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光

时间:2024-10-30 10:36:11编辑:揭秘君

灯是怎样发光的

1、白炽灯。发光原理:电首先被转化成了热,将灯丝加热至极高的温度,这时候组成灯丝的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会被激发,从而使得其向较高能量的外层跃迁,当电子再次向低能量的电子层跃迁时,多余的能量便以光的形式放出来了。同时产生热量,螺旋状的灯丝不断将热量聚集,使得灯丝的温度达2000摄氏度以上,灯丝在处于白炽状态时,就象烧红了的铁能发光一样而发出光来。灯丝的温度越高,发出的光就越亮。2、日光灯。发光原理:灯管两端装有灯丝,玻璃管内壁涂有一层均匀的薄荧光粉,管内被抽成真空度103至104毫米汞柱以后,充入少量惰性气体,同时还注入微量的液态水银。灯管内壁上涂有荧光粉,两个灯丝之间的气体导电时发出紫外线,使荧光粉发出柔和的可见光。


电灯是怎么发光的

如今,电灯已成为人们所不可或缺的照明工具。电灯根据工作原理可分为白炽灯、日光灯、LED灯,等等。不同种类的电灯,发光原理亦不同。
白炽灯是最早的电灯,它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将灯丝加热到数千开尔文的高温,辐射出可见光。这种发光方式效率低,因此正逐渐被淘汰。
日光灯是一根充满氩气和水银蒸气的玻璃管。当灯管两端通电时,管内的气体便会发生放电,电子在电能的作用下先从低轨道跃迁到高轨道,再从高轨道跃迁到低轨道,并以紫外线的形式释放能量。紫外线再被管壁上的荧光粉吸收,从而发出白色的荧光。
LED灯也叫发光二极管,是一种由半导体材料制成的新型光源。通电时,电子由负极向正极移动,以光的形式释放能量。这种发光方式效率高,寿命长,正在逐步取代白炽灯和日光灯,成为新一代的绿色光源。


有哪些会发光的生物

  1、萤火虫:是最著名而且也是最常见的生物发光生物。萤火虫是独立发光的,而且会使用各种闪光进行彼此交流;

  2、雪茄达摩鲨:它将生物发光能力作为一种防御方式,可以起到非常不错的防御作用;

  3、玻璃乌贼:许多玻璃乌贼是生物发光的,它们发出的光线是由共生细菌的化学反应过程产生的;

  4、蕈蚊:原产自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它们的幼虫会产生照亮洞穴的幽光;

  5、黑海蛾鱼:它们使用发光器官发出光线,然而更加独特的是,它能发出红光以及更加常见的蓝光;

  6、海蜗牛


会发光的生物

说起会发光的生物,我们很自然会想起儿时就见过的萤火虫。

夏夜里晚风轻轻吹,萤火虫儿慢慢飞 ,星星点点黄绿的光,点缀温柔浪漫的夜,此景是否还在梦里追?

萤火虫可以点亮自己的身体,是因为它们腹部包含着一些特殊细胞,可以发出光亮。所以人们可以看到其尾部发出的萤光。

学者在研究中发现,萤火虫发光的目的,除了求偶、沟通外,还有警示作用。1999年,学者奈特等人发现,误食萤火虫成虫的蜥蜴会死亡,证实成虫的发光除了找寻配偶之外,还有警告其它生物的作用。

在神奇的大自然里,除了萤火虫,还有哪些生物会发光呢?







这种在夜里看起来如翡翠一般长在树上的植物,叫冷光扇菇。它分布区域较广,是一种阔叶树根腐生生物,但北美洲东部比西部生长着更多的冷光扇菇。

这种扇菇非常坚韧,它风干之后经雨水浸泡又会恢复,它就像许多硬柄类蘑菇一样。据称,这种冷光扇菇可当作一种止血剂。







大家可能或多或少听说过“赤潮”现象及危害,但如果细细研究起来,你会发现它是由一种叫腰鞭毛虫的海洋生物引起的。

腰鞭毛虫是一种大型群居性原生生物,多数是海洋浮游生物。它是一种海生单细胞生物,体呈球果状,直径约40~50微米,有明显的纵沟和横沟,横沟上部称上锥或上壳,下部称下锥或下壳。许多腰鞭毛虫存在于珊瑚丛中,具有共生关系。一些腰鞭毛虫被列为虫黄藻,另外一些大数量腰鞭毛虫可使海水变得红色,这种现象就是“赤潮”。

对于“赤潮”的危害,科学家们也做了认真细致的研究。

2005年的佛罗里达,仅一个春天赤潮便杀死了30个濒临灭绝的海牛,经济损失上千万。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小组发现,正是海洋中的腰鞭毛虫导致了赤潮大面积爆发,并且这种动物还能加速赤潮的扩散和传播。

更为可怕的是,赤潮其实是一种藻花,本身带毒,在海洋生物吞食后,如果这些生物诸如鱼、虾等被人类食后会导致人死亡、中毒等症状。

但是腰鞭毛虫是如何传播红潮的却不得而知。一些科学家称,海水的温度和水流的运动性是腰鞭毛虫传播红潮的主要原因。

甚至有科学家认为,由于腰鞭毛虫喜好寒冷的环境,而远古海洋的水温较为温暖。因而推测,有某种因素导致了海水突然变冷,从而让这些生物活了下来。

根据这一理论,小行星撞击地球后,扬起的灰尘会挡住太阳,地球的温度一下降下来,就会变得非常寒冷。因而推测这成为了导致恐龙灭绝的重要原因。

看来小小的腰鞭毛虫,传播起赤潮来,危害还是挺大的。

()


上一篇:w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