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当派 从第一任掌门张三丰 之后分别是 哪几位当了掌门人?
武当派是武侠小说中的门派,无明确时间或者朝代。1、张三丰,开山鼻祖。2、愚茶道长,掌门。3、玉玑道长,武当山掌门真人,神剑侠胆,天下无双,行事正直。4、玉虚道人,掌门人。5、牟独逸,天下第一剑客,掌门人。6、玄真,掌门人。7、闲云道人,南支掌门人。8、无相真人,第十八代掌门人。9、太极道长,掌门人。10、青松道长,掌门人。11、姚莲舟,掌门。扩展资料:武当派(武侠小说中的门派),1958年出版的卧龙生成名作《飞燕惊龙》中,即有武当派的描述,并列入“九大门派”之中。是中土武术门派之一,武当武术一度在文学作品中被描绘得神乎其技,人们通常把这种练习内功为主的拳法称为“内家拳”;武当道士们所创的武当武术中,蕴含着珍爱生命的传统哲理,小说家们将太极、阴阳、五行、八卦等哲学理论用于拳理、拳技、练功原则和技击战术中,组成一个庞大的武当武系。按金庸的武侠小说《倚天屠龙记》,张三丰为少林觉远大师的徒弟、师徒因违犯少林不准擅自学武的禁令,被赶了出来,后来他根据少林功法变通,且自创内家拳,开山立派,武当由此立足于江湖。武当为内家之宗,在武林中与“少林派”齐名,同被誉为“武林中的泰山北斗”。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武当派
历史上武当祖师张三丰真有七个徒弟吗?
历史上的张三丰有八位亲传弟子,有名字记载的开始有六个弟子,再加上后来云游是的补收记名弟子一位,还有两位没留下准确的名字,一共是九位徒弟。
有名字的六位加上一位很有名的记名弟子就是小说里的“武当七侠”了
宋远桥(公元1295--1380年),小说里的大徒弟
俞莲舟(公元1303--1387年),小说里的二徒弟。
俞岱岩(公元1306--1379年),小说里的三徒弟。
张松溪(公元1310--1394年),小说里的四徒弟,这位张松溪就是张三丰后来云游时补收的记名弟子,真实历史里反而名气最响。因为张松溪本身有师傅,所以只能收作记名弟子。这个记载的比较详细,张松溪明中叶浙江瑾县人,武当松溪派(松溪内家拳)创始人。擅长武术,师父为孙十三老,为太极拳的重要传人之一,是张三丰记名弟子。
张翠山(公元1313--1346年),小说里的五徒弟,主角张无忌的父亲。
殷梨亭(公元1318--1403年),历史上的真人原名殷利亨。小说里的六徒弟,在第一版倚天屠龙记中,即是被称为殷利亨。后来金庸感到“利亨”与其他师兄弟名字不相类,故取字形相似改名为“梨亭”。
莫声谷(公元1323--1357年),小说里的七徒弟。
张三丰是哪个朝代的人?
张三丰是南宋朝代的人。张三丰(1247年四月初九日(5月15日)子时或1248年-?),汉族,名君宝(又名全一),道号三丰。武林至尊、民族英雄、内拳始祖、太极始祖、武学泰斗、龙行书法始祖。在武当山创立了一个新的道派——三丰派,掀起了中国道教发展史上的最后一波,并成为武当武功的创立者。集各派绝学于一身,对抗元朝、打击贼寇,在武林声名显赫。丹道上,完成炼虚合道修持,形神俱妙,是元末明初真人、武当山道人、武当派始祖。张三丰于元世祖中统元年(1260年)举茂才异等,官至中山博陵令,其人丰姿魁伟,大耳圆目,须髯如戟,居宝鸡金台观时曾死而复活,道徒称其为“阳神出游”;入明,自称“大元遗老”,时隐时现,行踪莫测。主要作品:张三丰著述丰富,诸如《玄机直讲》、《打坐歌》、《玄要篇》、《无根树》,先后被清代汪锡龄和李涵虚编辑成集,这就是流传至今的《张三丰先生全集》。其中不少篇章为后代奉道者所推崇,不过,张三丰的杰作当称二十四首《无根树》丹词。
张三丰是哪个朝代的人?
张三丰是南宋-明朝时期的人。张三丰(1247年-?),名通,又名彭俊、全一、君宝、思廉、玄素、玄化、三仹、三峰,字君实、铉一、蹋仙、居宝、昆阳、剌闼,号三丰子、玄玄子,世称“隐仙”;因其平时不修边幅,又称“张邋遢”,自称为张天师后裔。张三丰为武当派开山祖师,明英宗赐号“通微显化真人”;明宪宗特封号为“韬光尚志真仙”;明世宗赠封他为“清虚元妙真君”。张三丰是丹道修炼的集大成者,主张“福自我求,命自我造”。张三丰所创的武学有王屋山邋遢派、三丰自然派、三丰派、三丰正宗自然派、日新派、蓬莱派、檀塔派、隐仙派、武当丹派、犹龙派等至少十七支。名字由来:说起“张三丰”这个名号,其来历与宝鸡有关。据清代汪锡龄《三丰先生本传》记载,有一天,张三丰站在金台观旁,凭栏向南眺望,看见对面鸡峰山巍峻挺拔,3座尖尖的高峰挺立苍润,直插云霄,秀丽可人。恰巧这时,旁边有人请问他尊姓大名,他就随手指着渭河对岸鸡峰山的3个高峰,说自己号“三峰”,这样一来,人们便称他为“三峰居士”。后来,他又觉得“三峰”这个名号有些不雅,担心被人与“三峰采战术”相联系而玷污了自己的名声,但若更改还得知会众人,突然想到八卦中“乾爻三连,而坤爻六断”,便从坤土之中,竖一根浩然正气,补其断而全其一,从此他更名为“全一”,字“三丰”。这就是“张三丰”名号的由来。
张三丰是哪里人啊?
张三丰是辽东懿州人。张三丰(1247—1458),文始派传人,武当派祖师。《清·地方志·岷州志》载:“自称张安忠第五子,生于元癸酉年(1333年)六月十八日。名君实,字全一,别号葆和容忍。张良之后。”《明史·方伎传》载:“张三丰,辽东懿州人,名全一,一名君宝,三丰其号也。”有一说,因其不在意衣着穿戴,衣服鞋子很破烂,又号张邋遢。名字由来说起“张三丰”这个名号,其来历与宝鸡有关。据清代汪锡龄《三丰先生本传》记载,有一天,张三丰站在金台观旁,凭栏向南眺望,看见对面鸡峰山巍峻挺拔,3座尖尖的高峰挺立苍润,直插云霄,秀丽可人。恰巧这时,旁边有人请问他尊姓大名,他就随手指着渭河对岸鸡峰山的3个高峰,说自己号“三峰”,这样一来,人们便称他为“三峰居士”。后来,他又觉得“三峰”这个名号有些不雅,担心被人与“三峰采战术”相联系而玷污了自己的名声,但若更改还得知会众人,突然想到八卦中“乾爻三连,而坤爻六断”,便从坤土之中,竖一根浩然正气,补其断而全其一,从此他更名为“全一”,字“三丰”。这就是“张三丰”名号的由来。
张三丰简介
目录 生平 元明道士。名全一,一名君宝,号三丰。约活动于元延祐(1314-1320年)到明永乐十五年(1417年)间。辽东懿州(今辽宁彰武西南)人。 传说 张三丰以其不修边幅,又名「张邋遢」。传说他「姿态魁伟,龟形鹤背,大耳圆目,须髯如戟。寒暑唯一衲一蓑。所啖升斗辄尽,或数日一食,或数月不食。」读书经目不忘,有学识,能诗书。洒脱不羁,颇具神仙风度。其身世出处,颇多传说,「或言三丰金时人」。传说宋末,时乱,宋徽宗召之,三丰曾单拳击杀贼百人。亦传其能辟谷神行,死而复生。一生不慕荣利,遁世清修。据其自述,他曾任县令,后弃官出家为全真道士。曾于终南山遇火龙真人传以丹诀。游武当山,与其徒在该山「去荆榛、群瓦砾」,创草庐以修道。预言「此山异日必大兴」,嘱其弟子「善守香火」。不久离开武当山,云游至四川,在青城山和鹤鸣山访真揽胜。首创太极拳注以为修道健身之用,今日大行于世。 「隐仙」 张三丰一生漫游天下,行踪莫测,以「隐」名著,号称「隐仙」。洪武二十四年(1391),朱元璋派张宇初到处寻访他,竟毫无踪影。明成祖永乐年间数次遣使寻访,亦未得见,遂大修武当山宫观,使三丰「异日必大兴」的预言应验。明英宗天顺三年(1459年)封为「通微显化真人」。宪宗于成化二十二年(1486年)封其为「韬光尚志真仙」。天启三年(1623年)熹宗称三丰降坛显灵,封其为「飞龙显化宏仁济世真君」。明代诸帝的慕求与褒封,道门的神化,使张三丰的神仙传说历久不衰,托称曾遇张三丰传道之说直到清代仍时有所闻。 思想和著述 张三丰的思想具有元明时代道教思想的普遍特征,即高倡三教同源一致。他认为儒、释、道三教虽创始人不同,但都「修己利人,其趋一也。」因此,「牟尼、孔、老皆名曰道」。他在《大道论》中说:「儒也者行道济世者也,佛也者悟道觉世者也,仙也者藏道度人也。」他主张修道就是修「阴、阳、性命」之道,「三教圣人皆本此道而立其教也。」他主张「玄学以功德为体,金丹为用,而后可以成仙」。其著作较多,清人李西月编有《张三丰先生全集》,收入《道藏辑要》。 《明史》卷299《张三丰传》 《中国道教史》第三卷 《中国道教》第一卷
历史上有张三丰这个人吗?他和武当山有什么关系?武当道观真的是他建造的吗?
历史上有张三丰这个人,是武当门派始祖。张三丰(1247或1264—1458),文始派传人,武当派祖师,传说生于南宋理宗淳佑七年(1247年)。名君实,字全一,(此为一说,另一说法为君宝)别号葆和容忍。元末明初儒者、武当山道士。善书画,工诗词。另有一说其为福建邵武人,名子冲,一名元实,三丰其号,1264年出生于今福建邵武市和平镇坎下村,卒年1458.《清·地方志·岷州志》载:“自称张安忠第五子,生于元癸酉年(1333年)六月十八日。名君实,字全一,别号葆和容忍。张良之后。”《明史·方伎传》载:“张三丰,辽东懿州人,名全一,一名君宝,三丰其号也。”有一说,因其不在意衣着穿戴,衣服鞋子很破烂又号张邋遢。张三丰为武当派开山祖师,明英宗赐号“通微显化真人”;明宪宗特封号为“韬光尚志真仙”;明世宗赠封他为“清虚元妙真君”。张三丰是丹道修炼的集大成者,主张“福自我求,命自我造”。张三丰所创的武学有王屋山邋遢派、三丰自然派、三丰派、三丰正宗自然派、日新派、蓬莱派、檀塔派、隐仙派、武当丹派、犹龙派等至少十七支。清代大儒朱仕丰评价张三丰说,古今练道者无数,而得天地之造化者,张三丰也。
谁是武当山的祖师爷?
张三丰是道武当派开山祖师。张三丰(1247年四月初九日(5月15日)子时或1248年-?),名通,又名彭俊、全一、君宝、思廉、玄素、玄化、三仹、三峰,字君实、铉一、蹋仙、居宝、昆阳,号三丰子、玄玄子,世称“隐仙”;因其平时不修边幅,又称“张邋遢”;辽东懿州(今辽宁省阜新市彰武县西南或蒙古族自治县塔营子乡)人、一说辽东懿州望平县(今辽宁省锦州市黑山县姜屯镇)人,宋末元初至明永乐(一说明天顺年间或清雍正年间)时期显世道教学者、思想家、丹道学家,中国道教全真道武当派、三丰派开山祖师。明代皇帝朱元璋、朱棣屡屡遣臣访求张三丰,并大兴武当山,敕建遇真宫拜候,终未如愿。《二十四史》中,很少有道士不以被皇帝诏见为荣,而张三丰却不忘初心,隐而不见,富贵尊荣不动其心。
谁是武当山的祖师爷
真武大帝武当山的祖师爷。 真武大帝又称玄天上帝、玄武大帝、佑圣真君玄天上帝、荡魔天尊、玉虚师相、九天降魔祖师、无量祖师,全称真武荡魔大帝,是中国神话传说中的北方之神,为道教神仙中赫赫有名的玉京尊神。 真武大帝本为颛顼的辅佐之神玄武,后来真武大帝接替北方天帝颛顼成为镇守北方的天帝,颛顼则成为统治阴间的酆都大帝。 现在湖北武当山供奉的主神就是真武大帝,道经中称他为“镇天真武灵应佑圣帝君”,简称“真武帝君”。 中国民间称荡魔天尊、报恩祖师、披发祖师。 扩展资料: 道教经书中描绘真武的形象是披发黑衣,金甲玉带,仗剑怒目,足踏龟蛇,顶罩圆光,形象十分威猛。 《元始天尊说北方真武妙经》记载,真武帝君原来是净乐国太子,生于净乐宫,生而神灵,察微知运。 长大成人后十分勇猛,唯务修行,发誓要除尽天下妖魔,不愿继承王位。 后遇紫虚元君,授以无上秘道,连越游东海,又遇天神授以宝剑。 入武当(太和山)修炼。 居四十二年功成圆满,白日飞升,玉皇大天尊下令敕镇北方,统摄玄武之位,并将太和山易名为武当山,意思是“非玄武不足以当(挡) 之”。 宋天禧年间(1017—1022)诏封为“真武灵应真君”。 元朝大德七年(1303)加封为“光圣仁威玄天上帝”,一跃而为北方最高神。
张三丰活了多少岁?
关于张三丰的年龄,目前民间流传着三种说法。据《古今太极拳谱及源流阐秘》的作者李师融考证称,张三丰卒于1458年享年212岁。而《明史·列传第一百八十七方伎》记录称,张三丰卒于1464年享年218岁。张卫健主演的《少年张三丰》上说张三丰活了149岁。实践上,公元1384年张三丰137岁还活在人世,不然公元1416年明成祖永乐四年封169岁的张三丰为武当真人,做何诠释呢?还有明天顺三年(1459),诏封张三丰为通微显化真人。朱祁镇的《御刚张三丰铜碑》之诰命为根据,因为诰命是为活人而写,诠释张三丰那时还混迹人世。因此,享年212岁和218岁的说法更靠谱一点。当然,还有一些关于张三丰的记录,最近一次是在清朝道光年间。但是这只是传说,没有实际的佐证。很多人坚信张三丰一直在活在世上,因为他已经超越生死。主要影响张三丰把儒家倡导的仁义与道家炼丹的铅汞画等号,称“仙家铅汞即仁义的种子”。在他那里,阴阳家五行的金木水火土、儒家五德的仁义礼智信和人体五经的肝肺心脾肾是一一对应的。他在《五德篇》中说:“仁属木也,肝也;义属金也,肺也;礼属火也,心也;智属水也,肾也;信属土也,脾也。”心有五德,身有五经,天地有五行,皆缺一不可,心无仁者必无养育之念,其肝已绝,而木为之槁枯;无义者必无权宜之思,其肺已绝,而金为之朽钝;无礼者必无光明之色,真心已绝,而火为之衰熄;无智者必无清澄之意,其肾已绝,而水为之昏涸;无信者必无交孚之情,其脾已绝,而土为之分崩。所以说“德包乎身,身包乎心,身为心用,心以德明,是身即心,是心即身,是五德即五经,德失经失,德成身成,身成经成,而后可以参赞天地之五行”。为后人习武,养性做出巨大贡献。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张三丰
张三丰活了多少岁?
01 正史记载张三丰1247年出生于辽东,1280年左右辞官修道,之后在武林上时隐时现。因此具体活了多少岁,目前并没有确定的答案。据《古今太极拳谱及源流阐秘》的作者李师融考证称,张三丰卒于1458年享年212岁。《明史·列传第一百八十七方伎》记录称,张三丰卒于1464年享年218岁。而在张卫健主演的《少年张三丰》中,张三丰享年149岁。 张三丰这个名字,一直都是一个谜一样的存在,在很多武侠迷看来,张三丰简直是无处不在,尤其是他创立的武当派,一直到现在影响力也还是非常大的。而张三丰的年龄更是一个谜,这个活跃在整个明朝,以至于从朱元璋到崇祯帝都在寻找的高人,甚至有传闻清朝时期还曾经出现过。张三丰到底活了有多久,明朝十六位皇帝为什么都在寻找他? 关于张三丰的年龄,目前民间流传着三种说法。据《古今太极拳谱及源流阐秘》的作者李师融考证称,张三丰卒于1458年享年212岁。而《明史·列传第一百八十七方伎》记录称,张三丰卒于1464年享年218岁。张卫健主演的《少年张三丰》上说张三丰活了149岁。 实践上,公元1384年张三丰137岁还活在人世,不然公元1416年明成祖永乐四年封169岁的张三丰为武当真人,做何诠释呢?还有明天顺三年(1459),诏封张三丰为通微显化真人。朱祁镇的《御刚张三丰铜碑》之诰命为根据,因为诰命是为活人而写,诠释张三丰那时还混迹人世。因此,享年212岁和218岁的说法更靠谱一点。 当然,还有一些关于张三丰的记录,最近一次是在清朝道光年间。但是这只是传说,没有实际的佐证。很多人坚信张三丰一直在活在世上,因为他已经超越生死。
武当始祖张三丰有什么样的经历?他又有哪些贡献?
一说到武当派,一定有很多人会想到武当派的始祖张三丰,他是一个经常出现在武侠小说当中的人物,他创立的武当派到现在依旧有非常多的弟子和传人,而且在各种武侠小说中,武当派一直都是以一种正面形象出场,为人尊敬。那么,我们不妨来一起看看,武当派的祖师张三丰都有着什么样的传奇经历,受人尊敬的他又有着怎样的贡献呢?
张三丰,名君宝(又名全一),字符元,道号三丰。武林至尊、内拳始祖、原太极创始人、龙行书法开山鼻祖、武学造诣十分深厚。元末明初真人,武当派始祖,正史记载宋理宗淳佑七年出生,14岁考取文武状元,18岁担任博陵县令,与元朝丞相刘秉忠、名臣廉希宪相识,后来辞官修道,拜火龙真人为师。张三丰的出生地有诸多争议,明史记载生于辽东懿州,但也有陕西宝鸡及福建邵武等多种说法。
张三丰是道家内丹祖师和道家拳术祖师,是丹道修炼的集大成者,主张“福自我求,命自我造”。张三丰所创武学有王屋山邋遢派等至少十七支。
由于武当武术和太极拳的广泛传布,张三丰的名字被世人广为传颂。他是辽东懿州人,名全一,号三丰,又号张邋遢、玄玄子,是元末明初一个内炼有成的全真道士。传说明初他曾到武当山与弟子结庐而居,探讨道术,常为其弟子表演或教导武当武术,后离开武当山,不知所终。
明太祖和明成祖多次征召张三丰未果,更增添了他的神秘,明代诸帝又对他屡次诏封,声名大著。张三丰的丹道理论特别强调道儒释三教归一,竭力融会儒学,具有浓厚的儒教气味,主张阴阳双修,并创制了一个独特的睡功,称为蛰龙法。明代出现了以张三丰为祖师的许多派别,主要有王屋山邋遢派、自然派、三丰派等。张三丰还创制了一套内家拳法,此拳法的特点是以静制动、以柔克刚、尚意不尚力。充分体现了道家贵柔守雌,以柔克刚的哲理。此拳法一直流传至今,对中国武术的发展具有重大的贡献。
明成祖时,朱棣自诩真武大帝化身,“北建故宫,南修武当”,朱棣派吏部尚书郭琎、隆平侯张信等人,率领兵士30万人,大修武当山宫观,花费达千万。朝廷圣旨封武当山,于是龙虎、武当、华山、九华、茅山、罗浮诸山,道教变得十分兴盛。
历代统治者对张三丰尊崇有加,元、明、清很多皇帝都寻找他,希望得到他的真传,朱元璋建立明朝,张三丰曾出手相助,助洪武夺取江山,朱元璋登基后多次派人寻找张三丰。
由于史书中关于张三丰的记载有限,我们只是大致知道,他本名全一,又名君宝,号三丰,辽东懿州人。自幼张三丰非常聪明,过目不忘。据说他身材修长伟岸,十分魁梧,留有长须,身着薄衣。无论天气是否炎热,只是穿一件纳衣。其身上确实有种道风仙骨的感觉。在他出家修道前曾做过县令,后来在终南山修道。后来他便云游四方。由于他寒暑基本只是穿一身单薄的衣服,不太注重仪表,显得有些随性,由此而有邋遢道人的称号。此外,他的饭量也很大,据说一顿饭能吃一升米,此后可以多日不吃饭。这应该说的就是道家的辟谷之术。
那说到张三丰到底有多厉害,则确实非同一般。他在武当山创立了一个新的道派,也就是三丰派,掀起了中国道教发展史上的新的一页,并成为武当武功的创立者;他的武功高强卓绝,并在历史声名赫赫;他主张三教合一,即“修己利人,其趋一也”。在他看来,修道之人应以追求道德圆满为基础,经过潜心修炼,他最终修得太极拳法,并从中悟出了前人所没有的道。
历史上有张三丰这个人吗?他和武当山有什么关系?武当道观真的是他建造的吗?
张三丰(约元定宗贵由二年(1247)~ ???),本名通,字君实或君宝,中国辽东懿州人。元季儒者、道士。善书画,工诗词,中统元年,曾举茂才异等,任中山博陵令。游宝鸡山中,有三山峰,挺秀仓润可喜,因号三丰子。亦有因“丰”字和“丰”的简体字同形而错称为“张三丰”。他的生辰籍贯都有争议,一般认为他是元朝末年、明朝初年的武当山道士。或作全一真人。明英宗赐号“通微显化真人”;明宪宗特封号为“韬光尚志真仙”;明世宗赠封他为“清虚元妙真君”。
一些民初武侠小说根据传说称,张三丰曾师从与少林,后被逐出师门;乃自创武当派,成为一代宗师,并为太极拳的创始人。这不是完全根据真实历史而写成的。
道统师承
根据《三丰全集》、《广阳杂记》、《诸真宗派总簿》等资料,张三丰从火龙真人处授得丹诀,又师从麻衣先生李和,还得少阳派刘海蟾一系真传。《道统源流》还说张三丰师从陈致虚。而现在的研究则认为他和陈抟一派(文始派?)的渊源很深。火龙真人为贾德升,其师傅为希夷祖师陈抟。据《宋史·陈抟传》载:吕洞宾曾“数来抟斋中”。
张三丰在《蛰龙吟》中道:“天将睡法传图南,图南一派俦能继,邋遢道人张半仙。”又在《太极炼丹秘诀》中称陈抟为“希夷老祖”,称火龙先生为“吾师”,并称,火龙真人之所以没有名气,是因为他轻视浮名,仅给后人遗留一首绝句便离开了人间。其绝句云:“道号偶同郑火龙,姓名隐在太虚中。自从度得三丰后,归到蓬莱弱水东。”后来,崇奉张三丰的清代道士李西月将三丰派归为以陈抟为代表的隐仙派,并列其师承统序为:“麻衣传希夷,希夷传火龙,火龙传三丰。”
[编辑] 生平传说
根据《明史》记载,张三丰,辽东懿州人,名全一,一名君宝,三丰是他的号。因为不修边幅,又有个外号叫张邋遢。张三丰相貌雄伟特异,不论寒暑都只穿一件道袍、一件蓑衣;饭量奇大,动不动就吃完满升满斗的粮食,不过有时几天才吃一餐,有时甚至几个月都不吃。读书过目不忘,出没无常,有人说他能一日千里。喜欢诙谐嘻笑,不管别人的眼光。
张三丰曾游历武当山,并对人说:“这座山改天一定会大大地兴旺。”当时五龙宫、南巖宫、紫霄宫都毁于战乱;于是张三丰和他的徒弟在此披荆斩棘、建草庐居住,后来却又舍弃了这个地方。
张三丰后来居住宝鸡的金台观。有一天说自己应当要死了,之后留下颂歌就过世。县民集资为他买棺装殓。下葬的时候,大家听到棺材里有声音,打开一看,张三丰竟然复活了。之后张三丰到四川,见了蜀献王;又到武当山,并游历湖北各地,行踪事迹愈来愈传奇。
也有人说,张三丰是金朝时候的人,元朝初年和刘秉忠一起拜师,后来又在鹿邑的太清宫学道。不过这些都不可考。天顺三年,明英宗下旨封他为通微显化真人。终究还是没有人知道他是存是亡。
明太祖听到张三丰的名声,在洪武二十四年派人找他,但是没找到。
[编辑] 明成祖建立城堡
永乐年间,明成祖夺得帝位后,派给事中胡潆和内侍朱祥以寻访张三丰为名,实际目的是到武当山考察、建做易守难攻的城堡。后来,成祖就派工部侍郎郭琎、隆平侯张信等人,带了丁夫三十多万人,耗费了百万营建。建成后,赐名太和太岳山,并设官铸印驻守于此。这座其实是明成祖的行宫城堡。而不是道观。
[编辑] 主要思想
张三丰学贯儒释道三教, 包括理学。张三丰认为“道”为三教共同之源,道生天地人物,含阴阳动静之机,具造化玄微之妙,统无极,生太极,是万物的根本、本始和主宰。张三丰认为正邪之别比三教之分重要。他说,儒、佛、道都讲道,它们的功用都是“修身利人”,“儒离此道不成儒,佛离此道不成佛,仙离此道不成仙”,儒家“行道济时”,佛家“悟道觉世”,道家“藏道度人”,同孔子一样,老子所传的也是“正心修身治国平天下”的理论。儒家修养人道,仙家修炼仙道。张三丰以修人道为炼仙道的基础,强调无论贵贱贤愚,老衰少壮,只要素行阴德,仁慈悲悯,忠孝信诚,全于人道,离仙道也就自然不远了。他把道家的内炼思想同儒家的修正身心学说合在一起,说:“人能修正身心,则真精真神聚其中,大才大德出其中。”
他的修炼方法主张性命双修,但是又有阴阳双修的论调,为后世房中术所用。张三丰著作有《玄谭全集》、《玄要篇》、《无根树词》等。《道藏辑要》中收录的《张三丰先生全集》还对道教武术和道教音乐作了重要介绍。
明清时出现的道教派别多同张三丰有联系,宝鸡三丰派、武当三丰派、王屋山三丰派、三丰自然派、三丰蓬莱派、三丰日新派等相继出现。清道光年间李西月自称遇张三丰亲授秘诀,讲道纳徒,活跃于四川乐山一带,创立了当时最大的道派之一。
[编辑] 著作
张三丰著述丰富,如《大道论》、《玄机直讲》、《玄要篇》、《无根树》,被后代收集成《张三丰先生全集》。
武当派祖师张三丰活了多少岁?历史有几个张三丰?
张三丰活了多少岁? 张三丰,武当派祖师,南宋时期至明初时期的道士。根据《明史?列传第一百八十七方伎》记载,张三丰 生于公元1247年4月初九,死于公元1464年,享年218岁。 张三丰在32岁北游宝鸡,67岁的时候,进入终南山,拜师学艺。据传张三丰是个非常强壮,且是个非常邋遢的人。无论春夏秋冬,身上都只穿一件百衲衣四处游荡,所以人们给他取了名叫“张邋遢”。他登山如履平地,寒冷的冬天也能在躺在雪地里安睡,可见其身体素质不错。 而电视剧《少年张三丰》里面的张三丰则于历史上所描述的他不一样,影视中的张三丰和历史上的张三丰相貌身材完全不同。而是眉清目秀,也不强壮,但是个食量很大的人,他一下子可以吃很多 ,但也能几个月不吃。性格非常随和,喜欢隐居,虽然是隐居,但却和每个老百姓都混得很熟。最终还活了149岁。 历史上的三个张三丰 据我所了解,历史上不只有一个张三丰,共存在着三个张三丰,分别为宋?元?明这三个时期。 宋时期的张三丰 ,本名为张三峰。大约生活在北宋时期。根据明朝史学家黄宗羲《王征南墓志铭》所记载的内家拳“盖起于宋之张三峰。三峰为武当丹士,徽宗召之,道梗不得进,夜梦玄帝授之拳法,厥明,以单丁杀贼百余”。可以说明在宋朝时期已存在张三丰这个人。 另外还可根据曹秉仁所纂修的《宁波府志?张松溪传》得知,“张松溪,鄞人,善搏……其法自言起于宋之张三峰。三峰为武当丹士。徽宗召之,道梗不前。夜梦玄帝授之拳法。厥明,以单丁杀贼百余;遂以绝技名于世。”这段话里,张松溪说自己的武功来源于宋朝的张三丰。清光绪六年,武式太极拳创始人武禹襄的外甥李亦在《太极拳小序》开宗明义地说:“太极拳始自宋张三丰,其精微巧妙,王宗岳论详且尽矣。后传至河南陈家沟陈姓,神而明者,代不数人……” 元时期的张三丰 ,名为张阳,中岳武当山的道士,中岳慈云寺佛徒,曾创建张阳拳和二路通臂拳。根据《明史?方伎列传》记载:“或言三丰金时人,元初与刘秉忠同师,后学道于鹿邑之太清宫,然皆不可考。天顺三年,英宗赐诰,赠为通微显化真人,终莫测其存亡也。” 但是,在众多有关刘秉忠的现存作品中,都没有提到“张三丰”这个人。《名山藏》也说:张三丰曾与刘秉忠、冷谦同师元初著名的海云禅师。清?李西月编写的《张三丰全集?芦汀夜话》里,张三丰称自个生于蒙古定宗三年(1248年),曾任职为中山博陵县令,而后弃官出家,做全真道士,在终南山遇到火龙真人,得到真诀。最后在武当山修炼。 因此,元朝时期的张三丰是模糊的,不确定的。 明朝时期的张三丰 则更没有可证明他存在的证据了,因为他是是一名被神化的人物,传说他三五天吃一顿,有时候两三个月才吃一次饭。精神倍儿棒的时候可以穿山走石,累成狗的时候则铺云卧雪。有时一日走千里。另外,世间还传有朱棣在执政时期曾找过这个被神化的“张三丰”,不过始终没有找到。 其实不论有多少个张三丰,我们只要知道,历史上的张三丰对道教所做出的贡献是实实在在的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