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解质和非电解质怎么区分
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区分如下: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叫做电解质。在水溶液和熔融状态下均不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叫做非电解质。1、金属能导电,但它们不是化合物,因此金属即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2、SO2、NH3溶于水,能导电,导电离子是H2SO3、NH3·H2O电离出来的,故SO2、NH3不是电解质。HCl、H2SO4等溶于水,能导电,导电离子是自身电离出来的,故它们是电解质。酸、碱、盐是电解质,非金属氧化物都不是电解质。3、活泼金属氧化物,如Na2O、Al2O3等,在熔融状态下能导电,是因为它们自身能电离出离子,Al2O3(熔)=2Al3++3O2-,是电解质。4、难容物(如CaCO3等)的水溶液导电能力很弱,但熔融状态能导电,是电解质。5、酒精、蔗糖等大多数有机物是非电解质。6、电解质不一定导电。强碱和盐等离子化合物在固态时,阴、阳离子不能自由移动,所以不能导电,但熔融状态下或溶于水时能够导电。酸在固态或液态(熔融状态)时只有分子,没有自由移动的离子,因而也不导电,在水溶液里受水分子的作用,电离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而能够导电。7、不导电的物质不一定是非电解质,能导电的物质不一定是电解质。电解质、非电解质均指化合物。O2不导电,铁、铝能导电,但它们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8、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与溶液中离子浓度及离子所带电荷多少有关,离子浓度越大,离子所带电荷越多,导电能力越强。9、判断电解质是否导电,关键看电解质是否发生电离,产生了自由移动的离子,还要看电离产生的离子浓度的大小。如CaCO3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溶于水电离产生的离子浓度很小,故认为其水溶液不导电。
电解质与非电解质是什么,它们的区别
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
非电解质:在水溶液和熔融状态下,都不导电的化合物;
区别:1、溶于水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只要具备其中之一即是电解质,如HCl在熔融态不导电,但它溶于水时能导电,所以HCl是电解质;BaSO4在水溶液中不导电,但它在熔融态时能导电,所以它也是电解质;NaCl在水溶液和熔融状态时都导电,NaCl当然是电解质.
2、非电解质必须是在水溶液和熔融态时均不导电的化合物,两条件同时具备,才是非电解质,如蔗糖在水溶液和熔融状态时都不导电,是化合物,是非电解质.
3、盐酸是HCl的水溶液,是混合物,故盐酸不是电解质,HCl是电解质;NH3、SO2等基熔融态不导电,其水溶液虽然导电,但却是NH3·H2O和H2SO3的溶液导电,故这类物质是非电解质.
常见的电解质有:酸、碱、盐、金属氧化物等;
常见的非电解质有:非金属氧化物和大多数的有机物等.
什么是电解液,它的化学成份是什么
电解液的化学成分主要有LiPFs的乙烯碳酸酯(EC)、丙烯碳酸酯(PC)和低粘度二乙基碳酸酯(DEC)等烷基碳酸酯搭配的混合溶剂体系。电解液配方性能要求:1、离子电导率:良好的离子导电性,电导率要达到102、离子迁移数2×103S/cm3数量级。3、较理想的锂离子迁移数应该接近于1稳定性机械强度4、化学稳定性5、高温时有效阻断电池电解液的纯度和配比是制作电解液的关键问题之一,因此一般电池生产商都会对电解液进行多级过滤,确保电解液中的杂质和病菌被完全去除。一种电解液过滤装置
电解质溶液有哪些?
电解质溶液包括强酸电解质和弱碱电解质、绝大多数盐以及水。1、强酸电解质,包括:HCl、HBr、HI、H2SO4、HNO3、HClO3、HClO4等.2、强碱电解质,包括:NaOH、KOH等。3、绝大多数盐,包括:NaCl、(NH4)2SO4、BaSO4等。4、弱电解质,包括:HF、HClO、H2S、H2SO3、H3PO4、H2CO3等。5、水是极弱的电解质溶液。扩展资料电解质溶液是指溶质溶解于溶剂后完全或部分解离为离子的溶液。溶质即为电解质,电解质不一定能导电,而只有在溶于水或熔融状态是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后才能导电。影响导电性的主要因素有电离度、电导、离子淌度、离子迁移数、离子活度和离子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