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anshibian,西安事变的结果是什么

时间:2024-08-27 23:26:52编辑:揭秘君

西安事变的结果是什么

  西安事变是张学良和杨虎城为了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目的,在西安发动“兵谏”的一次 历史 事件,那么你了解西安事变吗?以下是我为你整理的西安事变的结果,希望能帮到你。


  西安事变的结果
  张学良是一个非常爱国的英雄人物,他自己觉得蒋介石的政策并不是很合理,在多次劝阻而被拒绝的情况下,站到了中共的队伍中,对蒋介石发动了西安事变,而西安事变的发生也让之间的局势发生根本变化,那么西安事变结果怎样呢?

  人们总是讨论西安事变如何的重要,可是西安事变结果如何呢?西安事变的结果其实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说明。首先西安事变的结果就是国内的矛盾暂时软化,两党之间再一次开展合作,当前的情况就是统一战线终于顺利的形成。

  而西安事变的结果还有一个方面,当时张学良护送蒋介石离开西安,可是蒋介石最后却改变了原来的 决定 ,将张学良扣押在南京不予放回,并且还将张学良送上审判法庭,虽然最后西安事变的结果是张学良并没有坐牢,可是他手下的部队却在此期间被蒋介石重新洗牌改编。

  除此之外西安事变结果还是比较理想的,中共再也不用像从前一样被两头夹击了,两党共同合作让抗日的压力少了许多,更重要的是中共得到了喘息修整的时机,这一点不管对于抗日还是恢复实力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日军方面却并不看好西安事变的结果,他们认为这是蒋介石已经完全面对抗日,而中方的力量一定会因此加强,与此同时中日两国之间的矛盾变得更加突出,全面战争在最后还是提前爆发了,日军侵略的速度越来越快也给中国境内造成了一度的慌乱。
  西安事变对世界的影响
  西安事变之所以被称为一次重大的历史变革,主要原因不仅是因为国内,而且西安事变对世界的影响也是存在的。张学良为了迫使蒋介石能够答应停止内战,策划这次事变的发生,西安事变对国内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然而西安事变对世界的影响要怎么说明呢?

  西安事变对于世界的影响可以从多方面来说明,首先在西安事变之前, 国际 上就曾经组织过会议,针对世界法西斯这一事件也做了深刻的分析,认为在这种残暴的列强主义面前,建立一条统一而且同步的战线是十分必要的,那么西安事变对于世界的影响就出现了。日本的侵略行为也属于上述针对的问题当中,而西安事变主要就是想要达成一致的对外战线,从而抵抗并且破坏掉日本的不良企图,这样看来西安事变对于世界的影响是非常重大的。

  除此之外西安事变对世界的影响还可以从国际上形成的格局来说明。当时日本的野心是很大的,不仅是对中国就是对苏美也存在假想,甚至曾经想要通过占领中国而达到称霸世界这个狂妄的目的,苏联对于西安事变也是极其关注的,若是西安事变并不存在,中国就有可能因为内战从而导致被占领的最后结局,到时候苏美等国家是否还安然存在就是个未知的了。

  上述西安事变对世界的影响都是真实存在的,而且通过西安事变而导致遏制日本的侵略,也能使法西斯远离各个国家。
  西安事变的根本原因
  西安事变是一次伟大的历史变革,对于当时的社会和战争情况都有很大的意义,同时也正是因为西安事变终于停止了已经持续了十年的内战,大家都知道西安事变可以说是张学良一手策划和主导的,但是西安事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

  表面上看西安事变的根本原因似乎是因为张学良不同意蒋介石的政策,认为攘外安内才是最应该做好的,所以才用西安事变来逼迫蒋介石划定统一战线,但是这是西安事变的根本原因吗?其实刚刚说的只是这次事变的一个直接原因罢了,至于西安事变的根本原因还应该从大局着手。

  在讨论西安事变的根本原因之前,先来看一下当时的社会和战争背景。那时候日军已经在中国土地上十分的猖獗了,可是共产党几次作战都没有获得什么明显的成效,而北平又不断的有各种游行和示威的活动,希望国家可以停止内部的争斗,转而将外敌打退才是最主要的,但是蒋介石的态度却是十分强硬的,他认为必须先将国内的矛盾解决之后才开始开展对外作战,这样一来就和许多爱国人士的想法发生了冲突。

  其实以上的种种现象已经早已表明,那个时期中日之间巨大矛盾已经成为主要的矛盾了,在这个主要矛盾面前内战这种事情已经算不上那么严重,当前最应该做的就是解决主要矛盾。这样看来西安事变的根本原因其实就是中日之间的矛盾已经上升为社会上的主要矛盾,解决这个矛盾是迫在眉睫了。

猜你喜欢:

1. 西安事变80周年1500字观后感 西安事变80周年心得体会

2. 西安事变简介

3. 西安事变80周年感想 西安事变80周年心得体会

4. 国旗下讲话稿:西安事变范文3篇


西安事变的起因经过结果

西安事变起因经过和结果是什么?我为大家带来了答案,大家赶快跟随我一起来了解起西安事变吧。 起因经过结果 起因:在全国抗日浪潮的感召和中国共产党的争取下,张学良、杨虎城与红军停战。蒋介石到西安督促张、杨进攻陕北红军,张、杨苦劝蒋介石联共抗日未果。经过:1936年12月12日,张、杨扣押了蒋介石,实行“兵谏”,逼蒋抗日,即为“西安事变”。结果:周恩来等到西安谈判,蒋介石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历史意义;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西安事变经过介绍 西安事变经过说起来还是比较复杂的,首先张学良召集了手下所以的军队,然后说明了这次兵谏的意义和时间,这表面他已经下了非常大的决心,而他将这次事变定义为兵谏,这个说法在西安事变的经过中也埋下了伏笔。第二天清晨张学良带领着士兵准备将蒋介石扣押,活捉后又再次扣留了许多国民党内部高官,这样一来也预示着西安事变的经过已经正式开始了。 在西安事变的经过中还曾经险些爆发武装冲突,国民党劝说无效开始向各界申请进行讨伐活动,张学良为了避免更加的冲突于是释放了蒋鼎文。西安事变的经过同时也在国际上引起了很大的震惊,世界各国纷纷表示十分的惊诧,之后在张学良的公馆内还进行了一场谈判,但是张学良在周恩来的协调之下,终于让蒋介石答应了停止国内争斗的条件,虽然在西安事变的经过中是他亲自扣押了蒋介石,但是在释放的时候他却要求亲自护送蒋介石离开,然而最后的结果却是他被扣押在南京。 重大历史意义和深远影响 西安事变”,是中国历史的重大转折点,从而挽救了民族危机,促成了“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乃至革命的成功奠定了基础。革命导师列宁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忘记过去就等于背叛。” 是的,就是刚刚过去的日子,他们早已溶入中华民族的历史,是每一个中华儿女都应铭记于心的日子。我们应该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它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汗水换来的。 我们今天在这里纪念这个伟大而神圣的历史时刻,就要不忘历史,不忘过去,缅怀先烈。更重要的是我们大家秉承革命先烈的遗志和革命精神,继续艰苦奋斗,顽强拼搏,为中华民族振兴而努力奋斗。 以上就是我为大家找来的西安事变相关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西安事变 名词解释

西安事变,又称双十二事变,是张学良、杨虎城为挽救民族危亡、劝谏蒋介石改变“攘外必先安内”的既定国策、停止内战一致抗日,毅然在临潼对蒋介石实行“兵谏”,扣留来陕督战的蒋介石,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亦称双十二事变。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准备了必要的前提,成为由国内战争走向抗日民族战争的转折点。事件结果:1936年12月24日,蒋介石签订六项协议,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合抗日的主张。12月25日,蒋介石最后获得释放,事件得以和平解决,张学良陪蒋介石夫妇回到洛阳,后转飞南京。 张学良:12月26日,到南京后,张学良不幸被扣,由大陆到台湾,失去了自由。 杨虎城:杨虎城被蒋介石长期囚禁,1949年9月17日在重庆惨遭杀害。军队:东北军被分拆瓦解,十七路军被取消。社会评价:西安事变及其和平解决,对促成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起了重要的作用。西安事变的发生和和平解决,成为时局转换的枢纽。它粉碎了亲日派和日本帝国主义的阴谋,对推动国共再次合作、团结抗日,起了重大作用。从此,十年内战的局面基本结束,国内和平初步实现。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西安事变

名词解释:西安事变

总纲:西安事变,又称“双十二事变”。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为了达到劝谏蒋介石改变“攘外必先安内”的既定国策,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目的,在西安发动“兵谏”。1936年12月25日,在中共中央和周恩来主导下,以蒋介石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而和平解决。概述:时任西北剿匪副总司令、东北军领袖张学良和时任国民革命军第十七路军总指挥、西北军领袖杨虎城在西安华清池发动“兵谏”,扣留了时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和西北剿匪总司令的蒋介石,时称“西安兵谏”。在中共中央和周恩来同志的主导下,最终以蒋介石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而和平解决,促成了第二次国共合作。影响: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时局转换的枢纽,十年内战的局面由此结束,第二次国共合作初步形成,抗日民主统一战线初步形成,成为国内战争走向抗日民族战争的转折点。扩展资料:西安事变后,张学良送蒋介石回南京秘密软禁起来,由大陆到台湾,失去了自由;杨虎城被蒋介石长期囚禁,1949年9月17日在重庆惨遭杀害。东北军被分拆瓦解,十七路军被取消。西安事变后蒋介石停止了”安内攘外“政策,迫使国民政府进行国共第二次合作,建立了苏联所期望的抗日统一战线。西安事变的发生及和平解决,基本结束了长达十年的内战,开始了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一致抗日的新阶段,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抗日热情,奠定了全民族抗战的基础,成为由国内战争走向抗日民族战争的转折点,成为时局转换的枢纽。西安事变是中国由内战到抗战的转折点,是中国由分裂到统一的转折点,是中国社会政治由专制到逐步民主的转折点。由这一系列转折,奠定了抗日战争胜利的基础。同时,中国共产党获得了合法生存与喘息休整、壮大的机会,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人民的革命力量开辟了发展壮大的前景,确立了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社会发展中的领导地位和核心地位。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西安事变

西安事变的意义是什么

问题一:西安事变的积极意义 先,西安事变的爆发结束了国共两党长期斗争的状态,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调动了全民族抗战的 *** ;其次,西安事变最终让南京国民 *** 改变了“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集中力量抗战;最后,“国共第二次合作、一致抗日,是当时日本侵略军所不愿意看到的。”所以,西安事变在事实上迫使日本放缓了侵略步伐。

问题二:西安事变的历史意义? 中国 *** 方面的评价
西安事变是张学良在九一八事变后的不抵抗被全国人民谴责的情况下,受 *** 唆使进而不满“先剿共、再抗日”,于1936年年底在西安挟持蒋中正,提出停止剿共、改组 *** 、出兵抗日等八项主张。西安事变使得国民 *** 停止剿共、联共抗日,导致 *** 的抗日准备被迫中断,全面抗日提前爆发;另一方面使 *** 起死回生,获得喘息机会,酿成抗战胜利后的全面叛乱。

中国 *** 方面的评价
由于西安事变的发生及其和平解决,最终结束了十年内战,实现了国内和平,促成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发动了全民的抗日战争,并坚持八年直至胜利。
周恩来对张学良的评价是:“民族英雄、千古功臣

问题三:西安事变的意义50字 历史老师回答您
西安事变本身没什么意义可言。但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却有跨时代的意义。
西安事变及其和平解决基本结束了长达十年的内战,开始了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一致抗日的新阶段,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抗日热情,奠定了全民族抗战的基础,成为由国内战争走向抗日民族战争的转折点,成为时局转换的枢纽。

问题四: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有什么重要意义? 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问题五:西安事变的结果怎样?它的解决有什么重大意义? 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西安事变后促成了国共第二次合作,建立了抗日统一战线。
西安事变后中国 *** 获得了休整的机会。
西安事变后,日本军部认为蒋中正已接纳了抗日的意见,国民 *** 的抗日政策必将开始加强。 因而侵华的速度也为之加紧,并在在西安事变后之七个月发动卢沟桥事变,而中日战争全面开始。请采纳谢谢

问题六:你能说说西安事变的历史意义是什么吗/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对推动国共两党停止内战,再度合作,起了重大的历史作用成为有国内战争走向抗日长的历史转折点,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如果能帮到你请采纳吧

问题七:一句话概论西安事变的意义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国内和平的基本实现,是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实施的重大胜利。它对推动国共两党再次合作、团结抗日,起了重大的历史作用,成为由国内革命战争走向抗日民族战争的转折点。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成了时局转换的枢纽,表明在新的形势下的国内的合作形成了,全国的抗日战争发动了。


什么是西安事变

一、简介:西安事变又称双十二事变,是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为了达到劝谏蒋介石改变攘外必先安内的既定国策,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目的,在西安发动兵谏的历史事件。1936年12月25日,在中共中央和周恩来主导下,以蒋介石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而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准备了必要的前提,成为由国内战争走向抗日民族战争的转折点。

二、评价:由于西安事变的发生及其和平解决,最终结束了十年内战,实现了国内和平,促成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西安事变的事件过程

1936年12月12日,时任西北剿匪副总司令的东北军领袖张学良和时任国民革命军第十七路总指挥的西北军领袖杨虎城在西安发动兵变,扣留时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和西北剿匪总司令的蒋中正,以逼蒋“停止剿共,改组政府,出兵抗日”。事变最终以蒋中正被迫接受停止剿共一致抗日的主张而告和平解决,促成第二次国共合作。 扩展资料:影响:西安事变及其和平解决在中国社会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为中国社会的发展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它的发生及和平解决,基本结束了长达十年的内战,开始了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一致抗日的新阶段,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抗日热情,奠定了全民族抗战的基础,成为由国内战争走向抗日民族战争的转折点,成为时局转换的枢纽。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西安事变

详细了解西安事变

西安事变的时间和地点:

1936年12月12日西安

参与西安事变的主要部队:

张学良的东北军和杨虎城的十七路军

西安事变的关键人物:

张学良、杨虎城、周恩来、蒋介石、宋美龄、宋子文

西安事变的影响:

主要促成了国共第二次合作,抗日统一战线的形成 。

直接参与事件或谈判的人物:

何应钦、陈诚、蒋鼎文、张冲、陈立夫、邵力子、陈调元、卫立煌、朱绍良、邵元冲、端纳、潘汉年、宋庆龄、于学忠、高福源、王以哲


西安事变发生在哪一年?

西安事变发生在1936年。事件背景主要是劝说蒋介石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当时,张学良与杨虎城在临潼对蒋介石实实行的兵谏,扣留了蒋介石,后来就发生了轰动一时的西安事变。后来就宣扬停止内战,联合共产党共同抗日的主张,西安事变的发生,也是解决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为国内战争到对外抗日的转折点。发生西安事变的原因。当西安事变的爆发,主要原因还是要蒋介石为能够和共产党一起去抗日,而张学良等人主张的攘外的政策,才导致西安事变的爆发。西安事变的发生,停止了发生内战,为中国人民共同抗日的热情更加的努力。西安事变的过程。在1936年8月份,国民政府特务逮捕秘书,东北学生代表和地下党员,当时发生的事件叫做艳晚事件,后来张学良也是和蒋委员长通电话亲自镇压这种事件的发生,后来在同年12月份,就召见了东北军和十七路军的将领宣布进行兵谏,在到事件解决之后,主张共同抗日,一致对外。西安事变的结果。不过西安事变也迫使了与国民政府的合作,不紧促进了国共合作的目的,而且还能够共同的去对付日本人,对于日本人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我们不能忘记,我们要铭记历史给我们带来的教训。现在社会发展迅速,生活非常快乐,我们不紧要感谢那些为国家和民族付出的将士还要感谢共产党的领导,感谢他们为现在的生活付出艰苦的努力和奋斗。所以我们现在要珍惜目前的生活给我们带来的快乐,更要铭记历史给我们的惊醒,要珍惜时间和身边的人,要努力为国家做贡献。

西安事变发生在哪一年?

西安事变发生在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发生于1936年12月12日,所以又称“双十二事变”。张学良和杨虎城为了达到劝谏蒋介石改变“攘外必先安内”的既定国策,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目的,在西安发动“兵谏”。西安事变的意义西安事变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西安事变的爆发时间很短,但是几乎改变了当时中国的历史,对当时以及后来的中国历史进程发挥了非常大的作用。西安事变已经过去80年了,这80年里,我们国家和整个世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历史的教训值得汲取:任何时候,民族和国家的利益,都应该高于党派的利益,尤其是在民族和国家遭受危难之时。

名词解释,西安事变

西安事变,又称“双十二事变”,是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为了达到劝谏蒋介石改变“攘外必先安内”的既定国策,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目的,在西安发动“兵谏”的历史事件。
1936年12月25日,在中共中央和周恩来主导下,以蒋介石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而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准备了必要的前提,成为由国内战争走向抗日民族战争的转折点。


上一篇:泰国版不一样的美男子,泰剧《不一样的美男子》在哪可以看啊?

下一篇:kevin martin,马丁内斯身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