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不远人的意思是什么?
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意思是:道并不排斥人。如果有人实行道却排斥他人,那就不可以实行道了。这句话出自战国时期子思所作的《中庸》第十三章,子曰: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道”就是《中庸》中所指的中庸之道,是一种至大无外、至小无内的至高道德,是天地、人伦之道。道不远人意即此道并不排斥人,人可以通过正心诚意修炼而成此道,旨在鼓励人努力向道靠近,不断努力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和伦理水平。孔子认为道并不脱离人们平实的生活,而是日用间人人皆能知能行并易知易行的道理,如果专务高远难行之事,那就不是“大道”了。扩展资料 《中庸》出自《礼记》,原本是《礼记》四十九篇中的第三十一篇。《礼记》原名《小戴礼记》,又名《小戴记》,由汉宣帝时人戴圣根据历史上遗留下来的一批佚名儒家的著作合编而成。《中庸》指出,“道不远人”,要在笃行不移。中庸之道广大而隐微,普通百姓只要由衷修行亦可有所成就,但深入修养,即使圣贤亦有所不能之处。道可大可小,大到天下装不下,小到不可分,既适合百姓所用,又适合圣贤所修。道本为常人办常事所行常理,如脱离常理而求道,则为空道,则为不合实际之道。而修道之则就在常理常事之中。《中庸》引用《诗经·豳风·伐柯》诗句,说明用中庸的楷模就在心中,就在身边,可是学起来还差得远,这是很自然的事。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道不远人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庸
道不远人,人自远道
本文按《郝大通集》选录,郝大通,西历1140年-1212年,今山东牟平人,全真七子之一。郝大通祖师原名平,字太古,后改名大通,号广宁子。全真华山派的创立者。
既是出家,须要忘忧绝虑,知足常足。一日二升之粮,积之何用?一年端布之装,身外何求?一日之闲,一日之仙。道冲而无欲,神定而气和,为造化之根源,穷阴阳之返复。
道不远人,人自远道;日月不速,人自速之。
勇猛刚强,不肯低心而下意;游历他方,不如独坐而守道;浮名浮利,不如逍遥而寂淡;饱食珍羞,不如粝饭而塞肚;罗绮盈箱,不如粗衣而遮体;荣华宴乐,不如超然而守静;当春登台,不如安闲而有素;非义得财,不如贫穷而自乐;口能辩论,不如终日以无言;说古谈今,不如抱元而守一;多技多能,不如绝学以守拙;常怀旧怨,不如洗心而悔过。
道气绵绵,行之得仙;得意忘言,出入涓涓;太虚妙本,得鱼忘筌;牢拴意马,压定心猿。守拙而万物皆成,守道而千祥自降也。
又曰:日用者,静处炼气,闹处炼神,行住坐卧,皆是道也。昼夜见前,须要不昧。若睡了一时,无了一时;日日有功无睡,千日功夫了也。勿信他人言有宿骨也。
又曰:修真之士,若不降心,虽出家多年,无有是处,为不见性。既不见性,岂能养命?性命不备,安得成真?
何为如此?缘有心病也。
第一心病:见他人通达性命之理,自己欲参不肯低下,他人不肯说,心生怨谤。
第二心病:他人有缘,不思自己无,复不能化人生善,徒生恶念,损人道缘。
第三心病:见他人看经书,自己不通而生谤心。此等之人,永不得大智慧,天眼自昧之徒也。
第四心病:缘未起行而强起缘,动众扰乱他人,是不良之人也。
第五心病:是心不足,反致心乱,是不足之人也。除此五病,低下参访,必得其真。
未能大静,且守本分;未通大理,常看经教;未能动人,只合守静;稍得薄缘,莫忘性命。
能如此者,进道克日成圣;不能依此者,决堕酆都,不得人身,披毛带角,永作六畜,缘汝败道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