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强台风是什么?
泰培台风。史上最强台风21级叫泰培台风。台风泰培是有纪录以来全世界情况最强烈的超强台风,强度达到21级。泰培台风介绍:泰培,被人们称为史上最强台风,这起台风发生在1979年10月4日,1979年10月24日才完全消失,主要影响的区域是日本,当然我国福建等地也是受到了一定影响的。根据资料显示,泰培台风造成日本110人死亡543伤受伤另外5人失踪。受灾人口数万,另外数千栋房屋全部倒塌。泰培在关岛附近形成,这一次台风强度是至今为止在所有记录中最强的,同时也是台风中破坏力最强大的一次。虽然说当时有关部门发出了预警,但是还是给影响区域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世界历史上最大最强的台风是什么
自然灾害是人类所不可避免的,地球纪录上最强的热带气旋台风泰培被称为世界上最大最强的台风。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世界历史上最大最强的台风,希望你们喜欢。
世界历史上最大最强的台风:泰培
台风泰培(英语:Typhoon Tip,台湾译名:狄普)是全球有确切纪录以来影响范围最大,强度第二,中心海面气压最低的热带气旋,生成于北太平洋西部。美国联合台风警报中心称之为超级台风泰培(Super Typhoon Tip)。日本1979年的大范围洪灾就是由这个台风造成的。当时日本国内一向不以命名称呼台风,所以当时日本气象台对内称呼该台风为第20号台风,并在记录里记为昭和54年第20号台风。
台风泰培的发展历程
台风泰培(Typhoon Tip)是有确切纪录以来影响范围最大(第二大是台风尤特),强度最强的热带气旋,且因其生成位置位于西太平洋,因此被称为超级台风泰培(Super Typhoon Tip)。日本1979年的大范围洪灾就是由这个台风造成的。当时日本国内一向不以命名称呼台风,所以当时日本气象台对内称呼该台风为第20号台风,并在记录里记为昭和54年第20号台风。 1979年10月初,西北太平洋及南海区域的季风槽相当广阔及活跃,槽中有三个扰动,分别是台风莎菈(Sarah)、热带风暴罗杰(Roger)及台风泰培(Tip)。台风莎菈影响南海,大致向西移动,其中心最高风力达每小时205公里,未有影响泰培。而热带风暴罗杰与泰培有较多的相互效应,它影响东经135度以东的西北太平洋,其中心最高风力达每小时85公里。
台风泰培的形成初期
Roger早于10月2日上午在关岛之西南约300公里处形成,同日下午它在关岛以西约420公里处增强为一热带低气压。其后Roger于10月4日增强为热带风暴,同日下午达到颠峰,其中心最高风力达每小时85公里。同日泰培在卓克岛之东南约300公里处(北纬6.3度,东经154.1度)形成,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对它发出热带气旋形成警报(TCFA),随后它在卓克岛之东南约190公里处增强为热带低气压。当时它受发展得相当成熟的Roger影响,缓慢向东南移动。
受到Roger影响,季风槽延伸到东经160度附近,当时是有广泛而强大的跨赤道西南气流存在,显示季风槽当时异常活跃。然而Roger较为强大而抢夺了西南季侯风所带来的大部份水汽和辐合流场,因此泰培初期发展受到抑制。
开始增强及直趋关岛
热带风暴罗杰(Roger)于10月6日移至中纬度地区,对泰培影响相对减少,因此泰培逐渐增强,它于10月6日增强为一热带风暴。而Roger于10月7日移至日本附近,显著减弱及进入西风带并转化为温带气旋。
随着Roger减弱,东经135度至东经140度,由赤道至Roger中心成为一广阔的低压槽状态,并呈一大型鞍型场状态,地面槽以东为强烈的副热带高压脊,西面为大陆性反气旋,因此西南季风会集中而强烈的汇聚于该槽间;而当泰培移入该槽间,可得到强烈的大尺度辐合,以及高温高湿的水汽支援。泰培在地面槽以东的强烈副热带高压脊影响下,大致向西北偏西移动,朝向关岛。它缓慢增强,并于10月8日下午增强为一强烈热带风暴。其后它直趋关岛,对关岛构成严重威胁(关岛是联合台风警报中心的总部所在),因此联合台风警报中心作出60次的飞机观测。泰培在10月9日下午10时,于关岛以南约46公里处掠过,当地吹暴风,录得风力平均为每小时90公里,阵风则达每小时118公里。
爆发增强
泰培掠过关岛以南海域后,于10月9日下午进一步增强为台风。随后泰培移至上面提及的由西南季风及高层反气旋所组成的强烈辐合和高空辐散之区域当中,得以迅速增强。当时它的增强速度比起预期还要快,10月9日至10月11日期间,泰培的中心气压下降了98百帕斯卡。10月11日,泰培进一步增强,被联合台风警报中心评估为超级台风,中心风力被评估为每小时240公里。10月11日泰培转向西北移动。
台风泰培的灾害影响
对日本影响
·110人死亡、5人失踪、543人受伤
·139栋房屋倒塌,另有1,287栋受损
·床上浸水8,157栋、床下浸水47,943栋
·耕地受害25,451公顷
·船舶受害19只
在达到最高时速后,泰培逐渐减弱并向日本沿海靠近。大量的不间断的降水,导致了本州岛多处塌方和泥石流。泰培减弱为热带风暴并于10月19日在日本登陆。泰培一共造成了110人死亡,并给日本的农业和渔业造成了数百万美元的重大损失。
对中国福建省的影响
泉州风雨和受灾情况:一般,主要为风灾。
7919号"台风泰培"为转向台风,台风泰培10月19日08时在
日本登陆,风力超过12级。影响期间,福建省沿海风力达到6~7级,阵风8~9级。受冷空气和台风共同影响,11~18日,平潭以北沿海几乎天天都刮偏北大风,持续时间之长是解放以来所没有过的。
全省受影响情况:大风对渔业破坏性很强,损失较重。据平潭县反映,大风打碎帆船1条,损伤123条,打碎木船42条,损坏55条,打碎或流失鱼网418张,人工养殖紫菜绝收252.6亩,受灾人口约达2.5万人。
台风泰培的受灾情况
110人死亡、5人失踪、543人受伤
139栋房屋倒塌,另有1,287栋受损
床上浸水8,157栋、床下浸水47,943栋
耕地受害25,451公顷
船舶受害19只
在达到最高时速后,泰培逐渐减弱并向日本沿海靠近。大量的不间断的降水,导致了本州岛多处塌方和泥石流。最终泰培减弱为弱风暴并于10月19日在日本登陆,但它所带来的损失一点也不少。泰培一共造成了110人死亡,并给日本的农业和渔业造成了数百万美元的重大损失。
猜你喜欢:
1. 最畅销的书排行榜
2. 世界历史上等级最大的地震
3. 面积最大的国家前10名
4. 世界历史上最大的帝国
5. 世界历史上最大的地震
帕卡台风是怎样形成的?
热带风暴帕卡为2012年太平洋台风季首个被命名的风暴。“帕卡”一名乃由老挝提供,意指伊洛瓦底江海豚,是生长在湄公河下游的一种淡水鱼。2012年3月17日,一个低压区在帕劳的西北方附近形成,并坐落于有中度垂直风切变和不良海面温度海面上。由于一个在系统东北方的高压区扩展到越南,引导系统缓缓地在未来几天内穿越维萨亚斯群岛的地区和巴拉望省。3月26日早上,日本气象厅把此热带扰动再一次升格为热带低气压,由于当时南海有比较低的风切变和良好的海面温度,有利于系统的重整。因为系统的LLCC开始巩固,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对此热带低气压发岀热带气旋形成警告(TCFA)。由于系统的的对流已经完全裹住环流中心,日本气象厅把此热带低气压升格为热带风暴,并命名为帕卡。3月30日,因为风眼开始形成,联合台风警报中心把帕卡升格为1级台风,而香港天文台也把它升格为强热带风暴。受到陆地和比较冷的海面温度影响,联合台风警报中心把帕卡降格为热带风暴。4月1日,帕卡在越南头顿市附近登陆,并开始减弱。联合台风警报中心把帕卡降格为热带低气压,在帕卡减弱为热带低气压后不久,NRL便对帕卡发出最后警告,而中央气象台也在8时对其停止编号。之后帕卡的残留雨带和外露的LLCC继续在柬埔寨、老挝和越南徘徊。2017年第14号台风“帕卡”生成,中心位置北纬15.5度、东经124.2度,强度等级热带风暴级,中心气压995 hPa,位置距离菲律宾马尼拉东偏北方向约360公里,七级风圈半径120-180公里。预计“帕卡”将以每小时14公里左右的速度向西偏北方向移动,强度逐渐加强。台风“帕卡”将于24日晚上在菲律宾吕宋岛东部沿海登陆,穿过吕宋岛后将于26日白天移入南海东部海面,尔后转为向西北方向移动,逐渐向广东中部到海南东部一带沿海靠近,并将于27日在上述沿海登陆(25-33米/秒,10-12级,强热带风暴级或台风级),登陆后强度逐渐减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