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伯特 第16号钢琴奏鸣曲 A小调 D.845作品分析和背景
舒伯特(Schubert)的《第16号钢琴奏鸣曲》(Piano Sonata No.16 in A minor, D845),A小调,D845,作于1825年,呈献给鲁道夫大公(贝多芬的《大公三重奏》也是献给他)。 乐曲共4个乐章:1.中板,A小调,奏鸣曲式。中声部的八度进行使人感到一丝凄凉和空洞,副部主题出现后产生强烈对比,使得该乐章极具戏剧性,最后在痛苦而悲壮的情绪中结束。2.稍快的行板,小步舞曲C大调,变奏曲式。此乐章中的五段变奏,表现出作曲家丰富的创作手法和多变的心情。3.谐谑曲,活泼的快板,A小调。运用优美的中段和前后两段主题的强烈对比,表现出自然的活力和宁静。4.回旋曲,活泼的快板,A小调,作曲家用一连串的八分音符,表现了一种连绵不断和无穷动的感觉,让人感到无穷的活力。
什么是奏鸣曲式?它分别由哪几个部分组成?
奏鸣曲式 sonata form,所谓“曲式”,就是写作乐曲的一种格律,即用一种比较固定的框架把乐曲的大结构框出来,使具有某种固定曲式的乐曲具有比较规整的形态,利于聆听者理解与欣赏.而“奏鸣曲式”是一种大型曲式,是奏鸣曲主要乐章常用的一种结构形式.它包含几个不同主题的呈示、发展和再现以及特定的调性布局.由于它通常用于奏鸣曲的第1乐章,并常用快板速度,所以也称为奏鸣曲第1乐章形式或奏鸣曲快板形式.这种曲式不仅用于奏鸣曲中,也用于室内乐、协奏曲、交响曲等大型音乐作品的相应乐章.此外在序曲、交响诗等作品中也常见到.
组成部分
以下以柴可夫斯基的《悲怆》第一乐章为例,进一步阐释“奏鸣曲式”的三个组成部分:
呈示部
把本乐章的主题提了出来,通常这里的主题有两个,以达到对比的效果.所谓主题其实就是一段音乐.这两个主题被叫做主部主题和副部主题,或者简称主题和副题.主题使用主调,往往写得快速,有力,沉重,粗暴……较为震撼.副题则往往写得温婉如歌,令人爱怜.两个主题相对比,增加了音乐的复杂性.一般如果主调是大调,那么副部用属调;如果主调是小调,副部用平行调(大调).在呈示部的开始有时有“引子”,在主题副题之间再写上一段音乐,往往被称为“连接部”或“插部”.在副题结束后再加上个尾巴叫做“结束部”——这里的“结束部”是呈示部的结束,而不是整个奏鸣曲式的结束.在《悲怆》的第一乐章里,一开始大管低沉阴霾的音乐就是引子,接下来的快速不安的旋律就是主题,它被不断重复和变奏之后出现了一个温暖柔和的旋律:3 2 1|6 5 3 5 1.6|5 - .这就是副题.副题再被不断重复,变奏,由温柔转为热烈,最后由平静的结束部结束了呈示部的音乐.
展开部
通俗地讲,就是在呈示部两个主题的基础上添写许多新的旋律,是呈示部的发展.在《悲怆》中,展开部显得急促而冲动,几经起伏后结束.
再现部
顾名思义就是把主题副题(实际上是呈示部)重复出来,但通常会经过一点变化——例如:主调是大调,再现部的两个主题都用主调;如果主调是小调,主部用主调,副部用同主调(大调).有时再现部被写得很精简,引子、插部之类都可能被省掉了.最后常常加上一个尾奏.《悲怆》的再现部很完整,先是强烈地重现了主题的旋律,然后变奏一次,然后再现了主副题间的连接部分,接着重现了副题.可以注意到它的音色已经同在呈示部时不同了,顺带把"结束部"也再现了.最后加上了一个柔和的尾奏.至此,一个完整的奏鸣曲式的例子就结束了. “奏鸣曲式”三大段落循环出现的模式让音乐起承转合的节奏感,就想在写文章一样,带给听众充实又富有变化的听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