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常规指标

时间:2024-11-04 00:33:57编辑:揭秘君

做尿常规检查是检查什么的?

尿液可以反映人体的健康情况。尿液检查是一种常见的体检项目,可以用于诊断多种疾病和健康问题。以下是尿液可以反映的一些健康情况:
1、水分摄入:尿液的颜色可以反映一个人的水分摄入情况。如果尿液呈淡黄色或无色,说明人体水分充足;如果尿液呈深黄色或深褐色,说明人体水分不足。
2、肾脏健康:尿液检查可以检测肾脏的健康状况,包括肾功能和排泄物的排泄情况。例如,尿液中出现蛋白质、红细胞、白细胞等物质可能表明肾脏出现了问题。
3、糖尿病:尿液中出现糖分可能表明一个人患有糖尿病。
4、感染:尿液中出现细菌、白细胞等物质可能表明一个人患有尿路感染等感染性疾病。
需要注意的是,尿液检查只是健康评估的一部分,必须综合考虑其他体征和检查结果才能做出准确的诊断和判断。如果您对自己的尿液健康情况有任何疑虑,建议咨询医生进行评估。


尿常规能检查出什么

摘要:尿常规几乎是每个病人入院都要进行的检查,尿常规能检查出什么?尿常规的检查项目,包括尿液的颜色、透明度以及酸碱度,同时也包含白细胞红细胞,蛋白质、上皮细胞和尿糖定性以及比重等,它能检查出不少疾病,尿常规检查结果怎么看呢?尿常规能检查出什么尿常规检查是三大常规之一,主要包括对尿液的颜色、透明度、PH值、细胞、管型、比重、糖和蛋白的一项检查。1、药源性肾脏病是药三分毒,有的药物能治病,但也有的药物会对肾脏和肝脏带来一定的毒性作用。如磺胺类药、利药剂、造影剂以及庆大霉素等都会对肾脏带来或轻或重的伤害。通过做尿常规检查能防范和治疗药物不良反应。2、血液系统、代谢系统和泌尿系统疾病患有胰腺炎、肝炎以及糖尿病,还有患有溶血性疾病、泌尿系统感染以及结石和结核,出现血管肿瘤以及淋巴管病变和肾移植等都可以通过做尿常规检测。若尿常规检查结果是,尿液中含血红蛋白,需警惕肾皮质坏死或溶血性尿毒症,也有可能是微血管性溶血性贫血。检查结果显示有胆红素尿时,需警惕肝细胞性黄疸。当患有泌尿系统感染时,做尿常规检查会显示尿液中有脓细胞。3、“职业病”长期接触一些化学物质或重金属等,会对肾功能带来或轻或重的损伤,做血常规检查时可发现尿液出现异常改变。尿常规检查结果怎么看1、颜色:通常正常尿液应为淡黄色,水喝多的时候更清亮,水喝少的时候会深一些。但如果出现红色、茶色、乳白色等,就必须高度重视了,有许多疾病可引起尿液颜色异常,如肿瘤、肝病、较重的泌尿系统感染、乳糜尿等。尤其是老年人如果出现肉眼血尿,必须首先排除泌尿系统肿瘤,即使只有一次,也不可掉以轻心。2、酸碱浓度:正常尿液应该是弱酸性的,但也可能与饮食情况有关,爱吃肉的偏低,爱吃素的偏高。总的来说,在4.6-8.0区间内可以认为是正常。而出现异常的过酸或过碱,意味着代谢出现了问题,可能是泌尿系感染、痛风或者药物影响。3、透明度:正常尿液多数是清晰透明的,不透明的话就有问题,通常会伴有颜色的改变。4、亚硝酸盐:尿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多少与进食食物的种类有关,出现“+”意味着尿路感染,多数是与大肠埃希菌相关。5、尿蛋白:有一些是生理性的蛋白尿,正常结果应为阴性或微量。若出现“+”多数意味着肾脏或者全身疾病引起的异常。6、胆红素:胆红素多会使得尿液里泡沫增多,而此项出现“+”通常与黄疸关系紧密,可能存在急慢性肝炎、胆石症、胆道肿物、肝硬化、肝癌等隐患。7、尿酮体:酮体是脂肪酸在肝脏中氧化生成的,若标本不新鲜会出现“+”,肚子太饿了也会出现“+”,严重的糖尿病也会出现“+”。8、尿管型:是尿蛋白形成的,正常应该是“无”或少量透明管型,出现尿管型属于不正常。可能由各种肾炎、肾病综合征导致。9、尿胆原:多数阴性,但当溶血或肝细胞黄疸时会出现“+”。10、尿葡萄糖:一旦出现“+”,首先要检测糖尿病,但也有部分人血糖正常而尿糖异常,医学上称为“肾性糖尿”或“应激性糖尿”。11、尿白细胞:如果“+”或数值超过参考值,提示泌尿系感染。12、尿红细胞:出现“+”就是所谓的“血尿”,其原因非常多。13、尿结晶:严重的痛风、黄疸、草酸结石的病人可出现尿结晶,具体原因具体分析。尿常规检查注意事项1、尿常规检查时,留取尿液不少于10毫升。2、一般要求女性留取尿标本时应避开经期,以防止阴道分泌物混入尿液中,影响检查结果。3、最好留取中段尿。有很多肾病病人曾问,为什么在尿常规检查中要有意识地留取中段尿液?按排尿的先后次序,可将尿液分为前段、中段、后段。因前段尿和后段尿容易被污染,因此,做尿常规和尿细菌学检查时,一般都留取中段尿。4、留取尿液应使用清洁干燥的容器,即医院提供的一次性尿杯和尿试管。5、所留尿液应尽快送实验室检查,因为时间过长会有葡萄糖被细菌分解,管型破坏,细胞溶解等问题出现,影响检查结果的准确性。所以,在做尿常规检查时,注意收集尿液标本的正确规范,是保证尿常规检查结果的准确性的关键。


入职体检尿检检查什么

尿常规在临床上是不可忽视的一项初步检查,不少肾脏病变早期就可以出现蛋白尿或者尿沉渣中有形成分。一旦发现尿异常,常是肾脏或尿路疾病的第一个指征,亦常是提供病理过程本质的重要线索。近年来有不少人强调,负责医生应自己动手做患者尿常规检查,是有利于医生发现肾脏疾病的一般诊断方法。
  编辑本段尿常规检查内容
  尿常规检查内容包括尿的颜色、透明度、酸碱度、红细胞、白细胞、上皮细胞、管型、蛋白质、比重及尿糖定性。
  (1)尿色:正常尿液的色泽,主要由尿色素所致,其每日的排泄量大体是恒定的,故尿色的深浅随尿量而改变。正常尿呈草黄色,异常的尿色可因食物、药物、色素、血液等因素而变化。
  (2)透明度:正常新鲜尿液,除女性的尿可见稍混浊外,多数是清晰透明的,若放置过久则出现轻度混浊,这是由于尿液的酸碱度改变,尿内的粘液蛋白、核蛋白等逐渐析出之故。
  (3)酸碱度:正常尿为弱酸性,也可为中性或弱碱性,尿的酸碱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饮食种类、服用的药物及疾病类型。
  (4)细胞:在临床上尿中有重要意义的细胞为红细胞、白细胞及小圆上皮细胞。①红细胞。正常人尿中可偶见红细胞,离心沉淀后每高倍镜视野不超过3个。若尿中出现多量红细胞,则可能由于肾脏出血、尿路出血、肾充血等原因所致。剧烈运动及血液循环障碍等,也可导致肾小球通透性增加,而在尿中出现蛋白质和红细胞。②白细胞。正常人尿中有少数白细胞存在,离心尿每高倍镜视野不超过5个。异常时,尿中含有大量白细胞,表示泌尿道有化脓性病变,如肾盂肾炎、膀胱炎及尿道炎等。③小圆形上皮细胞。正常尿液中,有时可发现少数脂肪变性的小圆形上皮细胞。若肾小球肾炎时,尿中上皮细胞增多。若肾小管有病变时,可出现许多小圆形上皮细胞。
  (5)管型:正常尿液中仅含有极微量的白蛋白,没有管型,或偶见少数透明管型。若尿中出现1个管型,可以反映至少1个肾单位的情况,是肾脏疾病的一个信号,对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6)蛋白质:一般认为正常人每日排出蛋白质量为40~80毫克,最多100~150毫克,常规定性检测为阴性。病理性蛋白尿见于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急性肾功能衰竭、高血压肾病、糖尿病肾病、妊娠中毒症、狼疮性肾炎、放射性肾炎及肾内其它炎症病变、中毒、肿瘤等。
  (7)比重:尿液的比重约在1.015~1.025之间,婴幼儿的尿比重偏低,尿比重受年龄、饮水量和出汗的影响。尿比重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肾脏的浓缩功能,故测定尿比重可作为肾功能试验之一。
  (8)尿糖定性:正常人尿内可有微量葡萄糖,每日尿内含糖量为0.1~0.3克,最高不超过0.9克,定性试验为阴性。尿糖阳性多见于肾性糖尿、糖尿病及甲状腺功能亢进等疾病。


怎么看尿常规检验报告

1. 尿蛋白(PRO)正常:阴性(-)增高:也就是出现(+),常见于各种肾炎、肾病、泌尿系统感染、肾结石、全身性疾患累及肾脏、药物引起的肾损害,不过有时发热、剧烈运动、妊娠期也会出现蛋白尿,这点要注意!2. 尿亚硝酸盐(NIT)正常:阴性(-)阳性:泌尿道结石或感染;但标本放置时间过久也可呈假阳性3. 尿酸碱度(PH)正常:4-8增高:呼吸性碱中毒、某些代谢性碱中毒,服用碳酸氢钠等碱性药物降低:呼吸性酸中毒、代谢性酸中毒、低钾性代谢性碱中毒、服酸性药物、痛风4. 尿比重(SG)正常:1.009-1.035增高:糖尿病、急性肾炎、腹泻、呕吐、发热降低:尿崩症、饮水过多、肾功能衰竭晚期、使用利尿剂等5. 尿酮体(KET)正常:阴性(-)阳性:糖尿病、长时间禁食、呕吐、脱水、发热、甲减、腹泻或脂肪摄入过多6. 尿沉渣镜检正常:白细胞〈5/HP,红细胞〈3/HP,上皮细胞:0-少量/HP,管型:0/HP或偶见透明管型白细胞增多:泌尿系感染(如肾盂肾炎、膀胱炎、尿道炎等)、泌尿系结石、泌尿系结核、泌尿系肿瘤红细胞增多:泌尿系结石、肾小管肾炎、泌尿系血管畸形、出血性疾病管型增多:红细胞管型:肾脏病急性期;白细胞管型:化脓性感染7. 尿胆原(URO)正常:阴性(-)增多:肝功能异常、肠梗阻、长期便秘、红细胞破坏增加、急性发热等降低:胆管阻塞、急性肝炎、腹泻等8. 尿胆红素(BIL)正常:阴性(-)阳性:阻塞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等注意事项:有时可出现假阳性,需结合血清胆红素的化验来判断9. 尿葡萄糖(GLU)正常:阴性(-)增高:糖尿病、甲亢、慢性肝脏疾病、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注意事项:因尿中维生素C和阿斯匹林可影响尿糖结果,故查尿糖前24小时要停服维生素C和阿司匹林


上一篇:贝尔带你去冒险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