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贸

时间:2024-09-07 05:40:22编辑:揭秘君

对外贸易对中国经济有何积极作用?

一、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特别是外贸出口已被公认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二、我国对外贸易在经历了建国以后近30年的长期低迷增长后,改革开放以来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特别是进入新世纪初以来,我国已俨然成为了世界贸易大国,为我国和世界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三、据商务部统计,仅从1990年至2006年,中国的累计进口额就高达42000亿美元。外贸对中国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拉动经济增长,外贸出口已和投资、消费一起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二)促进结构调整、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机电产品出口已占出口总额的一半以上,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已近30%;(三)创造就业机会,与对外贸易直接相关的从业人员达近亿人;(四)增加财政收入和外汇储备,进口税收占全国税收收入的1/5,成为仅次于国内增值税的第二大税源,国家外汇储备已突破10000亿美元,提高了抵御外部经济风险的能力;(五)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为经济建设服务。国内需要的能源、原材料、先进技术和关键设备的进口,占进口总额的90%。四、但在贸易的可持续发展和对经济的深层次拉动作用方面,与美、德、日等世界贸易强国相比,我们还有很大差距。因此,深入把握贸易大国和贸易强国的本质内涵,加快我国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的转变,将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探索的重大课题。五、衡量贸易强国的标志:结构为先贸易大国与贸易强国是一组相对概念:1、既有量的基础,也有质的指标,同时量与质的指标也是相对的。2、据此,我们认为贸易大国主要是从贸易数量方面考虑的,而贸易强国的地位主要是从贸易质量方面考虑的。3、贸易强国的衡量标志是以贸易结构不断优化为核心,包括贸易条件不断改善、贸易主体表现活跃、贸易内容不断丰富、贸易竞争力不断提高、贸易市场多元化等。4、在进口方面更多的是进口一些资源性的、低附加值的产品,通过这些产品来满足本国经济增长的需要,在出口方面,通过高技术含量、深加工产品的出口来延长产业内的链条,把更多的附加值放在国内,并通过开发和拥有较多的自主知识产权和著名品牌,使产品和企业在世界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能力,使企业具有较高的管理水平、较高的参与国际经济合作的能力和较强的抗御国际市场风险以及化解国际贸易摩擦的(如国外反倾销)的能力。六、中国是贸易大国:当之无愧(一)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外贸进出口体系的建立、健全和完善,更重要的是来自市场的活跃因素和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带来新的推动力,中国对外贸易获得了飞速发展,并实现了三次大的飞跃:1、1986年纺织服装产品取代石油成为第一大出口产品,标志着我国已摆脱资源为主的出口结构,进入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导的时期;2、1995年外贸出口结构出现决定性变化,机电产品首次超过纺织服装产品成为我国最大类出口产品,并推动外贸出口在1994和2000年分别迈上1000亿美元和2000亿美元的台阶;3、世纪之交我国又抓住入世和以IT产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制造环节向我国转移的机遇,大力实施科技兴贸战略,形成以高新技术产品和机电产品拉动外贸增长的新格局,我国推动外贸进出口规模在2004年突破10000亿美元,对外贸易实现第三次飞跃。(二)“十五”期初,我国在世界货物贸易额中的排名是第6位,已经开始被世界舆论称为贸易大国;当我们站在进入“十一五”的重要时刻,我国对外贸易总额2006年一跃达到17606.9亿美元,相当于“十五”初期2001年的3.4倍,不仅实现了我国对外贸易史上的重大跨越,而且在世界货物贸易额中的排名已稳居第3位。1、尤其令人称道的是:自2002年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已经连续5年保持20%以上的高速增长。2、同时,围绕转变外贸增长方式这条主线,我国进出口商品结构也在悄悄改善。3、2001~2005年,我国工业制成品出口比重由90.1%提高到93.6%(1980年,工业制成品仅占我国出口总额的49.7%),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占出口总值的比重分别由44.6%和17.5%提高到54.6%和29.2%;同期,我国进口商品中初级产品进口比重由18.8%提高到22.4%。4、我国初步形成了以20个城市、25个基地、12类商品和1000家企业为重点的“科技兴贸”促进体系,培育出海尔、联想、TCL、华为、中兴等在世界上有一定影响力的企业集团和自主品牌。我国加工贸易国内增值率达到52%,与主要贸易伙伴进出口全面增长。(三)对外开放的中国如今已经完全进入到了国际贸易的宽广大道并快速前行,不断刷新一个又一个历史记录:1、继2004年对外贸易首次突破10000亿美元后,2005年中国进出口贸易再次跃上14221.2亿美元的高峰,其中货物贸易出口总额7620亿美元,同时中国贸易顺差创造了1020亿美元最好成绩,中国的外汇储备增加到了8000亿美元。2、不仅如此,令人心动的阿拉伯数字符号在2006年再次放大:2006年全年进出口贸易总额达17606.9亿美元,同比增长23.8%;其中出口9690.8亿美元,增长27.2%;进口7916.1亿美元,增长20%。3、相应的是外贸顺差打破了2005年创造的年度纪录,达1774.7亿美元,增幅高达74%,中国的外汇储备已突破10000亿美元。“中国制造”在大踏步挺进国际的过程中,也勇敢地将自己的国家送上了贸易大国的突出位置。      七、中国成为贸易强国:任重道远(一)中国俨然已是世界贸易大国,但还不是“贸易强国”。从贸易大国到贸易强国,中国尚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从国际水平看,我们的出口产品附加值低、效益不高,在企业竞争力、自主创新能力等方面,与美国、德国、日本等贸易强国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1、总量大国、人均小国;货物贸易大国、服务贸易小国。1.1、目前我国人均贸易额只有1354美元,而世界人均贸易规模2400美元。1.2、其中,美国人均贸易规模8427美元、日本人均贸易规模7136美元、韩国人均贸易规模7920美元,我国只是贸易总额规模的大国,人均贸易规模上却是小国。1.3、同时,也是货物贸易的大国、服务贸易的小国。中国的服务贸易虽以年均16%的速度增长,2005中国服务贸易出口仅占全球出口总额的3.4%,进口居全球进口总额的3.6%。1.4、虽然中国也已经进入世界服务贸易大国的行列,但是与经济规模和实际需要相比(包括与货物贸易相比),中国的服务贸易发展还很滞后。2、贸易总量的大国、贸易结构的弱国。2.1、尽管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已经明显提升,但在技术含量较高的商品领域,我们仍然属于净进口国,我国对外贸易总体上仍然呈现依靠出口低附加值消费品换取资本产品的格局。2.2、从世界经济分工的角度看,中国外贸出口中加工贸易占很大份额,且大多处于加工下游的低利润环节,产品的附加值和技术含量比较低,高科技制品出口比重仅占29%多一点,有影响的品牌极少,是有形商品的大国、无形品牌的小国,是贸易数量的大国、贸易结构的弱国。2.3、从理论上进行分析,在要素禀赋中,我国经济的比较优势仍主要体现在劳动力要素供给丰富方面,相对而言,资本、技术、知识要素的供给不足;尤其是密集使用技术和知识的产品生产,不具有成本相对较低的优势。2.4、按照比较优势定位不同贸易伙伴的国际分工位次,我国大多数产业(即便是高新技术产品的生产和贸易)仍处在低端分工位次上。2.5、也就是说,在国际分工的中低端位次上,我国产品或生产环节具有国际竞争力;但在中高端分工位次上,我国产品或生产环节一般不具有国际竞争力。3、数量庞大、效益低下。3.1、我国出口大多采取加工贸易方式,国内所得不过是一点微薄的加工费而已。即使近年异军突起的电子、信息产品出口,其中很大一部分也仅仅是为一些跨国巨头所做的贴牌加工。3.2、由于我国缺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附加值出口商品,并且由于长期坚持“出口创汇”的指导思想,从而导致竞相杀价出口,“肥水流入外人田”,出口产品的数量增多了,但价格却下跌了。3.3、出口产品价格的普遍下滑,再加上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从而又造成国外针对中国提起的反倾销案件不断增多。3.4、不少外贸企业有规模没效益,出口过度竞争,对外竞相杀价,靠着退税勉强获得微薄的利润或艰难地维持生存。低下的出口效益给中国经济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3.5、突出问题之一是许多出口企业只能依靠出口退税生存,给政府财政造成了沉重压力,也为国外的贸易保护主义者提供了口实。4、地区结构和企业结构发展不平衡。4.1、我国东南沿海成为出口的大赢家,而西部却不甚理想。例如,2005年前10个月,东部10个省市出口占全国份额的91%,广东、福建、浙江、江苏等省出口增幅均在20%以上,但同时竟有多个中西部省区的出口在萎缩之中。4.2、同时,中国本土企业仍未摆脱在低利润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恶性竞争的循环,中国出口业绩的亮点仍然主要来自外资企业尤其是独资企业,数以千万计的民工仍然未能合理分享经济增长的蛋糕,中国企业也仍然处在国际反倾销的阴影之下。5、自主创新能力不足。5.1、我国通过大量引进先进适用技术,促进了产业结构升级,但国内企业创新能力没能同步提高,关键技术自给率低,对外技术依存度在50%以上,科技创新能力在主要国家中仍处于中等偏下水平。5.2、较弱的创新能力,加上低下的技术水平和较低的劳动力素质,严重限制了中国在国际分工中地位的提升。5.3、改变我们用100亿条裤子换一架波音飞机的尴尬,需要在制度和技术创新、在增加人力资源投入等方面做出更艰巨的努力。6、总之,与世界贸易强国相比,我国主要在四个方面存在明显差距:6.1、贸易增长方式相对粗放,质量和效益有待进一步提高。6.2、核心竞争力不强,缺乏自有品牌和营销网络,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的产品还很少。6.3、出口产品层次偏低,不少产品仍处于国际分工价值链的低端,附加值不高。6.4、尚未形成一大批管理水平高、综合实力强、能够深度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企业。参考资料来源:行知部落-中国为什么还不是贸易强国

对外贸易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国际贸易对经济发展的作用:一、国际贸易对国民的作用:1、增加国民福利。2、满足国民不同的需求偏好。3、国际贸易提高国民生活水平。4、国际贸易影响国民的文化和价值观。5、提供就业岗位。二、国际贸易对企业的作用:1、强化品质管理,提高企业效益。2、在产品品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3、有利于国际间的经济合作和技术交流。4、有利于企业自我改进能力的提高。5、有效地避免产品责任。三、国际贸易对单一国家的作用:1、调节各国市场的供求关系。2、延续社会再生产。3、促进生产要素的充分利用。4、发挥比较优势,提高生产效率。5、提高生产技术水平,优化国内产业结构。6、增加财政收入。7、加强各国经济联系,促进经济发展 。五、国际贸易对世界的作用:1、国际贸易是世界各国参与国际分工,实现社会再生产顺利进行的重要手段。2、国际贸易是世界各国间进行科学技术交流的重要途径。3、国际贸易是世界各国进行政治、外交斗争的重要工具。4、国际贸易是世界各国对外经济关系的核心。5、国际贸易是国际经济中“传递”的重要渠道。扩展资料:一、国际贸易的特点:1、国际货物贸易要涉及不同国家或地区在政策措施、法律体系方面可能存在的差异和冲突,以及语言文化、社会习俗等方面带来的差异,所涉及的问题远比国内贸易复杂。2、国际货物贸易的交易数量和金额一般较大,运输距离较远,履行时间较长,因此交易双方承担的风险远比国内贸易要大。3、国际货物贸易容易受到交易双方所在国家的政治、经济变动、双边关系及国际局势变化等条件的影响。4、国际货物贸易除了交易双方外,还需涉及到运输、保险、银行、商检、海关等部门的协作、配合,过程较国内贸易要复杂得多。二、国际贸易的发质感趋势:1、国际贸易步入新一轮高速增长期,贸易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愈加明显。2、以发达国家为中心的贸易格局保持不变,中国成为国际贸易增长的新生力量。3、多边贸易体制面临新的挑战,全球范围的区域经济合作势头高涨。4、国际贸易结构走向高级化,服务贸易和技术贸易发展方兴未艾。5、贸易投资一体化趋势明显,跨国公司对全球贸易的主导作用日益增强。6、贸易自由化和保护主义的斗争愈演愈烈,各种贸易壁垒花样迭出。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国际贸易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贸易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国际贸易理论

中国的贸易发展史!

以下是1949年之后的中国的贸易发展史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逐步开展对外经济贸易交流,但受到当时国际政治环境和国内计划经济体制等因素制约,对外贸易发展相对缓慢。1978年,中国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大力发展对外贸易,成为中国加快现代化建设、改变落后面貌、促进经济发展和提高综合国力的重要途径。30多年来,中国利用世界经济较长时期繁荣、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机遇,扩大对外开放,吸引利用外商投资,引进先进技术,改造提升国内产业,在全面参与国际分工和竞争中,实现了对外贸易的跨越式发展。货物贸易总量跻身世界前列。1978年,中国货物进出口总额只有206亿美元,在世界货物贸易中排名第32位,所占比重不足1%。2010年,中国货物进出口总额达到29740亿美元,比1978年增长了143倍,年均增长16.8%。其中,出口总额15778亿美元,年均增长17.2%;进口总额13962亿美元,年均增长16.4%。中国出口商品结构在20世纪80年代实现了由初级产品为主向工业制成品为主的转变,到90年代实现了由轻纺产品为主向机电产品为主的转变,进入新世纪以来,以电子和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不断扩大。20世纪80年代至本世纪初,中国加工贸易蓬勃发展,成为外贸的半壁江山。在中国外贸发展中,外商投资企业和加工贸易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形成全方位和多元化进出口市场格局。改革开放后,中国全方位发展对外贸易,与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贸易关系。贸易伙伴已经由1978年的几十个国家和地区发展到目前的231个国家和地区。欧盟、美国、东盟、日本、金砖国家等成为中国主要贸易伙伴。2005年至2010年,中国与东盟货物贸易占中国货物贸易比重由9.2%提高到9.8%,与其他金砖国家货物贸易所占比重由4.9%提高到6.9%,与拉丁美洲和非洲货物贸易所占比重分别由3.5%和2.8%提高到6.2%和4.3%。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2001年至2010年,中国服务贸易总额(不含政府服务)从719亿美元增加到3624亿美元,增长了4倍多。中国服务贸易出口在世界服务贸易出口中的比重从2.4%提高到4.6%,2010年达1702亿美元,从世界第12位上升到第4位;服务贸易进口比重从2.6%提高到5.5%,2010年达1922亿美元,从世界第10位上升到第3位。对外贸易发展有力推动了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中国成长为一个开放的经济体。参与国际分工与竞争,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和管理,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极大促进了中国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提高了企业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力。加工贸易迅速发展壮大使中国劳动力充裕的比较优势得以发挥,加快了中国的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对外贸易直接带动就业人口超过8000万,其中60%以上来自农村,就业者的收入和生活得到显著改善。对外贸易与国内投资、消费一起,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三大引擎。中国对外贸易的历史性进步是与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紧密联系在一起的。20世纪80年代前后,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随着经济全球化不断推进,资金、技术、产品、市场、资源、劳动力等要素在世界范围内的流动和配置更加活跃。中国政府顺应时代潮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发展与世界各国的经济技术合作,积极合理有效利用外资,充分发挥比较优势,促进了国际产业链分工的深化,为对外贸易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在这个进程中,外国企业尤其是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在中国获得大量投资机会,其拥有的资本、技术、管理经验和销售渠道等要素实现增值,分享了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成果。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得益于改革开放,得益于经济全球化,得益于坚持走互利合作共赢道路。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稳定也离不开中国。扩展资料:1、努力培育外贸发展的综合竞争优势。面对近年来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资源和能源等生产要素价格大幅上涨、出口产业传统的低成本优势大大弱化的新情况,中国政府提出了外贸由粗放型发展向集约型发展转变的战略目标。继续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推动服务外包发展,努力扩大新兴服务出口。财政税收、金融保险、外汇管理、海关通关、检验检疫、物流和运输等领域都将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国家相关政策,加快贸易和投资便利化,努力推动对外贸易的稳定健康发展。2、加快推进外贸发展中的节能减排。早在1994年,中国政府就制定并发表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将节能减排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十一五”和“十二五”规划都把降低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作为约束性指标。大部分达到一定规模的进出口生产企业都已经获得ISO14000等与环保有关的标准认证。中国将努力调整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加快先进节能环保技术的应用,促进对外贸易与资源节约、环境保护更加协调发展。3、加强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保护。2008年,中国制定了《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把保护知识产权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加以推进。2006年至2011年,中国连续6年颁布《中国保护知识产权行动计划》,实施了包括立法、执法、教育培训、文化宣传和对外交流等多个领域的1000多项具体措施。当前,加强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保护是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挑战,加强对话与合作成为世界知识产权保护的潮流。中国政府将在有关国际公约和各自法律框架下,与世界各国和地区加强知识产权交流与合作,共同推进知识产权事业的健康发展。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的对外贸易

国际贸易的历史演变过程

国际贸易的历史演变过程: 1、国贸起源:国际贸易是指世界各个国家(或地区)在商品和劳务等方面进行的交换活动。 它是各国(或地区)在国际分工的基础上相互联系的主要形式,反映了世界各国(或地区)在经济上的相互依赖关系,是由各国对外贸易的总和构成的。 由于对外贸易是一国与别国之间发生的商品交换,因此,把对外贸易按商品分类和按国家分类结合起来分析研究,即把商品结构和地理方向的研究结合起来,可以查明一国出口中不同类别商品的去向和进口中不同类别商品的来源,具有重要意义。 2、资本主义方式准备时期,实行的是保护政是重商主义下的强制性贸易保护政 3、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出现了两种政策,自由贸易政策和保护贸易政策 4、19世纪末到20世纪30年代推行带有垄断性质的超保护贸易政策 5、二战后,出现了两中倾向,一是20世纪50年代带70年代出现了贸易自由化。 二是70年代中期以后,出先了新贸易保护主义。 6、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发达国家开始推行协调管理贸易政策。 7、当前国际贸易步入新一轮高速增长期,贸易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愈加明显;以发达国家为中心的贸易格局保持不变,中国成为国际贸易增长的新生力量;多边贸易体制面临新的挑战,全球范围的区域经济合作势头高涨;国际贸易结构走向高级化,服务贸易和技术贸易发展方兴未艾; 贸易投资一体化趋势明显,跨国公司对全球贸易的主导作用日益增强;贸易自由化和保护主义的斗争愈演愈烈,各种贸易壁垒花样迭出。 扩展资料: 国际贸易的方式变革: 无纸贸易(简称EDI),是利用电子数据交换代替传统的纸面单据进行贸易活动,将标准的经济信息通过通讯网络,在商业伙伴的计算机之间进行传输和处理,以实现买卖双方交易的目的。 在国际贸易活动中利用EDI,可以大量减少甚至消除在传统贸易过程中的各种纸面文件和单据,避免数据的重复输入,简化工作程序; 这不仅能加快信息的反馈速度,可及时得到大量的商业信息,减少差错,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便于管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还可提供更有利于企业的贸易机会和条件。 无纸贸易始于60年代,但到80年代才逐步扩展到国际贸易领域。 从1992年开始,美国的进出口贸易报关都采用EDI;日本结合EDI的应用开发了“战略信息系统(SIS)”;韩国也建立了EDI服务系统――韩国贸易网(KT―NET); 中国 *** 已成立“中国促进EDI应用协调委员会”,负责推动EDI的应用工作;联合国也提出了应用EDI的贸易服务促进项目――ET2000年,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UNCITRAL)正在制定有关EDI应用的国际法,为EDI在全球范围内普及使用创造条件。

为什么中国是贸易大国,而不是贸易强国?

一、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特别是外贸出口已被公认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二、我国对外贸易在经历了建国以后近30年的长期低迷增长后,改革开放以来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特别是进入新世纪初以来,我国已俨然成为了世界贸易大国,为我国和世界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三、据商务部统计,仅从1990年至2006年,中国的累计进口额就高达42000亿美元。外贸对中国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拉动经济增长,外贸出口已和投资、消费一起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二)促进结构调整、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机电产品出口已占出口总额的一半以上,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已近30%;(三)创造就业机会,与对外贸易直接相关的从业人员达近亿人;(四)增加财政收入和外汇储备,进口税收占全国税收收入的1/5,成为仅次于国内增值税的第二大税源,国家外汇储备已突破10000亿美元,提高了抵御外部经济风险的能力;(五)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为经济建设服务。国内需要的能源、原材料、先进技术和关键设备的进口,占进口总额的90%。四、但在贸易的可持续发展和对经济的深层次拉动作用方面,与美、德、日等世界贸易强国相比,我们还有很大差距。因此,深入把握贸易大国和贸易强国的本质内涵,加快我国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的转变,将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探索的重大课题。五、衡量贸易强国的标志:结构为先贸易大国与贸易强国是一组相对概念:1、既有量的基础,也有质的指标,同时量与质的指标也是相对的。2、据此,我们认为贸易大国主要是从贸易数量方面考虑的,而贸易强国的地位主要是从贸易质量方面考虑的。3、贸易强国的衡量标志是以贸易结构不断优化为核心,包括贸易条件不断改善、贸易主体表现活跃、贸易内容不断丰富、贸易竞争力不断提高、贸易市场多元化等。4、在进口方面更多的是进口一些资源性的、低附加值的产品,通过这些产品来满足本国经济增长的需要,在出口方面,通过高技术含量、深加工产品的出口来延长产业内的链条,把更多的附加值放在国内,并通过开发和拥有较多的自主知识产权和著名品牌,使产品和企业在世界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能力,使企业具有较高的管理水平、较高的参与国际经济合作的能力和较强的抗御国际市场风险以及化解国际贸易摩擦的(如国外反倾销)的能力。六、中国是贸易大国:当之无愧(一)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外贸进出口体系的建立、健全和完善,更重要的是来自市场的活跃因素和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带来新的推动力,中国对外贸易获得了飞速发展,并实现了三次大的飞跃:1、1986年纺织服装产品取代石油成为第一大出口产品,标志着我国已摆脱资源为主的出口结构,进入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导的时期;2、1995年外贸出口结构出现决定性变化,机电产品首次超过纺织服装产品成为我国最大类出口产品,并推动外贸出口在1994和2000年分别迈上1000亿美元和2000亿美元的台阶;3、世纪之交我国又抓住入世和以IT产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制造环节向我国转移的机遇,大力实施科技兴贸战略,形成以高新技术产品和机电产品拉动外贸增长的新格局,我国推动外贸进出口规模在2004年突破10000亿美元,对外贸易实现第三次飞跃。(二)“十五”期初,我国在世界货物贸易额中的排名是第6位,已经开始被世界舆论称为贸易大国;当我们站在进入“十一五”的重要时刻,我国对外贸易总额2006年一跃达到17606.9亿美元,相当于“十五”初期2001年的3.4倍,不仅实现了我国对外贸易史上的重大跨越,而且在世界货物贸易额中的排名已稳居第3位。1、尤其令人称道的是:自2002年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已经连续5年保持20%以上的高速增长。2、同时,围绕转变外贸增长方式这条主线,我国进出口商品结构也在悄悄改善。3、2001~2005年,我国工业制成品出口比重由90.1%提高到93.6%(1980年,工业制成品仅占我国出口总额的49.7%),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占出口总值的比重分别由44.6%和17.5%提高到54.6%和29.2%;同期,我国进口商品中初级产品进口比重由18.8%提高到22.4%。4、我国初步形成了以20个城市、25个基地、12类商品和1000家企业为重点的“科技兴贸”促进体系,培育出海尔、联想、TCL、华为、中兴等在世界上有一定影响力的企业集团和自主品牌。我国加工贸易国内增值率达到52%,与主要贸易伙伴进出口全面增长。(三)对外开放的中国如今已经完全进入到了国际贸易的宽广大道并快速前行,不断刷新一个又一个历史记录:1、继2004年对外贸易首次突破10000亿美元后,2005年中国进出口贸易再次跃上14221.2亿美元的高峰,其中货物贸易出口总额7620亿美元,同时中国贸易顺差创造了1020亿美元最好成绩,中国的外汇储备增加到了8000亿美元。2、不仅如此,令人心动的阿拉伯数字符号在2006年再次放大:2006年全年进出口贸易总额达17606.9亿美元,同比增长23.8%;其中出口9690.8亿美元,增长27.2%;进口7916.1亿美元,增长20%。3、相应的是外贸顺差打破了2005年创造的年度纪录,达1774.7亿美元,增幅高达74%,中国的外汇储备已突破10000亿美元。“中国制造”在大踏步挺进国际的过程中,也勇敢地将自己的国家送上了贸易大国的突出位置。      七、中国成为贸易强国:任重道远(一)中国俨然已是世界贸易大国,但还不是“贸易强国”。从贸易大国到贸易强国,中国尚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从国际水平看,我们的出口产品附加值低、效益不高,在企业竞争力、自主创新能力等方面,与美国、德国、日本等贸易强国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1、总量大国、人均小国;货物贸易大国、服务贸易小国。1.1、目前我国人均贸易额只有1354美元,而世界人均贸易规模2400美元。1.2、其中,美国人均贸易规模8427美元、日本人均贸易规模7136美元、韩国人均贸易规模7920美元,我国只是贸易总额规模的大国,人均贸易规模上却是小国。1.3、同时,也是货物贸易的大国、服务贸易的小国。中国的服务贸易虽以年均16%的速度增长,2005中国服务贸易出口仅占全球出口总额的3.4%,进口居全球进口总额的3.6%。1.4、虽然中国也已经进入世界服务贸易大国的行列,但是与经济规模和实际需要相比(包括与货物贸易相比),中国的服务贸易发展还很滞后。2、贸易总量的大国、贸易结构的弱国。2.1、尽管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已经明显提升,但在技术含量较高的商品领域,我们仍然属于净进口国,我国对外贸易总体上仍然呈现依靠出口低附加值消费品换取资本产品的格局。2.2、从世界经济分工的角度看,中国外贸出口中加工贸易占很大份额,且大多处于加工下游的低利润环节,产品的附加值和技术含量比较低,高科技制品出口比重仅占29%多一点,有影响的品牌极少,是有形商品的大国、无形品牌的小国,是贸易数量的大国、贸易结构的弱国。2.3、从理论上进行分析,在要素禀赋中,我国经济的比较优势仍主要体现在劳动力要素供给丰富方面,相对而言,资本、技术、知识要素的供给不足;尤其是密集使用技术和知识的产品生产,不具有成本相对较低的优势。2.4、按照比较优势定位不同贸易伙伴的国际分工位次,我国大多数产业(即便是高新技术产品的生产和贸易)仍处在低端分工位次上。2.5、也就是说,在国际分工的中低端位次上,我国产品或生产环节具有国际竞争力;但在中高端分工位次上,我国产品或生产环节一般不具有国际竞争力。3、数量庞大、效益低下。3.1、我国出口大多采取加工贸易方式,国内所得不过是一点微薄的加工费而已。即使近年异军突起的电子、信息产品出口,其中很大一部分也仅仅是为一些跨国巨头所做的贴牌加工。3.2、由于我国缺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附加值出口商品,并且由于长期坚持“出口创汇”的指导思想,从而导致竞相杀价出口,“肥水流入外人田”,出口产品的数量增多了,但价格却下跌了。3.3、出口产品价格的普遍下滑,再加上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从而又造成国外针对中国提起的反倾销案件不断增多。3.4、不少外贸企业有规模没效益,出口过度竞争,对外竞相杀价,靠着退税勉强获得微薄的利润或艰难地维持生存。低下的出口效益给中国经济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3.5、突出问题之一是许多出口企业只能依靠出口退税生存,给政府财政造成了沉重压力,也为国外的贸易保护主义者提供了口实。4、地区结构和企业结构发展不平衡。4.1、我国东南沿海成为出口的大赢家,而西部却不甚理想。例如,2005年前10个月,东部10个省市出口占全国份额的91%,广东、福建、浙江、江苏等省出口增幅均在20%以上,但同时竟有多个中西部省区的出口在萎缩之中。4.2、同时,中国本土企业仍未摆脱在低利润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恶性竞争的循环,中国出口业绩的亮点仍然主要来自外资企业尤其是独资企业,数以千万计的民工仍然未能合理分享经济增长的蛋糕,中国企业也仍然处在国际反倾销的阴影之下。5、自主创新能力不足。5.1、我国通过大量引进先进适用技术,促进了产业结构升级,但国内企业创新能力没能同步提高,关键技术自给率低,对外技术依存度在50%以上,科技创新能力在主要国家中仍处于中等偏下水平。5.2、较弱的创新能力,加上低下的技术水平和较低的劳动力素质,严重限制了中国在国际分工中地位的提升。5.3、改变我们用100亿条裤子换一架波音飞机的尴尬,需要在制度和技术创新、在增加人力资源投入等方面做出更艰巨的努力。6、总之,与世界贸易强国相比,我国主要在四个方面存在明显差距:6.1、贸易增长方式相对粗放,质量和效益有待进一步提高。6.2、核心竞争力不强,缺乏自有品牌和营销网络,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的产品还很少。6.3、出口产品层次偏低,不少产品仍处于国际分工价值链的低端,附加值不高。6.4、尚未形成一大批管理水平高、综合实力强、能够深度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企业。参考资料来源:行知部落-中国为什么还不是贸易强国

2022年中国对外贸易特点

亲您好!1、新时期我国对外贸易的特点对外贸易规模不断扩大;进出口贸易的平均增长速度不仅高于世界贸易的平均增长速度,而且高于国民经济的平均增长速度;中国对外贸易在世界贸易中的比例不断提高,位次不断提前。2、同时,我国对外贸易面临的国内外环境趋紧,不确定因素还在进一步增加,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希望以上回答对你有所帮助。【摘要】
2022年中国对外贸易特点【提问】
要多点字【提问】
亲您好!1、新时期我国对外贸易的特点对外贸易规模不断扩大;进出口贸易的平均增长速度不仅高于世界贸易的平均增长速度,而且高于国民经济的平均增长速度;中国对外贸易在世界贸易中的比例不断提高,位次不断提前。2、同时,我国对外贸易面临的国内外环境趋紧,不确定因素还在进一步增加,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希望以上回答对你有所帮助。【回答】
再多写点【提问】
亲!6月以美元计价的中国出口同比增长17.9%,较上月进一步提升1个百分点;以美元计价的中国进口同比增长1%,相比上月回落3.1个百分点。由于出口强劲、进口疲软,6月贸易顺差979.4亿美元,达到历史单月最高。经常账户顺差的强劲,是6月以来美元兑人民币汇率在6.7附近企稳,与同期美元指数升至近20年新高的重要基础。【回答】
出口增速上扬主要受到机电产品拉动,其贡献从5月的5.5个百分点上升到7.2个百分点。在机电产品中,又以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零部件的拉动上升最多,从5月-0.4个百分点的拖累转为6月0.7个百分点的拉动;其次是船舶从5月-0.2个百分点拖累转为6月0.2个百分点的拉动。而汽车、汽车底盘、汽车零部件合计拉动出口同比0.5个百分点,虽较5月的0.8个百分点有所下降,但仍构成中国出口不容忽视的动能。这得益于近期中国车企出海快速增长、美国汽车供应紧缺、欧洲新能源汽车需求强劲。【回答】
我问的是写2022年中对外贸易的特点【提问】
不是车【提问】
亲!贸易成本持续提升,劳动密集型产业加快对外转移也是我国外贸发展面临的挑战。刘英奎认为,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进步以及双碳目标的确立与落实,劳动力、土地等生产要素价格持续提升,环境约束日趋增强,贸易成本迅速提高。近年来,我国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步对外转移,随着RCEP的实施,有加快向东南亚国家转移趋势,从而对我国外贸发展产生压力。【回答】


2022年我国外贸情况

亲,你好[开心]!很高兴为你解答,2022年我国外贸情况非常不错11月7日,海关总署公布数据显示,今年前10个月,我国进出口总值34.62万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增长9.5%。如何看待这份来之不易的成绩?民营企业比重提升,机电产品表现亮眼,还有哪些数据值得分析?而数据背后,我国外贸又如何应对挑战?《新闻1+1》连线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共同关注:看最新数据,中国外贸表现如何亲,您好!以上就是我对这个问题的回答[鲜花],如果您觉得我回答得很满意,请关注我以后不迷路哦,再请您稍微手动一下,给我一个赞哦!欢迎再来咨询呢[开心]!【摘要】
2022年我国外贸情况【提问】
亲,你好[开心]!很高兴为你解答,2022年我国外贸情况非常不错11月7日,海关总署公布数据显示,今年前10个月,我国进出口总值34.62万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增长9.5%。如何看待这份来之不易的成绩?民营企业比重提升,机电产品表现亮眼,还有哪些数据值得分析?而数据背后,我国外贸又如何应对挑战?《新闻1+1》连线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共同关注:看最新数据,中国外贸表现如何亲,您好!以上就是我对这个问题的回答[鲜花],如果您觉得我回答得很满意,请关注我以后不迷路哦,再请您稍微手动一下,给我一个赞哦!欢迎再来咨询呢[开心]!【回答】


迅销(中国)商贸有限公司电话是多少?

迅销(中国)商贸有限公司联系方式:公司电话400-188-8408,公司邮箱guohua.wu@uniqlo.com.cn,该公司在爱企查共有7条联系方式,其中有电话号码3条。公司介绍:迅销(中国)商贸有限公司是2006-12-21在上海市徐汇区成立的责任有限公司,注册地址位于上海市徐汇区虹桥路1号1幢19层1903、1904、1905单元。迅销(中国)商贸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冈崎 健(OKAZAKI TAKESHI),注册资本2,000万(美元),目前处于开业状态。通过爱企查查看迅销(中国)商贸有限公司更多经营信息和资讯。

迅销中国商贸有限公司是大型企业吗?

你好[鲜花],迅销中国商贸有限公司是一家大型企业。【摘要】
迅销中国商贸有限公司是大型企业吗?【提问】
迅销中国商贸有限公司是大型企业吗?【提问】
员工可以申请高校毕业生中小微企业就业补贴【提问】
你好[鲜花],迅销中国商贸有限公司是一家大型企业。【回答】
迅销中国商贸有限公司是中国电商行业的领军企业之一,同时也是全球最大的家电和消费品零售企业之一。公司积极响应国家倡导的“双循环”发展战略,加强线上线下融合、服务升级、创新发展等方面的投入,不断提升数字化能力和创新能力,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优质便捷的产品和服务。【回答】
亲 可以申请哦【回答】


中国进行对外贸易的比较优势是什么

中国对外贸贸易的优势首先是相较欧美发达国家,我们的劳动力成本低是最大的优势。产品的产业链覆盖范围广,这样也是极大的方便外贸企业进行原材料的采购备货。相对于东南亚市场,我们的劳动力综合素质要高,生产的品质和交期都很有保障 。出口产品层次丰富,符合各国人的口味。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不仅促进了中国经济现代化和综合国力的提高,提高了13亿多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而且使中国经济成为世界经济的一部分,促进了发展 经济全球化朝着有利于世界各国和地区共同繁荣的方向发展。我国外贸发展还存在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突出表现在:出口增长主要依靠资源、能源、土地、劳动力和环境的投入和消耗,科技投入不足,管理创新,外贸发展与资源能源供给和环境承载能力矛盾日益突出;企业在研发方面的竞争力D、设计、营销和服务不强,自有知识产权和自有品牌出口产品比例不大;外贸发展对三大产业的贡献不均衡;中西部地区外贸规模和水平还比较落后;外贸增长质量和效益有待进一步提高。中国政府清醒地认识到这些问题,采取积极措施,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实现外贸可持续发展。拓展资料:1、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影响仍在显现,世界经济复苏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更加突出,全球经济结构和贸易格局面临深刻调整。 我国外贸也将进行新的调整,努力实现从规模扩张向提质增效转变,从主要依靠低成本优势向增强综合竞争优势,从贸易强国向贸易强国转变。2、我国外贸发展仍受诸多不确定因素制约,将面临新的困难和压力。 “十二五”期间,中国将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以开放促改革发展创新,努力发挥自身优势,加强全方位国际合作,融入世界。 经济规模更大、领域更广、水平更高。 中国愿与贸易伙伴一道,共同应对世界经贸发展面临的各种挑战,促进外贸更加平衡、协调、可持续发展,与贸易伙伴共享繁荣,实现互利共赢。


中国进行对外贸易的比较优势是什么?

[支陆逊]第一,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对外贸易的发展,为推动外贸稳定发展和转方式、调结构,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同时,“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加快实施,自贸区建设步伐加快,为外贸发展注入强劲动力。第二,我国工业体系是比较完整的,特别是具有较强的配套能力,综合比较优势依然比较明显。如中国的大型成套设备,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价格、性能、周期以及融资等综合优势。以高铁为例,我们跟国外相比较,我们的高铁交货周期大概是别人的一半,交货工期短,这也是很大的优势。 [主持人]工期短质量呢? [支陆逊]质量是接近国外先进水平或能够同台竞争的。我们的工业和发达国家在设计、标准、关键零部件,在一定时期是互补的。我们和发展中国家的配套能力和工业体系也是一种互补关系,这种格局决定了中国产品的国际需求在一定时期还是存在的。 [支陆逊]还有就是企业经过30多年的国际市场打拼,中国已经培育了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企业和有国际视野的企业家队伍。我这里有一组数据,在装备制造业里面,目前有56个企业,包括华为、中兴,已经进入了全球500强。同时,中国的民营企业也是高速增长。总体来看,尽管内外部环境发生深刻变化,传统的比较优势在弱化,但是我们还是处在发展的战略机遇期。


上一篇:吴忠市朝阳小学

下一篇:学校直饮水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