 瞳(tóng)孔 惆怅(chóu)(chàng) 轻蔑miè 嘲讽fěng 给(jǐ)予 迂(yū)回 脊骨jǐ 不屈不挠náo 矿藏zàng 闪烁shuò 震颤chàn 战栗lì 憎恨zēng 栖息qī 倔强jué 诞生dàn 炫耀xuàn 沉湎miǎn 眷恋juàn 溺nì 抹煞shā 遨游áo 翱翔áo 磕绊bàn 汗流浃背jiā 感慨kǎi 企望qǐ 挣脱zhèng 愚昧mèi 干biě 召唤zhào 厌倦juàn 蒙蔽méng 藐视miǎo 恪尽职守kè 吮吸shǔn 钦佩qīn 教诲huì 斟酌zhēn 水泵bèng 雏形chú 眺(tiào)望 撩(liāo)起 喧(xuān)响 坐标轴(zhóu) 絮絮(xù)叨(dāo)叨 迷惘(wǎng) 炫(xuàn)耀 晨曦(xī) 沉湎(miǎn) 抹煞(shā) 面 面相 觑(qù) 溺(nì)爱 粘(zhān)贴 怪癖(pǐ) 摭(zhí)拾 祈祷(qí)(dǎo) 磕(kē)绊(bàn) 颤(chàn)抖 冰雹(báo) 夭(yāo)折 碾(niǎn)成 引吭(háng)试啼 自艾(yì)自怜 干瘪(biě) 藐(miǎo)视 刻薄(bó) 啮噬(niè)(shì) 吮(shǔn)吸 恪(kè)守 钦(qīn)佩 犄(jī)角 擂(léi)鼓 纤(xiān)巧 瞠(chēng)目结舌 商榷(què) 忐忑(tǎn)(tè) 雏(chú)形 斟酌(zhēn)(zhuó) 甄(zhēn)别 思忖(cǔn) 妥帖(tiē) 跋涉(bá shè) 斑斓(lán) 狭隘(ài) 慰藉(jiè) 麻痹(bì) 戕害(qiāng) 符箓(lù) 时髦(máo) 恢(huī)宏 木直中(zhòng)绳 槁暴(pù) 参省(xǐng)骐骥(qí jì) 须臾(yú) 跬(kuǐ)步 舟楫(jí) 锲(qiè)而不舍 契(qì)约 强弩(nǔ) 君子生(xìng)非异也镂(lòu) 句读(dòu) 官盛则近谀(yú) 郯子(tán) 老聃(dān) 蟠(pán) 以贻(yí)之 苌弘(cháng hóng) 炽(chì)热 疑窦(dòu) 谄(chǎn)媚 焚膏继晷(guǐ) 熟稔(rěn) 心无旁骛(wù) 城垣(yuán) 不遑(huáng) 宅邸(dǐ) 绮窗(qǐ) 魂牵梦萦(yíng) 酒阑灯灺(lán)(xiè)饿殍(piǎo) 艾蒿(hāo) 袅袅(niǎo) 搭讪(shàn) 悠邈(miǎo) 一饮一啜(chuò) 田塍(chéng) 濡染(rú) 烙印(lào) 匝数(zā) 侘傺(chà)(chì) 铩羽而归(shā) 恬淡(tián) 缔造(dì) 谪居(zhé) 低徊(huí) 欷歔(xī)(xū) 发轫(rèn) 方兴未艾(ài) 含辛茹苦(rú) 翘首(qiáo) 桑梓(zǐ) 蕞尔(zuì) 翰苑(hàn) 别墅(shù) 静谧(mì) 悲怆(chuàng) 矫饰(jiǎo) 游泊(bó) 迁徙(xǐ) 戈壁(gē) 按捺(nà) 颠簸(bǒ) 惶惑(huáng) 丰子恺(kǎi) 崔颢(hào) 廿七(niàn) 黏合(nián) 烟垢(gòu) 打夯(hāng) 煮茗(míng) 蛰(zhé)居闽粤(mǐn)(yuè) 丰腴(yú) 赭(zhě)色 乌桕(jiù)远阜(fù) 诳语(kuáng) 惊骇(hài) 雾霭(ǎi) 喷薄(bó) 阴霾(mái) 攫来(jué) 混沌(dùn) 瘴气(zhàng) 剔(tī)透 粗犷(guǎng) 奔放不羁(jī) 千峰万壑(hè) 咆哮(páo)(xiào) 壬(rén)戌 举酒属(zhǔ)客 窈窕(yǎo)(tiǎo) 冯(píng)虚御风 桂棹(zhào) 扣舷(xián) 酾(shī)酒 横槊(shuò) 匏(páo)尊 相与枕藉(jiè) 嫠(lí)妇 愀(qiǎo)然 山川相缪(liáo) 湍急(tuān) 舳舻(zhú)(lú) 蜉蝣(fú)(yóu) 衽(rèn)席 攒蹙累积(cuán)(cù) 颢(hào)气 引觞(shāng)满酌 蜿蜒(wān)(yán) 迸发(bèng) 僇(lù)人 施施(yí)(yí)而行 无尽藏(zàng) 涟漪(lián)(yī) 驯服(xùn) 蓊郁(wěng) 忧悒(yì) 追溯(sù) 嗥叫(háo) 毛骨悚然(sǒng) 箕踞而遨(jī)(jù) 纤细xiān 忐忑tǎntè 抉择jué 奢侈chǐ 商榷què 思忖cǔn 苟延残喘chuǎn 墓冢zhǒng 骨骸hái 狭隘ài 跋涉bá 沉溺nì 慰藉jiè 时髦 máo 什刹海shí chà 僻静pì 菜圃pǔ 黏合nián 逃遁dùn 惦念diàn 贫瘠jí 悲怆chuàng 酒阑灯灺xiè 搭讪shàn 崎岖qíqū 濡染rú 烙印lào 缔造dì 方兴未艾ài 迁徙xǐ 撼动人心hàn 按捺不住nà 颠簸bǒ 抛锚máo 烟垢gòu 仓皇huáng 打夯hāng 涮shuàn 蛰居zhé 丰腴yú 绿林lù 惊骇hài 震撼hàn 安谧mì 瘴气zhàng 停滞zhì 蓦地mò 酝酿yùn 蓊郁wěng 游弋yì 徜徉cháng 惬意qiè 吞噬shì 喧嚣xiāo 一瞥piē 引擎qíng 残羹gēng 扳机bān 饿殍piǎo

高一必修二语文必背古诗词及文言文有哪些?

高一必修二语文必背古诗词及文言文有如下:1、蜀道难(背诵全文)——李白《蜀道难》是中国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代表作品。此诗袭用乐府旧题,以浪漫主义的手法,展开丰富的想象,艺术地再现了蜀道峥嵘、突兀、强悍、崎岖等奇丽惊险和不可凌越的磅礴气势,借以歌咏蜀地山川的壮秀,显示出祖国山河的雄伟壮丽,充分显示了诗人的浪漫气质和热爱自然的感情。2、秋兴八首(其一)(背诵全文)——杜甫《秋兴八首》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寓居夔州(今重庆市奉节县)时创作的以遥望长安为主题的组诗,是杜诗七律的代表作。通过对巫山、巫峡的秋色秋声的形象描绘,烘托出阴沉萧森、动荡不安的环境气氛,抒发了诗人忧国之情和孤独抑郁之感。3、咏怀古迹(其三)(背诵全文)——杜甫《咏怀古迹五首》是唐代大诗人杜甫于唐代宗大历元年(766)在夔州(治所在今重庆奉节)写成的组诗。这五首诗分别吟咏了庾信、宋玉、王昭君、刘备、诸葛亮等人在长江三峡一带留下的古迹,赞颂了五位历史人物的文章学问、心性品德、伟绩功勋,并对这些历史人物凄凉的身世、壮志未酬的人生表示了深切的同情。4、登高(背诵全文)——杜甫《登高》是唐代诗人杜甫于大历二年(767)秋天在夔州所作的一首七律。前四句写景,述登高见闻,紧扣秋天的季节特色,描绘了江边空旷寂寥的景致。首联为局部近景,颔联为整体远景。5、琵琶行(背诵全文)——白居易《琵琶行》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长篇叙事诗。此诗通过对琵琶女高超弹奏技艺和她不幸经历的描述,揭露了封建社会官僚腐败、民生凋敝、人才埋没等不合理现象,表达了诗人对她的深切同情,也抒发了诗人对自己无辜被贬的愤懑之情。

高一语文必修二必背古诗文有哪些?

高一语文必修二必背古诗文有如下:1、秋兴八首(其一)(背诵全文)——杜甫《秋兴八首》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寓居夔州(今重庆市奉节县)时创作的以遥望长安为主题的组诗,是杜诗七律的代表作。通过对巫山、巫峡的秋色秋声的形象描绘,烘托出阴沉萧森、动荡不安的环境气氛,抒发了诗人忧国之情和孤独抑郁之感。2、咏怀古迹(其三)(背诵全文)——杜甫《咏怀古迹五首》是唐代大诗人杜甫于唐代宗大历元年(766)在夔州(治所在今重庆奉节)写成的组诗。这五首诗分别吟咏了庾信、宋玉、王昭君、刘备、诸葛亮等人在长江三峡一带留下的古迹,赞颂了五位历史人物的文章学问、心性品德、伟绩功勋,并对这些历史人物凄凉的身世、壮志未酬的人生表示了深切的同情。3、登高(背诵全文)——杜甫《登高》是唐代诗人杜甫于大历二年(767)秋天在夔州所作的一首七律。前四句写景,述登高见闻,紧扣秋天的季节特色,描绘了江边空旷寂寥的景致。首联为局部近景,颔联为整体远景。4、琵琶行(背诵全文)——白居易《琵琶行》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长篇叙事诗。此诗通过对琵琶女高超弹奏技艺和她不幸经历的描述,揭露了封建社会官僚腐败、民生凋敝、人才埋没等不合理现象,表达了诗人对她的深切同情,也抒发了诗人对自己无辜被贬的愤懑之情。5、寡人之于国也(背诵全文)——《孟子》《寡人之于国也》是《孟子·梁惠王上》中的一章,是表现孟子“仁政”思想的文章之一。论述了如何实行“仁政”以“王道”统一天下的问题。“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为文章点睛之笔,突出了文章主旨:只有实行仁政,才能得民心;得民心,才能得天下。

上一篇:一部新手机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