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德纲我是文学家

时间:2024-11-15 09:30:31编辑:揭秘君

郭德纲《我是文学家》经典台词有知道的吗?

我是文学家

甲:人不少,呆会给你们一人写副字,今天有不少人求字来的。
乙:求您的字?
甲:你不知道?
乙:知道什么啊?
甲:你不认识我啊?
乙:不认识。
甲:你不看报啊?
乙:报上有您?
甲:yeah!?
乙:这什么感叹词呀?
甲:我对你很失望啊。买的,挂历什么的,月份牌。
乙:您,上挂历,月份牌儿?
甲:你得淆习啊,同志。不淆习你就落后了。
乙:啊。我真没看过。
甲:我在写这个方面是专业啊。
乙:写什么啊?
甲:什么都写。
乙:写书法吗?
甲:都写。
乙:毛笔呀?
甲:都有,毛笔钢笔,铅笔,都写。
乙:铅笔都写啊?
甲:大文学家。
乙:哪个文学家写铅笔?
甲:我是一个闻嚎啊。
乙:您?
甲:你闻闻我。
乙:啊?。
甲:闻完你嚎去。
乙:这么个文豪啊!
甲:我这个学问哪,上这么多年学,上大学。
乙:您哪个大学啊?
甲:你管哪?!你不怀好意!你不怀好意!
乙:这有什么不怀好意的?
甲:我凭什么就得告诉你啊?管得着吗?
乙:我关心您啊!您哪学校的?
甲:我,清华的。
乙:华清池的?澡堂子出来的?
甲:你瞧他脸长的啊!可恨!你说那是西大桥那儿。
乙:您不是那儿?
甲:我们是邮政书店对过儿。
乙:一样!那一个地方。
甲:哪儿?
乙:华清池啊!
甲:呸。后头,华清池后头。池子后头。
乙:烧锅炉?(甲怒)得热水吗!
甲:锅炉后头。
乙:倒脏土?
甲:你小瞧人!咱打小上学,上这么多年淆,上葱花大学。
乙:您等等,你刚才说什么?葱花大学?不是清华吗?
甲:啊,对啊!葱花,葱花,葱花大学!管着吗你,问这个干嘛?
乙:您记住了啊,清华大学,以后这么蒙人家啊!
甲:(大声)清华!对吗?
乙:对。
甲:清华,咱是那的大学生!
乙:啊。
甲:琴棋书画,锛凿斧锯。
乙:锛凿斧锯?
甲:学吗,大学什么课都有。
乙:上什么课啊?
甲:写字懂吗?书法!
甲:哎,每天我都得写,(模仿写字的动作)……写完了以后就拿出去卖。
乙:噢,您这作品还卖呢?
甲:嗬,你瞧,那玩意儿弄出来不就是为卖的吗?
乙:那您的作品在哪个画廊卖呀?
甲:……哎,你怎么知道我那块儿有发廊?
乙:什么发廊啊?!我问你画廊!
甲:画狼?不,我……我不画狼,我……我就写字儿。
乙:这位什么耳朵?!我问你呀。
甲:啊?
乙:平时你写出来的东西都在哪儿卖?
甲:噢,你问平时啊,平时……平时就在大街上卖!
乙:大街上?
甲:对了,小区门口,都行。
乙:怎么这地方?
甲:为人民服务吗!为满足老百姓吗。我们从加班加点,早上一睁眼那,排队等着。求字的人都满了,这儿站着,我在这等着。
乙:都排队?噢……那……您多少钱一张啊?
甲:外行不是/字有论张的吗?
乙:字不是?
甲:裱好了。
乙:那论什么呀?
甲:论卷!
乙:……论卷?
甲:哎,我们那作品都一“卷”,一“卷”的。这个赶上中午吃饭人多还行,平时也就一天百十块钱。
乙:写字挣得?
甲:当然我,们这个也不辛苦,几分钟就一卷。
乙:几分钟就一卷?
甲:比如说吧。
乙:啊。
甲:我正在路边儿这儿站着呢。
乙:噢。
甲:买字儿的人来了。
乙:哦。
甲:(模仿)“哎,师傅,来二十串。”“好嘞!”
乙:啊?二十串?不论卷吗?
甲:二十卷二十串,差不多。把钱接过来得给人做纸。
乙:纸还现做啊?
甲:那对的起人那五毛钱那。
乙:五毛钱?
甲:你打算卖六毛?你要疯?都卖这价,你得对的起老主顾。
乙:太便宜了,人家书法家都成千上万哪。
甲:咱是面向工薪。为老百姓着想。先做纸。
乙:做宣纸?
甲:什么宣纸啊,我们不做宣纸。
乙:那用什么纸?
甲:我们用那个……那个……“肉纸”。
乙:啊?肉纸?
甲:一般的纸都是树做的,不环保!那是植物纤维。
乙:您哪?
甲:用动物纤维!
乙:动物纤维?
甲:羊身上的,牛身上的,鸡身上的都行。
乙:啊!牛羊肉?
甲:买一大块,洗净切块,这动物纤维做经线。
乙;纬线呢?
甲;用铁丝。
乙:铁丝?
甲:结实啊。穿好了,连起来,往那一放像秦朝竹简一样。
乙:(如有所悟,鄙夷地)奥。
甲:拿我那笔,刷颜料。怕不干,底下字台生火烤着,上边拿扇子扇着。前边有几个砚台,铁的,搪瓷的。装的墨粉,有甜有咸,有时候抓有时候刷。“要朱砂不要?…少来,好!”
乙:吃多了对嗓子不好.
甲:我拿着毛笔在上面写起来,常翻面,写好了,落了款,卷起来“拿好!下一位!”大书法家!
乙:烤羊肉串的!
甲:讨厌!
乙:您让大伙儿听听,这不是烤羊肉串的嘛!
甲:什么呀,什么呀,这是做纸,然后我在上头写字儿。(模仿刷的动作)
乙:这不刷酱嘛?!
甲:谁说刷酱了?谁说刷酱了?你看我这相貌仪表,风度气质,我像烤羊肉串的嘛?
乙:……还真像!
甲:你才像呢!我们是做学问(提裤子)!
乙:手脏了可不能做吃的。
甲:我们有抹布!
乙:是啊?
甲:做文章吗,我们都是葱花大学的吗。
乙:还拽哪?
甲:瞧不起人,?!
甲:我们校长,经常来辅导我们功课。“你这个纸啊,做得再厚一点儿”。
乙:薄了不解谗啊。
甲:“你这个,墨少点儿。”
乙:对,多了齁人!
甲:……你老拿我打镲!你瞧不起人!你瞧不起人!
乙:哼。
甲:你打听打听,你打听打听,有多少大人物曾经去我们学校参观访问,称赞我们学校有人才,好!
乙:就你们还接待过名人呢?
甲:那怎么了?
乙:都谁去过啊?
甲:日本有一位小泉纯一郎,知道这人嘛?大政治家。
乙:知道啊,现任首相。
甲:就曾经来过我们学校访问!
乙:是啊?
甲:小泉在日本,看报纸,一瞧,哈尔滨有高人,叫王峰,文章非常可口,他爱好中国书法。
乙:还挺谗!
甲:在东京那边,买长途火车票,“到哈尔滨的。”
乙:呵,太长了吧这个,那掉海里了。
甲:火车站下车,倒11路公共汽车,来我们学校。
乙:道还真熟!
甲:到学校门口,我们正做早操哪。
乙:早操?
甲:练字。
乙:别提那字了。
甲:一人一个写字台(动作)。一看小泉来了同学们都很热情,推着字台就来了:“来几串?”
乙:再把小泉吓着。
甲:不着急,不着急,都要品尝。
乙:小泉饭量不小。
甲:唉,我们校长陪同着小泉参观。
乙:嚯!还挺隆重!
甲:校长叫我们,“别乱别乱!都站好,站好。今天呀,咱们很荣幸地请到了小泉先生来咱们学校访问,咱们大家欢迎。”
乙:嗬!
甲:小泉冲我们点头致意,然后说“尊敬的校长,各位同学,大家好,今天小泉很荣幸,能够来到贵校访问。”
乙:为什么呢?
甲:“众所周知,贵校历史悠久,声名远播,别具一格,独具特色。今天到贵校,就是想亲身体验一下贵校的‘风味’。”
乙:噢,想了解一下你们学校!
甲:小泉对我们校长说,“校长,我有个提议,不知尊意可否?”我们校长说,“您请说吧。”小泉说:“久闻贵校人才济济,藏龙卧虎,我想出个题目考一考这些学生,不知您意下如何。”
乙:哦,想出题考考你们。
甲:我们校长说,“您太客气了,您请出题吧。”多胡涂,你不该答应人家啊。
乙:怎么了?
甲:人家是外国元首啊,你说你弄咸了,齁着他不合适。
乙:您这跟题有关系吗?
甲:可校长答应了那写吧。小泉拿一粉笔头蹲地下写诗。(动作)
乙:(拦甲)蹲地下写?黑板哪?
甲:研究生才有黑板哪。
乙:咳。
甲:写完了小泉扶着这儿:“看着啊,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乙:多亏是五言,要是七言大胯非掰了不可。
甲:讨厌。大伙一看,别闲着了,都点火。
乙:跟这诗都不挨着。
甲:我们校长站在一边儿小声嘱咐“诶,诶,今天这纸可得厚点儿啊!”
乙:对,让你们多搁点儿肉,款待小泉!
甲:“好嘞!”,我们同学个个是争先恐后,先把纸做好,然后饮饱了笔,刷刷刷刷,一人对诗一首,往跟前儿一送,“来!来!您、您来我这个!”“您来我这个!”……
乙:瞧这乱乎劲儿!
甲:要不说还是人小泉有涵养,有水平,冲我们一鞠躬,“诸位同学。”
乙:还同学呢?!
甲:“不要慌,大家的作品,小泉一定会挨个儿品尝。”
乙:(敷衍地)哦,品尝。
甲:先拿起头里这个同学的作品(模仿咀嚼动作)“嗯……这个墨研洇了。”
乙:酱抹多了!
甲:又走到下一位同学跟前儿……(模仿)“嗯,这个纸的厚度不够。”
乙:这是放少了。
甲:继续往前走……(模仿吐)这个落款,朱砂重了些。
乙:好嘛!辣椒放多了!
甲:接着往前走……(模仿吃蛋)这个印用得轻了点,得双份才够份量
乙:嗬,一个蛋还嫌不够!
甲:鉴赏了四百多份文章,就吃到我这个,堂堂堂吃完了眼睛直放关光啊,“……嗯,好!好!好!此篇华翰是哪位才子的文章?”乙:问是谁做的。
甲:我赶紧过来了:阁下,我写的。好啊,可称饱学鸿儒啊,可能照此文章再烤一篇?
乙:这话都说滚了。
甲:区区不才这有何难?(动作)
乙:写得真够快的!
甲:小泉一对比,是分毫不差,一点儿没错。
还没等说话呢,就听“叮铃铃铃……”
乙:什么声音呀?
甲:小泉手机响啦!
乙:噢。
甲:(模仿小泉,右手拿着手机,左手捂着耳朵,边走边找信号状。)“喂!喂?……靠!”
乙:小灵通!
甲:“喂?……啊,我是小泉。喂?喂?(躺下,乙扶甲)这回好点了,噢,布什,布哥!啊,你好你好……我昨天给你打电话了,你手机没充值啊。
乙:都这麽仔细啊?
甲:我。。。你。。。萨达姆。。不是。。。扎卡维都死。。。拉登。。。啊,xxx哪!!
乙:有我什么事?
甲:恩。。。。恩。。。恩。。恩。恩。恩
乙:过火车哪?
甲:好。
乙:打完了?
甲:打完电话,又走过来,向我们校长说道:“校长,刚才是美国的总统先生的电话。”
乙:嚯!
甲:“布什说美国正在全球范围内公开聘请一位“超等总理”,我看令高足王峰君,饱学鸿儒,著作等身,风味独特,有浓郁的新疆风味,我看他去挺好,不知校长意下可否?”
乙:啊?就凭这首诗就推荐你去当超等总理了?!
甲:校长一听,“好,您多栽培!”我一听吓坏了,地不熟,我可不愿意去呀!
乙:(急切地劝)唉,超等总理,那可不小啊!你就赶紧答应下来上任去吧!
甲:什么呀,贼累,还不挣钱。
乙:不是超等总理嘛?!
甲:就是抄着扇子等着,总也没人理!
乙:还是烤羊肉串的啊!


《我是文学家》郭德纲的经典语录和文化底蕴

我曾经说过我的兴趣广泛,什么书都能来点儿。有一次在图书馆看到于谦和郭德纲出了书,于是想着借来一本看看。

郭德纲先生本人对相声界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而将即将养老的相声弄成商演场场爆满的程度更是郭德纲的本事。








以前我也看过郭德纲的相声,但是并不齐全。

但是他流行的最经典的句子,简直数不胜数。

“若有良田千顷,苏秦安能佩六国相因?”

“但使父老能容我,不使人间造孽钱!”

“当初我做狗你都不收,现在我成了龙了。”

“不清不楚不明不白就劝人大度的人,你要离他远点儿,防止被雷劈。”

这些话可能不是原句,但是基本上都是这个意思。

最初了解郭德纲的时候,他已经很厉害了,德云社名满天下。而真正让国人都了解他的是他和徒弟曹云金反目,这个事件几乎发酵到街头巷尾无所不知。同年还有另一件马蓉出轨案几乎引爆了娱乐圈的圈里圈外。郭德纲的师徒关系,王宝强和马蓉的夫妻关系都成为年度的大戏。但是真实情况如何,我们都不得而知。但是从结果来看。郭德纲之后再也没有提过曹云金,王宝强也从未提出马蓉。这话扯远了,咱们还是看《我是文学家》这本书吧。

这本书我读了,其实比较佩服郭德纲的文学素养。郭德纲小时候家里很穷,小小年纪都外出学艺,没有什么学历,但是看全本书的文学底蕴,真的令人深深服气。而且有些事情并不是人云亦云,他有着深刻的个人见解。无论是对名人名家的分析还是名作的考究都是令人赞叹。



全书章目清楚:

人物主要有五位:李白,李清照,屈原,柳永,冯梦龙,唐伯虎。

书有六本:山海经,三国,水浒,大隋唐,狄公案,女刺客列传。

当然了书里也有对人物的详细分析和描写。

这些人物几乎信手拈来,随手成文。不过这些都算得上是相声演员的看家本领,但是看看那一对儿出遍洋相的公式相声,这绝不是简简单单的记性好就能做到的。个人虽然认为自己读了不少书,但是读他的书仍旧有不少的收获。

“会稽愚妇轻买臣,余亦辞家西入秦”,这是李白的诗,洒脱不羁,你瞧不起我,没事儿,当时朱买臣也有不被人识为人才的时候。

奉旨填词柳三变(柳永)的遭遇也是令人叹息,这些都在郭德纲的笔下让人一一了然。

李清照的才气和悲惨遭遇,屈原的才华横溢和自投汨罗,冯梦龙的拍案惊奇,唐伯虎的仕途无望眠花宿柳而成书画双绝的不朽人才。

《山海经》有多少故事,多少怪物,多少山水;三国有多少英雄,多少好汉,多少阴谋;大隋唐有多少的样板人物,狄公案的狄仁杰又是如何的断案如神,女刺客列传又有多少惊心动魄的故事。

这些事情都在郭德纲的这本《我是文学家》里面有详细介绍。











其中郭德纲对三国中真实人物张飞的考据,令我佩服。虽然我有一本《三国志》,但是我还没读过,对张飞的了解一直是仅限于吼断当阳桥之类的经典桥段。但是看了这本书我才知道,真实的张飞是多么的有才。书法,《新亭侯刀铭》《立马铭》都是张飞的作品,画作,擅画仕女图。计谋出众,有勇有谋,完全不是三国中的莽夫形象。真的是震碎三观啊。

再比如,我国的财神有几个?分别是谁?

答:三个,正财神赵公明,文财神比干,武财神关羽。

所以这本书不仅兼顾了文笔,更有很深的文学气息,而郭德纲对这些历史人物的考据也令我深深敬佩。他不仅是一个相声演员,也是一个有底蕴的人。

下面收集了一些郭德纲的经典语录与各位钢丝们共享。


郭德纲于谦经典相声有哪些?

郭德纲于谦经典相声有《人在江湖》、《文史专家》、《败家子儿》、《拴娃娃》、《我要穿越》等。经典相声桥段:1、《人在江湖》上了台是演员,下了台也是普通老百姓,也有喜怒哀乐,跟您过日子是一样的,一年到头什么事情都能发生,我们也有个亲戚往来,朋友聚会,红白喜事,随个分子,多新鲜呢,我怎么就不能有个朋友啊!2、《文史专家》艺人拼到最后,拼的是文化底蕴啊,读书写字是要做到的,我还是很爱看书的,不敢说满腹经纶,满肚子都是书,古典文学,来,你摸摸,怎么着这还能摸出来?这三国演义,红楼梦,还都是名著嗨,三字经,百家姓,五经,四书,你好好摸摸你“四叔”。3、《败家子儿》明天放假,五月五端我节,端你节啊?端谁?端午节,五月五端阳日,吃粽子银雄黄酒,这是老令,感谢屈原吧,用他的生命给咱们换来一天的假期,值得尊敬。4、《拴娃娃》上酒店第一件事就是给儿子打电话,上厕所去打电话,同时的啊,于老师有个习惯,坐便部习惯,就站上面,嘴里咬着手机,解裤腰带,这么一蹲,叹了口气,唉,把手机这茬就给我忘了,就掉马桶里了,翻身就下来了,侧身躺在地上手就进去了,手这个快啊,抓住手机了,就在回水弯呢抓住的。5、《我要穿越》我现在非常迷恋科学,现在对穿越比较感兴趣,研究了十几年了,现在的电视剧和小说都借鉴我的方法,“窟插”就穿越了,您这是窜了吧!不是穿了,您这身体够好的,这老着凉,还是说正事儿吧!什么叫穿越呢,就要保持两个平行的空间,保持在一个状态,方方面面都合适。

郭德纲于谦经典相声有哪些?

1、《我这一辈子》《我这一辈子》是郭德纲和于谦表演的相声。首演于在2005年,首演地点北京市华声天桥民俗大舞台。“我”字系列作为郭德纲经典的代表作品,也是郭德纲成名的相声系列。2、《我要反三俗》《我要反三俗》是2008年郭德纲创作,并与于谦合作表演的对口相声,是郭德纲“我”字系列相声之一。该相声中的三俗,即庸俗、低俗、媚俗。郭德纲利用反讽的手法塑造了一个内心很肮脏,但说话很漂亮的人物形象。利用各种荒唐的理由给别人戴高帽子,为自己的龌龊行为找借口的“高尚人士”。这段相声是对相声界过度反三俗的现象进行一定程度的反讽,也对相声的娱乐功能进行了高度强调。3、《西征梦》《西征梦》是郭德纲和于谦表演的相声。说的是清朝同治年间,太平天国起义军把清兵打了个落花流水,文武官员无人敢去敌挡,这时候有个下夜的堆子兵,扛着个大钩竿子见皇上,自报奋勇攻打太平天国,结果出了很多洋相,例如见皇上不穿裤子等,还没冲锋陷阵就手忙脚乱魂不附体。最后吹嘘自己得胜而归——原来是一场梦。郭德纲只是把里面的时间地点人物稍微换了换,把清政府打太平军换成美国反恐,但是包袱还是一样的。《西征梦》借鉴《打沙锅》做梦的底,随着郭的梦醒而戛然而止,于是整篇西征登时成了一串荒诞梦。

上一篇:模拟课堂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