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台风之间会如何影响?
双台风(binary typhoon)一般是指同时出现的两个达到热带风暴或以上强度的热带气旋,它们的中心间距不大于20个纬距,相互之间发生影响的情况。7月30日,今年第9号台风“纳沙”刚刚在福建沿海登陆,第10号台风“海棠”又一路向北奔向福建。这两个台风一度在海上还形成了“双台共舞”的奇特现象。单向影响型当一般较强与一般较弱的热带气旋互相接近时,较强的那般热带气旋会支配着较弱的热带气旋的路径,令那股较弱的热带气旋绕着它作反时针方向旋转。例如1994年的台风添姆(Tim)对热带风暴云妮莎(Vanessa)的影响。相互影响型当两股热带气旋的强度相当时,那么,两者便会互相围绕一个共同中心旋转,直至两者受到其它天气系统影响其移动,或其中一方减弱,才会脱离互相影响的局面。例如1986年的台风韦恩和台风维娜、2009年的台风莫拉克和天鹅。合并型比较强劲的那股热带气旋可能会把小的热带气旋吸收,令它成为自己环流的一部份。情况就如1999年初的玛吉把南海的低压区吸收一样(但要距离够接近,及那股弱的热带气旋不受其它天气系统影响其移动才行)
双台风来袭是相互抵消还是强强联手?台风相撞会咋样?
一到夏季,我国沿海地区时常就会出现台风天气,虽然台风是一种拥有很强破坏力的自然灾害天气,但是台风的到来,可以有效的降低当地的气温,在炎热的夏季给人们带来一丝清凉。通常情况下,台风往往会伴随着狂风暴雨,如果是风力等级比较大的台风,很可能就会对人们造成很大的损失和伤害。不知道小伙伴们有没有想过,两个台风相撞会出现什么情况,是会抵消还是强强联手?接下来,就给大家详细介绍。在台风的多发季,有些区域可能会同时出现两个或者是两个以上的台风,当两个台风之间的距离慢慢接近的时候,就会出现双台风效应。双台风效应简单来说,就是当两个台风的漩涡距离非常近的时候,两个台风都会受到对方的影响,从而出现接近合并的趋势。所以,双台风来袭后,是不会抵消的,而是会强强联手。如果说两个台风的等级不一样,比如一个等级非常强,另一个等级非常弱,两者之间有着很大的差距,这样的话,两个台风在相遇的时候,风力比较弱的台风就会被风力比较强的台风给控制住,进而吞并掉风力较弱的台风。如果说两个台风的等级差不多,并没有强弱之分,那么这个时候,两个台风就会围绕着一个相同的中心进行旋转,也就是相互影响。但是这种相互影响的情况并不会持续太久,一旦一方出现衰落的趋势时,相互影响的局面就会被彻底打破。一般来说,比较强的台风,在遇到比较弱的台风时,就会选择把它给吞并吸收,让弱的台风变成自己的一部分,就是强强联手。但是,出现这种情况,必须两个台风之间的距离非常近才行。
孙悟空的作用
我个人认为作者之所以加了孙悟空这样一个角色一方面是为了让唐僧的81难过得更加有说服力,同时也是让唐僧做改变的一个因素.另一方面,孙悟空的形象是比较虚幻的,但也是由现实演变过来的.我记得有篇文章里讲到过孙悟空的形象就是作者本身对现实的不满而产生的.西游记其根本也可以说是一部对现实不满而写作的.它的矛头实质上是对准封建主义的.而作为文人,用这样迂回的方式是最好的.况且把它神化了就更让人找不到把柄了.所以说,在丰富作品及人物性格的同时,它还有更加重要的意义的.
一台能正常使用的电脑由哪些部分组成,各起什么作用?烦请电脑熟手详细讲解,本人电脑肓一个,谢谢!!
一、“软件部分”包括: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等。应用软件中电脑行业的管理软件,IT电脑行业的发展必备利器,电脑行业的erp软件 。
二、“硬件部分”包括:机箱(电源、硬盘、内存、主板、cpu、光驱、声卡、网卡、显卡)显示器、键盘、鼠标。(另可配有音箱等。)
电子计算机是一种根据一系列指令来对数据进行处理的机器。所相关的技术研究叫计算机科学,由数据为核心的研究称信息技术。
计算机种类繁多。实际来看,计算机总体上是处理信息的工具。根据图灵机理论,一部具有最基本功能的计算机应当能够完成任何其它计算机能做的事情。因此,只要不考虑时间和存储因素,从个人数码助理(PDA)到超级计算机都应该可以完成同样的作业。即是说,即使是设计完全相同的计算机,只要经过相应改装,就应该可以被用于从公司薪金管理到无人驾驶飞船操控在内的各种任务。由于科技的飞速进步,下一代计算机总是在性能上能够显著地超过其前一代,这一现象有时被称作“摩尔定律”。
计算机在组成上形式不一。早期计算机的体积足有一间房屋大小,而今天某些嵌入式计算机可能比一副扑克牌还小。当然,即使在今天,依然有大量体积庞大的巨型计算机为特别的科学计算或面向大型组织的事务处理需求服务。比较小的,为个人应用而设计的计算机称为微型计算机,简称微机。我们今天在日常使用“计算机”一词时通常也是指此。不过,现在计算机最为普遍的应用形式却是嵌入式的。嵌入式计算机通常相对简单,体积小,并被用来控制其它设备—无论是飞机,工业机器人还是数码相机。
上述对于电子计算机的定义包括了许多能计算或是只有有限功能的特定用途的设备。然而当说到现代的电子计算机,其最重要的特征是,只要给予正确的指示,任何一台电子计算机都可以模拟其他任何计算机的行为(只受限于电子计算机本身的存储容量和执行的速度)。据此,现代电子计算机相对于早期的电子计算机也被称为通用型电子计算机。
个人电脑(PC:personal computer )的主要结构:
主机:主板、CPU (中央处理器)、主要储存器 (内存)、扩充卡(显示卡 声卡 网卡等 有些主板可以整合这些)、电源供应器、光驱、次要储存器 (硬盘)、软驱
外设:显示器、键盘、鼠标 (音箱、摄像头,外置调制解调器MODEM 等)
尽管计算机技术自20世纪40年代第一台电子通用计算机诞生以来以来有了令人目眩的飞速发展,但是今天计算机仍然基本上采用的是存储程序结构,即冯·诺伊曼结构。这个结构实现了实用化的通用计算机。
存储程序结构间将一台计算机描述成四个主要部分:算术逻辑单元(ALU),控制电路,存储器,以及输入输出设备(I/O)。这些部件通过一组一组的排线连接(特别地,当一组线被用于多种不同意图的数据传输时又被称为总线),并且由一个时钟来驱动(当然某些其他事件也可能驱动控制电路)。
概念上讲,一部计算机的存储器可以被视为一组“细胞”单元。每一个“细胞”都有一个编号,称为地址;又都可以存储一个较小的定长信息。这个信息既可以是指令(告诉计算机去做什么),也可以是数据(指令的处理对象)。原则上,每一个“细胞”都是可以存储二者之任一的。
算术逻辑单元(ALU)可以被称作计算机的大脑。它可以做两类运算:第一类是算术运算,比如对两个数字进行加减法。算术运算部件的功能在ALU中是十分有限的,事实上,一些ALU根本不支持电路级的乘法和除法运算(由是使用者只能通过编程进行乘除法运算)。第二类是比较运算,即给定两个数,ALU对其进行比较以确定哪个更大一些。
输入输出系统是计算机从外部世界接收信息和向外部世界反馈运算结果的手段。对于一台标准的个人电脑,输入设备主要有键盘和鼠标,输出设备则是显示器,打印机以及其他许多后文将要讨论的可连接到计算机上的I/O设备。
控制系统将以上计算机各部分联系起来。它的功能是从存储器和输入输出设备中读取指令和数据,对指令进行解码,并向ALU交付符合指令要求的正确输入,告知ALU对这些数据做哪些运算并将结果数据返回到何处。控制系统中一个重要组件就是一个用来保持跟踪当前指令所在地址的计数器。通常这个计数器随着指令的执行而累加,但有时如果指令指示进行跳转则不依此规则。
20世纪80年代以来ALU和控制单元(二者合成中央处理器,CPU)逐渐被整合到一块集成电路上,称作微处理器。这类计算机的工作模式十分直观:在一个时钟周期内,计算机先从存储器中获取指令和数据,然后执行指令,存储数据,再获取下一条指令。这个过程被反复执行,直至得到一个终止指令。
由控制器解释,运算器执行的指令集是一个精心定义的数目十分有限的简单指令集合。一般可以分为四类:1)、数据移动(如:将一个数值从存储单元A拷贝到存储单元B)2)、数逻运算(如:计算存储单元A与存储单元B之和,结果返回存储单元C)3)、条件验证(如:如果存储单元A内数值为100,则下一条指令地址为存储单元F)4)、指令序列改易(如:下一条指令地址为存储单元F)
指令如同数据一样在计算机内部是以二进制来表示的。比如说,10110000就是一条Intel x86系列微处理器的拷贝指令代码。某一个计算机所支持的指令集就是该计算机的机器语言。因此,使用流行的机器语言将会使既成软件在一台新计算机上运行得更加容易。所以对于那些机型商业化软件开发的人来说,它们通常只会关注一种或几种不同的机器语言。
更加强大的小型计算机,大型计算机和服务器可能会与上述计算机有所不同。它们通常将任务分担给不同的CPU来执行。今天,微处理器和多核个人电脑也在朝这个方向发展。
超级计算机通常有着与基本的存储程序计算机显著区别的体系结构。它们通常有着数以千计的CPU,不过这些设计似乎只对特定任务有用。在各种计算机中,还有一些微控制器采用令程序和数据分离的哈佛架构(Harvard architecture)。
你让我自己说我也说不好,只能给你百科的答案啦~8好意思~
双台风效应详细资料大全
双台风效应(又称藤原效应)是指两个台风靠近时,它们将绕着相连的轴线成环状,且互相作反时针方向旋转,旋转中心与位置依两个台风相对质量及台风环流之强度来决定。旋转时正常一个走得快些,另一个走得慢些,有时也可能合二为一。这个现象,是由日本气象学家藤原博士于1923年在水流实验中首先观测到的,所以也称藤原现象。 基本介绍 中文名 :双台风效应 外文名 :Double typhoon effect 又称 :藤原效应 首先观测到 :藤原博士 基本分类 :三类 效应成因,基本分类,单向影响型,相互影响型,合并型,常见情况,互旋,大吞小,小跟大,互斥,拉伸,历史现象,相关资讯,2012年,2009年, 效应成因 藤原效应源于日本气象学家藤原( Fujihara )博士于1921至1923年一系列的涡旋实验及观测。他发现两个距离很近的气旋性涡旋会受到对方的影响,互相沿着两者中心所形成的轴线心,呈气旋性方向移动。两个涡旋并有彼此接近及合并的趋势。 双台风现象示意图 虽然双台风效应的定义是两股热带气旋绕着共同中心旋转,但是,双台风效应却可以是千变万化,并不一定是两股热带气旋绕着共同中心旋转:它可以是其中一股热带气旋完全支配另一股的移动方向,或两股热带气旋互相排开,或一个跟随一个移动,甚至它们之间不发生双台风效应。因此,每当两股热带气旋互相靠近时,预测热带气旋的路迳往往会变得十分困难。双台风效应这个名词可谓是亚洲区域对热带气旋相互作用独有的称谓。在北大西洋,热带气旋的相互作用则被称为“齿轮气旋”( pinwheel cyclone )。 基本分类 一般而言,最常见的热带气旋的相互作用可分为三类: 单向影响型 当一般较强与一般较弱的热带气旋互相接近时,较强的那股热带气旋会支配着较弱的热带气旋的路径,令那股较弱的热带气旋绕着它作反时针方向旋转。例如1994年的台风添姆(Tim)对热带风暴云妮莎(Vanessa)的影响。 相互影响型 当两股热带气旋的强度相当时,那么,两者便会互相围绕一个共同中心旋转,直至两者受到其它天气系统影响其移动,或其中一方减弱,才会脱离互相影响的局面。例如1986年的台风韦恩和台风维娜、2009年的台风莫拉克和天鹅、2010的强热带风暴狮子山和热带风暴南川、2011的强热带风暴米雷和热带风暴海马。 合并型 比较强劲的那股热带气旋可能会把小的热带气旋吸收,令它成为自己环流的一部份。情况就如1999年初的玛吉把南海的低压区吸收一样(但要距离够接近,及那股弱的热带气旋不受其它天气系统影响其移动才行)。 常见情况 互旋 1994 派特 ( Pat ) VS露丝 (Ruth) 2000 派比安 (Prapiroon) VS玛利亚 (Mari) 二个气旋范围强度都要相当,绕着一中心互旋,直到一方减弱或离开 ( 二个若都为大型气旋就会自相残杀,若为中小型或许能维持强度 )。不过一般来说,西北太平洋台风互旋时间持续不长,很容易演变成下面大吞小或小跟大的情形。 双台风效应 大吞小 2006 桑美 吞 宝霞 2011 马鞍 吞 蝎虎 2017 奥鹿 吞 玫瑰 范围广大的巨型台风,其西面的风场环流会破坏小型气旋的结构,令其减弱而逐渐把它吃掉。 小跟大 1997 卡斯 跟 安珀 2002 凤凰 跟 风神 2012天秤跟布拉万 并吞不成就变成这种结果。小的气旋绕完一圈后,最后还是受到北方高压驶流场,跟随大的步伐。 互斥 1986 韦恩 VS薇 拉 1991 耐特 VS密瑞儿 2009 芭玛 VS茉莉 2010 狮子山 VS南川 2011 海马 VS米雷 2011 桑卡 VS洛克 此例特色都是左方较小的气旋路径变化多端,走的也慢,而位于右方主导的大型气旋,最后都因为副高减弱而偏北移出而造成互斥。藤原结束后,原来位于左边的小气旋又开始受到华中的中或低层系统主宰,走自己的路。 拉伸 1994 提姆 拉伸 范妮莎 1998 瑞伯 拉伸 亚力士 2012布拉万拉伸天秤 增强中的大型扰动本身的风场边缘,又有发展旺盛的云系独立旋转出来,但仍与较强台风有一空档间隔。随着较强扰动的增强,较弱小的扰动环流被拉长,只维持短时间后即被并入环流云带。不过瑞伯与亚力士位置算是比较特殊的一例。 天秤和布拉万形成藤原效应 历史现象 历史上出现的多台风现象 1983 台风艾贝(8305)热带风暴班恩(8306)热带风暴嘉曼(8307) 1985台风派特(8512)热带风暴露比(8513)台风斯凯普(8514) 2006 强热带风暴“玛利亚”(0607)超强台风“桑美”(0608)强热带风暴“宝霞”(0609) 2010 强热带风暴“狮子山”(1006)强台风“圆规(1007)热带风暴”南川“(1008) 2011 强台风”纳沙“(1117)热带风暴”海棠“(1118)强台风”尼格(1119) 2012 热带风暴"苏拉"(1209)热带风暴"达维"(1210)热带风暴"海葵"(1211)强台风“天秤”(1214)超强台风“布拉万”(1215) 2013强热带风暴蝴蝶(1321)热带风暴圣帕(1322)热带风暴菲特(1223) 2013 台风“菲特”与“丹娜丝”正形成罕见双台风在福建沿海地区登入 相关资讯 2012年 1 面对2012年第9号、第10号台风可能对江苏省形成的影响,2012年8月1日下午,江苏省及时启动防台风Ⅲ级应急回响。双台风同时在24小时内登入中国大陆历史罕见。 2012年第9号热带风暴“苏拉”30日14时加强为台风,以每小时10公里左右的速度向北偏西方向移动。2012年第10号热带风暴“达维”于7月31日早晨加强为强热带风暴,以每小时30公里至35公里的速度向西偏北方向移动,强度继续加强。根据最新情况分析,第9号台风“苏拉”将对江苏省造成外围影响,第10号台风“达维”预计将于2日傍晚到3日早晨在江苏沿海地区至山东沿海一带登入。台风影响之际又值天文大潮,容易形成强风、暴雨、 *** “三碰头”,防台防汛形势不容乐观。 2 2012年第14号强台风“天秤”于8月19日08时在菲律宾以东洋面生成;第15号台风“布拉万”紧随其后于20日14时在西北太平洋洋面上生成。24日05时,今年第14号强台风“天秤”的中心8月24日05时位于我国台湾省东南部海岸线以东约10公里的台湾近海海面,就是北纬22.2度、东经121.0度,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14级(45米/秒),中心最低气压为945百帕。05时15分前后“天秤”在台湾省屏东县牡丹乡登入,登入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4级(45米/秒),中心最低气压为945百帕。今年第15号台风“布拉万”已于24日凌晨加强为强台风,24日05时其中心位于浙江省象山县东南方大约1570公里的西北太平洋洋面上,就是北纬20.4度、东经133.8度,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14级(42米/秒),中心最低气压为955百帕。 随着台风“天秤”逼进台湾,“布拉万”向我国东部沿海靠近,其间的双台风效应正逐渐显现。 中国气象局台风与海洋气象预报中心主任钱传海表示,“天秤”和“布拉万”将会是今年西北太平洋上又一对双台风,其间的双台风效应随着它们之间的距离接近会愈发明显。 从目前的预报结论来看,“天秤”和“布拉万”的路径均会受到明显的双台风效应影响。所谓双台风效应是指两个台风靠近时,它们将绕着相连的轴线成环状,且互相作逆时针方向旋转,旋转情况由两个台风大小及环流强度决定。日本气象学家藤原(Fujihara)博士于1923年在一系列涡旋实验中首先观测到了此类现象,因此双台风效应也被称作藤原效应。 相比于之前同天出生同天登入的姐妹台风“苏拉”和“达维”,前后脚出生的台风“天秤”和“布拉万”之间的默契更多地体现在成长过程中对彼此的相互影响。天秤”和“布拉万”将会是今年西北太平洋上又一对双台风,其间的双台风效应随着它们之间的距离接近会愈发明显。中央气象台预计,“天秤”将以每小时10公里左右的速度向西偏南方向移动,将于24日上午进入南海东北部海面,以后转为西南方向,强度变化不大。“布拉万”将以每小时15-20公里的速度向西北方向移动,强度继续加强。 双台风“天秤”和“布拉万”正在试图展示互旋效应。双台风效应导致“天秤”放缓西行脚步,东边的台风“布拉万”则会一路加紧西北行进,强度逐渐增强。当东侧台风纬度高于西侧台风,强度强于西侧台风的时候,其双台风效应会表现得更为显著。 3 2012年14号台风“天秤”、第15台风“布拉万”正在相互作用,逐渐靠近宁波市。为此,2012年8月23日上午市防汛指挥部及气象、水利等部门召开会商,并提出防御部署要求。 会商分析后认为,未来几天,台风影响我市的可能性很大。据了解,台风“布拉万”呈现4个特点:强度大,未来可能还将有所加强;范围广,两个台风云团密实,可能会带来严重影响;时间长,双台风一前一后,对我市影响历时可能长达一周;变数大,双台风逐步靠近相互牵制,后期移动路径变数较大,增加了防御难度。此外,受台风“苏拉”“海葵”影响的我市众多水毁工程设施还没来得及修复,防汛防台形势较为严峻。 根据会商结论,市防指作出防御双台风部署,要求保障民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相关部门要抓紧检查水毁工程修复情况,特别是存在安全隐患的事关民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工程要抓紧修复,尽快消除隐患。要关注海上船只、海塘及养殖区的避风保全工作,及时组织加固渔排和养殖设施,减轻灾害损失。要严防山洪地质灾害、城市防洪和农田内涝的发生。此外,要密切关注水库、山塘、江河水位变化,及时做好预泄预排,禁止超汛限水位运行,确保水利工程安全。 2009年 2009年8月5日,第7号热带风暴“天鹅”在广东省台山市沿海登入。与“天鹅”同一天生成的今年第8号热带风暴“莫拉克”也于5日下午加强为台风。 “莫拉克”和“天鹅”距离较远,7日前两者间无相互影响,此后随着距离接近,相互作用会明显起来,从而可能产生“莫拉克”移速加快、“天鹅”移速减慢等“双台风”效应。 台风“莫拉克”7日凌晨进入东海海面,然后逐渐向福建北部到浙江中部沿海靠近,于7日下午到8日上午在这一带沿海登入,登入时风力将达13级(38米/秒)。 所谓“双台风”效应,是指两个台风靠近时,它们将绕着相连的轴线成环状,且互相作反时针方向旋转。要产生“双台风”效应,两个台风距离必须要在1500公里以内。“天鹅”和“莫拉克”两个台风相距2000公里,暂时没有出现“双台风”效应。但“天鹅”登入移动缓慢,万一不飞进内陆,而是急转弯飞回海上,一旦“莫拉克”追到东海来,那么出现“双台风”效应的可能性就大了。 中新社北京6月23日电(记者 阮煜琳)今年第4号热带风暴“海马”23日上午在广东省沿海登入后,强度并未减弱,于23日16时50分在广东省吴川市沿海再次登入,并给广东、海南、广西等地带来狂风暴雨。中央气象台专家表示,“海马”和今年第5号热带风暴“米雷”相互之间产生了双台风效应,“米雷”的强度还在增强,未来将会自南向北给中国东部沿海带来大风降雨天气。 21日,今年第四号热带风暴“海马”在南海东北部海面生成,22日,第5号热带风暴“米雷”又在菲律宾以东的西北太平洋洋面上生成。“海马”、“米雷”接踵而至,相互之间产生了双台风效应。 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许映龙分析说,由于“海马”和“米雷”相互之间产生了双台风效应,致使“海马”的移动速度缓慢,前期路径和后期路径出现偏差,推迟了“海马”的登入时间。“海马”移动路径仍缓慢多变,因此广东、海南、广西部分地区的强降雨将持续2-3天,需注意加强防范。 受双台风效应影响,“海马”23日上午在电白与阳西交界沿海登入后,于中午12时前后再次南落电白近海,并于16时50分在广东省吴川市沿海再次登入,登入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8级。预计,“海马”将以每小时10公里左右的速度向偏西方向移动。 22日下午生成的第5号热带风暴“米雷”,23日8时其中心位于菲律宾马尼拉东偏南约665公里的西北太平洋洋面上,预计“米雷”将以每小时20公里左右的速度向西北方向移动,强度逐渐加强,24日以后移速加快并向中国台湾东部沿海靠近,25日向浙江东北部一带沿海靠近,之后沿中国东部近海向北移动。 许映龙说,现在“米雷”的中心正在重组,中心还会发生跳跃,随着强度的增强可能会升级为台风。由于后期移动路径较快,将会自南向北给中国东部沿海带来大风降雨天气。但是“米雷”后期的移动路径具有较大不确定性,不排除在华东沿海登入的可能性,还需进一步观察。 中央气象台预计,受“米雷”和西南季风的共同影响,23日至27日,菲律宾以东海面、巴士海峡、巴林塘海峡、南海中南部海面、台湾以东洋面、台湾海峡至辽宁沿海将先后有7~9级大风。25日至27日,台湾将有暴雨或大暴雨,浙江东部、上海、江苏东南部、山东半岛、辽宁东南部等地将有大雨或暴雨、局地大暴雨。 许映龙说,台风具有一个群发性的特点,如果某一个时段,赤道辐合带比较活跃,大气环流和海洋条件很适合台风发展,那么同时生成多个台风的可能性就增大了。不过从常年平均来看,截至目前,今年中国出现的台风数量和常年平均数量大体持平。
什么是双台风效应 双台风效应的定义是什么
导语:最近有新闻报道双台风,有许多朋友听到后不知道是什么意思。那么,大家知道什么是双台风效应?双台风效应的定义是什么?
什么是双台风效应
双台风
双台风效应又叫藤原效应,是指距离相近的两台风相互作用,台风外围云系相互影响,导致台风路径和强度产生变动,两台风绕着中心连线上的轴线心做逆时针旋转的运动形式,从而影响台风的形态、强度发展及路径。
双台风将绕着相连的轴线成环状,且互相作反时针方向旋转,旋转中心的位置,依两个台风的相对质量及台风环流之强度来决定。
多台风是指在西北太平洋洋面上同时出现3个或3个以上达到风暴级以上强度的热带气旋的情况,不论它们之间间距大小。按照同时出现的热带气旋数目,依次称为三台风、四台风或五台风,等等。
在一定距离内,当同时存在两个台风时,则台风的路径预报变得复杂,因为必须考虑两个台风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这种影响和作用很难定量表达,只有一些定性、经验的、统计结果。
如果热带辐合区很强并延续时,在其中可以同时生成许多漩涡。他们一个个常沿着热带辐合区西移,移动过程中有些可迅速加深和发展,结果出现几个(3-4个)台风并存的局面。太平洋的多台风经常出现在盛夏和秋季。研究指出,多台风同时发展的时候,这时西太平洋辐合区中最常出现3个台风,很少出现4个。当3个台风同时生成时,常常集中在三个区域:一个在南海、一个在菲律宾—关岛间洋面、另一个在马里亚纳群岛一带,他们之间距离大致相等。
台风分类
过去我国习惯称形成于26℃以上热带洋面上的热带气旋(Tropical cyclones)为台风,按照其强度,分为六个等级:热带低压、热带风暴、强热带风暴、台风、强台风和超强台风。
根据中国气象局“关于实施热带气旋等级国家标准”GBT 19201-2006的通知,热带气旋按中心附近地面最大风力划分为六个等级:
热带低压(Tropical depression),最大风力6~7级,(10.8~17.1米/秒);
热带风暴(Tropical storm),最大风力8~9级,(17.2~24.4米/秒);
强热带风暴(Severe tropical storm),最大风力10~11级,(24.5~32.6米/秒);
台风(Typhoon),最大风力12~13级,(32.7~41.4米/秒);
强台风(Severe typhoon),最大风力14~15级(41.5~50.9米/秒);
超强台风(Super Typhoon),最大风力≥16级(≥51.0米/秒)。
台风来临前注意事项
在房间里:
备好应急物品,关好门窗,加固;防止室内积水,可在门口安放挡水板或堆砌土坎;检查电路、炉火、煤气,确保安全;将养在室外的动植物及其他物品移至室内;室外易被吹动的物品要加固;清理排水管道;住在低洼地区和危房中的人员要转移到安全住所;尽量不要安排外出活动。
在街上:
尽快抵达安全地点;在海岸附近或海上;海涂养殖人员、临时工棚人员等要及时转移;出海船舶尽快返港避风,人员上岸。
台风过境时
在房间里:
断电;尽量避免使用电话;未收到台风离开的报告前,即使出现短暂的平息仍须保持警戒;如果无法撤离至安全场所,可就近选择在空间较小的室内躲避,或者躺在桌子等坚固物体下;在高层建筑的人员应撤至底层。
在街上:
切勿随意外出;在海岸附近或海上;不要在河、湖、海堤或桥上行走;海上船舶必须与海岸电台取得联系,确定船只与台风中心的相对位置,立即开船远离台风。
台风过境后注意事项
注意饮食,注意安全;抢救伤员:室内空气流通,保暖;不要给昏迷者喂流食;必要时施行人工呼吸;不要过度劳累。向当地有关部门报告健康及安全问题,包括化学物品泄漏、电力系统瘫痪、道路毁坏、煤气管道损坏以及生命损失等。
发现有路灯电线低垂断落、路灯灯杆倾斜倒地、路灯配电箱、灯杆被水浸泡等情况,请勿靠近,并请及时拨打抢修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