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生存环境包括哪些?
人类生存的环境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哪些属于社会环境
1、社会环境是指人类生存及活动范围内的社会物质、 精神条件的总和。广义包括整个社会经济文化体系,狭义仅指人类生活的直接环境。
2、社会环境的构成因素是众多而复杂的,但就对传播活动的影响来说,它主要有四个因素:(1)政治因素,它包括政治制度及政治状况,如政局稳定情况、公民参政状况、法制建设情况、决策透明度、言论自由度、媒介受控度等;(2)经济因素,它关系到经济制度和经济状况,如实行市场经济的程度、媒介产业化进程、经济发展速度、物质丰富程度、人民生活状况、广告活动情况等;(3)文化因素,它是指教育、科技、文艺、道德、宗教、价值观念、风俗习惯等;(4)讯息因素,它包括讯息来源和传输情况,讯息的真实公正程度、讯息爆炸和污染状况等。如果上述因素呈现出良好的适宜和稳定状态,那么就会对大众传播活动起著促进、推动的作用;相反,就会产生消极的作用。
3、分类:
(1)按社会环境按所包含的要素的性质分为:①物理社会环境,包括建筑物、道路、工厂等;②生物社会环境,包括驯化、驯养的植物和动物;③心理社会环境,包括人的行为、风俗习惯、法律和语言等。
(2)按环境功能把社会环境分为:①聚落环境,包括院落环境、村落环境和城市环境;②工业环境;③农业环境;④文化环境;⑤医疗休养环境等。
生活环境包括哪些方面
生活环境包含很多,比如家庭环境、学习环境、工作环境
家庭环境可以决定一个人的性格,外向还是内向;家庭的和睦程度还能决定一个人的同情心、爱心……学习环境能影响一个人对学习的态度,乃至一个人的积极进取的心态。工作环境会影响一个人的工作效率、工作的心情等等
人类生存环境的变化有哪些
人类生存环境的变化有哪些
所谓对立,即人类的主观需求和有目的活动,同环境的客观属性和发展规律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矛盾.人类必须认识环境,必须遵循环境的发展变化规律从事生产和活动,不然,就必然会遭到环境的报复和惩罚,不利于人类生存的环境问题就会随之发生.
所谓统一,即人类以环境为载体,总是在一定的环境空间存在,人类的活动总是同其周围的环境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和相互转化.人类既是环境的产物,在一定意义上讲,也是环境的塑造者,人类的活动不可能无止境地向环境索取,也不可能永远不加限制地在向环境排放废弃物.当人类的行为遭到环境的报复而影响到人类本身的生存和发展时,人类就不得不调整自己的行为,以适应环境所能允许的范围.
千百年来,人类社会就是在这种对立统一的关系中发展起来的.
当人类刚从动物分化出来,这种对立统一关系就已处于初级的状态.早期的人类已懂得猎取食物、取火、制衣、穴居,在各种环境中进行着生存竞争.然而,因其活动能力有限,只能以生活活动和自己的生理代谢过程与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这时,人类同环境之间的矛盾尚不突出,人们的努力目标仅是适应环境、利用环境,而很少有意识地改变环境.
当前威胁人类生存的十大环境问题有哪些
1、气候变暖 2、臭氧层破坏 3、生物多样性减少 4、酸雨蔓延 5、森林锐减 6、土地沙漠化严重 7、大气污染 8、水体污染 9、海洋污染 10、固体废弃物污染
人类生存的环境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哪些属于社会环境?
社会环境就是身边所处的地方,比如农村,比如城市…这两个地方的人所处的社会环境就不一样…往大了说就是国家,我国人民和美国人民所处的社会环境也不一样。
人类生存的物理和生物环境是属于什么环境
人类生存的物理和生物环境是属于(生物的生存)环境
生物的生存环境包括物理环境(非生物因素)、生物环境。
物理环境(非生物因素)包括:阳光、空气、水分、上壤、温度、溼度等多种因素,它们对生物的形态、生理和分布产生著影响。
生物环境:影响生物生长、形态、发育和分布的任何其它动物、植物或微生物的活动属生态因素中的一类因素,可分为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
人类目前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有哪些
到目前为止已经威胁人类生存并已被人类认识到的环境问题主要有: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淡水资源危机、能源短缺、森林资源锐减、土地荒漠化、物种加速灭绝、垃圾成灾、有毒化学品污染等众多方面。
(1)全球变暖全球变暖是指全球气温升高。近100多年来,全球平均气温经历了冷-暖-冷-暖两次波动,总得看为上升趋势。进入八十年代后,全球气温明显上升。1981~1990年全球平均气温比100年前上升了0.48℃ 。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是人类在近一个世纪以来大量使用矿物燃料(如煤、石油等),排放出大量的CO2等多种温室气体。由于这些温室气体对来自太阳辐射的短波具有高度的透过性,而对地球反射出来的长波辐射具有高度的吸收性,也就是常说的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全球变暖的后果,会使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既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更威胁人类的食物供应和居住环境。
(2)臭氧层破坏在地球大气层近地面约20~30公里的平流层里存在着一个臭氧层,其中臭氧含量占这一高度气体总量的十万分之一。臭氧含量虽然极微,却具有强烈的吸收紫外线的功能,因此,它能挡住太阳紫外辐射对地球生物的伤害,保护地球上的一切生命。然而人类生产和生活所排放出的一些污染物,如冰箱空调等设备制冷剂的氟氯烃类化合物以及其它用途的氟溴烃类等化合物,它们受到紫外线的照射后可被激化,形成活性很强的原子与臭氧层的臭氧(O3)作用,使其变成氧分子(O2),这种作用连锁般地发生,臭氧迅速耗减,使臭氧层遭到破坏。南极的臭氧层空洞,就是臭氧层破坏的一个最显著的标志。到1994年,南极上空的臭氧层破坏面积已达2400万平方公里。南极上空的臭氧层是在20亿年里形成的,可是在一个世纪里就被破坏了60%。北半球上空的臭氧层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薄,欧洲和北美上空的臭氧层平均减少了10~15%,西伯利亚上空甚至减少了35%。因此科学家警告说,地球上空臭氧层破坏的程度远比一般人想象的要严重的多。
(3)酸雨酸雨是由于空气中二氧化硫(SO2)和氮氧化物(NOx)等酸性污染物引起的pH值小于5.6的酸性降水。受酸雨危害的地区,出现了土壤和湖泊酸化,植被和生态系统遭受破坏,建筑材料、金属结构和文物被腐蚀等等一系列严重的环境问题。酸雨在五、六十年代最早出现于北欧及中欧,当时北欧的酸雨是欧洲中部工业酸性废气迁移所至,七十年代以来,许多工业化国家采取各种措施防治城市和工业的大气污染,其中一个重要的措施是增加烟囱的高度,这一措施虽然有效地改变了排放地区的大气环境质量,但大气污染物远距离迁移的问题却更加严重,污染物越过国界进入邻国,甚至飘浮很远的距离,形成了更广泛的跨国酸雨。此外,全世界使用矿物燃料的量有增无减,也使得受酸雨危害的地区进一步扩大。全球受酸雨危害严重的有欧洲、北美及东亚地区。我国在八十年代,酸雨主要发生在西南地区,到九十年代中期,已发展到长江以南、青藏高原以东及四川盆地的广大地区。
(4)淡水资源危机地球表面虽然2/3被水覆盖,但是97%为无法饮用的海水,只有不到3%是淡水,其中又有2%封存于极地冰川之中。在仅有的1%淡水中,25%为工业用水,70%为农业用水,只有很少的一部分可供饮用和其它生活用途。然而,在这样一个缺水的世界里,水却被大量滥用、浪费和污染。加之,区域分布不均匀,致使世界上缺水现象十分普遍,全球淡水危机日趋严重。目前世界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缺水,其中28个国家被列为严重缺水的国家和地区。预测再过20~30年,严重缺水的国家和地区将达46~52个,缺水人口将......>>
直接影响着人类生活的环境问题有哪些
环境污染是指由于人为的因素,环境的化学组成或物理状态发生了变化,与原来的情况相比,环境质量恶化,扰乱和破坏了生态系统和人们正常的生产和生活条件.具体说来,环境污染包括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生物污染等由物质引起的污染和噪声污染、热污染、放射性污染或电磁辐射污染等由物理因素引起的污染.
地球环境逐渐的在改变,造成地球环境突变的原因哪些?
地球上的气候总是在变化有时我们国家的天气热得可以买河马但是有时冷,不能外出。全球气候变化通常缓慢发生数千年或数百万年。相比之下,目前的全球气候变化非常迅速。以下是导致全球变暖或冷却的一些因素3360。1、太阳的力量几乎所有影响地球气候的能源都来自太阳。 太阳产生的能量穿过宇宙到达地球的大气层。在大气层顶端截获的太阳能中,只有约40%通过大气到达地球表面。其余部分被大气反射或吸收。太阳的能量输出不均匀。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因此会影响我们的气候。2、地球轨道的变化地球围绕太阳的轨道是椭圆,不是圆,但椭圆可以改变形状。有时它几乎是圆的地球在轨道上运行时与太阳保持几乎相同的距离。在其他情况下,椭圆更明显,因此地球在运行时离太阳越来越近和越远。地球离太阳越近,我们的气候就越暖和。 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改变地球铰链3.地球旋转轴方向的变化地球围绕一个轴旋转(想象连接南北两极的线)。但是地球的轴不是垂直的,而是倾斜成角度。这个角度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大约41000年间,从22.1度移动到24.5度,然后再回来。角度增加,夏天变暖,冬天变冷。4、大气中温室气体的量其中包括二氧化碳、甲烷和水蒸气。这三者中水蒸气对温室效应的贡献最大,因为其含量更多。这些气体将太阳辐射(太阳发出的电磁辐射)困在地球大气中,使气候变暖。对地球温室效应贡献最大的气体是:水蒸气、二氧化碳、一氧化二氮、甲烷和臭氧
地球的环境怎样了?
1、如果我们大家都行动起来保护地球环境,我们的家园就会变得更加美好。2、人类的生存只有在地球上,如果人类把自己的家园破坏了,人类就将无家可归。3、如果我们不节约水资源,那么世界上最后一滴水就会是人的眼泪。4、如果河水清澈了,鱼儿就能开心玩耍了。5、如果每个人都不乱扔垃圾爱护大自然,就会让生活大自然的我们更加健康长寿!6、如果世界上没了空气,人类就灭亡了。7、如果没有伟大的太阳,就没有美丽可爱的世界。8、如果没有绿叶的衬托,就没有我们美好的家园。9、如果不珍惜水资源,地球就会变成一片荒漠,我们的生存就更加困难了。10、如果我们有一颗善良的心灵,人们会善待我们,世界也会善待我们。11、如果鱼儿离开了水,就不能存活。12、如果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就会变得更加美好。13、如果没有阳光,没有空气,就不会有动物,就不会有植物,也就不会有人类。
现在地球的环境是怎样的?
地球,曾是孕育我们现代人类的摇篮,而今却早已伤痕累累,满目疮痍了,绿色本是它美丽的外衣,而现在这美丽的外衣正在逐渐脱去,在各种人为行径的侵蚀下,它正在失去其美丽光洁的色泽。遍布各大洲的沙漠正在人类过度放牧与垦荒的行径下逐日扩大着面积,诸如:北非的撒哈拉沙漠、澳洲的维多利亚大沙漠、中国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印度河边缘的塔尔沙漠和长尔库姆沙漠等等。中国一度辉煌的丝绸之路、美丽的楼兰古城,还有那大片的良田沃土,不都沉默在漫漫的黄沙之下吗?良田沙化,许多生命被吞噬,气候也逐渐变得恶劣,北半球上空的“黑洞”,不就是地球气候恶劣变化的结果吗?想想伦敦的“烟雾事件”,地球上城市稠密地区普降“酸雨”,南北极冰川在气候渐暖下逐渐融化,沿海城市面临着被淹之灾,人们生活在已被严重污染的环境中,各种生物濒临灭绝,生存物种越来越单一。各地“外星人”、“UFO现象”等不解之谜频频出现,人们还能继续主宰地球吗?这个无比惊心的问号,重重敲打着人们的头脑,让人们不得不开始重新认真思考我们人类、地球与宇宙了。地球上的居民被一次又一次的警钟敲醒,耕地的面积每年都以惊人的数字减少,而地球居民的个体每年却以惊人的数字增加,终有一日,地球资源将被消耗殆尽,人类不能自给,地球也将成为一个极为拥挤与贫瘠的支点,人们不得不把目光投向宇宙,寻找更新更好的生存空间。面对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人们也曾投入巨大资金,然而对整个人类来说,就像那大批的战争灾民能够得到的救助一样,仅似杯水车薪一般。即便如此拯救,地球上数以千万的工厂依然冒着浓浓黑烟,向外大量地倾泻着工业废料,排放着工业废气。多少清澈的江河、溪流失去了旖旎的风彩,多少的鱼虾、植被被其吞噬,大气层下越来越多的有害气体,曾使多少人患上各种疾病,曾使多少良田颗粒无收。“改良土壤,净化空气,绿化环境”这样的口号和行动也早已实行了若干年,然而世界各地水灾、旱灾仍然连续不断,恶劣的生态环境并没有好转,反而越来越坏,人们惊恐不安了,地球是不是人类亘古的生存地?答案越来越明显了,总有一日,人类将不得不告别地球这古老的故乡,去那茫茫宇宙寻找和开辟更为广阔的生存空间。对于火星、金星、木星、月球,人们早已开始认真而慎密地探索,当然,探索的目光一定得放得远一些:太阳系的行星乃至那河外星系。茫茫空间不是有外星人飞碟活动的痕迹吗?它们是一种积极的昭示,虽然那些以飞碟为代表的各种UFO现象是否能证明超越现代文明的“地外文明”的存在还没有定论,但那至少是一种诱人的动力。生活在越来越拥挤、贫瘠而恶劣的空间,看着有限的地球资源被开采、利用、耗尽,智慧的人类(地球人自我感觉颇佳的褒奖)岂能坐以待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