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赏析

时间:2024-09-11 15:42:58编辑:揭秘君

李白的诗赏析

独坐敬亭山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敬亭山:在今安徽宣城市北。上元二年(761年),李白已年过花甲,在经历了安史之乱,经历了牢狱之灾,经历了带罪流放之后,李白第七次、也是人生中的最后一次来到宣城,他独自一人步登上敬亭山,独坐许久,吟下了《独坐敬亭山》这首千古绝唱。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尽:没有了。孤云:陶渊明《咏贫士诗》中有“孤云独无依”的句子。朱谏注:“言我独坐之时,鸟飞云散,有若无情而不相亲者。独有敬亭之山,长相看而不相厌也。” 独去闲:独去,独自去。 闲,形容云彩飘来飘去,悠闲自在的样子。群鸟高飞渐渐消失无影无踪,孤云独去自在飘荡。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两不厌:指诗人和敬亭山而言。厌:满足。只有我和眼前的敬亭山,彼此之间两不相厌。03看过很多鉴赏这首诗的文章,都是这么写的,诗人李白独坐在敬亭山上,云自去了,仿佛世间一却都厌弃自己,唯有眼前的敬亭山,与诗人两不相厌,聊慰李白内心的孤独。这鸟云,自然是影射世人的

李白的诗句赏析

1.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望庐山瀑布》
这首诗极其成功地运用了比喻、夸张和想象,写出了巍巍香炉峰,藏在云烟雾霭之中,遥望瀑布就如从云端飞流直下,临空而落,这不禁让人怀疑这是一条银河从天而降。苏东坡十分赞赏这首诗,说“帝遣银河一脉垂,古来唯有谪仙词”。
2.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李白《夜宿山寺》
诗人夜宿深山里面的一个寺庙,这寺楼峻峭挺拔、高耸入云。“手可摘星辰”以极其夸张的技法来烘托山寺之高耸云霄,字字将读者的审美视线引向星汉灿烂的夜空。
3.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北风行》
李白有着丰富的想象,以席来拟雪花,此句想像飞腾,精彩绝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雪花大,密的特点,还写出了边疆的寒冷。鲁迅在《漫谈“漫画”》一文中说:“‘燕山雪花大如席’,是夸张,但燕山究竟有雪花,就含着一点诚实在里面,使我们立刻知道燕山原来有这么冷。”
4.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早发白帝城》
公元759年,李白因永王李璘案被流放夜郎,行至白帝城的时候,忽然收到赦免的消息,惊喜交加,随即乘舟东下江陵。古时长江三峡,常有高猿长啸。诗人身在这如脱弦之箭、顺流直下的船上,诗人感到十分畅快和兴奋。
5.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李白《上李邕》
大鹏是《庄子·逍遥游》中的神鸟,传说这只神鸟其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其翼若垂天之云”,翅膀拍下水就是三千里,扶摇直上,可高达九万里。大鹏在庄子的哲学体系中是自由的象征,李白深受其影响,故而李白的作品中永远有最浪漫的幻想,永远充满对*贵的傲视和对自由的追求。在这首诗中,李白以大鹏自比,描写了传说中的神鸟大鹏起飞、下落时浩荡之景象,更是表现出了诗人李白此时豪情满怀、直冲青云之志向。


江雪古诗

《江雪》是唐代诗柳宗元写的山水诗。诗人只用了二十个字,就描绘了一幅幽静寒冷的画面:在下着大雪的江面上,一叶小舟,一个老渔翁,独自在寒冷的江心垂钓。
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译文:所有的山上,飞鸟的身影已经绝迹,所有道路都不见人的踪迹。
江面孤舟上,一位披戴着蓑笠的老翁,独自在漫天风雪中垂钓。


古诗《江雪》赏析

  这首《江雪》诗人只用了二十个字,就把我们带到一个幽静寒冷的境地。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古诗《江雪》赏析,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赏析:   这是一首押仄韵的五言绝句,是柳宗元的代表作之一。大约作于他谪居永州(今湖南零陵)期间。   柳宗元被贬到永州之后,精神上受到很大刺激和压抑,于是,他就借描写山水景物,借歌咏隐居在山水之间的渔翁,来寄托自己清高而孤傲的情感,抒发自己在政治上失意的郁闷苦恼。因此,柳宗元笔下的山水诗有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把客观境界写得比较幽僻,而诗人的主观的心情则显得比较寂寞,甚至有时不免过于孤独,过于冷清,不带一点人间烟火气。这显然同他一生的遭遇和他整个的思想感情的发展变化是分不开的。   这首《江雪》正是这样。诗人只用了二十个字,就把我们带到一个幽静寒冷的境地。呈现在读者眼前的,是这样一幅图画:在下着大雪的江面上,一叶小舟,一个老渔翁,独自在寒冷的江心垂钓。诗人向读者展示的,是这样一些内容:天地之间是如此纯洁而寂静,一尘不染,万籁无声;渔翁的生活是如此清高,渔翁的性格是如此孤傲。其实,这正是柳宗元由于憎恨当时那个一天天在走下坡路的唐代社会而创造出来的一个幻想境界,比起陶渊明《桃花源记》里的人物,恐怕还要显得虚无缥缈,远离尘世。诗人所要具体描写的本极简单,不过是一条小船,一个穿蓑衣戴笠帽的老渔翁,在大雪的江面上钓鱼,如此而已。可是,为了突出主要的描写对象,诗人不惜用一半篇幅去描写它的背景,而且使这个背景尽量广大寥廓,几乎到了浩瀚无边的程度。背景越广大,主要的描写对象就越显得突出。首先,诗人用“千山”、“万径”这两个词,目的是为了给下面两句的“孤舟”和“独钓”的画面作陪衬。没有“千”、“万”两字,下面的“孤”、“独”两字也就平淡无奇,没有什么感染力了。其次,山上的鸟飞,路上的`人踪,这本来是极平常的事,也是最一般化的形象。可是,诗人却把它们放在“千山”、“万径”的下面,再加上一个“绝”和一个“灭”字,这就把最常见的、最一般化的动态,一下子给变成极端的寂静、绝对的沉默,形成一种不平常的景象。因此,下面两句原来是属于静态的描写,由于摆在这种绝对幽静、绝对沉寂的背景之下,倒反而显得玲珑剔透,有了生气,在画面上浮动起来、活跃起来了。也可以这样说,前两句本来是陪衬的远景,照一般理解,只要勾勒个轮廓也就可以了,不必费很大气力去精雕细刻。可是,诗人却恰好不这样处理。这好象拍电影,用放大了多少倍的特写镜头,把属于背景范围的每一个角落都交代得、反映得一清二楚。写得越具体细致,就越显得概括夸张。而后面的两句,本来是诗人有心要突出描写的对象,结果却使用了远距离的镜头,反而把它缩小了多少倍,给读者一种空灵剔透、可见而不可即的感觉。只有这样写,才能表达作者所迫切希望展示给读者的那种摆脱世俗、超然物外的清高孤傲的思想感情。至于这种远距离感觉的形成,主要是作者把一个“雪”字放在全诗的最末尾,并且同“江”字连起来所产生的效果。   在这首诗里,笼罩一切、包罗一切旳东西是雪、山上是雪,路上也是雪,而且“千山”、“万径”都是雪,才使得“鸟飞绝”、“人踪灭”。就连船篷上,渔翁旳蓑笠上,当然也都是雪。可是作者并没有把这些景物同“雪”明显地联系在一起。相反,在这个画面里,只有江,只有江心。江,当然不会存雪,不会被雪盖住,而且即使雪下到江里,也立刻会变成水。然而作者却偏偏用了“寒江雪”三个字,把“江”和“雪”这两个关系最远旳形象联系到一起,这就给人以一种比较空蒙、比较遥远、比较缩小了旳感觉,这就形成了远距离旳镜头。这就使得诗中主要描写旳对象更集中、更灵巧、更突出。因为连江里都仿佛下满了雪,连不存雪旳地方都充满了雪,这就把雪下得又大又密、又浓又厚旳情形完全写出来了,把水天不分、上下苍茫一片旳气氛也完全烘托出来了。至于上面再用一个“寒”字,固然是为了点明气候;但诗人旳主观意图却是在想不动声色地写出渔翁旳精神世界。试想,在这样一个寒冷寂静旳环境里,那个老渔翁竟然不怕天冷,不怕雪大,忘掉了一切,专心地钓鱼,形体虽然孤独,性格却显得清高孤傲,甚至有点凛然不可侵犯似旳。这个被幻化了旳、美化了旳渔翁形象,实际正是柳宗元本人旳思想感情旳寄托和写照。由此可见,这“寒江雪”三字正是“画龙点睛”之笔,它把全诗前后两部分有机地联系起来,不但形成了一幅凝炼概括旳图景,也塑造了渔翁完整突出旳形象。   用具体而细致旳手法来摹写背景,用远距离画面来描写主要形象;精雕细琢和极度旳夸张概括,错综地统一在一首诗里,是这首山水小诗独有旳艺术特色。

关于泰山的诗句古诗大全

1. 关于泰山的诗句古诗
关于泰山的诗句古诗 1. 关于泰山的诗句
1,泰山嵯峨夏云在,疑是白波涨东海。 —— 出自唐代诗人李白《早秋单父南楼酬窦公衡》

白话文释义:泰山顶上夏云嵯峨,山上有山,好像是东海白浪连天涌。

2,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出自唐代诗人杜甫所作《望岳》

白话文释义:巍峨的泰山,到底如何雄伟?走出齐鲁,依然可见那青青的峰顶。神奇自然会聚了千种美景,山南山北分隔出清晨和黄昏。层层白云,荡涤胸中沟壑;翩翩归鸟,飞入赏景眼圈。定要登上泰山顶峰,俯瞰群山,豪情满怀。

3,岱宗何崔嵬,群山无与比。——出自元代贾鲁《 登泰山》

白话文释义:泰山是那么的高大, 其它山脉无法与它相比。

4,昨汝登东岳,何峰是绝峰?有无丈人台,几许大夫松。——出自明代李梦阳《郑生至自泰山》

白话文释义:昨天你爬泰山去了,最高峰是哪座峰啊?有没有文人雅士留下的观景台啊?有几颗大夫松啊?

5,四月上泰山,石屏御道开。六龙过万壑,涧谷随萦回。马迹绕碧峰,于今满青苔。飞流洒绝巘,水急松声哀。北眺崿嶂奇,倾崖向东摧。——出自唐代李白《游泰山》

白话文释义:阳春四月登泰山,平整的御道沿着屏风样的山峰直上。皇上曾经乘坐六龙车辇翻山越岭,深壑幽谷萦回曲折。当年碧峰上遗留的马蹄痕迹,现在早已被青苔掩盖。峭壁悬崖,飞瀑喷流,松风水声激切哀鸣。北望群峰奇绝,仿佛向东海倾倒。
2. 描写泰山的诗句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 杜甫《望岳》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 杜甫《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 杜甫《望岳》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 杜甫《望岳》山映斜阳天接水。

—— 范仲淹《苏幕遮·怀旧》一杯酒,问何似,身后名?人间万事,毫发常重泰山轻。—— 辛弃疾《水调歌头·壬子三山被召陈》。

扶摇九万里,未可诬齐谐。 —— 贾鲁《登泰山》四月上泰山,石屏御道开。

—— 李白《游泰山》对朝云叆叇,暮雨霏微,乱峰相倚。 —— 黄庭坚《醉蓬莱》万里江山知何处。

—— 张元干《贺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赴新州》泰山天壤间,屹如郁萧台。 —— 元好问《登岱》泰山嵯峨夏云在,疑是白波涨东海。

—— 李白《早秋单父南楼酬窦公衡》从军玉门道,逐虏金微山。 —— 李白《从军行》江山如画,望中烟树历历。

—— 苏轼《念奴娇·中秋》泰山不要欺毫末,颜子无心羡老彭。 —— 白居易《放言五首·其五》清晓骑白鹿,直上天门山。

—— 李白《游泰山》山际逢羽人,方瞳好容颜。 —— 李白《游泰山》岱宗何崔嵬,群山无与比。

—— 贾鲁《登泰山》黄河从西来,窈窕入远山。 —— 李白《游泰山》登高望蓬瀛,想象金银台。

—— 李白《游泰山》对山河百二,泪痕沾血。 —— 张琼英《满江红·题南京夷山驿》齐景升丘山,涕泗纷交流。

—— 阮籍《咏怀八十二首·其三十二》客馆夜惊尘土梦,宫车晓转关山月。 —— 张琼英《满江红·题南京夷山驿》岱顶凌霄十八盘,中原萧瑟思漫漫。

—— 徐文通《岱宗》愿登太华山,上与松子游。 —— 阮籍《咏怀八十二首·其三十二》今日楼台鼎鼐,明年带砺山河。

—— 刘过《西江月·堂上谋臣尊俎》海色动远山,天鸡已先鸣。 —— 李白《游泰山》绿野风烟,平泉草木,东山歌酒。

—— 辛弃疾《水龙吟·甲辰岁寿韩南涧尚书》。
3. 关于泰山的古诗
描写泰山的古诗

1、《望岳》

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泰山吟》

南朝·谢灵运

泰宗秀维岳,崔崒刺云天。

岞崿既崄巘,触石辄迁绵。

登封瘗崇坛,降禅藏肃然。

石闻何吨蔼,明堂秘灵篇。

3、《泰山梁父行》

三国·曹植

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

剧哉边海民,寄身于草野。

妻子象禽兽,行止依林阻。

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

4、《泰山吟》

晋·陆机

泰山一何高,迢迢造天庭。

峻极周一远,层云郁冥冥。

梁父亦有馆,蒿里亦有亭。

幽岑延万鬼,神房集百灵。

长吟泰山侧,慷慨激楚声。

5、《泰山吟》

晋·谢道韫

峨峨东岳高,秀极冲青天。

岩中间虚字,寂寞幽以玄。

非工复非匠,云构岁自然。

器象尔何物?遂令我屡迁。

逝将宕斯字,可以尽天年。
4. 关于泰山的古诗句
望 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俯首无齐鲁,东瞻海似杯。 斗然一峰上,不信万山开。

日抱扶桑跃,天横碣石来。 君看秦始后,仍有汉皇台。

和元遗山呈泰山天倪布山张真人 [元]王奕 江右书生枉白头, 杖藜始得此山游。 手摩红日登三观, 袖佛黄埃看九州。

赠灵岩西堂坚公禅师 [元]康渊 萦回绿水遶春山, 蝶舞莺啼白昼闲。 谁似西堂知解脱, 不教忧色到朱颜。

巡按谒灵岩名刹 礼佛焚香漫继严韵 [元]王珩 钟山英秀草堂灵, 林下相逢话愈清。 闻道谋身官勇退, 得闲何必待功成。

呈灵岩方丈 [元]张士明 清亭忝民牧,倏尔两月余。 恳侧理辞讼,仓皇行简书。

深秋访农事,东驰岱宗途。 有山忽北转,宛然梵王居。

云萝隔烟树,经阁参浮图。 林峦类拱抱,涧壑如交趋。

松风振岩谷,石泉溜疱厨。 峭壁龙蛇窟,悬崖虎豹区。

野猿啼町疃,海鹤舞庭除。 僧闲看贝叶,客至翦新蔬。

胜景跻寿域,禅房列周庐。 山前回首望,一梦恍相符。

登泰山 [元]贾鲁 岱宗何崔嵬,群山无与比。 使者久尘嚣,望之不胜喜。

无缘凌绝顶,诣祠聊致讄。 夫何一殿存,千间暴遗圮。

人言遭劫火,金源乱兵里。 感此废昔年,伤今未能理。

飞奏入彤庭,经营良在迩。 奈何齐鲁饥,百姓食糟秕。

神兮愿效灵,穰穰多乐祀。 行当复故宫,金碧荡瞻视。

西溪 [元]王旭 我爱西溪好,披云屡往来。 一川烟景合,三面画屏开。

薄俗无高隐,清时有逸才。 近岩多隙地,松竹更须栽。

游竹林寺 [元]王旭 石径俯云壑,竹林开幽境。 寺古僧徒稀,山深岚气冷。

待游未终兴,红日忽倒影。 曳杖披螟烟,长歌下前岭。

酆都峪 「元」李简 石洞荒凉树影孤, 洲人相语是酆都。 古碑犹说韩擒虎, 为问于今尚有无。

朝觐坛 「元」李简 朝觐当年筑此坛, 旌旗影里簇仙班。 只今惟有青山在, 日暮孤云自往还。

登岳 「元」李简 三峰突兀与天齐,天门未到劳攀跻。 层层石磴出林杪,萦回百折青云梯。

盘石暂憩舒清眺,洞壑风来号万窍。 水声俄在树梢头,疑有於菟天外啸。

向晓才登日观峰,手披云雾开鸿蒙。 火轮欲上海波赤,金霞翻动苍龙宫。

黄河一线几千里,吴越山川真地底。 为数齐洲九点青,更将伏槛窥东溟。

李白不遇安期生,安得羽翼飞蓬瀛, 登岳 [元]张养浩 风云一举到天关,快意平生有此观。 万古齐州烟九点,五更沧海日三竿。

向来井处方知隘,今后巢居亦觉宽。 笑拍洪崖咏新句,满空笙鹤下高寒。

天门铭 [元]杜仁杰 泰山天门,无室宇尚矣,布山张炼师为之经构;累岁乃成,可谓破天荒者也。齐人杜仁杰,于是乎铭之: 元气裂,两仪具。

五岳峙,真形露。 惟岱宗,俨箕锯。

仰弥高,屹天柱。 浩千劫,空来去。

谁为凿,起天虑。 匪斤斧,乃祝祖。

一窍开,达底处。 十八盘,盘千步。

荠初吐,抱围树。 日车昃,惨曦驭。

六龙颓,莽回顾。 躇此往,嘉无数。

无怀下,兵刑措。 七十君,接銮辂。

圣道熄,彝伦斁。 揖让歇,篡夺屡。

忽焉阖,梗无路。 象纬森,敕诃护。

朝百灵,由兹户。 金璀璨,朱间布。

九龙蹲,万无怖。 我欲叩,阍者怒。

辟何时,坦如故。 对冕旒,获控槊。

豁蒙蔽,泄尘雾。 刮政疵,剔民蠹。

上得情,下安作。 额血殚,帝聪悟。

崖不磨,苍壁竖。 刻我铭,期孔固。

垂万世,正王度。 纪梦 [元]徐世隆 我梦天倪子,同登日观峰。

骨强清似鹤,步健老犹龙。 方外无官府,堂中有岱宗。

仙闾真福地,杖屦会相从。 送天倪子还泰山 [元]徐世隆 九十行年发未华,道人风骨饱烟霞。

洞天府地三千里,神府仙闾第一家。 牛膝药灵斟美酝,兔毫盏净啜芳芽。

隐居自爱陶宏景,莫作山中宰相夸。 泰山喜雨 [元]张志纯 岱宗天下秀,霖雨遍人间。

高卧今何在,东山似此山。 题桃花峪 [元]张志纯 流水来天洞,人间一脉通。

桃源知不远,浮出落花红。 游灵岩题壁 [元]赵文昌 路人藤阴石径凉,马头遥认赞公房。

兜罗天近云烟湿,婆律风清草木香。 红鹤飞来山隐隐,玄猿啼罢月苍苍。

穷探自是平生病,拄杖真须到上方。 登岱 [元]元好问 泰山天壤间,屹如郁萧台。

厥初造化手,劈此何雄哉。 天门一何高,天险若可阶。

积苏与垒块,分明见九垓。 扶摇九万里,未可诬齐谐。

秦皇憺威灵,茂陵亦雄才。 翠华行不归,石坛满苍苔。

古今一俯仰,感极今人哀。 奇控忘登顿,意惬自迟回。

夜宿玉女祠,崩奔涌去雷。 鸡鸣登日观,四望无氛霾。

六龙出扶桑,翻动青霞堆。 平生华嵩游,兹山未忘怀。

十年望齐鲁,孤云指层崖。 青壁落落云间开。

眼前有句道不得,但觉胸次高崔嵬。 徂徕山头唤李白,吾欲从此观蓬莱。

送天倪子归布山 [元]元好问 太白诗笔布山头, 布袜青鞋欠一游。 拟欲高人参药镜, 却嫌凡肯比丹丘。

云间茅屋鸡犬静, 物外烟霞风露秋。 后日天门重登览, 蜕仙岩下幸迟留。

诗呈堂头云禅师 [元]任瀛 放开尘眼顿超凡, 便觉栖真悟泐潭。 碧嶂排空千仞矗, 清泉漱颊十分甘。

五花殿里师因果, 百法堂中问指南。 若道为官太拘束, 三年三得到精蓝。

山居吟 [元]释·惠才 山僧乐道无拘束,破衣坏衲临溪谷。 或歌或咏任情足,僻爱山泉伴麋鹿。

水泠泠兮漱寒玉,风清清兮动疏竹。 闲身悦唱无生曲,石鼎微烟香馥郁。

幽居免被繁。
5. 关于“泰山”的古诗
1.唐代·杜甫《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南北朝·谢灵运《泰山吟》

岱宗秀维岳。崔崒刺云天。岝崿既崄巘。触石辄芊绵登封瘗崇坛。

降禅藏肃然。石闾何晻蔼。明堂秘灵篇。

3.明·李梦阳《泰山》

俯首元齐鲁,东瞻海似杯。斗然一峰上,不信万山开。

日抱扶桑跃,天横碣石来。君看秦始后,仍有汉皇台。

4.唐·李德裕《泰山石》

鸡鸣日观望,远与扶桑树。沧海似镕金,众山如点黛。

遥知碧峰首,独立烟岚内。此石依五松,苍苍几千载。

5.唐·李白《题灵岩寺泉池》

客来花雨际,秋水落金池。片石含清锦,疏松挂绿丝。

高僧拂玉柄,童子献双梨。惜去爱佳景,烟萝欲暝时。
6. 描写泰山的诗句大全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 杜甫《望岳》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 杜甫《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 杜甫《望岳》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 杜甫《望岳》山映斜阳天接水。

—— 范仲淹《苏幕遮·怀旧》扶摇九万里,未可诬齐谐。 —— 贾鲁《登泰山》四月上泰山,石屏御道开。

—— 李白《游泰山》对朝云叆叇,暮雨霏微,乱峰相倚。 —— 黄庭坚《醉蓬莱》万里江山知何处。

—— 张元干《贺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赴新州》泰山嵯峨夏云在,疑是白波涨东海。 —— 李白《早秋单父南楼酬窦公衡》从军玉门道,逐虏金微山。

—— 李白《从军行》江山如画,望中烟树历历。 —— 苏轼《念奴娇·中秋》泰山不要欺毫末,颜子无心羡老彭。

—— 白居易《放言五首·其五》清晓骑白鹿,直上天门山。 —— 李白《游泰山》客馆夜惊尘土梦,宫车晓转关山月。

—— 张琼英《满江红·题南京夷山驿》岱顶凌霄十八盘,中原萧瑟思漫漫。 —— 徐文通《岱宗》愿登太华山,上与松子游。

—— 阮籍《咏怀八十二首·其三十二》今日楼台鼎鼐,明年带砺山河。 —— 刘过《西江月·堂上谋臣尊俎》海色动远山,天鸡已先鸣。

—— 李白《游泰山》。
7. 关于泰山的古代诗句
唐玄宗于开元十三年东封泰山,到达泰山时正值冬季,有雪,故写了一首五言古诗《登封喜雪》,以表达此时的心情: 日观卜先征,时巡顺物情。

风行未备礼,云密遽飘英。 委树寒花开,萦空落絮空。

朝如玉已会,庭似月犹明。 既睹肤先合,还欣尺有盈。

登封何以报,因此谢成功。 这首诗主要写了雪景,从“云密”到“飘英”;从“肤先合”到“尺有盈”,写的景色如画,美妙动人,最后归结到雪是丰年的征兆,同时也是自己封泰山的结果。

到了清朝,到泰山封禅的皇帝较多,其中康熙、雍正、乾隆均有封禅诗传世。 康熙曾写有《登岱》一诗,表明了自己对封禅之事的不屑: 岩岩岱岳高无极,攀陟遥登最上头。

路转天门青霭合,峰回日观白云浮。 振衣嶻嶭凌千仞,骋目苍茫辨九州。

欲与臣邻崇实政,金泥玉检不须留。 雍正则写了《岱顶》: 芙蓉万仞插丹梯,海上群峰莫与齐。

九点青烟看野马,五更红日候天鸡。 云封峭壁松多古,藓积残碑字未迷。

冉冉岭头笙鹤下,仙坛曾此降金泥。 写出了雍正陶醉于封禅之事的内在心态。
8. 泰山的古诗
泰山吟【晋】谢道韫 峨峨东岳高,秀极冲青天。

岩中间虚字,寂寞幽以玄。 非工复非匠,云构岁自然。

器象尔何物?遂令我屡迁。 逝将宕斯字,可以尽天年。

泰山吟【晋】陆机 泰山一何高,迢迢造天庭。峻极周一远,层云郁冥冥。

梁父亦有馆,蒿里亦有亭。幽岑延万鬼,神房集百灵。

长吟泰山侧,慷慨激楚声。 泰山吟【南朝】谢灵运 泰宗秀维岳,崔崒刺云天。

岞崿既崄巘,触石辄迁绵。 登封瘗崇坛,降禅藏肃然。

石闻何吨蔼,明堂秘灵篇。 望岳【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泰山【明】李梦阳 俯首无齐鲁,东瞻海似杯。

斗然一峰上,不信万山开。 日抱扶桑跃,天横碣石来。

君看秦始后,仍有汉皇台。 关于泰山的诗句(二) 和元遗山呈泰山天倪布山张真人【元】王奕 江右书生枉白头,杖藜始得此山游。

手摩红日登三观,袖佛黄埃看九州。 赠灵岩西堂坚公禅师【元】康渊 萦回绿水遶春山,蝶舞莺啼白昼闲。

谁似西堂知解脱,不教忧色到朱颜。 巡按谒灵岩名刹礼佛焚香漫继严韵【元】王珩 钟山英秀草堂灵,林下相逢话愈清。

闻道谋身官勇退,得闲何必待功成。 呈灵岩方丈【元】张士明 清亭忝民牧,倏尔两月余。

恳侧理辞讼,仓皇行简书。 深秋访农事,东驰岱宗途。

有山忽北转,宛然梵王居。 云萝隔烟树,经阁参浮图。

林峦类拱抱,涧壑如交趋。 松风振岩谷,石泉溜疱厨。

峭壁龙蛇窟,悬崖虎豹区。 野猿啼町疃,海鹤舞庭除。

僧闲看贝叶,客至翦新蔬。 胜景跻寿域,禅房列周庐。

山前回首望,一梦恍相符。 登泰山【元】贾鲁 岱宗何崔嵬,群山无与比。

使者久尘嚣,望之不胜喜。 无缘凌绝顶,诣祠聊致讄。

夫何一殿存,千间暴遗圮。 人言遭劫火,金源乱兵里。

感此废昔年,伤今未能理。 飞奏入彤庭,经营良在迩。

奈何齐鲁饥,百姓食糟秕。 神兮愿效灵,穰穰多乐祀。

行当复故宫,金碧荡瞻视。 关于泰山的诗句(三) 西溪【元】王旭 我爱西溪好,披云屡往来。

一川烟景合,三面画屏开。 薄俗无高隐,清时有逸才。

近岩多隙地,松竹更须栽。 游竹林寺【元】王旭 石径俯云壑,竹林开幽境。

寺古僧徒稀,山深岚气冷。 待游未终兴,红日忽倒影。

曳杖披螟烟,长歌下前岭。 酆都峪【元】李简 石洞荒凉树影孤,洲人相语是酆都。

泰山石【唐】李德裕 鸡鸣日观望,远与扶桑树。 沧海似镕金,众山如点黛。

遥知碧峰首,独立烟岚内。 此石依五松,苍苍几千载。

题灵岩寺泉池【唐】李 白 客来花雨际,秋水落金池。 片石含清锦,疏松挂绿丝。

高僧拂玉柄,童子献双梨。 惜去爱佳景,烟萝欲暝时。

关于泰山的诗句(四) 再书王母池【唐】吕洞宾 昔年留字识曾来, 事满华夷遍九垓。 无赖蚊虬知我字, 故留踪迹不沉埋。

游泰山其一【唐】李白 四月上泰山,石屏御道开。六龙过万壑, 涧谷随萦回。

马迹绕碧峰 ,于今满青苔。飞流洒绝巘, 水急松声哀。

北眺崿嶂奇, 倾崖向东摧。洞门闭石扇, 地底兴云雷。

登高望蓬瀛, 想象金银台。天门一长啸, 万里清风来。

玉女四五人 ,飘摇下九垓。含笑引素手 ,遗我流霞杯。

稽首再拜之 ,自愧非仙才。旷然小宇宙 ,弃世何悠哉。

游泰山其二【唐】李白 清晓骑白鹿 ,直上天门山。山际逢羽人, 方瞳好容颜。

扪萝欲就语 ,却掩青云关。遗我鸟迹书 ,飘然落岩间。

其字乃上古, 读之了不闲。感此三叹息, 从师方未还。

游泰山其三【唐】李白 平明登日观 ,举手开云关。精神四飞扬, 如出天地间。

黄河从西来 ,窈窕入远山。凭崖览八极 ,目尽长空闲。

偶然值青童 ,绿发双云鬟。笑我晚学仙 ,蹉跎凋朱颜。

踌躇忽不见 浩荡难追攀 游泰山其四【唐】李白 清斋三千日, 裂素写道经。吟诵有所得, 众神卫我形。

云行信长风 ,飒若羽翼生。攀崖上日观, 伏槛窥东溟。

海色动远山 ,天鸡已先鸣。银台出倒景 ,白浪翻长鲸。

安得不死药 高飞向蓬瀛。
9. 关于泰山的古诗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泰山吟 [南朝] 谢灵运 泰宗秀维岳,崔崒刺云天。

岞崿既崄巘,触石辄迁绵。 登封瘗崇坛,降禅藏肃然。

石闻何吨蔼,明堂秘灵篇。 泰山梁父行 [三国] 曹植 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

剧哉边海民,寄身于草野。 妻子象禽兽,行止依林阻。

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 泰山吟 [晋] 陆机 泰山一何高,迢迢造天庭。

峻极周一远,层云郁冥冥。 梁父亦有馆,蒿里亦有亭。

幽岑延万鬼,神房集百灵。 长吟泰山侧,慷慨激楚声。

泰山吟 [晋]谢道韫 峨峨东岳高,秀极冲青天。 岩中间虚字,寂寞幽以玄。

非工复非匠,云构岁自然。 器象尔何物?遂令我屡迁。

逝将宕斯字,可以尽天年。 四愁诗(节选) [汉]张衡 我所思兮在泰山,欲往从之梁父艰。

侧身东望涕沾翰。美人赠我金错刀, 何以报之英琼摇。

路远莫致倚逍遥, 何为怀忧心烦劳。 游泰山 [唐]李白 笑我晚学仙, 蹉跎凋朱颜。

踌躇忽不见, 浩荡难追攀。 姚鼐 男儿自负乔岳身, 胸中大海光明暾。

即今同立岱宗顶, 岂复犹如世上人 李白 登高望蓬莱, 想像金银台, 天门一长啸, 万里清风来。 李白 平明登日观, 举手开云关。

精神四飞扬, 如出天地间。


关于泰山的诗句及赏析

1. 关于泰山的诗句
关于泰山的诗句 1. 关于泰山的诗句古诗词
描写泰山的古诗

1、《望岳》

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泰山吟》

南朝·谢灵运

泰宗秀维岳,崔崒刺云天。

岞崿既崄巘,触石辄迁绵。

登封瘗崇坛,降禅藏肃然。

石闻何吨蔼,明堂秘灵篇。

3、《泰山梁父行》

三国·曹植

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

剧哉边海民,寄身于草野。

妻子象禽兽,行止依林阻。

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

4、《泰山吟》

晋·陆机

泰山一何高,迢迢造天庭。

峻极周一远,层云郁冥冥。

梁父亦有馆,蒿里亦有亭。

幽岑延万鬼,神房集百灵。

长吟泰山侧,慷慨激楚声。

5、《泰山吟》

晋·谢道韫

峨峨东岳高,秀极冲青天。

岩中间虚字,寂寞幽以玄。

非工复非匠,云构岁自然。

器象尔何物?遂令我屡迁。

逝将宕斯字,可以尽天年。

6、《四愁诗》

汉·张衡

我所思兮在泰山,欲往从之梁父艰。

侧身东望涕沾翰。美人赠我金错刀,何以报之英琼摇。

路远莫致倚逍遥,何为怀忧心烦劳。

我所思兮在桂林,欲往从之湘水深。

侧身南望涕沾襟。美人赠我金琅玕,何以报之双玉盘。

路远莫致倚惆怅,何为怀忧心烦怏。

我所思兮在汉阳,欲往从之陇阪长。

侧身西望涕沾裳。美人赠我貂襜褕,何以报之明月珠。

路远莫致倚踟蹰,何为怀忧心烦纡。

我所思兮在雁门,欲往从之雪雰雰。侧身北望涕沾巾。

美人赠我锦绣段,何以报之青玉案。

路远莫致倚增叹,何为怀忧心烦惋。

7、《游泰山》

唐·李白

笑我晚学仙,蹉跎凋朱颜。

踌躇忽不见,浩荡难追攀。

8、《泰山》

明·李梦阳

俯首元齐鲁,东瞻海似杯。

斗然一峰上,不信万山开。

日抱扶桑跃,天横碣石来。

君看秦始后,仍有汉皇台。

9、《雪中望岱宗》

清·施闰章

碧海烟归尽,晴峰雪半残。

冰泉悬众壑,云路郁千盘。

10、《泰山石》

唐·李德裕

鸡鸣日观望,远与扶桑树。

沧海似镕金,众山如点黛。

遥知碧峰首,独立烟岚内。

此石依五松,苍苍几千载。

11、《题灵岩寺泉池》

唐·李白

客来花雨际,秋水落金池。

片石含清锦,疏松挂绿丝。

高僧拂玉柄,童子献双梨。

惜去爱佳景,烟萝欲暝时。
2. 关于泰山的古诗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泰山吟 [南朝] 谢灵运 泰宗秀维岳,崔崒刺云天。

岞崿既崄巘,触石辄迁绵。 登封瘗崇坛,降禅藏肃然。

石闻何吨蔼,明堂秘灵篇。 泰山梁父行 [三国] 曹植 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

剧哉边海民,寄身于草野。 妻子象禽兽,行止依林阻。

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 泰山吟 [晋] 陆机 泰山一何高,迢迢造天庭。

峻极周一远,层云郁冥冥。 梁父亦有馆,蒿里亦有亭。

幽岑延万鬼,神房集百灵。 长吟泰山侧,慷慨激楚声。

泰山吟 [晋]谢道韫 峨峨东岳高,秀极冲青天。 岩中间虚字,寂寞幽以玄。

非工复非匠,云构岁自然。 器象尔何物?遂令我屡迁。

逝将宕斯字,可以尽天年。 四愁诗(节选) [汉]张衡 我所思兮在泰山,欲往从之梁父艰。

侧身东望涕沾翰。美人赠我金错刀, 何以报之英琼摇。

路远莫致倚逍遥, 何为怀忧心烦劳。 游泰山 [唐]李白 笑我晚学仙, 蹉跎凋朱颜。

踌躇忽不见, 浩荡难追攀。 姚鼐 男儿自负乔岳身, 胸中大海光明暾。

即今同立岱宗顶, 岂复犹如世上人 李白 登高望蓬莱, 想像金银台, 天门一长啸, 万里清风来。 李白 平明登日观, 举手开云关。

精神四飞扬, 如出天地间。
3. 描写泰山的诗句
泰山--张岱 正气苍茫在,敢为山水观? 阳明无洞壑,深厚去峰峦。

牛喘四十里,蟹行十八盘。 危襟坐舆笋,知怖不知欢。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游泰山 李白 其一 四月上泰山 石屏御道开 六龙过万壑 涧谷随萦回 马迹绕碧峰 于今满青苔 飞流洒绝巘 水急松声哀 北眺崿嶂奇 倾崖向东摧 洞门闭石扇 地底兴云雷 登高望蓬瀛 想象金银台 天门一长啸 万里清风来 玉女四五人 飘摇下九垓 含笑引素手 遗我流霞杯 稽首再拜之 自愧非仙才 旷然小宇宙 弃世何悠哉。
4. 关于泰山的诗句
1,泰山嵯峨夏云在,疑是白波涨东海。 —— 出自唐代诗人李白《早秋单父南楼酬窦公衡》

白话文释义:泰山顶上夏云嵯峨,山上有山,好像是东海白浪连天涌。

2,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出自唐代诗人杜甫所作《望岳》

白话文释义:巍峨的泰山,到底如何雄伟?走出齐鲁,依然可见那青青的峰顶。神奇自然会聚了千种美景,山南山北分隔出清晨和黄昏。层层白云,荡涤胸中沟壑;翩翩归鸟,飞入赏景眼圈。定要登上泰山顶峰,俯瞰群山,豪情满怀。

3,岱宗何崔嵬,群山无与比。——出自元代贾鲁《 登泰山》

白话文释义:泰山是那么的高大, 其它山脉无法与它相比。

4,昨汝登东岳,何峰是绝峰?有无丈人台,几许大夫松。——出自明代李梦阳《郑生至自泰山》

白话文释义:昨天你爬泰山去了,最高峰是哪座峰啊?有没有文人雅士留下的观景台啊?有几颗大夫松啊?

5,四月上泰山,石屏御道开。六龙过万壑,涧谷随萦回。马迹绕碧峰,于今满青苔。飞流洒绝巘,水急松声哀。北眺崿嶂奇,倾崖向东摧。——出自唐代李白《游泰山》

白话文释义:阳春四月登泰山,平整的御道沿着屏风样的山峰直上。皇上曾经乘坐六龙车辇翻山越岭,深壑幽谷萦回曲折。当年碧峰上遗留的马蹄痕迹,现在早已被青苔掩盖。峭壁悬崖,飞瀑喷流,松风水声激切哀鸣。北望群峰奇绝,仿佛向东海倾倒。
5. 【与泰山有关的诗歌名句越多越好,】
登泰山小天下----孔子一条黄水似衣带,穿破世间通银河----袁枚《登泰山诗》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歌颂泰山的诗、句“泰山岩岩,鲁邦所赡”---- ----诗歌总集《诗经》《孟子·尽心上》“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观水有术,必观其澜.日月有明,容光必照焉.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天门一长啸,万里清风来”-----诗仙李白“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诗圣杜甫《望岳》千古绝唱封禅颂 [汉] 司马相如自我天覆,云之油油.甘露时雨,厥埌可游.滋液渗漉,何生不育.嘉谷六穗,我穑何蓄.非惟雨之,又润泽之.非惟犏之,我汜布濩之.万物熙熙,怀而慕思.名山显位,望君之来.君乎君乎,侯不迈哉.般般之兽,乐我君囿.白质黑章,其仪可嘉.畋畋穆穆,君子之能.盖闻其声,今观其来.厥涂靡踪,天瑞之征.兹亦于舜,虞氏以必.濯濯之麟,游彼灵畤.盂冬十月,君徂郊祀.驰我君舆,帝用享祉.三代之前,盖未尝有.宛宛黄龙,兴德而升.采色炫耀,爌炳煇煌.正阳显见,觉悟黎蒸.于传载之,云受命所乘.厥之有章,不必谆谆.依类托寓,谕以封峦.泰山石[唐]李德裕鸡鸣日观望,远与扶桑树.沧海似镕金,众山如点黛.遥知碧峰首,独立烟岚内.此石依五松,苍苍几千载.题灵岩寺泉池[唐]李 白客来花雨际,秋水落金池.片石含清锦,疏松挂绿丝.高僧拂玉柄,童子献双梨.惜去爱佳景,烟萝欲暝时.再书王母池[唐]吕洞宾昔年留字识曾来,事满华夷遍九垓.无赖蚊虬知我字,故留踪迹不沉埋.《泰山咏》晋代谢道韫“峨峨东岳高,秀极冲青天”元曲《登泰山》张养浩“万古齐州烟九点,五更沧海日上竿”,登岱明代王世贞“天门倒泻银河水,日观翻悬碧海流,”《郑生至自泰山》明代诗人李梦阳“昨汝登东岳,何峰是绝峰?有无丈人台,几许大夫松”《泰山》 李梦阳“俯首无齐鲁,东瞻海似杯;斗然一峰上,不信万山开.日抱扶桑跃,天横碣石来.君看秦始后,仍有汉皇台.”《岱宗》明代徐文通“岱顶凌霄十八盘,中原萧瑟思漫漫.振衣日观三秋曙,依剑天门六月寒.风雨黄河通瀚海,星辰紫极近长安.小臣愿献蓬莱颂,闾阖高悬谒帝难.”《雪中望岱宗》清代施闰章“碧海烟归尽,晴峰雪半残.冰泉悬众壑,云路郁千盘.”“泰山何其大,万物都归纳,泰山何尊严,万象都包含.一切宇宙事,皆作如是现”.人心齐,泰山移有眼不识泰山稳如泰山 重如泰山 老泰山一叶幛目,不见泰山泰山压顶不弯腰泰山不让微尘,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深.--- -李斯泰山颂杨辛高而可登,雄而可亲.松石为骨,清泉为心.呼吸宇宙,吐纳风云.海天之怀,华夏之魂.。
6. 关于泰山的名言佳句千万不要是古诗啊
泰山压顶、原做泰山顶上一青松、重于泰山、一叶蔽目,不见泰山、十人十双手,抱着泰山走、人齐泰山移、当上皇帝想成仙,登上泰山想升天、稳如泰山、泰山若厉、泰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泰山不拒微尘,黄河不择细流、健步上泰山,一步一重天、理服泰山倒、欲得泰山神,当识泰山人、登泰山而小天下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唐代 杜甫凭崖望八极,目尽长空闲天门一长啸,万里清风来 唐代 李白万古齐州烟九点,五更沧海日三竿 元代 张养浩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战国 孟子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西汉 司马迁。
7. 求有关泰山的成语,句子,名言,俗语,歇后语等.多多益善.如:重如
笃定泰山 像泰山那样稳定.比喻有绝对把握,无须忧虑 安如泰山 形容象泰山一样稳固,不可动摇. 不识泰山 不认识泰山.比喻见闻太窄,认不出地位高或本领大的人. 恩重泰山 恩情深厚,比泰山还重. 鸿毛泰山 比喻轻重相差极大. 人心齐,泰山移 只要大家一心,就能发挥出极大的力量. 泰山鸿毛 比喻轻重相差极大. 泰山压顶 比喻遭遇到极大的压力和打击. 泰山其颓 旧时用于哀悼大家敬仰的人. 泰山压卵 泰山压在蛋上.比喻力量相差极大,强大的一方必然压倒弱小的一方. 泰山北斗 泰山:东岳,在山东省泰安市;北斗:北斗星.比喻道德高、名望重或有卓越成就为众人所敬仰的人. 泰山不让土壤 泰山不排除细小的土石,所以能那么高.比喻人度量大,能包容不同的事物. 泰山梁木 象泰山崩塌,梁木毁坏一样.比喻伟人死亡. 稳如泰山 形容象泰山一样稳固,不可动摇.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蔽:遮.一片树叶挡住了眼睛,连面前高大的泰山都看不见.比喻为局部现象所迷惑,看不到全局或整体. 重于泰山 比泰山还要重.形容意义重大. 泰山盘石 比喻安定稳固. 有眼不识泰山 泰山:山名,在今山东.比喻见闻太窄,认不出眼前地位高或本领大的人. 安若泰山 〖解释〗形容极其平安稳固.同“安如泰山”. 泰山磐石 〖解释〗比喻安定稳固. 死重泰山 〖解释〗比喻死得光荣. 泰山泰水 岳父岳母旧时称妻父为泰山,称妻母为泰水.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唐)明皇封禅泰山,张说为封禅使.说女婿郑镒,本九品官.旧例,封禅后自三公以下皆迁转一级,惟郑镒因说骤迁五品,兼赐绯服.因大酺次,玄宗见镒官位腾跃,怪而问之,镒无词以对.黄幡绰曰:‘此泰山之力也’.”宋晁说之《晁氏客语》:“呼妻父为泰山……今人乃呼岳翁.又有呼妻母为泰水,呼叔伯丈人为列岳.”也有人说,因为泰山上有块巨石叫“丈人峰”,而妻父俗称“丈人”,因此又称泰山.又因泰山古称东岳,故妻父又称岳父,妻母则称岳母.欧阳修《归田录》:“今人呼妻父为岳公,以泰山有丈人峰.” 泰山北斗 古代认为泰山在五岳中最高,北斗星在众星中最明,因此常用以比喻因德高望重或有卓越成就而为众人所崇仰的人.又称泰斗. 泰山梁木 《礼·檀弓上》:“孔子蚤作,负手曳杖,消摇於门,歌曰:‘泰山其颓乎!梁木其坏乎!哲人其萎乎!’”本来是孔子死前所作歌,后来用以比喻为人敬仰的人去世.又作泰山颓或泰山其颓. 泰山鸿毛 比喻轻重悬殊,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毛泽东在《为人民服务》中曾引用此典故. 泰山压卵 比喻以极强对极弱,弱者必无幸免.又称泰山压顶. 挟山超海 “挟太山以超北海”的缩写语,比喻非常困难或根本不可能办到的事.语出《孟子·梁惠王上》“挟太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太山”即泰山) 一叶蔽(障)目,不见泰山 比喻被小的东西所蒙蔽,看不到全部或整体.语出《鶡冠子·天则》“夫耳之主聪,目之主明.一叶蔽目,不见太山;两豆塞耳,不闻雷霆.”(太山即泰山) 登泰山而小天下 登上泰山之巅放眼远眺,天下的事物都变得很渺小了.比喻登高望远可以使眼界开阔.语出《孟子·尽心上》:“孟子曰:'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太山而小天下.'”(太山即泰山,东山即峄山) 泰山不让土壤 李斯《谏逐客令》:“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正因为泰山能够不拒绝任何细小的土石颗粒,它才能那么高大.比喻为人处世要谦虚好学、团结、宽容.又称泰山不让砾石或泰山不让(太山即泰山). 安(稳)如泰山形容安稳牢固,像泰山一样不可动摇. 有眼不识泰山 比喻只看表面现象而没认清对方的社会地位高或低估了对方的能力、本领.常用作冒犯或得罪人后向对方赔礼道歉的客气话. 蚂蚁搬泰山 俗语,比喻人多力量大,只要齐心合力,就可以成就伟大的事业. 泰山石敢当 一说“泰山石,敢当(挡)”任何妖邪,意即泰山石能镇妖避邪;一说“泰山,石敢当”(人名)能捉妖辟邪.民间传说,石敢是泰山一樵夫,有一身好武艺和浩然正气,侠肝义胆,见义勇为,能助民众捉妖辟邪,老百姓非常敬慕他,尊为“石敢当”.后人将“泰山石敢当”刻在石头上,再将刻石垒在房墙上,以求镇妖避邪. 泰山北斗 稳如泰山 重如泰山 人心齐,泰山移 有眼不识泰山 一叶幛目,不见泰山。
8. 描写泰山的诗句
得闲何必待功成。

佳人何在暮云合,莫作山中宰相夸,岩自点头泉自泻。云间茅屋鸡犬静,获控槊。

无烟一鹤蹁跹下,坐看缥缈遥空虚,孤云指层崖。寺古僧徒稀。

圣道熄。十八盘,悬崖虎豹区。

骨强清似鹤。云间茅屋鸡犬静。

鸡鸣登日观,抱围树。题春云出谷图 [元]党怀英 春云乍出山有无。

神兮愿效灵,洲人相语是酆都。林峦类拱抱。

后日天门重登览,松竹更须栽。辟何时,东山似此山。

刻我铭。李白不遇安期生。

舟人舣棹并沙尾,盘千步,便觉栖真悟泐潭,山僧那识兴悠哉。呈灵岩方丈 [元]张士明 清亭忝民牧。

谁似西堂知解脱。轻林萧萧暗溪树。

十年望齐鲁,惨曦驭,蝶舞莺啼白昼闲。桃源知不远,海鹤舞庭除,堂中有岱宗。

世事自觉吾老矣;累岁乃成。平生华嵩游,倏尔两月余,达底处。

若道为官太拘束。夫何一殿存,步健老犹龙,双景飞翻明翠岑,阍者怒。

巡按谒灵岩名刹 礼佛焚香漫继严韵 [元]王珩 钟山英秀草堂灵。古今一俯仰,空来去。

薄俗无高隐。胜景跻寿域,诣祠聊致讄,吴越山川真地底。

题桃花峪 [元]张志纯 流水来天洞。手摩红日登三观,分明见九垓,彝伦斁,莽回顾,浮出落花红,游子不归春草深。

兜罗天近云烟湿。朝百灵,兔毫盏净啜芳芽,独有叠嶂烟江图。

穷探自是平生病。洞天府地三千里,物外烟霞风露秋。

日车昃。天门铭 [元]杜仁杰 泰山天门,屹如郁萧台。

层层石磴出林杪。火轮欲上海波赤,布袜青鞋欠一游。

仙闾真福地。拟欲高人参药镜,期孔固,吾欲从此观蓬莱:元气裂。

上得情,穰穰多乐祀。五岳峙,客至翦新蔬。

六龙颓。为数齐洲九点青。

知音与我同相续,春色已去春山孤,感极今人哀。有山忽北转,经营良在迩,鸟啼人寂路萦回,由兹户。

拟欲高人参药镜,蜕仙岩下幸迟留。额血殚。

山前回首望。纪梦 [元]徐世隆 我梦天倪子。

送天倪子归布山 [元]元好问 太白诗笔布山头。夏日道出天封寺 [元]党怀英 叠涧重罔掩复开。

避人白鸟忽惊去,韵远不与丹青俱。次鲜于颉韵 [元]劳堪 灵岩突兀方山曲,翻动青霞堆,同登日观峰,乃祝祖,快意平生有此观,手披云雾开鸿蒙,两仪具,神府仙闾第一家。

此日登临惊绝景。匪斤斧,群山无与比,宛然梵王居,洞壑风来号万窍。

幽居免被繁华逐,拄杖真须到上方,石鼎微烟香馥郁。笑拍洪崖咏新句,安得羽翼飞蓬瀛。

五花殿里师因果,未可诬齐谐,仓皇行简书,杖藜始得此山游,人间一脉通。或歌或咏任情足。

高卧今何在,禅房列周庐。齐人杜仁杰。

仰弥高。游竹林寺 [元]王旭 石径俯云壑。

群峰环寺连丛柏。忽焉阖,但爱屋漏烟煤污。

一窍开。游灵岩留题 [元]刘德渊 天下三岩自石传,嘉无数。

闻道谋身官勇退,鞭蓉面面罗青峰,却嫌凡肯比丹丘。赠灵岩西堂坚公禅师 [元]康渊 萦回绿水遶春山,杖屦会相从。

谁为凿。扶摇九万里,金霞翻动苍龙宫。

我欲叩。一川烟景合,剔民蠹。

九龙蹲。感此废昔年。

登岱 [元]元好问 泰山天壤间,我欲乘这人天路。[元]王奕 江右书生枉白头,金源乱兵里,日暮孤云自往还,朱间布,何得驱妪重名禄,无室宇尚矣,金碧荡瞻视,满空笙鹤下高寒。

今人重古不知画,阴阳割昏晓,意惬自迟回。巧出天趣出画外,余影漠漠开樵居。

诗呈堂头云禅师 [元]任瀛 放开尘眼顿超凡。荠初吐,林下相逢话愈清。

碧嶂排空千仞矗,道人风骨饱烟霞。红鹤飞来山隐隐。

婆娑十亩溪边栎。送天倪子归布山 [元]元好问 太白诗笔布山头赞美泰山的诗句2007年02月01日 星期四 22,玄猿啼罢月苍苍,清时有逸才,兵刑措。

七十君,五更沧海日三竿。黄河一线几千里,帝聪悟,东驰岱宗途。

使者久尘嚣,飞锡犹在西来前,篡夺屡。会当凌绝顶。

大道无涯光溢目,好伴真游社白莲。泰山喜雨 [元]张志纯 岱宗天下秀。

微凉暂逐行云过,长歌下前岭。翠华行不归,今后巢居亦觉宽,马头遥认赞公房,正王度。

揖让歇,下安作,扁舟系岸柳阴阴,石泉溜疱厨,经阁参浮图。行当复故宫,四望无氛霾,大用无私鬼神伏。

石磴层盘林莽中。峭壁龙蛇窟。

浮生梦觉黄梁熟。水声俄在树梢头,双鹤盘空涌二泉。

披襟向月聊放歌。牛膝药灵斟美酝,萦回百折青云梯。

无怀下。盘石暂憩舒清眺。

只今惟有青山在,三年三得到精蓝,涧壑如交趋,崩奔涌去雷,半与岩谷生朝晡,天门未到劳攀跻。近岩多隙地,一梦恍相符。

金璀璨。山居吟 [元]释·惠才 山僧乐道无拘束。

对冕旒。奈何齐鲁饥。

向来井处方知隘。隐居自爱陶宏景,于是乎铭之。

惟岱宗,披云屡往来,万无怖,布袜青鞋欠一游。山吞云吐变明晦。

方外无官府,更将伏槛窥东溟。松风振岩谷。

积苏与垒块,兹山未忘怀,望之不胜喜,声澈明河东壁寒,赢得萧条兴林麓。袈裟金藏不知年,袖佛黄埃看九州,俨箕锯,正要云气相萦纡,僻爱山泉伴麋鹿。

僧闲看贝叶。登泰山 [元]贾鲁 岱宗何崔嵬,决眦入归鸟,山深岚气冷,借汝清阴感不材。

徂徕山头唤李白:58杜甫-望岳 岱宗夫如何,红日忽倒影,古殿般舟枕岩腹。飞奏入彤庭。

青壁落落云间开。浩千劫,布山张炼师为之经构。

造化钟神秀,百姓食糟秕,兔落尘寰受荣辱。豁蒙蔽,薝卜风传万壑钟。

古碑犹说韩擒虎,三面画屏开,物外烟霞风露秋。崖不磨,坦如故,为问于今尚有无。

曲槛凭栏花幂幂。送。


高中课外20首古诗及翻译赏析有哪些?

高中课外古诗及翻译赏析:1、江上王安石(宋代)江水漾西风,江花脱晚红。离情被横笛,吹过乱山东。译文:江面上吹过一阵秋风,江岸上的落花在夕照中纷纷飘落。离别之情让远去的笛声吹送,并随秋风吹到乱山的东面。鉴赏:这首诗非常注意抓住江上特有的景物,从视觉和听觉两个角度,扣住“秋天”这特定的节令特点,描绘江上的秋色,给人留下极深的印象。2、蚕妇张俞(宋代)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译文:昨天进城卖蚕丝,回来的时候眼泪沾湿了汗巾。那些身上穿着绫罗绸缎的人,都不是养蚕的人。鉴赏:这是一首言简意赅的讽喻诗,诗人借养蚕妇女的所见所感,把养蚕人衣不蔽体,不养蚕人却穿着满身绸缎加以对比,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劳动人民的劳动成果遭到剥削掠夺的不合理现象。3、东栏梨花苏轼(宋代)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译文:如雪般的梨花淡淡的白,柳条透露出浓郁的春色,飘飘洒洒的柳絮夹带着如雪的梨花,布满了全城。我心绪惆怅,恰如东栏那一株白如雪的梨花,居俗世而自清,将这纷杂的世俗人生,看得多么透彻与清明。鉴赏:《东栏梨花》是一首感伤的诗,诗人因为梨花盛开而感叹时光的流逝。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感叹春光易逝、人生短促的哀愁,也抒发了诗人淡看人生、从失意中得到解脱的思想,寄予了作者自己清正坦荡的风骨。4、春愁丘逢甲(清代)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译文:春愁难以排遣,强打起精神眺望远山,往事让人触目惊心,热泪流淌。台湾四百万同胞齐声大哭,去年的今天,就是祖国宝岛被割让的日子!鉴赏:这是一首即景抒情诗。诗的大意说:春回大地,面对着春天的景色,引起我无限春愁,这春愁无涯无际,难以排遣,勉强观望山景,仍然难以消除胸中的悲愁。想起惊心动魄的往事,不禁使人潸然泪下。四百万同胞都为此伤心万分,同声大哭,因为去年的今天被迫割让了台湾。5、春行即兴李华(唐代)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译文:宜阳城下,春草一片茂盛,涧水东流,之后回转向西。树木秀丽无人欣赏,鲜花绽放也自凋落。山路漫长春光无限,空荡静寂只闻鸟鸣。鉴赏: 诗中虽然写的是绿草、芳树、山泉、鸟语,都是一些宜人之景,却构成一幅暮春景象,渲染一种孤寂、凄凉、愁苦、叹惋的感情,这些景色都是为衬托诗人凄凉的心境服务的,它充分显示了诗人对时代的深沉叹惋。

高中经典古诗及翻译十首

【 #能力训练# 导语】中国历史文化源远流长,中国古诗更是文化中的一绝,各类诗词不仅是诗人的生活经历,简短文字所赋予的内涵更体现了中国文字的博大精深。下面是 分享的高中经典古诗及翻译十首。欢迎阅读参考! 1.高中经典古诗及翻译   短歌行   曹操〔两汉〕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作:惟)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明明一作:皎皎)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讌,心念旧恩。(谈讌一作:谈宴)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译文   一边喝酒一边高歌,人生的岁月有多少。   好比晨露转瞬即逝,逝去的时光实在太多!   宴会上歌声慷慨激昂,心中的忧愁却难以遗忘。   靠什么来排解忧闷?唯有豪饮美酒。   有学识的才子们啊,你们令我朝夕思慕。   只是因为你们的缘故,让我沉痛吟诵至今。   阳光下鹿群呦呦欢鸣,在原野吃着艾蒿。   一旦四方贤才光临舍下,我将奏瑟吹笙宴请嘉宾。   当空悬挂的皓月哟,什么时候可以摘取呢;   心中深深的忧思,喷涌而出不能停止。   远方宾客穿越纵横交错的田路,屈驾前来探望我。   彼此久别重逢谈心宴饮,重温那往日的恩情。   月光明亮星光稀疏,一群寻巢喜鹊向南飞去。   绕树飞了几周却没敛翅,哪里才有它们栖身之所?   高山不辞土石才见巍峨,大海不弃涓流才见壮阔。   我愿如周公一般礼贤下士,愿天下的英杰真心归顺于我。 2.高中经典古诗及翻译   芣苢   佚名〔先秦〕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译文   繁茂鲜艳的芣苢呀,我们赶紧来采呀。繁茂鲜艳的芣苢呀,我们赶紧采起来。   繁茂鲜艳的芣苢呀,一片一片摘下来。繁茂鲜艳的芣苢呀,一把一把捋下来。   繁茂鲜艳的芣苢呀,提起衣襟兜起来。繁茂鲜艳的芣苢呀,掖起衣襟兜回来。 3.高中经典古诗及翻译   插秧歌   杨万里〔宋代〕   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   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   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   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   译文   农夫抛起秧苗,农妇接住秧苗,小儿子拔起秧苗,大儿子种下秧苗。   斗笠当做头盔,蓑衣当做铠甲,雨水从头上流入,弄湿了肩胛。   农妇呼唤农夫吃早饭,休息一会儿,农夫弯腰低头劳作,没有答应,只是说道:秧苗根部还不牢固,这块田里的秧苗还没有栽插完毕,你回家一定要提防小鹅小鸭,不要让它们来破坏秧苗。   注释   兜鍪(móu):古代战士戴的头盔。   胛(jiǎ):肩胛,胳膊上边靠脖子的部分。   渠:他,代词。   朝餐:早饭;吃早饭。   半霎:极短的时间。   莳:移植,栽种。   匝:遍;满。   照管:照料,照看。这里是提防的意思。 4.高中经典古诗及翻译   登高   杜甫〔唐代〕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译文   风急天高猿猴啼叫显得十分悲哀,水清沙白的河洲上有鸟儿在盘旋。   无边无际的树木萧萧地飘下落叶,望不到头的长江水滚滚奔腾而来。   悲对秋景感慨万里漂泊常年为客,一生当中疾病缠身今日独上高台。   一生艰难,常常抱恨于志业无成而身已衰老,衰颓满心偏又暂停了消愁的酒杯。 5.高中经典古诗及翻译   归园田居·其一   陶渊明〔魏晋〕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误落一作:误入)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 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译文   年轻时就没有适应世俗的性格,生来就喜爱大自然的风物。   错误地陷落到世俗的种种束缚中,转眼间远离田园已十余年。   笼子里的鸟儿怀念以前生活的森林,池子里的鱼儿思念原来嬉戏的深潭。   我愿到南边的原野里去开荒,依着愚拙的心性回家耕种田园。   绕房宅方圆有十余亩地,还有那茅屋草舍八 九间。   生长茂盛的榆树柳树遮蔽了后屋檐,桃树李树整齐的栽种在屋前。   远处的邻村屋舍依稀可见,村落上方飘荡着袅袅炊烟。   深深的街巷中传来了几声狗吠,桑树顶有雄鸡不停啼唤。   庭院内没有世俗琐杂的事情烦扰,静室里有的是安适悠闲。   久困于樊笼里毫无自由,我今日总算又归返林山。 6.高中经典古诗及翻译   梦游天姥吟留别   李白〔唐代〕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四万一作:一万)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   洞天石扉,訇然中开。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   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译文   听海外来客们谈起瀛洲,在烟波浩渺的遥远地方,实在难以找到。   越中来人说起天姥山,在云霞的明灭掩映之间有时候能看见。   天姥山高耸入云,连着天际,横向天外;山势高峻超过五岳,遮掩过赤城山。   天姥山极为高峻,就连四万八千丈高的天台山,面对着它好像要向东南倾斜拜倒一样。   我想根据越人说的话梦游到吴越,一天夜晚飞渡过明月映照下的镜湖。   镜湖上的月光照着我的身影,一直送我到剡溪。   谢灵运住的地方如今还在,清澈的湖水荡漾,猿猴清啼。   我脚上穿着谢公当年特制的木鞋,攀登直上云霄的山路。   上到半山腰就看见了从海上升起的太阳,空中传来天鸡报晓的啼鸣之声。   无数山岩重叠,山道曲折,盘旋变化不定。迷恋着花,依倚着石,不觉天色很快就暗了下来。   熊在怒吼,龙在长鸣,岩中的泉水在震响,使深林战栗,使高耸而重叠的山峰震惊。   云层黑沉沉的,像是要下雨,水波动荡生起了薄薄的烟雾。   电光闪闪,雷声轰鸣,山峰好像要被崩塌似的。   仙府的石门,訇的一声从中间打开。   洞中蔚蓝的天空广阔无际,看不到尽头,日月照耀着金银做的宫阙。   用彩虹做衣裳,将风作为马来乘,云中的神仙们纷纷下来。   老虎弹奏着琴瑟,鸾鸟拉着车。仙人们排成列,多如密麻。   忽然我魂魄惊动,猛然惊醒,不禁长声叹息。   醒来时只有身边的枕席,刚才梦中所见的烟雾云霞全都消失了。   人世间的欢乐也是像梦中的幻境这样,自古以来万事都像东流的水一样一去不复返。   告别诸君,此番远去不知何时才能回来?暂且把白鹿放牧在青崖间,等到要远行时就骑上它访名山。   岂能卑躬屈膝去侍奉权贵,让自己不能有舒心畅意的笑颜! 7.高中经典古诗及翻译   琵琶行   白居易〔唐代〕   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遂命酒,使快弹数曲。曲罢悯然,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六幺一作:绿腰)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暂歇一作:渐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   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   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服一作:伏)   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   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银篦一作:云篦)   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   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   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   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   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   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   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   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   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   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译文   元和十年,我被贬为九江郡司马。次年秋天,到湓浦口送客,听到邻舟有一女子在夜晚弹奏琵琶,细审那声音,铿铿锵锵颇有点京城的风味。我询问她的来历,原来是长安的乐伎,曾经跟穆、曹这两位琵琶名家学习技艺,后来年长色衰,嫁给一位商人为妻。于是我吩咐摆酒,请她尽情地弹几支曲子。她演奏完毕,神态忧伤,叙说自己年青时欢乐的往事,但如今漂泊沦落,憔悴不堪,在江湖之间飘零流浪。我出任地方官已将两年,一向心境平和,她的话却使我有所触动,这一晚竟然有被贬逐的感受。于是撰写了这首七言歌行,吟唱一番来赠送给她,一共有六百一十六字,命题为《琵琶行》。   夜晚我到浔阳江头送别客人,枫树、芦荻被秋风吹得发出飒飒声响。   我和客人下马在船上饯别设宴,举起酒杯想要饮酒却无助兴的音乐。   酒喝得不痛快更伤心将要分别,临别时茫茫江水中浸着一轮冷月。   忽然听见江面传来阵阵琵琶声;我忘却了回归客人也不想动身。   寻着声源轻声询问弹琵琶的是谁?琵琶停了许久却迟迟不语。   我们移船靠近邀请她出来相见,叫下人添酒回灯重新摆起酒宴。   千呼万唤她才缓缓地走出来,用怀里抱着的琵琶半遮着脸面。   她转紧琴轴拨动琴弦试弹了几声,还没弹成曲调却先有了感情。   弦弦凄楚悲切声音隐含着沉思,似乎在诉说着她一生的不如意。   她低眉随手慢慢地连续弹奏,尽情地倾诉心底无限的伤心事。   轻轻地拢,慢慢地捻,又抹又挑,初弹《霓裳羽衣曲》接着再弹《六幺》。   大弦声音沉重抑扬如暴风骤雨,小弦细促轻幽、急切细碎,如人窃窃私语。   嘈嘈声切切声互为交错地弹奏,就像大大小小的珍珠一颗颗掉落玉盘。   一会儿像黄鹂在花下啼鸣婉转流利,一会儿又像泉水在冰下流动滞涩不畅。   好像冰泉冷涩琵琶声开始凝结,凝结而不通畅声音渐渐地中断。   像另有一种愁思幽恨暗暗滋生,此时声音暂歇却比有声更动人。   突然,琵琶之音陡然高昂,似银瓶炸裂,水浆奔迸;又像杀出一队铁骑,刀枪齐鸣。   一曲终了拨子从弦索中间划过,四弦一声轰鸣好像撕裂了布帛。   东面和西面的画舫和游船都静悄悄的,只看见江心之中映着的秋月泛着白光。   她沉吟着收起拨片插在琴弦中;然后整理一下衣服起身站立,收敛(深思时悲愤幽怨的)面部表情。   她说她本是京城负有盛名的歌女,老家住在长安城东南的虾蟆陵。   十三岁就已学会弹奏琵琶技艺,名字登记在教坊乐团的第一部里。   每曲弹罢都令艺术大师们叹服,每次妆成都被同行歌伎们嫉妒。   京城的富贵子弟争着给我赏赐,每当一曲弹罢,不知要给多少彩绸。   钿头银篦打节拍常常断裂粉碎,红色罗裙被酒渍染污也不后悔。   年复一年都在欢笑打闹中度过,秋去春来美好的时光白白消磨。   教坊的兄弟参军去了,当家的阿姨也死了,暮去朝来我也年老色衰。   门前车马减少光顾者落落稀稀,自己的年岁大了我只得嫁给商人为妻。   商人只重营利,对离别看得很轻淡,上个月他到浮梁买茶办货去了。   他去了留下我在江口孤守空船,绕船的月光白得像霜,江水也那么寒冷。   更深夜阑常常梦到少年时作乐狂欢,梦中哭醒涕泪纵横污损了粉颜。   我听了琵琶声早已摇头叹息,又听到她这番诉说更加歔欷。   同样都是天涯沦落的可怜人,今日相逢何必问是否曾经相识!   自从去年我离开繁华长安京城,被贬居住在浔阳江畔便一直卧病。   浔阳这地方荒凉偏僻没有音乐,一年到头也听不见管弦奏鸣。   居住在湓江附近,低洼潮湿,院子周围,尽长些黄芦苦竹。   在这里早晚能听到的是什么呢?尽是杜鹃猿猴那些悲凄的哀鸣。   春江花朝秋江月夜那样好光景,也无可奈何常常取酒独酌独饮。   难道这里就没有山歌和村笛吗?只是那音调嘶哑粗涩实在难听。   今晚上听了你用琵琶弹奏的乐曲,像听了天上的仙乐,耳朵也顿时清明。   请你不要推辞坐下来再弹一曲,我要为你创作一首新诗《琵琶行》。   被我的话所感动她站立了好久,回身坐下再转紧琴弦拨出急声。   凄凄切切不似刚才奏过的单调,在座的人重听都掩面哭泣不停。   要问在座之中谁流的眼泪最多?江州司马的青衫已被泪水浸湿! 8.高中经典古诗及翻译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李煜〔五代〕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栏同:阑)   译文   春花秋月的美好时光什么时候结束的,以前的事情还记得多少!昨夜小楼上又吹来了春风,在这皓月当空的夜晚怎能忍受得了回忆故国的伤痛。   精雕细刻的栏杆、玉石砌成的台阶应该都还在,只是所怀念的人已衰老。要问我心中有多少哀愁,就像那滚滚东流的春江之水没有尽头。 9.高中经典古诗及翻译   登岳阳楼   杜甫〔唐代〕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译文   以前就听说洞庭湖波澜壮阔,今日终于如愿登上岳阳楼。   浩瀚的湖水把吴楚两地分隔开来,整个天地仿似在湖中日夜浮动。   亲朋好友们音信全无,年老多病只有一只船孤零零的陪伴自己。   关山以北战争烽火仍未止息,凭栏遥望胸怀家国泪水横流。 10.高中经典古诗及翻译   念奴娇·过洞庭   张孝祥〔宋代〕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着同:著;玉鉴一作:玉界)   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浪空阔。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肝肺一作:肝胆;沧浪一作:沧冥;尽挹一作:尽吸;岭海一作:岭表)   译文   洞庭湖与青草湖相连,浩瀚无边,在这中秋将至的时节,更是没有一点风势。平静清澈的湖面像白玉磨成的镜子,像美玉铺成的田地,有三万顷那么宽阔,湖上只漂浮着我的一叶扁舟。皎洁的明月和灿烂的银河,在这浩瀚的玉镜中映出她们的芳姿,水面上下一片明亮澄澈。体会着万物的空明,这种美妙的体验却不知如何道出与君分享。   应思量在岭外一年左右的官 场生活中,月光本就照耀陪伴,自己的心胸全部像冰雪一样明洁。而此刻的我,身着单薄衣衫,平静地泛舟在这广阔浩淼的苍溟之中。让我捧尽西江清澈的江水,细细地斟在北斗星做成的酒勺中,请天地万象统统来做我的宾客,我尽情地拍打着我的船舷,独自地放声高歌啊,怎能记得此时是何年!

李白诗词鉴赏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下面整理了李白最著名的诗及鉴赏:《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将进酒》原是汉乐府短箫铙歌的曲调,属汉乐府《鼓吹曲·铙歌》旧题。唐代李白沿用乐府古体写的《将进酒》,影响最大。此诗为李白长安放还以后所作,思想内容非常深沉,艺术表现非常成熟。诗由黄河起兴,感情发展也像黄河之水那样奔腾激荡,不易把握。而通篇都讲饮酒,字面上诗人是在宣扬纵酒行乐,而且诗中用欣赏肯定的态度,用豪迈的气势来写饮酒,把它写得很壮美,也确实有某种消极作用,不过反映了诗人当时找不到对抗黑暗势力的有效武器。有了酒,像是有了千军万马的力量,但酒,也是他的精神依靠,使他在沉湎中不能做正面的反抗,这些都表现了时代的局限。理想的破灭是黑暗的社会造成的,诗人无力改变,于是把冲天的激愤之情化做豪放的行乐之举,发泄不满,排遣忧愁,反抗现实。诗中表达了作者对怀才不遇的感叹,又抱着乐观、通达的情怀,也流露了人生几何当及时行乐的消极情绪。全诗洋溢着豪情逸兴,具有出色的艺术成就。

诗词赏析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

鉴赏、评价
1.把握诗歌的意象与意境
诗歌的意象:
诗歌的意象是多种多样的,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类:
(一)象征性意象
(二)比喻性意象
(三)描述性意象
(四)通感性意象
2. 鉴赏诗歌中的形象
所谓“形象”就是文学作品中展示出来的生活图画,一般可分为人物形象和自然景物
(1)人物形象.诗中的诗人形象“我”,一般指的就是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有别于小说中的“我”(非作者本人).

(2)景物形象.诗中的景物形象是情中景.抒情诗,往往是借助客观物象(山川草木等)表现出来的主观感情形象,也就是含有“意”的形象,即“意象”.诗人一般借意象来表现自我,诗人作为主体,往往与意象这个客体合而为一.有时诗中有几个意象,各个意象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

一般的短评写作时要注意先“盖帽”,即说出诗人的形象的总体特征,再以此为“中心论点”,从诗歌的具体语词方面对这个论点进行分析论证.其他三个方面的鉴赏和评价一般也使用这个思路.值得注意的是一定要围绕“这个”论点来写.初学者往往失却重点,在简短的文字中写到各方面的内容.

上一篇:爱图购

下一篇:柳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