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系

时间:2024-11-03 21:01:00编辑:揭秘君

潜伏中所指的小蒋,CC分别都是什么派系?

中统是党中央的情报机构,军统是军事委员会的情报机构!
"中统":“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的简称。国民党C.C系陈果夫、陈立夫所控制的全国性特务组织。中统的前身是由C.C系分子所组成的国民党中央组织委员会党务调查处。1937年,党务调查处并入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第一处,由C.C系分子徐恩曾任处长。1938年3月,在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上,经蒋介石提议,以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第一处为基础,成立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调查统计局,中统由此正式形成。
中统以各级国民党党部为活动基地,在省市党部设调查统计室,在省以下党部设专人负责“调查统计”,在文化团体和大专院校、重点中学广泛建立了“党员调查网”,进行各种反革命特务破坏活动。 小蒋是指蒋经国


国民政府中 军统,中统,小蒋,cc是什么?

1、军统军统指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简称军统局,BIS),是中华民国情报机关之一。1938年成立,1949年军统主要机构撤至台湾。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对留在大陆的军统进行清洗,到五十年代中期,军统在大陆大致被肃清。2、中统中统指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调查统计局,中统的前身是1928年由CC系分子所组成的国民党中央组织部党务调查科。1937年,党务调查处并入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第一处,由CC系分子徐恩曾任处长。1938年3月,在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上,经蒋介石提议,以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第一处为基础,成立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调查统计局,中统由此正式形成。3、小蒋小蒋指蒋经国,蒋介石的长子,又名建丰,俄语名字叫尼古拉,浙江奉化人。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公开反共反苏,使十七岁的蒋经国被贬到西伯利亚当列兵。从1925年10月留学,到1937年回国,蒋经国在苏联一共生活了12个年头。抗日战争胜利以后,蒋经国被任命为东北行营外交特派员。此后,他一直控制“三青团”,成为国民党一个派系的首脑,是蒋介石的得力助手。蒋介石病逝以后,1978年5月20日,蒋经国就任台湾第六任“总统”。1988年1月13日,在台北病逝。4、cccc指中央俱乐部,是一个政治派系,实力主要分布在国民党中央党务部门,尤其是组织部、中统局、地方各级党部和教育系统(尤其是大学)。CC系的名称来源于1927年9月在上海成立的“中央俱乐部”(Central Club的简称),虽然“中央俱乐部”之说流传盛广,但除了一些口耳相传和间接的忆述文字外,从未得到有力的直接证实。但CC系于1932年成立“青天白日团”(简称青白团)却是事实。扩展资料中统的历史变迁:中统局特务组织的原始机构是国民党中央组织部内的党务调查科,它成立于1928年2月。在1928年—1931年这段时间内,陈立夫、张道藩、吴大钧、叶秀峰、徐恩曾先后担任调查科主任一职。1930年徐恩曾继任后,开始了他对中统特务系统长达15年的直接领导,直到1945年2月,蒋介石突然下手令,免去他“本兼各职,永不录用”,由叶秀峰继任。调查科最初分设采访、整理两个股,各设总干事一人,下设干事、助理干事若干人。1930年夏为了加强对付共产党的力量,调查科内又增设了一个“特务组”,除一般特务活动仍由采访股负责外,举凡对共产党的调查研究、密谋策划以及被认为属于最机密的情报搜集、破坏指导统由该组负责。该组的负责人由调查科采访股的得力干事顾建中担任。1930年夏,该科也增设了一个“言文组”,其任务是负责搜集各省市的报章杂志、各种进步刊物以及国外的华文刊物,分门别类加以剪贴,逐日送科主任转部长参阅。该组由整理股干事刘清源负责。1932年秘密成立“特工总部”,地点设在南京道署街今瞻园路132号瞻园内。该部迄1938年撤销之时止,前后共七年时间。特工总部是一个完全秘密的组织。它成立后即在各省、市、县和国民党特别党部内陆续建立了下属机构“特务室”,在上海、南京等重要地方还设立了秘密“行动区”。1934年,蒋介石为统一特务组织,在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内设立调查统计局(这与后来以戴笠为首的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是两码事),以贺耀祖为局长,陈立夫为副局长,下设3个处:一处为党务处,徐恩曾任处长;二处为军警处,戴笠任处长;三处为邮电检查处,丁默任处长。1935年,国民党中央机关扩编,党务调查科改为国民党中央组织委员会党务调查处。调查科和党务调查处均设于南京丁家桥国民党中央党部大楼内,在二楼西南角两间房子内办公。1947年4月中统局改头换面,历称中央党员通讯局(简称党通局)。1949年2月,国民政府党通局划归内政部领导,改称内政部调查局,简称内调局。国民政府败退宝岛台湾后,于1954年10月,又将内调局改组为司法行政部调查局。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调查统计局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蒋经国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央俱乐部

CC系的介绍

CC名称的来历缘起于1927年9月在上海成立的“中央俱乐部”(Central Club的简称)之说虽流传甚广,但除了一些口耳相传和间接的忆述文字外,从未得到有力的直接证实。陈氏(果夫、立夫)兄弟数十年来一直否认CC系的存在。其骨干分子亦大多缄口不谈。C.C.系是一个政治派系,CC系的实力主要分布在国民党中央党务部门尤其是组织部、中统局、地方各级党部和教育系统(尤其是大学)。

CC系的派系纷争

派系纷争堪称是国民党一大凸显而又诡秘的政治文化。北伐时期,胡汉民曾提出“党外无党,党内无派”。在这一理念宣导下,国民党的派系政治朝着两个方向发展:一是公开争夺党的正统,二是将派系斗争隐蔽化。“党外无党”不仅意味着其他政党不能合法存在,也表明党内持不同政见者和派系势力不能脱离原党另立新党,否则就可能丧失党统的合法性依据。在这种情况下,党内的不同派系为了合法存在,必须首先在党内制胜对手,争夺党的“正统”,然后以全党的名义宣布对方为非法,为“伪”组织,或取消对方成员的党籍。“党内无派”意味着党内派别活动是非法的和受到禁止的。“派系”一词在国民党的意识形态上是贬义的。这使各派系活动大多处于隐秘状态。一些派系的首领及其追随者不愿坦然承认其派系归属,也阻碍了派系成员对其宗派活动作客观诚实的陈述。CC系在1949年以前国民党的众多派系中堪称最具影响力,然而,史学界对CC系的学术性研究最为薄弱。陈氏(果夫、立夫)兄弟数十年来一直否认CC系的存在。其骨干分子亦大多缄口不谈。力行社成员自20世纪70年代后纷纷自我揭秘,其组织真相现已基本大白于天下。相比之下,CC系的组织内幕至今尚是一个未解之谜。陈立夫晚年回忆录中虽约略提及“青白团”,但“青白团”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组织,人们不详其底蕴。笔者从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留存下来的原国民党中央党部档案中检阅到数份与CC系组织相关的原始档案,再以CC系成员的相关忆述资料相应证,一幅CC系组织的初步图像逐渐清晰起来。

上一篇:憨豆先生下载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