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年骂周杰伦

时间:2024-11-05 23:24:52编辑:揭秘君

听说周杰伦被骂垃圾?我只能呵呵了

“周杰伦是我们只此一次、无可取代的青春。”


凡客CEO陈年日前上《恶毒梁欢秀》,讲了一番招骂的话。说到心仪的穆旦,主持人梁欢“适时”递上了周杰伦的话头,陈年愣了一会说:“穆旦应该甩周杰伦几十万条街吧,我觉得一百年后,大家肯定还都记得穆旦,周杰伦肯定就是垃圾了。”

据媒体报道,后续是方文山发微博要求道歉,周杰伦公司表态不做评论。

现在的节目谙熟起话题吸眼球的一套。我也愿意相信,陈年在表达对穆旦的喜爱之时,的确无比真诚。穆旦当然是大诗人、大翻译家,但以此得出周杰伦是垃圾的结论,也是喝高乱比。难怪方文山要急,你拿个诗人说事儿,是骂周杰伦还是骂我呢?

陈年究竟听过几首周杰伦,不好说。但这种不同维度背后隐藏的优越感,其实并不少见:我听李斯特你听李宗盛,我听肖斯塔科维奇你听萧亚轩,实在是low 爆了。

其实,看书晓事、明眼慧心的人,坚持自己的趣味就好。只有读迂的人,才会把迥异的范畴放在一起,显示“我比你高级”。

身为一个不乱比的正经人,我不评价陈年,只来聊聊周杰伦的作品究竟好不好。

2000年,21岁周杰伦发行了第一张专辑《Jay》。在此之前,他给吴宗宪创作《屋顶》《你比从前快乐》。许茹芸的专辑《真爱无敌》里收录了合唱的《蜗牛》,也出自周杰伦之手。

2000年前后,华语流行乐坛是怎样的光景?90年代的天王天后们还在,却没有太多新意。王力宏刚揽下金曲奖最佳国语男演唱人,得奖作品是旋律和歌词都谈不上出挑的《公转自转》。如日中天的F4唱着《流星雨》和《第一时间》这样的口水歌,全香港都在为twins疯狂。当我们谈论新的乐风,我们谈论的是杜德伟和陶喆。



在这样的背景中,既有R&B,又有点Hiphop的《Jay》,算是横空出世。哪怕从现在的标准来看,这也称得上一张丰富的专辑。


《星晴》是传统情歌的小清新版本,《可爱女人》是快节奏的直抒胸臆,《娘子》《印第安老斑鸠》好像是此前从未出现过的写法,一事一物串联成歌。

同样新奇的,是周杰伦的唱法。他的断句是独特的。《可爱女人》的开头,“想要有直升机,想要和你飞到宇宙去”,从他口中唱出来,是“想/要有直升机,想要和你/飞到宇宙去”。有意识的韵律背后,是再造华语歌曲节奏的小野心。



第二张专辑《范特西》里收录了《双截棍》,断句是这样的:“岩/烧店的烟味弥漫/隔壁是国/术馆/店里面的妈妈桑茶道有三/段”。当时就有争议说,周杰伦唱歌吃字,完全听不清在唱什么,但那并没有妨碍我们去看词、去模仿、去体会,原来流行歌曲还可以这样写。


事物有情,皆能成歌。吐字含句,自有风格。这是周杰伦对华语乐坛“你侬我侬郎情妾意”传统的颠覆与突破。

周杰伦和方文山的另一个贡献叫“中国风”。即便如今提起“中国风”,已是泛滥之后审美疲劳,但在当时是扎扎实实的创新。



2003年的专辑《叶惠美》里,收录了《东风破》。一盏离愁孤单伫立在窗口,一壶漂泊浪迹天涯难入喉,都是古诗词的意象。“谁在用琵琶弹奏一曲东风破,岁月在墙上剥落看见小时候”,不直抒情感,却意在言外。


2005年的《十一月的萧邦》里有《发如雪》。“繁华如三千东流水,我只取一瓢爱了解,只恋你化身的蝶。”出典和嫁接就不多说了。

2006年《依然范特西》,为电影《满城尽带黄金甲》创作《菊花台》。虽然意境的缔造略显刻意,词句的打磨却堪称经典。



“雨轻轻弹,朱红色的窗,我一生在纸上,被风吹乱”。“弹”字化用苏轼“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的画面感。花已向晚,飘落了灿烂,凋谢的世道上命运不堪”,直接借用宋祁的名句“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愁莫渡江,秋心拆两半”,也是很好的解字。


仿古的好处在于,让流行歌曲蕴藏的情意,跳出眼下的一草一木,回到更开阔的境遇中,激荡更富余味的回声。



后来的《青花瓷》《烟花易冷》等等,至少,在我听过的华语流行歌曲中,优质的填词很多,可工整如此的,并不多见。这种开创性的匠心,当然也锤炼着听者的审美品位。


更重要的是,我们听周杰伦,是用整个青春在经历和体会。

《星晴》是我们青涩懵懂时,对甜蜜和浪漫的直观想象:“乘着风游荡在蓝天边,一片云掉落在我面前,捏成你的形状随风跟着我,一口一口吃掉忧愁。”“手牵手一步两步三步四步望着天,看星星一颗两颗三颗四颗连成线,背对背默默许下心愿,看远方的星如果听得见它一定实现。”

《开不了口》是我们暗恋而不得之后的微小酸涩和轻度遗憾。《简单爱》是我们立誓要爱之前的拳拳诺言:“我想就这样牵着你的手不放开,爱可不可以简简单单没有伤害,你靠着我的肩膀,你在我胸口睡着,像这样的生活我爱你你爱我。”



《晴天》是我们回望青春时,失落又会心的释然:“刮风这天我试过握着你手,但偏偏雨渐渐,大到我看你不见。”《甜甜的》是我们最美好的18岁:“我轻轻地尝一口你说的爱我,还在回味你给过的温柔,我轻轻地尝一口这香浓的诱惑,我喜欢的样子你都有。”


青春岁月,我们读不懂穆旦,是周杰伦的歌教会我们体验爱情的百味杂陈。现在我们经历过了,回过头看,也许千帆过尽,也许云淡风轻,但至少,不会对那杆标尺心怀不满。毕竟,那是我们曾经站立的位置,见证过我们满身傻气,又无比真诚。

周杰伦是个体奋斗和时代赋能的共同结果。在他之前,明星歌手的竞争更多是同一纬度中的捉对厮杀。在他之后,流行音乐遭遇了从唱片工业到数字时代的剧变,生态已全然改变。

周杰伦在一个合适的节点上,用前所未有的创新,收获了巨大且难以复制的商业成绩。

而他的歌,连同那些惯常的切口,“哎呦,不错哦”,都成为流行文化的符号,灌注在每个亲历者的成长之中。

出道之初,有大量声音说他小眼睛、其貌不扬,可到后期,竟然跻身帅哥行列。以一己之力改变媒体的美丑标准,貌似并不多见。他发新歌,早期有人批评他不知所云,后来竟然成了老是自我重复,足见风格的形成,有多深入人心。有人说他直男癌,说他妈宝,却从未影响他成为一个励志的传说。

我们欢迎关于周杰伦的任何理性讨论,但不加了解地扣帽子,毫无疑义地乱比较,只能回一句:呵呵。

我们不仅看穆旦,还看博尔赫斯里尔克聂鲁达阿多尼斯阿波利奈尔,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喜欢周杰伦。

他是我们只此一次、无可取代的青春。


什么是周杰伦现象 周杰伦被骂垃圾是怎么回事?

  周杰伦绝对算的上是人才,周杰伦的歌可以说是90后青春记忆,于是出现了所谓的周杰伦现象。他的歌去KTV应该能唱个几天几夜不停歇吧。可是近日,周杰伦被骂垃圾的消息顿时炸开锅,难道我们的一整个青春都是垃圾?

  什么是周杰伦现象?

  “我的地盘听我的!”———这不仅是周杰伦歌曲里的歌词,同时也证明了一个事实:周杰伦的确是当今华语乐坛的领军人,这个地盘由他做主,他在当今华语乐坛的霸主地位是无人能撼动的。

  华语歌坛的改朝换代本非易事,可由周杰伦发起的攻势竟一击即中,似乎一夜之间,这个男孩成为了万千少男少女的精神寄托,也成为流行乐的权威指标。这让许多资深音乐人百思不得其解,只得将其解释为“周杰伦现象”。

  而“周杰伦现象”不仅出现在娱乐圈,出现在课本教材、高考试题,更出现在社会大众的生活中。很难想象这个奇怪的现象是由一位原创歌手缔造的,似乎没有人不知道这位让中国感到骄傲的音乐人。

  周杰伦现象产生的过程:

  周杰伦之前,音乐陷入低迷,周杰伦横空出世,迅速走红;周杰伦更创下金曲奖入围10项、 得奖6项的超级纪录,自此奠定了亚洲天王的地位,每张专辑的发行都备受瞩目与期待,一出片即为排行榜上的冠军,他所制作的歌曲也荣获海内外无数的音乐奖项,周杰伦本身已经成为当今歌坛的一种指标。流行音乐是一种替换率极高的商品,周杰伦的成名,并非只是单纯的一时现象,他的身上,将前人的耕耘与试验,很成功的转化为个人风格,缔造了周杰伦现象!

  周杰伦效应

  毋庸置疑,周杰伦是眼下华语歌坛最赚钱的歌手:出道四年,四张专辑,平均销量均在百万以上;保持7位数的出场费不打折,邀约他“走穴”的演出商仍然如同过江之鲫;广告宠儿,担任大小品牌代言人无数……但周杰伦的商业价值并不仅仅限于此。

  自2000年出道以来,以他为代表的华人R&B音乐开始在中国大行其道,R&B歌手逐渐走上歌坛主流;很多音乐人由于跟周杰伦在音乐上千丝万缕的关系,要么成功走红,要么事业出现新的转机,这些人正成为歌坛一股看不见但感受得到的新势力,创造着新的流行和新的商业卖点,是为“周杰伦效应”。

  社会影响力

  从周杰伦身上学到很多:孝顺、努力、热爱工作、有抱负、有梦想。这样的他怎会不引起“周杰伦”现象。像是什么衣服’鞋子’什么的,都在说:“嗯。这是周杰伦打的广告,周杰伦的牌子诶!”我也是啊!因为周杰伦这个人实在没有理由让我讨厌他。在2002年为百事可乐做了代言人之后,周杰伦分别为美特斯· 邦威,动感地带,one2free,统一茶饮料,松下手机等品牌代言。2004年,百事庞大的广告策划――百事巨星运动,同样闪烁着天王周杰伦的身影。

  周杰伦仿佛在一夜间窜红。听周杰伦的歌,模仿他的举动, 成了一种时尚,影响着一大批年轻人。对于这样的明星,广告界当然不会放过,比起经久不衰的明星,广告商更喜欢选择这些新面孔。因为 “当红”表明他能带动潮流,而广告倡导的也是潮流,像喝茶饮料的潮流,穿某品牌衣服的潮流。都可以在广告的推动下,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涓涓细流到气势磅礴。但随之出现了一个问题,这么多的品牌选择同一个代言人会不会引起消费者的混淆。答案是,不会的,因为混淆谁都不可能混淆周杰伦。

  林志炫称“周杰伦现象”迟早会消失

  前段时间,以徐沛东为代表的老艺术家都在炮轰网络歌曲,林志炫认为,“网络歌曲还是能够满足一部分人的音乐需求的,不过我不喜欢,像《老鼠爱大米》、《两只蝴蝶》我也不会去唱,我喜欢信乐团的歌,像《离歌》、《死了都要爱》,我都做了自己的版本。”

  “周杰伦这几年可以说是创造了‘杰伦现象’,但最近出的新歌却被指为‘儿歌’,你有什么看法?”

  “现象随时随地都在发生,以前台湾有‘齐秦现象’、‘崔健现象’,现在还有‘李安现象’呢,这些现象迟早都要消失的。不过,我还是比较喜欢周杰伦早期的歌,像《东风破》等他早期和方文山合作的作品都很不错,最新的歌曲还没有来得及去听,哈哈。”轻松地回答了记者的问题后,林志炫又补了个笑容。


陈年说周杰伦垃圾其他明星怎么看待

一个诗人,杰伦和穆旦既不是一个领域的也不是一个年代的,根本没有可比性!在对别人发表评价之前,陈年也不看看自己有没有资格?这件事情发生后,许多明星和网友都在为杰伦抱不平,表示要抵制凡客产品,如袁立发微博称:怎么可以这样类比,每个人在自己的领域同时代中都有其贡献,纵然他或许只是个扫地的。在上帝的眼中,人的作为都很儿科且可笑!没有人谁比更高贵或卑贱。更不能心里认为别人是垃圾!这样的知识分子优越感很有限没有仁爱宽容,太傲慢无知。
叫兽易小星也发表微博站队:表个态:我反正是再也不买凡客诚品的任何产品了,(之前其实也没买过
周杰伦好友方文山发微博要求陈年道歉:凡客诚品CEO陈年近日在媒体受访时,竟无端诋毁周同学是垃圾...其言辞令人瞠目结舌...我想说的是,难道在你狭隘且偏激的眼中,流行歌手就不是ㄧ项职业?就只有电子商务才是工作,污衊写出东风破、青花瓷、烟花易冷等歌曲,带给几个世代共同记忆的歌手是垃圾,那喜欢这些歌的人又是什麼?请郑重道歉!


陈年为何说周杰伦是垃圾?

之前,有人公然说:周杰伦是垃圾...
事情是这样的:陈年在节目中赞了他欣赏的诗人穆旦,同时狠狠地踩了一脚周杰伦,“穆旦应该甩周杰伦几10万条街吧,100年后大家肯定都记得穆旦,周杰伦肯定就是垃圾了”。
我真的不知道,陈年说这话的时候,是无心比较,还是真的有意去黑,但是这两者对所有人来说,都不值得原谅。为什么?因为这是作为有一定公众人物的素质和涵养问题,你在说别人垃圾的时候,是否也在无形的对你自己的人品、素质打问号呢?
这不经让幕幕想到一个事儿,前几个月在看最强大脑的时候,有一期节目,因为对选手挑战项目的质疑,嘉宾小四和魏教授展开了各自主义的项目看法,简单说来,就是小四觉得该挑战项目过于容易,根本拿不出手;而魏教授表示该项目难度系数非常大,并非简单而言。两者在情急之时,魏教授说了小四:我怎么感觉在和女人争论。于是小四情绪爆发,连连质疑魏教授人品学术修养有问题,魏教授也意识到不适,几次道歉后,小四还是愤然离场。
说一个人,重了,的确不对,尤其是公众人物,修养就可见之。幕幕也认为魏教授这样说小四的确不妥,但是我们要看到前面发生的事情,那是因为一个文科生以一种偏向感性的思维去看待一个理科大脑的问题,根本就是在断然取义,不明所以,也就是用业余的看法驳门道之说。因此,才引出这一段争论,而魏教授只是把这事儿升级了下。
陈年先生或许不太关注的是:为什么很多一开始不喜欢周杰伦的80后90后,到了后来,都喜欢上了这个吐词不清的周董呢?到底从什么时候开始,周杰伦变成了一代人的青春周杰伦?或许就是从周杰伦和80后90后开始被00后称作老家伙的时候。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周杰伦,80后90后听着周杰伦的歌长大,听着他的歌暗恋、恋爱、失恋、娶妻生子,在他的歌中感到了美,得到了慰藉,周杰伦成为了他们生命中的一部分,也注定和一代人一起被记忆,成为一代人的偶像。
当他的歌一再被80、90、00后唱起,依然可以轻易点燃新一代的耳朵,就是因为它们不仅唤醒了人们的记忆,也依然具有时代的生命力,周杰伦——依然配得上时代偶像的赞誉。
华语音乐最后的黄金一代的周杰伦是不是垃圾,陈年说了不算,一百年后的N世代年轻人说了也不算,听他歌的80后90后,才最有发言权。
事实上,这个世界上,根本没有一个人应该被看作是垃圾。如果轻易说他人是垃圾,其内心估计也是扭曲的吧。


上一篇:对数函数公式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