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何校正、正射校正以及几何配准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是:几何校正分为不同级别,正射校正可以说是几何校正的最高级别。几何配准和几何校正相比,几何校正主要是针对数据本身的错误,是为了给数据本身加上真实对应的几何坐标信息,是对数据本身真实性的还原。一般所说的几何校正是消除因大气传输、传感器本身、地球曲率等因素造成的几何畸变,主要纠正或者赋予影像平面坐标。正射校正除了进行常规的几何校正的功能外,还要根据DEM来纠正影像因地形起伏而产生的畸变,会给图像加上高程信息。几何配准和几何校正相比,几何校正主要是针对数据本身的错误,是为了给数据本身加上真实对应的几何坐标信息,是对数据本身真实性的还原。而几何配准是相对于一个参考图像而言,要将一个图像配准到参考图像,是图与图之间的一种几何关系。所以,几何校正更像是前期的一种数据处理,几何配准更像是后期的数据处理。 实质上,影像配准的原理与正射纠正的原理基本相同,是将不同时相、不同波段或不同类型的影像在几何上互相匹配,使影像间具有统一的地理坐标及像元空间分辨率。几何校正分为两种: 1、几何粗校正:针对引起畸变原因而进行的校正。2、几何精校正:利用控制点进行的几何校正,它是用一种数学模型来近似描述遥感图像的几何畸变过程,并利用畸变的遥感图像与标准 地图之间的一些对应点(即控制点数据对)求得这个几何畸变模型,然后利用此模型进行几何畸变的校正,这种校正不考虑引直畸变的原因。系统几何校正数据是指经过辐射校正和系统级几何校正处理的数据,即从卫星的下行数据中提取PCD星历参数,再将其用于TM 数据的系统级几何校正。来进行几何校正处理,其地理定位精度将大大提高。系统几何校正采用快速的校正方法,基于图像的扭曲分解为扫描和卫星的标称引起和7个微扰量引起的扭曲,分别为卫星偏置,几何精度良好。扩展资料:系统几何校正的关键是建立地球固定坐标系中LOS和未校正图像平面到校正图像平面之间的相互转换关系。校正过程分为四个步骤,如下:(1)建立地球固定坐标系下的LOS;(2)LOS投影到大地坐标系级地图平面;(3)建立输入平面到输出平面之间的相互转换关系;(4)寻找输出平面点在输入平面中的对应关系;(5)在整个输出平面内执行重采样。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几何校正
几何校正
几何校正
几何校正就是校正成像过程中所造成的各种几何畸变,将图像数据投影到平面上,使其符合地图投影系统的过程。影像上的像元相对于地面目标的实际位置发生挤压、扭曲、拉伸和偏移等。
将地图坐标系统赋予图像数据的过程,称为地理参考(georeferencing)或地理编码(geo-coding),由于所有地图投影系统都遵循于一定地图坐标系,因此几何校正包含了地理参考过程。
引起几何畸变的原因:遥感平台的位置和运动状态变化、地形起伏,地表曲率,大气折射和地球自转等。几何校正就是纠正这些畸变,确定校正后图像的行列值,并找到新图像中每一像元的亮度值,从而实现配准校正。
常用几何校正方法有:(1)基于多项式;(2)基于共线方程;(3)基于有理函数;(4)基于自动配准的小面元微分纠正。方法(1)的主要步骤有:选取地面控制点(Ground Control Point,GCP),多项式校正模型构建,重采样。
N次多项式控制点的最少数为(N+1)(N+2)/2,控制点选取原则:选取图像上容易分辨并精确的点,如道路的交叉点,河流的分叉处等。图像边缘选取一定数量特征点,特征点均匀分布在整幅图像上。
重采样:控制点的像元一一定位后,为得到图像上各点的亮度值,需要按照一定规则对图像中各个位置像元的亮度值进行计算。重采样的方法有:
(1)最邻近法:将最邻近像元值直接赋予输出像元。速度快且不改变原始栅格值。
(2)双线性内插法:采用双线性方程和2x2窗口计算输出像元值。更光滑,但改变了原来的栅格值。
(3)三次卷积法:三次方程和4x4窗口计算输出像元值。
图像控制点。?英文:?image?control?point?。释文:?图像几何校正、投影变换和图像配准等几何变换中,在图像上选取的用于建立几何变换函数的参考点。当以地面实际坐标(经纬度、地图投影坐标等)为参照进行几何变换时,这时的控制点又称为地面控制点(ground?contml?point,GCP)。每个控制点应包含两组坐标数据,即在输入图像上的坐标和在输出图像上的坐标,因此又称为控制点对。
随着建筑物越来越多,测量标志对建筑也越来越重要。控制点是作为施工控制的测量坐标点,是地形图平面测量的主要测量依据,在地形图上标记有表示控制点的符号,该控制点是地面上控制点标志的代表。其实测量标志有很多种,例如水准点标志、控制点标志、GPS点标志等测量标志都是用来标定地面测量控制点的位置。控制点标志具有外形美观、物美价廉、能长期保存、数据十分精确等优点。可根据用户的要求刻字、编号,数据记录清晰,方便寻找,是控制测量中不可或缺、充分提升测绘单位形象的优质产品。控制点标志为社会的各方面提供了真实可靠、准确权威的地理国情信息,对于优化国土空间开发利用、促进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等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不仅是国家赋予测绘工作的重要使命,还是测绘事业科学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
水准点标志、 控制点标志 、GPS点标志等测量标志都是用来标定地面测量控制点位置的。那这些点又有哪些种类呢?下面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
1.基线点:采用精密的仪器和精湛的技术方法来直接测量一段或多段直线的长度,作为起算数据或检校标准,这样的直线就是基线,基线的端点一般会设置测量标志,这样的点就被称为基线点。可以通过基线检定来与测距真实长度对比,从而发现仪器是否出现问题,使测量精度更有保障。
2.导线点:进行测量工程时,在地面上选取一系列的点并为其设置测量标志,连成折线后测量其长度与转折角,这样的折线就被称作导线,这些点就是导线点。
3.重力点:它是用来测量重力加速度的点,重力测量的成果能够使大地测量的成果准确归算到椭球面,它是石油开发、矿物勘探的重要手段,而且还能为当今的卫星轨道计算提供重要的导航参数。
4.三角点:根据测量工程中的规范选取好相应的点,然后将以这些点为定点的三角形连接成为三角网,这些点就是三角点,它可以为经济建设与地形测绘提供基本的平面控制。
5.天文点:它是采用天文测量来测定的地面点,可用来确定观测地点的天文经度和纬度以及某一方向的方位角。
6.水准点:在高程控制测量中,经常采用水准测量的方法来测定其点位,所测得的点就是水准点,它为地形测绘、矿山开采、城市建设等提供了精确的高程控制。
7.全球卫星定位点:它也被称为GPS点,是用卫星定位技术获得的控制点。
以上就是地面测量 控制点 的种类了,在实际的测绘工作中,所用到的点自然不止这些,相关测量单位要根据工程具体情况合理选择选择测量方式,标定测量点。
国产影像数据中的*.rpc/*.rpb文件,即RPC文件
Rational Ploynomial Coefficient 有理多项式系数模型。用于几何校正,将地面点大地坐标系与其对应的像点坐标用比值多项式关联起来,这就像数字摄影测量学上在外场用单反拍张照片,并求出其内外方位元素,已知对应像点坐标的大地坐标值(一般为三对以上)将相片的所有像点坐标转换为大地坐标的求解过程。
提供RPC的主要原因:影像供应商不提供卫星和传感器参数,当然RPC模型方便性和实用性。
引起遥感影像位置畸变的原因是什么?如果不作几何校正,遥感影像有什么问题?
遥感影像的几何畸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引起:a、传感器外方位元素产生的畸变:外方位元素是指传感器成像时的位置和姿态角,当外方为元素偏离标准位置时,就会使图像产生畸变。b、地形起伏引起的像点位移:投影误差是由地面起伏引起的像点位移,当地形起伏时,对于高于或低于某一基准面的地面点,其在像片上的像点与其在基准面上垂直投影点在像片上的构象点之间有直线位移。c、地球曲率引起的图像变形:地球曲率引起的像点位移与地形起伏引起的像点位移类似。d、大气折射引起的图像变形:大气不是一个均匀的介质,它的密度是随离地面高度的增加而递减,因此电磁波在大气层中传播时的折射率也随高度而变化,使得电磁波的传播路径不是一条直线而变成了曲线,从而引起像点的位移。大气折射引起的像点位移比地球曲率的药小得多。e、地球自转的影响:地球自转主要是对动态传感器的图像产生变形影响。此外,如果投影方式不是中心投影,如全景投影和斜距投影,会产生有投影方式导致的影像畸变。
几何校正是遥感影像最基础的处理,如果不做几何校正,就无法对遥感影像影像定位,影像无法反应地面地物的几何关系,不同时期不同传感器获取的影像也无法进行匹配接拼,也无法利用影像经行变化监测,总之没有几何校正的影像就没有什么实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