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后主与赵匡胤
花蕊夫人是中国历史上实有其人的一位女性,她美丽聪明、优雅高贵,是个典型的封建贵族妇女。《全唐诗》里收录了她的《宫词》一百五十多首,仅从这个数字,我们就能想象到这位秀女具有多高的才情。相传她到了汴京后,赵匡胤想验证她究竟有没有才气,命她即兴作诗。她不假思索,当即吟道:“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哪得知?十四万军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这首诗通俗易懂,虽然透出深深的亡国之痛,却没有直接表示出对宋朝的憎恨,更多的是哀叹后蜀将帅无能,用老百姓的话说,这叫有大见识。难怪赵匡胤看了之后,不但没有发怒,反而对她倍加赞赏。
花蕊夫人姓徐。据《十国春秋?慧妃徐氏传》记载,她是蜀中青城人。后主孟昶封她为贵妃,别号花蕊夫人。后来国亡入宋,徐氏心不忘蜀,孟昶死后,她亲手画了一张人物肖像挂在宫里。有人问她此人是谁,她巧妙地回答说:这是我们蜀中的“宜子神”。其实正是她无法忘怀的丈夫。一个有着丰富内心世界的女子,违心地生活在陌生的宋朝后宫,痛念死去的丈夫又不敢明言,只能用这种隐秘的手段为他默默祈祷。
史书没有交代花蕊夫人是何时死的,也没有说她是怎么死的,现在我们能见到的,只有野史笔记中的零星记载。北宋中期邵博的《闻见近录》中说:一日赵匡胤率亲王和后宫宴射于后苑,赵匡胤举酒劝赵光义。赵光义答道:“如果花蕊夫人能为我折枝花来,我就饮酒。”赵匡胤命花蕊夫人折花时,赵光义引弓将她射死,随后流泪抱着赵匡胤的腿说:“陛下方得天下,宜为社稷自重!”赵匡胤没有责怪他,“饮射如故”。北宋末年蔡?的《铁围山丛谈》明确点明:花蕊夫人归宋后,赵光义也十分喜爱她。一次从猎后苑,花蕊夫人在侧,赵光义“调弓矢,引满拟兽,忽回射花蕊,一箭而死。”
这两则记载大同小异,都是在美化太宗赵光义如何以社稷为重,不顾一切地清除他哥哥身边的“祸水”。然而,人们很容易引发这样的联想:因为赵光义太想得到花蕊夫人,但又绝无可能。他经受不住内心的煎熬,断然采取了将美好毁灭在面前的卑劣手段!我们所以如此分析,是因为赵光义并非一个不好女色的正人君子,他后来对南唐李煜小周后的贪婪和强占,足以证明他对女色有极度的渴求。这样的人,有什么资格用杀死花蕊夫人的“义举”彰显他只要江山不要美人的胸怀?
除上述说法之外,还有两个现代版的花蕊夫人形象,一是蔡东藩的《宋史演义》,一是李逸候的《宋宫十八朝演义》。《宋史演义》第九回说赵匡胤为了得到花蕊夫人而将孟昶毒死,随后将花蕊夫人接入后宫。第十回开篇便说花蕊夫人“是个天生尤物,不但工颦解媚,并且善绘能诗。”接下来又说:赵匡胤与花蕊夫人绸缪几年,又迷上了大将宋?的女儿宋氏,“是时宋氏年十七,太祖年已四十有二了。俗话说得好:‘痴心女子负心汉’,那花蕊夫人本有立后的希望,自被宋女夺去此席,倒也罢了,谁知太祖的爱情,也移到宋女身上去,长门漏静,谁解寂寥?痛故国之云亡,怅新朝之失宠,因悲成病,徒落得水流花谢,玉殒香消。”按照蔡东藩的理解,花蕊夫人的死与赵光义毫无关系,只是因为失宠而死于开宝元年(花蕊夫人入宫后的第三年)。《宋宫十八朝演义》写得比较隐讳,但通过第十九回的暗示,我们可以体会到:作者认为花蕊夫人是被宋皇后毒死的。该书写赵匡胤开宝九年御驾北征河东刘继元回到汴京时,“甫进入宫门,只见宫人乱纷纷的,好像出了什么变故似的。太祖心里一惊,正要查问,忽花蕊夫人宫里一个宫女迎着太祖启奏道:‘花蕊夫人忽得暴疾,已经不省人事啦!’太祖一听,好像凭空地响了一个霹雳,吓了一大跳,急忙奔向玉真宫去。进到里面,只见黑压压地塞满一屋子的嫔妃宫女。宋后也在床前,亲手调药哩……太祖又问道:‘她这病是怎么起得呢?’宋后又回道:‘适才与臣妾同在后苑观菊花,她还是好好的,不知怎的,回到宫里,忽然说是肚里急痛,面色也顿时改变,咕咚便倒在地上,昏迷过去了。’”
两部演义写花蕊夫人之死都与宋皇后有关,却都和赵光义毫无瓜葛,这与宋代数则笔记的基调完全不合。从情理上说,花蕊夫人即使受到赵匡胤的冷落,也不至于郁郁而终,她是个有情趣有气质的女人,孟昶猝死她都能挺过来,何况被她根本不爱的赵匡胤冷落?至于说她被宋皇后毒死,更不可信。宋皇后出身高贵,她母亲是五代后汉高祖刘?的女儿永宁公主,她本人则是无可争议的大宋皇后,犯不上在这种事上失了身份。退一步说,宋皇后用如此歹毒的手段杀害花蕊夫人,与她一贯善良的基本人格也不相符。通盘研读相关宋代文献,我们认为花蕊夫人死于赵光义之手,是符合当时的大背景和赵光义本人人格缺陷的,我个人认为没有冤枉赵光义。因为除了他,没有人具备毁灭花蕊夫人的能力。
李后主投降后,宋太祖赵匡胤封他什么爵位?
赵匡胤封给李后主的爵位是是“违命侯”。据史料记载,公元976年正月,李后主被宋朝军队押解至京师。押解到京师后赵匡胤封他为“违命侯”,拜左千牛卫将军。同年,宋朝皇室发生了历史上著名的“斧声烛影”悬案,该悬案发生后赵光义继位,改封李后主为陇西公。两年后李后主被毒死于京师,时年42岁。李后主是个优秀的诗人,但他不是个合格的君王。从继位开始他便不理朝政,整日游山玩水、尽享人生快意,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诗篇。可惜的是他坐的是皇王位,写诗的本领不能帮他治国安邦。因此,南唐虽然是大国,但南唐将士常年缺少训练,“将不知兵”非常常见,根本无法和北宋军队抗衡。宋朝建立时和唐朝的境地有些类似,虽然建立了政权但仍有强敌环伺,与宋朝而言就有南唐、吴越,后蜀、南汉、南平等国。于是赵匡胤干的第一件事就是消灭割据势力,他采取“先弱后强、各个击破”的策略,解决完虾兵蟹将之后在解决南唐。知道南汉灭亡的消息后,李后主惊恐万分,主动向宋朝上书削去南唐国号,自称“江南国主”。尽管李后主自去国号,想尽办法委曲求全,但“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公元974年9月,宋太祖命曹彬、潘美等带领10万大军攻打南唐。南唐虽有10万带甲之士,但他们缺乏训练,无法抵抗国力强大的北宋军队。任何一个朝代建国之初的军队都差不到哪去,因为他们经历了血与火的洗礼。比起北方游牧民族,北宋的军队确实不够看,但和缺乏训练的南唐军队相比,北宋还算是“强军”。综上所述,李后主投降后赵匡胤便封他为“违命侯”。
李后主投降后,宋太祖是怎么对待他的?
历史的安排很多时候都是不公平的,才华横溢的李煜,本能够成为一个优秀的文人,却偏偏生在了帝王之家,面对的还是内忧外患的混乱局势,故事的开始,就决定了这是一场悲剧。春花和秋月是什么时候,过去的事你知道多少?昨晚建筑东风,祖国不堪回首月光!雕刻栏杆玉应该还在,但朱燕改变了。一个人能承受多少悲伤?好像江春树向东流。-《虞美人》李瑜乾隆两年(961年)6月,李正(他父亲)因病去世,李英在金陵登基。975年12月金陵失误。郭燕、马胜信和马胜俊在激烈的战斗中丧生。右内史陈朝吊死,李佑投降彭彪。宋太祖光润在明德文接受了理由的投降。开博九年(976年)正月,李旭被俘,进入首都。李佑穿着白色,向赵构敬礼,然后绳索被绑在宋朝接受皇家训练的太庙里。李玉是右千伟将军,还给他杜克‘侯不服从’。目的是李渔没有自动投降,而是向破城投降。同年,太宗即位,将李旭改为隆瑞公。对于投降的国家的统治者来说,宋太祖宽容李旭,没有杀他,但在现实中非常艰难。从他早期和后期的文字表达中可以看出,过去作为国军的安逸和狭隘的圈子和现在作为大松臣的谨慎和低调之间的区别。李玉投降后,可以看出生活不好。逃避了被杀的命运,但囚犯般的生活使他忧郁,充满忧虑,怀着被征服的痛苦。太平兴国三年(978年)七夕(还是他42岁生日吴国国王)葬在洛阳山。李英一生没有治国的才能,但在咨询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因此被誉为“慈禧”。王国维也称赞道:“李重光的话,妙不可言。”真是“幸运真是无双,可怜的国王”啊!
李后主投降后,宋太祖封他的爵位叫什么
封为违命侯。开宝九年(976年)正月,李煜被俘送到京师,宋太祖封为违命侯,拜左(一说右)千牛卫将军。同年,宋太宗即位,改封李煜为陇西公。太平兴国三年(978年)七夕,李煜死于北宋京师,时年四十二岁整(李煜亦生于七夕),北宋赠为太师,追封吴王,葬洛阳北邙山。扩展资料李煜,南唐元宗(即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生于金陵,祖籍彭城,南唐最后一位国君。李煜精书法、工绘画、通音律,诗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李煜的词,继承了晚唐以来温庭筠、韦庄等花间派词人的传统,又受李璟、冯延巳等的影响,语言明快、形象生动、用情真挚,风格鲜明,其亡国后词作更是题材广阔,含意深沉,在晚唐五代词中别树一帜,对后世词坛影响深远。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李煜
赵匡胤和李煜是不是一个朝代的?
2个人是同一时期的
宋太祖赵匡胤(927年-976年11月14日),中国北宋王朝的建立者,庙号太祖,汉族,涿州(今河北)人。出身军人家庭,高祖赵朓,祖父赵敬,赵弘殷次子。948年,投后汉枢密使郭威幕下,屡立战功。951年,郭威称帝,建立后周,赵匡胤任禁军军官,周世宗时官至殿前都点检。周世宗柴荣死后,恭帝即位。建隆元年(960年),他以“镇定二州”的名义,谎报契丹联合北汉大举南侵,领兵出征,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代周称帝,建立宋朝,定都开封。
李煜(937年-978年),或称李后主,为南唐的末代君主,祖籍徐州。李煜原名从嘉,字重光,号钟山隐士、钟峰隐者、白莲居士、莲峰居士等。政治上毫无建树的李煜在南唐灭亡后被北宋俘虏,但是却成为了中国历史上首屈一指的词人,被誉为词中之帝,作品千古流传。
总的来说,就是
李煜就家传皇帝,赵匡胤是篡权,
李煜当皇帝以后做词,赵匡胤做皇帝后打仗
李煜后来投降了赵匡胤,被封候
赵匡胤死后,他弟弟赵匡义毒杀了李煜
赵匡胤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皇帝
李煜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词人
最开始李煜是南唐的第三任皇帝,赵匡胤创立宋朝
赵匡胤俘虏李煜后,李煜成了赵匡胤的臣下
就这么简单
赵匡胤为什么杀了李煜?
李煜并不是被赵匡胤所杀,而是被赵匡胤的弟弟赵匡义赐毒酒杀的。李煜被囚期间,心情非常郁闷,于是就写了一些诗,其中的《虞美人》被当时的皇帝赵匡义觉得暗讽他被宋朝所害的意思,于是就直接下令以谋反为名赐给李煜毒酒一杯,李煜就在太平兴国三年(978年)七夕去世了。关于李煜与赵匡胤:李煜和赵匡胤是五代十国时候两个性格截然不同的君主,一主文一习武。李煜继位于建隆二年(961年),尊宋为正统,岁贡以保平安。开宝四年(971年)十月,宋太祖灭南汉,李煜去除唐号,改称“江南国主”。次年,贬损仪制,撤去金陵台殿鸱吻以示尊奉宋廷。开宝八年(975年),李煜兵败降宋,被俘至东京,授右千牛卫上将军,封违命侯。太平兴国三年(978年)七月七日,李煜死于东京,追赠太师,追封吴王。世称南唐后主、李后主。李煜兵败后,赵匡胤在“陈桥兵变”中被拥立为帝,并回京逼迫后周恭帝禅位。同年,赵匡胤登基为帝,改元建隆,国号“宋”,史称北宋。
赵匡胤为什么毒死李煜?
李煜不是赵匡胤毒死的,是宋太宗赵光义毒死的,因为李煜有复国之心。宋太宗毒杀李煜,主要还是李煜有复国之心。李煜作为亡国之君,又是喜欢诗词歌赋,其诗作至今都是广为流传,在人们的印象中,李煜就和那些历史上荒淫无道的昏君一样,然而事实并没有如此。 南唐亡国,主要还是国力弱,李煜即位后,面对强大的宋朝,李煜采用陈乔、张洎的计策,坚壁清野来防御宋军,同时表面上臣服宋朝,暗中却在积蓄力量,李煜积极改革内政,大量招募人才,无奈国力弱还是打不过宋朝。 李煜曾作词一首《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这首词作于李煜被毒死的前夕,也是李煜的最后一首词,诗中流露了李煜对故国的思念和亡国的痛苦,这就是宋太宗赵光义杀李煜的原因,若是李煜和蜀汉后主刘禅一样,乐不思蜀,可能就能保住性命。李煜生平建隆二年(961年),李煜继位,尊宋为正统,岁贡以保平安。开宝四年(971年)十月,宋太祖灭南汉,李煜去除唐号,改称“江南国主”。次年,贬损仪制,撤去金陵台殿鸱吻以示尊奉宋廷。开宝八年(975年),李煜兵败降宋,被俘至东京,授右千牛卫上将军,封违命侯。太平兴国三年(978年)七月七日,李煜死于东京,追赠太师,追封吴王。世称南唐后主、李后主。
赵匡胤为什么杀了李煜?
杀李煜的皇帝是赵匡胤的弟弟赵匡义。赵匡胤封李煜为违命侯,没杀他,是为了做个例子让其他国君看看,他能容忍其他君王,只要臣服于他就好,显示他的仁慈,另外,不杀李煜,他还可以时时羞辱李煜,这也是一方面,据说赵匡胤既仰慕李后主的才华又嫉妒,他屡次想在其他君王面前以诗词羞辱李后主,可是都没有成功。赵匡胤的弟弟继任后,由于他没有赵匡胤想的多,对李后主时好时坏,后因为《虞美人》一词,让他怀疑其中夹有政治色彩,怀疑李后主有复国之心,遂将他杀害。人物经历:建隆二年(961年),李煜继位,尊宋为正统,岁贡以保平安。开宝四年(971年)十月,宋太祖灭南汉,李煜去除唐号,改称江南国主。次年,贬损仪制,撤去金陵台殿鸱吻以示尊奉宋廷。开宝八年(975年),李煜兵败降宋,被俘至东京,授右千牛卫上将军,封违命侯。太平兴国三年(978年)七月七日,李煜死于东京,追赠太师,追封吴王。世称南唐后主、李后主。李煜精书法、工绘画、通音律,诗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李煜的词,继承了晚唐以来温庭筠、韦庄等花间派词人的传统,又受李璟、冯延巳等的影响,语言明快、形象生动、用情真挚,风格鲜明,其亡国后词作更是题材广阔,含意深沉,在晚唐五代词中别树一帜,对后世词坛影响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