冻疮是怎么形成的
1 天气寒冷 天气寒冷是造成冻疮的主要原因。气温下降,身体的血液循环减慢,特别是身体对于气温的适应需要时间,如果是不注意进行保暖的话,就容易形成冻疮。常见的冻疮位置有暴露在外的手部、耳朵以及足部等位置。 2 环境潮湿 如果是多处的环境潮湿的话,那么身体受到的寒冷会增加,这对于正常的血管收缩和扩张功能造成影响而促使冻疮形成。 3 皮肤多汗 皮肤潮湿多汗的人更容易形成冻疮。这是因为皮肤潮湿多汗的人散热也快,皮肤容易出现局部温度较低,血液循环减慢。 4 体质较弱 体质较弱的人,对于寒冷的抵抗力也较弱,身体的血液循环状况较差,更容易形成冻疮。另外对于本身患有心脏、血管疾病的人,身体血液循环机能差,局部皮肤对于寒冷的适应性较差,受到寒冷刺激极容易形成冻疮。
冻疮是什么?
冻疮是一种物理性的皮肤病。本病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寒冷,比如晚秋、冬季或初春时,由于皮肤过度受冷,引起皮肤小血管的痉挛、麻痹,导致皮肤血液循环差,所以就形成了局部的一个发红、肿胀、质地较硬的斑块。本病在室外好发,且好发于四肢末端及暴露部位,比如手、足、面部、耳廓等,与这些部位血液循环差有关。患者会有疼痛感,而且受热后瘙痒加剧。冻疮常见于冬季,由于气候寒冷引起的局部皮肤反复红斑,肿胀性损害,严重者可出现水疱、溃疡,病程缓慢,气候转暖后自愈,易复发。寒冷是冻疮发病的主要原因,其发病原因是患者在皮肤遇到寒冷、潮湿或冷暖急变时,局部小动脉发生收缩,久之动脉血管麻痹而扩张,静脉淤血,局部血液循环不良而发病。此外,患者自身的皮肤湿度,末梢微血管畸形,自主神经性功能紊乱,营养不良,内分泌障碍等因素也可,也可能参与发病。缺乏运动,手足多汗、潮湿,鞋袜过紧及长期户外低温下工作等因素均可导致冻疮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