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修法义分享(73)
心得思考及分享:
一、我为什么要修布施
六度是菩萨道修行的全部,布施度是其中之一,能够帮助我舍凡夫心,成就佛陀品质,圆满佛果
布施可以帮助我克服悭贪和吝啬,成就舍心、成就无贪的品质,同时培养利益一切众生,愿意将自己的一切施舍于所有众生的慈悲心
所以我要修布施
二、我该如何修布施
首先思维悭贪的过患:为什么我会被绑在轮回中不得出离,就是因为我的心有种种贪著与不舍,粘在各种外境上。我会贪著于自己的财富,我觉得那是我幸福生活的保障;我会贪著于自己的色身,在于他的胖瘦美丑,健康与否;我会贪著于地位、名声、外界的评价,总想要表现一个完美的自己,进而我就会为此造很多恶业,掩盖自己的恶行,打妄语、谄诳、无正直心。只要我的内心,有一份贪,就注定我会有一份不解脱、不自在。凡夫是非常颠倒的,通过不断地向外抓取,占有、去获得,来缓解一下贪著、饥渴所带来的苦,我会把贪婪之苦的缓解,当作真实,进而不断地为此造业。而佛法的智慧,是釜底抽薪,彻底平息我内心的贪婪,能使我从此不再被悭贪之苦所折磨,更不会为了悭贪之苦的短暂缓解,而奔忙造业,最终把自己弄进三恶道。
因为目光短浅、看不清生命的真相,就会把眼前的一切看得很实在。而原文中的话,却写的非常现实。观身不净、生命就像悬崖之水,被业力掌控,无法自在,虚幻不实。在死亡面前都是苍白无力的,一切终归无所得。贪只会让自己自讨苦吃,是自己和自己过不去。所以,我应该要培养舍心,断除悭贪、吝啬的不良串习
其次思维修布施的利益,又再一次让我看到暇满人身的意义和价值。原本我这个虚幻的色身、无常的心念是毫无价值的,生命一次又一次在轮回中流转受苦,生生不已的轮回,就像乞丐一样以期获得一点蝇头小利。本是毫无意义的有漏之身,通过修习布施,我可以成就生命最高尚的品质,生生世世不再受苦受难。这是多么多么划算的行为
进而我应该每天发愿,将自己所有的一切(身、受用、善根)皆悉施舍于一切众生
发心纯正,只安住于“我要利益一切众生的”的心念中,没有别的杂念,避免贪功德、为自己积累福报的心
同时以实际行动做好法布施、财布施、无畏施
三、我决定如何调整并做到
1、继续完成每天定课,每天的定课自修功德至诚回向众生;
2.对家人要多布施:多关爱家人,不能因为弟弟的事情自己无能无力反而迁怒于一切自己看的不顺眼的事情与家人身上,对家人多说爱语、布施自己的时间、精力去陪伴关爱对方,令家人欢喜;
3.在日常生活中尽自己能力多行善,帮助别人,给人方便
4.积极承担义工,以感恩惜福的心,精进做义工,不挑三拣四、不懈怠、不抱怨。
5.多关爱同修,尽所能去解决工作、生活、修学中的烦恼、困惑,以布施的心,而不是完成任务、例行公事的心
6.删除不必要的人际圈和朋友圈,以真诚地法布施,以供养的心,单纯地利益众生的心参与分享。
日本安立的金属检测机怎么样?
日本进口的金属检测机主要有日本安立的,石田的,日科和日新的。其中日本安立的金属检测机是采用双频同时检测的,检测精度和稳定性要比其它品牌的要好些,价格上都差不多。安立金属检测机的马达是专利技术,其特点是精致小巧,防水,调速和正反转。另外拆卸方便可 随时清洗。详细参数请参考:http://www.ouya-china.com/anritso/anritso.htm
共修法义整理(74)
A、 自修法义梳理(全文):持戒学处
(一) 戒之自性
a) 内涵:戒的内涵即防非止恶。我们说到非和恶,包括心理和行为两方面。持戒的根本意义就在于,止息贪嗔痴的不善相续。
b) 标准:不仅要遮止外在行为,更要壮大内在的遮止力。让防非止恶的心理形成巨大的心理相续。将远离损害众生的心理达到极致,就是持戒的圆满。
(二) 戒之差别
a) 一是律仪戒(侧重止恶):别解脱戒不等同于菩萨戒的律仪戒
i. 菩萨的律仪戒不仅制身,同时也制心,起心动念就是犯罪了。菩萨的律仪戒是尽未来际。
ii. 声闻别解脱戒只是制身体行为,必须有实际行为才是犯罪。此外,声闻的别解脱戒是尽形寿。
b) 二是摄善法戒(侧重修善):立足于菩萨道的善法,主要指六度等善行。
i. 还没有生起的,通过观察修使它生起;
ii. 已经生起的,使它不要退失,直到把布施等善心修习圆满。
c) 三是饶益有情戒:依戒律规范,如理如法地帮助众生。
(三) 身心生起之法
a) 受持戒律:在行住坐卧中都能守持戒律的规定。
b) 不断观修:要通过不断观修。一方面思惟不守戒有哪些过患,一方面思惟守戒能给生命带来哪些殊胜利益。
c) 不应放逸:那些精进于利他的菩萨行者,不应该对戒松弛放逸,不认真守戒。
d) 成就智慧:通过持戒、修定,成就清净智慧。
e) 直至成佛:依戒行事会使我们的身心不断得到改善,直至成佛。
f) 受人尊敬:戒是最殊胜的装饰品。戒行和道德高尚,会受尊敬,而不会被嫉妒。
g) 少欲自在:因为持戒修行,少欲知足,所以在生活中很自在。
(四) 三聚净戒总结
a) 基础:别解脱戒和律仪戒是菩萨戒的基础。
b) 根基:律仪戒最根本的,是断除性罪(如杀盗淫妄)。
c) 关键:修十种善法,断除十种不善法。
d) 意义:不论声闻还是菩萨的修行,都应建立在十善业(通向善趣、解脱、安乐的途径)的基础上。
e) 原理:所有的持戒,都是从止息不善行,到止息不善念。
f) 根本:十善业是统摄一切戒的根本。
g) 圆满:把其他五度作为持戒的助缘,戒就能持得更圆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