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刑有多少种?(说详细些)
分类: 人文学科
解析:
古代的刑罚十分残酷,花样品种繁多,这说明中国古代暴君、酷吏们残酷的想象力是多么丰富。
最古老的酷刑当属“五刑”,即墨、劓、刖、宫、杀。《尚书》上已经有了“五刑”的记载,《周礼》上有“墨罪五百,劓罪五百,宫罪五百,刖罪五百,杀罪五百”的说法,也就是说西周的时候得已经由这些刑罚了。
五刑中,墨刑最轻,但也要破相,这样做对犯人有三大作用,一是脸上有记号,防止他逃跑,从行为上限制他;二是即使他被刑满释放后,也在相当一段时间里向世人告知他就是罪犯,从此让他在众人面前抬不起头来,从精神上压制他;三是在当时骨相学比较盛行的情况下,让犯人破了相,从心理上让犯人觉得前途黑暗。墨刑也叫黥刑,据《史记》记载,汉高祖刘邦手下的猛将英布就受过这种刑罚,所以又叫他黥布。汉文帝的时候曾经废除了这种肉刑,规定“当黥者髡钳为城旦舂”,即应当受到墨刑的改为剃去头发戴上刑具去当城头上一早起来撞钟的。也就是用徒刑来代替,这和现在的刑罚有些相近,也文明了许多。魏晋隋唐没有黥刑,宋代将刺墨改为刺字,《水浒》里的打虎英雄武松就是被刺字发配的,后来一直用头陀来遮掩它。
墨刑已经是破相,劓刑就更令人难堪了。至于宫刑,对受刑者肉体、精神的摧残,就更非墨刑、劓刑可比了。受过宫刑的汉代史学家司马迁自述受刑后“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失,出则不知其所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真是字字血、声声泪。现代有好事的考据学家,考证说:因为他被举报与其在汉武帝前力保的李陵有同性恋关系,才被汉武帝处以宫刑的。读一读《报任安书》这封私人通信,即可以想象出经受宫刑以后那种耻辱、痛苦、自卑的精神状态,他不去日以继夜的写史还能做什么。
刖刑,即断足之刑,据说在春秋时期的齐国,刖刑的使用就很普遍,以致晏子对齐景公说:国之诸市,屦贱踊贵。也就是说,因为齐国受刖刑的人很多,致使市场上鞋价贱而假足的价格却很贵。当时齐国滥施刑法的情况,由此可见。
至于死刑,花样也不少。光是《史记》中就记载了很多死刑的名堂。商鞅、苏秦死于车裂,五马分尸。李斯是被腰斩。荆轲刺秦王嬴政不成,被体解。白起是赐剑自裁,算是比较受照顾的了,他自己也以为这是他坑杀四十万赵卒所得的报应。蒙恬是吞药自尽,他和白起一样,也找到了自己不得善终的原因。原来是因为他监督修筑的万里长城,断了地脉,才得到老天这样的惩罚。说客郦生被齐王活活地烹死。候生、卢生等四百六十个儒生因为对秦始皇的政治说三道四,被活埋了。
五代时,发明了“凌迟”。从人的非要害部位下手,一刀一刀地割。犯人活不成,又不能痛快地死去。这样做的目的无非是使犯人的痛苦延展到极限,使观刑者的精神受到极大的震撼,以致不敢再以身试法。例如,明末名将袁崇焕被诬以通敌叛国的罪名,被崇祯皇帝凌迟处死,据说,崇祯帝对他恨之入骨,密令行刑者剐他1200刀,超出最高900刀的极限300刀。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堪称为一位酷刑的专家。凉国公蓝玉被他剥皮,传示各省。青年诗人高启被他腰斩。张士诚的一个幕僚被刮出肚肠,悬挂示众。还有些记载他酷刑的花样繁多。
“高皇恶顽民窜逃缁流,聚犯者数十人,掘泥埋其头,十五并列,特露其头,用大斧削之,一削去数颗头,谓之铲头会”
“国初重辟,凌迟处死外,有刷死,裸至铁床,沃以汤沸,以铁刷刷去皮肉。”
“有抽肠,亦挂架上,以钩入谷道(即 *** ),钩肠出,却放彼端石,尸起肠出。”朱元璋对酷刑的嗜好简直到了一种病态的程度。不过据说朱元璋的这些酷刑大多用到了政敌和贪官身上,一般老百姓倒受用得不多。
参悦:
dajingwang/Law/fashi/***********
dajingwang/Law/fashi/***********_2
什么是酷刑,有哪几种?
酷刑,指的是残酷的刑罚。常见的酷刑有:械刑、镣刑、棍刑、拶刑、夹棍刑。1、械刑械刑的刑具是用坚硬的木材做成,长一尺五寸、宽约四寸,中间凿两孔,固定在犯人的手臂上,无论如何受刑,犯人也无法挣脱,饱尝着痛苦。2、镣刑镣刑刑具则是铁制的,也称“锒铛”,长约五六尺,盘在犯人左脚上固定,然后,锦衣卫在犯人右脚上用刑。3、棍刑刑的刑具是把杨树和榆树树条削成的,长五尺,弯曲如匕首,执手处有人的小指那么大,着肉处直径八九分,用棍施刑时,先用绳子束紧犯人的腰部,两名卫士踩着绳子的两端,使犯人无法躲避,这才用刑。4、拶刑拶刑的刑具是用杨木做的,长一尺有余,直径约四五分,是一种夹手指的刑具。每当用拶子施刑时,两名卫士挟着犯人,用细绳锁紧犯人的手,其他人用硬棍左右敲击,使拶子上下夹紧,犯人痛不欲生。5、夹棍刑夹棍刑的夹棍是用杨木做的,两根夹棍各长三尺余,离地五寸许,中间贯穿铁条。夹人的时候,将犯人脚固定,上面快速束紧绳子,再用一根棍支牢足底,使犯人不能动,接着用一棍大杠,长约六七尺,从右边猛力敲击犯人的足胫,受刑者顿时就会痛昏死过去。扩展资料:酷刑的社会评价1、酷刑不仅基於人道及道德而受到非议,另一方面,藉由施用酷刑而取得的证据也被认为是不可靠的,且容忍或使用酷刑将使一个机关腐败。2、20世纪80年代,意大利著名编剧,作家莱奥纳多·莎沙(Leonardo Sciascia)曾说过:“迄今为止,世界上已没有哪一个国家明文允许酷刑的存在,但这却不代表人人都厌恶它。”3、中国的鲁迅对酷刑的评价似乎更具讽刺:“残忍智慧酷刑的方法,却决不是突然就会发明,一定都有它的师承或祖传,‘酷刑’的发明和改良者,倒是虎吏和暴君,这是他们唯一的事业,而且也有工夫来考究。”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酷刑
古代有哪些酷刑?
古代有哪些酷刑?自古至今,“刑、德”被视为治国安邦的两套良策,所以刑法和刑罚为中心的古代法律制度也就必然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门。因此,我们今天来谈谈关于古代刑法的那些事。中国古代流传至今的酷刑有:剥皮、腰斩、车裂(即五马分尸)、大卸八块、凌迟、缢首(即绞刑)、“请君入瓮”(即烹煮)、宫刑、人彘、刖刑、断椎、活埋等等刑罚,不计其数。古代刑法自原始社会有之,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为不同的当权者所服务,因此在不同时期也存在着不同的特点。但是总的发展趋势以原始的野蛮、落后、残暴向着文明、慎刑方向发展。今天我们就来看看那些发生于千年前的刑罚历史。腰斩自我国春秋时代开始实行,其实腰斩的出现实际上是刑罚文明上的一种进步,因为殷商时代的多是保留原始部落食人肉的习俗,到周代“砍斩”逐渐取代了“烹煮”,成为死刑的主流。清朝雍正年间,有个叫俞鸿图的人,49岁正妻死后娶进林氏。这年俞鸿图奉旨出任湖北学府主考官,任职期间规定不准携带家眷,林氏使劲浑身解数使得俞鸿图将她留在身边缱绻缠绵。考期将近,林氏将俞鸿图灌醉使他说出考试内容,他还洋洋得意的炫耀自己将如何解答、破题.....祸起萧墙,其实这林氏是和情夫相约此次偷出试题,高价出售后远走高飞。其下场可想而知,雍正大怒下令将俞鸿图腰斩以正视听。后有大臣上奏言明腰斩刑罚之惨状,雍正听后恻隐,于是下谕旨废腰斩之刑。就这样俞鸿图成了自春秋到雍正年间最后一位死于腰斩之人。所谓车裂,就是把人的头和四肢分别绑在五辆车上,套上马匹,分别向不同的方向拉,这样把人的身体硬撕裂为六块,所以名为车裂。有时,执行这种刑罚时不用车,而直接用五条牛或马来拉,所以车裂俗称五牛分尸或五马分尸。战国时,秦孝公任用商鞅实行变法,第一步的改革,使得没有军功的贵族领主失去了特权,第二步改革商鞅将太子的两个老师都治了罪:公子虔割了鼻子,公孙贾脸上刺了字。孝公死后,太子即位为秦惠文王,商鞅受到敌对势力的攻击,仓皇出逃,路过农户,却被农户告知卫公变法,刑罚太过于苛刻,不敢不遵,因此商鞅终是逃不过追捕,被行于车裂之刑。只不过追其缘由,还是因果循环,若是当初刑法制定不那么苛刻,雷霆手段能够不那么震慑人心,那么那样一为惊才潋滟的人儿或许会有个不一样的结局。人彘是指把人变成猪的一种酷刑。彘zhì ,豕也,即猪。就是把四肢剁掉,挖出眼睛,用铜注入耳朵,使其失聪(熏聋),用喑药灌进喉咙割去舌头,破坏声带,使其不能言语。然后扔到厕所里,有的还要割去鼻子,剃光头发,剃尽眉发(不只是把眉毛和头发剃光,还包括眼睫毛),然后抹一种药,破坏毛囊,毛囊脱落后不再生长,永不再长毛发,然后一根根拔掉,有的嫌累,就一起拔掉,如果有皮掉下来了,刽子手就会被人嗤之以鼻,甚至丢饭碗子,也有在行刑过程中就死了的,没死的,就被放在厕所里做成了人彘。最出名的是汉朝的吕太后将戚夫人做成了人彘,还安排了专人“照顾”,然后丢弃在厕所中任其痛苦死去,割掉耳朵,甚至把脸划花。这是吕后独家发明用来对付戚夫人的一种酷刑。只是这美丽的背后历史中隐含了女子多少的愁苦与血泪,吕雉当年也不过是一个满心希望自己丈夫得偿所愿,轻俏动人的小女孩,万千女子都因入这见不得人的深宫泯灭了心性,丢失了自己最纯净的美好。所有的结局都有源头,所有的发生都有各种因素导致,人生无常,就像俞鸿图不曾想到自己身边最亲近的女子,会成为自己告别这世界的导火索;就像商鞅从一开始也想不到,自己死于自己的严苛刑罚之下;吕雉在嫁与刘邦为妻的时候也想不到,自己有天会狠毒到为那个人专门制定一个狠毒的刑罚。看来这些酷刑,心理真的不是什么滋味!古代人为何那么没有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