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发展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产业?
(一)培育壮大市场主体
1.培育骨干文化企业
2.扶持中小文化企业
(二)转变文化产业发展方式
1.鼓励集聚发展
2.促进产业融合
3.打造文化品牌
(三)优化文化产业布局
1.加强文化产业区域布局
2.统筹城乡文化产业发展
3.培育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
(四)加强文化产品创作生产的引导
1.坚持正确创作生产方向
2.鼓励文化创新
3.完善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
(五)扩大文化消费
1.培育文化消费习惯
2.改善文化消费条件
3.促进文化消费升级
(六)推进文化科技创新
1.加强对传统文化产业的技术改造
2.加快推进新兴文化产业发展
3.发挥科技项目的支撑引领作用
4.推进文化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七)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
(八)健全投融资体系
1.推进银行业全面支持文化产业
2.发挥资本市场作用
3.促进文化产业投资
4.完善文化产业投融资配套服务
(九)强化人才支撑
1.加强培训教育
2.完善人才政策
(十)推动文化产业“走出去”
1.提高文化产品和服务质量
2.鼓励文化企业开拓区外市场
3、加强地区文化产业交流合作
三、重点行业
(一)演艺业
(二)游戏业
(三)文化旅游业
(四)艺术品业
(五)工艺美术业
文化产业,民族文化产业的区别
在我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概念是由2002首次提出的。一般而言,二者不同为:文化事业是为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或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在文化领域从事研究创作精神产品生产和公共文化服务的公益性组织机构。而文化产业是指从事文化产品生产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业。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区别在于以下几点:(1)生产目的不同。文化事业部门是生产公共产品,以国家意识形态需要为主,具有很强的社会公益属性和意识形态属性,经济效益不作为首要目的。文化产业部门是为市场生产文化商品,以市场需要为主,以盈利为主要目的,同时也具有一定的社会公益属性意识形态属性。(2)资本来源不同。文化事业由国家机关或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因此其生产资本主要由国家或社会提供。而文化产业的资本则由生产文化产品和提供服务的行业来提供,市场经济制度下的所有经济成分都可以介入,来源更广,发展潜力也更大。当然目前也有政府和社会、企业合作的项目,又称PPP模式,即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是公共基础设施中的一种项目运作模式。在该模式下,鼓励私营企业、民营资本与政府进行合作,参与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3)管理体制不同。文化事业通常实行公益性管理体制,其机构多为政府部门的附属单位,以行政方式管理。2020年事业单位改革,将现有事业单位按照社会功能划分为承担行政职能、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和从事公益服务三个类别。对承担行政职能的,逐步将其行政职能划为行政机构或转为行政机构;对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逐步将其转为企业;对从事公益服务的,继续将其保留在事业单位序列,强化其公益属性。
如何挖掘少数民族地区文化艺术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然而很多地方的少数民族文化,作为中华文明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却遭遇日渐颓靡,濒临消失的危险。如何拯救这些文化,不仅是当前中国社会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所有人都要反思和思考的。致力于传承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的音乐人熙道,给出了自己的答案:要让少数民族文化回春,只有“真正走进去,用心走出来”这一条路。
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孕育了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然而时至今日,随着商业文化的泛滥,少数民族文化正经历着被淘汰的危险。陈寅恪先生在上世纪50年代断言:“文化关乎民族的盛衰。”这并非危言耸听,放眼全球,美国和日本之所以能够成为强国,与他们繁荣的文化产业分不开,好莱坞电影、日本动漫,已经成为地球村的文化符号。中国要重现盛世,屹立于世界之巅,就要让少数民族文化发扬光大,就要丰富中华文明的文化多样性,就要用文化强国战略来实现中国梦,
对于少数民族文化的挖掘,不少人已经开始行动。熙道举例说,作家冯骥辗转于天津,山西等多个地方,致力于地方传统文化的保护;张艺谋、陈凯歌、杨丽萍等执导的《印象云南》、《印象丽江》、《印象刘三姐》等大型实景歌舞表演,让民族服饰和民族舞蹈重新释放魅力……不少具有社会责任感的艺术家已经投身于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的挖掘中,他要做的,就是通过自己的行动,呼吁更多人投入进来。
对于如何挖掘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熙道直言没有捷径,只有“走进去,走出来”这一条路。走进去要自己身体力行,真正深入到少数民族地方去,哪怕这个地方多偏僻,也要走访村舍农户,好好记录当地的风土人情,领略当地的自然风光。走进去靠的是投入的时间和精力,否则没有办法真正浸入到少数民族文化的汪洋里,也就没有丰富的收获。走出来要用心,意思是要想好如何让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少数民族文化能够发扬出去,这需要的是心思和思考,是要想好办法,怎样让外界接受这些文化瑰宝。就好比《印象云南》等大型实景歌舞表演,就以非常好的形式,向外界介绍了云南的少数民族服饰和舞蹈。
“走进去,走出来”看似简单,在“素食主义”和“拜金文化”盛行的当下,要静下心来做到这一点,却很难。然而熙道通过自己的音乐作品,践行着自己对于少数民族文化的责任。《我要去红河》促使云南红河的少数民族文化进一步为大家所熟知;《胡杨水乡》使得很多人陶醉于新疆泽普的少数民族文化;《哈尼姑娘》让大家在中国好声音“哈尼王子”李维真之后,再一次感受到了这个民族的的细腻情感……
熙道说,他正在发起一个全国性的少数民族文化保护工程,叫做“我为民族献支歌”系列活动。
通过向全国征集描写不同民族的歌词,着力挖掘展现每个少数民族的健康生活的精神风貌。通过歌曲创作与发布,让更多的受众关注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从而让民间的宝贵艺术文化在传播中得到传承与发扬。
民族文化作用?
1.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
2.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政治,给与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
3.不同的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影响不同,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也不同.不同民族的文化,影响不同民族...
4.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
传统文化有哪些?
传统文化有剪纸、戏曲、传统手工工艺等,数不胜数。中国戏曲主要是由民间歌舞、说唱和滑稽戏三种不同艺术形式综合而成。它起源于原始歌舞,是一种历史悠久的综合舞台艺术样式。经过汉、唐到宋、金才形成比较完整的戏曲艺术。它由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表演艺术综合而成,约有三百六十多个种类。它的特点是将众多艺术形式以一种标准聚合在一起,在共同具有的性质中体现其各自的个性。中国戏曲是一种高度综合的汉族民间艺术。这种综合性不仅表现在它融汇各个艺术门类(诸如舞蹈、杂技等)而出以新意方面,而且还体现在它精湛涵厚的表演艺术上。各种不同的艺术因素与表演艺术紧密结合,通过演员的表演实现戏曲的全部功能。其中,唱、念、做、打在演员身上的有机构成,便是戏曲的综合性的最集中、最突出的体现。唱,指唱腔技法,讲就“字正腔圆”;念,即念白,是朗诵技法,要求严格,所谓“千斤话白四两唱”;做,指做功,是身段和表情技法;打,指表演中的武打动作,是在中国传统武术基础上形成的舞蹈化武术技巧组合。
中国传统文化包括哪些?
中国传统文化包括:文化方面:中国书法、篆刻印章、文房四宝(毛笔、墨、砚台、宣纸)、古文、诗、词。艺术方面: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拓展资料】1、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成果根本的创造力,是民族历史上道德传承、各种文化思想、精神观念形态的总体。中华传统文化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为主体,中国约5000年历史中延绵不断的政治、经济、思想、艺术等各类物质和非物质文化的总和。中华传统文化亦叫华夏文化、华夏文明,是中国5000年优秀文化的统领。而流传年代久远,分布广阔,文化是宇宙自然规律的描述,文化是道德的外延;文化自然本有,文化是生命,生命是文化;文化是软实力,是决定一切的内在驱动力;文化又是社会意识形态,是中华民族思想精神,是社会政治和经济的根本。2、中国书法是一门古老的汉字的书写艺术,从甲骨文、石鼓文、金文(钟鼎文)演变而为大篆、小篆、隶书,至定型于东汉、魏、晋的草书、楷书、行书等,书法一直散发着艺术的魅力。中国书法是一种很独特的视觉艺术,汉字是中国书法中的重要因素,因为中国书法是在中国文化里产生、发展起来的,而汉字是中国文化的基本要素之一。以汉字为依托,是中国书法区别于其他种类书法的主要标志。3、篆刻艺术,是书法(主要是篆书)和镌刻(包括凿、铸)结合,来制作印章的艺术,是汉字特有的艺术形式。篆刻兴起于先秦,盛于汉,衰于晋,败于唐、宋,复兴于明,中兴于清。迄今已有三千七百多年的历史。4、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的文书工具,即笔、墨、纸、砚。文房四宝之名,起源于南北朝时期。历史上,“文房四宝”所指之物屡有变化。在南唐时,“文房四宝”特指安徽宣城诸葛笔、安徽徽州李廷圭墨、安徽徽州澄心堂纸,安徽徽州婺源龙尾砚。自宋朝以来“文房四宝”则特指宣笔(安徽宣城)、徽墨(安徽徽州歙县)、宣纸(安徽宣城泾县)、歙砚(安徽徽州歙县)、洮砚(甘肃卓尼县)、端砚(广东肇庆,古称端州),元代以后湖笔(浙江湖州)渐兴,宣笔渐衰,改革开放后,宣笔渐渐恢复了生机。安徽宣城是我国文房四宝最正宗的原产地,是饮誉世界的“中国文房四宝之乡”,所产的宣纸(泾县)、宣笔(泾县/旌德)、徽墨(绩溪/旌德)、宣砚(旌德)举世闻名,为历代文人墨客所追捧。5、民族音乐就是产自于民间,流传在民间的,表现民间生活,生产的歌曲或乐曲。中国的民族音乐艺术是世界上非常具有特色的一种艺术形式。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文明中,创造了大量优秀的民族音乐文化,形成了有着深刻内涵和丰富内容的民族音乐体系。这一体系在世界音乐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我们要认识中国音乐,不能仅仅会唱一些中国歌曲,听几段传统乐曲,还必须从民族的、历史的、地域的角度去考察中国音乐,了解中国音乐,从而真正理解中国音乐的内涵,了解它在世界音乐体系中的地位和历史价值。6、中国民族音乐分为:民间歌曲、民间歌舞音乐、民间器乐、民间说唱音乐和民间戏曲音乐。7、中国少数民族戏剧是指中国各少数民族特有的戏剧,主要有藏剧、白剧、壮剧、侗剧、傣剧、苗剧、彝剧、布依戏、毛南戏等。8、古文是指春秋战国及其以前古书上的文字。许慎在《说文解字·叙》中说:“周太史籀著大篆十五篇,与古文或异。”把古文与大篆相提并论,说古文是史籀以前的文字的通称。由于古人无笔墨,于是就用竹签点漆,在竹筒上写字,称为书契文,亦叫竹简书。因竹硬漆腻,书写不流利,写出的字头粗尾细,象蝌蚪之形,故叫蝌蚪书或蝌蚪文。凡是竹简漆书,都可以叫蝌蚪文,不一定非仓颉所书不是蝌蚪文。古文主要是指《易经》《论语》《春秋》《尚书》《周礼》《吕氏春秋》《孝经》等等古书上的文字,是比较早的笔书文字。9、诗经在篇章结构上多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其主要表现手法有3种,通常称为:赋、比、兴。人们把《诗经》的内容编排和表现手法称为:风 雅 颂,关于《诗经》中诗的分类有“四始六义”之说。“四始”指《国风》、《大雅》、《小雅》、《颂》的四篇列首位的诗。“六义”则指“风、雅、颂,赋、比、兴”。“风、雅、颂”是按音乐的不同对《诗经》的分类,“赋、比、兴”是《诗经》的表现手法。《诗经》多以四言为主,兼有杂言。10、词是一种诗的别体,萌芽于南朝,是隋唐时兴起的一种新的文学样式。到了宋代,经过长期不断的发展,进入到词的全盛时期。词最初称为“曲词”或者“曲子词”,别称有:近体乐府、长短句、曲子、曲词、乐章、琴趣、诗余等,是配合宴乐乐曲而填写的歌诗,词牌是词的调子的名称,不同的词牌在总句数、句数,每句的字数、平仄上都有规定。【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传统文化
论文题目:民族文化和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 怎么写?
民族文化和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中国作为一个拥有五千年文化的文明古国其所蕴含的历史价值是不可估量的。随着改革开放至今中国突飞猛进的发展逐渐向合理化、健康化的转变文化传承玉创新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也逐渐凸显出来。合理推进文化传承与创新不仅仅是发展的需求也是人们精神文化的需求更是社会的需求。
文化是根文化是魂文化是力文化是效。文化不仅仅承载着人的智慧与创新也启迪着人们走向进步。以人为本的一代又一代的传承行为是民俗文化的重要动力如果民俗文化一旦离开了这种世代相承的机制就等于失去了生命。但是怎么样才能更好的做到文化传承与创新呢这又是我们继续探索 的问题。所以针对目前状况我国首先应该做好以下几点
首先坚持以人为本做好保护民俗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实践工作。加大有关部门投资与建设做好对民俗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存本体保护积极探索民促文化与非物质文化延续、发展所相关的各种传承机制。
其次加大政府扶持力度鼓励文化产业创新发展使文化产业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与此同时加大教育宣传做好民族文化宣传工作把民族文化教育带进校园、带进家庭、带进社会。文化软实力因经济活力而产生、兴盛反过来又增强了经济活动又因为文化产业是典型的朝阳产业、绿色产业、低碳产业所以加大影业等传统文化产业的发展不仅仅能够做大GDP更能够做优GDP。
再次合理引导和控制民族文化健康发展。在社会文化发展的飞速进程中低俗文化的发展也是伴随其中其不仅仅影响着人们群众的正确意识和观念也对青少年产生了不良的影响所以政府及相关部门应该加大监管力度正确引导文化健康发展建造一个民族文化发展的良好环境来促进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最后积极探索社会主义新文化、新形象促进文化传承、文化承载着恩明和梦想更是与时俱进的产物更需要我们我们结合当代人们发展的需求来探索推动以至与给文化增添活力和动力使文化更好的传承与创新。
让我们以是十八大为宗旨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大旗帜更加紧密地团结在党中央周围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不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之余新胜利共同创造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更加幸福和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