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勤的履历
1981年7月——1983年7月,在黑龙滩林业技工学校学习;1983年8月——1991年7月,四川省阿坝州林业运输公司工作,任财务股股长(其间:1984年9月—1986年7月在华东工学院工业会计专业学习,大专毕业);1991年8月——1995年12月,四川省都江堰市审计局工作,任审计师事务所副所长;1996年1月——1997年1月,四川省都江堰市审计局办公室主任,审计事务所副所长(其间:1995年8月起至1997年12月在四川省委党校函授学院经济管理专业大学毕业);1997年2月——1999年8月,审计师事务所所长;1999年9月——2001年11月,四川省都江堰市审计局局长助理;2001年12月——2006年9月,四川省都江堰市审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2006年10月——2014年,四川省都江堰市审计局党组书记、局长。
徐勤的简介
1982年毕业于合肥工业大学,一直从事技术和管理工作,1993年晋升高级工程师。现为国家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国家注册咨询工程师(投资)、香港工程师学会结构界别法定会员、硕士生导师、教授级工程师、勘察设计大师。2008年获得安徽省首批“勘察设计行业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现任合肥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 主持或负责完成了一百余项的工程设计(包括两项国家重点工程和两项省级重点工程,)和大量的设计项目的审核工作,其中获得部省级优秀设计奖17项,1项建设部优秀设计奖。同时发表了13篇学术论文,参加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研究项目等4项课题,指导硕士研究生和工程硕士十余人。 作为合肥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主管和负责院技术管理、标准化和质量体系建设工作;专业技术人员岗位培训及指导高级工程师开展业务;大型工程项目的方案确定和技术质量把关;解决工程疑难问题;对外技术合作、交流以及工程咨询工作。
徐勤的生平
1890年秋初次谒见康有为,著弟子籍,1891年入长兴里万木草堂受业。[1]徐勤治学勤奋,“坚苦刚毅,以进于成”,是长兴里十大弟子之一。又因其为人慷慨,性情爽直,能“急朋友之难”,深得康有为的嘉许。徐勤家境相对宽裕,且少年持家,“常供养朋友之才贤者”,万木草堂几次搬迁及平日刻板印书之费,皆由他出,而他自己“几以任恤破其家也”。[2]徐勤心直口快,康有为也曾当面指出他“好善如不及,疾恶如探汤,好面折人,不能容人过,强御则益折之。”[3]在万木草堂,学有余力的弟子常协助康有为编书,“编书工作徐勤最积极”,“逢编书日,有晏起未列席者,即入室干涉。”[4]1896年,徐勤与另一名草堂弟子王觉任担任学长,主持草堂的管理和教学工作,讲课答问,一如既往,这也为他后来主持横滨大同学校积累了有益的经验。徐勤是最早接受康有为变法思想的草堂弟子之一,也是最早投入变法宣传和实务之中的弟子之一。1895年12月,上海强学会成立,康决定设立一机关报即《强学报》,以与北京的《中外纪闻》[5]形成南北呼应之势,因康有他事在身,于是电调徐勤与何树龄赴沪主持报务。[6]徐何二人于次年1月初抵沪,他们秉奉康有为厘定的宗旨,以孔子纪年,高举“自强”的大旗,大论变法的必要性。《强学报》虽然只出了三期便遭封禁,但因由徐何二人主编,完全反映以康有为为首的维新派的政治主张,政治色彩鲜明,甚至还第一次在报刊上登出了开议院“以通下情”的主张,其意义不可低估。[7]同时,这次上海之行也是徐勤正式登上政治生活舞台的开端,徐勤在上海结识了不少新学之士,开阔了视野,为日后的政治活动打下了一定基础。1897年2月,徐勤与康广仁等人在澳门办起《知新报》,并出任撰述,连续发表了《地球大势公论》等系列政论文章,分析了世界格局,指出俄国是当前中国的头号敌人,寄言中国学习欧美日本,实行变法维新,十年就能收复国土并抬头于世界,[8]在当时的维新派人士中,也堪为较有见地和激进的言论。1897年秋冬,徐勤在《时务报》上连载发表了《中国除害议》,揭露中国的“十二大害”,鼓吹变法除害,又极力抨击科举制度,引起清朝官员的仇视,张之洞特授意幕僚梁鼎芬驰函当时《时务报》报馆经理汪康年予以压制,汪遂不续登。[9]徐勤还称赞孟子“重民仁天下”的思想,认为这是 “孟子大义”,但不幸为后人所忽视。他把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糅合到“民本”思想中,在《自序》中,他指出:正是由于“为民”还是“不为民”,使孟子与吴起商鞅等“一时之士”或“一国之士”不同,成为“天下之士”、“古今之士”而受到世界人民的尊敬。同时,他寄希望于统治者,若他们能像华盛顿一样“变民主而为民”,则天下变为“君民之世”,而“非君之世也”。[10]徐勤也是康有为最忠实、信赖的门徒,被人誉为“康氏之子路”,[11]他与康有为关系之密切,甚至连梁启超都及不上。戊戌政变发生后,康有为罹难舟中,危难之际,作书托付徐勤照料老母家人,由此可见一斑。后来徐勤任保皇会副会长,保皇会改为宪政会后则出任副总裁,积极协助康有为推行保皇运动,论其力其功,不愧为康氏之股肱。1897年正值维新运动风起云涌之际,康有为发动手下弟子,联络国内维新志士,广造变法言论,大设学会及各类新式团体,躬身维新实践,应该说正是身边需要得力助手的时候,而此时康有为派遣以徐勤为首的四位心腹弟子东渡日本,执教横滨,不愧为康有为高瞻远瞩之举。徐勤等人也不负师门厚望,他们在推行以“学以报国”为主旨的励志教育的同时,以横滨大同学校为中心,广泛联络华侨,鼓吹变法维新,开创了维新派在海外的第一块根据地。1897年冬徐勤受任横滨大同学校总教习之时,[12]年仅二十五岁。在许多方面,徐勤都接受了康有为的观念,从徐勤的身上,的确最能看到康有为的影子,是故有人称他为“不是康有为的康有为”。同康一样,徐勤也是在近代中国社会和文化转型时期的知识分子代表,在看到西方枪炮威慑的同时,他们亦领悟到西方国家在政治制度上的优势,感受到西方文化的冲击。康有为、徐勤等为救国奔走,倡导维新,致力于启蒙工作,并希望从传统之中发掘出能立得起来并可与西方文化抗衡的东西,“孔教”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他们唯一能找到的答案。他们希冀在“传统”和“新学”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以使文化的发展符合社会变革的需要,然而传统的教化已经深入骨髓,尽管提倡新学,也改变不了他们心理上的传统文化的优势,使他们呈现欲“新”还“旧”的特点。这种思想上的矛盾也是文化转型时期近代知识分子的一个共性问题,即既有固守传统的一面,也有因时“纳新”的一面,并希冀寻找二者的结合点。尽管这种努力没有得出令人满意的结果,但从努力的方向和动机来看,他们还是迈出了有意义的一步。无论如何,作为近代爱国志士和先觉者之一,徐勤的所有活动,都是以救国报国为出发点的,他身在日本,心系中华,始终都关心着祖国的前途和命运。1898年初,徐勤刚到横滨不久,他就飞鸿至当时消息灵通人士、上海《时务报》编辑汪康年,问讯国内最新举动。[13]1898年11月,徐勤还秘密回国,处理一些政变的善后事宜。庚子前夕,康有为策划勤王运动,调徐勤离横滨,此后徐勤再也没有回过横滨大同学校。徐勤离开横滨后,由另一康门弟子林奎(字慧儒)继任总教习。1923年横滨遭大地震,横滨大同学校毁于一旦,是故“无形解散”,今校址已不复存,档案也全无,其历届学生姓名也多无从稽考,但其毕业生咸备爱国之志,大都投入了当时浩浩荡荡的救国运动,如近代爱国学者苏曼殊就是其中一位。[14]值得一提的是,戊戌政变后,以梁启超为首的康门弟子群来到横滨,为横滨大同学校增添了新的力量,除林奎外,梁启田(字君力)、钟卓京、劳焜(字伯燮)、鲍炽、罗昌等都先后出任过中文教习,1899年横滨大同学校的学生总人数也由150名增至200余名。梁启超还在横滨大同学校创立了“志学会”,引导学生讨论政治得失,分析各种变法主张。稍后梁启超又创办了神户同文学校和东京高等大同学校,横滨大同学校的优等生冯懋龙(自由)、冯斯栾、郑贯一、曾广勷、郑云汉和张汝智等七人也升入东京高等大同学校继续学习,同时湖南时务学堂的林圭、蔡锷、范源濂、秦力山和唐才质等十余人也进入该校。由于东京高等大同学校更为自由宽松的气氛,诸生“高谈革命”,并吸引了不少有志青年前往交流学习,使之成为中国留学生在日本一时之大本营,[15]这也算是横滨大同学校的扩展和提升。1900年徐勤只身南洋,联络华侨志士,筹集经费和筹划起义,冀图对抗以慈禧、荣禄为首的后党,重新扶立光绪帝,同年4月还曾潜回广东,召集勤王之士,数月后,勤王运动终告失败。1904年徐勤在香港创办《商报》,翌年冬在新加坡创办《南洋总汇报》,后来还创立广州《国事报》和《国是报》,“日仆仆于南洋、美、墨十余年”,全力投身于保皇活动。1912年徐勤被海外华侨推选为国会议员,归国后曾任进步党广东支部长、华侨宣慰使等。1916年2月曾募兵反袁,在“海珠事变”中负伤,逃至香港,后移居澳门,晚年居住天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