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地震分布在哪些地区?
我国位于世界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与欧亚地震带之间,受太平洋板块、印度板块和菲律宾海板块的挤压,地震断裂带十分活跃。中国地震主要分布在五个区域:台湾省、西南地区、西北地区、华北地区、东南沿海地区。主要有:青藏高原地震区。包括兴都库什山、西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贺兰山-六盘山、龙门山、喜马拉雅山及横断山脉东翼诸山系所围成的广大高原地域。涉及到青海、西藏、新疆、甘肃、宁夏、四川、云南全部或部分地区。本地震区是我国最大的一个地震区,也是地震活动最强烈、大地震频繁发生的地区。据统计,这里8级以上地震发生过9次;7-7.9级地震发生过78次。均居全国之首。华北地震区包括河北、河南、山东、内蒙古、山西、陕西、宁夏、江苏、安徽等省的全部或部分地区。在五个地震区中,它的地震强度和频度仅次于"青藏高原地震区",位居全国第二。该地震区包括:郯城-营口地震带。包括从宿迁至辽宁的铁岭、河北、山东、江苏等省的大部或部分地区。华北平原地震带。南界大致位于新乡-蚌埠一线,北界位于燕山南侧,西界位于太行山东侧,东界位于下辽河-辽东湾拗陷的西缘。汾渭地震带。北起河北宣化-怀安盆地、怀来-延庆盆地,向南经阳原盆地、蔚县盆地、大同盆地、忻定盆地、灵丘盆地、太原盆地、临汾盆地、运城盆地至渭河盆地。银川-河套地震带。位于河套地区西部和北部的银川、乌达、磴口至呼和浩特以西的部分地区。四川龙门山地震带。四川龙门山位于四川省四川盆地西北边缘,广元市、都江堰市之间。东北-西南走向。包括龙门、茶坪、九顶等山。东北接摩天岭,西南止岷江边。绵延200多千米。此外,还有"新疆地震区"、"台湾地震区"、"华南地震区"的"东南沿海外带地震带"等。
中国地震带有哪些分布?
我国位于世界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与欧亚地震带之间,受太平洋板块、印度板块和菲律宾海板块的挤压,地震断裂带十分活跃。中国地震主要分布在五个区域:台湾省、西南地区、西北地区、华北地区、东南沿海地区。主要有:青藏高原地震区。包括兴都库什山、西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贺兰山-六盘山、龙门山、喜马拉雅山及横断山脉东翼诸山系所围成的广大高原地域。涉及到青海、西藏、新疆、甘肃、宁夏、四川、云南全部或部分地区。本地震区是我国最大的一个地震区,也是地震活动最强烈、大地震频繁发生的地区。据统计,这里8级以上地震发生过9次;7-7.9级地震发生过78次。均居全国之首。华北地震区包括河北、河南、山东、内蒙古、山西、陕西、宁夏、江苏、安徽等省的全部或部分地区。在五个地震区中,它的地震强度和频度仅次于"青藏高原地震区",位居全国第二。该地震区包括:郯城-营口地震带。包括从宿迁至辽宁的铁岭、河北、山东、江苏等省的大部或部分地区。华北平原地震带。南界大致位于新乡-蚌埠一线,北界位于燕山南侧,西界位于太行山东侧,东界位于下辽河-辽东湾拗陷的西缘。汾渭地震带。北起河北宣化-怀安盆地、怀来-延庆盆地,向南经阳原盆地、蔚县盆地、大同盆地、忻定盆地、灵丘盆地、太原盆地、临汾盆地、运城盆地至渭河盆地。银川-河套地震带。位于河套地区西部和北部的银川、乌达、磴口至呼和浩特以西的部分地区。四川龙门山地震带。四川龙门山位于四川省四川盆地西北边缘,广元市、都江堰市之间。东北-西南走向。包括龙门、茶坪、九顶等山。东北接摩天岭,西南止岷江边。绵延200多千米。此外,还有"新疆地震区"、"台湾地震区"、"华南地震区"的"东南沿海外带地震带"等。中国主要地震带
中国地震带分布在哪
郯城-营口地震带。包括从宿迁至铁岭的辽宁、河北、山东、江苏等省的大部或部分地区。是我国东部大陆区一条强烈地震活动带。1668年山东郯城8.5级地震、1969年渤海7.4级地震、1974年海城7.4级地震就发生在这个地震带上,据记载,本带共发生4.7级以上地震60余次。其中7-7.9级地震6次;8级以上地震1次。华北平原地震带。南界大致位于新乡-蚌埠一线,北界位于燕山南侧,西界位于太行山东侧,东界位于下辽河-辽东湾拗陷的西缘,地震带。1679年河北三河8.0级地震、1976年唐山7.8级地震就发生在这个带上。据统计,本带共发生4.7级以上地震140多次。其中7-7.9级地震5次;8级以上地震1次。汾渭地震带。北起河北宣化-怀安盆地、怀来-延庆盆地,向南经阳原盆地、蔚县盆地、大同盆地、忻定盆地、灵丘盆地、太原盆地、临汾盆地、运城盆地至渭河盆地。是我国东部又一个强烈地震活动带。1303年山西洪洞8.0级地震、1556年陕西华县8.0级地震都发生在这个带上。1998年1月张北6.2级地震也在这个带的附近。有记载以来,本地震带内共发生4.7级以上地震160次左右。其中7-7.9级地震7次;8级以上地震2次。香水洒不到心01
关注
8月8日,四川九寨沟发生地震,今天给大家总结一下中国的主要地震带有哪些。
...展开
方法/步骤分步阅读
1
/6
郯城-营口地震带。包括从宿迁至铁岭的辽宁、河北、山东、江苏等省的大部或部分地区。是我国东部大陆区一条强烈地震活动带。1668年山东郯城8.5级地震、1969年渤海7.4级地震、1974年海城7.4级地震就发生在这个地震带上,据记载,本带共发生4.7级以上地震60余次。其中7-7.9级地震6次;8级以上地震1次。
2
/6
华北平原地震带。南界大致位于新乡-蚌埠一线,北界位于燕山南侧,西界位于太行山东侧,东界位于下辽河-辽东湾拗陷的西缘,地震带。1679年河北三河8.0级地震、1976年唐山7.8级地震就发生在这个带上。据统计,本带共发生4.7级以上地震140多次。其中7-7.9级地震5次;8级以上地震1次。
3
/6
汾渭地震带。北起河北宣化-怀安盆地、怀来-延庆盆地,向南经阳原盆地、蔚县盆地、大同盆地、忻定盆地、灵丘盆地、太原盆地、临汾盆地、运城盆地至渭河盆地。是我国东部又一个强烈地震活动带。1303年山西洪洞8.0级地震、1556年陕西华县8.0级地震都发生在这个带上。1998年1月张北6.2级地震也在这个带的附近。有记载以来,本地震带内共发生4.7级以上地震160次左右。其中7-7.9级地震7次;8级以上地震2次。
4
/6
银川-河套地震带。位于河套地区西部和北部的银川、乌达、磴口至呼和浩特以西的部分地区。1739年宁夏银川8.0级地震就发生在这个带上。本地震带内,历史地震记载始于公元849年,由于历史记载缺失较多,据已有资料,本带共记载4.7级以上地震40次左右。其中6-6.9级地震9次;8级地震1次。
5
/6
青藏高原地震区
包括兴都库什山、西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贺兰山-六盘山、龙门山、喜马拉雅山及横断山脉东翼诸山系所围成的广大高原地域。涉及到青海、西藏、新疆、甘肃、宁夏、四川、云南全部或部分地区,以及原苏联、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孟加拉、缅甸、老挝等国的部分地区。本地震区是我国最大的一个地震区,也是地震活动最强烈、大地震频繁发生的地区。据统计,这里8级以上地震发生过9次;7-7.9级地震发生过78次。均居全国之首。此外,"新疆地震区"、"台湾地震区"也是我国两个曾发生过8级地震的地震区。这里不断发生强烈破
中国地震最频繁地区是哪几个省?
中国台湾省。其次是西藏、新疆、青海、云南和四川。台湾省,简称“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省会台北,位于中国东南沿海的大陆架上,东临太平洋,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北濒东海,南界巴士海峡与菲律宾群岛相对。台湾省由中国第一大岛台湾岛与兰屿、绿岛、钓鱼岛等附属岛屿和澎湖列岛组成。纵跨温带与热带。人口约2341万,超过70%集中在西部5大都会区,其中台北都会区最大。中国台湾地区,是指台湾当局控制下的台湾省,以及福建省的金门、马祖、乌丘等岛屿,陆地总面积3.6万平方公里。台湾地区行政区划包括:台北、新北、桃园、台中、台南、高雄6个台湾当局“直辖市”,基隆、新竹、嘉义3个市,新竹、苗栗、彰化、南投、云林、嘉义、屏东、台东、花莲、宜兰、澎湖、金门、连江(马祖)13个县。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海峡两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种。 三国、隋朝时期,中国政府先后派万余人去台。 明末清初以来大量福建南部和广东东部居民移垦台湾,最终形成以汉族为主体的社会。主要少数民族高山族与华南壮侗语人群同源 ;中国历代政府对台湾行使管辖权。
中国哪些地方容易发生地震?
我国有5个地震区及其包含的23条地震带。
其中,5个地震区分别是:
(1)华北地震区:包括河南西北部、河北大部、山西大部、山东中部、内蒙古中部、宁夏大部、陕西中南部、辽宁南部、安徽北部和江苏北部。
华北地震区包含4条地震带:
①郯城-营口地震带:北起辽宁铁岭、南至江苏宿迁。包括辽宁南部、河北大部、山东中部和江苏北部。
②华北平原地震带:位于燕山以南、新乡-蚌埠以北、太行山以东、辽东湾以西。包括河南西北部、河北南部、辽宁西南部。
③汾河-渭河地震带:位于宣化-怀安盆地以南、渭河盆地以北。包括河北中部、陕西中南部。
④银川-河套地震带:位于内蒙古中部、宁夏大部。
(2)青藏高原地震区:包括青海和西藏的全部、新疆南部、甘肃西南部、四川西部、云南西北部,是我国最大的地震区。
青藏高原地震区包含5条地震带:
①西藏中部地震带:位于西藏中部、西藏北部和青海省大部。
②喜马拉雅山地震带:位于西藏南部的边境地区。
③金沙江-元江地震带:位于西藏东部和东南部、云南西北部。
④康定-甘孜地震带:位于西藏东部和东北部、四川省西北部。
⑤安宁河谷地震带:位于四川省西部。
(3)西北地震区:包括甘肃河西走廊、青海东北部、新疆大部。
西北地震区包含9条地震带:
①民勤地震带:包括贺兰山以西、巴音乌拉山以东、雅布赖山以南、天景山以北。
②河西走廊地震带:包括河西走廊的全部和祁连山北部。
③祁连山地震带:包括祁连山大部(中部和南部的主体部分)。
④柴达木地震带:包括青海东北部的柴达木盆地及周边地区。
⑤拜城-和静地震带:包括新疆北部的库车和轮台,以及乌什以北。
⑥喀什-柯坪地震带:包括新疆中部和南部的阿克苏-鸭子山一线以南,天山及天山以南。
⑦塔里木南缘地震带:包括新疆最南端的塔里木盆地南部。
⑧阿尔泰山地震带:包括新疆东北部的一小部分。
⑨六盘山地震带:包括甘肃东部的六盘山、六盘水一带。
(4)西南地震区:包括四川省中东部、云南省中东部和云南省西南部。
西南地震区包含3条地震带:
①成都-马边地震带:位于四川省中东部的成都平原地区。
②怒江-澜沧江地震带:位于云南省西南部。
③滇东地震带:位于云南省中东部。
(5)东南沿海地震区:包括浙江省南部、福建省东部、台湾省最外围的一圈区域和广东省东北部。
东南沿海地震区包含2条地震带:
①东南沿海地震带:包括浙江省南部、福建省东部、广东省东北部。
②太平洋环台湾地震带:包括台湾省最外围的一圈区域。
中国地震图黄点点和红点点是什么意思?
6月17日22点55分,四川宜宾市长宁县附近发生6.0级地震,震源深度16千米。成都、重庆等多个城市都有较强震感。
与此同时,在震中周边的宜宾、成都、泸州等多个市县,居民的电视、手机、微信和地震预警专用终端纷纷发出地震预警。市民拍摄的各种地震预警视频在网上流传:社区“大喇叭”读秒、手机、电视自动弹出倒计时……
地震预警不是地震预报。
地震预报是在地震未发生前,对于发生时间、地点、烈度等进行预测,目前人类对于地震预报的技术十分有限,尤其是中短期预报,很难做到准确。
世界上唯一的一次准确地震短临预报是中国地震局预报的海城大地震。1975年2月4日,在辽宁省海城、营口县一带发生了强度是里氏7.3级的强烈地震。
中国科学家对此次地震进行了准确预测并及时发布了短临预报,全区人员伤亡共1.8万人,仅占总人口数的0.22%。这是人类历史上迄今为止,在正确预测地震的基础上,由官方组织撤离民众,明显降低损失的唯一成功案例。
地震预警是指在震中正发生地震但还没有对其周边目标区域造成破坏前,利用电波比地震波速度快的原理,给目标区域提供几秒到几十秒的预警时间。
预警渠道目前主要有:广播、网络、电视、手机等多种渠道。
我国在2006年台湾地震时正式启用预警警报。
2008年,中国发生汶川大地震,此后中国内地开始建设地震预警系统。大陆地震预警网现覆盖面积220万平方公里,覆盖我国地震区人口90%(6.6亿人),是全球最大的地震预警网。
四川福建等多震的地区预警系统建设程度高,全国范围内的预警工程处于在建状态,预计2020年投入使用。
当然是根据预警时间,并结合自己所处的位置,尽快合理地避险逃生。
低楼层疏散到空旷地带,高楼层就近避险,尽量选择有承重墙或支撑物的坚固体旁边(卫生间、浴室或结实的桌子底部、床边等)。
在平时,可以就准备好一个急救包,备好水、干粮、常用药品、现金以及安全帽、哨子、打火机等小工具。身份证、户口本等重要文件可扫描后,进行备份。
小优祈愿宜宾一切安好。
珍惜岁月静好,不负那些替我们负重前行的人们。
希望这份小科普大家看得到,但是永远用不着。
《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的颁布实施时间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
1 范围
本标准给出了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及其技术要素和使用规定。
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一般建设工程抗震设防,以及编制社会经济发展和国土利用规划。
2 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2.1地震动参数区划 seismic ground motion parameter zonation
以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和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指标,将国土划分为不同抗震设防要求的区域。
2.2地震动峰值加速度 seismic peak ground acceloration
与地震动加速度反映谱最大值相应的水平加速度。
2.3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 characteristic period of the seismic response spectrum
地震动加速度反应谱开始下降点的周期。
2.4超越概率 probability of exceedance
某场地可能遭遇大于或等于给定的地震动参数值的概率。
2.5抗震设防要求 requirements for seismic resistance;requirement for fortification against earth quake
建设工程抗御地震破坏的准则和在一定风险水准下抗震设计采用的地震烈度或者地震动参数。
3 技术要素
3.1《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和《中国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区划图》的比例尺为1:400万。
3.2《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和《中国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区划图》的设防水准为50年超越概率10%。
3.3《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和《中国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区划图》的场地条件为平坦稳定的一般(中硬)场地。
3.4《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调整表》采用四类场地划分。
4 使用规定
4.1新建、扩建、改建一般建设工程的抗震设计和已建一般建设工程的抗震鉴定与加固必须按本标准规定的抗震设防要求进行。
4.2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的比例尺为1;400万,不应放大使用。
4.3下列工程或地区的抗震设防要求不应直接采用本标准,需做专门研究;
a)抗震设防要求高于本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抗震设防要求的重大工程、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工程、核电站和其他有特殊要求的核设施建设工程;
b)位于地震动参数区划分界线附近的新建、扩建、改建建设工程;
c)某些地震研究程度和资料详细程度较差的边远地区;
d)位于复杂工程地质条件区域的大城市、大型厂矿企业、长距离生命线工程以及新建开发区等。
附 录 A
(标准的附录)
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见图Al)
附 录 B
(标准的附录)
中国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区划图(见图Bl)
附 录 C
(标准的附录)
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调整表(见表Cl)
表 Cl 中国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调整表
特征周期分区
场 地 类 型 划 分
坚 硬
中 硬
中 软
软 弱
1区
0.25
0.35
0.45
0.65
2区
0.30
0.40
0.55
0.75
3区
0.35
0.45
0.65
0.90
附 录 D
(提示的附录)
关于地震基本烈度向地震动参数过渡的说明
本标准直接采用地震动参数(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和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不再采用地震基本烈度。现行有关技术标准中涉及地震基本烈度概念的,应逐步修正。在技术标准等尚未修订(包括局部修订)之前,可以参照下述方法确定:
a)抗震设计验算直接采用本标准提供的地震动参数;
b)当涉及地基处理、构造措施或其他防震减灾措施时,地震基本烈度数值可由本标准查取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并按表Dl确定,也可根据需要做更细致的划分。
表 Dl 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分区与地震基本烈度对照表
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分区(g)
<0.05
0.05
0.1
0.15
0.2
0.3
≥0.4
地震基本烈度值
<Ⅵ
Ⅵ
Ⅶ
Ⅶ
Ⅷ
Ⅷ
≥ Ⅸ
汶川大地震感人的图片和故事
汶川大地震的感人事迹:1、手刨同学:一块水泥板倒下来,压在汶川县漩口中学初三学生向孝廉的身上。这位13岁的小姑娘醒来后,模糊中看到缝隙外边有亮光,接着再次昏迷。此时,一个声音唤醒了她,是同学马健。马健一边喊着坚持,一边疯了似地用双手刨着水泥碎块。大约4个小时后,向孝廉终于被刨了出来,而马健的双手已经血肉模糊。2、游人互救:大地震袭来时,重庆市55名游人正行进在距汶川50多千米处。“快往公路边的平坝跑”导游刘晓容和余九冬声嘶力竭地喊着。在两名女孩子的指挥下,大家迅速集中到了平坝上。岷江对面的山,轰隆隆地垮下来,烟尘、沙石扑面而来,前后的路都已坍塌。第二天,天刚蒙蒙亮,在倾盆大雨中,这支特殊的队伍互相扶持着,绕过断裂的公路,奔过800米摇摇欲塌的隧道,躲过一次次余震,走走停停5个多小时后,终于见到了救援者。3、善良教师:四川什邡红白镇中心小学,已确认该校有七名老师殉职。其中二年级语文老师汤宏为救学生,献出了自己20岁生命。他最后的姿势定格在这样的画面上两个胳膊下各抓了一个孩子,身子下还护着几名孩子。虽然没能将手中的学生救出教室,而他自己也在瓦砾中丧生,但被他用血肉之躯护住的几个孩子却幸运地活了下来,并最终获救。4、敬礼娃娃:在地震发生10余小时后,一位满脸是血的北川男孩从废墟中被救出。就在解放军战士准备把他转移到安全地带时,他艰难地举起还能动弹的右手,虚弱而又标准地敬了一个少先队队礼。担架上的小男孩不忘向援救他的官兵叔叔敬礼感恩的举动,让无数的人深受感动。5、废墟女孩:在救助现场,蓥华镇中学初一1班班主任陈全红一直关心着一个名叫邓清清的女孩子,在她心中,这个贫困家庭里的小女孩,常在回家路上打着手电筒看书。当邓清清被武警官兵救出来时,让陈全红与官兵们感动的是,这个坚强的女孩被救出时,还在废墟里面打着手电筒看书。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汶川大地震(人物事迹)
汶川大地震的感人故事
汶川大地震的感人故事一:白乐潇是一位12岁的女孩。地震发生时,她的胳膊被教室的门卡住,为了让后面的同学跑出教室,她忍住疼痛自己把胳膊拽断了。同学得救了,她却从此失去了一条手臂。这位舍己救人的小姑娘,人们把她称为“小英雄“。汶川大地震的感人故事二:王周明是名年轻教师,是50多名学生的班主任。地震发生时,他指挥学生分两路,从教室的前、后门逃生。房屋垮塌的一瞬间,他一个箭步冲上前去,把还没跑出教室的一名女生推出教室。这时,一根粗大的横梁打在他头上,他的头盖骨被击碎。废墟中,她的身体断成两截,脸部血肉模糊。她的双手仍紧紧拥着两个学生!人们怎么掰,也无法掰开她紧紧搂住学生的双手!汶川大地震的感人故事三:在汶川地震发生十多个小时后,一位满脸是血的北川男孩从废墟中被救出。就在武警官兵准备把他转移到安全地带时,他艰难地举起还能动弹的右手,虚弱而又标准地敬了一个少先队队礼。担架上的小男孩不忘向援救他的官兵叔叔敬礼感恩的举动,让无数的人深受感动。他的名字叫郎铮。目前正在接受治疗。郎铮对照顾他的某部的医护人员说:“我也要当,和爸爸一起去救叔叔阿姨”。当温总理到医院去看望小郎铮时,他给温总理也敬了个队礼。目前,很多网友推荐他做奥运火矩手。同时,也尊称他为“敬礼娃娃”。汶川大地震的感人故事四:小林浩是映秀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地震发生时大家都往外跑,但被板子砸倒在地。“当时石板后面传来一个学的哭声。我就告诉她,别哭了,我们一起唱歌吧。大家就开始唱学校教的歌。最后一首《大中国》唱完后,学不哭了。”两个小时后,小林浩开始慢慢挪动身子向外爬。由于个子小,他几经努力终于爬出了废墟。逃出生天的他没有跑,而是又爬了回去,连拖带拽地将两个昏迷的同学拉出废墟。被问到为什么要这么做时,他只是稚气地大声宣告:“我是班长”。汶川大地震的感人故事五:5月12日下午,在四川成都温江区玉石实验小学里,同学们都在上课,忽然,地震了,同学们都慌忙向操场跑去,跑在最前面的是十二岁的陈浩,陈浩跑着跑着,他看见有一面墙要倒了,而一个学正向这边跑来。说是迟那是快,陈浩飞奔到墙下,用力一推,把女孩推出几米外,但是,陈浩自己却被瞬间倒下来的墙压在了下面。当问陈浩为什么要这样做时,他的回答是:“老师常常教育我们要向雷锋学习”。陈浩真是太伟大了,小小年纪为了救同学,差点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中国四大地震带是哪些地方
中国四大地震带区域分别是:青藏高原地震区、华北地震区、东南沿海地震带和南北地震带。
中国四大地震带分布:
1.山东郯城营口地震带。
2.华北平原地震带。
3.汾渭地震带。
4.银川河套地震带。
据地质学家李四光说的中国四大地震带:
1、东南部的台湾和福建沿海;
2、华北的太行山沿线和京津唐地区;
3、西南青藏高原和它边缘的四川,云南两省西部;
4、西部的新疆,甘肃和宁夏。
还有一种说法是,中国地震带可划分为:
一、东南沿海及台湾地震带;
二、燕山南麓,华北平原两侧与太行山东麓、山西中部盆地和渭河盆地地震带;
三、贺兰山、六盘山,向南横越秦岭,至滇东地区地震带;
四、喜马拉雅—滇西地区,是地中海—南亚地震带经过中国的部分;
五、从西昆仑至祁连山和河西走廊地震带;
六、新疆帕米尔至天山南北地震带。
四大地震带是哪四大地震带?
李四光说的四大地震带,它们分别是:1,东南部的台湾和福建沿海;2,华北的太行山沿线和京津唐地区;3,西南青藏高原和它边缘的四川,云南两省西部;4,西部的新疆,甘肃和宁夏。扩展资料地震带是指地震集中分布的地带,地球上主要有三处地震带。地震带基本上在板块交界处,在地震带内震中密集,在带外地震的分布零散。地震带常与一定的地震构造相联系。李四光(1889年10月26日—1971年4月29日),字仲拱,原名李仲揆,湖北黄冈人,蒙古族,地质学家、教育家、音乐家、社会活动家,中国地质力学的创立者、中国现代地球科学和地质工作的主要领导人和奠基人之一。1959年5月29日,经前苏联科学院主席团评选,授予李四光“卡尔宾斯基金质奖章”。1982年,李四光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二等奖。2009年9月14日,李四光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2009年10月,李四光入选蒙古族十大杰出科学家。参考资料:李四光—百度百科地震带—百度百科
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颁布实施时间
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颁布实施时间是2016年6月。2016年5月12日正值我国第八个防灾减灾日,也是四川汶川地震八周年纪念日。云南省地震局以深入宣传贯彻《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切实防御和减轻地震灾害为主题召开新闻发布会。记者从会上获悉,于2015年5月15日发布的第五代区划图GB18306-2015《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于2016年6月1日施行,代替正在使用的GB 18306-2001。区划图是以地震动参数(如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和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指标,将我国国土划分为不同抗震设防要求的区域,广泛应用于一般建设工程的规划选址和抗震设防。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第五代区划图标示了50年超越概率10%的地震动参数,包括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和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同时规定了不同场地四级地震作用(多遇地震动、基本地震动、罕遇地震动、极罕遇地震动)及其具体参数,给出了全国4万余个乡镇政府和街道办事处所在地的地震动参数。两图是指《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中的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和中国地震动加速度反应谱特征周期区划图。其采用50年超越概率10%的地震动加速度、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指标,对应的场地类别为II类场地。
什么是《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
详见百度文库
本标准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第三章第十七条、第十八条有关规定及工程建设对编制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的需求制定的。
本标准吸收了我国近10年来新增加的、大量的地震区划基础资料及其综合研究的最新成果,采用了国际上最先进的编图方法。
制定本标准的目的是为减轻和防御地震灾害提供抗震设防要求,更好地服务于国民经济建设。
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包括:
a)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
b)中国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区划图;
c)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调整表。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都是标准的附录。
本标准的附录D是提示的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地震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胡聿贤、高孟潭、徐宗和、薄景山、张培震、陈国星、谢富仁、李大华、冯义钧、许晏萍。
1 范围
本标准给出了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及其技术要素和使用规定。
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一般建设工程抗震设防,以及编制社会经济发展和国土利用规划。
2 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2.1 地震动参数区划 seismic ground motion
parameter zonation
以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和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指标,将国土划分为不同抗震设防要求的区域。
2.2 地震动峰值加速度 seismic peak ground
acceleration
与地震动加速度反应谱最大值相应的水平加速度。
2.3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 characteristic period of
the seismic response spectrum 地震动加速度反应谱开始下降点的周期。
2.4超越概率 probability of exceedance
某场地可能遭遇大于或等于给定的地震动参数值的概率。
2.5抗震设防要求 requirements for seismic
resistance; requirement for fortification against earthquake
建设工程抗御地震破坏的准则和在一定风险水准下抗震设计采用的地震烈度或者地震动参数。
3技术要素
3.1 《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和《中国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区划图》的比例尺为1:400万。
3.2《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和《中国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区划图》的设防水准为50年超越概率10%。
3.3 《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和《中国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区划图》的场地条件为平坦稳定的一般(中硬)场地。
3.4《中国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调整表》采用四类场地划分。
4使用规定
4.1 新建、扩建、改建一般建设工程的抗震设计和已建一般建设工程的抗震鉴定与加固必须按本标准规定的抗震设防要求进行。
4.2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的比例尺为1:400万,不应放大使用。
4.3 下列工程或地区的抗震设防要求不应直接采用本标准,需做专门研究。
a) 抗震设防要求高于本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抗震设防要求的重大工程、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工程、核电
站和其他有特殊要求的核设施建设工程;
b) 位于地震动参数区划分界线附近的新建、扩建、改建建设工程;
c)某些地震研究程度和资料详细程度较差的边远地区;
d)位于复杂工程地质条件区域的大城市、大型厂矿企业、长距离生命线工程以及新建开发区等。
汶川地震有多可怕
汶川地震竟然造成长达三百多公里的地表破裂,破裂时间持续约80秒。根据中国地震局修订后的数据,5·12汶川地震的面波震级为8.0级。根据日本气象厅的数据,5·12汶川地震的地震波确认共环绕了地球6圈。地震波及大半个中国以及亚洲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国北至内蒙古,东至上海,西至西藏,南至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等地区均有震感,中国之外的泰国、越南、菲律宾和日本等国均有震感。5·12汶川地震严重破坏地区约50万平方千米,其中,极重灾区共10个县(市),较重灾区共41个县(市),一般灾区共186个县(市)。截至2008年9月25日,5·12汶川地震共计造成69227人遇难、17923人失踪、374643人不同程度受伤、1993.03万人失去住所,受灾总人口达4625.6万人。5·12汶川地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灾害损失最重、救灾难度最大的一次地震。地震强度:根据中国地震局修订后的数据,5·12汶川地震的里氏震级为8.0级;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修订后的数据,5·12汶川地震的里氏震级为8.0级,矩震级为7.9级。根据欧洲地中海地震台网中心修订后的数据,5·12汶川地震的矩震级为7.9级;日本气象厅测定5·12汶川地震的面波震级是7.9级。
汶川地震有多可怕
汶川地震竟然造成长达三百多公里的地表破裂,破裂时间持续约80秒,造成六万多人遇难,是中国最大的一次地震。根据中国地震局修订后的数据,512汶川地震的面波震级为8.0级。根据日本气象厅的数据,512汶川地震的地震波确认共环绕了地球6圈。512汶川地震严重破坏地区约50万平方千米,其中,极重灾区共10个县(市),较重灾区共41个县(市),一般灾区共186个县(市)。截至2008年9月25日,512汶川地震共计造成69227人遇难、17923人失踪、374643人不同程度受伤、1993.03万人失去住所,受灾总人口达4625.6万人。512汶川地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灾害损失最重、救灾难度最大的一次地震。汶川地震特点:汶川地震在地震过程和动力特征上表现出以下主要特征:震级高,震源浅。地震震级达8.0级,震源深度小于20千米。具有面状震源的特点,破裂带长达近300千米。汶川地震的发生具有沿破裂带持续累进性破坏的特点。震源从映秀开始,沿映秀一北川断裂向北东经彭州、北川、江油至青川及其以北迅速破裂。并在沿途剪断若干由断裂的错列和转折形成的局部“锁固段”,释放大量能量,形成面状震源,所形成的地表破裂带长达近300千米,并激活带动了龙门山前山断裂安县—灌县断裂形成近100千米长的地表破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