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节目是专门讲解发掘古墓的
《探索与发现》节目专门讲解发掘古墓的情况。该节目以生动的文字,精彩的图片,将这些神秘现象的奥妙娓娓道来,与青少年朋友们一起探索种种扑朔迷离的科学疑云。从钻木取火、结绳记事的远古时期发展到今天虚拟网络的数字时代,人类经历了数千年的时间。数千年来,我们人类所经历的最美妙的事就是神秘。而所接触的未知领域越多,人类对未来勇于追求和探索的精神也愈强。
“发掘”作为一个汉语语素,基本意思有:开掘,把埋藏的东西挖掘出来;把人们不容易发现的事物揭露或揭示出来。古墓:有史以来已经去世的人的坟墓,一般是指那种具有代表性和研究价值的的坟墓,亦译古冢。特指欧洲大陆史前时期的墓地,古墓中一般中国的比较有历史研究价值。
什么节目是专门讲解发掘古墓的
《探索与发现》节目专门讲解发掘古墓的情况。该节目以生动的文字,精彩的图片,将这些神秘现象的奥妙娓娓道来,与青少年朋友们一起探索种种扑朔迷离的科学疑云。从钻木取火、结绳记事的远古时期发展到今天虚拟网络的数字时代,人类经历了数千年的时间。数千年来,我们人类所经历的最美妙的事就是神秘。而所接触的未知领域越多,人类对未来勇于追求和探索的精神也愈强。
“发掘”作为一个汉语语素,基本意思有:开掘,把埋藏的东西挖掘出来;把人们不容易发现的事物揭露或揭示出来。古墓:有史以来已经去世的人的坟墓,一般是指那种具有代表性和研究价值的的坟墓,亦译古冢。特指欧洲大陆史前时期的墓地,古墓中一般中国的比较有历史研究价值。
考古发现古墓纪录片都有什么节目
1、《考古进行时》本片展示了2014年最具影响力的七个考古发现,包括兵马俑修复、蜀都宦官墓藏群等,展示了野外考古、城市考古、实验室考古等考古方式的不同以及考古人员的艰辛。2、《探宝者(精编版)》在这一系列纪录片中,可以看到古代印加文明、古代非洲文明、古代爱琴海文明以及古代印度文明。用镜头纪录这个世界的点点滴滴,让观众在点点滴滴中了解世界。3、《纪录专辑:古墓发现者》中国人信奉“入土为安”,更讲究“厚葬”,自古以来,无论是帝王将相还是贩夫走卒,或简或奢,或明或暗,都会为自己建一处“阴宅”,这也就为后人留下一笔又一笔价值不菲的财富。4、《古墓饕餮夜》一座沉睡2000余年的西汉古墓,因为一系列高科技文物保护技术的启用,引发了无数人对探险寻宝的热情。4月8日,位于西安南郊凤栖原的西汉张安世家族墓园成为世间瞩目的焦点,墓主人正是汉代手握重兵的大司马张安世。5、《考古“法医”》2000年的2月,考古学家发现了老山汉墓,墓室规模大,陪葬品精美,考古学家推断墓主身份不简单。挖掘中发现一具女尸,为了能够解开谜团,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教授朱泓被授予重任。经过缜密的分析以及DNA的检查结果,这具女尸的身份被确定。
有哪些好看的考古纪录片?
说起纪录片,真的只有震撼,震惊可以形容了,国之强大,让我真的太震撼了,推荐几部给你看看,希望你喜欢、《大明宫》战火和尘埃带走了幻灭盛景,而今的人们只能从半埋泥土中的断井残垣遥想纵隔千年的盛世繁华……《航拍中国》本片影像将全部由航拍完成,每集选取各省市区最具代表性和观赏性的历史、人文、自然和现代景观,以空中飞行线路为线索,以故事化的叙事方式展现一个观众既熟悉又充满新鲜感的美丽中国、生态中国、文明中国。《美丽中国》从灯火通明的大都市,到人烟稀少的深山老林;从广阔无垠的大草原,到人迹罕至的沙漠戈壁;从长年积雪的高海拨山区到一望无际的平原;从浩瀚大地到碧海蓝天……《舌尖上的中国》《舌尖上的中国》为中央电视台重点项目,共七集。主题围绕中国人对美食和生活的美好追求,用具体人物故事串联起中国各地美食生态。《河西走廊》该片以位于中国西部的重要通道,丝绸之路的黄金段——河西走廊为讲述对象,从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宗教等多角度呈现了从汉代开始直至今天,河西走廊及其连接的中国 西部 的历史,以及它对中国历史和文明进程中所发挥的独特作用。“河西走廊关乎国家经略”是贯穿全篇的主题。链接:https://pan.baidu.com/s/14dXT0Nuejuo39IOw4mCnuw?pwd=1234 提取码:1234
十大考古古墓纪录片
十大考古古墓纪录片:1、《中国考古探秘》。特别是其中最有名的考古《定陵传奇》,这是唯一一座打开的明朝万历皇帝的陵墓。另外,还有比较有名的考古篇《马王堆传奇》等。2、《中国考古揭秘第二部》。共13集该系列包括了《千年雷峰塔》这样的现场直播记录下来的地宫挖掘视频。3、《揭秘西夏陵》。70年代,以钟侃为代表的考古工作者再一次发现了神秘建筑,经过科学的发掘研究,确定了建筑群的身份——西夏九位帝王的陵墓。考古工作者对帝陵的研究正式展开,西夏帝王陵的神秘面纱逐渐被揭开。党项人独有的帝陵布局,帝陵主人的归属逐一得到确认。4、《鹤舞邙山》。北邙即邙山,是洛阳北侧一片100多公里的丘陵地带。它是洛阳的天然屏障,也是军事上的战略要地。千百年来,从汉魏至隋唐,经五代到宋元。无数帝王将相,富商巨贾,文人雅士,寻常百姓都葬于洛阳邙山。5、《古墓派:海昏遗墓》。这部纪录片共6集,主要讲述的是挖掘西汉27天在位的皇帝刘贺之墓,以及他的生平事迹,纪录片画质清晰,画面丰富,内容的真实性和还原度极高,是喜欢考古纪录片的佳作之选。6、《古墓派:第二季》。这部纪录片共10集,分别收录了10个考古故事,这些考古故事都能够丰富我们的历史知识与见闻。7、《古墓派:第三季》。与第二部同样,也收录了10个考古故事,且均为优酷独播视频。8、《古墓派:消失的建筑》。这部纪录片讲的主要是历史古都、古建筑的有关内容。共20期,主要讲述秦汉、隋唐、两宋时期的人物历史事件与建筑。9、《古墓派:互动季》。共5期,5期均为墓葬有关的内容,看起来很神秘,令人好奇。这些陵墓主人并不有名,但不影响我们观看陵墓挖掘的兴趣。10、《龙塘下的王陵》。2009年,江苏盱眙警方抓获盗墓团伙。经审讯,盗墓的地点在大云山龙塘边,墓葬就在龙塘的正下方。随后,江苏省南京博物院派出考古队,正式入驻大云山。经过一年的勘探,考古队判断,这是一座规模巨大的汉代诸侯王墓葬。而大云山的整个山顶,在汉代被完整地开发成了一座巨大陵园。
有没有什么节目是关于考古的?
1、《发现之路》《发现之路》是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CCTV-9)推出的一个纪录片放映时段,主要播放考古探索类纪录片。2、《探索·发现》《探索·发现》栏目以纪录片的手法,讲述以中国为主的历史、地理、文化的故事,探寻自然界的神奇奥秘,挖掘历史事件背后鲜为人知的细节和人物命运。3、《明十三陵探秘》十三陵是中国明代13个皇帝的陵墓,距今已有300到500年的历史。明十三陵以地面建筑宏伟的长陵和已发掘的地下宫殿定陵最为著名。其中,定陵是埋葬明朝万历皇帝和皇后的地方,墓中有珍贵文物三千多件,许多是无价之宝,《明十三陵探秘》首次披露了帝陵的发掘过程。4、《历史传奇》《历史传奇》是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CCTV-9)推出的一个纪录片放映时段,主要播放历史档案类纪录片。5、《国宝档案》《国宝档案》每期节目介绍一个具体的国宝文物,节目形态以主持人演播室实物举证、故事讲述为主,穿插器物展示、情景再现、专家点评,讲述巍巍中华灿烂文明。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发现之路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探索·发现参考资料来源:央视网--明十三陵探秘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历史传奇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国宝档案
探索发现秦始皇古墓
秦始皇陵位于临撞县城东5公里,距西安市约37公里,南倚骊 山,北临渭水。为什么选位在这里呢?有人认为,这与古人迷信风水宝地是分不开的。近年来,地质学家根据卫星拍照的图片看:从骄山到华山工好像一条龙,秦始皇陵正好位于龙头眼睛的位置。众所周知,自古就有“画龙点睛”之说,到底是古人有“高瞻远瞩”的本领,还是今人附会之风过重,一时间还弄不清楚。
秦始皇陵墓近似方形,顶部平坦,腰略呈阶梯形,高76米,东西长345米,南北宽350米,占地120750平方米。
根据初步考察,陵园分内城和外城两部分。内城呈方形,周长3000米左右,北墙有2门,东、西、南3墙各有1门。外城呈矩形,周长6200余米,四角各有门址一处。内、外城之间有葬马坑、珍禽异兽坑、陶桶坑;陵外有马厩坑、人殉坑、刑徒坑、修陵人员墓葬400多个,范围广及56·25平方公里。陵墓地宫中心是安放秦始皇棺椁的地方。
1974年以来,在陵园东1·5公里处发现从葬兵马桶坑三处,成品字形排列,面积共达20000平方米以上,出土陶桶8000件、战车百乘以及数万件实物兵器等文物。其中一号坑埋葬着和真人真马同大的陶佰、陶马约6000件;二号坑有陶桶、陶马1300余件,战车89辆;三号坑有武士桶68个,战车1辆,陶马4匹。
1980年又在陵园西侧出土青铜铸大型车马2乘。这组彩绘铜车马高车和安车,是迄今中国发现的体形最大、装饰最华丽、结构和系驾最逼真、最完整的古代铜车马,被誉为“青铜之冠”。
秦始皇陵园除从葬坑外,还发现石料加工场的遗址,建筑遗物有门砧、柱础、瓦、脊、瓦当、石水道、陶水道等。
秦始皇陵规模之大可见一斑,但秦始皇陵有没有设计蓝图呢?
据史书所说“使水相斯将天下刑人徒隶七十二万人作陵,凿以章程”来看,秦始皇陵的修建绝非任意,必定是按设计图有计划地营造,纵观历代帝王陵建造史不难想像其中的关联之处。具体设计蓝图如何,还在进一步研究之中。
是谁主持了秦始皇陵的修建呢?
据推测,少府是主管建筑的,国家陵墓当由其管理。当然最高的管理上级还是本相,只是本相日理万机,由少府具体操作办理而已。不过,这里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少府一官是秦统一后命名的,在统一之前有无这一官职无从考证,但无论有无,肯定有一种机构专管宫廷的土木建筑工程。至于这一机构名称如何,尚待进一步考证。
秦始皇陵有多深呢?《史记·秦始皇本纪》说其“穿三泉”。《汉旧书》中对秦始皇陵的描述有“已深已极”、“深极不可人”之语。有人认为,秦陵地宫不浅也不深,书中提到的“三泉”无外乎人们经常提到的“九泉之下”之类。据《吕氏春秋》记载:“浅则狐狸扬之,深则及于水泉”,即最深到泉水。在古代由于受技术限制,要在泉水下施工实为不易,并且如果地宫位于地下水位之下,地下水长期渗透,定会使地宫遭受“浸”害,秦始皇及其皇陵的设计者不可能不考虑到这一点。当然这些都不过是推测,具体情况如何,不得而知。
秦始皇陵地下墓穴的结构如何呢?
从已发掘的秦始皇陵遗迹看,似乎秦始皇要把生前的宫室、山河及其他一些都带到地下世界去,而要实现这一点,非建造广阔的墓室难以如愿。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大事毕,已藏,闭中羡,下外羡门,尽闭工匠藏者,无复出者。”这里,既提到中羡门、外羡门,想必肯定有内羡门。这似乎表明地宫中有通往主墓的通道,工匠只能闭在中羡门以外的地方,内羡门以内才是秦始皇棺樟置放之地。至于墓道之长也就可想而知,若说有三百丈洞室的存在自在情理之中,难怪有人认为,秦始皇陵地宫的洞室就在现在人造封土以南直达骑山中心主峰——— 望峰之下。
据考古勘探,以及对墓道兵马桶位置的判断,专家认为,陵墓的朝向为坐西向东。这是一个奇特的布局。众所周知,我国古代以朝南的位置为尊,历代帝王的陵墓基本上都是坐北朝南的格局,而统一天下的秦始皇,为什么愿意坐西向东呢?
有人认为,秦始皇生前派遣徐福东渡黄海,寻觅蓬莱、瀛洲诸仙境,并多次亲自出巡,东临喝石,南达会稽,在琅邪、芝朱一带留连忘返,这一切无不昭示其对仙境的迫切向往。可惜徐福一去否无音讯,秦始皇亲临仙境的愿望终成泡影。生前得不到长生之药,死后也要面朝东方,以求神仙引渡而达于天国,大概这就是暮年秦始皇的最大愿望。基于此,秦始皇陵也就只能坐西向东了。
有人认为,秦国地处西部,为了彰显自己征服东方六国的决心,秦王嬴政初建东向的陵墓;并吞六国之后,为了使自己死后仍能注视着东方六国,始皇帝矢志不改陵墓的设计建造初衷,所以我们看到的陵墓只能是东西朝向。
还有人认为,秦始皇陵坐西向东,与秦汉之际的礼仪风俗有关。根据有关文献记载,当时从皇帝、诸侯到上将军,乃至普通士大夫家庭,主人之位皆坐西向东。秦始皇天下独尊,为了保持“尊位”,陵墓的朝向可想而知。
其实,让人不解的不仅是秦始皇陵墓的朝向。据考察,陕西境内已发掘的917座秦墓,绝大部分都是东西向。秦公陵园的32座大墓,也全部面向东方。秦人葬式的这一特点,越是早期越为明显。是什么原因让秦人采取这东向的葬式呢?坚持秦人起源于东方的学者认为,由于东方是秦人祖先曾经劳动、生活过的地方,他们对东方怀有特殊的感情,然而东西悬隔,路途遥远,其间又强敌林立,“叶落归根”的希望非常渺茫,因而采用朝向东方的葬式,以示不忘根本。相反,坚持秦人起源于西方的学者认为,秦人采用“头朝西方”的葬俗,是想彰显他们来自中国西部。但如果头西足东的葬式表示秦人来自西方的话,那么华夏诸族流行的北首而葬之俗,是否说明他们来自北方呢?现代文化学与民俗学研究者提出了新的见解,认为秦人流行的西首而葬之俗和他们曾流行过的“屈肢葬”一样,与甘肃地区的古代文化或某种原始宗教信仰有关。比如“白马藏人”对本民族盛行的西首葬的解释是,日落归西,人亦随太阳走。也许,秦人对他们的葬式,也有本民族特有的解释。
一切都不得而知。
时常有人问,秦始皇为什么要用那么多的泥人泥马来陪葬呢?
有人认为,秦始皇陵实质上是按古代礼制“事死如事生”的要求特意设计的。因为秦始皇即位后,用了大部分的精力和时间进行统一全国的战争。当时他率领千军万马南征北战,从而并吞了六国,统一了天下。为了显示他生前的功绩,以军队的形式来陪葬似乎是一种必然。
大多数的学者认为秦兵马桶是秦始皇陵的一部分,反映的是秦始皇生前的军事情况,但在具体问题上观点叉不一致。
一种观点认为,秦桶坑出土的这支秦代军队的大型群雕是秦始皇创建和加强中央集权的象征;秦桶坑大批兵马桶的军事阵容,正是秦始皇统治下强大的军事实力的形象记录。在一定意义上也可以说,它是秦始皇东巡卫队的象征。
一种观点认为,秦兵马桶坑象征着驻在京城外的军队,可称之为宿卫军。以战车、步兵相间排列的一号兵马桶军阵为右军;以战车和骑兵为主的二号兵马桶坑为左军;未建成的废弃坑当为四号坑,即拟议中的中军;三号兵马桶坑是统帅右、左、中三军的幕府。俑坑本身象征着屯兵的壁垒。三军拱卫京师,是秦始皇希图加强中央集权维护一统江山的反映。
一种观点认为,不存在四号坑的问题,秦俑军阵是由正、奇兵和指挥部组成的军阵,从而否定了三军说。
一种观点认为,秦始皇陵兵马桶军阵乃一项未竟工程,全部建成应有50000兵马桶坑。这个庞大的军阵按前、后、左、右、中配置兵力,实为秦代“乘之”所演习的八种阵法申最基本的阵法方阵。方阵阵法的特点之一是“薄中而厚方”,中军兵精而少,接敌的外围四队兵力较多。秦俑军阵正是按照“薄中而厚方”的方阵法来配置兵力的。
一种观点认为,兵马俑三坑,不是象征左、中、右三军,而是反映秦代中央军的三个组成部分。三号坑绝非人们通常说的指挥部,它应该是象征郎中令统领的宫廷侍卫郎卫;一号坑是反映卫尉统辖的宫城卫士,或称之为南军;二号坑是反映中尉统领的京师屯戍兵,可称之为北军。
对于三号坑,有人认为是军伍社宗,是用来进行军祭的,是作为在军祭祖的对象的社主和迁主以及安置社祖二主的地方。
对于二号坑,有人提出是四兽阵,即弯兵阵为朱鸟阵,战车、步兵、骑兵混合阵为玄武阵,骑兵战车组成的阵为青龙阵,战车阵为白虎阵。
有的学者认为,兵马俑军阵为《尉缓子》所云的“常阵”。
有的学者认为,兵马俑军阵就是为始皇帝送葬的俑群。
究竟建造兵马俑军阵是出于何种目的,一时还无法确证。
一代伟人秦始皇,诸多谜底墓中藏。
秦始皇墓是怎么发现的?
1974年,农民在秦始皇陵东侧打井时发现一些陶俑,然后上报政府,政府派来考古工作者考察,证实该遗址是秦始皇墓。就这样,秦始皇墓被发现了。1974年7月,秦始皇陵园的第一支考古队进驻工地。1980年,考古学家在秦始皇陵以西约20米处的一个附属墓穴中挖掘出两件大型青铜战车和马匹。 这些彩绘青铜战车和战车是20世纪考古史上最复杂,最大的古代青铜器。1996年至1997年间,在内外城之间的东南部又发现了一座面积达1.3万平方米的大型陪葬坑。从那是开始,就不断对其进行挖掘,发现了许多奇珍异宝。扩展资料秦始皇墓的构造特点整个墓地可分为四个层次,即地下宫殿(地下宫殿)为核心部分,其它依次为内城、外城和外城以外,各各主次分明。陵园的核心是地宫。秦陵地宫位于内城南半部的封土之下,相当于秦始皇宫。内城是秦岭陵的重点建筑区,地内和城市的地下设施最多,特别是在市中心的南半部。内城北半部的西部是大厅的附属建筑区域,东部区域是后宫工作人员的埋葬区域。布局清楚地表明,内城的南部是一个关键区域,北部是一个辅助区域。北方和南方两个设施的内涵属于法院。外城,即内外墙之间的城市外部,在西部地区拥有最密集的地面和地下设施。在南部和北部地区没有发现遗物和遗物。这种布局表明,外城西部是关键区域,其内涵是象征着首都花园寺庙的马厩,路障和官邸。与内城相比,它显然是附属的。在外墙外面。陵墓建造者有三个墓地,砖瓦窑和石头遗址。北部有陵墓监督官和敦邑建筑工地的官方办公室,属于最次要的边缘地位。参考资料:秦始皇陵百度百科
《探索发现古墓全集》是什么?
《探索发现古墓》是中央的一个纪录片节目,这个节目是从2001年开始播的,到现在已经有两千多集了,主要讲是关于古墓的。《探索·发现》以纪录片的手法,讲述以中国为主的历史、地理、文化的故事,探寻自然界的神奇奥秘,挖掘历史事件背后鲜为人知的细节和人物命运,展示中华文明的博大恢弘,是“中国的地理探索,中国的历史发现,中国的文化大观。它通过一点一滴进入到当时的社会真实环境中去揭露历史背后的秘密。同时也不会很枯燥,纪录片真实的描述了当时环境下的社会状况与人们的想法,用最真实的记录展示给大众,满足我们对科学的需求,对一些异常的事物的好奇得到满足。同时,因为是古墓的研究,在节目中也会讲起相关历史,大家除了能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外,也能了解更多关于历史的东西,是一档不错的科学节目。
三星堆未解之谜讲的是什么?
三星堆遗址位于中国四川省广汉市南兴镇北,这里有一条古河道叫“马牧河”,河道北岸的地形像月牙,人们便给它起了个美丽的名字——“月亮湾”。河道两岸,有三座突兀在成都平原上的黄土堆,三星堆因此而得名。在三星堆遗址上建立的博物馆1929年春,当地农民燕道诚在住宅旁挖水沟时发现一坑精美的玉器,由此拉开三星堆文明的研究序幕。1986年,三星堆两个商代大型祭祀坑的发现,上千件稀世之宝的赫然显世,轰动了世界,被誉为世界“第九大奇迹”。近年来,考古人员对三星堆遗址500平方米范围内的20个探方实施发掘。但随着大量文物的出土,三星堆文化的谜团也越来越多地呈现在世人面前。其中最让人迷惑的是三星堆文明起源何方?三星堆的发现将古蜀国的历史推至5000年前。三星堆文化来自何方?这里数量庞大的青铜人像、动物不属于中原青铜器的任何一类。青铜器上没有留下一个文字,简直让人不可思议。出土的“三星堆人”高鼻深目、颧面突出、阔嘴大耳,耳朵上还有穿孔,不像中国人,倒像是“老外”。四川省文物考古所三星堆工作站站长陈德安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三星堆人有可能来自其他大陆,三星堆文明可能是“杂交文明”。但究竟来自何方,未可尽知。三星堆出土的青铜人像三星堆出土的大量青铜器中,基本上没有生活用品,绝大多数是祭祀用品。这表明古蜀国的原始宗教体系已比较完整。这些祭祀用品带有不同地域的文化特点,特别是青铜雕像、金杖等,与世界上著名的玛雅文化、古埃及文化非常接近。三星堆博物馆副馆长张继忠认为,大量带有不同地域特征的祭祀用品表明,三星堆曾是世界朝圣中心。在坑中出土了5000多枚海贝,经鉴定来自印度洋。有人说这些海贝用做交易,有的人则说这是朝圣者带来的祭祀品。还有60多根象牙则引起了学者们“土著象牙”与“外来象牙”的争议。“不与秦塞通人烟”的古蜀国,居然已经有了“海外投资”,不可思议。在祭祀坑中发现了一件价值连城的瑰宝——世界上最早的金杖。其权杖之说早已被学术界认同,但所刻的鱼、箭头等图案却引起了一场争论。古代中国并非“无权杖之说”。古方在《天地之灵》一书中指出,在江浙一带的史前良渚文化的大墓中,有权杖玉质附件出土,包括玉戚、玉墩等。以“秘”相连,即成一件长68厘米,有柄首饰和柄尾的完整玉器。这至少说明,中国之权杖,不一定是受西亚文化的影响。同时,墓葬中出土的玉杖,与祭祀坑出土的金杖,似乎也有区别。因为,前者是万国的国君,后者是一国的君王,认为它是王杖,恐怕更为确切。应该看到,中国人用杖,由来已久。良渚人以玉为权杖,三星堆人就能以金为权杖。杖,既是一种生活用具,也是一种装饰品。《山海经?海外北经》就有“夸父追日,弃其杖,化为邓林”之说。《山海经?海内经》说都广之野“灵寿实华”,这灵寿木就是做杖的好材料。《汉书?孔光传》:“赐太师灵寿杖。”蜀山氏来自山区,用杖助力,更是一种必要的器具。至今,四川剑门藤杖仍驰名中外。中国历代王朝,都有赐杖与老臣的惯例。《礼记?曲礼》:“大夫七十而致事。若不得谢,则必赐之几杖。”“谋与长者,必操几杖以从之。”而不同身份的人,手杖的装饰和长度都各不相同。戏曲中,皇家使用的“龙头拐杖”,虽是道具,但长度就和金杖差不多。至于包金拐杖、包银拐杖、木杖、藤杖、竹杖……品种甚为复杂。而杖首杖身装饰各种花纹、各种造型,更是珍贵手杖所必须。否则,怎么表示自己的身份?既然可以表示身份,当然可以代表权力。如果“权杖”不是三星堆惟一的现象,外来之说,就更值得商榷了。其实,“权杖”最早也不是出现于西亚。在旧石器晚期马格德林人的洞穴艺术中,就有用骨头或象牙雕刻的“权杖”。若说蜀人金杖是西亚金杖的“采借”,不仅无古文献可考,而且蜀土无西亚古文物佐证。再以实物比较,三星堆的金杖,既不同于西亚古代国王须臾不离的短金杖,也不同于埃及法老所执的那种细长齐肩却无杖首的权杖。夏代开国,“禹铸九鼎”,从此,鼎成为权力转移的同义语。古蜀人为什么不用鼎而用“权杖”,这确实是个很大的疑问,应该深入地进行研究。中国现代著名历史学家徐中舒先生在《古史传说与家族公有制的建立》中说:“经过长期发展,夏人分为两支,一支姜姓民族,这是周朝母系的祖先。一支羌族,后来变成了居于四川、青海、甘肃一带的少数民族。”羌族与氐族(戈基人)融合,其一支发展成蜀山氏,已知使用铜刀。则在蚕丛氏阶段,又经柏灌、鱼凫,至杜宇一系从昭通返回,带回更为成熟的冶炼和铸造技术,在与土著濮彝等族的融合过程中,建立了真正的蜀国。因此,用金杖象征这种新的权力。三星堆出土的权杖出土自三星堆一号祭器坑的这支金杖。它全长1.42米,直径为2.3厘米,用捶打好的金箔包卷在一根木杆上,净重约500克。木杆早已碳化,只剩完整的金箔。金杖的一端,刻有图案,共分3组。靠近端头的是两个前后对称、头戴五齿高冠、耳垂三角形耳坠、面带微笑的人头像。另两种图案相同,上方是两支两头相对的鸟,下方是两条两背相对的鱼。它们的颈部,都叠压着一根似箭翎的图案。有人认为,这支金杖的图案,有鱼有鸟,当印证是鱼凫王所执掌。但是,持反对意见者认为,鱼鸟象征吉祥,箭翎则表示威武,这正是金杖作为权力象征的应有之义。而现在,尚无任何实物能证明鱼凫氏的族徽是由鱼和鸟组成。金杖上的图案,第一组当然是王者之像,而第二、第三组从顺序看,是先鸟而后鱼,也难解读成鱼凫。所以,断定为鱼凫氏所用,理由还欠充分。源于古氐、羌族的纳西族先民,就有使用“灵杖”的风俗。从先期的“卜杜”(相当于巫、祝或巫、史)到其后的东巴(相当于士或祝官)在祭祀活动中,都要用灵杖,而这种法器,只有大东巴才能使用。《东巴文化艺术》一书,印有五种灵杖头的照片,杖头分节刻有神像、佛像、神兽、花卉及图形符号等。东巴文化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吸收了佛教、道教文化,但就其本源来说,仍是古老的巫文化为其主体。灵杖既然长期存在于纳西族人民的生活中,而纳西人又是氐、羌民族的一支。那么,在神权和王权合一的上古时代,金杖是古蜀人所固有的法器,似乎可以算作又一旁证。还有,西藏古格王朝,也有“权杖”的记载。用杖象征权力,良渚文化和吐蕃文化中都有此先例。用杖象征神威,东巴文化今仍如此。金杖出现在三星堆,有其历史渊源。但是关于上古时代何时开始使用黄金制品,尚无明确记载。《山海经》中已有黄金、赤金的区别,说明夏代已懂得金的属性。《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卷》说,金银器皿出现较晚,汉以前少见,到唐代才开始有较多发现。但事实上,三星堆的金器就不少,除金杖外,还有金面罩、金虎饰、金璋形饰、金竹叶、四叉形器等等。它的特点是全用金箔,说明对金的延伸性已经有很深的了解。大约在春秋时代,已经有用金铸造的器皿,而金箔的使用,应该说比铸造更为先进。所以,研究三星堆的金器,还有很重要的历史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