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鸡头是个天然稳定器?
1930年,中子刚被发现,中微子与暗物质的假说正在被提出,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John Hopkins University)的生物学家邓拉普(Knight Dunlap)和莫瑞尔(O.H.Mowrer)却在喂鸽子。他们找了个房间,在房间的一头放了些食物,然后在另一头放出鸽子,由其去追寻食物,同时用一个简陋得甚至不如现今许多手机的相机,拍摄得了鸽子们的行走图片。邓老师和莫老师,通过这个简单无比的实验与模糊不清的照片告诉我们,鸽子走路时,头部并不是有规律地前后移动,而是一直在往前伸。在行走时,鸽子脖子往前一顶,头先行。然后,头部静止在先前位置,等待着身体和脚跟进。只是因为身子往前移,头对身体的相对位置挪后,造成了先往前点头、再向后缩脖子的假象。为什么鸽子走路不能如天鹅一般优雅娴静,而非得一顿一顿吃力地伸脖子?邓老师们提出了个假想:在等待身体跟进的阶段,暂时静止的头部有利于鸽子获得稳定的视野,使鸽子看清周围的事物。可是,他并没有提出证据,四十多年间,像我们今天的读者一样,科学家们为这个问题深深困扰,各自提出了不同的假设。大体来说,江湖上分为三大门派:平衡说,运动说和视觉说。平衡说的大侠们认为是身体速度的变化,刺激内耳里面控制平衡的前庭器官,造成点头;运动说的高手们则强调小鸟行走时一举翅一投足,都可能造成脖子和脑袋的肌肉自然反射,所以头部不断运动;视觉说的好汉自然高举邓老师和莫老师的大旗,把“点头摇头,看得清楚才是好头”的理论发扬光大。
鸡头稳定原理
鸡会在运动的时候保持头部稳定,方便让自己的视野稳定,看清东西。鸡的眼睛并没有进化出转动眼球瞄准视线的功能,所以当鸡想要瞄准视线时必须依靠颈部的稳定才能保证视线的稳定。因此如果鸡头太抖,鸡不仅不能保证视线稳定,还会被自己给抖晕过去。因此为了能够适应眼球的缺陷,鸡头只好用防抖来弥补。由于巩膜环的存在,鸟类的眼球就不能自由转动,所以需要用头部来防抖。比如人类盯着某件物体,在一定的角度内不管头部怎么摆动,眼球是一直保持稳定的。这些鸟类的头部就和人的眼球差不多,为了保证视觉平稳,就会让头部保持平稳。鸡头能吃吗?鸡头可以吃但建议少吃或尽量不吃,鸡头中通常没有毒素,但鸡头中胆固醇含量相对较高,食用过多可能会对人体产生一定的不良影响。尤其是身体较为虚弱的人群,如儿童、孕妇、老年人等建议避免食用鸡头。鸡头中主要能食用的是鸡脑,而鸡脑中含有大量的胆固醇,过量食用不但会导致肥胖,还可能对食用者的心脑血管系统产生一定的不良影响,尤其是有高脂血症、动脉硬化、冠心病等疾病的患者,需尽量避免食用鸡头。而且鸡头中营养价值也较低,食用并没有过多的对机体的好处,所以一般不建议食用鸡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