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光传原文及翻译
霍光,字子孟,票骑将军去病弟也。武帝崩,太子袭尊号,是为孝昭皇帝。帝年八岁,政事一决于光。光为人沉静详审,资性端正。殿中尝有怪,一夜群臣相惊,光召尚符玺郎,郎不肯授光。光欲夺之,郎按剑曰:“臣头可得,玺不可得也!”光甚谊之。明日,诏增此郎秩二等。众庶莫不多光。 元平元年,昭帝崩,亡嗣。武帝六男独有广陵王胥在群臣议所立咸持广陵王王本以行失道先帝所不用光内不自安。郎有上书言:“周太王废太伯立王季,文王舍伯邑考立武王,唯在所宜,虽废长立少可也。广陵王不可以承宗庙。”言合光意。即日承皇太后诏,迎昌邑王贺。贺者,武帝孙,昌邑哀王子也。既至,即位,行淫乱。光忧懑。光即与群臣俱见白太后,具陈昌邑王不可以承宗庙状。太后诏归贺昌邑,赐汤沐邑二千户。光坐庭中,会丞相以下议定所立。近亲唯有卫太子孙号皇曾孙在民间,咸称述焉。光遂与丞相敞等上奏皇太后。诏曰:“可”。迎曾孙就斋宗正府,入未央宫见皇太后,封为阳武侯。而光奉上皇帝玺绶,谒于高庙,是为孝宣皇帝。自昭帝时,光子禹及兄孙云皆中郎将,云弟山奉车都尉侍中,领胡越兵。光两女婿为东西宫卫尉,昆弟、诸婿、外孙皆奉朝请,为诸曹大夫,骑都尉、给事中。党亲连体,根据于朝廷。光自后元秉持万机,及宣帝即位,乃归政。上谦让不受,诸事皆先白光,然后奏御天子。光每朝见,上虚己敛容,礼下之己甚。薨,上及皇太后亲临光丧,谥曰宣成侯。 初,霍氏①奢侈,茂陵徐生曰:“霍氏必亡。夫奢则不逊,不逊必侮上;侮上者,逆道也。在人之右,众必害之。霍氏秉权日久,害之者多矣。天下害之,而又行以逆道,不亡何待!”乃上疏,言:“霍氏泰盛;陛下即爱厚之,宜以时抑制,无使至亡。”书三上,辄报闻。宣帝始立,谒见高庙,大将军霍光从骖乘,上内严惮之,若有芒刺在背。后车骑将军张安世代光骖乘,天子从容肆体,甚安近焉。及光身死。而宗族竟诛。故俗传之曰:“威震主者不畜。霍氏之祸,萌于骖乘。” (出自《汉书·霍光金日磾传》,有删节。)【注】①霍氏:西汉权臣霍光子孙。
霍光传文言文翻译
霍光传出自《汉书》,是中学生必学的一篇文言文。下面我收集了霍光传文言文翻译,供大家借鉴学习! 【原文】 霍光字子孟,票骑将军去病弟也①。父中孺②,河东平阳人也③,以县吏给事平阳侯家④,与侍者卫少兄私通而生去病。中孺吏毕归家,娶妇生光,因绝不相闻。久之,少兄女弟子夫得幸于武帝,立为皇后,去病以皇后姊子贵幸。既壮大,乃自知父为霍中孺,未及求问。会为票骑将军击匈奴,道出河东,河东太守郊迎,负弩矢先驱⑤,至平阳传舍⑥,遣吏迎霍中孺。中孺趋入拜谒,将军迎拜,因跪曰:"去病不早自知为大人遗体也⑦。"中孺扶服叩头⑧,曰:"老臣得托命将军,此天力也。"去病大为中孺买田宅奴婢而去。还,复过焉,乃将光西至长安,时年十余岁,任光为郎,稍迁诸曹侍中⑨。去病死后,光为奉车都尉光禄大夫⑩,出则奉车,入侍左右,出入禁闼二十余年,小心谨慎,未尝有过,甚见亲信。 【注释】 ①票骑将军:官名,地位仅次于大将军。票骑,通"骠骑"。去病:即霍去病,西汉名将。 ②中(zhònɡ)孺:即霍仲孺。中,通"仲"。 ③河东:郡名,今山西境内黄河以东之地。平阳:县名,在今山西临汾南。 ④给(jǐ)事:供职,服役。 ⑤先驱:在前面领路。 ⑥传(zhuàn)舍:古代供来往行人休息的处所。 ⑦遗体:留下来的身体,这是说子女的身体是父母留下来的。 ⑧扶服:通"匍匐"。 ⑨诸曹侍中:负责掌管尚书各部门的侍中。诸曹,即左右曹。诸曹、侍中都是加官名。 ⑩奉车都尉:官名,掌管皇帝出行时的车驾。光禄大夫:汉武帝太初元年,郎中令改为光禄勋,郎中令属下的中大夫改为光禄大夫,掌顾问应对。 禁闼(tà):皇宫中的门,此指皇帝居住的地方。 【翻译】 霍光字子孟,是骠骑将军霍去病的弟弟。他的父亲霍仲孺,河东郡平阳县人,早年曾以县吏的身份被派往平阳侯家当差,与平阳侯家的侍女卫少兄私通,生下了霍去病。霍仲孺当差期满回家,娶妻生了霍光,于是与卫少兄断绝往来,互相不通音信。过了很久,卫少兄的妹妹卫子夫得到了汉武帝的宠爱,立为皇后,霍去病因为是皇后姐姐的儿子也很受宠爱。霍去病长大以后,才知道自己的生父是霍仲孺,只是还没来得及寻访探问。正巧被任命为骠骑将军出击匈奴,路过河东郡,河东郡太守到郊界上去迎接,亲自替霍去病背着弓和箭,在前面引路,到了平阳县客舍,霍去病便派遣差吏去接霍仲孺。霍仲孺小跑着进去拜见,霍去病赶紧迎上去回拜,跪下说:"去病早先不知道自己是大人的亲骨肉。"霍仲孺伏在地上叩头,说:"我这个老头子能把下半生托付给将军,这是老天爷的力量啊。"霍去病为父亲购买了许多田地、房宅和奴婢,然后离去。霍去病出征匈奴回来,又路过平阳,就带着霍光西行到了长安,这时霍光十几岁,霍光先是被任为郎官,以后不久便升为诸曹、侍中。霍去病去世后,霍光官至奉车都尉、光禄大夫,武帝出行侍奉车驾,回宫就侍奉在身边。出入宫廷二十余年,一直小心谨慎,从未有什么过失,很得皇帝信任。 【原文】 征和二年①,卫太子为江充所败②,而燕王旦、广陵王胥皆多过失③。是时上年老,宠姬钩弋赵倢伃有男④,上心欲以为嗣,命大臣辅之。察群臣唯光任大重,可属社稷⑤。上乃使黄门画者画周公负成王朝诸侯以赐光⑥。后元二年春⑦,上游五柞宫⑧,病笃,光涕泣问曰:"如有不讳⑨,谁当嗣者?"上曰:"君未谕前画意邪?立少子,君行周公之事。"光顿首让曰:"臣不如金日殚⑩。"日殚亦曰:"臣外国人,不如光。"上以光为大司马大将军,日殚为车骑将军,及太仆上官桀为左将军,搜粟都尉桑弘羊为御史大夫,皆拜卧内床下,受遗诏辅少主。明日,武帝崩,太子袭尊号,是为孝昭皇帝。帝年八岁,政事壹决于光。 【注释】 ①征和二年:公元前91年。 ②卫太子为江充所败:此指武帝征和二年的巫蛊事件。卫太子,名据,卫皇后所生。江充与卫太子有仇,遂诬告卫太子用邪术巫蛊(巫用诅咒之术为蛊来害人)使武帝致病。卫太子遂发兵讨伐江充,兵败被迫自杀。 ③燕王旦:武帝第三子。广陵王胥:武帝第四子。 ④钩弋赵倢伃(jiéyú):昭帝的母亲。钩弋,宫名。健伃,通"婕妤",女官名,位同上卿,爵比列侯。 ⑤属(zhǔ):托付,委托。 ⑥黄门:官署名,有黄门侍郎等官,专门在宫内服务,侍奉皇帝。 ⑦后元二年:公元前87年。 ⑧五柞(zuò)宫:汉时的行宫,在今陕西周至东南。 ⑨不讳:死的婉词。 ⑩金日殚:西汉大将。本为匈奴休屠王的太子,休屠王不降被杀,金日殚母子沦落汉宫养马,后被武帝重用,赐姓金。 大司马:是冠于将军之上的加衔,有了这个加衔,就可以辅佐朝政。 左将军:官名,位次上卿,主征伐。 御史大夫:官名,主管监察、执法,兼管重要文书图籍。 【翻译】 征和二年,卫太子受到江充的诬陷,发兵攻讨,兵败被迫自杀,而燕王刘旦、广陵王刘胥两人都有很多过失。当时武帝已经年老了,宠姬钩弋夫人赵健伃生有一个儿子,武帝想立这个幼子为皇位继承人,让一位大臣辅佐他。细察众大臣中只有霍光能担当重任,可以把国家托付给他。于是武帝便命令宫廷画工画了一幅周公背着成王受诸侯朝见的画赐给霍光。后元二年春天,武帝到五柞宫游玩,病情加重,霍光流着泪问道:"陛下如有不幸,谁应当是皇位继承人呢?"武帝说:"你没明白先前我赐你那幅画的意思吗?立我的小儿子,先生你像周公那样辅佐幼主。"霍光叩头辞让说:"我不如金日殚合适。"金日殚也说:"我是外国人,没有霍光合适。"于是,武帝任命霍光为大司马大将军,金日殚为车骑将军,太仆上官桀为左将军,搜粟都尉桑弘羊为御史大夫,他们都在武帝卧室床前下拜受封,接受遗诏辅佐少主。第二天,汉武帝去世,太子刘弗陵承袭皇帝尊号,他就是孝昭皇帝。昭帝年仅八岁,国家大事统统都由霍光代为决断。 【原文】 先是,后元年①,侍中仆射莽何罗与弟重合侯通谋为逆②,时光与金日殚、上官桀等共诛之,功未录③。武帝病,封玺书曰④:"帝崩发书以从事。"遗诏封金日为秺侯⑤,上官桀为安阳侯,光为博陆侯,皆以前捕反者功封。时卫尉王莽子男忽侍中⑥,扬语曰:"帝崩,忽常在左右,安得遗诏封三子事!群儿自相贵耳。"光闻之,切让王莽⑦,莽鸩杀忽⑧。 【注释】 ①后元年:即后元元年,公元前88年。 ②侍中仆射(yè):官名,侍中的首领。莽何罗:本姓马,东汉明帝马皇后乃其后人,不愿姓马,改其姓莽。重合:县名,故城在今山东乐陵东,马通封在这里。 ③录:登记,此指论功行赏。 ④玺书:皇帝的诏书。 ⑤秺(dù):县名,故城在今山东成武西北。 ⑥卫尉:官名,掌管宫门警卫。王莽:字稚叔,天水人,与西汉末年的王莽不是一个人。 ⑦切让:狠狠地责备。 ⑧鸩(zhèn):用鸩鸟的羽毛泡成的毒酒。 【翻译】 当初,后元元年,侍中仆射莽何罗与他的弟弟重合侯马通相谋反叛,霍光、金日殚、上官桀等人共同诛杀了他们,没有论功行赏。汉武帝病重时,写下诏书封好说:"我死后打开诏书,按照上面的指示行事。"这封遗诏封金日殚秺侯,上官桀为安阳侯,霍光为博陆侯,都是因以前捕杀反叛者有功加封的。当时卫尉王莽的儿子王忽随侍在宫中,他扬言说:"皇帝临终前后,我常在旁边,哪里有遗诏封这三个人的事情啊!不过是这三个人互相抬高罢了。"霍光听到这话后,狠狠地责备王莽,王莽用毒酒杀死了儿子王忽。 【原文】 光为人沉静详审,长财七尺三寸①,白皙,疏眉目②,美须髯③。每出入下殿门,止进有常处,郎仆射窃识视之④,不失尺寸,其资性端正如此。初辅幼主,政自己出,天下想闻其风采。殿中尝有怪,一夜群臣相惊,光召尚符玺郎⑤,郎不肯授光。光欲夺之,郎按剑曰:"臣头可得,玺不可得也!"光甚谊之⑥。明日,诏增此郎秩二等。众庶莫不多光⑦。 【注释】 ①财:通"才"。七尺三寸:汉制,约合今1.68米。 ②疏:疏朗。 ③须:嘴下边的胡子。髯(rán): 两颊上的胡子。 ④识(zhì):标记。 ⑤尚符玺郎:官名,掌管皇帝的印玺符节。 ⑥谊:通"义",意动用法。 ⑦多:称赞。 【翻译】 霍光为人沉着、稳重,处事审慎、周密,身高才七尺三寸,皮肤白皙,眉清目秀,胡须很美。他每次出入宫门,上下殿阶,停走都有固定的位置,郎仆射暗中记下仔细察看,发现每次都不差分寸,他的禀性就是这样严谨,一丝不苟。霍光开始辅佐昭帝时,政令都由他亲自颁布,天下臣民都想了解他的风度神采。有一次,宫中闹起了鬼怪,一夜之间,大臣们都惊恐不安,霍光召见尚符玺郎,要收回玉玺,尚符玺郎不肯交给霍光。霍光便要夺取玉玺,尚符玺郎手按着剑说:"可以杀我的头,玉玺你绝对得不到!"霍光认为他的行为很大义。第二天,下令把这个郎官的俸禄提升了两级。老百姓听说后,莫不夸赞霍光。 【原文】 光与左将军桀结婚相亲①,光长女为桀子安妻。有女年与帝相配,桀因帝姊鄂邑盖主内安女后宫为倢伃②,数月立为皇后。父安为票骑将军,封桑乐侯。光时休沐出③,桀辄入代光决事。桀父子既尊盛,而德长公主④。公主内行不修⑤,近幸河间丁外人。桀、安欲为外人求封,幸依国家故事以列侯尚公主者⑥,光不许。又为外人求光禄大夫,欲令得召见,又不许。长主大以是怨光。而桀、安数为外人求官爵弗能得,亦惭。自先帝时,桀已为九卿,位在光右⑦。及父子并为将军,有椒房中宫之重⑧,皇后亲安女,光乃其外祖,而顾专制朝事⑨,繇是与光争权⑩。 【注释】 ①结婚:结为儿女亲家。古时妇之父母与夫之父母相称为婚姻。 ②内(nà):送进去,后来写作"纳"。 ③休沐:指休假。汉制:中朝官(大司马、左右前后将军、侍中、左右曹、诸吏、散骑、中常侍)每五天可回私宅休沐一次。 ④德:用作动词,感恩。 ⑤内行不修:私生活不检点。 ⑥幸:希望。故事:旧例。 ⑦右:上,当时以右为尊。 ③椒(jiāo)房:皇后所居之处。中宫:皇后的宫室,这里都代指皇后。 ⑨顾:反而。 ⑩繇(yóu):通"由"。 【翻译】 霍光与左将军上官桀结为儿女亲家,关系亲密,霍光的长女做了上官桀儿子上官安的妻子。生有一个女儿,年龄与昭帝相当,上官桀通过昭帝姐姐鄂邑盖主的关系,把孙女送入后宫做了倢伃,过了几个月就立为了皇后。上官安因此做了骠骑将军,并被封为桑乐侯。每当霍光出宫休假时,上官桀就入宫代替霍光处理朝政。上官桀父子既已得到显贵的地位,因此很感激盖主的恩德。盖主私生活不检点,与河间人丁外人私通。上官桀父子想替丁外人求封爵位,希望按照国家以列侯的身份娶公主为妻的'旧例,也封丁外人为列侯,霍光不允许。又请求封丁外人为光禄大夫,想让他有机会被皇帝召见,霍光又没有同意。盖主因为此事很怨恨霍光。上官桀父子多次为丁外人求封求官都未能如愿,也感到惭愧。在武帝时,上官桀就已跻身九卿之列,官位在霍光之上。现在父子二人同为将军,又有皇后在宫中的显贵地位,皇后是上官安的亲女儿,霍光不过是其外祖父,反倒独揽了朝政大权,由此上官桀与霍光开始争权。 【原文】 燕王旦自以昭帝兄,常怀怨望。及御史大夫桑弘羊建造酒榷盐铁①,为国兴利,伐其功,欲为子弟得官,亦怨恨光。于是盖主、上官桀、安及弘羊皆与燕王旦通谋,诈令人为燕王上书,言:"光出都肄郎羽林②,道上称跸③,太官先置④。"又引:"苏武前使匈奴,拘留二十年不降,还乃为典属国,而大将军长史敞亡功为搜粟都尉⑤。又擅调益莫府校尉⑥。光专权自恣,疑有非常。臣旦愿归符玺,入宿卫,察奸臣变。"候司光出沐日奏之⑦。桀欲从中下其事,桑弘羊当与诸大臣共执退光⑧。书奏,帝不肯下。 【注释】 ①酒榷(què)盐铁:指酒业和盐铁专营专卖。榷,专利。 ②都:总,集合。肄:习,操练。郎:指郎官。羽林:护卫皇帝的羽林军。 ③跸(bì):古代帝王出行时,禁止行人往来,叫做跸。 ④太官:官名,掌管皇帝饮食。先置:先准备饮食。按:"称跸"和"太官先置"都不是人臣应有的礼制,所以把这作为霍光的罪状。 ⑤长史敞:指霍光府中长史杨敞。 ⑥益:增加。莫府:通"幕府",指大将军府。 ⑦司:通"伺"。 ⑧执:持,这里有胁迫之意。 【翻译】 燕王刘旦自以为是昭帝的哥哥,却不能继承皇位,心里常怀怨恨。御史大夫桑弘羊因为制定了酒类专卖、盐铁官营的制度,为国家开辟了财源,就自己夸耀自己的功劳,想为子弟求官,达不到目的,也怨恨霍光。于是,盖主、上官桀父子及桑弘羊等人都和燕王刘旦暗中勾结串通谋划,派人假冒燕王刘旦的使臣给皇帝上奏书,奏书上说:"霍光出宫总领郎官、羽林军操练演习时,沿途超越本分地下令禁止路人通行,还派皇帝的膳食官先行为其准备饮食。"又说:"从前苏武出使匈奴,被扣留了二十年而不投降,回国后仅仅做了典属国,但大将军的长史杨敞却无功而升为搜粟都尉。霍光还擅自选调增加大将军府的校尉。霍光独揽大权为所欲为,我怀疑他图谋不轨。我刘旦愿意把信符玺印交还给朝廷,回京进宫护卫皇帝,督察奸臣反叛的行迹。"他们等霍光出宫休假时将这份奏书呈报给皇帝。上官桀打算乘机把这事交给下面主管部门处理,桑弘羊则与其他大臣一起逼迫霍光辞职。奏章呈上后,昭帝却不肯批复下发。 【原文】 明旦,光闻之,止画室中不入①。上问:"大将军安在?"左将军桀对曰:"以燕王告其罪,故不敢入。"有诏召大将军。光入,免冠顿首谢,上曰:"将军冠。朕知是书诈也,将军亡罪②。"光曰:"陛下何以知之?"上曰:"将军之广明③,都郎属耳④。调校尉以来未能十日,燕王何以得知之?且将军为非,不须校尉。"是时帝年十四,尚书左右皆惊,而上书者果亡,捕之甚急。桀等惧,白上小事不足遂⑤,上不听。 【注释】 ①画室:指殿前西阁之室,西阁画古帝王像,所以称画室。 ②亡(wú):通"无"。 ③之:往。广明:亭驿名,在长安城东,东都门外。 ④属(zhǔ):近,近日。 ⑤遂:竟,指追究到底。 【翻译】 第二天早晨,霍光听说了这件事,就停留在西阁画室里不上殿。昭帝问:"大将军在哪里?"左将军上官桀回答说:"因为燕王告发了他的罪行,所以不敢进殿。"昭帝下诏召见大将军霍光。霍光进殿,脱去帽子叩头谢罪,昭帝说:"将军把帽子戴上。朕知道这封奏书是假的,将军没有罪过。"霍光说:"陛下怎么知道是假的?"昭帝说:"你去广明亭总领郎官羽林军操练演习,是近日的事。你选调校尉以来也还不到十天,燕王怎么可能知道这事?况且你要作乱,并不需要校尉。"这时昭帝才十四岁,尚书和左右朝臣都很惊讶,而那个上书的人果然逃跑了,皇上下令紧急追捕逃犯。上官桀等人害怕了,对皇帝说这是小事不值得追究,昭帝不听他们的话。
曹魏时,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放到现代相当于哪种军职?
在曹操建立自己的军队之后,手握大权的他就设立了一系列的制度,最重要的就是在军队中的职位上,有很大的不同于前人的改变。他在军队中设立了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等军职,这些人为曹操的一统大业立下了汗马功劳,在其它朝代就可以成为开国元老了。而且他们和曹操的儿子们也十分的亲密,他们之间的相处模式不像君臣反而更像朋友。那么对于他们这样的位置很多人也很好奇如果把他们的官职放到现代相当于哪种军职?小编没了解之前呢也是非常的迷惑,但是小编查阅资料之后发现了他们之间的某种联系,下面就听小编仔细来分析一下吧。在我们现代,军营里边的职务按规矩分为军长、师长、旅长、团长、营长五个部分。在这五个职位上的人呢都有自己的管辖范围,但他们之间也互相牵制,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看完了他们的职位在看一下他们所属的单位,一般我们经常听到的单位有师、团、连、排、班,这几个单位组合在一起大概有五千多个军人,一个部门有大约一千多名军人。按照这种方式来看,古代的部队也分为曲、部、校、卫、军等,也和我们现代的一样一个部门大概有一千人,所以和我们现代的制度并没有多少差别。那我们也可以由今推古来计算出古代的大将军、骠骑将军和车骑将军在我们现代应该是个什么样的军职。古代的一个部门有一千人,和我们的一个团差不多,所以就是领头的就是师长,其次就是将军。师长从古至今无论哪种说法也就一个人,但是将军却可以分为将军、副将军。那么在古代还有杂号将军,所谓的杂号将军就是一些管理一个地区的将军。像我们经常在电视剧里听到的“西北大将军”,就是属于杂牌将军的一类。这样看来古代的将军称号也是一个很高的职位了,毕竟管理的是一个地方。那古代的这种称呼就和我们现代的副总司令一样,都是一个地方一个长官。如果我们不从现代来看也可以从古代的“三公九卿”中看出一些端倪,因为在曹魏时期他们并不属于三公九卿,但是职位又在三公之上。那么在后世慢慢的发展中又把曹魏时期这种情况给改了过来,把大将军、骠骑将军和车骑将军归到了三公九卿这一类,所以变成这样之后就更可以判断出在现代他们应该处于一个什么样的军职了。所以按照小编前面来说的看在军营里位于“三公”的也就只有司令、副司令了。由此可见,大将军对应的就是司令,骠骑将军和车骑将军对应的就是副司令啦。
霍去病的儿子是谁?
霍去病的儿子是霍嬗。《史记·骠骑将军列传》记载霍去病的儿子叫霍嬗,虽然霍去病没有发妻,但霍去病是有儿子的,霍嬗是霍去病和侍女生的儿子,至于这位侍女的名字,如今已经无从知晓了,但霍去病本人是根本不会承认这个侍女是自己妻子的,但霍去病承认了霍嬗是自己的儿子,一直养在自己舅舅卫青那里。霍去病的功绩他年少成名,还未及弱冠之年便功冠全军,封侯拜将;他是著名的民族英雄,不仅多次率军击败侵犯汉境数年的匈奴,更是封狼居胥,兵锋逼至北海,匈奴远遁,而漠南无王庭,他是千古敬仰的大将军,所率领的骑兵部队不仅可以长途奔袭,机动作战,还可以迂回突袭灵活作战,使得骑兵逐渐取代步兵,而且成为西汉乃至后世的主流。
霍去病是谁
霍去病是西汉名将,杰出的军事家,官至大司马骠骑将军,封冠军侯。
霍去病是一位西汉时期抗击匈奴的青年将军。他出生在平阳公主府,是公主府的女奴与一个小官员私通生下了儿子。出身虽然不好,但霍去病勤奋好学,小小年纪就精通了骑马、射箭、击刺等各种武艺。
西汉元朔六年,汉武帝任命了十七岁的霍去病为骠姚校尉,随舅舅卫青出击匈奴。霍去病率领骑兵直击匈奴腹地,斩获了敌人2028人,其中包括不少官员,俘虏了单于的叔父罗姑比,功冠全军,汉武帝以一千六百户受封他为冠军侯。
霍去病十九岁时被任命为骠骑将军,两次率兵出击河西地区,歼敌4万余人,俘虏了匈奴王、王子、相国、将军等120多人。在奉命迎接降汉的匈奴浑邪王时,匈奴里发生变乱。在紧急关头,霍去病率部直接冲入叛军之中,斩杀叛乱者,稳定了局势,从此汉朝彻底控制了河西地区,为丝绸之路的开通奠定了基础。
霍去病21岁时,奉命与卫青各率骑兵5万,深入漠北,出击匈奴主力。霍去病率军北进两千多里,越离侯山,渡弓闾河,与匈奴主力部队交战,歼敌70400人,将匈奴势力逼至瀚海。此后“匈奴远遁,而漠南无王庭”。霍去病和卫青发起的对匈奴主力的强力进攻,改变了汉朝与匈奴长久以来的对峙状态,一举击败匈奴,保障了西汉北方一带的长久安宁,这一战是汉朝攻打匈奴最远的一次。
汉武帝最后将霍去病加官为大司马,但在元狩六年(公元前117年)霍去病病逝,年仅24岁。霍去病善于骑射,用兵灵活,注重方略,善于突袭,他的作战方略可以说是对汉代战术观念的革新。
光与左将军
这一下重击几乎把整个山谷都震得弹跳起来。我明显地感觉到头顶麻了一麻。
左将军怒吼道:“我杀了你们这些装神弄鬼的怪物!”
我刚开口喊道:“不可 。”
但他的身形已经从剑圈中一跃而出,人还未落地,手中的长刀已劈出数刀,迎面两个泥人的半边脑袋连着手臂被他狂厉的刀光削去,左将军就地一滚,身形闪出一旁。
两个只剩半边脑袋的泥人手中的大泥捶几乎同时砸在左将军刚下的地上,“砰”的一声,地面被深深砸出一个三尺深的大凹洞。两个泥人抬起只剩半边的脑袋,向场中若无其事地裂嘴一笑,神情更显阴森恐怖。
绿绮尖叫一声,吓得晕厥了过去。
圈子外的泥人机械的向左将军扑去,左将军大喝一声,再次飞身跃起,长刀刀光如飞瀑急流,“唰唰 ”数刀,将近身的巨大泥人劈得肢残体损,但泥人却提点受伤的感觉都没有,手中的大泥捶继续机械的向左将军攻击。
湘阳郡主喊道:“左二哥,念般若波罗密,砍他们的头。”
左将军依言出刀,两个近身泥人在他的“般若波罗密”声中,立即断头倒地。
聂云萝沉声道:“左二哥,别跟它们莽斗,回来!!”
话语一了,她手一伸,已凌空将左将军摄回剑圈中。
不等左将军的身形落地,聂云萝衣袖再顺势向外一拂,剑圈外的紫光隐约一闪,十余个巨大的泥人“轰隆”一声,全部倒飞出三丈,化为漫天的尘土
我咋了咋舌,这是威力极强的“破幻诀”加上无形法力催动的劲气造成的毁灭打击,早知这样,她快一点出手不就得了?
聂云萝冷冷地道:“伏地老怪,这些小孩子玩的东西也拿出来见人,不怕辱没了你的威名吗?”
少顷,天外再次传来“伏地神魔“的笑声:“仙子的神功果然惊人,那我就不再小家子气了,——孩儿们,起来!!!”
笑声一落,地面的颤抖之音更加剧烈,“轰隆隆 ”的声音不断响起,这回从地上爬起的已是一个个大小不一的石人,我们身后的寺院在顷刻之间变成了平地,这地方马上变成了一片开阔的山谷,一个个石人从废墟中爬起来,手持着土石做成的刀枪剑戟,从四面八方围住我们。
湘阳郡主这回声音沉了下来:“聂姐姐,方大哥,这些已经完全是石头做成的‘魔幻石人’,比刚才的泥人要坚固厉害十倍,要用极强的‘破幻咒’才能把它们释解。”
我大吃了一惊,如此惊人的魔幻场面,我还是第一次见到,这场外的石人至少有数百尊,如果他们一起冲过来,那威力比起千军万马只怕还要凶猛十倍,那聂云萝布下的这个剑圈,就难保不被冲破了。
“伏地神魔”狂笑道:“郡主果然冰雪聪明,和传说所言不虚,——孩儿们,冲!”
排在最前面的石人马上如排山倒海似的向我们冲来,挟带着惊天动地的脚步声和窒息的气流向我们压来。
我全身的真元早就提尽,十二字“破幻法咒”在我的嘴里吐出,冲在最前面的十几个石人“轰隆”一声全的化为碎石,但我全身的真元被震的一阵酸痛,我心里又惊又怒,这“伏地神魔”果然不是吃素的。
这仅仅是第一波攻击。
我意念还未完全调整好,随即,第二第三波攻击已接踵而至,深谷中,漫山遍野的石人如潮水一般涌来。阵势惊人之极。
默不作声的聂云萝这时忽然大喝了一声道:“来而不往非礼也,伏地老怪,接招了。”
她的双手奇快的画了一个圆圈,剑圈外一圈极强的紫色光波,如波浪一般向外荡出。
“波”的一声闷响,冲来的大小石人几乎全成了飞扬的碎石土泥。
场子外只余下十余尊石人远远的在剑圈外站着。
聂云萝忽然用“心语”向我说道:“伏地老怪就藏身在这些剩下的石人当中,等一会儿我用‘炼霞神针’织出‘针网’封住他的去路,他一现身,你就见机行事。”
我传音答道:“知道了。”
聂云萝沉声道:“伏地老怪,这回你服了吧。”
场外剩余的十余个石人忽然齐声开口道:“仙子的修为尽已得神尼真传,佩服!”
这十余尊石人的声音机械而统一,像是一人开口似的的。我吃了一惊,这“伏地神魔“还真有两把刷子,居然能让这十几个石人为他代言,这其中哪一个会是他呢?
我的念头还没有闪完,有五个石人忽然一齐冲来,在接近我们三丈的地方,它们手中的石刀石枪“呼“的一声同时脱手掷来,夹着锐利的风声飞快的射来。
聂云萝手指一弹,五道无形的指风“扑扑“数声将飞来的兵器击落。、
我的“破幻法咒”适时诵出,十二记重锤全招呼在五个石人身上,“砰”的一声,石人全身一波荡,随即委地不起。
“伏地神魔”不可一世的狂笑像一阵无形的阵风骤然欺近,在我们的附近回荡响起:“啊、叭、唏、咯、——杀!!”
剑圈四周暴起数丈高的尘土,结出五个巨大的魔影,十只‘大魔手印’如十只惊天大铺盖,当空向圈子内飞拍过来。
我心里一惊非同小可,一咬牙舞动长剑,布出七重剑光,结成七层“护体剑光”遮住圈子的上空,只听“砰”的一声巨响,十只大魔手印没有击在我的“护体剑光”上,我的“护体剑光”外不知什么时候多了一层紫色的幻剑,十只魔掌的重击被化解的无影无踪。
五尊巨大的魔影马上随着烟尘四散。
汉武帝当朝名将卫青、霍去病别传(十八) · 民爵赏官
元狩二年,汉朝对西河之地发动了夏季攻势,其最后一击,由骠骑将军霍去病来成就。霍去病一路杀奔祁连山,斩捕虏首甚多。其卓越的战果,也让汉武帝对他的青睐,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凯旋还朝的霍去病,或许此刻还没有感受到,自己所受到的荣宠,已经与舅舅卫青不相上下。作为一名二十出头的汉军将领,霍去病在短暂的一生中,把自身所有的智识、武功,全都投诸到了征讨匈奴的战场上。骠骑将军生命的末期,在目睹卫青的食客不断投奔到自己府上的时候,不知这位骁绝果敢的将领,会不会感受到人情之冷,狠于刀锋;朝堂之险,甚于战场的道理。
在元朔六年,也就是霍去病以剽姚校尉的身份,随大将军卫青出征的那一年。霍去病在当年受封冠军侯,成为汉军中不可一世的新宠。但如果切换到汉武帝的视角,就会发觉这一年的战争,已经让汉朝面临的一定的困局。文景两朝休 养生 息的成果,在接连数年对匈奴的征战中,已经消耗殆尽。为了保证汉军的训练、后勤和士气;财权,对武帝是不言而喻的。军事征伐的物资消耗是惊人的,为保证将士杀敌立功,战后的封赏同样是一笔巨大开销。汉军动辄以十数万骑兵进攻匈奴,仅仅是战后对有功将士的赏赐,就已经耗去二十多万斤的黄金,作为骑兵第二生命的战马,也面临着十余万的战损代价。
当大司农将经费不足的情况陈奏给汉武帝时,武帝为保证民心不至太过慌乱,遂采取均输、平准的手段来对治当下的困境。出身洛阳贾人的桑弘羊,被武帝任为侍中,成了为汉帝国解绝财政之忧的专职人才。确保民心不散,最为实际的方式,就是要尽力保证田赋不涨。这一点,武帝勉力做到了。不过,在汉帝国的民间,还存在大量的户籍失缺,这就意味着有相当多的民人投身为奴,以此来逃避赋税和征庸。身在前方的汉军将士,其野战饮食很难用“好”来形容,而为将士们转送军粮的庸夫,也在承受着巨大的辛劳。前线将士,毕竟是正卒,为了保证正卒的锐气,武帝只能打开出售民爵的魔盒。于是,民爵赏官这种不乏乖谬的做法,大大活跃了汉朝的名利市场。
民爵,正式称呼叫做武功爵。武功爵顾名思义,就是汉廷将鬻卖民爵的收入,作为赏赐军功将士的资财。为激励将士士气,武帝朝的赏赐往往过于丰厚。在武帝朝以后,汉朝对军功者的封赏,亦有所收敛。武功爵得以大卖的原因,在于汉朝的法令的细致严苛,民人触犯法令的可能性很高,并且惩罚力度也不小。在危机时刻,武功爵可以用来抵罪。武功爵,既然有着抵罪的用处,加之汉朝府库空虚的现实情况,其要价自然低不了。试想,老实巴交的民夫,肯定无力购买民爵,真正能够付偿民爵者,也只有货殖豪杰之流。他们的生活方式,随时有可能触犯法令,因此民爵对他们来说,自然是必要的。
武功爵共分十一级,最初等级的武功爵叫做造士,价值为十七万钱,如果要逐级购得最高级别的武功爵,就要花费三十余万的黄金。武功爵,与将士们的军功赏爵之间,有一定的换算关系。比如武功爵中的千夫,属于第七级的爵位,这在武功爵中已经是比较高了。汉朝军功赏爵制度延续自秦代的二十等爵,第二十等为最高爵位,也就是列侯;次一等,也就是第十九等爵,为关内侯。武功爵只是民爵,因此武功爵中的千夫,仅相当于二十等爵中的五大夫,也就是第五等爵。如果拥有千夫这等武功爵的民人犯法,其民爵要被削减两等。
民爵鬻卖所带来的直接问题,是吏员素质的严重下滑。购买民爵之人,成为汉帝国的赏官,这些参差不齐的新吏冗员,不具备必要的行政能力。武帝为了限制民爵的过度鬻卖,只准许民人购买到第八级的武功爵,也就是乐卿这一级。与此同时,武帝朝最为著名的酷吏张汤,此时已经由廷尉晋升为御史大夫。御史大夫是丞相的副手,掌管着司法大权。当时的丞相是李广的堂弟李蔡,此人也曾跟随卫青出征,因军功受封列侯。行事低调的李蔡,显然不是武帝施展才略的助手,亚相张汤才是武帝驯御朝野的正选。凭借张汤的才干,民爵买卖引生出的弊端,得到了一定的抑制。不过武帝、张汤整治民爵乱象的方法,也相当简单粗暴,那就是使本已严酷的法令愈加繁重,以保证购买民爵的吏员,不久就会因为犯法被削爵。希望通过民爵来逃避兵役者,汉廷采取保留其民爵,强征其入伍或提供军马。希望讨汉廷的便宜,汉廷何尝会有空子让你钻。
民爵,本就是一种额外的赏官,有财富购买民爵之人,至少不会是智力上的侏儒。不过这些民人再怎么聪明,也逃不过武帝的精巧布局。在这个局中,其实只有武帝一人是 游戏 的掌控者,看似能干的张汤,成了始乱终弃的工具人;而那些立功封侯的将领,即便一时风光无两,最后也难逃身死国除的命运安排。不论是列侯卿相,还是民爵赏官,汉廷的赏赐不过是一种临时的激励和财货寄存,由上至下的封赏是会收回的,因为文吏才是汉廷的高级打工仔,武将更多时候,只是任由驱驰的犬马。
汉朝的名将卫青和名将霍去病是什么关系?
汉朝名将卫青和名将霍去病是什么关系?
根据你所提出来的问题的内容的具体的情况再描述你想知道。汉朝名将碧清和名将霍去病是什么关系的问题的情况?霍去病(公元前140年-公元前117年),河东平阳(今山西省临汾市)人,西汉名将、军事家、民族英雄,卫子夫及卫青的外甥,霍光同父异母的兄长。
其用兵灵活,不拘古法,17岁封“冠军侯”,19岁指挥两次河西之战,歼灭和招降河西匈奴近10万人。公元前117年病逝,年仅二十四岁,被葬于茂陵,尊上谥为景桓侯。
卫青(?-公元前106年),字仲卿,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市)人,汉武帝第二任皇后卫子夫的弟弟,汉武帝在位时官至大司马大将军,封长平侯。
骠骑大将军读音是什么?
piào qí dà jiāng jūn。骠piào,声母p,介母i,韵母ao,声调4骑qí,声母q,韵母i,声调2大dà,声母d,韵母a,声调4将jiāng,声母j,介母i,韵母ang,声调1军jūn,声母j,韵母un,声调1由来及变革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始置,以霍去病为之。元狩四年汉武帝定下法令,让骠骑将军的俸禄同大将军相等,金印紫绶,位同三公。 东汉以后各代沿置,有时加‘骠骑大将军’。隋文帝置骠骑将军府,每府置骠骑、车骑二将军。此骠骑将军为府兵制度的基层军府主官,秩正四品,与汉以来的骠骑将军相去甚远。炀帝改为鹰扬郎将,地位降低。
骠骑将军读音
骠骑将军的读音是"biāo jì jiāng jūn"1.骠骑将军的定义和历史背景骠骑将军是古代中国的官职,属于武将中的高级军官。该职位起源于东汉时期,被赋予了重要的军事指挥职责,常常由有着杰出战功的将领担任。2.骠骑将军的发音解析"骠"的发音为"biāo",其中的"b"发音类似于英语中的"b","iāo"的音是一个复杂音,类似于汉语拼音的"iao",读音接近于英语中的"eao"。"骑"的发音为"jì",其中的"j"发音类似于英语中的"j","ì"的音是一个带声调的音,类似于汉语拼音的"i",读音接近于英语中的"ee"。"将"的发音为"jiāng",其中的"jiāng"发音类似于汉语拼音的"jiang","iang"的音类似于英语中的"ee,ang"。"军"的发音为"jūn",其中的"j"发音类似于英语中的"j","ūn"的音是一个复杂音,类似于汉语拼音的"un",读音接近于英语中的"oon"。3.骠骑将军的历史意义和功绩骠骑将军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是带领军队作战、保卫国家疆土的关键人物。许多骠骑将军以其杰出的军事才能和勇敢的战斗精神,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4.其他知名的骠骑将军卫青:东汉时期的著名将领,曾参与平定西域叛乱,并在朝鲜战争中表现出色。李广:西汉时期的将领,因在战斗中表现出色而被封为骠骑将军,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英雄人物之一。窦武:南北朝时期的将领,曾领导抗击匈奴入侵和南方叛乱,为北魏立下了赫赫战功。骠骑将军是古代中国的高级军官,发音"biāo jì jiāng jūn"。这个职位的历史意义和功绩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占据重要地位,许多骠骑将军以其杰出的军事才能和勇敢的战斗精神被后人所称颂。了解骠骑将军的发音和历史背景,有助于加深对中国古代武将的认识和了解。
霍去病的夫人叫什么名字
历史上是这么记载的:霍去病无妻,但死后由其子“霍嬗”继承爵位.
霍嬗的生母只字未提,她估计是一位身份卑微的女性.
在中国古代,这样无足轻重的女人是没有资格在正史上留下身影的.
但绝对不会是匈奴人,如果是的话那就不可能没记载了,因为霍去病讨匈奴人做老婆在当时就象是某一全国闻名的中国抗日将军娶了个日本MM一样轰动.参考资料: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68300754.html 少年将军的生活是平淡的,除了战争还是战争,这样一位年少得志,功高权重、冷峻刚毅、英武帅气而又出入侯门帝府如闲庭信步的奇男子,自是流韵生风,在男女大防尚不严苛风气甚为开放的汉朝,无疑会使上层社会的贵妇淑女芳心暗许为之倾倒,演绎出莎士比亚笔下奥赛罗的玫瑰之约和罗马大将安东尼的浪漫之旅是再正常不过的了。令诗家扫兴让史家阙如的是,查霍去病短暂一生,似未有任何旖旎香艳的绯闻艳遇可供炒作。他有一个儿子,但是翻遍史书,也不知道这位为少年将军留下后代的女性是谁。当武帝着人为他造豪华府第让他审视接收时,他都断然予以谢绝。“匈奴未灭,何以家为”他说出了这流传千古的八个字。他真是将国家的安危、社稷的轻重、军人的荣辱看得比什么都重,比泰山都重,遑论儿女私情了。他为抗击匈奴而生,他天生注定就是匈奴的克星,击灭匈奴成了他生存的意义,生命的价值。也可能有一种七尺男儿宁愿马革裹尸,也不愿连累如花美眷的潜意识吧?检点史籍,再没有见这伟岸男儿有何豪言壮语。仅此八字足矣,它已成为历代爱国志士的箴言,胜过许多高头讲章。二千一百年来,它始终轰响在历朝历代戍边将士的心头耳际。他冷峻寡言,善于行动,他的一生行状都写在铁马驰骋战旗翻飞的征战中。
霍去病终生未娶。从十七岁到二十三岁去世,短短六年里六次出击匈奴实行远途奔袭,仗都打不过来,哪还有功夫娶老婆。霍去病本人看不起女人,根本原因是看不起他母亲卫少儿。霍去病眼里女人就只配给男人玩得份。他有一个儿子叫霍嬗,就是他和他府里的一个侍女生的。侍女身份低微得很,霍去病当然不会娶她,他只认了霍嬗,让他做了自己的私生子。在汉朝私生子是可以容忍的,况且霍去病本人也是私生子。对于霍嬗,霍去病也懒得管,一直把他放在卫青家受教育。霍去病死的时候霍嬗才四岁,汉武帝看在霍去病的份上让这小孩继续做冠军侯,准备把他培养成第二个霍去病。后来汉武封泰山,独独把霍嬗带上山顶举行了秘密的仪式,回去之后霍嬗就死了,也是死的不明不白,我估计是他泄漏了汉武封禅的“秘密”,被汉武秘密结果掉的。霍嬗死时才十一岁,当然没有后代,霍去病就绝后了。但是按封建礼制,兄死无后,弟弟应该负责为哥哥续后。因此霍光就与霍去病旧时的一个侍女(不知道是不是霍嬗的母亲)干了,生下一对双生子,名叫霍山、霍云,过继给霍去病当孙子(按年龄应该是儿子辈,无奈中间毕竟还隔着个霍嬗)。霍光把持朝政三十年,死了以后汉宣帝剪除了霍氏,霍氏一门被族诛。由此看来,还是霍去病运气好,早早死了,不用看见霍家灭门、断子绝孙。
野史上是这样说的!
汉武帝要把卫长公主(卫子夫的女儿)嫁给他,但是偶们亲爱的霍少粉有性格,坚决不娶!因为他不喜欢那个公主!霍少喜欢的女孩身份太低了,所以霍少一辈子不娶.那个公主倒是很喜欢他的,在他死后公主还变成神经病了(受不了霍少死的刺激)
霍去病的夫人和儿子是谁
霍去病的夫人史书没有记载,但有一子名霍嬗。霍嬗出生于公元前120年,字子侯。霍去病去世后,霍嬗袭冠军侯爵位。六年以后的元封元年(前110年),霍嬗从汉武帝登泰山封禅后不久暴卒,年仅10岁,谥号为哀。扩展资料:霍去病的去世令汉武帝非常悲痛。霍嬗受袭侯爵位,颇受汉武帝疼爱,有意等他长大以后用为将军,继续霍去病的功业。但是,仅仅六年以后,霍嬗便也去世了。霍嬗死时只有十岁,没有子嗣,汉制不允许其兄弟袭爵,霍去病的冠军侯国也因此而除。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霍嬗
王羲之传文言文翻译及答案是什么?
王羲之传文言文翻译及答案如下:王羲之字逸少。父亲王旷,是淮南太守。王羲之幼时说话木讷,人们不觉得他有什么奇特。长大后,富于思辩,以耿直著称。特别善长写隶书,为古今第一,评论者称赞他的笔势,认为像浮云一样飘忽,像惊龙一样矫健。很受堂伯王敦、王导的器重。从家中徵召出来任秘书郎,多次升迁任长史。后担任右军将军、会稽内史。王羲之很讲究服食丹药养生,不愿意留在京城,刚到浙江,就有终老於此的念头。会稽有好的山水,很多名士都住在那里,谢安没出仕时也住在那里。孙绰、李充、许询、支遁等都以文章道义超过当世,都在东方修建房舍居住,与王羲之志向相同。曾经和志同道合者在会稽山阴的兰亭聚会宴饮,王羲之自己作序申述他的志向,说:永和九年,是癸丑年,暮春三月之初,在会稽山阴的兰亭聚会,举行修禊活动。诸位贤者都来了,年少的年长的都会集了。这地方有崇山峻岭,茂密的树林和高大的竹丛,又有清水湍急,辉映环绕在左右,引来作泛觞的曲水,众人依次坐在水边。虽然没有丝竹管弦音乐的盛景,但是边喝酒边赋诗,也足以畅叙内心的情怀。曾经到门生家,看见几案光滑洁净,就在上面写字,真书草书各半。后来门生的父亲不慎把字刮掉了,门生懊悔了好几天。又曾经在蕺山看见一个老太婆,拿着六角竹扇卖。王羲之在扇子上写上字,每把扇子五个字。开始老太婆有些生气。于是他对老太婆说:“你只要说这是王右军的字,可以卖一百钱。”老太婆就这样对人说,人们都争着买。有一天老太婆又拿扇子来,王羲之笑着不说话。他的书法受到世人的欣赏,就是这样的。每每自称“我的字与钟繇比,可以和他并行;与张芝的草书相比,也可以与之同列”。曾经给人写信说:“张芝在水池边学写字,池水都被墨汁染黑了,如果人们都像他那样爱好而用心,也不会比他差。”当时骠骑将军王述从小有名气,与王羲之齐名,可是王羲之很看不起他,因此两人感情不和。王述先任职於会稽,因服母丧住在郡中,王羲之接替王述,只去吊唁一次,就不再去拜访。王述每次听见角声,都以为是王羲之来看望自己,就打扫庭院等他来。这样过了几年,而王羲之最终也没去,王述因此很怨恨他。王羲之去官后,与东方人士尽情游玩山水,渔猎取乐。朝廷因为他的誓言发得很毒,也就不再徵召他。五十九岁时去世,追赠金紫光禄大夫。赏析:《王羲之传》深入历史,为你全景呈现这一“中国历史上真正的贵族时代”。魏晋时代,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最痛苦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有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魏晋名士多疏狂放达,行为怪诞,王羲之尤甚,其坦腹东床、以书换鹅等奇闻逸事可谓妇孺皆知。《王羲之传》从人文视角进行感性描述,为你还原一个特立独行又心怀天下、恃才傲物又谦顺博雅的王羲之。
王羲之传的原文和译文
原文
晋王羲之,字逸少,旷子也。七岁善书,十二见前代《笔说》①其父枕中, 窃而读之。父曰:“尔何来窃吾所秘”,羲之笑而不答。母曰:“尔看用笔法。” 父见其小,恐不能秘之。语羲之曰:“待尔成人,吾授也。”羲之拜请,今而用之,使待成人,恐蔽儿之幼令②也。父喜,遂与之。不盈期月③,书便大进。卫夫 人见,语太常王策曰:“此儿必见《用笔诀④》,近见其书,便有老成⑤之智。”流 涕曰:“此子必蔽⑥吾名。”晋帝时祭北郊,更祝版⑦,工人削之,笔入木三分。 三十三,书《兰亭序》。三十七,书《黄庭经》。自言真胜钟繇。 (节选自唐朝·张怀瓘《书断·王羲之》)
译文
晋朝王羲之,字号逸少,是东晋书法家王旷的儿子。七岁就擅长书法,十二岁看见在他父亲的枕下的前代的《笔说》,他偷来读。父亲说:“你为什么要偷我的秘籍?”王羲之笑着却不回答,母亲问:“你看的是用笔法吗?”父看他年少,恐怕不能领悟,告诉羲之说:“等你长大成人我再教你书法。”羲之跪拜,现在就让儿看看这书吧,长大再看就耽误了孩儿幼年发展了。父亲很高兴,立刻就把书给了他。还不到一个月时间,书法就有了很大进步。 卫夫人知道后,告诉太常王策说:“这孩子一定看过用笔诀窍,最近看见他的书法,就已老成大器。”流着眼泪说:“这孩子将来名声一定超过我。”晋帝时,在北郊祭祀,更换祝版,工匠刻字由羲之书写,笔法入木三分。三十三写了《兰亭序》,三十七写了《黄庭经》,写完后,空中有人语说:“卿的书法都感动我,而况世人呢?我是天台丈人,自称真胜钟繇。”羲之书法多数不是一种字体。
解词
①笔说:论书法的书。 ②幼令:幼时的美好才华。 ③期月:一整月。 ④用笔诀:论写字诀窍的书。 ⑤老成:老练成熟。 ⑥蔽:掩盖。 ⑦祝版:祭神的木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