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可告缗的事件介绍
但由于有许多人隐匿财产,偷税漏税,故于元鼎三年(前114年)十一月下令百姓告发偷漏缗钱者,称之为“告缗”,此事由杨可主管。规定凡告发属实,将会被没收偷漏缗钱者的财产的一半赏给告缗者。据《汉书》载,于是“杨可告缗遍天下,中家以上大抵遇告”,政府“得民财以亿计,奴婢以千万数,田大县数百顷,小县百余顷,宅亦如之”。武帝将没收来的田地、奴婢分配给各个部门。水衡、少府、太仆、大农等部门设置农官,分别经营没收所得的各县土地。没收来的奴婢则主要负责饲养禽畜或在官府担任杂役。告缗制度沿续近十年,直到官营盐铁酒、均输获利,国家财政有明显好转,才停止执行。
有谁知道阜阳师范学院08级英语系杨可的电话号码或qq号,我是他以前的同学,有相告者感激不尽!!!
这位同学!!
问题的分类 选错勒!!
您选择的是 “英语考试”
应该选的是 “地方问题” 如 广东深圳等。
你这样选的的话 百度会把您的问题 放在 擅长英语的人这方面的!!
这样您会找不到他的!!
请关闭该问题!!重新提问。分类选 地方那里!!
或许您可以到 百度的“阜阳师范”贴吧!!
在那里 问问吧!!或许那里会有您 那位老师的QQ号还不一定呢!!
去看看有没有!!
《汉书》卷二十四下·食货志第四下(4)
齐相卜式上书,愿父子死南粤。天子下诏褒扬,赐爵关内侯,黄金四十斤,田十顷。布告天下,天下莫应。列侯以百数,皆莫求从军。至饮酎,少府省金,而列侯坐酎金失侯者百馀人。乃拜卜式为御史大夫。式既在位,见郡国多不便县官作盐铁,器苦恶,贾贵,或强令民买之。而船有算,商者少,物贵,乃因孔仅言船算事。上不说。
汉连出兵三岁,诛羌,灭两粤,番禺以西至蜀南者置初郡十七,且以其故俗治,无赋税。南阳、汉中以往,各以地比给初郡吏卒奉食币物,传车马被具。而初郡又时时小反,杀吏,汉发南方吏卒往诛之,间岁万馀人,费皆仰大农。大农以均输调盐铁助赋,故能澹之。然兵所过县,县以为訾给毋乏而已,不敢言轻赋法矣。
其明年,元封元年,卜式贬为太子太傅。而桑弘羊为治粟都尉,领大农,尽代仅斡天下盐铁。弘羊以诸官各自市相争,物以故腾跃,而天下赋输或不偿其僦费,乃请置大农部丞数十人,分部主郡国,各往往置均输、盐、铁官,令远方各以其物如异时商贾所转贩者为赋,而相灌输。置平准於京师,都受天下委输。召工官治车诸器,皆仰给大农。大农诸官尽笼天下之货物,贵则卖之,贱则买之。如此,富商大贾亡所牟大利则反本,而万物不得腾跃。故抑天下之物,名曰“平准”。天子以为然而许之。於是天子北至朔方,东封泰山,巡海上,旁北边以归。所过赏赐,用帛百馀万匹,钱、金以巨万计,皆取足大农。
弘羊又请令民得入粟补吏,及罪以赎。令民入粟甘泉各有差,以复终身,不复告缗。它郡各输急处。而诸农各致粟,山东漕益岁六百万石。一岁之中,太仓、甘泉仓满。边余谷,诸均输帛五百万匹。民不益赋而天下用饶。於是弘羊赐爵左庶长,黄金者再百焉。
是岁小旱,上令百官求雨。卜式言曰“县官当食租衣税而已,今弘羊令吏坐市列,贩物求利。亨弘羊,天乃雨”久之,武帝疾病,拜弘羊为御史大夫。
昭帝即位六年,诏郡国举贤良文学之士,问以民所疾苦,教化之要。皆对愿罢盐、铁、酒榷均输官,毋与天下争利,视以俭节,然后教化可兴。弘羊难,以为此国家大业,所以制四夷,安边足用之本,不可废也。乃与丞相千秋共奏罢酒酤。弘羊自以为国兴大利,伐其功,欲为子弟得官,怨望大将军霍光,遂与上官桀等谋反,诛灭。
宣、元、成、哀、平五世,无所变改。元帝时尝罢盐、铁官,三年而复之。贡禹言“铸钱采铜,一岁十万人不耕,民坐盗铸陷刑者多。富人臧钱满室,犹无厌足。民心动摇,弃本逐末,耕者不能半,奸邪不可禁,原起於钱。疾其末者绝其本,宜罢采珠、玉、金、银铸钱之官,毋复以为币,除其贩卖租铢之律,租税、禄、赐皆以布、帛及谷,使百姓壹意农桑”议者以为交易待钱,布、帛不可尺寸分裂。禹议亦寝。
自孝武元狩五年三官初铸五铢钱,至平帝元始中,成钱二百八十亿万馀云。
王莽居摄,变汉制,以周钱有子母相权,於是更造大钱,径寸二分,重十二铢,文曰“大钱五十”。又造契刀、错刀。契刀,其环如大钱,身形如刀,长二寸,文曰“契刀五百”。错刀,以黄金错其文,曰“一刀直五千”。与五铢钱凡四品,并行。
莽即真,以为书“刘”字有“金”、“刀”,乃罢错刀、契刀及五铢钱,而更作金、银、龟、贝、钱、布之品,名曰“宝货”。
小钱径六分,重一铢,文曰“小钱直一”。次七分,三铢,曰“幺钱一十”。次八分,五铢,曰“幼钱二十”。次九分,七铢曰“中钱三十”。次一寸,九铢,曰“壮钱四十”。因前“大钱五十”,是为钱货六品,直各如其文。
黄金重一斤,直钱万。朱提银重八两为一流,直一千五百八十。它银一流直千。是为银货二品。
元龟岠冉长尺二寸,直二千一百六十,为大贝十朋。公龟九寸,直五百,为壮贝十朋。侯龟七寸以上,直三百,为幺贝十朋。子龟五寸以上,直百,为小贝十朋。是为龟宝四品。
大贝四寸八分以上,二枚为一朋,直二百一十六。壮贝三寸六分以上,二枚为一朋,直五十。幺贝二寸四分以上,二枚为一朋,直三十。小贝寸二分以上,二枚为一朋,直十。不盈寸二分,漏度不得为朋,率枚直钱三。是为贝货五品。
《汉书》卷二十四下·食货志第四下(5)
大布、次布、弟布、壮布、中布、差布、厚布、幼布、幺布、小布。小布长寸五分,重十五铢,文曰“小布一百”。自小布以上,各相长一分,相重一铢,文各为其布名,直各加一百。上至大布,长二寸四分,重一两,而直千钱矣。是为布货十品。
凡宝货三物,六名,二十八品。
铸作钱布皆用铜,淆以连锡,文质周郭放汉五铢钱云。其金、银与它物杂,色不纯好,龟不盈五寸,贝不盈六分,皆不得为宝货。元龟为蔡,非四民所得居,有者,入大卜受直。
百姓愦乱,其货不行。民私以五铢钱市买。莽患之,下诏“敢非井田、挟五铢钱者为惑众,投诸四裔以御魑魅”於是农、商失业,食、货俱废,民涕泣於市道。坐卖买田、宅、奴婢、铸钱抵罪者,自公卿大夫至庶人,不可称数。莽知民愁,乃但行小钱直一,与大钱五十,二品并行,龟、贝、布属且寝。
莽性躁扰,不能无为,每有所兴造,必欲依古得经文。国师公刘歆言周有泉府之官,收不雠,与欲得,即《易》所谓“理财正辞,禁民为非”者也。莽乃下诏曰“夫《周礼》有赊、贷,《乐语》有五均,传记各有斡焉。今开赊贷,张五均,设诸斡者,所以齐众庶,抑并兼也”遂於长安及五都立五均官,更名长安东、西市令及洛阳、邯郸、临菑、宛、成都市长皆为五均司市师、东市称京,西市称畿,洛阳称中,余四都各用东、西、南、北为称,皆置交易丞五人,钱府丞一人,工商能采金、银、铜、连锡,登龟、取贝者,皆自占司市钱府,顺时气而取之。
又以《周官》税民:凡田不耕为不殖,出三夫之税。城郭中宅不树艺者为不毛,出三夫之布。民浮游无事,出夫布一匹。其不能出布者,冗作,县官衣食之。诸取众物、鸟、兽、鱼、鳖、百虫於山林、水泽及畜牧者,嫔妇桑蚕、织纴、纺绩、补缝,工匠、医、巫、卜、祝及它方技、商贩、贾人坐肆、列里区、谒舍,皆各自占所为於其所之县官,除其本,计其利,十一分之,而以其一为贡。敢不自占、自占不以实者,尽没入所采取,而作县官一岁。
诸司市常以四时中月实定所掌,为物上、中、下之贾,各自用为其市平,毋拘它所。众民卖买五谷、布帛、丝绵之物,周於民用而不雠者,均官有以考检厥实,用其本贾取之,毋令折钱。万物卬贵,过平一钱,则以平贾卖与民。其贾氐贱,减平者,听民自相与市,以防贵庾者。民欲祭祀、丧纪而无用者,钱府以所入工、商之贡但赊之,祭祀无过旬日,丧纪毋过三月。民或乏绝,欲贷以治产业者,均授之,除其费,计所得受息。毋过岁什一。
羲和鲁匡言“名山、大泽,盐、铁、钱、布、帛,五均赊贷,斡在县官,唯酒酤独未斡。酒者,天之美禄,帝王所以颐养天下,享祀祈福,扶衰养疾。百礼之会,非酒不行。故《诗》曰无酒酤我,而《论语》曰酤酒不食,二者非相反也。夫《诗》据承平之世,酒酤在官,和旨便人,可以相御也。《论语》孔子当周衰乱,酒酤在民,薄恶不诚,是以疑而弗食。今绝天下之酒,则无以行礼相养。放而亡限,则费财伤民。请法古,令官作酒,以二千五百石为一均,率开一卢以卖,雠五十酿为准。一酿用粗米二斛,曲一斛,得成酒六斛六斗。各以其市月朔米曲三斛,并计其贾而参分之,以其一为酒一斛之平。除米曲本贾,计其利而什分之,以其七入官,其三及糟酨、灰炭给工器、薪樵之费”
羲和置命士督五均、六斡,郡有数人,皆用富贾。落阳薛子仲、张长叔、临菑姓伟等,乘传求利,交错天下,因与郡县通奸,多张空簿,府臧不实,百姓俞病。莽知民苦之,复下诏曰“夫盐,食肴之将。酒,百药之长,嘉会之好。铁,田农之本。名山、大泽,饶衍之臧。五均、赊贷,百姓所取平,卬以给澹。铁布、铜冶,通行有无,备民用也。此六者,非编户齐民所能家作,必卬於市,虽贵数倍,不得不买。豪民富贾,即要贫弱,先圣知其然也,故斡之。每一斡为设科条防禁,犯者罪至死”奸吏猾民并侵,众庶各不安生。
后五岁,天凤元年,复申下金、银、龟、贝之货,颇增减其贾直。而罢大、小钱,改作货布,长二寸五分,广一寸,首长八分有奇,广八分,其圜好径二分半,足枝长八分,间广二分,其文右曰“货”,左曰“布”,重二十五铢,直货泉二十五。货泉径一寸,重五铢,文右曰“货”,左曰“泉”,枚直一,与货布二品并行。又以大钱行久,罢之,恐民挟不止,乃令民且独行大钱,与新货泉俱枚直一,并行尽六年,毋得复挟大钱矣。每壹易钱,民用破业,而大陷刑。莽以私铸钱死,及非沮宝货投四裔,犯法者多,不可胜行,乃更轻其法。私铸作泉布者,与妻子没入为官奴婢。吏及比伍,知而不举告,与同罪。非沮宝货,民罚作一岁,吏免官。犯者俞众,及五人相坐皆没入,郡国槛车铁锁,传送长安钟官,愁苦死者什六七。
算缗告缗是什么意思
算缗和告缗是汉武帝为加强中央集权而进行的经济改革之一。算缗就是向商人、手工业者征收财产税。汉武帝于公元前119年实行算缗政策。令商贾、手工业者、高利贷者,都向官府自报资产价值,每值2000钱,纳税一算(120钱);经营盐、铁铸钱(当时尚未国营)已纳租者,其财产每4000再纳一算,商贾的车一辆纳两算,船5丈以上纳一算。告缗是鼓励知情者揭发商人、手工业者隐瞒不报或自报不实者的一项政策。凡揭发属实,即没收被告者全部财产,并罚戍边一年。告发者奖给被没收财产的一半。同时重申,严禁商人占有土地,违者没收。杨可主持告缗期间,告缗之风遍及全国。算缗和告缗的历史意义汉武帝的经济改革,在短期内,极大地增加了西汉政府的财政收入,支持了当时的对外扩张,进一步瓦解了地方诸侯势力的经济基础,同时也打击了富商大贾对自耕农的过度盘剥,可以说其基本的目的都实现了,但是也对民间经济造成了很大的打击。让武帝在短期之内获得了大量的田宅、奴婢和货币财物;其次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中央对于地方的掌控;再次缓和了那些权贵们对于全国土地的兼并。
算缗告缗解释是什么?
算缗告缗的解释:算缗告缗是西汉武帝时封建国家向商人征收的一种财产税。缗,本意是穿铜钱的绳子,后来就成为了货币单位,一缗钱就是一贯,一千钱。而一算也是个单位,为一百二十钱。所以算缗告缗是写在脸上的经济政策。算缗的出现,是和当时汉武帝与匈奴之间的战争有直接关系。算缗告缗的影响:算缗告缗令的实施,既是增加国家财政收入的一种有效措施,又对中央集权统治的加强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尤其是国家扩充了公田,使国家从中获得了可观的田租收入。也应该看到,算缗告缗扩大化,伤及中小地主和一般商人。导致“民如甘食好衣,不事畜藏之业”等副作用。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即在告缗令实施五年之后,就由桑弘羊建议停止告缗。
历史上,汉武帝是怎么防止偷漏税的?
在汉武帝推行的各项财务政策当中,有两个是最有成效的措施,分别是算缗和告缗,这些都是防止偷税漏税的。在实行了这两个政策之后,整个汉代朝廷财政紧张的情况得以迅速缓解,对外对内政策这样都有了强有力的资金支持。第一个政策就是算缗,是中央财政向成人征收的人头税。在秦朝就已经实行了,为了增加中央财力,在汉王四年刘邦下令,凡15~56岁的青少年每人每年都要交税。到了汉武朝,又增加了口腹缗,规定3~14岁的未成年人每人每年都要上政府交纳23钱,口腹缗虽然绝对值不高,但是纳税基数庞大,是中央政府最重要的财政来源。到了文锦时期由于采取了与民休息的养民政策,汉王朝的国力迅速得到了增强,为汉武帝的内外政策打下了经济基础。然而汉武帝实行了一系列政策,再多的钱也经不起这样的折腾,到了刘彻即位的时候,朝廷已经捉襟见肘国库空虚了。所以到了汉王朝就开始了税率改革,当时法律规定商人经商要缴纳税率。但是很多商人都是无照经营,大多数手工业者也不进入市场交易,所以这个税自然收不上来。后面实行了更加严格的市级税收政策。主要包括商业和手工业者,要根据自己产品的价值来进行缴纳税率。相当于6%。对于有车和有马的人,要另外征税。如果隐匿财产或申报不实,就要没收全部财产,并且去边境当兵一年。
汉武帝是怎样防止偷漏税的
在汉武帝推行的各项财务政策当中,有两个是最有成效的措施,分别是算缗和告缗,这些都是防止偷税漏税的。在实行了这两个政策之后,整个汉代朝廷财政紧张的情况得以迅速缓解,对外对内政策这样都有了强有力的资金支持。第一个政策就是算缗,是中央财政向成人征收的人头税。在秦朝就已经实行了,为了增加中央财力,在汉王四年刘邦下令,凡15~56岁的青少年每人每年都要交税。到了汉武朝,又增加了口腹缗,规定3~14岁的未成年人每人每年都要上政府交纳23钱,口腹缗虽然绝对值不高,但是纳税基数庞大,是中央政府最重要的财政来源。到了文锦时期由于采取了与民休息的养民政策,汉王朝的国力迅速得到了增强,为汉武帝的内外政策打下了经济基础。然而汉武帝实行了一系列政策,再多的钱也经不起这样的折腾,到了刘彻即位的时候,朝廷已经捉襟见肘国库空虚了。所以到了汉王朝就开始了税率改革,当时法律规定商人经商要缴纳税率。但是很多商人都是无照经营,大多数手工业者也不进入市场交易,所以这个税自然收不上来。后面实行了更加严格的市级税收政策。主要包括商业和手工业者,要根据自己产品的价值来进行缴纳税率。相当于6%。对于有车和有马的人,要另外征税。如果隐匿财产或申报不实,就要没收全部财产,并且去边境当兵一年。
不寒而栗的故事
不寒而栗的故事 本文分类:成语故事 发布时间:2014/8/2 义纵是汉武帝时代有名的酷吏。他生于河东郡的一户平民人家,少年时不安本分,軎欢行侠仗义,常和一群少年合伙在大道上抢劫路过的商人。官府虽然屡次派人抓捕他,但一直没有成功。 义纵的姐姐义狗是一位医生,她因医术楕湛而奉命进宫为武帝的生母王太后治病。在她的医治下,太后很快就恢复了健康,所以太后非常喜欢义狗。有一次,太后问义绚:?你的兄弟子侄中有做官的吗?” 义狗听出太后有封赏之意,心里非常不安,诚恳地对太后说:“我有个弟弟叫义纵,他无才无德,整日游荡成性,很不成器,不能为官。太后以为这是谦让之辞,仍然告诉武帝:“义狗的弟弟至今还没担任过任何官职,希望你能起用他。”武帝就宣召义纵入京,封他做了中郎,以后又派他去上党郡做县令。 义纵在做强盗的时候,很有胆量,也非常了解官府的各种积弊陋习。所以,他到任后恪尽职守,果敢有为。他为政勤奋,从未拖延过任何公事》又执法严明,对那些违法的土豪恶霸从不手软。郡里考察县令政绩时,他被评为第一。 后来,他改任长安县的县令。某次,王太后之女修成君的儿子触犯了律法,义纵一点也不顾忌他的显赫身份,而是马上将他收押入狱。武帝听说此事后,称赞义纵铁面无私,并升他为河内郡都尉。 义纵到了河内郡之后,发现郡内有个穣姓土豪,倚仗自家权势在乡里横行霸道,为所欲为。他立即派人捉拿了穣家所有人,随后公布了他们的罪行,处死了穰家人,并抄没了他们的家产。此后,百姓们安居乐业,一郡之内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义纵因此升任南阳太守。 南阳有个叫宁成的劣绅,他曾经是出了名的酷吏。辞官回乡后,宁成在郡里买了上千顷田地,雇用了大量贫苦农民替他耕种,没几年就积累下千万家产。他行事十分张扬,每次出门时都带着几十个骑马的仆人,比太守还要风光。但是当听到义纵到了南阳时,宁成竟然惊慌失措,收敛起平日的嚣张气焰,提前带着家人和门客等在城门外谦卑地迎接义纵。义纵见他满脸阿谀之色,心生厌恶,不愿与之交谈,径自入城。 义纵进了太守官署之后,立刻登上公堂发布命令,让吏员去搜集宁成等权势人物的罪证。等到证据搜集完之后,他即刻派出官差抓捕涉案人员。迫于压力,宁成与另外两姓豪族连夜外逃,而三家的财产都被查抄入官了。 公元119年,北部边境附近的定襄郡局势不稳,监狱里几乎人满为患。武帝就决定让义纵到定襄担任太守,以平定郡里的乱局。义纵到郡后,发现监狱管理松弛,很多囚犯的亲属和朋友都能随意进出大牢,他们还用钱财买通官员,暗中四处请托,企图为囚犯脱罪。义纵马上下令从牢狱查起,顺藤摸瓜,逮捕了参与其事的行贿者,并将他们和囚犯一起问斩,一日内接连斩杀了四百余人。这等雷霆手段震惊了全郡,闻者无不胆寒。这之后,定襄的百姓都知道了义纵执法冷酷无情,只要提到他的名字,都不寒而栗。 后来,义纵又回到京城长安担任右内史,负责治理西部城区。公元前117年,汉武帝大病初愈,准备去甘泉宫游玩,却发现沿途道路年久失修,显得破败不堪,于是怒骂道:“义纵是不是认为我再也不可能经过这条道路了?”当年冬季,汉武帝命杨可主管告缗(告发隐匿资产的富户)之事,杨可又选派了许多使者到各处执行。义纵不知内情,把杨可的使者当成乱民抓起来了。 武帝知晓此事后,又想起以前的怨恨,不由得勃然大怒,认为义纵胆大妄为,不把自己的命令放在心上,就下令让大臣杜式去审问义纵。有了皇帝的默许,审问的结果可想而知。义纵,一个曾经让人不寒而栗的人,最终被武帝诛杀了。 跛鳖千里的故事不堪回首的故事
不寒而栗的故事
【注音】bù hán ér lì
【成语故事】西汉汉武帝时酷吏义纵,在任定襄太守时,将狱中重刑犯120多人全部判死刑,罪犯家属买通狱卒探监,结果也都全被判死刑,一天就处死400多人,一时引起很大的震动,人们纷纷感到非常恐怖寒栗,担心有一天会被义纵杀掉。
【出处】是日皆报杀四百余人,其后郡中不寒而栗,滑民佐吏为治。 《史记·酷吏列传》
【解释】栗:畏惧,发抖。不冷而发抖。形容非常恐惧。
【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恐怖的场合
【相近词】毛骨悚然、提心吊胆、胆战心惊
【相反词】无所畏惧、临危不惧
【其它使用】
◎ 这常常令患者们不寒而栗,难以接受,也往往使他们的家属处在不劝病人放、化疗不行,让他们放、化疗又不忍的两难境地。
◎ 只要想一下在那些光线阴郁的居室、楼道、弄堂和公共厕所里,多少个灵魂正因此而蠢动着邪恶的计划,你将毛骨耸然,不寒而栗。
汉武帝背后的理财专家桑弘羊,为汉武帝的文治武功提供了什么样的支持?
桑弘羊是汉武帝背后的理财专家,一生致力于为了汉朝的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汉朝的悠久历史也在我国历史长河中留下了非常深厚的印记,名垂千古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一直被宇后代而推崇,今天就来讲一讲汉武帝背后的理财专家桑弘羊这个人吧! 桑弘羊,此人其实是出于经商的家庭,父母都是商人,其实在与古代风大思想的背景下来说,商人家庭出生的孩子一般地位都是不会太高的,多数达高显贵的家族都会看不起经商的家族,桑弘羊在13岁的时候就入宫,成为了汉武帝身边的陪书者,经常陪同汉武帝一起读书,学习识字等,桑弘羊此人足智多谋,并且有非常高深的政治见解。他遵从于法学主义,并且对于国家财政收支方面也有他独到的见解,通过这两方面,桑弘羊得到了汉武帝的重用。 其实我们大家想一想,应该也可以理解古代主要收入的来源,主要都是依靠于农民经济,因为古代科学技术方面发展的不是特别先进,只能依靠于第一产业来稳定国家的收支平衡,并且促进国家的经济长久发展,在桑弘羊有了一定的官位之后,他发觉经商的人的经济条件和实力与农村人口之间有了很大的不平衡,于是他开展了一系列的政策,让经商的人去交税收,同时,桑弘羊也是汉朝统一了货币,在货币之间可以有一个公平的交易。 桑弘羊,对于汉武帝的文治武功提供了很多的帮助,同时也为了国家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汉武帝时期推行经济改革的基本理财思想是什么,影响
汉武帝重用桑弘羊,推行了一系列财政经济的改革措施,如设立平抑物价,统一征收、买卖和运输货物的平准、均输机构,控制全国商品,以及盐铁官营、铸币统一、屯田垦殖等。这些措施增加了西汉政府的财政收入,提高了国家的经济实力,为西汉王朝的政治稳定奠定了经济基础。汉武帝的文治武功,与桑弘羊善于理财是分不开的。始元六年(前81),昭帝召集各地贤良文学至长安,会议盐铁等国家大事。贤良文学反对盐铁官营和均输平准等与民争利的政策,力主改弦更张,桑弘羊与之展开辩论。“贤良文学”被驳得理屈词穷,无话可说。桑弘羊的盐铁专卖政策再次获得了胜利。
汉武帝即位初,一方面政治形势比较稳定,国家经济状况也相当好,另一方面诸侯王国的分裂因素依然存在,潜在威胁还不小。所以,他在继续推行景帝时各项政策的同时,采取了一系列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措施。
政治:在政治方面,首先颁行“推恩令”,使诸侯王多分封子弟为侯,使王国封地被分割,以进一步削弱诸侯王国势力,潜移默化地消除了威胁;其次建立中朝削弱相权,巩固了皇权的神圣地位;再设置十三部刺史,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汉武帝还变古创制,包括收相权、设刺史、立平准均输等重大改革与创制,建立了一套系统完整而且体现着法家之“以法治国,不避亲贵”的政治制度。这种法制传统,成为此后二千年间中华帝国制度的基本范式。
军事:在军事方面,主要是集中兵权,充实了中央的军事力量;改革兵制。
经济:在经济方面,整顿财政,颁布“算缗”、“告缗”令,征收商人资产税,打击富商大贾;又采取桑弘羊建议,将冶铁、煮盐收归官营,禁止郡国铸钱;设置平准官、均输官,由官府经营运输和贸易,大大增强了国家经济实力。同时兴修水利,移民西北屯田,实行“代田法”,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在经济方面还有一条重要的举措,就是将当时的货币进行统一。
思想:在思想方面,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学成为了中国社会的统治思想,对后世中国政治、社会、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人事:汉武帝也非常注重人才的开发,他确立了察举制度,是中国有系统选拔人才制度之滥觞,对后世影响很大。
汉武帝进行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人口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