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十二章中的成语有哪些
论语十二章中的成语有:温故知新、三十而立、择善而从、不舍昼夜、一日三省等等。1、温故知新【意思】意思是指回忆过去,能更好地认识现在。【原文】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译文】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那么就可以凭借这一点去当(别人的)老师了。”2、三十而立【意思】指人在三十岁前后建立自己人生稳定的价值观,做事做人的原则,如孔子三十立于礼。现代则多指有所成就。【原文】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开始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便小有所成,四十岁能(通达事理)不被外物所迷惑,五十岁能知道上天的意旨,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七十岁才做事能随心所欲,不会超过规矩。”3、择善而从【意思】选择好的学,按照好的做。【原文】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译文】孔子说:“在多个人的行列里,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师。我选择他的优点向他学习,发现他的缺点(如果自己也有)就对照着改正自己的缺点。”4、不舍昼夜【意思】不放弃白天和黑夜;比喻夜以继日。【原文】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译文】孔子在河边上说:“逝去的一切像河水一样流去, 日夜不停。”5、一日三省【意思】每天多次地自我反省。【原文】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译文】曾子说:“我每日多次进行自我检查:替人谋划事情是否竭尽自己的心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否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
论语十二章的成语有哪些呢?
出自《论语十二章》的成语有:不耻下问、随心所欲、温故知新、三十而立、不惑之年、逝者如斯、择善而从、不舍昼夜、匹夫不可夺志、三省吾身、不亦乐乎。1、不耻下问:读音:bù chǐ xià wèn解释: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而不觉得不好意思。出处:《论语·公冶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2、随心所欲:读音:suí xīn suǒ yù解释:随:任凭;欲:想要。随着自己的意思,想要干什么就干什么。出处:《论语·为政》:“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3、温故知新:读音:wēn gù zhī xīn解释:温:温习;故:旧的。温习旧的知识,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也指回忆过去,能更好地认识现在。出处:《论语·为政》:“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汉·班固《东都赋》:“温故知新已难,而知德者鲜矣。”4、三十而立:读音:sān shí ér lì解释:指人在三十岁前后有所成就。出处:《论语·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5、不惑之年:读音:bù huò zhī nián解释:不惑:遇到事情能明辨不疑。以此作为40岁的代称。出处:《论语·为政》有“四十而不惑”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