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隐居深山8年,娶自己的女弟子,生2个女儿,如今过得怎样?
引子白居易在《琴》中写道:“何烦故挥弄,风弦自有声。”君子四艺琴棋书画中,琴占据着第一的稳固位置,琴在中国已经有超过三千年的历史,尽管最初的琴到底是何人所造,如今不太清楚,但是众多上古时期的部落领袖们,都有过和造琴有关的传说,可见琴在中国一直被人所看重。即便到了现代,学习琴的人依旧许多,而高雅的琴,总是会给人带去不同的感受。琴是高雅的,曲高和寡的琴,唯有知音才能懂得。而一把古琴的价格,自然也不低,如今手工制作的琴,价格也十分高昂。尽管琴的技法相对困难,但学习琴的人,从来不会为困难所放弃。古琴在中国有着不可动摇的地位,它悠扬的声音每当响起,总会吸引众人驻足停留。而这位道士,和琴结下了不解之缘,更是靠着琴,重新崛起。这位男子在深山中隐居了8年,每日抚琴奏乐,和女弟子结婚后还生下2个女儿。如今过得如何呢?一、拜师学艺,小有所成他就是“流泥”隐者,真名吴一琴子的隐居者。吴一琴子出生在广西梧州,家里依靠务农为生,又因家中孩子过多,一家人生活贫困,很早便出门开始了自食其力。吴一琴子离开家门时,才不过14岁的年纪,这一年他来到了外地打工,赚取微薄的薪水。因为生活的艰辛,他不得不辗转多地,艰难求生。在缘分的指引下,来到武当山的吴一琴子遇到了一位在此地修行的修士,此后的生活也就此改变。吴一琴子作为一名男子,能够在深山中隐居8年时光,只因早些年他也是如此度过。后来还娶了女弟子,婚后生下两个女儿,这样的生活,闲适恬淡。在拜修士为师后,吴一琴子专心跟着师傅在山间修行16年,期间师傅把自己的技艺毫无保留地交给了他。不管是武艺还是琴艺,吴一琴子都小有天赋,很快便掌握了精髓,就连剑术也在师傅的教导下日益精进。在出师后,他便离开了师傅,下山游历,增长见闻,此时的吴一琴子已经三十岁了。在山下游历的吴一琴子,踏遍了大江南北,靠着优秀的琴艺以及剑术,逐渐有了些名声。此后他还接受邀请,前往世界各国进行剑术以及琴艺的交流和切磋,他获得了此前从未有过的全新生活。二、遭遇背叛,隐居深山在和友人的商议下,他们一起合资在武当山下创办了一家古琴行,靠着吴一琴子的名声,这家琴行顾客无数,为他赚取了不菲的金额。可惜这样的生活并不长久,幸运没能始终笼罩着他。吴一琴子在2011年,和朋友一起在西藏自驾游的时候,不幸遇到了车祸。三人中只有他侥幸活了下来,但也遭受重伤,不得不在医院长期卧床。伤口治愈后,吴一琴子回到了武当山,打算看看琴行的情况。结果不幸再一次到来,在他养病期间,和吴一琴子合开琴行的好友早已带着两人的财物以及店铺里做好的十把古琴逃之夭夭,不见踪迹。古琴全部丢失,吴一琴子为了信誉,只能拿出自己的积蓄来赔偿所有客户的损失。在一切都尘埃落定后,吴一琴子发现自己的账户余额只有56块钱了。才从生死劫难中逃脱,结果又遭遇了背叛,如此打击让他难以接受。心灰意冷之下,吴一琴子干脆带着四个弟子来到了深山中,开始了隐居生活,一晃便过去了八年。由于身无长物,没有钱财的吴一琴子与弟子们生活的无比艰辛。他们起初只能在山间靠着挖掘野菜,采摘野果勉强饱腹,生活十分艰苦。后来才开始慢慢地栽种一些容易存活的蔬菜,生活才逐渐好转起来,尽管在深山中生活,吴一琴子的名号依旧传到了山下。无数人仰仗他的名号,都纷纷来到山上,想要拜在吴一琴子的门下,开始修行。他把这些人也都收为弟子,大家一起在山间生活。此后他更是和一位女徒弟暗生情愫,两人很快就在一起,婚后还有了两个女儿。吴一琴子终于再一次找寻到了属于他的幸福。三、如觅知音,相伴一生这位女弟子叫做朱双琴,也是一位被生活所逼迫的可怜人。出生于1986年的朱双琴,是湖北宜昌人,家里从小经济条件就不好,她的父母也无法养育这么多孩子。于是当朱双琴在小学毕业以后,就不得不辍学靠着打工养活自己。她先是在鞋厂里当了一名女工,而后又是饭店的服务员,为了生计,只要有工作,她都会尝试。家庭的负担全部压在了朱双琴一人身上,她工作无不艰辛,压力也格外大,常常晚上无法入眠。在长久的失眠后,朱双琴终于意识到,这样的生活她无法接受。最终她在2010年辞去了所有的工作,想要去追求自己的目标,为自己而活着。由于生活一直被工作填满,朱双琴没有什么爱好,只有太极拳,是她从小就喜欢的。于是在听说武当山上有一个修士叫做吴一琴子,对太极拳十分有研究,于是便来到了山上,想要拜师学艺。可惜这个时期的吴一琴子正逢背叛,朋友还因他去世,处于极大的绝望中,每天都过得无比浑浑噩噩。朱双琴起初有些失望,没有想到自己想象中的高人,居然是如此的模样。不过她一直以来都在吃苦中度过,对此朱双琴时常安慰吴一琴子,他并不是一无所有,他还有自己的一身本事,靠着自己的能力,想要东山再起只是时间的问题。在朱双琴的鼓舞下,吴一琴子逐渐振作起来,他带着弟子们先是把住所给全部修缮一番,改造了众人的居住环境,而后还开辟了上下山的道路,日后的采购都变得十分方便。此外便是在周边开拓了大片的荒地,种植蔬菜,养殖蜜蜂,一切都变得井井有条,他也有了全新的目标,终于从打击里走出来。两人朝夕相处,朱双琴又时常宽慰他,他们也逐渐生出了感情,于是很快便喜结连理,结为夫妻,还有了两个女儿。此后的吴一琴子过的无比自在,他们在山间自给自足,偶尔的盈余还能拿去山下卖掉。如此生活,让吴一琴子仿佛重回当年修行时候,他上午带着弟子们打坐读书,下午则是学习琴艺以及剑术,尽管生活不富裕,但却格外有滋味。在2015年,几位驴友恰巧来到了此处,惊叹之余还拍摄了众多的照片,发表到了网上。大家对吴一琴子以及弟子的生活都无比羡慕,在城市中的人,都有着无比的压力,谁都羡慕他们能如此自在的生活。于是又有许多人慕名前来,想要学习剑术以及琴艺,吴一琴子全部都倾囊相授,没有私藏。他就像当初师傅所做的那样,把自己的毕生所学都传授了出去。结语能够远离世俗和喧嚣,是无数人梦寐以求的心愿,可惜却没多少人能真正实现。陆游在《思蜀》里写道:“白发当归隐,青山可结庐”,如此悠闲的生活,一定被无数人渴求着。可惜世间的人,只能生活在红尘中,为了生计而奔波,每天都有着巨大的压力,但却无法停下,否则生活便无法继续。或许有人想过这样的归隐生活吧,但是现代的便利又让他们踌躇,只有真正心无二物的人,才能享受如此生活。
男子隐居海拔千米深山8年,与女弟子结婚生娃,后来怎样?
“春栖山林夏隐石,秋冬只愿伴山老。”虽然现今是互联网、新兴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但依然有人愿意扎根深山,寻求灵魂深处的宁静。当代不乏和陶渊明一样的隐士,吴一琴子就是其中的一个,他不爱车水马龙的城市喧嚣,偏偏选择隐居在海拔近千米的深山,一呆就是8年,还和女弟子喜结良缘,结婚生娃。一、来回鬼门关 看破红尘路吴一琴子的家庭背景并不好,他出生在广西梧州的一个小山村,因为家里有很多兄弟姐妹,父母的压力很大,只能维持孩子们基本的温饱。在他14岁时,就因为生计背井离乡,出门务工。在外出打工的日子里,他意外结识了一位武僧,并拜他为师,学习武术和钢琴技艺。在他30岁那年,吴一琴子终于出师了,小有所成的他在当地开了一家琴行,小日子过得悠闲而惬意。人一闲下来就容易培养出爱好,那段闲暇的时光让他爱上了旅游和探险,他经常和好友们一起全世界到处跑,在世界地图上留下属于自己的印记。永远也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先来,在一次西藏之旅中,意外发生了。吴一琴子与他的小伙伴遭遇了一场惨烈的车祸,去的朋友们一个都没能回来,只有他侥幸逃过一劫。失去了挚友,在鬼门关走了一遭的吴一琴子发现人在天灾人祸面前其实很渺小,也很无奈,悲伤绝望的他看破红尘,决心隐世。二、女徒弟变妻子吴一琴子带着他收的4个徒弟,一起归隐山林,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刚开始,他们的日子过得并不轻松,因为对环境不熟悉,他们只能像野人一样摘野果子饱腹。后来在慢慢的学习和摸索中,他们建起了菜园,日子才慢慢好起来。日子总是先苦后甜,在岁月的积累中,吴一琴子的名气越来越大,也有不少人慕名前来希望能拜他为师,他的弟子队伍也逐渐壮大。吴一琴子收徒不分男女,只要入得他眼的,通通来者不拒,因此他还有不少女弟子。在众多女弟子中,有一个名为朱双琴的,后来甚至还成为了他的妻子。朱双琴与吴一琴子有着一样的遭遇,童年都过得比较苦,因此他们俩自从相识后就特别有共同话题,特别能体会到对方内心的感受。除此之外,两人还有共同的爱好,那就是打太极。当时,朱双琴看上了吴一琴子的太极技艺,专门辞了工作上山拜师学艺。缘分就是如此的妙不可言,她不仅学到了心心念念的太极拳,还收获了一份甜蜜的爱情。他们也都是看透世俗的人,追求幸福和开心,所以并不存在拒绝师生恋的世俗观念。两个人的关系自然而然地就从师生转变成了夫妻,也不在意外界的眼光。在婚后,朱双琴还为他生下了孩子。三、8年隐居 甜蜜温馨有了妻子、孩子与徒弟的陪伴,吴一琴子的生活甜蜜又温馨。一晃眼,他们已经在大山里呆了8年。8年的时间足够他适应这种归隐生活了,他们也实现了自给自足。不仅种起了花花草草、瓜果蔬菜,还养起了蜜蜂,自酿蜂蜜,只有山上的物资满足不了的时候,才会进城采买。吴一琴子十分向往魏晋时期的隐士,也想着过那样潇洒的生活。每天早上,他就带着一众徒弟坐禅打坐,思考人生的奥义。到了下午,则是开设钢琴与跳舞的课程,教导学生们在音律中感受自然之美。尽管山上的资源相对匮乏,但大家的心灵都得到了极大的满足。2015年,一支驴友队伍误闯大山,吴一琴子和他的故事才终于被人们知晓。驴友们上传了一段吴一琴子抚琴的视频在网络上爆火,吴一琴子也成为了“网红”。随之而来的争议也不断,有人仰慕他的高超琴艺,钦佩他的淡泊之心;也有人认为他纯粹是炒作自己,故弄玄虚。不管他人如何议论,吴一琴子始终是一副巍然不动的从容模样。的确,鬼门关他都走过来了,还怎么会去在意那些流言蜚语呢?妻子贤惠,孩子乖巧,徒弟听话,这种人生赢家是不屑与凡夫俗子争论输赢得失的!小结像吴一琴子这种隐士高人,一般都是对人生拥有很多感悟和理解,他们的一些做法也值得我们去学习。首先,吴一琴子从来没有被苦难打倒过,他每一次都勇敢地面对着这些生活赋予他的难题。在西藏遇到车祸,失去重要的伙伴,自己也是九死一生,换作旁人可能早就崩溃了,而他并没有因此一蹶不振,而是选择用弹琴来疏解自己心中的苦闷。刚开始在大山的时候生活清贫,他就组织弟子们种起地,自给自足,还教他们用钢琴和跳舞解闷。如此热爱生活的人是不会被困难所打倒的。其次,他十分洒脱,不拘小节。人生得意须尽欢,就要及时行乐。他那种以天为被地为床的生活姿态,羡煞旁人。人活一世,就应该好好释放自己的情绪,开心时大笑,难过时饮酒。在挑选弟子时,他也是以眼缘为准,只挑志趣相投的,不问男女。不少人在收徒时可能会考虑名声和世俗成见,不考虑女弟子。而他偏不,看得顺眼就行。最后,他很淡定从容,不计较外界的舆论。不管是好的评论还是负面的评价,似乎都影响不到他。自从他走红网络以后,对他的评价褒贬不一。如果是得失心很重,过于在意外界评价的人可就不好受了。幸好他的性格豁达,说他别有居心、作秀娶女弟子又怎么样,嘴巴长在他人身上,并不能控制他人的言语。只有生活是自己的,过好自己的小日子才是最实在的。
现代道士是干什么的?
现代道士主要从事道教仪式活动,传播一些宗教信仰。道士作为道教的宗教人员,主要是布施道法、传播道教、修炼自身、度化他人。现代道士不是进行炼丹修炼的,他们日常需要做的事情有早课和晚课,诵经习武,在道馆内进行法事祈福,在道观内的道士也常常进行解签、主持放生活动。现代道士生活日常:道教认为,日常生活中,时时处处皆可悟道。在道门中,无论是集体的宗教生活,还是日常生活,抑或是动功静功修炼、业余休闲等,无不依经而行,遵道而为,处处体现着道教重生贵生、度己度人的教义思想。琴棋书画,也是道士的业余休闲生活。琴,是道教古乐器之一,早期道教经典《太平经》载有音乐理论,认为音乐可感天地、通神灵、禳灾患,可使奉道者进入清虚之境而得到心灵的净化。
道士的生活是怎样的?
道士的日常生活 夏天五点半钟,东方天刚亮,清脆的梆子声打破了白云观的宁静。梆子一共敲五下,三下慢,两下快,一天开始了。苦行道士默默地干着自己的活,除草、担水、洒扫殿堂、做早饭。上层道士也起来了,梳头、洗脸、穿袍、戴冠、系绦;六点半钟云板一敲,上老律堂念早坛功课经。 早坛功课一般由监院和另七个道士上殿,监院主祭诵经。敲击钟板有一定规矩,敲几下钟就得击几下板:敲一下钟击一下板,敲两下钟击两下板,敲三下钟击三下板。每逢圣诞节日还要击大鼓。日常功课只用钟板,敲击钟板不得超过三下,所诵经文在《全真功课经》里全有。 (略去早坛五部经、晚坛四部经的目录。) 每逢阴历初一、十五和诸神圣诞,道士们要加念《玉皇经》、《三官经》、《真武经》和其它经卷。天师道的道观只加念《玉皇经》和《三官经》两种。 功课完毕敲梆子下殿 (早晨、中午敲梆子,晚上鸣钟击板),全体道士齐集邱祖殿前,分两排由值日知客率领,往斋堂用膳。到斋堂门口击罄子进堂。斋堂规矩很严格,禁止交谈和东张西望。斋堂上首供奉王灵官,左右两长溜桌子面对面摆得齐齐整整,一直排到底。 全体道士在桌前自己的地方站好,向王灵官献祭。米饭一碗放在一个小园盘里,经师站在右边,面对供桌,一面敲引罄一面念经,大家跟着他念供养咒和结斋咒。念完后,站在监院左边的道士端盘齐眉,上供,然后退回原处。监院、知客、执事和经师退出斋堂,其余道众坐下用斋。用完斋,离开斋堂之前要向堂上作一个揖。 如果有方丈的话,他的座位在王灵官壁龛和供桌之间,供桌前面是监院座。神位后面有一块空地存放食具。斋堂另一头墙上齐椽挂着字画,赞扬前几任方丈的品德。东、西墙上镶嵌着石匾,镌刻的是民间道教的基本经卷《太上感应篇》和《文昌帝君阴骘文》,字迹挺大。这说明出家道士和在家信徒都信奉这两部经。 早膳后道士上经堂诵念玉皇经,接着教育班上课。以前没有教育班,是安世霖创办的,学习四书、五经和道教史专题,约上三小时课,上完课午膳,午后各归各位,或自习或修持。六点半敲钟板用晚膳,晚膳后经师带领教育班习诵经卷 (我曾参加过一两次课,不过一点都听不懂,还干扰了人家的学习,所以就没有再去了。现在回想起来,后悔没坚持下去。) 讲到念经,我过去有一本北宋时期的《北斗延命经》 (1119—1125)有一天安监院到我的临时寓所来看我,我把这部经拿给他看。他笑笑说:“我们白云观也有一部元朝的经。”这可是个新闻,我眼睛一亮,问他是什么经。他指着《北斗延命经》里面的一段文说:“你听,我背这一段”,接着就背了起来。背完,他快活地问:“你知道白云观这部元代经卷吗?”我一时摸不着头脑,对他那种朴素的得意只好笑笑。在白云观里这样背诵经卷恐怕从元朝就传下来了。如果是现在,我就可以录音,可惜当时正处于战争之中,我只能侧耳谛听。 晚上九点敲钟板,可以宽袍休息,一天的紧张总算过去了。道士们在庙周围和近郊区散散步走走。有时我邀安监院和我一起散步,人们看见他低声说: “白云观老道”,可是他们却惊愕不解地瞧着他身旁的小个子——穿着道袍,戴着眼镜,不是修发盘髻而是秃顶! 白云观前面是天宁寺,宝塔有十三层,是辽代遗留下来的著名建筑,十三层八角形的角檐上挂着铜钟,风一吹,发出柔和的响声。夏天的傍晚,钟声阵阵传进白云观内,悠扬清雅,人们还以为这塔是专为白云观建造的哩 ! 十点钟敲梆子,准备就寝。大陆的夏天很长,不到十点天不黑。庙里有夜巡房,每两小时巡房敲更一遍。 以上是夏天的作息时间。白云观的作息时间是根据太阳制订的,到冬天就得改,一天只吃两顿,早斋和晚斋。上面讲过道众在斋堂用膳,伙食由督厨监管,在大厨房做饭。监院、知客和其他上层道士的伙食在另一个小厨房里做,司厨的人叫“高灶”。如果有来宾,他们可以招待来宾在小斋堂用膳,也可以把饭菜打回自己房里去吃。庙里全都是素斋。我在白云观的时候,高灶是个烹调素菜的高手,很有名气。上层道士和一般道众不同,不管冬、夏,他们一天只吃两顿,上午十一点,下午六点用膳。 每天的菜谱和蔬菜用量是经过仔细选定的,如果发现有人作弊,从严处罚。道众在大斋堂用膳,早晚喝稀饭,两人一碟咸菜;中午吃玉米面窝头和炒菜,外加两人一碟咸菜。不习惯的人吃这种素斋是有困难的。每月初一、十五中午吃馒头,每人一斤,面粉是次等黑面。上层道士的高灶膳堂一般吃稀饭或面条。若有来宾用膳,才配备菜肴,最多不得超过四盘。这和日本素斋的丰盛奢华相差甚远。道士的日常生活 夏天五点半钟,东方天刚亮,清脆的梆子声打破了白云观的宁静。梆子一共敲五下,三下慢,两下快,一天开始了。苦行道士默默地干着自己的活,除草、担水、洒扫殿堂、做早饭。上层道士也起来了,梳头、洗脸、穿袍、戴冠、系绦;六点半钟云板一敲,上老律堂念早坛功课经。 早坛功课一般由监院和另七个道士上殿,监院主祭诵经。敲击钟板有一定规矩,敲几下钟就得击几下板:敲一下钟击一下板,敲两下钟击两下板,敲三下钟击三下板。每逢圣诞节日还要击大鼓。日常功课只用钟板,敲击钟板不得超过三下,所诵经文在《全真功课经》里全有。 (略去早坛五部经、晚坛四部经的目录。) 每逢阴历初一、十五和诸神圣诞,道士们要加念《玉皇经》、《三官经》、《真武经》和其它经卷。天师道的道观只加念《玉皇经》和《三官经》两种。 功课完毕敲梆子下殿 (早晨、中午敲梆子,晚上鸣钟击板),全体道士齐集邱祖殿前,分两排由值日知客率领,往斋堂用膳。到斋堂门口击罄子进堂。斋堂规矩很严格,禁止交谈和东张西望。斋堂上首供奉王灵官,左右两长溜桌子面对面摆得齐齐整整,一直排到底。 全体道士在桌前自己的地方站好,向王灵官献祭。米饭一碗放在一个小园盘里,经师站在右边,面对供桌,一面敲引罄一面念经,大家跟着他念供养咒和结斋咒。念完后,站在监院左边的道士端盘齐眉,上供,然后退回原处。监院、知客、执事和经师退出斋堂,其余道众坐下用斋。用完斋,离开斋堂之前要向堂上作一个揖。 如果有方丈的话,他的座位在王灵官壁龛和供桌之间,供桌前面是监院座。神位后面有一块空地存放食具。斋堂另一头墙上齐椽挂着字画,赞扬前几任方丈的品德。东、西墙上镶嵌着石匾,镌刻的是民间道教的基本经卷《太上感应篇》和《文昌帝君阴骘文》,字迹挺大。这说明出家道士和在家信徒都信奉这两部经。 早膳后道士上经堂诵念玉皇经,接着教育班上课。以前没有教育班,是安世霖创办的,学习四书、五经和道教史专题,约上三小时课,上完课午膳,午后各归各位,或自习或修持。六点半敲钟板用晚膳,晚膳后经师带领教育班习诵经卷 (我曾参加过一两次课,不过一点都听不懂,还干扰了人家的学习,所以就没有再去了。现在回想起来,后悔没坚持下去。) 讲到念经,我过去有一本北宋时期的《北斗延命经》 (1119—1125)有一天安监院到我的临时寓所来看我,我把这部经拿给他看。他笑笑说:“我们白云观也有一部元朝的经。”这可是个新闻,我眼睛一亮,问他是什么经。他指着《北斗延命经》里面的一段文说:“你听,我背这一段”,接着就背了起来。背完,他快活地问:“你知道白云观这部元代经卷吗?”我一时摸不着头脑,对他那种朴素的得意只好笑笑。在白云观里这样背诵经卷恐怕从元朝就传下来了。如果是现在,我就可以录音,可惜当时正处于战争之中,我只能侧耳谛听。 晚上九点敲钟板,可以宽袍休息,一天的紧张总算过去了。道士们在庙周围和近郊区散散步走走。有时我邀安监院和我一起散步,人们看见他低声说: “白云观老道”,可是他们却惊愕不解地瞧着他身旁的小个子——穿着道袍,戴着眼镜,不是修发盘髻而是秃顶! 白云观前面是天宁寺,宝塔有十三层,是辽代遗留下来的著名建筑,十三层八角形的角檐上挂着铜钟,风一吹,发出柔和的响声。夏天的傍晚,钟声阵阵传进白云观内,悠扬清雅,人们还以为这塔是专为白云观建造的哩 ! 十点钟敲梆子,准备就寝。大陆的夏天很长,不到十点天不黑。庙里有夜巡房,每两小时巡房敲更一遍。 以上是夏天的作息时间。白云观的作息时间是根据太阳制订的,到冬天就得改,一天只吃两顿,早斋和晚斋。上面讲过道众在斋堂用膳,伙食由督厨监管,在大厨房做饭。监院、知客和其他上层道士的伙食在另一个小厨房里做,司厨的人叫“高灶”。如果有来宾,他们可以招待来宾在小斋堂用膳,也可以把饭菜打回自己房里去吃。庙里全都是素斋。我在白云观的时候,高灶是个烹调素菜的高手,很有名气。上层道士和一般道众不同,不管冬、夏,他们一天只吃两顿,上午十一点,下午六点用膳。 每天的菜谱和蔬菜用量是经过仔细选定的,如果发现有人作弊,从严处罚。道众在大斋堂用膳,早晚喝稀饭,两人一碟咸菜;中午吃玉米面窝头和炒菜,外加两人一碟咸菜。不习惯的人吃这种素斋是有困难的。每月初一、十五中午吃馒头,每人一斤,面粉是次等黑面。上层道士的高灶膳堂一般吃稀饭或面条。若有来宾用膳,才配备菜肴,最多不得超过四盘。这和日本素斋的丰盛奢华相差甚远。
现代道士的日常生活是怎样的?
现代道士的日常生活:七点半点至十一点观务,值殿,整修,清洁卫生,经忏法事等各种文札书写,维修,祖庭建设基建文化的规划计划,接待来宾,解答各种不速之客包括政府,商业界,普通百姓,出家人,修道人,种种关于人生宗教信仰方面问题,并且忙里偷闲练汞铅。道众除了要做完日常的功课和事务之外,其他时间基本上进行经典科仪的学习,剩余时间道众可以自行安排是否休息或进行一些其他的修行。晚上止静,休息。道士的职责:道士是信奉道教的教徒,以从事道教活动为职业。其中女性的“坤道”,又称女冠,俗称道姑;男性的道士称为“乾道”,也称道人、羽士、羽客、黄冠等,又尊称为道长。1997年,中国大陆有道士25000多人。目前中国大陆的道士约有5万余人。道士的服装称为道袍,是一种中国古代的汉服,还要戴古代的冠巾,脚上穿的鞋叫做云履。道士进行宗教活动的场所称为宫、观、道院或者庙,他们大多住在这些宫观里面。现代道士有两种:全真教的道士是出家的,头发和胡须都要蓄起来,头顶还要挽髻,大部分吃素,强调清修;正一道的道士一般不蓄发,修炼特别强调符箓,可以结婚,吃荤,大部分为不出家的道士,也称火居道士,少部分为出家道士,主要从事道教仪式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