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出兵阿富汗

时间:2024-11-16 16:36:04编辑:揭秘君

苏联当时为什么要进攻阿富汗?

【历史】从世界历史来看,很多历史事件,虽然历经岁月,历经历史长河,但是直到现在,很多历史内幕都难以让人知道,为此成为很大的谜团。最典型苏联当年为何要发动阿富汗战争,让自己陷入泥潭,到现在都是扑朔迷离,不被外界知晓。
直到现在,很多人还想不明白,那么苏联当年为何要打阿富汗战争呢?我们可能都想错了,跟这三个国家有关。
苏联当年那可是世界上最强大的超级大国,其一举一动都足以让世界颤抖,堪称强悍到了极点的。而苏联却因为深陷阿富汗战争,难以自拔,最终拖垮整个国家,而最终国家解体。
所以对于这场愚蠢的战争,当年苏联为何要打,为何明知道是泥潭,为何要直接进入,到现在都让人难以理解。
那么苏联到底为何要打阿富汗战争呢?一般的史书,都会认为,苏联那是为了保住苏联支持的人民民主党政权。
保住塔拉基政府,而且对于当时阿明总统的痛恨。所以自恃国力强大,而直接发动了战争,杀了阿明全家,为此进军阿富汗。
这个原因我们都听过,但是其实这个明显不对,苏联那是超级大国,做出战争决策,绝不是为了支持个别政党,痛恨某个总统,而做出愚蠢的行动的。
所以我们其实都想错了,当时苏联之所以发动阿富汗战争,其实都是被逼无奈,主要跟三个国家有关。
第一,就是美国。
因为阿富汗作为欧亚大陆中心的战略位置,所以美国那是一直垂涎三尺的。而阿明总统上台后,推翻了亲苏势力,所以美国势力迅速渗透阿富汗。
而且当时苏联克格勃得到的情报是,美国也在准备出兵阿富汗,一旦美国占了阿富汗,无疑对苏联整个中亚安全和南下之路,都形成巨大的威胁和挑战。
所以得到这个情报后,苏联果断出兵,根据揭秘的文件,苏联军队的动作只比美国早了12个小时,足可见形势紧迫。
第二,因为伊朗。
苏联和伊朗关系一直复杂,而伊斯兰革命后,霍梅尼却并没有投靠苏联,来了个不要东方,也不要西方,将苏联也视为对手。
而且霍梅尼一心要输出革命,而当时混乱的阿富汗那是最佳选择。当时伊朗已经在向阿富汗南部渗透,所以苏联当时苏联害怕伊斯兰政教合一制度蔓延阿富汗。
一旦如此,苏联临近的中亚穆斯林地区,高加索穆斯林地区等都会受到严重影响。如果被伊朗连成一片,苏联的安全威胁那是非常巨大,这一点那是苏联害怕的。
所以苏联出兵,保住人民民主党政权,也是为了遏制伊朗的革命输出,这一点也很重要。
第三,因为我国。
从60年代开始,苏联就对我国很不爽,甚至一度爆发局部战争,苏联甚至大兵压境,泰山压顶。但是都没有能对我国造成巨大威胁,所以苏联一方面鼓动越南不断挑战我国。
另一方面也想借助阿富汗,形成对我国东西夹击的态势,而且直接威胁我国脆弱的西部安全,这一点也在苏联开打阿富汗战争的战略考量里面。
所以其实对于苏联来说,阿富汗战争那是保护苏联安全,战略上必须要打的战争。而且在苏联看来是一箭三雕,但是最终开打后。
苏联却发现,美国、伊朗、伊斯兰世界,还有东方都联合在阿富汗对抗苏联,为此让苏联深陷战争泥潭,无法自拔,最终拖垮苏联。


苏联入侵阿富汗是哪年?

苏联入侵阿富汗是1979年。1979-1989年,苏联武装入侵阿富汗,与阿抵抗力量之间展开的一场侵略与反侵略战争。亦称阿富汗战争。当西方世界的人们举杯把盏,欢度1979年圣诞节之际,在空降兵的配合下,苏军以10多万人的兵力,兵分两路对阿富汗进行武装入侵,从而开始了对阿长达9年之久的军事占领。战争背景:阿富汗位于西亚的伊朗高原的东部。七十年代,苏联为了取得从陆地进入印度洋与美争霸的道路。同时为了获得波斯湾丰富的石油资源,早在五十年代就开始控制了阿富汗的经济命脉和阿富汗军队。1979年以后,阿富汗总统阿明与苏联的矛盾日益激化。世界影响苏军入侵阿富汗,还遭到了世界大多数国家的强烈谴责。1980年1月,联合国第六届特别会议通过了《要求外国军队无条件和全部撤出阿富汗》的决议。以后历届联全国大会上,苏联都遭到各国的强烈谴责,要求苏军撤出阿富汗,实现政治解决阿富汗问题。苏军的入侵,给阿富汗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苏军进入后,阿富汗遭到了极大破坏,大约100万人死于战火,600万人被迫逃离家园,沦为难民。

苏联入侵阿富汗的原因是什么?

苏联入侵阿富汗的原因是:扶持一个亲苏的政权。这是苏联发动侵阿战争的直接原因。1978年,人民民主党激进分子推翻阿富汗政府,暗杀了第一任领导人,组织新政府,并由党总书记努尔·穆罕默德·塔拉基出任国家元首(革命委员会主席),但在1979年9月又被其副手部长会议主席哈菲佐拉·阿明所取代。同年12月27日,苏联人支持的另一名左翼分子巴布拉克·卡尔迈勒在政变中上台。当卡尔迈勒推行俄国化的企图遭到武装反对时,他要求并接受苏联援助,对反对派进行镇压,导致阿富汗战争的爆发。阿富汗战争战争背景阿明上台后试图摆脱苏联控制,声称要与美国实现关系正常化。阿明政府执政时期,国内政局动荡,而且人民党内部也是互相倾轧。苏联认识到,阿明政权不能实现苏联在阿富汗的利益,决定实施南下战略,除掉阿明。1979年8月至10月,苏联派遣陆军总司令帕夫洛夫斯基等人赴阿进行实地勘察,并以援助为名向阿富汗派兵,控制马扎里沙里夫、巴格兰、赫拉特等战略要地;同时以检查武器为名封存阿政府军的轻武器,拆除重装备,使其失去应付突变的能力。随后,苏军在苏阿边境的铁尔梅兹建立前方指挥部。1979年12月中旬,苏军进入集结地域;27日入侵阿富汗,占领阿北部地区。阿富汗人民在国际社会支持和援助下,与侵阿苏军和苏联扶植的政府军展开旷日持久的战争。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阿富汗战争

20世纪末 苏联为什么要出兵阿富汗

  20年前,1979年12月27日深夜,前苏联特种部队在阿富汗首都喀布尔向戒备森严的总统府发起突然袭击,靠谋杀前总统夺权上台的阿明在苏军夜袭行动中丧生,旷日持久的阿富汗战争由此拉开序幕。

  时至今日,前苏联缘何兵发阿富汗仍然是历史学家争论不休的话题。前苏联地区的历史学家们日前在报刊上发表评论认为,从今天的角度来看,苏联并没有任何对阿富汗内政进
  行直接武装干涉的理由。当时,阿明在阿富汗已大权在握,不仅成了人民民主党的领袖,而且还登上了总统宝座。此前的1979年11月14日,阿富汗人民民主党高层发生内讧,据说,党内2号人物阿明与总统塔拉基龙争虎斗,已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在塔拉基总统决定除掉阿明之际,阿明的手下行动在先,将塔拉基击毙。事发之后,莫斯科虽然相当恼怒,但仍一如既往地支持多年来一直靠苏联援助度日的喀布尔政权。

  阿富汗政权内部的权力斗争并未使苏联对阿政策发生改变。阿明不过是受到莫斯科支持的阿富汗人民民主党领导人之一,他甚至与前任总统塔拉基一样,一直要求莫斯科向阿富汗派遣部队,以巩固正受到强烈冲击的政权。

  喀布尔的革命者在1979年3月就曾请求苏联出兵。3月15日,在距苏联边境仅70公里的阿富汗第二大城市杰拉特,阿富汗政府军第17师发生哗变。第二天,3月16日,总统塔拉基便向莫斯科请求苏军进驻阿富汗。3月17—19日,苏共中央就此问题举行特别会议。苏共高层就阿富汗总统的请求,整整讨论了3天。除了苏共中央总书记勃列日涅夫,外长葛罗米柯、国防部长乌斯基诺夫、克格勃主席安德烈波夫都是这次会议的主角。尽管苏共决策层拒绝了阿富汗总统即刻出兵的请求,但是,会议确定的基本原则却对后来事态发展的走向至关重要:决不放弃阿富汗。

  包括使人民民主党掌权的4月革命事件在内,阿富汗在1978年4月之后发生的一系列事件使苏联当局备感不安。从本世纪20年代开始,莫斯科就在阿富汗苦心经营,一直奉行对各派政治力量一视同仁、不偏不倚的基本原则。对莫斯科来说,喀布尔掌权者的姓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苏阿关系能够稳定发展。到了70年代,苏联的经济援助占阿富汗全部外援的70%,任何一任阿富汗当权者都指望在苏联的援助下改变这个荒原国家的现状。众所周知,英国人曾三次与阿富汗交手,巴基斯坦与喀布尔的关系也相当紧张,然而,无论是沙皇俄国,还是此后的苏联,都称得上是阿富汗的好邻居,至少不曾有过重大冲突。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促使苏联改变了自己对阿富汗一贯平稳的政策,突然出兵阿富汗呢?出兵阿富汗又为何要从袭击总统府下手?受这类问题困扰的可能并不仅仅是历史学家。因为,弄清这一问题至今仍有现实意义。20世纪70年代,冷战阴云笼罩全球,美苏两个超级大国明争暗斗,在全球争夺势力范围。回想当年,如果非洲某地出现了亲苏政权,那么,该地区很快就会崛起亲美势力。就当时情况而言,苏联南部边疆算是风平浪静,原因很简单———美苏两霸已分割好了各自在该地区的战略利益。

  当时,巴列维王朝统治下的地区大国伊朗是美国的可靠盟友。莫斯科则与阿富汗关系密切,同时与巴基斯坦和印度也都保持特殊关系,尽管印巴之间一直是对手。平稳均衡的地缘政治关系被伊朗1979年发生的伊斯兰革命所破坏。伊斯兰革命摧毁的不仅是巴列维王朝,而且还有该地区已经运行平衡的安全体系。美国在伊朗丧失了曾经拥有的一切,苏联也丝毫未能占到便宜。霍梅尼在赶走亲美分子的同时,也没给亲苏左派任何机会。

  莫斯科认为,在伊朗蒙受损失之后,美国肯定要用另一种方式进行补救,而美国人将要采取的行动,必然会使苏联的地缘政治利益受到损害。最好的防守就是进攻。1979年9月14日,从喀布尔传来的消息说,塔拉基总统要摆鸿门宴杀掉阿明,结果是阿明提前动手,要了塔拉基的命。这一突发事件使莫斯科深感忧虑和不安。阿富汗政局不稳将影响整个地区的稳定。对阿富汗内部来说,阿人民民主党内的内讧促使国内反动派力量迅速增长,进而使喀布尔的形势更加复杂。此外,1979年11月4日,德黑兰发生攻打美国大使馆事件,美国驻伊朗外交官在长达14个半月的时间里一直作为人质被关。华盛顿气急败坏,甚至要采取冒险手段,用特种部队抢回人质。但这一行动最终在伊朗的沙丘上流产,并因此导致国内政治危机。伊斯兰革命看来真让美国人陷入疯狂境地,居然派空降部队到德黑兰去冒险。在这种情况下,莫斯科的确有理由认为,美国完全可能在阿富汗下手。

  对克里姆林宫来说,阿明显然是不稳定因素,此君完全可能转向美国。正是苏联政治局的这一判断决定了阿明的命运。作出最后决断的时间十分有限,苏共中央来不及进行全面周密的考虑。美国随时可能动手的担忧最终使克里姆林宫失去了忍耐心。

  出兵阿富汗,在自己的近邻国土上大动干戈,这是莫斯科所有决策中最糟糕的方案。客观上,这也让华盛顿占尽了便宜。苏军坦克一开进阿富汗,地区局势马上变成了符合冷战逻辑的状态。被伊斯兰革命搞得焦头烂额的美国人终于找到了实实在在的对手。此时,华盛顿可以忘记自己在伊朗的失败,全力以赴投入符合冷战模式的行动——支持阿富汗境内所有与苏联为敌的政治军事势力。昔日伊朗作为美国盟友的位置由阿富汗取代。长达10年的阿富汗战争从此开始。阿富汗战争能否算是导致苏联解体的一个重要因素,这是一个可以引起争论的判断,但是,任何人都会相信,塔利班是阿富汗战争的直接产物。

  尽管阿富汗战争爆发已经是20年前的往事,然而事实上,这场莫名其妙的战争至今尚未真正结束。阿富汗这个人口不足2500万的弹丸小国已经整整打了20年内战。今日阿富汗仍然是战火纷飞,国土满目疮痍,人民饱受劫难,整个国家仿佛返回到中世纪。如果不是随处可见的坦克、高炮、导弹发射架和直升机,真是难以想象,在人类正在跨入21世纪门槛之际,在距中亚名城阿拉木图仅1500公里的地方,竟有一个国度如此艰难地生存


上一篇:扎克lol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