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门户

时间:2024-09-08 13:10:44编辑:揭秘君

山西阳泉平定的由来是什么?

平定县为山西东部门户,自古为晋冀间的交通要道,故向有“全晋咽喉”、“晋东雄镇”之誉。
  战国时期为赵国上艾邑。西汉置上艾秒县,属太原郡,县治在今县城南7.5公里的新城村。北魏时,因胡汉译言之误,上艾县讹名为石艾县。唐天宝元年(742年),改名广阳县,县治在今昔阳县境内的广阳村。到公元979年改名为平定县为止,广阳县城经历了公元237年的繁荣后,便逐渐废为荒村。清人曾尚增在《广阳怀古》中咏道:“荒村那识汉唐名,废址参差秋草生。今古心伤陵谷变,广阳村是广阳城。” 广阳县改名为平定县是中国一个分裂时代结束和一个安定统一时代来临的标志。
  故事还要从北宋初统一中国的最后一战平北汉,即民间戏剧的“下河东”说起。公元960年赵匡胤发动兵变,定国号为“宋”。宋建立的第四年便着手进行统一全国的军事行动。当时宋王朝对辽还没有必胜的把握,只能在边境上采取守势,而南方的割据政权所占领的大都是物产丰富的地区,且军事实力又较为薄弱,因此,赵匡胤制定了先统一南方,后北上太原削平北汉,进而收复幽云地区的战略部署。
  从公元963 年开始到公元978年,宋王朝先后出兵灭掉了“十国”中的9个割据政权,最后剩下了建都太原的北汉政权。在此期间的公元969年,赵匡胤曾统兵第一次围攻太原,北汉军凭借山河城池之险顽抗,时辽兵驰援,宋军中又疾病流行,遂无功而返。公元976年,再命大将党进、潘美第二次出兵合围太原,不料10月宋太祖死,宋军再撤兵南下。
  宋太宗赵光义即位后,继续宋太祖统一全国的未竟之志,于太平兴国二年(977年)在广阳建平定军,据《平定州志》记载:平定军的来历和命名之由是“宋太祖征河东首下之,置平定军,属镇州(今河北正定)。”我们还从《宋史·地理志》中了解到,平定军设置后不久,宋王朝还在今沁县置威胜军。“平定”和“威胜”等地名都表达了宋王朝平定北汉的必胜决心。
  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宋太宗统兵第三次北伐太原,4月进驻汾东行营(今太原市小店区大村),5月北汉主刘继元出降,北汉灭亡。这年,广阳县改名为平定县,属平定军,同时废太原县,改置平晋县。“平定县”和“平晋县”的命名都是为了纪念平定北汉,统一全国这一重大的历史事件。
  平定县设立后,县城也从40公里外的广阳城迁徙到古榆关城,即今平定县城的上城。榆关城在高丘之上,形势险要,汉代韩信击赵下井陉口曾驻兵于此,据说韩信筑城并以榆塞门,故名榆关。后人曾在关门前镌大字题刻“汉淮阴侯韩信下赵驻兵处”。榆关城周2里348步,南有迎薰门,东有榆关门。平定县治迁此地后,又在榆关城侧拓建城池周6里38步,东有拱岱门,西有瞻华门。从此形成了平定县城上下两城相倚的城市格局。
  金大定二年(1162年),平定县升为平定州,领平定、乐平两县。元至元二年(1265年),平定县、乐平县并入平定州。清雍正二年(1724年),升平定州为直隶州,领盂县、寿阳县、乐平县。1912年,废州改平定县。1949年后,平定县历属榆次专区、晋中专区、晋中地区。1983年划归阳泉市


山西阳泉平定的由来是什么?

  平定县为山西东部门户,自古为晋冀间的交通要道,故向有“全晋咽喉”、“晋东雄镇”之誉。
  战国时期为赵国上艾邑。西汉置上艾秒县,属太原郡,县治在今县城南7.5公里的新城村。北魏时,因胡汉译言之误,上艾县讹名为石艾县。唐天宝元年(742年),改名广阳县,县治在今昔阳县境内的广阳村。到公元979年改名为平定县为止,广阳县城经历了公元237年的繁荣后,便逐渐废为荒村。清人曾尚增在《广阳怀古》中咏道:“荒村那识汉唐名,废址参差秋草生。今古心伤陵谷变,广阳村是广阳城。” 广阳县改名为平定县是中国一个分裂时代结束和一个安定统一时代来临的标志。
  故事还要从北宋初统一中国的最后一战平北汉,即民间戏剧的“下河东”说起。公元960年赵匡胤发动兵变,定国号为“宋”。宋建立的第四年便着手进行统一全国的军事行动。当时宋王朝对辽还没有必胜的把握,只能在边境上采取守势,而南方的割据政权所占领的大都是物产丰富的地区,且军事实力又较为薄弱,因此,赵匡胤制定了先统一南方,后北上太原削平北汉,进而收复幽云地区的战略部署。
  从公元963 年开始到公元978年,宋王朝先后出兵灭掉了“十国”中的9个割据政权,最后剩下了建都太原的北汉政权。在此期间的公元969年,赵匡胤曾统兵第一次围攻太原,北汉军凭借山河城池之险顽抗,时辽兵驰援,宋军中又疾病流行,遂无功而返。公元976年,再命大将党进、潘美第二次出兵合围太原,不料10月宋太祖死,宋军再撤兵南下。
  宋太宗赵光义即位后,继续宋太祖统一全国的未竟之志,于太平兴国二年(977年)在广阳建平定军,据《平定州志》记载:平定军的来历和命名之由是“宋太祖征河东首下之,置平定军,属镇州(今河北正定)。”我们还从《宋史·地理志》中了解到,平定军设置后不久,宋王朝还在今沁县置威胜军。“平定”和“威胜”等地名都表达了宋王朝平定北汉的必胜决心。
  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宋太宗统兵第三次北伐太原,4月进驻汾东行营(今太原市小店区大村),5月北汉主刘继元出降,北汉灭亡。这年,广阳县改名为平定县,属平定军,同时废太原县,改置平晋县。“平定县”和“平晋县”的命名都是为了纪念平定北汉,统一全国这一重大的历史事件。
  平定县设立后,县城也从40公里外的广阳城迁徙到古榆关城,即今平定县城的上城。榆关城在高丘之上,形势险要,汉代韩信击赵下井陉口曾驻兵于此,据说韩信筑城并以榆塞门,故名榆关。后人曾在关门前镌大字题刻“汉淮阴侯韩信下赵驻兵处”。榆关城周2里348步,南有迎薰门,东有榆关门。平定县治迁此地后,又在榆关城侧拓建城池周6里38步,东有拱岱门,西有瞻华门。从此形成了平定县城上下两城相倚的城市格局。
  金大定二年(1162年),平定县升为平定州,领平定、乐平两县。元至元二年(1265年),平定县、乐平县并入平定州。清雍正二年(1724年),升平定州为直隶州,领盂县、寿阳县、乐平县。1912年,废州改平定县。1949年后,平定县历属榆次专区、晋中专区、晋中地区。1983年划归阳泉市


山西省人民政府

山西省人民政府是山西省人民代表大会的执行机关,是山西省的国家行政机关。山西省人民政府对山西省人民代表大会和国务院负责并报告工作。山西省人民政府在山西省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对山西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负责并报告工作。政府职能(一)负责省政府各类会议的组织实施工作。(二)协助省政府领导同志组织起草或审核以省政府、省政府办公厅名义发布的公文。办理中共中央、国务院及各部委,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发送省政府的公文。指导全省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三)研究省政府各部门和各设区市人民政府请示省政府的事项,提出审核意见,报省政府领导同志审批。(四)督促检查省政府各部门和各设区市人民政府对省政府公文、会议决定事项及省政府领导同志有关指示的执行落实情况,及时向省政府领导同志报告。(五)负责省政府值班工作,及时报告重要情况,传达和督促落实省政府领导同志的指示。(六)协助省政府领导同志做好需由省政府组织处理的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七)对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重大问题以及省政府各项政策、决策组织调查研究,及时反映情况,提出建议。(八)指导、监督全省政务公开和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九)组织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和政协委员提案。(十)统一刻制、颁发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直各部门及厅属局的印章。(十一)负责政府参事、文史馆员的组织管理和服务工作。(十二)负责省政府驻外办事处的管理工作。(十三)承办省人民政府和省政府领导同志交办的其他事项。

山西省政务服务网

网址??http://www.sxzwfw.gov.cn/icity/public/index 山西,简称“晋”,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省会太原,位于中国华北,东与河北为邻,西与陕西相望,南与河南接壤,北与内蒙古毗连,介于北纬34°34′—40°44′,东经110°14′—114°33′之间,总面积15.67万平方千米。?[1]?山西省地势呈东北斜向西南的平行四边形,是典型的为黄土覆盖的山地高原,地势东北高西南低。高原内部起伏不平,河谷纵横,地貌有山地、丘陵、台地、平原,山区面积占总面积的80.1%。山西省地跨黄河、海河两大水系,河流属于自产外流型水系。山西省地处中纬度地带的内陆,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2-3]??截至2020年4月,山西省共辖11个地级市,市辖区26个、县级市11个、县80个?[4-6]???,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7026.68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24.72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7453.09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8748.87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5724元。?[7]?截至2021年,山西省常住人口为3480.48万人。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山西东南部是指哪些地方

山西东南部是指晋城、长治、运城。
1、晋城
晋城市,是山西省地级市,古称建兴、泽州、泽州府。晋城市位于山西省东南部,晋豫两省接壤处,全境居于晋城盆地,总面积9490平方公里,是山西省东南门户,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素有“三晋门户、太行首冲”的美誉。
2、长治
长治,山西省地级市,晋东南中心城市,为山西省域副中心城市之一,古称上党、潞州、潞安等。“长治”原为潞安府府治所在县名,得名于明嘉靖八年(公元1529年),取“长治久安”之意。长治地处晋东南,晋冀豫三省交界,全境位于由太行山太岳山环绕而成的上党盆地中。东倚太行山,与河北、河南两省为邻,西屏太岳山,与临汾市接壤,南部与晋城市毗邻,北部与晋中市交界
3、运城
运城,简称“运”,山西省地级市,位于山西省西南部,北依吕梁山与临汾市接壤,东峙中条山和晋城市毗邻,西、南与陕西省渭南市、河南省三门峡市隔黄河相望。东西长201.87千米,南北宽127.47千米,总面积14182平方千米,占山西省总面积的9%。


山西西部是指哪些地方

西部有吕梁和朔州。
吕梁位于山西省中部西侧,因吕梁山脉由北向南纵贯全境而得名。西隔黄河同陕西榆林相望,东北与省会太原市相连,东部、东南部分别和晋中、临汾接壤。
朔州,山西省地级市,位于中国山西省北部、晋蒙交界区域,是一座伴随改革开放应运而生的新兴城市。朔州地貌轮廓总体上是北、西、南三面环山,山势较高,中间是桑乾河域冲积平原,相对较低;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根据山西气候区划方案,属晋北温带寒冷半干旱气候区。


山西省政府门户网站上的图片是哪里的照片

共六张:

1/2.太原汾河公园:http://www.sx.chinanews.com.cn/2004-04-06/1/10339.html

3.太原迎泽公园:http://www.51yala.com/Html/2006115145926-1.html

4.壶口瀑布:http://baike.baidu.com/view/16469.htm

5.山西省人民政府。

6.五台山:http://baike.baidu.com/view/7812.htm#1

我不是山西人,查得我累死了。个人觉得1/2幅都是太原汾河公园。

不过图片很漂亮,我也没想到山西会有那麼多那麼漂亮的景点,我一直以为到处都是煤,空气很差,城市很脏, 没想到这麼漂亮,我真是孤陋寡闻了!


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的内设机构

根据上述职责,省政府办公厅设14个内设机构和机关党委、离退休人员工作处;省政府研究室下设3个处;省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下设3个处。(一)秘书一处。办理经济和社会发展及监察、审计等方面的文、电、函、请示(报告)、会务、政务活动、督查和文稿起草等工作;及时答复或转办省长信箱的有关函件;及时提供宜公开的政务信息。承办领导同志交办的其他事项。(二)秘书二处。办理人民武装、信访、民政、财政、人力资源、国土资源、税务、法制、残联、测绘、政府采购、金融、保险、信托、石油等部门的文、电、函、请示(报告)、会务、政务活动、督查和文稿起草等工作;及时答复或转办省长信箱的有关函件;及时提供宜公开的政务信息。承办领导同志交办的其他事项。(三)秘书三处。办理公安、国家安全、司法(含监狱)、住房和城乡建设、商务、卫生(含食品药品监督)、人口计生、外事侨务、港澳台事务、工商管理、质量技术监督、旅游、人防、检验检疫、民用航空、重点工程、开发区、贸易促进、地震、海关、红十字会以及法院、检察院等部门的文、电、函、请示(报告)、会务、政务活动、督查和文稿起草等工作;及时答复或转办省长信箱的有关函件;及时提供宜公开的政务信息。承办领导同志交办的其他事项。(四)秘书四处。办理发展改革(含物价)、经济和信息化(含国防工业、中小企业、城镇集体工业)、社会保障、环保、交通运输、煤炭(煤炭安全生产监管、煤炭安全监察)、国有资产管理、统计、粮食、发展研究、地勘、资本市场、证券、煤炭交易、工会、电力、邮政、通信、电信、储备、成套、烟草、铁路等部门的文、电、函、请示(报告)、会务、政务活动、督查和文稿起草等工作;及时答复或转办省长信箱的有关函件;及时提供宜公开的政务信息。承办领导同志交办的其他事项。(五)秘书五处。办理教育(含考试中心)、科技、水利、农业(含农机、农科、扶贫)、林业、文化、广播电视、新闻出版(版权)、体育、民族宗教、供销、文物、引黄、社科、科协、农村信用、气象、史志等部门的文、电、函、请示(报告)、会务、政务活动、督查和文稿起草等工作;及时答复或转办省长信箱的有关函件;及时提供宜公开的政务信息。承办领导同志交办的其他事项。(六)秘书六处。指导全省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负责省政府、省政府办公厅公文审核制发工作。办理党中央、国务院及国家部委、兄弟省(区、市)政府、省直各部门、各设区市人民政府等文、电的收发运转工作。办理省军级文件、密电及内部资料、刊物的分发、传阅、清退和销毁,负责机要通信和机要文件交换及收发工作。负责办公厅保密委员会日常工作。负责港、澳、台同胞及海外华侨、友人捐赠物品的审理、报批、归档工作。及时提供宜公开的政务信息。承办领导同志交办的其他事项。(七)办公室。负责省政府办公厅日常政务、会务和事务的综合协调和联络工作。负责与省委办公厅、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省政协办公厅和各市、各部门的日常工作联系;负责省政府及省政府办公厅的印鉴管理,承办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直各部门以及厅属局的印章刻制;负责国务院各部委、兄弟省(区、市)副部(省)级及以下领导来晋有关政务接待的安排;负责编写《省人民政府大事记》、《办公厅工作》及办公厅工作总结;负责省政府领导同志秘书的管理工作;及时提供宜公开的政务信息。承办领导同志交办的其他事项。(八)会议处。承办省政府党组会议、省政府常务会议、省政府全体会议、省长办公会议、省政府召开的其他有关会议的会务工作,负责编写会议纪要;负责省政府领导同志的会见、会谈等活动的组织安排工作;办理国务院由我省参加或组织的有关会议的会务工作;协助省政府领导同志安排公务活动;根据省政府领导同志的意见,具体承办国务院领导同志来晋视察的公务活动;负责国务院各部委、兄弟省(区、市)在职正部(省)级及以上领导来晋考察及政务接待的安排;承办政府系统大型会议的审核、报批等工作;及时提供宜公开的政务信息。承办领导同志交办的其他事项。(九)督查室。负责对省政府各项决策、会议议定事项、领导重要批示落实情况进行督促、检查;组织开展重大专项督查,承办与省委机关联合开展对有关事项的督查工作;承办省政府系统目标责任制工作;负责征集人民群众建议与意见;负责联系省人大、省政协等相关方面工作;及时提供宜公开的政务信息。承办领导同志交办的其他事项。(十)政府信息公开处。负责指导监督全省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协助省政府新闻办公室做好省政府重大事项、政策的宣传报道工作;承担“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和“中央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政务信息报送工作;承担省政府办公厅信息公开的组织、协调工作。负责网络舆情,省领导信箱信息的收集、整理并及时提供省政府领导阅示、反馈。承办领导同志交办的其他事项。(十一)省政府参事室(文史馆)。负责省政府参事、文史馆员的遴选、聘任、管理及服务等工作;组织政府参事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参政议政、建言献策、咨询国是、统战联谊;组织文史馆员进行文史研究、艺术创作、文化交流、统战联谊;及时提供宜公开的政务信息。承办领导同志交办的其他事项。(十二)人事处。负责机关和直属单位的人事劳资、机构编制、教育培训、人事档案、公务员考核及扶贫工作;负责协调省政府驻外办事处的工作。(十三)行政处。负责机关财务、资产和行政后勤的管理服务工作;保障机关工作、生活的正常秩序。(十四)保卫处。负责省政府办公场所及机关大院的安全保卫、综合治理、消防、交通安全等工作;协助处理省政府机关突发事件和集体上访事件。机关党委负责厅机关及直属单位和兄弟省市驻晋机构的党群工作;负责省政府办公厅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离退休人员工作处负责机关离退休人员管理服务工作,指导直属单位离退休人员管理服务工作。省人民政府研究室组织省政府重大课题的调查研究并提出政策建议;负责起草《政府工作报告》和省政府主要领导同志重要讲话;参与省委、省政府有关大型会议的文件起草工作;及时为国务院、省政府领导提供信息服务;制定实施全省政府系统政务信息工作计划;组织开展政务信息工作经验交流,指导各地、各部门政务信息工作;承办省委、省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下设3个处:(一)研究一处围绕全省财税、金融、发展改革、工业、交通、农业、农村、水利和林业等重大问题开展调研并提出政策建议;起草相关问题等方面的重要文件和讲话。(二)研究二处围绕省人民政府重要工作组织调研;负责科学、教育、文化、卫生、环境、旅游等行业重大问题调研,并提出政策建议;起草相关的重要文件和讲话。(三)研究三处承担国务院、省政府的政务信息报送工作;负责对省直各部门、各市政务信息工作的指导;承担省政府领导对政务信息批示的督促落实工作;完善政府系统信息工作网络建设,做好与国务院及兄弟省市的信息联络和交流工作,积极进行信息理论的探讨和研究;围绕政府中心工作和领导关心的问题组织信息调研;承办省政府研究室的日常事务。省人民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承担省政府总值班工作,及时掌握和报告省内外相关重大情况和动态,办理向省政府报送的紧急重要事项,保障省政府与国务院、省委、各市、县人民政府和省政府各部门联络畅通,指导全省政府系统值班工作;办理省政府有关决定事项,督促落实省政府领导批示、指示,承办省政府应急管理的专题会议、活动和文电等工作;负责协调和督促检查全省应急管理工作;组织有关方面研究提出全省应急管理的政策、法规和规划建议;负责组织编制省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审核专项应急预案,协调指导全省应急预案体系和应急体制、机制、法制建设,指导全省应急体系、应急信息平台建设工作;协助省政府领导处置特别重大、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协调指导特别重大和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预防预警、应急演练、应急处置、调查评估、信息发布、应急保障等工作;组织开展信息调研和宣传培训工作,协调应急管理方面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承办省政府领导交办的其他事项。下设3个处(室):(一)应急值班室(省人民政府值班室)承担省人民政府总值班室工作,及时掌握和报告省内相关重大情况和动态,办理向省政府报送的紧急重要事项,保证省人民政府与国务院、省委,以及各市、县人民政府各部门联络畅通,指导检查全省政府系统值班工作;承办值班要情、专报,信息处置反馈,督促落实。及时提供宜公开的政务信息。(二)应急协调处协助省政府领导处置特别重大、重大突发事件;负责应急现场的指挥协调;办理省政府应急决定事项;督促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委、省政府领导应急批示、指示;承办省政府应急专题会议;组织修订省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审核专项应急预案;协调指导特别重大、重大突发事件的预防预警、应急演练、应急处置、调查评估、信息发布、应急保障等工作。(三)组织指导处协调、组织有关方面研究提出全省应急管理的政策、法规和规划建议;协调指导全省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法制建设以及应急平台体系建设等工作;协调指导全省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和应急物资储备工作;协调和督促检查全省应急管理工作;组织开展信息调研和宣传培训工作,协调应急管理方面的国际、省际交流与合作。

山西南部是指哪些地方

1、长治市:长治县、襄垣县、屯留县、平顺县、黎城县、壶关县、长子县、武乡县、沁县、沁源县。
2、晋城市:泽州县、阳城县、陵川县、沁水县。
3、运城市: 芮城县、临猗县、万荣县、新绛县、稷山县、闻喜县、夏县、绛县、平陆县、垣曲县。
4、临汾市:尧都区、侯马市、霍州市、曲沃县、翼城县、襄汾县、洪洞县、古县、安泽县、浮山县、吉县、乡宁县、蒲县、大宁县、永和县、隰县、汾西县。
山西(简称:晋,别称:三晋,古称河东)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省会太原市,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被誉为“华夏文明摇篮”,素有“中国古代文化博物馆”之称。


山西南部是指哪些地方

山西南部是指长治市、晋城市、运城市、临汾市四个城市。长治市为山西省域副中心城市之一,晋城市是山西省东南门户,运城市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临汾市是黄河文明的摇篮,有“华夏第一都”之称。 山西在中国的地位 山西简称“晋”,省会为太原,是中国内陆省份,在中国的华北地区,位于黄河中游东岸。 山西为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在旧石器时代,就有原始人类就在山西晋南地区繁衍生息。 山西境内有许多处保存完好的宋、金以前的地面古建筑物,被誉为“中国古代建筑艺术博物馆”。

晋城属于山西的哪个地区?

晋城位于山西省东南部。晋城市东、南依太行、王屋二山与河南省新乡、济源、焦作交界,西依中条山与临汾、运城衔接,北依丹朱岭、金泉山等山脉与长治接壤。太焦、侯月铁路纵贯本境,晋焦高速、长晋高速、晋阳高速、207国道、省道与县道、乡道交织成网,陆路交通四通八达。晋城市的历史沿革1948年9月,华北人民政府成立。1948年10月,析晋城城关区,置晋城市,和沁、高、阳、陵各县一起划归华北人民政府太岳、太行区行署。1949年4月,山西全省解放。9月,成立了山西省人民政府,复隶于山西省。 1958年5月,今晋城各地划归山西省晋东南地区。1983年7月,复设山西省辖晋城市,分设城、郊二区,由晋东南地区代管。1985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晋东南地区,置地级晋城市,直属山西省,将原晋东南地区所辖阳城、高平、陵川、沁水四县划归晋城市领导,为所属行政区,其管辖范围与古建兴、建州、泽州及泽州府版图一致。

山西晋中属于哪个市?

晋中是山西省地级市,不属于其他市。晋中,山西省地级市,位于山西省中部,东依太行山,西临汾河,北与省会太原市毗邻,南与长治市、临汾市相交,东北与阳泉市相连,西南与吕梁市接壤。晋中市下辖2个市辖区、8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总面积16400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12月,晋中市下辖2个市辖区(榆次区、太谷区),8个县(祁县、平遥县、灵石县、寿阳县、昔阳县、和顺县、左权县、榆社县),代管1个县级市(介休)。晋中市人民政府驻榆次区新华街199号。水文晋中市河流分属黄河流域和海河流域。属黄河流域的河流主要有潇河、象峪河、乌马河、昌源河、惠济河、柳根河、瀴涧河、龙凤河、静升河、仁义河、段纯河、交口河等,大多发源于东部太行山、太岳山,流向由东向西,都注入汾河。属海河流域的河流主要有清漳河、浊漳河和松溪河。清漳河、浊漳河注入南运河;松溪河注入子牙河。汾河为流经境内第一大河,由北向南经太原盆地中部,在祁县城赵镇夏家堡村进入晋中境内,经平遥县、介休市,于灵石县南关镇石桥村出境入临汾市霍州。境内全长128千米,流域面积9116平方千米。

山西省各地市面积排名

山西各市面积排名具体是什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忻州市,面积达25157.641km,位于山西省北中部、黄土高原东端,是山西省版图最大的市。拥有佛教圣地五台山,“九塞尊崇第一关”的雁门关等知名旅游景点。 2、吕梁市,面积达21000km,位于山西省中部西侧,东西最大宽度140公里,南北最大距离220公里。吕梁是革命老区,革命战争时期是红军东征主战场、晋绥边区首府和中央后委机关所在地。 3、临汾市,面积达20300km,位于省境西南部,是华夏民族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和黄河文明的摇篮,有“华夏第一都”之称,是华北地区重要的粮棉生产基地,是山西省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4、晋中市,面积达16400km,位于山西省中部,是一座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发展潜力巨大的年轻城市。 5、运城市,面积达14182km,位于山西西南部,地处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地区,古称“河东”,因“盐运之城”得名。芮城县的西侯渡文化遗址,是考古界发现的人类最早用火的实证。 6、大同市,面积达14176km,处华北地区、晋北大同盆地中心、晋冀蒙三省区交界、黄土高原东北,是全晋之屏障、北方之门户,且扼晋、冀、蒙之咽喉要道,是山西省第二大城市,山西北部地区中心城市,晋冀蒙交界地区中心城市之一,重要的综合能源基地。 7、长治市,面积达13955.2km,位于山西省东南部,地处太行山之巅,与河北、河南两省为邻,西屏太岳山,与临汾市接壤,南部与晋城市毗邻,北部与晋中市交界。 8、朔州市,面积达10600km,位于中国山西省北部,桑干河上游,是全国避暑胜地和京津地区避暑休闲的“后花园”。 9、晋城市,面积达9490km,位于山西省东南部,晋豫两省接壤处,全境居于晋城盆地,是山西省东南门户。 10、太原市,面积达6999km,是山西省政治、经济、文化和国际交流中心,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是中国北方军事、文化重镇,世界晋商都会,也是中国重要的能源、重工业基地之一。 11、阳泉市,面积达4559.89km,位于山西省东部,是一座新兴工业城市,是晋东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中国共产党亲手缔造的第一座城市,被誉为“中共创建第一城”,是山西面积最小的城市。 以上就是收集整理出来的,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山西各市占地面积排名

山西各市面积排名具体是什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忻州市,面积达25157.641km,位于山西省北中部、黄土高原东端,是山西省版图最大的市。拥有佛教圣地五台山,“九塞尊崇第一关”的雁门关等知名旅游景点。 2、吕梁市,面积达21000km,位于山西省中部西侧,东西最大宽度140公里,南北最大距离220公里。吕梁是革命老区,革命战争时期是红军东征主战场、晋绥边区首府和中央后委机关所在地。 3、临汾市,面积达20300km,位于省境西南部,是华夏民族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和黄河文明的摇篮,有“华夏第一都”之称,是华北地区重要的粮棉生产基地,是山西省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4、晋中市,面积达16400km,位于山西省中部,是一座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发展潜力巨大的年轻城市。 5、运城市,面积达14182km,位于山西西南部,地处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地区,古称“河东”,因“盐运之城”得名。芮城县的西侯渡文化遗址,是考古界发现的人类最早用火的实证。 6、大同市,面积达14176km,处华北地区、晋北大同盆地中心、晋冀蒙三省区交界、黄土高原东北,是全晋之屏障、北方之门户,且扼晋、冀、蒙之咽喉要道,是山西省第二大城市,山西北部地区中心城市,晋冀蒙交界地区中心城市之一,重要的综合能源基地。 7、长治市,面积达13955.2km,位于山西省东南部,地处太行山之巅,与河北、河南两省为邻,西屏太岳山,与临汾市接壤,南部与晋城市毗邻,北部与晋中市交界。 8、朔州市,面积达10600km,位于中国山西省北部,桑干河上游,是全国避暑胜地和京津地区避暑休闲的“后花园”。 9、晋城市,面积达9490km,位于山西省东南部,晋豫两省接壤处,全境居于晋城盆地,是山西省东南门户。 10、太原市,面积达6999km,是山西省政治、经济、文化和国际交流中心,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是中国北方军事、文化重镇,世界晋商都会,也是中国重要的能源、重工业基地之一。 11、阳泉市,面积达4559.89km,位于山西省东部,是一座新兴工业城市,是晋东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中国共产党亲手缔造的第一座城市,被誉为“中共创建第一城”,是山西面积最小的城市。 以上就是收集整理出来的,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晋城有几个县区?

截至2016年山西行政区划,晋城市辖1个市辖区、4个县,1个市。其中4个县分别为:泽州县、阳城县、沁水县和陵川县,1个市指高平市,以及一个省级高新技术开发区——晋城经济技术开发区。晋城详细资料如下:晋城市,古称建兴、泽州、泽州府,是山西省辖地级市,位于山西省东南部,晋豫两省接壤处,全境居于晋城盆地,总面积9490平方公里,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素有“河东屏翰、中原咽喉、三晋门户”的美誉。晋城市全境位于晋城盆地之中, 即丹河、沁河中下游流域的盆地。全市平面轮廓略呈卵形,整个地区的地势呈北高,中、南部低的簸箕状。境内平原、丘陵、山地分别占全市总面积的12.9%、28.5%、58.6%。其中平原1221.6平方公里,丘陵2704平方公里,山地5564.4平方公里。晋城市全境平均海拔600至700米,最高点为海拔2322米的中条山舜王坪,最低处是丹河、沁河下游河谷地,海拔接近300米。扩展资料晋城古称泽州府,位于山西省东南部,丹河、沁河流域中下游,晋城全市总面积9490平方公里,东西宽160公里,南北长100公里,地理坐标为北纬35度11'-36度04',东经111°55'-113°7',市区面积149.6平方公里。晋城东、南依太行、王屋二山与河南省新乡、济源、焦作交界,西依中条山与临汾、运城衔接,北依丹朱岭、金泉山等山脉与长治接壤。控扼晋豫咽喉,俯视千里中原,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发挥着承东启西、沟通南北的重要作用,战国军事家吴起称之为“夏桀之国,左天门之阴,右天溪之阳,卢泽在其北,伊洛出其南,有此险也”。可见晋城地理位置的重要。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晋城 晋城在线:晋城概述

晋城市有几个区几个县

晋城下辖1个市辖区、4个县、1个市和一个省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即晋城经济技术开发区。1市辖区:市区;4县:泽州县、阳城县、沁水县、灵川县;1个城市:高平市。晋城下辖市区、泽州、高平、阳城、陵川、沁水6个县(市、区)。晋城位于山西省东南部,东临太行山,南临中原,西临黄河,北有幽燕。地理位置适中,交通便利,是山西通往中原的重要门户。太焦、候月铁路贯穿境内,晋焦高速、长晋高速、晋阳高速、207国道、省道、县道、乡道交织成网,陆路交通便利。

上一篇:泰山酒店

下一篇:中国传媒大学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