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类网站有哪些
1、广达电脑广达电脑(Quanta)很少会抢先报道新闻,但他们会比其他人更广泛地探索一个话题,超越肤浅的理解,为你提供一个新发现的真实内部视角。“广达电脑”几年来一直在威胁要夺取世界第一科学网站的位置,而在2018 年,他们做到了。2、自然新闻自然新闻 (Nature News)的报道一如既往地堪称典范,尽管数量似乎在减少。他们重新设计的网站也显得杂乱无章。《自然》杂志连续两年蝉联榜首,但在今年的榜单中却失去了桂冠。3、《科学杂志》《科学杂志》(Science Magazine)是美国首屈一指的科学杂志,同时也是了解最新进展的最佳网站之一。毫无疑问,读者在科学新闻网站上读到的内容是准确的,而且内容丰富。除了科学发现,读者还会看到学术界和科学与政治的交叉的广泛报道。4、科学新闻科学新闻(Science News)是今年榜单上的大赢家,跃升四位。读者一直钦佩他们的报道和干净的网站。在2018年,网站提供了更多读者一直渴望的智能内容。5、技术的艺术技术的艺术 (Ars Technica)的作者经验丰富、 可靠且善于批评。虽然这个成立于1998年网站通常关注以技术为中心的科学新闻,但它们涉及各种各样的主题。特别要注意的是,可以在该网站上找到科学和空间政策方面的独家新闻和报道。
国外科普网站(世界十大科学类网站)
纵观世界互联网,大量不合标准的科学内容会让读者头晕目眩。太多的网站充斥着复制和抄袭的新闻稿,或者完全懒惰、炒作或误导性的报道。 “真实科学”网站(RealClearScience)的工作是过滤掉所有垃圾,为网友带来最相关、最有趣、最准确的科学新闻和观点。在2018年的“世界十大科学技术网站”评选过程中,评委们注意到一些网站脱颖而出。以下是评选出的2018年最受欢迎的科学网站。 1 Quanta 很少会抢先报道新闻,但他们会比其他人更广泛地探索一个话题,超越肤浅的理解,为你提供一个新发现的真实内部视角。 Quanta网站的文章配图也是充满了艺术感 传送门: Nature News 的报道一如既往地堪称典范,尽管数量似乎在减少。他们重新设计的网站也显得杂乱无章。《自然》杂志连续两年蝉联榜首,但在今年的榜单中却失去了桂冠。 nature网站首页 nature中有关中国科学发现的专题页 传送门: https://www.nature.com/news 3 Science Magazine 是美国首屈一指的科学杂志,同时也是了解最新进展的最佳网站之一。毫无疑问,读者在科学新闻网站上读到的内容是准确的,而且内容丰富。除了科学发现,读者还会看到学术界和科学与政治的交叉的广泛报道。 网站的专题以A-Z字母命名,包含野生动物、癌症、基因、引力波等一系列科技话题 传送门: https://www.sciencemag.org/ 4 Science News 是今年榜单上的大赢家,跃升四位。读者一直钦佩他们的报道和干净的网站。在2018年,网站提供了更多读者一直渴望的智能内容。 网站还特意设置了面向学生群体科技知识 传送门: https://www.sciencenews.org/ 5 传送门: https://arstechnica.com/ 6 传送门: https://gizmodo.com/ 7 Discover是一本长期发行的科学杂志,于2018年在网上取得了巨大进展,这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一支由专注的年轻科学作家组成的全新的、才华横溢的团队。匿名的博客Neuroskeptic也发表了一些关于神经科学最聪明的内容。 传送门: http://discovermagazine.com/ 8 拥有173年历史的《科学》杂志从来没有进入过这个国际评比的前十名,但今年 Scientific American 却以一种令人瞩目的方式进入了前十名,它拥有一个简洁漂亮的网站,内容丰富,有经验的作家和科学家定期撰写博客。 传送门: https://www.scientificamerican.com/ 9 Cosmos的期刊杂志 Cosmos的网站首页 传送门: https://cosmosmagazine.com/ 10 Live Science 在过去的许多年,该网站一直是可获得准确的科学新闻的可靠网站。在2018年继续发布非常棒的内容,并且有一种特别的技巧,能够让其他媒体错过的科学报道曝光。 传送门: https://www.livescience.com/
科普类网站有哪些
科普类网站有:1、百度百科:百度百科是百度公司推出的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网络百科全书。其测试版于2006年4月20日上线,正式版在2008年4月21日发布,截至2020年10月,百度百科已经收录了超2100万个词条,参与词条编辑的网友超过717万人,几乎涵盖了所有已知的知识领域。2、微科普:《微科普》是专注于科普知识传播的高层次科普媒体,自2011年10月上线以来,微科普以分享科普知识为宗旨,致力于构建权威的科普知识数据库。微科普的内容被有关政府部门网站 [2] 、人民网转载 。2019年5月,微科普被《全球智慧数据平台(GSD)》收录,成为《全球智慧数据平台(GSD)》数据源网站。3、中国科普博览:中国科普博览是一个综合性的以宣传科学知识,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为目的大型科普网站。它利用中国科学院科学数据库为基本信息资源。以中国科学院分布在全国各地的一百多个专业研究所为依托,并扩散到全国一些著名的科研机构、科普机构,系统采集全国各具特色的科普信息,内容包括天、地、生、数、理、化等各个学科。4、科普惠农网:科普惠农网是一切为农民服务的公益性网站。是向运城市农民朋友提供各种农资商品、涉农科技和惠农政策等信息。以及向全国各界人士提供我市各村农产品经纪人联络名单和各种农产品最新价格的网站。5、中国科普网:中国科普网实现科普传播内容的全面涵盖,强化与网民的深度互动,宣扬科学理性精神,发挥科普网站在科学普及中的作用,提高公民科学文化素质,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百度百科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微科普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科普博览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科普惠农网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科普网
科普理念啥意思
科普产业化呼唤现代科普理念
在市场经济的格局下,恐怕还得补充一句:“科普太重要了,也不能完全交给距离市场较远的科学文化精英去搞。”应该组织起政府、科学家、科学文化精英、传媒、文化商(出版商)和产业界的联合阵营,按照市场规律,做大科普产业。
对传统科普的反思
我国传统意义上的“科普”指的是科学技术的普及与推广,其目的主要是让受众了解“裸”科学知识和科技成果(所谓“裸”指的是科技知识之上附着内容较少)。这种科普有三个特征:一是“崇高的科技知识”,二是专家表述,三是单向发射。在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今天,在传统科普的路越走越窄的时候,我们有必要对其进行一番检讨,看看问题出在什么地方。
首先考察特征一,现在我们知道,科技并不总那么崇高,英国学者柯林斯把它称之为“狗佬”(Golem,一译勾勒姆)。“狗佬”是人造出来的笨拙怪物,控制得好能保护主人,一旦失控则危害无穷。从克隆人和基因武器的威胁到网络病毒的泛滥,高科技的“狗佬”特征显现无余。其次,科技知识千千万,科技成就万万千,有多少是普通大众必须了然于胸的!黑洞有没有毛,不能帮助我们解决头顶有没有毛的问题。公众在被互联网、数码音像设备和彩屏手机这些高科技产品拉得很近的时候,却可以优哉游哉地远离隐含在这些产品中的“裸”科学知识,因为这些艰深的“裸”科学知识已经在产业化的进程中、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被表述为人人可以把握的简单手指动作。产业界的这种用户至上思想和追求是科普从业者需要认真借鉴的。
再来看第二个特征,科普的专家表述。我国缺乏专业的科普作品生产者,前些年,科普创作基本上由科学家承担。遗憾的是,过去几十年我国的教育是一种工匠式的教育,培养出来的科学家在人文素养方面有严重缺憾,这就造成我国科普的专家表述大部分是“特种工艺”细节的讲解。尽管一些热衷科普的专家,满怀热情,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栩栩如生地描绘出了某些“特种工艺”的细节,但结果让人失望,公众并不领情。每个专家都认为本行知识最有趣,人人都应该掌握,但公众不是堆放知识的杂货铺,公众需要的是精神愉悦,期待在“科普”的帮助下,提升对资源的获取和支配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单就表述而言,在大众已经习惯用手指代替头脑思考、用媒体制造的势场调整自己的情感和价值观的时代,传统的“知识密集型”灌输式的科普也已头撞南墙,到了要考虑科普的策略的时候了。
对霍金的《时间简史》的分析可以为科普出版提供思路。正像有学者所说的,他的这本书几乎所有的人都买,但是很少有人读。《时间简史》显然属于“知识密集型”科普读物,尽管他删除了所有的数学方程式,以防失去读者。但是,这本书仍然很难读懂。那么是什么把《时间简史》变成了畅销书?看来是霍金特殊的人生经历、传媒的热炒和出版商的市场运作,形成了一种“霍金场”,在“霍金场”的作用下,公众去追逐霍金,去拥有《时间简史》。公众从《时间简史》中“学”到的主要不是宇宙学知识,而是科学家的情感、旨趣、态度和价值观。从这个意义上说,《时间简史》是一部真正成功的科普作品。传媒和市场的立体化运作成为科普作品成功表达的要素。很多情况下科普不到位常常是市场不到位。
出于对科普工作意义的深刻理解,一些科学文化界学者们疾呼:“科普太重要了,不能只由科学家来从事。”在市场经济的格局下,恐怕还得补充一句:“科普太重要了,也不能完全交给距离市场较远的科学文化精英去搞。”应该组织起政府、科学家、科学文化精英、传媒、文化商(出版商)和产业界的联合阵营,按照市场规律,做大科普产业。而科普产业的成长,又需要政府改善文化产业的发展环境,加大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相信到了做科普能像做软件一样赚钱的那一天,科普的产销方和客户方的脸上,都能找到开心的笑容。
最后来看传统科普的第三个特征。传统的科普定义不仅决定了知识流动的方向性,还暗示了流动渠道的问题。方向性清晰明了,而流动渠道则复杂得多。市场经济时代,流动渠道的形成和完善有时比知识的优美表达还重要,事实上,正是流动渠道的脱节,制约着科普的成效,我们把渠道模糊的传统科普推广工作描述为“单向知识发射”,其核心是按照科学家单方面的标准选择知识,经他自己认为合适的方式,将深奥的知识包装后,交给别人胡乱发射出去。他想当然地认为这么好的知识发射出去,总会有人被击中。至于被击者是谁、其感受如何,则未被列为关注的重点。
由此,我们可以认为传统科普具有生产型的特征,它脱离了市场,脱离了用户需求,在市场经济的形势下显得越来越不合时宜。
现代科普理念
可以说,科普工作的根本目的在于改善和提高人民群众的精神和物质生活质量。
按照这种理念来思考和规划我们的科普出版,自然会把着眼点放在公众对建立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的需求上,放在衣食住行的质量上,放在就业、升学这些能够帮助公众提高资源的获取和支配能力的要素上,放在能使大众获得精神享受的思想创造上,放在能够减轻大众阅读痛苦的表达方式上。
面对互联网、数码音像设备、彩屏手机和美国大片、韩国游戏的市场影响力,要增加科普产品的吸引力和竞争力,必须转换机制,走产业化的道路,按市场规律办事,使科普创作由生产型向经营型转化,淡化其传统的指导功能,强化其服务的功能。
从操作层面上讲,科普必须解决表达方式和运作模式的问题。
表达方式。表达方式的着眼点是让消费者获得最满意的科普产品——方便、实用、有趣、
有效。为此,科普产品的开发设计必须考虑以下两个方面:借助新技术以提高产品品质,在思想表现力、内容趣味性和使用便捷性诸方面狠下功夫。比如,引入多媒体技术、数字技术、互联网技术等,提高产品的吸引力和竞争力。把握社会文化生活方式(学习方式、阅读方式、交流方式)和文化消费习惯的变化,进行新产品的开发和传统产品的更新换代。
运作模式。运作模式着眼于提高资源利用的效率、把握产业化发展的规律和趋势及让科普的服务对象获得最好的服务。
多媒体兼营。实行多媒体综合经营有利于资源的整合、开发和利用,这是世界上大的传媒集团普遍采取的一种经营策略。当代畅销书的立体化运作对此做了很好的注解。《时间简史》在中国市场的运作,卡尔·萨根的《宇宙》在美国市场的运作就是很好的个案。可以说没有一部畅销书是在脱离报刊和广播电视的关注,而取得丰厚的销售成绩的。多媒体兼营的趋势呼唤中国文化体制的改革,只有打破传统的专业分工、条块分割和单一经营的格局,加速推进文化产业的集团试点,鼓励跨媒体的兼并、重组和合作联营等,才能迎来文化产业的大繁荣,也才有科普产业的大发展。在跨媒体的兼并、重组和合作联营一时还做不到的情况下,可以先期开展各种媒体之间的项目合作。
多元化资本运营。《科普法》明确规定:“国家支持社会力量兴办科普事业。社会力量兴办科普事业可以按照市场机制运行。” 《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完善文化产业政策,鼓励多渠道资金投入,促进各类文化产业共同发展,形成一批大型文化企业集团,增强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国家政策和法规为科普产业的多元化资本运营提供了依据。非国有资本对出版、广播和影视业的适度介入、对科普产业的适度介入,有利于科普产业的发展壮大。
以客户为导向的商务运作。针对科普产品日趋明显的买方市场特征,科普业界必须告别传统的、带有盲目性的科普推广套路,迅速从产品导向转变到客户导向上来。为此,需要以尽可能快的速度,完成信息的采集、处理、传输与综合利用,从生产制作、配送到产品销售各个环节要协同一致地响应目标客户快速变化的需求,提高及时互动服务的能力。在实现各个环节的协同响应方面,经济纽带比行政命令要有效得多。
文化体制改革给科普产业的发展带来了良好的机遇,科普产业作为文化产业的一部分,努力形成与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相适应的产业规模,当是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目标。
中国科普博览的大事记
2004年12月22日,中国科普博览直播路甬祥院长的报告“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及其影响”,拉开了网络直播科学报告的序幕。2004年11月25日,中国科普博览在卧龙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开通WEBCAM,公众通过互联网可以远程控制设在卧龙的摄像头进行大熊猫观测,开创了网络科学传播的崭新形式。2004年10月25日,中国科普博览成立五周年庆典隆重举行。2004年8月,中国科普博览与美国芝麻工作室就引进“我爱科学”系列科普节目正式签约。2004年8月26日,在中国科普博览和其它单位的共同倡导下,中国科学院网络科普联盟在北京成立。2004年6月,中国科普博览主办的电子杂志“科学无限”突破5万用户。2004年5月18日,中国科普博览成功举办了“网络环境下的科普:创新与合作”高级研讨会。截止2004年5月10日,中国科普博览累计建设了60个中文虚拟博物馆,10个英文虚拟博物馆。2004年2月20日,由网络文明工程委员会举办的第四届中国优秀文化网站颁奖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国科普博览是获奖的15家网站中唯一的综合性科普网站。2004年1月17日,国务委员陈至立女士在参观中国科学院创新成就展时,对中国科普博览的开拓性工作给予高度评价。2003年11月,中国科普博览代表团访问美国。双方就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利用网络进行科学教育的差异进行了探讨,确定在网络科普资源、科学教育平台和科学研究平台的共建共享三个层面进行全方位的合作。 详细内容2002年4月,中国科普博览北美镜像开通。2002年1月,中国科普博览承担的“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十五’信息化建设专项”重点项目“中国科普博览系统”项目正式启动。2001年12月1日,中国科普博览完成第二次改版,新的视觉形象(VI)开始应用,网站结构实现从虚拟博物馆到六大展区的跨越,使网站的系统性和全面性得到更好的体现。2001年11月9日,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与美国Texas A&M大学就中国科普博览的合作正式签约。 详细内容2001年3月,受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和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的资助,中国科普博览科普代表团一行十一人对美国华盛顿特区、新泽西、德克萨斯和旧金山等地进行了为期13天的考察访问。 详细内容2000年11月7日, 美国科普代表团一行十人访问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双方就共同建设网上虚拟博物馆及共享科普信息资源等进行了广泛交流。2000年11月5日-9日,中国国际科普论坛在北京召开,阎保平主任的报告“中国科普网络的现状与未来”引起强烈反响,并被评为大会优秀论文。2000年4月1日,中国科普博览与番薯藤公司合作在台湾开通第一个镜像站点。2000年4月1日,中国科普博览完成第一次改版,虚拟博物馆的理念走向成熟。1999年10月25日,中国科普博览网站开通。路甬祥、师昌绪等欣然担任中国科普博览顾问委员会委员。中央电视台制作专题节目“奇妙的网上博物馆”对中国科普博览予以极高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