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29轰炸机

时间:2024-11-26 10:51:12编辑:揭秘君

美国原子弹炸广岛的时候日本为什么没有拦截?

其实很简单,记得很早以前《航空知识》杂志上非常详细的记载过整个轰炸过程。一共有三架B-29轰炸机执行任务:“伊诺拉。盖伊”、“博克车”、“同花顺”三个机组执行任务,一架气象观测机、一架录像战果评估机、一架带弹轰炸机。一共有六座日本城市被列为轰炸目标, 奈良、小仓、广岛、京都、平户,等,(对不起!实在是记不住了),长崎是后加上去的城市,这些城市有一个共同点,美军选择这些城市的理由是:“在过去的轰炸中,没怎么挨过炸弹!”广岛在被核爆之前只挨过6枚炸弹。而奈良则因中国空军和专家的强烈建议下,从被核爆的名单上被抹去了!中国专家当时的建议是:“奈良是日本的古都,那里有大量保存完好的古建筑群,其中有大量的唐代样式风格的建筑,是人类文明和建筑史的瑰宝,一旦破坏了将是全人类的损失和遗憾!”
至于为什么没有被拦截?当时的日本主要防空力量集中在东京为了保卫天皇,而美军之前的轰炸已经彻底的破坏了日本的工业生产,加上战争爆发以来的原材料等物资的经济封锁,在战斗中损失的战斗机不能得到补充,损失的飞行员也不能得到有效的补充,而地面的防空火力本就是日本的弱项(日军防空人员的素质、防空火炮的性能和数量很弱),就这些本不强且少得可怜的地面防空火力还被分散,用来保护重要地段和有价值的目标,不可能做到整个城市的防空(即便集中后保卫天皇的防空力量也少得可怜),防空基本上等于零。
日本不是不想拦截轰炸机于外海,而是实在没有能力做拦截了。
在核爆之前美军的轰炸机曾经多次单机或两、三架的飞到广岛上空散布转单和警告,日本的防空警报每次都会拉响,但是这样久而久之当时的日本民众也就忽视了防空警报不进防空洞了,以至于当8月6日,那三架轰炸机飞到广岛上空时,许多广岛民众看到只有三架轰炸机,认为又是撒转单的而无视防空警报据幸存者回忆说。
一句话无论是广岛还是长崎都是日本人嘬的,事实上它们完全可以避免长崎的第二次核爆,然而它们却选择“嘬”!


b29轰炸机威力有多大?

  B-29轰炸机(英文:Boeing B-29 Strategic Bomber,绰号:Superfortress,中文:超级空中堡垒)是美国波音公司设计生产的四引擎重型螺旋桨轰炸机。
  B-29轰炸机命名延续自B-17飞行堡垒,是美国陆军航空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亚洲战场的主力战略轰炸机,是二次大战时各国空军中最大型的飞机,也是当时集各种新科技的最先进的武器之一,被称为“史上最强的轰炸机”。
  1945年8月,B-29轰炸机向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掷了原子弹。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B-29在美国空军继续服役了很长一段时间(包括朝鲜战争,19个不同的变种机型扮演了多种多样的角色——气象侦察、空中加油和作为超音速飞机研究的实验台),直到20世纪60年代早期全部退役。

  长度
  30.18米

  翼展
  43.05米

  高度
  8.46米

  翼面面积
  161.27平方米

  空载重量
  33,800公斤

  满载重量
  54,000公斤

  最高起飞重量
  60,560公斤

  发动机
  4×莱特R-3350-23超级增压星形发动机

  发动机功率
  1600千瓦

  乘员
  10人

  最高速度
  574公里(9,144 米)/492 公里(海平面)

  最大持续巡航时速
  550公里(9,144 米)

  经济巡航时速
  354公里(7,620 米)

  战斗重量时爬升率
  起始爬升率274米/分,到达6,096米高度时耗时38分

  实用升限
  10,241米

  最大续航距离
  5,663公里(7,620 米,2,260 千克炸弹)

  实用作战半径
  2,574~2,896 公里

  最大转场航程
  9,010公里,携带额外燃料时达到9,654公里

  实用升限
  10,200米

  爬升速度
  270米/分钟

  翼面负载
  337公斤/平米

  功率/重量比
  121瓦/公斤

  武器装备
  12.7毫米M2机关枪,20毫米M2机关炮

  弹舱最大容量
  9072千克航空炸弹

  波音公司研制的B-29轰炸机性能优异,当然从现代眼光来看,这种飞机也没什么新奇之处,但在当时是一个划时代的研制成果。为了实现在10,000m高空上飞行,除了炸弹舱之外。B-29的所有座舱都是密封加压舱室。其机身设计成流线形,从空气动力学角度来看,也很佩服机身设计水平接近理想水平。如果想挑出什么毛病的话,就是座舱有些狭小,前后机舱的中间通道过窄,各机舱内部舒适性较差。究其原因也十分简单,因为B-29轰炸机携带炸弹量十分大,炸弹舱尺寸过大,挤占了其他机舱的空间尺寸。
  可以说,B-29轰炸机的设计思想十分明确,为了提高轰炸机的性能,机身的流线形达最高境界,为了多装炸弹,不惜牺牲机身设计的其他功能。B-29研制于二战的最激烈时期,一切为战争服务的思想深入人心,所以机身设计凝聚了同时代人的各种优秀方案。为了适宜于高空飞行,B-29各舱室都采用了密封加压方案,但一旦中弹,将使加压系统失效,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机身采用了正圆断面,这样能减少机身表面积、降低机身被炮弹击中的机率。又如,各机关炮都采用了遥控结构,以减少机关炮射手的伤亡。当然机身采用正圆断面也有缺点,这使机身较细,使前后舱的连接通道过窄,妨碍了机组人员的自由活动。
  在要求大炸弹舱,或者要求大座舱两种意见发生矛盾时,B-29轰炸机倾向选择了大炸弹舱,但也适当地改善了座舱的舒适性。总之,B-29机身设计是一个相当成功的例子。
  B-29轰炸机还装用了4台活塞式发动机,动力充足,速度高,每台发动机承连的炸弹重量是当时的新世界纪录,并能飞越太平洋,直接轰炸日本本土。无论从哪方面讲,B-29设计计划都是一个十分成功的样板。

  军事成就
  在B-29轰炸机出现之前,日美两国隔着太平洋,只能进行海上消耗战,不能进行你死我活的决战。B-29轰炸机出现之后,整个战局形势大变,给日本造成了严重损害,终于迫使日本无条件投降,彻底地摧毁了日本帝国的持久战梦想。
  当时亲身体验过东京大轰炸滋味的人印象都很深,其中有人说:“轰炸的情景真恐怖,但B-29轰炸机的飞行姿势真是壮观,又高又平稳,十分漂亮!”B-29轰炸机又名超级堡垒轰炸机,浑号叫鬼怪式轰炸机,从其战果来看,还是鬼怪式轰炸机的名字更合适。B-29轰炸机没有在欧洲战场参战,只用于对日本作战。确实是一种专门制服日本的兵器。
  在二战期间,B-29轰炸机对日本全境进行了地毯式轰炸,时间长达15个月之久,空袭次数达380次以上,累计达34790架次,投下的炸弹和燃烧弹合计达170000吨以上。不计算两次使用原子弹的袭击,共摧毁日本178平方英里的市区,导致40万日本人死亡,250万家房被毁,900万人流离失所,而B-29的损失总共为414架瘫痪。一种飞机能取得这样巨大的战果,除了B-29轰炸机之外,恐怕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一般认为,战争是经济活动的延长。当然,即使认为上述数据并不十分严谨,但B-29轰炸机确实颇具美国风格,投入时手笔很大,但得到的收益也颇可观。
  在今后的战争史长河中,不可能有任何飞机能和B-29轰炸机相比。例如,在越南战争中,美国大批出动了B-52战略轰炸机,总出动架次超过了B-29的轰炸架次,但战果极其有限,最终也没有使越南屈服。


美军轰炸广岛长崎的轰炸机没有遭到防空拦截吗?

的确没有。首先,美国原子弹的保密工作做的非常好,以二战后期的日本情报部门根本连原子弹是什么都不知道,跟不可能获知美国已经造出原子弹并将投入对日作战。如果真知道了,只怕日本会拼上全国的残余航空力量加以拦截吧。其次,当时日本已经被炸麻木了,美国轰炸机几乎天天都要飞到头顶投弹,早已习以为常了。据投掷原子弹的美军飞行员说,当时广岛的平民在防空警报拉响后还照常上街。而且往日都是一群群的轰炸机,如今只来了一架,怎么看也不会造成多大损伤(如果知道原子弹就不会这么想了)。所以空军也不会调动少的可怜的战斗机去拦截了。结果......
这个嘛,其实应该说整个日本都被炸麻木了,一架飞机当然无所谓了。至于说日本防空力量都哪去了,当时日本把所有的航空工业都用来生产“神风特攻队”了,残余的力量都去保护天皇了。要知道日军最不善的就是防守,一旦受到敌人进攻,只会以反冲锋来应对,所以日本一直醉心于建立外围防御圈,本土防空力量很弱,(即使在1942年4月杜立特空袭东京后,也只是从外面抽调几艘航母回来,而没有加强陆基战斗机和防空炮火)在二战末期日本本土油料弹药消耗殆尽,航路被封锁,飞行员也几乎打光了,已无可战之兵,加上美军连番轰炸,日本其实可以说接近“不设防了”。即使把主要力量放在东京,45年的那场“李梅”空袭一把火就烧了半个东京。


上一篇:法考客观题多少分通过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