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中的自变量和因变量是什么意思?
1、自变量一词来自数学。在数学中,y=f(x)。在这一方程中自变量是x,因变量是y。将这个方程运用到心理学的研究中,自变量是指研究者主动操纵,而引起因变量发生变化的因素或条件,因此自变量被看作是因变量的原因。2、因变量函数中的专业名词,也叫函数值。函数关系式中,某些特定的数会随另一个(或另几个)会变动的数的变动而变动,就称为因变量。如:Y=f(X)。此式表示为:Y随X的变化而变化。Y是因变量,X是自变量。另外“因变量”也特指心理实验中的专业名词。3、控制变量在进行科学实验的概念,是指那些除了实验因素(自变量)以外的所有影响实验结果的变量,这些变量不是本实验所要研究的变量,所以又称无关变量、无关因子、非实验因素或非实验因子。只有将自变量以外一切能引起因变量变化的变量控制好,才能弄清实验中的因果关系。控制变量衍生到生活中的作用是控制一定影响因素从而得到真实的结果。扩展资料:自变量是被操纵的变量,而因变量是被测定或被记录的变量。这两个专业用语的区别看上去会使很多读者产生混淆,正如一些读者所说的——“全部变量都具有依赖性”。不过,一旦你认识到这种区别,就会发现这个区别是必不可少的。自变量与因变量一词主要用于变量被操纵的实验研究中,在这种意义上,自变量在研究对象反应形式、特征、目的上是独立的,其他一些变量则“依赖于”操纵变量或实验条件的改变。换句话说,他们是对“对象将做什么”的反应。实验中主要涉及三种变量:自变量、因变量和控制变量,其中前二者又统称为实验变量。自变量就是在实验中由实验者操作和控制的变量。因变量是指实验中被试对自变量操作反应的实验反应值,即实验者观察和记录的随着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的被试行为。控制变量,亦称额外相关变量,指实验中除实验变量以外的影响实验变化和结果的潜在因素或条件。一般来说,实验法要求实验变量必须是明确、客观的。自变量必须能够被操纵,而因变量必须能被客观地测量。例如,记忆材料的性质就是一个很好的自变量,因为我们能够很容易地区分出对文字、图片、无意义字符等材料的记忆任务;而记忆保持量是一个很好的因变量,因为它能够被精确地测量把握。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自变量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因变量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控制变量
心理学的自变量和因变量分别指什么?
1、自变量一词来自数学。在数学中,y=f(x)。在这一方程中自变量是x,因变量是y。将这个方程运用到心理学的研究中,自变量是指研究者主动操纵,而引起因变量发生变化的因素或条件,因此自变量被看作是因变量的原因。2、因变量在具体的生物学等实验领域中因变量的理解是:因变量是由于自变量变动而直接(由目的决定)引起变动的量。而在具体的实验中又有因变量与自变量一起建立的模型以得以观察其他情况的变化,也长有多个自变量互为补充来研究某一因变量的情况(生长素发现过程中达尔文父子实验),以上具体可体会数学中导数的含义。3、控制变量控制变量在进行科学实验的概念,是指那些除了实验因素(自变量)以外的所有影响实验结果的变量,这些变量不是本实验所要研究的变量,所以又称无关变量、无关因子、非实验因素或非实验因子。自变量种类1、刺激特点自变量:如果被试的不同反应是由刺激的不同特性,如灯光的强度、声音的大小等引起来的,我们就把引起因变量变化的这类自变量称为刺激特点自变量。2、环境特点自变量:进行实验时环境的各种特点,如温度、是否有观众在场、是否有噪音、白天或夜晚等等,都可以作为自变量。时间是一种非常重要和无时不在的自变量,特别是在记忆的实验中,你甚至可以说,几乎没有不用时间作自变量的记忆实验。
操作性定义的主要方法
下操作性定义的方法很多,主要有以下三种:条件描述法条件描述法通常是通过陈述测量操作程序来界定一个概念,是对所解释对象的特征或可能产生的现象进行描述,对要达到某一结果的特定条件作出规定,指出用什么样的操作去引出什么样的状态,即规定某种条件,观察产生的结果。这种方法常用于给自变量下操作性定义。例如,要给“饥饿”下一个操作性定义,饥饿是一种自身感受,那么怎样才算饥饿了呢?心理学家用条件描述法给饥饿下了一个操作性定义:“饥饿”,指连续24小时没进食物的状态。这样,每个人都能对饥饿进行实际操作了。下面再举几个例子:① 竞争关系 两个以上的同伴,所处环境相似,大家都有相同的目标,但只允许其中一人达到目标,这时同伴之间的关系为竞争关系。② 智力 在《韦克斯勒儿童智力量表》(WISC—CR)上的测量分数。③ 自信心 学生对即将来临的期终考试可能获得分数的估计值。指标描述法指标描述法通常是通过陈述测量操作标准来界定一个概念,是对所解释对象的测量手段、测量指标、判断标准作出规定。通常这些指标能作量化处理,常用于给因变量下操作性定义。例如,“青少年”可以界定为“年龄在7岁以上,18岁以下的人”。下面再举几个例子:① 发散思维 对同一物体多种用途的设想能力,具体指标为在60秒内回答砖的不同用途达10项以上为优秀;5项至9项为一般;5项以下为差。② 阅读能力 用阅读测验表上中等难度的文章进行测验,要求阅读速度达到200字/分以上;辨别达到90%以上;理解达到80%以上;记忆达到70%以上为合格。③ 差生 在标准化成就测验中的分数低于个人智力所预测的成就分数一个标准差的学生。或者两门主课不及格的学生。行为描述法行为描述法通常是通过陈述测量结果来界定一个概念,是对所解释对象的动作特征进行描述,对可观测的行为结果进行描述。通常这种操作性定义用于给因变量下定义,解释客体的行为。例如,心理学家为了用饥饿的小白鼠做实验,给“饥饿”下了一个行为描述的操作性定义:一分钟内压低杠杆10次以上而获取食物的小白鼠。只有达到这样行为频率的小白鼠才属于饥饿状态。下面再举几个例子:① 旁观 注视别人的活动达2-3分钟以上,自己未参与。② 合作 对别人的活动给予支持,并直接参与活动,成为其中一员。③谦让行为——在分配糖果时谦让行为可以分成三种水平:“主动谦让”指没有任何人提醒或暗示,都能将高级糖果让给别人;“被动谦让”指在他人的提醒或暗示下,才肯将高级糖果让给别人;“不谦让”指经他人再三提醒,都不肯把高级糖果让给别人,一定要自己享用。
调查设计中的操作定义是指把构想
调查设计中的操作定义是指把构想转化为市场调查的设计过程。调查设计中的操作定义是指把构想转化为市场调查的设计过程操作定义是用具体的事物、现象或方法来为调查指标下定义,它使用的是经验的方法,着重于界定调查指标的外延或操作过程。其重要作用体现在:首先,它有利于提高社会调查的客观性。其次,它有利于提高社会调查的统一性。再次,有利于提高社会调查的可比性。调查设计的首要任务是:首要任务是确定调查操作性定义。问卷调查的目的,是要通过问卷上的封闭式问题和开放式问题了解调查对象。调研人员借助这一工具对社会活动过程进行准确、具体的测定,并应用社会学统计方法进行量的描述和分析,获取所需要的调查资料。问卷调查一般分为市场调查和社会调查。1、市场调查:市场调查的目的是为了收集足够的、真实的和有效的信息为企事业单位等的其他活动和策略所服务,为管理部门提供参考依据。2、社会调查:社会调查问卷的目的就是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社会现象,为社会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有价值的参考意见,倾听社会上各阶层的心声,也可以是学术性的调查。问卷调查问题的分类:一个问卷要包括三类的问题:理论模型中的变量、辅助变量、与人口统计学特征。包括这三类问题的问卷才能更准确地得到所需的调查资料。1、理论模型的变量:一个问卷必须首先包括理论模型中的所有变量。在行为研究中,这些变量往往是心理变量。一个心理变量是用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测度问题 (measurement item) 来测量的。一个心理变量往往对应于一组、而不是单一的语义。我们把这样的心理变量叫作一个理论构件或构件 (construct)。2、辅助变量:重要的辅助变量是控制变量 (control variables)。控制变量并不是理论模型中的主角。但是因为一个理论模型往往只从一个角度出发,所选变量有时不能有很好的充分性。这时,包括一些控制变量就可以用来表明即使另外一些重要的变量在场,所选的理论变量仍具有重要性,并表明理论变量具有有别于控制变量的额外作用。
调查设计中的操作定义是指把构想
调查设计中的操作定义是指把构想转化为市场调查的设计过程。操作定义是用具体的事物、现象或方法来为调查指标下定义,它使用的是经验的方法,着重于界定调查指标的外延或操作过程。其重要作用体现在:首先,它有利于提高社会调查的客观性。其次,它有利于提高社会调查的统一性。再次,有利于提高社会调查的可比性。关于调查设计中的操作定义是指把构象转化为市场调查问题的设计过程:确定问题与假设由于市场调查的主要目的是收集与分析资料以帮助企业更好地作出决策,以减少决策的失误,因此调查的第一步就要求决策人员和调查人员认真地确定和商定研究的目标。俗话说:“对一个问题作出恰当定义等于解决了一半”。在任何一个问题上都存在着许许多多可以调查的事情,如果对该问题不作出清晰的定义,那收集信息的成本可能会超过调查提出的结果价值。例如某公司发现其销售量已连续下降达6个月之久,管理者想知道真正原因究竟是什么,是经济衰退、广告支出减少、消费者偏爱转变、还是代理商推销不力。市场调查者应先分析有关资料,然后找出研究问题并进一步作出假设、提出研究目标。假如调查人员认为上述问题是消费者偏爱转变的话,再进一步分析、提出若干假设。如:①消费者认为该公司产品设计落伍。②竞争产品品牌的广告设计较佳。作出假设、给出研究目标的主要原因是为了限定调查的范围,并从将来调查所得出的资料来检验所作的假设是否成立,写出调查报告。
从抽象到具体的含义是什么?
从抽象到具体的含义是作为上升过程的起点是对象的最简单和最一般的本质规定,以“胚芽”的形式包含着对象整个发展中的一切矛盾。中介指普遍联系中的中间环节。考察上升过程中的中介,才能弄清楚各个抽象规定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转化。通过上升过程所形成的具体是一个具有许多规定的总体,也就是上升过程的终点。在由抽象到具体的上升过程中,从起点出发,经过中介,到达终点,这是辩证思维运动的实际进程。历史背景:黑格尔的《逻辑学》中从最初的“纯有”范畴到最后的“绝对理念”范畴的推演过程,就是一环扣一环地由抽象进展到具体的过程。马克思批判地继承了黑格尔关于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合理思想,在唯物主义的基础上完整地揭示了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运用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将一系列经济范畴组成了一个逻辑上十分严整的体系。
抽象的定义是什么
抽象是从众多的事物中抽取出共同的、本质性的特征,而舍弃其非本质的特征的过程。具体地说,抽象就是人们在实践的基础上,对于丰富的感性材料通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制作,形成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以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方法。实际上,抽象是与具体相对应的概念,具体是事物的多种属性的总和,因而抽象亦可理解为由具体事物的多种属性中舍弃了若干属性而固定了另一些属性的思维活动。
操作性定义是什么?
操作性定义是根据可观察、可测量、可操作的特征来界定变量含义的方法。即从具体的行为、特征、指标上对变量的操作进行描述,将抽象的概念转换成可观测、可检验的项目。从本质上说,下操作性定义就是详细描述研究变量的操作程序和测量指标。在实证性研究中,操作性定义尤为重要,它是研究是否有价值的重要前提。扩展资料最早提出操作性定义的是美国的物理学家布里奇曼。1923年,他提出:一个概念的真正定义不能用属性,而只能用实际操作来给出;一个领域的“内容”只能根据作为方法的一整套有序操作来定义。他举例说明物理学领域的三个基本概念:长度、时间、重量,都可以采用测量它们的操作方法来界定,如,可以界定“1米”的长度为测量从赤道到北极直线距离的1/;“1小时”的时间长度为测量地球自转一周所需时间的1/24;“1克”的重量为测量1立方厘米纯水在摄氏4度时的重量。布里奇曼的操作性定义的观点和思想在20世纪30-40年代被物理学界普遍接受,1971年被美国的《科学》杂志列为世界五大哲学成就之一。
操作性定义
操作性又称操作定义,是根据可观察、可测量、可操作的特征来界定变量含义的方法。即从具体的行为、特征、指标上对变量的操作进行描述,将抽象的概念转换成可观测、可检验的项目。
从本质上说,下操作性定义就是详细描述研究变量的操作程序和测量指标。在实证性研究中,操作性定义尤为重要,它是研究是否有价值的重要前提。
好的操作性定义有以下特征:
1、操作性定义应该是可观测的、可重复的、可直接操作的。
2、操作性定义所提示的测量或操作必须可行。
3、操作性定义的指标成分应分解到能直接观测为止。
试说明数据结构和抽象数据类型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1.“数据结构”定义为一个二元组(D,S),即两个集合,D是数据元素的集合,S是数据元素之间一个或多个关系的集合。
2.“抽象数据类型”本质是“数据类型”,与计算机相关,涉及数据的存储及如何用存储来反应数据元素之间的关系。它定义为一个三元组(D,S,P),加上的P是定义的一组针对存储的数据操作(如插入,删除,排序等)。
3.总之“抽象数据类型”是“物理”概念,“数据结构”是“逻辑”概念。“抽象数据类型”来实现“数据结构”。
抽象是什么意思 抽象的意义是什么
1、抽象是从众多的事物中抽取出共同的、本质性的特征,而舍弃其非本质的特征的过程。具体地说,抽象就是人们在实践的基础上,对于丰富的感性材料通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制作,形成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以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方法。
2、抽象的意义在于通过抽象能透过事物的表面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我们知道,任何事物都有它的现象和本质。现象是表面的形态和外部的联系,本质是指事物内在的性质和内在的联系。事物的现象往往不能正确地反映事物的必然规律,事物的本质则能反映事物的必然规律,但不易为人们直接感知。因此,我们要用科学抽象的方法来透过事物的现象获得它的本质,并用概念、原理、规律的形式描述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