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大80后教授获量子计算奖了?
是的。2020年10月6日,美国物理学会公布,授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陆朝阳教授2021年度“兰道尔—本内特量子计算奖”,表彰他“在光学量子信息科学,特别是在固态量子光源、量子隐形传态和光量子计算方面的重要贡献。据公开资料介绍,陆朝阳,1982年12月生于浙江东阳,2000年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获英国剑桥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领域是量子光源、量子隐形传态等。扩展资料兰道尔—本内特量子计算奖美国物理学会成立于1899年,是世界最大的非营利性物理学组织,约有来自世界各国的五万多会员,发表包括《现代物理评论》、《物理评论快报》、《物理评论》在内的十多种科学期刊,每年举办二十多项科学会议。近年来,随着各个国家的大力支持和产业界的雄厚资金投入,量子信息科学发展迅猛,被称为“第二次量子革命”。由于该领域的重要性,美国物理学会在2015年专门新设立了“兰道尔—本内特量子计算奖”,用于表彰在量子信息科学领域—特别是在利用量子效应实现经典方法无法完成的任务方面—做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国际评审委员会每年在全世界范围内评选出一名博士毕业12年之内的青年科学家。前四届获奖人分别来自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加州理工学院、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和澳大利亚南威尔士大学。参考资料来源:安徽网—中国科大教授陆朝阳获美国物理学会量子计算奖
中科大教授获量子计算国际奖项,这个奖项有多重的分量?
我国量子信息领悟传来了好消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陆朝阳获得2021年度罗夫·兰道尔和查尔斯·本内特量子计算奖(2021Rolf Landauer and Charles H. Bennett Award in QuantumComputing),美国时间10月7日,美国物理学会(APS)宣布将2021年度罗夫·兰道尔和查尔斯·本内特量子计算奖颁给陆朝阳,奖励他“对光量子信息科学,尤其是固态量子光源、量子隐形传态和光量子计算的突出贡献”。 这个奖项目前全球只有5人获得,而陆朝阳教授是我国第一位得此殊荣的人!我们来认识一下这位厉害的教授。陆朝阳教授1982年12月生于浙江东阳,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九三学社中央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市青年联合会第十二届委员会副主席。他对量子信息领域的贡献是非常大的,他四次刷新并至今保持着光子纠缠的世界记录;他首次实现单光子多自由度的量子隐形传态和高维度量子隐形传态;同时他还首创量子点脉冲共振荧光技术,制备了国际上综合性能最优的单光子源,成功研制世界上首台超越早期经典计算机的光量子计算原型机。 本次他获得了这个奖项,是对他的工作和研究的肯定,那这个奖项到底有多厉害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量子计算国际奖原名“兰道尔-本内特量子计算奖”,是国际上首个以量子计算命名的奖项,每年颁发一次,其获奖者是由国际评审委员会在全世界范围内评选出的、博士毕业12年以内的青年科学家。今年是第五届,陆朝阳教授是我国第一位获得比奖项的人,而全球仅仅有5人获得。可以看出来这个奖项在本领域有着非常重的分量!恭喜陆朝阳教授获得此项荣誉,也感谢他为该领域做出的伟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