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战者不战而屈人之兵,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这句话出自于《孙子兵法》,原文是“故善战者之胜也,无智名,无勇功,故其战胜不忒”。大概意思是说真正会打仗的人,都是在敌人已经处于可能为我战胜的情况下,才取得的胜利。并不是说在战斗的过程中,突显了自己的能力。简单来说,就是善战者,常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1、这句话的由来这句话其实是曹操说的,是曹操对《孙子兵法》的一个批注。无赫赫之功并不是说没有声名显赫的战功,而是他们从来不打无准备之仗。在开始打仗之前,他们就预料到了成败,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胜利了是很正常的,输了自己也不会败的很惨,这就叫做善战者。至于哪些战斗让自己损失惨重而取得胜利,或者说战斗有成有败的人,基本上都算不得善战者。而他们本身就是必胜的,所以在历史中并没有过于突出的地位。2、善战者我认为善战者有三种,一是不战而屈人之兵,不经过战斗就能取胜;二是百战百胜,没有特别厉害的反败为胜的经历,但是你打的每一场仗,都是胜利的;三是败而不溃,能把本来就要输掉的战斗,损失做到最小。能做到这三种的,才能被称为善战者。他们有战功,只不过名气不是特别大,没有反败为胜或者以少胜多的名气大。可是他们打起仗来,是最让人放心的,原因就是他们从来不会败。3、管理者的启发我认为这对于管理者的启发,就是在做一些事情和选择的时候,不会让公司处于危险的境地。你所做的选择,几乎都是对公司有好处的,能够让公司安稳的发展。虽然无法一飞冲天,但是绝对不会让公司没落。善战者,是最适合管理企业的。
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的意思
“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的意思是“不通过交战就降服全体敌人,才是最高明的”,出自《孙子兵法·谋攻篇》,“不战而屈人之兵”是《孙子兵法》的核心之一。
“不战而屈人之兵”原意为让敌人的军队丧失战斗能力,从而使己方达到完胜的目的,现多指不通过双方军队的兵刃的交锋,便能使敌军屈服。它是《孙子》用兵之道的理想追求和最高境界,是对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重大贡献,在中国和世界上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周健的简介
在合川书法界,擅长画猴子的画家不下十人。除了已故“蜀中美猴王”、“巴蜀一杰”周北溪外,笔者还认识一位名叫周健的青年画家,他不仅擅长画猴子,而且还擅长画松鼠、老虎、狮子。1966年出生的周健,是土生土长的合川人。中国民主建国会会员,中国民主建国会合川区委文卫支部主委。政协合川区十三届、十四、十五届委员。中国民主建国会重庆市委书画院院士,重庆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合川钓鱼城书画研究院研究员。一身儒雅的周健,戴着一副普普通通的近视眼镜,凡是接触过他的人,都觉得他为人豁达、谦虚,而且实在、低调。从上小学起,周健就喜爱写字、绘画、弹琴、唱戏。周健告诉笔者,他这些爱好,都是受了姑父陈运良的熏陶。解放前,姑父陈运良当过旧政府的师爷和救济院长。擅长琴棋书法,喜欢吹拉弹唱,在合川颇有声望。在姑父引导下,周健的个人爱好在同龄人中崭露头角,而且小有名气。1979年,刚刚小学毕业的他考入原合川县川戏团,1984年调入合川县文工团,历任演员、音乐、美工、灯光师等职。在排练、演出之余,他经常去看合川著名老画家江从革绘画,并向江从革学画花鸟、山水,学画马、虎、狮、豹、猫等动物。经过十余年刻苦练习,其绘画功底日渐深厚。1992年,一位来自北京的武警军官到周健里家作客,周健陪武警军官逛街。在位于久长街的人民电影院门口,随行的武警军官看见一幅《猴子》国画贴在展板上,武警军官问周健,会不会画猴子?当时,尽管周健尚未画过猴子,年轻气胜的他,为了在武警军官面前显示一下自己的“实力”,于是便不假思索拍着胸口说:“会画!”武警军官当即要求周健送他一幅。这样一来,可把周健难住了。为应付武警军官,他只得从朋友手里买了一幅周北溪先生创作的《猴子》,声称就是自己画的,送给了武警军官。从此以后,周健暗下决心,一定要学画猴子,一定要把猴子画好,一定要把猴子画得逗人喜爱。从1992 年开始,周健一有空便跑到柏树街的翰声书画社去,观察、临摩画家周北溪画的猴子,先依样画葫芦,画了一段时间,他笔下的猴子又渐渐有了“周猴”味道。于是,周健将自己画的猴子拿给书画界前辈指点。老画家李方俊告诉周健,一个人要想在绘画上有所成就,一定要突破前人的风格,一定要自己的创新。受老画家李方俊的启发,周健决定到重庆西郊公园去观察、写生,实地了解猴子的生活习性,捕捉猴子攀援、跳跃、戏水、摘果、抢食、打斗等动作。经过反复观察、写生、创作、揣摩,周健笔下的猴子渐鲜活、灵动起来,而且越画越逗人喜爱。周健告诉笔者,猴子画得好不好,一是看神态,二是看虱毛(画毛),三是看布景。猴子也有喜怒哀乐,画猴子要讲究神态,尤其是猴子的眼神,眼睛点得好,猴子就有灵气,眼睛点得不好,猴子就成了熊猫。除了神态之外,猴子还有一身柔和而润泽的绒毛,画猴施毛切勿急躁,一定要心平气和,最好用狼毫反复细梳,一身猴毛至少得梳四遍以上,否则,就会梳得干毛干刺,看上去就像一头“刺猬”。为了使笔下的猴子更富有灵性,画猴子时还要注意布景,要注意猴子与自然的协调,猴子生性好动,机灵可爱,它的每一个动作都富有自然的情趣。画猴摘果,应布以桃李、枇杷、樱桃、石榴等果木;画猴攀援、跳跃,应布以松树、枯藤、悬崖、山涧等野外风景;画猴戏水,应布以小溪、池塘、山泉、瀑布、流水等动景;画猴栖息,应布以假山、洞穴、杂草、竹林等静景。尽管周健笔下的猴子神态逼真、逗人喜爱,但他却不敢冒然拿出对外展示。直到2002年,好友罗成书再三鼓励周健说,他画的猴子并不比别人画的差,完全可以拿出去参赛。于是,周健带着试一试心理,斗胆拿出几副作品参赛,很快便有了结果。2002年,作品《盼归》入选“21世纪汉城·中国书法艺术展览”,作品《母子图》荣获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全国书画大奖赛金奖,作品《秋趣》入选人民画报2002年编辑出版的《走向世界的中国》一书。2008年作品《戏松》,入选在中国农业博物馆举办的,迎奥运.首届中国民间工艺美术作品展并展出。重庆电视台的“巴渝新时空”、合川电视台的“合川文艺”等先后报道过专辑片。近年来,周健先后有近100幅作品在全国及省市报刊杂志上发表获奖,不少作品还被重庆市政协、中国节能总公司(央企),合川区委、区政府、区政协收藏。在作品《肝胆相照》中,周健画了两个猴子,相互帮忙搔痒、捉虱,由于寓意深刻,因而被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民建中央主席成思危收藏。作为一名造诣深厚的青年画家,作为一名求真务实的政协委员,周健的人生信条是,踏踏实实做人,认认真真绘画,勤勤恳恳参政议政。在绘画创作的同时,认真履行一个政协委员的职责,热心关注民生,体察民情,并深入农村、学校、企业搞调研,社情民意“中医药事业亟待抢救”,“规范大学生就业体检”等,被全国政协,民建中央采纳。并得到了国务院、和相关部委领导的高度重视。因此,周健又曾荣获“重庆市民建优秀会员”、“合川区优秀政协委员”等称号。
周健的人物资料
出处:梁羽生小说《萍踪侠影录》,另外在《散花女侠》、《联剑风云录》、《武林三绝》、《广陵剑》中均有提及身份:金刀寨主,原雁门关总兵、大明武状元儿子:周山民儿媳:石翠凤亲家:石英孙子:周志侠孙女:周剑琴孙媳:阴秀兰孙女婿:华玉峰部属:孟玑(金刀寨时期)副将:丁大可(雁门关时期)朋友:云靖、谢天华、潮音和尚武功:金刀刀法
周建人的介绍
周建人,1888年11月12日生于绍兴都昌坊口,1984年7月29日在北京逝世。初名松寿,乳名阿松,后改名建人,字乔峰,浙江绍兴人。笔名克士、高山、李正、孙鲠等,鲁迅三弟。(即《风筝》中的小弟。)中国民主促进会创始人之一,现代著名社会活动家、生物学家、鲁迅研究专家和妇女解放运动的先驱者之一。有同名传记。1919年,周建人迁居北京,23年潜心研究生物学,并从事著译工作,在《东方杂志》、《妇女杂志》、《自然科学杂志》上发表文章,提倡妇女解放,普及科学知识。1923年应瞿秋白邀请,在上海大学讲授进化论,上海暨南大学、安徽大学任教授。
周建人的简介?有哪些代表作?
周建人(1888年-1984年),初名松寿,乳名阿松,后改名建人,字乔峰,浙江绍兴人。笔名克士、高山、李正、孙鲠等,鲁迅三弟。(即《风筝》中的小弟。)是周树人(鲁迅)和周作人之弟。
自学成才
1888年11月12日生于绍兴都昌坊口。他出生的时候正是中国封建社会即将全面崩溃的时期。不久就遇上家庭变故,父亲早亡。两位兄长到南京路矿学堂上学去了,不久就东渡日本,留下周建人一个人在家里侍奉母亲。本来,周建人求学是十分心切的,也曾经有机会到南京去读书,但看到母亲孤苦一人在家,心里实在不忍,终于没有再出去上学。而自学成才。 1905年任绍兴僧立小学教师、校长,这期间刻苦自学,钻研植物生物学科,撰成《会稽山采物记》等。1909年以后参加其兄鲁迅组织的各种进步活动,并加入文学团体越社。先后任教于绍兴小学、绍兴明道女校、成章女校。
主要著作
生平著作有《生物学》、《动物学》、《植物学》、《科学杂谈》、《进化与退化》、《哺乳动物图谱》、《论优生学与种族歧视》、《花鸟鱼虫及其他》、《略讲关于鲁迅的事情》、《鲁迅回忆录》、《鲁迅故家的败落》等。(注:周建人在晚年,由女儿周晔执笔,自己口述,出版了《鲁迅故家的败落》一书。)
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读音是什么?
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读音是: jiǔ chéng gōng lǐ quán míng。《九成宫醴泉铭》碑,是由大唐名臣魏征撰文,初唐书法大家欧阳询书写的,刻工虽无记载,但刻技之精湛,也是空前的,故有“三绝碑”之誉。历代书评家公认,此碑的书法境界,堪称欧阳询的“登峰造极”之作,是为“中国第一楷书”。早在上世纪的60年代初,就被国家文物局定性为国宝级文物,予以严密保护。九成宫醴泉铭的影响:《九成宫醴泉铭》被后世誉为“天下第一楷书”或“天下第一正书”。欧阳询人到中年,书名播于世,“八体皆能”,至其晚年,其书法艺术水准已臻化境,书《九成宫醴泉铭》时已是76岁,加之又是奉敇而作,更是用心,且此铭笔力刚劲清秀,结体险绝瘦峻,既得北碑方正峻利之势,又有南帖风姿秀雅之韵,故历代推为学书之正途、初学之典范。诸如“正书第一“唐楷之冠”“翰墨之冠”“楷书之极则”等美誉纷至沓来。后世科举考试写字的取法都以欧体为考卷之准绳,足见此书影响力之深远。
九成宫醴泉铭全文翻译拼音
九成 (jiǔ chéng) 宫 (gōng) 醴 (lǐ) 泉 (quán) 铭 (míng)秘书 (mì shū) 监 (jiān) 检 (jiǎn) 校 (xiào) 侍中 (shì zhōng) 钜 (jù) 鹿 (lù) 郡 (jùn) 公 (gōng) ,臣 (chén) 魏徵 (wèi zhǐ) 奉 (fèng) 敕 (chì) 撰 (zhuàn) 。维 (wéi) 贞观 (zhēn guān) (六 (liù) ) 年 (nián) 孟夏 (mèng xià) 之 (zhī) 月 (yuè) ,皇帝 (huáng dì) 避暑 (bì shǔ) 乎 (hū) 九成 (jiǔ chéng) 之 (zhī) 宫 (gōng) ,此 (cǐ) 则 (zé) 隋 (suí) 之 (zhī) 仁 (rén) 寿 (shòu) 宫 (gōng) 也 (yě) 。冠 (guàn) 山 (shān) 抗 (kàng) 殿 (diàn) ,绝 (jué) 壑 (hè) 为 (wéi) 池 (chí) , 跨 (kuà) 水 (shuǐ) 架 (jià) 楹 (yíng) ,分 (fēn) 岩 (yán) 耸 (sǒng) 阙 (què) , 高阁 (gāo gé) 周 (zhōu) 建 (jiàn) ,长廊 (cháng láng) 四起 (sì qǐ) ,栋宇 (dòng yǔ) 胶 (jiāo) 葛 (gě) ,台榭 (tái xiè) 参差 (cēn cī) ;仰视 (yǎng shì) 则 (zé) 迢 (tiáo) 递 (dì) 百 (bǎi) 寻 (xún) ,下 (xià) 临 (lín) 则 (zé) 峥嵘 (zhēng róng) 千仞 (qiān rèn) ,珠 (zhū) 壁 (bì) 交映 (jiāo yìng) ,金碧 (jīn bì) 相 (xiāng) 晖(huī) ,照 (zhào) 灼 (zhuó) 云霞 (yún xiá) , 蔽 (bì) 亏 (kuī) 日月 (rì yuè)。观 (guān) 其 (qí) 移 (yí) 山 (shān) 回 (huí) 涧 (jiàn) , 穷 (qióng) 泰 (tài) 极 (jí) 奢 (shē) , 以 (yǐ) 从 (cóng) 欲 (yù) 良 (liáng) 足 (zú) 深 (shēn) 尤 (yóu) 。至于 (zhì yú) 炎 (yán) 景 (jǐng) 流 (liú) 金 (jīn) , 无 (wú) 郁 (yù) 蒸 (zhēng) 之 (zhī) 气 (qì) ; 微风 (wēi fēng) 徐 (xú) 动 (dòng) ,有 (yǒu) 凄清 (qī qīng) 之 (zhī) 凉 (liáng) ,信 (xìn) 安 (ān) 体 (tǐ) 之 (zhī) 佳 (jiā) 所 (suǒ) ,诚 (chéng) 养神 (yǎng shén) 之 (zhī) 胜地 (shèng dì) ,汉 (hàn) 之 (zhī) 甘 (gān) 泉 (quán) 不 (bù) 能 (néng) 尚 (shàng) 也 (yě) 。参考译文如下:贞观六年夏历四月,皇帝在九成宫避暑。这里原是隋代的仁寿宫。覆盖着山野而兴建宫殿,截堵山谷以形成池沼和护城河。跨水立柱以架桥,辟险峻之地建起耸立的双阙,周围建起高阁,四边环绕长廊,房舍纵横错杂,台榭参差交错;仰望高远可达百寻,俯看峻峭亦达千仞,辉煌如珠玉相映,金色和碧色交辉,其光彩能灼云霞,其高峻能达日月。看他兴建宫殿使山移润回,极尽奢侈之能事,因为人们的这种纵欲态度,实在应该痛加责备。至于当热度可以溶化金属的酷热暑天,这里却无闷湿蒸热的气温;微风徐徐吹来,带来清凉的舒适,确是居住的好场所,实为调养精神的胜地,汉代的甘泉宫是不能超过它的。
周建人的详细资料。
周建人,1888年11月12日生于绍兴都昌坊口。初名松寿,乳名阿松,后改名建人,字乔峰,浙江绍兴人。笔名克士、高山、李正、孙鲠等,鲁迅三弟。(即《风筝》中的小弟。)中国民主促进会创始人之一,现代著名社会活动家、生物学家、鲁迅研究专家和妇女解放运动的先驱者之一。有同名传记。1919年,周建人迁居北京,23年潜心研究生物学,并从事著译工作,在《东方杂志》、《妇女杂志》、《自然科学杂志》上发表文章,提倡妇女解放,普及科学知识。1923年应瞿秋白邀请,在上海大学讲授进化论,上海暨南大学、安徽大学任教授。
周建的人物履历
周建,男,汉族,1959年5月出生,江苏泗洪人,1977年7月参加工作,1986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7.07—1978.02 河南省安阳县郭村乡插队;1978.02—1981.12 郑州大学经济专业学习;1981.12—1983.10 商丘地区计委干部;1983.10—1985.03 郑州市计划委员会工业处科员;1985.03—1988.07 郑州市计划委员会综合办副主任;1988.07—1994.08 郑州市计划委员会投资处处长;1994.08—1998.05 郑州市计划委员会副主任、党组成员;1998.05—2001.02 中共邙山区委副书记、区长;2001.02—2001.09 郑州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2001.09—2004.02 郑州市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局局长、党委书记;2004.02—2005.04 中共金水区委副书记、区长;2005.04—2008.10 中共金水区委书记;2008.10—2014.02 新乡市人民政府副市长;2014.02—2014.07 新乡市委常委、市人民政府副市长;2014.07—2016.02 新乡市委常委、市人民政府常务副市长、党组副书记;2016.02— 新乡市委副书记、市人民政府常务副市长、党组副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