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摄影

时间:2024-09-09 22:37:04编辑:揭秘君

摄影后期修图都用什么软件?

PS LR 一张完美照片的呈现,一般都需要经历前期和后期两个过程。前期创造照片,后期提升照片。如果说前期是照片的生命的话,那么后期就是照片的灵魂。 照片后期处理的软件有很多,不管是PC端还是移动端。本文我将分别从PC端和移动端为题主推荐几款实用的后期处理软件。 主要推荐以下两款常见,常用的后期软件。 01. Adobe Photoshop 。 简称 PS, 是的正如广大答主推荐的一样,PS一直是优秀的经久不衰的图像处理软件之一。 ? 优点: ? 缺点: ? 操作难度:★★★★★ 02. Adobe lightroom。 简称 Lr ,也是图像后期的常用软件。该软件可以实现对图片的管理,批量处理等功能。 ? 优点: ? 缺点: ? 操作难度:★★★★ PC端注意介绍以上两种常用软件。 移动端的后期软件繁多,重点推荐以下两款。 01. Snapseed。 这是修图最值得推荐的软件之一,有手机PS之称。具有蒙版、双重曝光等功能。 ? 优点: ? 缺点: ? 操作难度:★★ 02. MiX。 全称为mix滤镜大师,主要以滤镜为主,操作简单。 ? 优点: ? 缺点: ? 操作难度:★ 移动端的其他软件如:ps、lr、美图秀秀,也是可以后期修图的软件。 后期修图软件,不光是电脑端还是移动端,都有很多可供选择。以上软件都是值得推荐的,功能丰富的软件。 后期软件还有很多,本文就不一一列举了,题主及广大需要使用后期软件的朋友,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参考上述推荐选择。 根据个人的使用习惯,lightroom(LR)适合较粗略的、批量化的照片后期处理,而Photoshop(PS)则适合精细化、个性化的照片后期处理。想要成为专业修图大师,那Photoshop(PS)就要好好学习,熟练掌握,想要学好、学精还是要下一番功夫的。 根据个人的使用习惯,Sanpseed免费使用,用的也最多,一般后期处理都可以满足要求。Vsco需要注册,不注册许多功能不能用,特别是安卓系统,调色功能强大。Mix也需要注册,不注册有些功能不能用,滤镜功能强大。泼辣修图相对较专业,不注册好多功能不能用。 电脑用ps cc Lr(批量修更方便) 手机用sanpseed Mix 最常用的是Photoshop,功能很强大。使用起来可以随心所欲,基本可以满足大多数情况的需求。 lightroom可以将RAW格式文件进行无损曝光、调色、裁剪、矫正、色调分离、去污等等。即可以导出各种格式的照片,也可以将调整过的照片无损引入Photoshop进行处理。不会降低照片质量。它与Photoshop相互配合,完成高质量图片处理工作。 Polarr 修图,操作相对简单,但功能包含图片处理的绝大部分。可以快速调整图片。如果不是追求极致修图,这款软件可以满足绝大多数修图需求。 Helicon Focus可以快速完成多张照片的全景合成和全景深图片合成,操作比较简单,效果非常好。 这4款软件各有侧重,可以相互补充,满足几乎全部需求。 Adobe公司的Photoshop与lightroom 手机的snapseed,电脑端ps LR 摄影后期可以使用的软件有很多,电脑常用的有Lightroom、Photoshop、Capture One、光影魔术师、美图秀秀等等,手机常用的有Snapseed、泼辣修图、手机版Lightroom等等。 手机处理软件我最常用的是Snapseed,功能很强大。 不过我更喜欢在PC上编辑图片,视觉效果好,操作更方便。 这三款修图软件都是很不错的。 看你用什么方式或者设备来修了。 如果是电脑,那不用说啊。肯定是PS、LR。 如果是手机,简单点的是美图秀秀、专业点的是Snapseed,也是非常好用的。 下面这张是我用Snapseed修的。

摄影修图用什么软件?

修图软件实在是太多了,简单的来说,修图软件主要有移动端修图软件和PC端修图软件;一般大众用的最多的是移动端软件,其次职业工作者用的最多就是PC端修图软件;

这两者到底有什么区别呢?

移动端修图软件更多的是用于个人生活修图,对于软件没有那么多的要求;而PC端的修图软件更加偏商业化,对修图功能方面比较看重,更希望修图软件能够修出真实逼真的图片。

我这边主要给大家讲解电脑修图软件,职业工作者用来修图的软件, Adobe公司推出的图像处理相关软件:Photoshop、Lightroom;

开贝公司推出的针对婚纱摄影数码后期的相关软件:开贝粗修、开贝调色Pro;

有朋友觉得Affinity系的软件也很不错,但是我自己并没有使用过,所以暂时不做推荐,仅作提名。

以上Adobe系软件和开贝软件这两大系列到底有什么不一样呢?

我简单的给的大家说下区别:

Adobe系

优势:

1.用途比较广,很多专业平面设计师、UI设计师、商业人像、原画绘图等等都会使用Adobe系软件。

2.处理单张片子效果好(ps大神);

3.可以搭配各种插件来配合使用,增强效果功能;

劣势:

1.学习需要有一定的门槛;

2.学习成本大,耗费时间长,少则两年;

3.需要专业的技能老师指导;

而开贝系

1.针对具体的领域(婚纱、儿童、古风等摄影机构)开发的修图软件;

2.在针对的领域里使用效率是非常高的,可以批量设计、调色、人像处理等工作;(大都是自动生成的,如果有不喜欢的风格,可以自己修改)

3.学习成本、门槛低;(学习时间快、不需要很高的技能就能上手)

4.效率高,特别在需要保证一定质量大批量快速处理的情况下优势比较明显;

5.开贝——精细化分为,设计版(主要针对于各式各样的设计模板)、调色版(高级),粗修版(初级),其他系列还在研发中

劣势:

1.开贝系软件是要收费的,暂时无法找到免费的软件;

2.目前软件涉及领域的只有人像摄影机构(婚纱、儿童、古风等摄影机构),其他领域还在开发更新中;

3.新手使用软件还是需要学习一些基本的操作才行;

4.开贝调色版难度要稍微大些;

选择修图软件我们应该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所涉及的行业;(术业有专攻,每个行业都有专业的修图软件)

如,我所了解的影楼这个行业竞争压力实在是太多,而我们要做的就是提升服务满意度,让客户觉得在你们那里拍片子值得(如果客户觉得值得,就很容易形成一个好的口碑,形成二次转介绍)

让客户二次转介绍说难也不难,一般跟服务(拍摄、化妆等等),选片和修片的速度,修片效果图等因素的影响;(修片时间越久,那么客户满意度就越低)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影楼商业机构会选择开贝作为修图的工具,因为可以批量修片,并且修出来的效果也是不错的;

2.效率(修图效率)

很多时候,我们都是在跟时间赛跑,稍微跑慢了,客户就不满意了(因为客户永远都不了解修图师要修多久,如果她们十天半个月拿不到片子就会觉得你对她不上心......),最后就导致我们的客户就会越来越少......(都被效率快的摄影公司所抢)

3.客户至上——服务型行业,客户就是我们的上帝,而“上帝”不会给我们那么多时间去修图。(受效率影响)

4.是否节省成本(如,人工费)

明明一个人干三个人的活儿,而我们为什么要四个人干一个人的事情?所以修图软件选择很重要!


摄影照片具体如何处理

卡片机是内置程序自动曝光的,,单反如果不是全手动也跟卡片机差不多,,难免会有曝光不足或者过曝的情况出现..
后期调的时候根据你的需要来进行..
所谓的讲究其实就是你自己的审美标准
像陈曼拍的范冰冰,,手绘一样,,你要说它假也可以,,说它是一种风格,有个性也可以啊

正确曝光不一定就好...
关键是要让照片想表达的东西或人突显出来
比如网上很流行的逆光过曝
又或者是牺牲掉一部分的细节,,提高对比度,,直接表现剪影轮廓

至于工具或方法,,教程网很多的


喜欢摄影的人不少,大家觉得什么照片才是好的人像照片

基本上来说,这是个没有答案的问题,“好坏”判断本身就是个没有标准的东西摄影爱好者争论了这么多年,连什么是“好照片”都得不出一个结论,更何况“好的人像照片”呢?前面有人说了对焦、光线、模特、化妆等等,这些都只是技术层面的东西。

做好了这些,你得到也只是一张“技术上完美”的照片,远远达不到“好照片”的层面。摄影,关注的永远是照片背后存在的故事,而不是照片本身。

如果非要做判断,个人认为可以从两个角度出发来考虑:

1. 为自己而拍,你喜欢就是好

2. 为别人而拍,对方喜欢就是好


我要拍摄 100多人的合影 照片应该怎么去拍? 拍摄出来 一般情况洗多大的照片给他们? 谢谢

我从事合影拍摄已经有很多年了!100多人的合影一般你要先考虑场地问题,如果有5层以上台阶的话那就没有问题,如果没有的话就要租用专业的合影台架,前排领导坐一排(13位到15位左右)!洗个8X16寸没有问题,如果前排领导坐了19个左右建议您洗8X20寸左右相片比较合适! 一般100人以上的合影相片高度建议在8寸好看些!主要拍合影相机用定焦镜头拍摄最好!不变形!其他具体事宜可以单聊QQ!


中国十大顶级摄影师

中国十大顶级摄影师是郎静山,何藩,张照堂,卢广,吕楠,李振盛,陈漫,肖全,陈长芬,吴家林。1、郎静山郎静山(1892年—1995年),浙江兰溪人,是中国较早的摄影记者。郎静山运用绘画技巧与摄影暗房曝光的交替重叠,创立“集锦摄影”艺术,在世界摄坛上独树一帜。2、何藩何藩(1933年8月8日-2016年6月19日),出生于上海,1949年迁居香港,大学就读于香港中文大学新亚书院,国际知名摄影家、电影演员及导演,开创香港街头摄影先河的“一代宗师”。3、张照堂张照堂,1943年11月17日出生于台湾省板桥镇,台湾摄影家,毕业于台湾大学。张照堂对推动台湾摄影文化的现代性转型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可以说是台湾近半个世纪以来最重要的摄影家。4、卢广卢广,浙江省永康市人,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金华市摄影家协会副主席。1980年开始从事业余摄影,1998年被授予“中国摄影家协会德艺双馨优秀会员称号”。在中国中央电视台《瞬间世界》栏目2002中国摄影大盘点中成为“十个新闻人物之一”。5、吕楠吕楠,1962年生于北京,中国当代摄影师。在《民族画报》工作5年后,辞去公职,成为自由摄影师。6、李振盛李振盛生于大连,祖籍山东荣成。1963年毕业于长春电影学院摄影系,1988年20幅文革组照获“艰巨历程”全国摄影公开赛“系列新闻照片大奖”。7、陈漫陈漫(ChenMan),1980年出生于北京,中国时尚摄影师、视觉艺术家,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8、肖全肖全,男,1959年生于四川成都,曾任深圳《街道》杂志摄影记者,被称为“中国最好的人像摄影师”。9、陈长芬陈长芬,男,1941年生于湖南省衡阳市,世界著名摄影家、书画家,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七届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艺术摄影学会副会长。10、吴家林吴家林,云南著名摄影家,被誉为“走上国际影坛的摄影大师”。他的作品有着强烈的个人风格、浓郁的地域特色和极端的中国化,也具有厚重的历史感和文化感。

世界著名摄影大师有哪些?

世界著名摄影大师有多罗西娅·兰格、塞西尔·比顿、哈尔斯曼、安格斯?麦克比、伊芙?阿诺德、欧文?佩恩、弗朗切斯科?斯卡乌洛等等。1、塞西尔·比顿塞西尔·比顿(1904-1980),著名摄影师、服装设计师,曾凭借《琪琪》(1958)获得第31届奥斯卡最佳服装设计奖;凭借彩色片《窈窕淑女》(1964)获得第37届奥斯卡最佳服装设计奖,被誉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英国摄影家之一。2、多罗西娅·兰格多罗西娅·兰格(1895—1965),女,是20世纪美国杰出的纪实摄影家,代表作有《移居的母亲》、《等待救济的人》等。多罗西娅·兰格在大萧条时期拍摄了街头游荡的失业者。她所拍摄的流动民工的照片反映了他们苦难生活的状况,表达了他们的心声。她于1965年死于食道癌。3、哈尔斯曼哈尔斯曼Halsman(1906—1979)美国摄影大师。他的黑白肖像摄影,达到摄影艺术的高峰,成为世界摄影的典范。1930年,他居住巴黎,开始从事摄影工作。1940年,纳粹侵占巴黎的前夕,他在爱因斯坦的帮助下,带着一只箱子、一架照相机,逃难到了美国。此后一直定居在纽约,直到1979年6月逝世,享年73岁。4、尤素福·卡什尤素福·卡什(Yousuf Karsh) 美籍加拿大人,尤素福·卡什出生于土耳其的阿美尼亚的马尔丁,是一位享誉国际的肖像摄影家,卡什的肖像照片风格独特,自成一家,成为后来者必须学习的范本。。1924年卡什因躲避民族仇杀移居加拿大,随后到美国波士顿学习摄影。5、伊芙·阿诺德伊芙·阿诺德,第一女成员。伊芙·阿诺德是第一个加盟玛格南的女摄影师。在50年代拍摄的女性系列颇有影响, 其中包括了社会各个不同阶层的女性角色, 她试图要呈现出现实主义风格的影像。在众多痴迷于梦露的摄影师中,阿诺德的友好赢得了梦露的信任和友情,在她余下的生命历程中,阿诺德成为她最为喜爱的摄影家。2012年1月4日伊芙·阿诺德在伦敦一家养老院去世,享年99岁。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多罗西亚·兰格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塞西尔·比顿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哈尔斯曼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尤素福·卡什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伊芙·阿诺德

摄影有哪些技巧?要哪些需要注意?

新手摄影技巧
一、保持相机的稳定

许多刚学会拍摄的朋友们常会遇到拍摄出来的图象很模糊的问题,这是由相机的晃动引起的,所以在拍摄中要避免相机的晃动。你可以双手握住相机,将肘抵住胸膛,或者是靠着一个稳定的物体。并且要放松,整个人不要太紧张。感觉你就象是一个射手手持一把枪,必须稳定的射击。

二、保持太阳在你的身后

摄影缺少了光线就不能成为摄影,它是光与影的完美结合,所以在拍摄时需要有足够的光线能够照射到被摄主体上。最好的也是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使太阳处于你的背后并有一定的偏移,前面的光线可以照亮被摄主体,使它的色彩和阴影变亮,轻微的角度则可以产生一些阴影来显示出物体的质地。

三、缩小拍摄距离

有时候,只需要简单地离被摄物体近一些,就可以得到比远距离拍摄更好的效果。你并不一定非要把整个人或物全部照下来,有时候,只对景物的某个具有特色的地方进行夸大拍摄,反而会创造出具有强烈视觉冲击力的图象出来。

四、拍摄样式的选定

相机不同的举握方式,拍摄出来的图象的效果就会不同。最简单的就是竖举和横举相机。竖着拍摄的照片可以强调被摄主体的高度(比如说拍摄红杉),而横举则可以拍摄连绵的山脉这类图象。

五、变换拍摄风格

你可能拍摄过很多非常好的照片,但它们很可能都是一种风格,所以看多了就会给人一种一成不变的感觉。所以你应该在拍摄中不断的尝试新的拍摄方法或情调,为你的像册增添光彩。比如说你可以分别拍摄一些风景、人物、特写镜头、全景图象、好天气拍摄的、坏天气拍摄的等等。个人拍摄带有很大的随意性,所以你可以走到哪拍到哪,只要你觉得这个画面 腥せ蚴呛苡幸庖澹?耆?皇苡跋欤??阅愀?强梢运嬉夥⒒印?

六、增加景深

景深对于好的拍摄来说非常重要。我想每个摄影者都不希望自己拍摄的照片看起来就象是个平面,没有一点立体感。所以在拍摄中,就要适当的增加一些用于显示相对性的物体。比如说你要拍摄一个远处的山脉,你就可以在画面的前景加上人物或是一棵树。使用广角镜头就可以夸大被摄体正常的空间和纵深感的透视关系。

七、正确的构图

一幅好的图象通常是由于它的构图非常恰当。摄影上比较常见的构图就有三点规则。画面被分为三个部分(水平和垂直),然后将被摄物体置于线上或是交汇处。总是将被摄物体置于中间会让人觉得厌烦,所以不妨用用三点规则来拍摄多样性的照片。

八、捕获细节

使用广角镜来将“一切”东西都囊括在画面中总是很有诱惑力的,但是这样的拍摄会让你丢掉很多细微的地方,有时还是一些特别有意义的细节。所以这时候你就可以使用变焦镜头,使画面变小,然后捕捉有趣的小画面。

九、地平线的位置应用

当地平线的位置不同时,你拍摄时强调景物的效果也不同。比如说想强调陆地,就使用高地平线;如果是想强调天空,则使用低地平线


摄影有什么注意的技巧吗?

初学者必知十大数码拍摄技巧
好的相片不管在技巧还是在美学上都相当重要。尽管美学的观点是个人品味的问题,然而有许多好的相片却毁在拙劣的技巧。下面我们提供你一些摄影时的技巧:
1、尽量靠近
大多数的业余摄影师都将镜头离要拍摄的主题太远。请记得检视你的取景器或者LCD屏!当你拍摄人物照时这是特别重要的。
2、将人物包含在你的摄影中
将人物加到相片中会有增加气氛及背景的功用。这会让主题更容易突出而且有的时候会让较大或较小的对象产生层次感。
3、撷取动作
你可以让人物保持移动状态并试着“捕捉瞬间的一刻”。
4、简化构图
简单的构图会让相片更容易了解。凌乱的背景会让观赏者分心而将注意力转向其它的地方,进而忽略拍摄的主题。
5、将要拍摄的主题置于中心之外
拍摄时请试着将主题置相片的中心之外。专业的摄影师会使用“三分法规则”将要拍摄主题的三分之一置于镜头之外。这个规则的原因不祥,不过拍摄出来的效果非常好。
6、变换角度
这个做法主要是增加幽默与戏剧效果。几乎所有的相片都是以眼睛的标准来拍摄,不过其实还有许多另外的可能性。
7、在相片画面中摆设前景
前景的摆设可以强调拍摄的深度,还可以增加画面的趣味及背景。除此之外还能强调摄影的主题。
8、注意光线的强弱
你必须知道太阳的位置。直射的太阳光会产生过多的反差,但光线若太少的话影像的效果又不理想。适中的光线最能拍出理想的相片。
9、闪光灯的使用
闪光灯是用来加强您的光线,即使是在室内拍照或是户外天气不佳。不过需注意的是有效范围非常有限。若您在室内另增自然光会使相片的效果更为自然。
10、相机的固定
拍摄时相机的移动将导致拍摄的结果不理想,而且会被误解为焦距调整的问题。因此在拍摄时请将相机握稳——就是要你尽量贴近对象。闪光灯可以帮你将晃动的问题降到最低。


我对摄影的看法?

摄影用光技巧 散射光的原理与应用向拍摄者直射过来的大阳光被云层遮住了,但我们仍然可以看到向四周发射的“光线”。实际上,我们看到的是向四周发射的光所产生的散射光。这种散射光产生了漂亮的“光芒四射”视觉效果。拍摄者巧妙地用树叶挡住了相当部分的直射向镜头的太阳光,而射向四周的阳光在散射的作用下营造出一种特别的气氛,是不是作者有意要表达佛光普照的意境?庙中香烛所产生烟雾提供了最好的散射源,使得散射光在画面上十分突出。请注意画面上的香火形成的烟雾呈现出一种浅蓝色。这是由于组成烟雾的炭粒子线度非常小,由这些烟雾产生的散射光符合瑞利散射的条件,因此散射光中的蓝光成份比红光成份强得多。我们平时所说的“袅袅青烟。”说是就是这种瑞利散射所产生的现象。这几幅摄影作品,之所以产生浓浓的“气氛”就是巧妙利用了光线的散射现象,也就是利用了“散射光”。那么,究竟什么是散射光,是如何产生的呢?散射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光学现象。当光线通过各种浑浊介质时,有一部分光会改变原来的传播方向,向四方分散,沿原来的入射或折射方向传播的光束减弱了,即使不迎着入射光束的方向,人们也能够清楚地看到这些介质散射的光。这种现象就是光的散射。在光学中的定义,散射就是由于介质中存在的微小粒子(异质体)或者分子对光的作用,使光束偏离原来的传播方向而向四周传播的现象。上图是北京天安门广场激光表演调试时的照片。我们之所以能看到划破夜空,射向天空的激光束,就是因为激光在向高空发射的过程中产生了散射。本来,激光是射向天空的,如果没有散射现象,站在地面上的我们是看不到光束的。请看我们近距离拍摄大功率激光管工作的状况:测试中的是一米长的大功率氦氖激光器,应该说激光的强度非常强,但由于实验室是洁净环境,散射光非常弱,我们完全看不到出射的激光束。如果要想看到激光束,就得在光束穿过的位置喷烟,不过实验室里是严禁吸烟的喔。前面的事例说明:散射是要有散射源——浑浊介质——存在的情况下才会发生的。请看我们近距离拍摄大功率激光管工作的状况:测试中的是一米长的大功率氦氖激光器,应该说激光的强度非常强,但由于实验室是洁净环境,散射光非常弱,我们完全看不到出射的激光束。如果要想看到激光束,就得在光束穿过的位置喷烟,不过实验室里是严禁吸烟的喔。前面的事例说明:散射是要有散射源——浑浊介质——存在的情况下才会发生的。另外,即使仔细清除所有的杂质,即在非常纯粹的气体或液体中,由于分子的热运动引起了介质密度的涨落而造成折射率不均匀,也会有散射现象发生。虽然它们的散射强度远远小于丁达尔散射,但这种现象还是普遍存在的。我们称光在这种纯粹物质中的散射为分子散射。实验证明,极微小异质体(异质体线度比入射光波长小很多)产生的散射和分子散射的散射规律与大颗粒异质体散射(丁达尔散射)不同,其散射强度是与入射光的波长有关的,即散射强度与光波波长的四次方成反比,这就是瑞利散射定律。这类散射也称为瑞利散射。瑞利散射时,由于蓝光波长较短,其散射强度就比波长较长的红光强,因此散射光中蓝光的成份较多。另外,即使仔细清除所有的杂质,即在非常纯粹的气体或液体中,由于分子的热运动引起了介质密度的涨落而造成折射率不均匀,也会有散射现象发生。虽然它们的散射强度远远小于丁达尔散射,但这种现象还是普遍存在的。我们称光在这种纯粹物质中的散射为分子散射。丁达尔散射和瑞利散射的规律不同,是能不能看到蓝天白云的根本原因。我们知道可见光的光波长范围是400纳米(蓝紫色)到700纳米(红色)。红光端波长是蓝紫光波长的1.75倍。其四次方大约是9.38倍。也就是说,在可见光的范围内,短波长的蓝紫光散射强度接近十倍于长波长的红光散射强度。在摄影中就是要超过三档曝光量(三档曝光量是8倍)。在空气条件好的情况下,即空气比较洁净,悬浮尘埃较少时,主要的散射是瑞利散射,散射光中蓝色成份较多。这就是我们所期望看到的蓝天白云。而在一些城市里,特别是大气污染较严重的大城市里,由于空气中充满了线度较大的悬浮尘埃粒子,此时的散射光有很大一部分是丁达尔散射产生的,呈白色。因此,天空就是白茫茫的。上图拍摄时天气很好,天空是蔚蓝色的,但是在靠近地面的地方还是有太多的尘埃,远不如高空那样清澈。白色的太阳光包含着从红到蓝紫各色的光,在太阳光经过大气层时,会发生散射,而且主要是与光波长有关的瑞利散射。在这种散射的作用下,短波长(蓝光)的成份被散射掉了,透射的光中长波长(红光)的成份就较多。透射光中的红光成份比例是与光线穿过大气层的行程长短有关的。从下图我们可以看出早晨和黄昏时的太阳光穿过大气层的行程比中午时长得多(一般来说要长6-10倍),被散射掉的蓝光也要多得多。因此,早晚的太阳看上去就是偏红色的。另外,我们在生活在地球上看天空,白天和晚上看到的景象不同的原因也是大气层的散射。如果没有散射,我们在白天看到的天空将与晚上一样,满天星斗在黑色的背景上闪烁,唯一不同的是有一个十分明亮的太阳在黑色的背景上发出耀眼的光芒。这不是幻想,事实上宇航员从太空已经看到了这样的现象。而且正因为地球被大气层包围着,宇航员从太空看地球,看到的是一个美丽的“蓝色的星球”。在散射粒子线度很小的情况下(主要发生瑞利散射),散射光是偏振光。因此我们在摄影时可以用偏振滤镜来加强蓝天白云的效果。请看使用偏振镜后的效果对比,上图左侧是未使用偏振镜拍摄的效果,右侧是使用偏振镜后的效果。由于偏振滤镜滤去了白光中的一部分而让全部蓝色偏振散射光通过,使得天空的蓝色更蓝,而白云也显得较暗些,产生了非常良好的效果。这是上海一幢有名的大楼照片。大楼屋顶像莲花座,每天晚上楼顶上的几束强光刺破夜空,也算是外滩的一景。我们能看到这几道光束,就是散射的作用。如果城市上空的空气不干净,悬浮尘埃越多,散射就越强,光束就会显得很亮。反之,光束就会显得很淡。如果晚上我们基本上看不到这几道光束了,也许白天我们的城市就会有蓝色的天空了。在拍摄此类照片时,散射光经常是很重要的。山中的雾气实际上是悬浮在空气中的小液滴,是一种很理想的散射源。由于液滴的尺寸比光波波长大得多,主要是丁达尔散射,散射光呈白色。清晨的薄雾和河面上的水气所产生的散射光使画面有一种缥缈如仙景的感觉。雾是由许多细小的水点形成的,它能产生大量的散射光。所以在薄雾笼罩下的景物,能比较明显地区分出前景,中景和远景,从而表现出空间的纵深感。此外,薄雾还能掩盖杂乱无章的背景,有利于突出画面中的主要形象,提高作品表现力。

谈谈你对摄影的了解

10个创意儿童摄影技巧我们都欣赏过Jason Lee以自己女儿为模特的创意儿童摄影作品。这个拍摄项目始自2006年,当时他的母亲被诊断出患有非霍奇金式淋巴癌。因为他的女儿也经常生病,因此无法让她们去看望自己的奶奶。于是Jason开始持续为女儿们拍照,让祖孙们能够相见。Jason为自己女儿拍摄的照片可以说是创意无限。相信不少看过他的作品的人,都希望也能为自己的孩子拍出同样精彩的照片。这里,Jason与大家分享了他自己的10个创意儿童摄影技巧,希望能给你以启发。1. 事先做好计划自然地捕捉是很好,但有时在拍照前做好计划更有帮助。我拍摄的很多照片都需要用到很多道具。我会事先布置好场景,在拍摄姑娘们的时候往往只用1-2分钟。2. 我们都喜欢笑脸我喜欢笑脸。我的女儿们喜欢笑。我从来不用告诉她们要做的事就是笑起来。与其告诉她们“笑一下”,不如给她们讲个笑话。说点有趣的事,做点有趣的动作,发出一些有趣的声音,笑容自然就来了。3. 以身作则很多时候,很难让孩子们做出一个特定的姿势。与其告诉她们如何摆姿势,不如直接做给她们看,然后让她们来模仿。4. 打破思维定势在墙上涂油漆?真的吗?不是真的,不过这个想法会让孩子们兴奋起来。告诉她们你的想法,让她们兴奋并跃跃欲试。另外别忘了以后都要把你的油漆桶藏好。5. 加入她们,一起出现在相机前与其只是不停地按快门,不如也加入她们吧。出现在照片里比只是拍照更为有趣。6. 用点道具可以吃的东西很有用,在你拍照的时候她们也会有事可做。7. 有钱!小贿赂和奖赏永远都会有效。我告诉她们可以自己留下这些红包。我没告诉她们的是这些红包里都是空的。8. Photoshop魔法我的孩子们并不会飞,但是她们可以跳起来。构图上可能需要一些时间来学习,但只要掌握了方法就变得很容易了。 拍一张有人在里面的照片,再拍一张没有人的。在Photoshop中合并两张照片,擦除那些不想要的东西,你就得到了两个小飞行女巫。9. 总有拍照理由想想那些节日,感恩节、圣诞节、万圣节、新年、复活节。即使没有节日,我们还有生日、纪念日、狂欢节等等。10. 保持照片简单如果可能的话,移除所有东西。我喜欢干净简单的画面。照片的主体应该是模特,而不是任何可能会分散观众注意力的东西。

摄影的基本知识和技巧是什么?

一、摄影的基本知识1、光源越广,光线越柔和。相反的,光源越窄,光线越硬。广泛的光源能够弱化阴影、降低对比、抑制纹理,较窄的光源则作用相反。这是因为光源越广,射在物体上光线的方向就越多,这会起到增加场景中的照明、减少阴影的作用。小提示:将人像主体安排在一扇不受阳光直射且大而亮的窗户边,窗户可以起到柔光箱的效果,不再需要影室专用设备。2、光源越近,光线越柔和相反的,光源越远,光线越硬。这是因为当光源离被摄体越近,相对的就越大,也就是越广;而当光源离被摄体越远,相对的就越小,也就是越窄。以太阳为例,太阳的直径是地球的109倍,它本是一个相当广的光源!但是太阳距地球9300万英里(约1.5亿千米),只占地球天空非常小的一小部分,因此当阳光直射在物体上时光线就很硬。小提示:在室内用现有灯光拍摄人像时,可以通过改变光源与被摄体间距离的方法使照片的光线更加动人。3、漫散射能够分散光线,使光源变广、光线变柔运用漫散射分散光线的实质还是使光源变广,从而达到柔化光线的目的。当云层遮挡住阳光,物体上的阴影会明显减少,如果有雾,阴影则会消失。云层、阴沉的天空和大雾都会使光线发生漫射,漫射会将光线分散向各个方向。阴天和雾天时,整个天空会变成一个非常广的光源,一个天然的柔光箱。小提示:半透明塑料或白色织物等材料都可以用来漫射强烈的光线。可以在人工光源─如影室闪光灯前加一个柔光罩;如果在明亮的阳光下,也可以使用柔光篷或柔光箱来柔化光线。4、在反射中漫射光线将一束较窄的光线射在一个较大的磨砂表面上,如墙壁、屋顶或磨砂反光板等,光线在反射的过程中会发生被漫射到较宽广的区域。小提示:将一大块铝箔揉成团,展开后将亮面向外,包在一块纸板上,一块柔光反光板就做好了。虽然这种自制反光板的漫射效果不如白色磨砂反光板,但它能在照片中增加闪闪发亮的光点。5、光源越远,光线的衰减越快,主体也越暗举例说明:如果将光源至被摄主体的距离增加1倍,那么落在主体上的光线只有距离增加前的四分之一。光线会随着光源的远离而迅速衰减。这条规则应牢记,如果准备移动光源或被摄主体,一定要改变光线的品质。小提示:在天气条件很差的室外拍摄人像时应使用闪光灯(热靴或弹出式均可),这样即可以消除人脸部的阴影,也不会影响背景的曝光,因为闪光灯发出的光到达背景时已经弱到可以忽略不计了。二、拍摄技巧1、以长焦距镜头为主要拍摄镜头(120型相机的约250mm左右镜头,或135型相机的135mm左右镜头),取其短景深功能。2、依人像公式构图法的原则,直接框取特写、半身、七分身或全身之构图,大约是距离被拍者5—8步左右,即可轻易拍得。3、曝光时,需依人像摄影的特点,多开1~2档光圈补偿,以使脸部质感较为亮丽。人物脸部的光线柔和亮丽,是拍摄此类型照片的重点。4、为了制造亮丽的眼神,最好在人像前方置一块反光板或白色板,以使眼睛反射雪亮光点。5、冲印时,最好依后加工处理技巧加上冲印柔焦处理,全面性的柔化肤质后,即可达到整张照片柔美漂亮的效果。摄影术语1、像深景深前界和景深后界分别共轭的两个成像平面之间的距离。像深与景深相对应,像深越大,景深也就越大。确定景深的标准:135相机可允许的模糊圈直径一般为1/30mm,即0.033mm。2、超焦距:当镜头聚焦在无限远时,位于无限远的景物结成清晰的影像,同时在有限距离某一点上的物体也能达到清晰的标准,近于这一点的物体就模糊起来,那么,这个物体到镜头之间的距离就是超焦距。3、焦距(Focal length):透镜中心到其焦点的距离。焦距的单位通常用mm(毫米)来表示,一个镜头的焦距一般都标在镜头的前面,如f=50mm(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标准镜头”,因为其视角于人眼视角相同故称标准镜头),28-70mm(我们最常用的镜头)这个焦距段是最适合拍人像的、70-210mm(长焦镜头)等。4、光圈(Aperture):用于控制镜头通光量大小的装置。光圈用F表示,有f1.0,f1.4,f2.0,f2.8,f4.0,f5.6,f8.0,f11,f16,f22,f32,f44,f64。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摄影

摄影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摄影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导语:不管学什么都是从基础开始学的,把基础打牢,后面就会越来越轻松,基础打不牢,后面就会很难。所以要拍好照片,一定要先掌握基本的摄影知识。以下是我为大家精心整理的摄影的基本知识和方法,欢迎大家参考!   一、正确持机方法   在拍摄的基本知识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拿稳相机。无论其它的摄影要素和技术掌握得有多好,只要拍摄的一瞬间有震动,照片的质量一定会因影像模糊而大大降低。   虽然可以用三脚架来减低震动的可能性,但更多的时候是以手持相机拍摄为主,而且在“决定性的瞬间”内,往往不允许摄影者再花时间去放置三脚架并固定照相机。   数码照相机相对于传统照相机而言,它对拍摄稳定性的要求更高。这是因为,电子元件存储信息需要一段额外的时间,通常称为“时滞”。    1、持机的正确姿势   无论是站立、坐下还是跪下,持机的正确姿势都应该是:   (1)、右手紧握相机一侧的握手位,食指轻触快门键,以备随时拍摄。   (2)、以左手手掌托住机身底部,用拇指和食指握住相机来稳定镜头。   (3)、两手上臂紧贴身体,尽量保持自然下垂的状态并向身体靠拢。千万不要耸起双肩。因为长时间用耸起双肩的姿势拍摄,双肩关节会出现疲劳感,更难稳定相机。   (4)垂直握持相机拍摄时,一般左手在下,右手在上,也要注意左臂紧贴身体。    2、站立或坐下摄影时的注意事项   (1)、站立摄影时,双脚宜微张,或以前后步方式站立,以便将整个身体的重量平放到双脚上。如果能借助一些固定的物体作为依靠,例如背靠树干或墙壁等,则效果更佳。   (2)、坐下摄影稳定性已经很高,但仍可借外物进一步稳定身体。以椅子的靠背或桌子作依靠是不错的选择。    3、跪下摄影时的注意事项   跪下摄影时左脚应该弓起,右脚跪地,托起机身底部的左手则支撑在弓起的左脚上。一般情况下,跪姿拍摄较难稳定身体,最好也能借助固定物体作依靠,如树、墙等。    4、相机带的重要作用   将相机带套在手腕上,握在虎口中绕两圈再拉紧,以拇指穿过带圈后再握紧相机,使相机和右手合二为一,不但可以减轻手的颤动,而且可以在不小心松手时将相机拉住,不至于掉到地上而损坏。   二、光线的运用   照片是光与影的艺术产品,将光线称为摄影的灵魂一点也不为过。要拍摄好照片,就不能不掌握光线这个关键的元素。    1、光线的性质   (1)直射光   在晴朗的天气里,阳光没有经过任何遮挡直接射到被摄者身上,受光的一面就会产生明亮的影调,不直接受光的一面则会形成明显的阴影,这种光线称为“直射光”。在“直射光”下,受光面及不受光面会有非常明显的反差,因此容易产生立体感。   当太阳被薄云遮挡,阳光仍会穿透白云扩散,这时所产生的照明反差将会降低,非常适宜于人像摄影。   (2)散射光   在阴天,阳光被云层所遮挡,不能直接射向被摄对象,只能透过中间介质或经反射照射到被摄对象上,光会产生散射作用,这类光线称为“散射光”。由于散射光所形成的受光面及阴影面不明显,明暗反差也较弱,光影的变化也较柔顺,因此产生的效果比较平淡柔和。   “直射光”会产生反差较强的光线,致使阴影较浓厚,调子变化较少,所拍出的影像线条及影调较硬。而“散射光”会产生反差较弱的光线,故阴影较淡,调子变化较丰富,会得出较软的柔和的影像线条及影调。所以摄影者应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适合的光线。   2、光线投射的不同方向   拍摄同一个景物,运用不同方向投射来的光线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1)顺光   从照相机背后而来,正面投向被摄对象的光线叫做“顺光”。“顺光”照明的特点是:被摄对象绝大部分都直接受光,阴影面积不大,对象的影调比较明朗。这种光线形成的明暗反差较弱,对象的立体感主要不能靠照明光线反映出来,而是由本身的起伏表现出来。因此立体感较弱。   (2)前侧光   从照相机左后方或右后方投向被摄对象的光线叫做“前侧光”。受光的对象大部分都会受光,产生的亮面大,所以影调也较明亮,对象不受光而产生阴影的面积也不会太大,但已可以表现出对象的明暗分布和立体形态。这类光线既可保留比较明快的影调,又可以展现被摄对象的立体形态。   (3)侧光   来自照相机左侧或右侧的光线叫做“侧光”。它会使被摄对象的一半受光,而另一半则处于阴影中,有利于表现对象的起伏状态。   由于“侧光”照明使对象的阴影面积增大,因此画面的影调不亮不暗,明暗参半,不及由“顺光”和“前侧光”产生的那样明快,但亦不会太阴沉。立体形态表现会较好。   (4)侧逆光   来自照相机的左前方或右前方的光线叫做“侧逆光”。它令对象产生小部分受光面和大部分的阴影面,所以影调会较阴沉。这种照明方法在对象上产生的立体感会比“顺光”的好一些,但仍然偏弱。   (5)逆光   “逆光”是由被摄对象背后射来,正面射向照相机的光线。被摄对象绝大部分处在阴影之中。因光线的对比较弱,所以立体感也较弱,影调比较阴沉。可是,“逆光”可以用来勾画物体的侧影和轮廓,还可以突现物体的质感和形状,清楚地展示对象的线条。在明朗的天气下使用“逆光”更会创造出一种强烈的反差。   (6)顶光   光线由被摄对象上方而来的谓之“顶光”。日正当中的太阳光便是一个好例子。“顶光”常会在被摄对象上造成强大的阴影,若用于人像摄影,则人脸部的鼻下、眼眶、颚下等处会形成浓黑的阴影。   (7)底光   “底光”的光源位于被摄物的下方。这种光线在日常生活经验中较少见,故有怪异和戏剧性的效果,在一般摄影场合应用较少。    3、光线的反差   “反差”指的是被摄对象上“最亮”与“最暗”的色调关系。所谓“反差强”,是指光线在主体身上呈现的最亮部位与最暗部位的差别大,而且由最亮到最暗的转换过程中变化非常剧烈,对比度非常强烈。相对的,“反差弱”,表示最亮部位与最暗部位的差别不太大,由最亮到最暗的转换过程中变化非常柔顺,令色调很丰富。   三、摄影的构图   构图是在照片有限的空间内处理人、景、物的关系,并将三者安排在画面中最佳的位置以形成画面特定结构的过程。   构图最主要的目的是如何强调及突出主题景物,同时把繁琐的、次要的东西恰当地安排为陪衬。好的构图令照片看起来均匀、稳定、舒服、有规律,而且可以引导视线到主题点。构图不当,会出现杂乱、左右不平衡、头重脚轻及因主题过多反而变成没有视觉焦点等问题。    1、构图注意事项   要获得好的摄影构图,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   (1)照片不应太过单调,否则照片会显得呆板。但也不应太复杂,否则会令人觉得混乱。   (2)要选择适合的背景。好的背景不但有助于衬托主题及突出主角,亦会丰富照片的内容,增添画面的色彩。   (3)要了解人、景、物三者在照片中的关系,并适当地安排它们,以有效地表达主题,避免喧宾夺主的情况。   (4)要考虑各个景物色彩上的对比。鲜明的对比有助于突出主题,但若颜色混乱则会产生相反的效果。   (5)要掌握光线的照射角度以及所产生的明暗阴影,它们都会影响照片的色彩和效果。   (6)要多利用照明、透视、重叠和影纹的层次变化,这将有助于在平面的照片内增加立体感。    2、以不同的拍摄角度造出不同的构图   大多数拍摄对象都是立体的,它们呈现出许多面。有正面、侧面、背面、顶面及底面。同一个对象,拍摄的方位角度不同亦会令画面展现出多种多样的构图效果。所以在拍摄之前应选取不同的方位、角度对物体作观察及比较,从中找出一个最佳、最可表达主题、最生动的视点,以找到最合适的构图。   (1)正面拍摄。   正面拍摄是一种最常用的摄影角度。正面拍摄可以产生庄严、平稳的构图效果。但平稳的线条、对称的结构也会因缺乏透视感而显得呆板。而且很多时候会因为对象的受光情况相似而不能突显对象应有的立体感。   (2)侧面拍摄。   用斜侧的摄影角度,画面上原来的并行线条变成了斜线,具有纵深感,能将人的视线引向深处,增强立体感。而视线跟随斜线延伸,也会使画面变得生动。随斜侧方位的角度变化,其透视效果也会出现有趣的改变。   (3)仰视拍摄。   仰视拍摄指的是向斜上方的角度进行摄影,多用于拍摄高大的景物。这种拍摄角度既可以拍到高大景物的全景,又可以形成垂直地面的线条向上汇聚的透视感觉。还可以突出对象的高耸特性,增加压逼感。   (4)俯视拍摄。   俯视拍摄就是从上向下进行拍摄。在高处作俯视的拍摄可以将大范围的景物都拍下来,所以在广角的风景摄影中会经常应用到。在人像摄影中使用俯视拍摄方法,可以为主角带来一种纤秀的效果。    3、构图的“三分法”   “三分法”是由希腊的数学家提出来的。摄影者将其运用在照片的构图上,往往可以拍出很多和谐悦目的照片。具体做法是:用两条直线和两条横线将画面平均分为9个同样大小的方格。拍摄时将主题放在直线和横线的交叉点上。   “三分法”可以应用在任何人物和景物的摄影上。    4、背景与前景的选择   背景或前景与主题在色彩、形状、线条、质感、明暗上的不同会造成反差,形成对比,有突出主题之用。   (1)简单柔和的背景。   简单的背景不会抢去主题的地位,有利于突出主题。但过于简单及单调的背景却会使照片过于呆板。   (2)避免杂乱的背景。   杂乱的背景会使照片看起来非常混乱,更甚者会令人辨别不出主题是什么。   (3)避免前景有太多的人和物。   如果前景有太多的人和物,将难以突出主体,会严重破坏照片的整体效果。    5、摄影构图的基本模式   (1)构图均衡平稳   均衡,就是平衡。它区别于对称。用这种形式进行构图的画面不是左右两边的景物形状、数量、大小、排列的一一对应,而是相等或相近形状、数量、大小的不同排列,给人以视觉上的稳定,是一种异形、异量的呼应均衡,是利用近重远轻、近大远小、深重浅轻等透视规律和视觉习惯的艺术均衡。当然均衡中也包括对称式的均衡。   均衡式构图,给人以宁静和平稳感,但又没有绝对对称的那种呆板无生气,所以是摄影家们在构图中常用的形式,均衡也成了摄影构图的基本要求之一。   要形成均衡式构图,关键是要选好均衡点(均衡物)。什么是均衡点呢?这要从艺术效果上去找,只要位置恰当,小的物体可以去与大的物体相均衡,远的物体也可与近的物体求均衡,动的物体也可以去均衡静的物体,低的景物同样可均衡高的景物。要多加实践和学习,用好这种艺术技巧。   (2)打破均衡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一些新潮的摄影家认为均衡刺激性不强,反映不出新时代的生活节奏和特点,他们主张打破均衡,而且也在实践他们的观点,拍出了一些不均衡的作品。我们把这些作品的构图形式,称为非均衡式构图。生活是多种多样的,现实生活中既有均衡也有不均衡。只要是内容的需要和创作意图的需求,形式可以任意选择。   非均衡式构图具有不稳定,不和谐,紧张刺激、动荡不安等特点。从景物形象上来表现动势较为理想;从心理反映上用来表达烦燥不安的'情绪、不协调的动作或不一致的注意力和不同的表情等,具有优势;如展示战争的残酷、革命风暴、狼藉现场等场面,亦可取得好的视觉效果。   (3)框架式构图   框架式构图是用一些前景将主题框住。常用的有树枝、拱门、装饰漂亮的栏杆和厅门等。这种构图很自然地把注意力集中到主题上,有助于突出主题。另一方面,焦点清晰的边框虽然有吸引力,但它们可能会与主体相对抗。因此用框架式构图多会配合光圈和景深的调节,使主体周围的景物清晰或虚化,使人们自然地将视线放在主题上。   (4)直角三角形式构图   直角三角形式构图一般是以画面的一个竖边为三角形的一个直角边,底边为三角形的另一个直角边。这种构图大都注意被摄物的方向性。景物的运动方向或面向应该对着三角形的斜边,使运动物体的前面或景物的面向前留有空间,给以出路。   直角三角形式构图,在横幅或竖幅画面中均可选用,其特点是竖边直线可显示景物之高耸,底边横线又具有稳实、安定感,并且富有运动感,具有正三角形式和倒三角形式构图的双重优势,同时左右直角边灵活多变,很受摄影家们的喜爱,所以使用较多。   直角三角形式构图的灵便性还表现在底边长竖边短或底边短竖边长均可选用,只要三个角中有一个角可形成直角,便可用这种形式构图。   (5)圆形构图   圆形构图是把景物安排在画面的中央,圆心正是视觉中心。圆形构图看起来就象一个团结的团字,用示意图表示,就是在画面的正中央形成一个圆圈。   圆形构图,除了圆形物体以这种图式表示其圆外,实际上有许多场景可用圆形构图表示其团结一致,既包括形式上的,也包括意愿上的。如许多人围着一个英雄模范在签名,不少少年儿童正聚精会神地听老人讲故事,小朋友们围着圆圈做游戏等,均可选用圆形构图。   圆形构图给人以团结一致的感觉,没有松散感,但这种构图模式,活力不足,缺乏冲击力,缺少生气。   (6)S形构图   S形实际上是条曲线,只是这种曲线条是有规律的定型曲线。S形具有曲线的优点,优美而富有活力和韵味。同时,读者的视线随着S形向纵深移动,可有力地表现其场景的空间感和深度感。   S形构图分竖式和横式两种,竖式可表现场景的深远,横式可表现场景的宽广。S形构图着重在线条与色调紧密结合的整体形象,而不是景物间的内在联系或彼此间的呼应。   S形构图最适于表现自身富有曲线美的景物。在自然风光摄影中,可选择弯曲的河流、庭院中的曲径、矿山中的羊肠小道等等,在大场面摄影中,可选择排队购物、游 行表演等场景;在夜间拍摄时可选择蜿蜒的路灯、车灯行驶的轨迹等等。   (7)十字形构图   十字形是一条竖线与一条水平横线的垂直交叉。它给人以平稳、庄重、严肃感,表现成熟而神秘,健康而向上。因为十字最能使人联想到教会的十字架,医疗部门的红十字等,从而产生神秘感。   十字形构图不宜使横竖线等长,一般竖长横短为好;两线交叉点也不宜把两条线等分,特别是竖线,一般是上半截短些下半截略长为好。因为两线长短一样,而且以交点等分,给人以对称感,缺少了省略和动势,会减弱其表现力。   十字形构图的场景,并不都是简单的两条横竖线的交叉,而是相仿于十字形的场景均可选用十字形构图。如正面人像,头与上身可视为垂直竖线,左右肩膀连起来可视为横线;建筑物的高与横的结构等。也可以这样讲,凡是在视觉上能组成十字形形象的,均可选用十字形构图。   四、光圈、快门、对焦、景深   曝光的控制主要取决于光圈的大小和快门的速度。要学会手动拍摄就必须学会光圈与快门的设定配合。    1、曝光量与光圈的关系   光圈是照相机镜头中可以改变大小的孔洞。它控制进入镜头的光线量。在其它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光圈开得越大,通过镜头进入的光量就越多。这就好比房间里的窗子,它开得越大,进来的光线越多。   光圈的数值通常用f-stop值来表示,要注意的是:f-stop值越大,光圈开得反而越小。例如:f16的光圈就比f8的光圈小。   在快门速度不变时,光圈的大小决定了相片的明暗。光圈太大,曝光会过度,照片就会白茫茫一片。光圈太小,曝光会不足,照片就会是黑漆漆的。    2、曝光量与快门的关系   快门是控制光线进入的闸门。在其它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快门速度越高,通过镜头进入的光量就越少。反之亦然。它相当于开窗子时间的长短。   光圈与快门都可以控制曝光量,它们的组合是控制曝光量的主要因素,并互相影响着。如果将光圈收小一级(例如由f/4收小至f/5.6),将快门速度调慢一倍(例如由1/60减至1/30),它们的曝光量是一样的。    3、对焦的重要性   对焦是指将镜头对准被拍摄对象后,调整镜头的焦距,使图像变得最清晰的过程。只有对焦正确图像才可能清晰,否则图像就是模糊的。    4、景深与光圈、距离、焦距的关系   景深的“景”是指我们要拍摄的景物,“深”就是清晰度的纵深范围。当镜头对焦于拍摄目标时,这一点对应在CCD感光元件上能清晰成像。它前后一定范围内的景物也能被记录得较为清晰,这个范围就是景深。   景深越大,纵深景物的清晰范围也就越大。景深越小,纵深景物的清晰范围也就越小。   影响景深的三大要素是:   (1)光圈:在镜头焦距及距离不变的情况下,光圈越小,景深越大,反之亦然。   (2)距离:在镜头焦距及光圈不变的情况下,越接近拍摄的目标,景深越小,越远离拍摄的目标,景深越大。   (3)焦距:在距离及光圈不变的情况下,镜头焦距越短,景深越大。即短焦镜头的景深大,长焦镜头的景深小。 ;


摄影与平面设计的关系

  生活中大多数人认为平面设计是一种推销产品的手段,但随着社会发的发展平面设计成为我们生活中商家传递信息的一种重要手段。它是信息传播的中最重要的环节,如今摄影技术也在不断的发展创新,在众多的平面设计中摄影的应用最为广泛。现代的摄影技术内容以丰富多采的形式展现在大众面前。   摄影 平面 表现   关于摄影,在大多数人的眼中就是拍拍照片,自己也不知如何拍出好的画面,不知如何去表现美好的事物。摄影这门艺术不仅仅是为了纪念人们美好的瞬间更多的是带给人们视觉冲击力和精神上的感受。摄影艺术博大精深,学会了简单的拍摄只是摄影中的皮毛而已。生活中我们要拍照,把所学的专业只是运用到实践当中才能拍出更好的照片。摄影大多数人都会操作的简单步骤,但是如果把它作为一种专业知识运用就要考虑大构图,色彩搭配,焦距远近等。   摄影作品与平面作品,两者都是在平面上进行的一种创作,都是属于视觉艺术的传播。这是两门交叉的学科,平面设计的组成要素主要有图像,文字,版式,以及图像。而现代摄影在科学技术推动下也不断创新,成为现在传播信息的主要手段。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水平提高,图像的数字化完全取代了传统图像的处理,摄影跟平面设计可以合二为一。   在同一终端进行处理。借助电脑技术设计师能更准确的,更艺术的表现自己的创作思维和方法。增强了摄影和平面设计的表现力。   摄影出现后对平面设计的冲击   在摄影技术发展之前,平面设计主要靠手工人类观察事物都是带有主观性的,绘画的整体效果也都是带有很大的主观色彩,。摄影具有更高的写实性,他甚至能抓住人捕捉不到的瞬间,拍摄出很多精彩的的画面,这样的写实拍摄很大程度上的丰富了平面设计的内容。比如高速快门能定格人类无法捕捉的画面,这种科技上的进步很大程度的制造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同时又给现代的平面设计带来很大程度的提高。   摄影最基本元素就是光线,线条与色调。以纯粹真实的的形象开辟了视觉审美的新领域。现如今,多媒体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扩展了摄影作品的使用范围,它以及成为现代平面设计中必不可少的设计元素,摄影的出现改变了以往平面图案中的绘画,摆脱了以往平面设计中画面真实和单一性,让现代设计更加具有真实性,活泼性和生命力。   摄影和平面设计的共同点   摄影和平面设计都需要构图和创意。他们都是平面二维空间的造型艺术,构图是平面设计的的灵魂,一个好的构图能是二维空间更具有生命力。同时摄影也是一个构图的过程,摄影师要面对一个三维的空间进行创作转化,提炼成二维空间。构图对摄影来说也是尤为重要。构图能直接影像作品的好坏,一个好的构图就是一副优秀的作品中不可缺少的元素。在专业的摄影技术中构图的方法与平面设计中的构图有很多的相似之处,这种专业的知识都是融汇贯通的。   平面设计最主要的功能就是把准确的信息传给消费者而摄影技术是其中最主要的表现手法,同时摄影作品在平面设计中也需要创意。创意是设计的灵魂,是设计最本质的要求。一副优秀的平面设计作品都是在创意的基础之上。在摄影中平面设计所宣传的往往是是单独的一幅画面来表现,所以人们接受平面信息的过程受时间的控制。在有限的空间力能构思出有创意的的摄影是平面设计作品能被人接受和喜爱的根本。   色彩对平面设计和摄影具有很大的重要性,除了构图和创意,画面的色彩对摄影和平面设计同样重要。色彩在画面运作中主要是写实和表意。在平面和摄影中,色彩主要对比构成和调和的形式出现。艺术家在创作时除了要反应客观世界的色彩,更重要的是用色彩来营造氛围,表达情感,色彩对人们的视觉感受有很大的影响,通过色彩的运用把表达更深层的精神世界,从而让人们产生共鸣。色彩是把握人类视觉的关键所在,一副作品最好的的.表现形式就是色彩的运用,一个和谐的色彩搭配往往能吸引人的眼球,抓住观察者的视线。不同色彩搭配往往让观者产生不同的心里感受。这就是色彩在平面设计和摄影中最大的价值所在。   摄影与平面设计的结合必然性   社会的发展带动了图片市场的需求,随着大众传媒的出现和发展,各种书籍报刊的设计也层出不穷,图片的需求量更是不断上升。但是无论书籍还是杂志的设计都有自己的风格,设计师要根据自己的审美来搭配不同的图案。现在的阅读,尤其是报纸的阅读,所搭配的图片必须要求最直接最便利的阅读方式。因此当下的摄影要抓住事件的特征来表达一个故事的发生或说明一个时代的生活方式   总之现在的平面设计中图片要靠摄影来提升,当然摄影也离不开平面设计中有关创意,构图,和色彩的技术的运用。两者都是属于二维设计创作,平面设计的灵感来源与我们的生活中画面的定格,所平面设计和摄影是相辅相成的。   结语   摄影和平面设计是文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播之上的同时也创作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平面设计的创作技法推动了摄影技术的创新,数字化的摄影技术增强了平面设计的感染力。因此对摄影与平面设计技术要不断的信息创新,积极的结合二者的优势,创造出更多有价值的作品,平面设计与摄影技术既有共同点也有异同点,只有二者结合起来,才能不断的丰富人们的生活,创造出更多的艺术表现形式,激发艺术家更多的创作灵感,创新更多的表现形式,引领新的审美趋势。

上一篇:有拍网

下一篇:费尔防火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