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会计科目
为了连续、系统、全面地核算和监督经济活动所引起的各项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化,就有必要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按照其不同的特点和经济管理要求进行科学的分类,并事先确定分类核算的项目名称,规定其核算内容。这种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称为会计科目。
1、会计科目是复式记账的基础;
2、会计科目是编制记账凭证的基础;
3、会计科目为成本核算及财产清查提供了前提条件;
4、会计科目为编制会计报表提供了方便。
对会计科目进行分类的标准主要有三个:
一、是会计科目核算的归属分类:
1、资产类科目:按资产的流动性分为反映流动资产的科目和反映非流动资产的科目。
2、负债类科目:按负债的偿还期限分为反映流动负债的科目和反映长期负债的科目。
3、共同类科目:共同类科目的特点是需要从其期末余额所在方向界定其性质。
4、所有者权益类科目:按权益的形成和性质可分为反映资本的科目和反映留存收益的科目。
5、成本类科目:包括“生产成本”,“劳务成本”,“制造费用”等科目。
6、损益类科目:分为收入性科目和费用支出性科目。
二、是会计科目核算信息的详略程度:
1、总分类科目
2、明细科目
三、是会计科目的经济用途:
1、盘存类科目,
2、结算类科目,
3、跨期摊配类科目,
4、资本类科目,
5、调整类科目,
6、损益计算类科目,
7、集合分配类科目,
8、成本计算类科目,
9、财务成果类科目等。
什么是会计科目?
会计科目是账户的名称。账户是根据会计科目开设的,账户还具有一定的格式。会计科目的内容、分类和方法,决定了账户的内容、分类和方法,账户是根据会计科目开设的,因此会计科目与账户的内容相同、分类相同、方法相同。
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各有不同,管理要求也有不同。为了全面、系统、分类地核算与监督各项经济业务的发生情况,以及由此而引起的各项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和各项损益的增减变动,就有必要按照各项会计对象分别设置会计科目。
为了连续、系统、全面地核算和监督经济活动所引起的各项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化,就有必要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按照其不同的特点和经济管理要求进行科学的分类,并事先确定分类核算的项目名称,规定其核算内容。这种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称为会计科目。
会计科目是什么?
1、会计: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2、会计对象:会计所核算和监督的内容。3、会计主体:是指会计所核算和监督的特定单位或组织,它界定了从事会计工作和提供会计信息的空间范围。4、可比性原则:是指要求企业的会计核算按照规定的会计处理方法进行,会计指标应当口径一致,相互可比。5、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进行的基本分类,是会计核算对象的具体化。6、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7、负债: 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8、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9、会计科目:是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10、账户:是根据会计科目设置的具有一定格式,用于分类反映会计要素增减变动情况及其结果的载体。11、复式记账:复式记账法是以资产与权益平衡关系作为记账基础,对于每一笔经济业务,都要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进行登记,系统地反映资金运动变化结果的一种记账方法。12、借贷记账法:就是以“借”“贷”为记账符号的一种复式记账方法。13、会计分录:是指对某项经济业务标明其应借应贷账户及其金额的记录,简称分录。14、总分类账户:又称总账账户,是按照总分类会计科目分别开设的,用来提供总括的核算资料。15、会计凭证:是记录经济业务事项发生和完成情况的书面证明,也是登记账簿的依据。16、原始凭证:又称单据,是在经济业务发生或完成时取得或填制的,用以纪录或证明经济业务的发生或完成情况的文字凭据。17、记账凭证:又称记账凭单,使会计人员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按照经济业务事项的内容加以归类,并据以确定会计分录后所填制的会计凭证,它是登记账簿的直接依据。18、对账:就是在有关经济业务入账以后,进行账簿的核对。19、账务处理程序:也称会计核算组织程序或会计核算形式,是指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相结合的方式。20、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的会计报表。21、利润表:是指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的会计报表。22、会计档案:是指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财务会计报告等会计核算专业材料,它是记录和反映单位经济业务的重要史料和证据。23、会计账簿: 是指由一定格式账页组成,以经过审核的会计凭证为依据,全面、系统、连续地记录各项经济业务的簿籍。24、持续经营:是指会计主体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将根据正常的经营方针和既定的经营目标持续经营下去。25、权责发生制:也叫应计制,是指企业按收入的权利和支出的义务是否归属于本期来确认收入、费用的标准,而不是按款项的实际收支是否在本期发生,也就是以应收应付为标准。
会计科目是什么名称
会计科目(简称科目),是对会计要素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是进行会计核算和提供会计信息的基础。会计科目可以按其反映的经济内容(即所属的会计要素)、所提供信息的详细程度及其统驭关系分类。按反映的经济内容的分类:会计科目按其反映的经济内容不同,可分为资产类科目、负债类科目、共同类科目、所有者权益类科目、成本类科目、损益类科目六大类。每一类会计科目可按一定标准再分为若干个具体的科目。资产类(也包括资产的备抵)科目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预付账款、应收账款、坏账准备、原材料、库存商品、存货跌价准备、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固定资产清理、无形资产、累计摊销、无形资产减值准备、长期待摊费用。
会计科目是什么的名称
账户的。会计科目是账户的名称。账户是根据会计科目设置的,具有一定格式和结构,用于反映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动情况及其结果的载体。每一个账户都有一个名称,用以说明该账户核算的经济内容。账户是根据会计科目设置的,因此账户的名称必须与会计科目一致。账户与会计科目的联系:会计科目与账户都是对会计要素具体内容的科学分类,两者核算内容一致,性质相同。会计科目是账户的名称,也是设置账户的依据;账户是根据会计科目开设的,是会计科目的具体运用。没有会计科目,账户便失去了设置的依据;没有账户,就无法发挥会计科目的作用。账户与会计科目的区别是:会计科目仅仅是账户的名称,不存在结构;而账户则具有一定的格式和结构,并通过其结构反映某项经济内容的增减变动及其余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