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兵,有几套军装
军装,一般有礼服、常服、作训服,且有冬夏之分,并且配以标志搭配使用。 以07式军服为例:
1.礼服系列。威武庄重,适合重大节日、庆典、集会等礼仪场合穿着。分军官礼服和“两团一队”礼服两类。军官礼服,包括礼服大檐帽、礼服、礼服衬衣、 礼服皮鞋和配套标志服饰。“两团一队”礼服,即仪仗队、军乐团礼宾服和文工团演出服,包括大檐帽、夏礼服、冬礼服、礼服大衣、礼服皮鞋(靴)和配套标志服饰。
2.常服系列。美观大方,适合日常工作、学习和节假日穿着。分春秋常服、夏常服、冬常服三类。春秋常服,包括大檐帽、春秋服、衬衣、袜子、皮鞋和配套标志服饰。夏常服,包括贝雷帽、长(短)袖夏常服、夏裤(裙)和配套标志服饰。冬常服,包括冬帽、冬常服、毛衣裤、内衣裤、常服大衣、常服手套和配套标志服饰。
3.作训服系列。防护功能强,结实耐穿,适合部队作战训练和工作执勤穿着。包括作训帽、夏作训服、冬作训服、作训大衣、作战靴和配套标志服饰。
4.标志服饰系列。标识鲜明,与军服搭配使用。包括帽徽、领花、军衔标志、胸标、姓名牌、级别资历章、国防服役章、臂章、绶带,以及领带、领带夹、外腰带、内腰带等。
中国历代军装是哪些?
50式、55式、65式、71式、78式、85式、87式、97式、07式。1、50式军服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始进入一个崭新的建设时期,由原来的单一军种发展为陆海空三大军种。根据部队正规化建设的要求,总后勤部组织专门人员对军服制式进行了研究,设计出新的军服和帽徽。经毛泽东、刘少奇、朱德等领导同志亲自审定,1950年1月4日经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批准实行配发新军服。"50式"军服使我军第一次在全军范围内统一了军服样式。军服按陆、海、空三军干部、战士区分。陆海空三军干部夏服冬服均用棉平布制作。以服装颜色、大檐帽帽徽图饰区分军种。全军干部、战士夏季均戴大檐帽,冬季戴棉帽或皮帽。2、55式军服55式军服是1955年式军服的简称,是为配合中国人民解放军实行军衔制,于1955年10月1日开始中国人民解放军配发的一系列军服和相关标识。55式军服是解放军军服史上一次比较大的改革。首次突破了解放军单一制式军服的历史,第一次将军服分为礼服和常服两大类。礼服主要用于主要场合和出国时穿着,具有样式庄重美观、装饰考究、识别标志鲜明,突出采用了毛织物和丝织物,使我军军容仪表有较大改善,这是解放军军服发展史上一个新起点,是一次成功的改革。以后经过不断改进,55式军衔服装日臻完善,迈出了我军军服向体系化、系列化发展的第一步,使解放军军容得到较大改善,军威国威得到体现。3、65式军服中国人民解放军65式军服,是解放军装备时间最长的制式军服,也是中国解放军废除军衔制后第一种军服。65式系列,包括65式改进系列(71式,74式,78式),服役长达20余年,在国内和国外都有巨大影响力。该系列一度被认为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标志和文化大革命的象征,也承载了中国人民对于20世纪60-80年代的回忆。4、71式军服中国人民解放军1971式军服,1971年4月,涤锦纶三元混纺布单衣在北京、广州、沈阳、武汉、兰州等军区扩大试穿。71式军服提高了军服牢度,改善了外观,减轻了重量,使解放军的军容得到了较大的改善。1974年又为女军人夏季配发了裙子,1975年女军人着夏服时戴无檐帽。1974年,经过毛泽东批准,海军服装又恢复到1965年以前的样式和颜色。5、78式军服中国人民解放军1978式军服是在71式军服的基础上,以减轻重量为主要目的,进一步扩大合纤材料的使用。78式服装装备全军,使单兵行军负荷得到较大幅度减少,寒区减轻15.6%、温区减轻12.6%、热区减轻19.2%;夏季行军负荷减轻了19.5%。既使单兵被装负荷显著减轻,也使军服外观得到有效改善。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