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知识大全

时间:2024-11-04 01:17:45编辑:揭秘君

中国历史 中国历史相关知识

1、中国历史,从夏朝算起,有近4100年历史;从中国第一个统一的朝代秦朝算起,约有2241年。

2、史前时期的有巢氏、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炎帝)、黄帝(轩辕氏)被尊为中华人文始祖。约公元前2070年,夏朝出现;商朝时出现了已知中国最早的成熟文字—甲骨文;西周时社会进一步发展,春秋战国时生产力提高,思想百家争鸣。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秦朝;西汉与东汉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了大一统的局面,汉字基本定型。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中国进入分裂割据局面。

3、隋唐五代时期,经济繁荣、科技发展,文化影响广泛。武周时期,因“大周万国颂德天枢”的营建而使国际地位达到顶峰。辽宋夏金元时期,多元文化交融,经济、科技发展到新的高度。明朝时,经济取得发展,明末江南地区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4、19世纪中期,清朝时期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推翻了帝制,确立了共和政体,中华民国成立。袁世凯死后,中国进入军阀割据混乱时期。北伐战争后中国国民党在名义上统一中国。1931年日本策动九一八事变,1937年开始全面侵华,1945年抗日战争取得胜利。

5、解放战争后,1949年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关于中国历史的资料 关于中国历史的内容

1、中国历史,从夏朝算起,有近4100年历史;从中国第一个统一的朝代秦朝算起,约有2241年。

2、史前时期的有巢氏、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炎帝)、黄帝(轩辕氏)被尊为中华人文始祖。约公元前2070年,夏朝出现;商朝时出现了已知中国最早的成熟文字—甲骨文;西周时社会进一步发展,春秋战国时生产力提高,思想百家争鸣。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秦朝;西汉与东汉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了大一统的局面,汉字基本定型。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中国进入分裂割据局面。

3、隋唐五代时期,经济繁荣、科技发展,文化影响广泛。武周时期,因“大周万国颂德天枢”的营建而使国际地位达到顶峰。辽宋夏金元时期,多元文化交融,经济、科技发展到新的高度。明朝时,经济取得发展,明末江南地区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4、19世纪中期,清朝时期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推翻了帝制,确立了共和政体,中华民国成立。袁世凯死后,中国进入军阀割据混乱时期。北伐战争后中国国民党在名义上统一中国。1931年日本策动九一八事变,1937年开始全面侵华,1945年抗日战争取得胜利。


人教版初中历史重点知识总结

要学会乐观学习。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此乃乐观学习之谓也。既然学习是生活的一部分,就应该乐观地对待它,不管你在轻松地学习,还是困难地学习。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2020人教版初中历史重点知识 总结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人教版初中历史重点知识1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时代特征】 1978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这一时期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找到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 1.决策“特色”:十一届三中全会,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发生转移,“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变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 2.实践“特色”: (1)对内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村);国有企业改革(城市)。 (2)对外开放理论“特色”: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 【核心考点】 1.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奠定思想基础。 2.十一届三中全会内容:思想上: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政治上: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组织上:形成了以-为核心的中共中央领导集体。 3.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开端。 4.改革首先从农村 开始,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农业生产获得大发展。5.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国有企业的改革,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的活力。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6.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深圳(它被称为一夜崛起之城)。 7.建立经济特区的作用:引进外资,学习先进的技术和管理 经验 ,扩大就业率,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 8.我国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9.2001年12月,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 10.-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11.-南方谈话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进入新阶段。 12.党的十二大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的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初级阶段经济发展三步走战略。 13.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分别在中共十五大、中共十六大、中共十八大、中共十九大上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14.-提出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基本内涵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15.“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即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16.“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17.新的发展理念: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 人教版初中历史重点知识2 外交成就与科技 【时代特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外交和科学技术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 1.外交成就。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开展外交活动,取得了辉煌的外交成就,国际影响与日俱增,为社会主义建设赢得了良好的国际环境。科学技术:导弹、原子弹的研制成功和人造卫星的上天,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说明我国在尖端科技领域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籼型杂交水稻”的培育和推广大大提高了世界粮食的产量。 【核心考点】 1.我国的外交政策特点是: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2.20世纪50年代的外交成就: (1)1953年,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2)1955年,在亚非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圆满成功,促进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3.20世纪70年代外交成果: (1)1971年,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权利; (2)1972年,中日建交; (3)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1979年,中美建交。 4.改革开放后,中国推行全方位外交,现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 5.“两弹一星”分别指的是核弹、导弹、人造地球卫星。被称为“两弹元勋”的是邓稼先。 6.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是东方红一号。 7.在世界上首次育成籼型杂交水稻,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的是袁隆平。 8.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她的团队发现了青蒿素 人教版初中历史重点知识3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时代特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方面成就斐然。 1.民族团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民族政策,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 文化 、生活水平都有了很大的发展。 2.祖国统一。改革开放以来,在“一国两制”方针指引下,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海峡两岸的关系有很大发展,促进了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 【核心考点】 1.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2.西部大开发为少数民族地区的加快发展创造了巨大的历史机遇。 3.为完成祖国统一,-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4.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祖国。标志着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5.我国新时期对台基本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6.海峡两岸关系发生历史性变化开始于:1987年,台湾当局调整“三不”政策。 7.两岸交往历史性的重要一步——九二共识:“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海峡两岸统一的前提是一个中国原则。 8.1995年,-提出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的八项主张。 9.2005年-会见连战,促进了两岸关系的新发展。 10.2015年-同马英九会面,翻开了两岸关系历史性的一页。11.祖国统一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海峡两岸的统一一定能够实现。 人教版初中历史重点知识总结相关 文章 : ★ 2020人教版初中历史重点知识总结 ★ 人教版初中历史核心知识点总结 ★ 人教版初中历史重要知识点总结归纳 ★ 人教版初中历史知识点总结归纳 ★ 人教版初中历史核心知识点归纳 ★ 人教版初中历史2020知识点总结 ★ 初中历史重点知识点归纳整理 ★ 人教版初中历史知识点总结2021 ★ 人教版初中历史总复习提纲 ★ 初中历史知识点总结人教版最新

初中历史知识点总结

文字、货币、度量衡等,巩固了统一,促进了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他通过统一战争,扩大了疆域,使秦朝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以上说明秦始皇是对我国历史作出过巨大贡献,产生过巨大影响的皇帝.但是他又是统治残暴的封建皇帝.他广建宫殿陵墓,浪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影响了人民正常的生产和生活;他还制定残酷的刑法,使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他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
电视剧中的秦始皇是艺术形象,带有“戏说”甚至虚构的成分.历史上的秦始皇是历史的真实,两者差别很大.
99. 秦末农民战争爆发的原因是什么?
答:秦末农民战争爆发的原因有:①根本原因是秦的暴政.②徭役繁重;③赋税沉重;④刑法残酷和秦二世统治的逾加残暴.
100. 汉武帝的大一统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汉武帝的大一统,表现在:①在政治上实行削藩,加强中央集权;②在经济上将地方的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实行抑商政策;③在军事上大力反击匈奴,进一步发展和巩固了国家的统一;④在思想上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儒家思想作为封建正统思想.⑤在外交上派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丝绸之路.
101. 江南地区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为什么能得到开发?有什么影响?
答:第一,江南地区有发展经济的优越的自然条件;第二,大量的北方人口迁往江南,为江南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和技术;第三,江南地区的战乱比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第四,南北方劳动人民的辛勤努力.
影响:江南经济的发展为我国经济重心的逐渐南移奠定了基础.
102. 北魏孝文帝改革有哪些内容?有什么作用?
答:北魏孝文帝把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后,进行了政治经济改革.
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有:①说汉语:在朝廷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②穿汉服:官员及家属必须穿戴汉族服饰;③禁用鲜卑姓氏,改用汉姓:将鲜卑族的姓氏改为汉族姓氏,把皇族由姓拓跋改为姓元;④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贵族联姻;⑤采用汉族 官制、律令;⑥学习汉族的礼法,尊崇孔子,以孝治国,提倡尊老、养老的风气.
孝文帝改革的作用:促进了民族融合,加速了北方少数民族的封建化进程,在客观上适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


初中历史必背知识点有哪些?

初中历史必背知识点如下:1、竹书、帛书:战国时期,出现了竹书和帛书。2、小篆、隶书:秦统一后,把小篆作为全国规范的文字,以后又在民间流行笔画更简单的隶书。3、百家争鸣: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许多思想家发表各自的主张和见解,形成不同的学派,出现“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局面。4、隋唐时期,我国人民发明了雕版印刷术。5、宋代绘画突出表现在山水画、花鸟画和风俗画的创作中。6、四大发明对人类在文化、经济、军事等领域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条件;对世界文明的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也是我国成为文明古国的重要标志。7、东汉华佗最早制成了“麻沸散”,是世界医学的创举,主要著作《五禽戏》。8、汉代人把今天甘肃阳关、玉门关以西,也就是现在新疆和更远的广大地区称作西域。9、蔡侯纸的特点:原料容易找到、便宜,质量也提高了。10、尧舜禹的“禅让”,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方法。

历史小知识

2018-4-27

夏朝,发明了酒和夏历。夏历是按照北斗七星方位发明的,就是我们说的阴历,沿用至今!


2018-5-4

商朝是由黄河中下游的商部落建立的,第一位帝王是商汤。商朝在原来夏朝的基础上,扩大了一些领土,北到辽宁,难道湖北西到陕西东到渤海,周围还有很多被称为方国的附属地。


商朝的钱币很特别,是贝壳,这也是中国最早的货币。

2018-5-7

周武王打败商纣王之后,建立了周朝,周朝是中国历史上寿命最长的朝代,延续了800多年,前半段叫做西周。周朝把国家建成了一个金字塔,制定礼仪制度,给金字塔每一层的人立了规矩。


2018-5-9

周朝迁都洛阳后的这段时期称为东周,东周分为两段,前半段叫做春秋。整个春秋时期,大国吃小国,最终有五个人相继做了霸主,分别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和越王勾践他们被称为春秋五霸。


上一篇:pkol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