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孟轲之母也文言文翻译是什么?
邹孟轲之母也文言文翻译如下:孟子的母亲,世人称她孟母。孟子小时候,居住的地方离墓地很近,孟子学了些祭拜之类的事,玩起办理丧事的游戏。他的母亲说:“这个地方不适合孩子居住。”于是将家搬到集市旁,孟子学了些做买卖和屠杀的东西。母亲又想:“这个地方还是不适合孩子居住。”又将家搬到学宫旁边。孟子学习会了在朝廷上鞠躬行礼及进退的礼节。孟母说:“这才是孩子居住的地方。”就在这里定居下来了。等孟子长大成人后,学成六艺,获得大儒的名望.君子以为这都是孟母逐步教化的结果。作品简介与赏析孟轲的母亲为选择良好的环境教育孩子,多次迁居,出自《孟子题辞》。孟母教子的影响特别深远,早在西汉时期韩婴的《韩诗外传》中,就用有关孟母的故事来解释诗义,刘向的《列女传》中,首次出现了“孟母”这个专用名词。 东汉女史学家班昭曾作《孟母颂》,西晋女文学家左芬也作《孟母赞》。随着孟母故事的广泛流传,封建统治者也竭力将其塑造成符合其需要的偶像,封建皇帝对其屡加封谥,直到乾隆二年(1737年)加封孟母为“邾国端范宣献夫人”。
邹孟轲之母也文言文翻译是什么?
原文:邹孟轲母,号孟母。其舍近墓。孟子之少时,嬉游为墓间之事。翻译:孟子的母亲,人称孟母。当初她的家靠近墓地,因此孟子小时候,游戏玩耍的都是下葬哭丧一类的事,还特爱学造墓埋坟。原文:孟母曰:“此非吾所以居处子。”乃去,舍市旁。其嬉游为贾人炫卖之事。翻译:孟母见了说到:“这里不该是我带着孩子住的地方。”于是将家搬到一处集市旁,孟子又学玩起了奸猾商人夸口买卖那一类的事。原文:孟母又曰:“此非吾所以处吾子也。”复徙居学宫之旁。其嬉游乃设俎豆,揖让进退。翻译:孟母又说:“这里也不是我该带着孩子居住的地方。”又将家搬到了一个学宫的旁边。这时孟子所学玩的,就是祭祀礼仪、作揖逊让、进退法度这类仪礼方面的学问了。原文:孟母曰:“真可以处居子矣。”遂居。及孟子长,学六艺,卒成大儒之名。君子谓孟母善以渐化。翻译:孟母说:“这里才真正是可以让我孩子居住的地方。”于是就一直住在了这里。等到孟子长大成人,学精六艺,终于成为有名的大儒。后来的君子贤人都说孟母很善于利用环境渐染教化孩子。影响:孟母教子的影响特别深远,早在西汉时期韩婴的《韩诗外传》中,就用有关孟母的故事来解释诗义,刘向的《列女传》中,首次出现了“孟母”这个专用名词。 东汉女史学家班昭曾作《孟母颂》,西晋女文学家左芬也作《孟母赞》。南宋时的启蒙课本《三字经》引证的第一个典故就是“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这一普及于封建社会后期的启蒙读物,虽经明、清学者陆续修订补充,而孟母三迁、断机教子的故事始终冠于篇首。
如何评价孟子?
1、孟子主张人性本善,认为仁、义、礼、智四端皆存于我心。
2、孟子认为,教育必须要有一定的标准,就像射箭一样,必须使学者能做 到射中靶心才行。标准既定,人人必须自觉遵守,不能因人而异,随意降低。孟子教育的最 高标准,是希贤希圣,即培养明人伦,知礼仪的“劳心者”——君子。
3、 孟子的“仁政”思想,其内容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君主为政要先仁义,后功利。一个国家大到国君小到庶民,都要遵守仁义的尊则行 事。君主决不能因一己之私而有损于仁义,这样才能得道百姓的拥护。
二是统治者要学会“推恩” 。人性本善,人人都有不忍见到他人困苦的“不忍人之心” (即恻隐之心) ,应该推己及人(推恩) ,行“不忍人之政” 。
三是发展生产,使民以时,取民有制。只有让百姓过上丰衣足食的生活,才能发扬孝悌 忠义的思想。
孟子的评价
古人对孟子的评价如下:1、司马迁评价孟子:当是之时,秦用商君,富国强兵,楚魏用吴起,战胜弱敌,齐威王宣王用孙子田忌之徒,而诸侯东面朝齐。?2、梁启超先生说:荀子与孟子同为儒家大师,其政治论之归宿点全同,而出发点则小异。?孟子的思想:在人性方面,主张性善论,以为人生来就具备仁、义、礼、智四种品德。人可以通过内省去保持和扩充它,否则将会丧失这些善的品质。因而他要求人们重视内省的作用。在社会政治观点方面,孟子突出仁政、王道的理论。仁政就是对人民“省刑罚,薄税敛。”他从历史经验总结出“暴其民甚,则以身弑国亡。”又说三代得天下都因为仁,由于不仁而失天下。强调发展农业,体恤民众,关注民生,他在《寡人之于国也》中说:“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孟轲邹人也文言文翻译
导语:孟轲,邹人也。受业子思之门人。道既通,游事齐宣王,宣王不能用。孟子的仁政学说被认为是“迂远而阔于事情”,这是儒家的传统观点。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孟轲邹人也文言文翻译的相关内容。欢迎大家阅读。 原文/孟轲邹人也 孟轲 ,邹人也。受业子思之门人。道既通,游事齐宣王 ,宣王不能用。 适梁,梁惠王不果所言,则见以为迂远而阔于事情。当是之时,秦用商君 ,富国强兵;楚、魏用吴起 ,战胜弱敌;齐威王 、宣王用孙子 、田忌 之徒,而诸侯东面朝齐。天下方务于合纵、连衡,以攻伐为贤,而孟轲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 》《书 》,述仲尼之意,作《孟子 》七篇。 齐有三邹子。其前邹忌 ,以鼓琴干威王,因及国政,封为成侯而受相印,先孟子。[1] 译文/孟轲邹人也 孟轲,是邹国人。他曾跟着子思的弟子学习。当通晓孔道之后,便去游说齐宣王,齐宣王没有任用他。于是到了梁国,梁惠王不但不听信他的主张,反而认为他的`主张不切实情,远离实际。当时,各诸侯国都在实行变革,秦国任用商鞅 ,使国家富足,兵力强大;楚国、魏国也都任用过吴起,战胜了一些国家,削弱了强敌;齐威王和宣王举用孙膑和田忌等人,国力强盛,使各诸侯国都东来朝拜齐国。当各诸侯国正 致力于“合纵连横”的攻伐谋略,把能攻善伐看作贤能的时候,孟轲却称述唐尧、虞舜以及夏、商、周三代的德政,因此不符合他所周游的那些国家的需要。于是就回到家乡与万章等人整理《诗经》、《书经》,阐发孔丘的思想学说,写成《孟子》一书,共七篇。[2] 词语注释/孟轲邹人也 既:已经 通:通晓,通达 游:游说 适:到了 果:认可 见:被 迂:迂腐 远:空谈 阔于事情:对处理具体事情没有什么价值 富:使…富强 强:使…强大 务:致力于 唐、虞、三代:相传为上古稳定和谐的理想时代 万章:孟子的弟子 东面:面向东方 以…为:把…当作 方:正 而:却 乃:竟然 述:称述,提倡。 是以:即“已是”,因此 退:返回。 述:记述,阐述。 孟子是一个学识渊博的人,却不被当时的人所了解。
孟轲绉人也的文言文答案
1. 孟轲,邹人也 孟轲,是邹国人。 他曾跟着子思的弟子学习。当通晓孔道之后,便去游说齐宣王,齐宣王没有任用他。 于是到了魏国,梁惠王不但不听信他的主张,反而认为他的主张不切实情,远离实际。当时,各诸侯国都在实行变革,秦国任用商鞅,使国家富足,兵力强大;楚国、魏国也都任用过吴起,战胜了一些国家,削弱了强敌;齐威王和宣王举用孙膑和田忌等人,国力强盛,使各诸侯国都东来朝拜齐国。 当各诸侯国正致力于“合纵连横”的攻伐谋略,把能攻善伐看作贤能的时候,孟子却称述唐尧、虞舜以及夏、商、周三代的德政,因此不符合他所周游的那些国家的需要。于是就回到家乡与万章等人整理《诗经》、《书经》,阐发孔丘的思想学说,写成《孟子》一书,共七篇。 在他之后,出现了学者邹子等人。 2. 谁能帮我翻译下面的古文,谢谢,急孟轲,驺人也受业子思之门人道 孟轲,驺人也。 受业子思之门人① 。道既通②,游事齐宣王③ ,宣王不能用。 适梁④,梁惠王不果所言⑤,则见以为迂远而阔于事情⑥。当是之时,秦用商君,富国强兵;楚、魏用吴起,战胜弱敌;齐威王、宣王用孙子、田忌之徒,而诸侯东面朝齐⑦。 天下方务于合从连衡⑧,以攻伐为贤⑨,而孟轲乃述唐、虞、三代之德⑩,是以所如者不合⑾。 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⑿,述仲尼之意⒀,作《孟子》七篇。 其后有驺子之属⒁。 ①受业:跟随老师学习。 门人:弟子。②道:指孔道。 韩愈《进学解》:“昔者孟轲好辩,孔道以明。”③游事:游说。 ④适:到。⑤果:信。 ⑥这一句的意思是说:反而被认为不切实情,远离实际。 迂远,不切实情;阔,远;事情,事实。 ⑦东面:面向东方。朝齐:朝拜齐国国君。 ⑧务:致力。合从连衡:战国时六国诸侯联合抗秦的谋略,称为“合纵”;秦国联合一些诸侯国进攻另外一些诸侯国的谋略,称为“连横”。 从,同“纵”;衡,通“横”。⑨贤:才能。 ⑩述:称述,提倡。 唐:传说中的上古朝代,君主是尧。 虞:传说中的上古朝代,君主是舜。三代:指夏、商、周。 德:指德政。⑾所如者:指孟子所去游说的诸侯国。 如,往、到。合:符合。 ⑿退:返回。序:依次排列。 这里是整理的意思。《诗》:即《诗经》。 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先秦称《诗》,汉代尊为儒家经典之一,故称《诗经》。 《书》:即《尚书》,又称《书经》。我国现存最早的上古历史文献的汇编。 为儒家经典之一。⒀述:记述,阐述。 ⒁驺:姓。通“邹”。 子:战国时对学者、老师的尊称。属:类,辈。 孟轲,是邹国人。 他曾跟着子思的弟子学习。 当通晓孔道之后,便去游说齐宣王,齐宣王没有任用他。于是到了魏国,梁惠王不但不听信他的主张,反而认为他的主张不切实情,远离实际。 当时,各诸侯国都在实行变革,秦国任用商鞅,使国家富足,兵力强大;楚国、魏国也都任用过吴起,战胜了一些国家,削弱了强敌;齐威王和宣王举用孙膑和田忌等人,国力强盛,使各诸侯国都东来朝拜齐国。 当各诸侯国正致力于“合纵连横”的攻伐谋略,把能攻善伐看作贤能的时候,孟子却称述唐尧、虞舜以及夏、商、周三代的德政,因此不符合他所周游的那些国家的需要。 于是就回到家乡与万章等人整理《诗经》、《书经》,阐发孔丘的思想学说,写成《孟子》一书,共七篇。 在他之后,出现了学者邹子等人。 3. 孟轲,邹人也 孟轲,是邹国人。 他曾跟着子思的弟子学习。当通晓孔道之后,便去游说齐宣王,齐宣王没有任用他。 于是到了梁国,梁惠王不但不认同他的话,反而被认为迂腐,不符合实际。当时,各诸侯国都在实行变革,秦国任用商鞅,使国家富足,兵力强大;楚国、魏国也都任用过吴起,战胜了一些国家,削弱了强敌;齐威王和宣王举用孙膑和田忌等人,国力强盛,使各诸侯国都东来朝拜齐国。 当各诸侯国正致力于“合纵连横”的攻伐谋略,把能攻善伐看作贤能的时候,孟轲却称述唐尧、虞舜以及夏、商、周三代的德政,因此不符合他所周游的那些国家的需要。于是就回到家乡与万章等人整理《诗经》、《书经》,阐发孔丘的思想学说,写成《孟子》一书,共七篇。 4.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孟子谓宋勾践曰①:“子好游乎 【译文】孟子对宋勾践说:“你喜欢游说吗?我告诉你游说(的态度)。人家理解我,我悠然自得无所求;人家不理解,我也悠然自得无所求。” 宋勾践问道:“怎样就能做到悠然自得无所求呢?” 孟子说:“崇尚德,爱好义,就能悠然自得无所求。所以士人穷困时不失掉义,得志时不背离道。穷困时不失掉义,所以士人能保持自己的操守;得志时不背离道,所以不会使百姓失望。古代的人,得志时,施给人民恩泽;不得志时,修养品德立身在世。穷困不得志时,就修养好自身,得志时,就要同时给天下人带来好处。” 5. 文言文 孟子答齐宣王问 原文: 齐人伐燕,胜之。宣王问曰:“或谓国人勿取,或谓国人取之。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五旬而举之。人力不至于此,不取。必有天殃。取之,何如?”孟子对曰:“取之而燕民悦,则取之。古之人有行之者,武王是也。取之而燕民不悦,则勿取。古之人有行之者,文王是也。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岂有他哉,避水火也。如水益深,如火益热,亦运而已矣。” 译文: 齐国人攻打燕国,大获全胜。齐宣王问道:“有人劝我不要占领燕国,有人又劝我占领它。我觉得,以一个拥有万辆兵车的大国去攻打一个同样拥有万辆兵车的大国,只用了五十天就打下来了,光凭人力是做不到的呀。如果我们不占领它,一定会遭到天灾吧。占领它,怎么样?” 孟子回答说:“占领它而使燕国的老百姓高兴,那就占领它。古人有这样做的,周武王便是。占领它而使燕国的老百姓不高兴,那就不要占领它。古人有这样做的,周文王便是。以齐国这样一个拥有万辆兵车的大国去攻打燕国这样一个同样拥有万辆兵车的大国,燕国的老百姓却用饭筐装着饭,用酒壶盛着酒浆来欢迎大王您的军队,难道有别的什么原因吗?不过是想摆脱他们那水深火热的日子罢了。如果您让他们的水更深,火更热,那他们也就会转而去求其他的出路了。” 6. 浦口刘大山过余文言文答案 乙亥北行日记 【清】戴名世 【原文】 六月初九日,自江宁渡江。 先是浦口刘大山过余,要与同入燕;余以赀用不给,未能行。至是徐位三与其弟文虎来送;少顷,郭汉瞻、吴佑咸两人亦至。 至江宁闸登舟,距家数十步耳。舟中揖别诸友;而徐氏兄弟,复送至武定桥,乃登岸,依依有不忍舍去之意。 是日风顺,不及午,已抵浦口,宿大山家。大山有他事相阻,不能即同行。 而江宁郑滂若适在大山家。滂若自言有黄白之术,告我曰:“吾子冒暑远行,欲卖文以养亲,举世悠悠,讵有能知子者?使吾术若成,吾子何忧贫乎?”余笑而颔之。 明日,宿旦子冈。甫行数里,见四野禾油油然,老 *** 女,俱耘于田间。 盖江北之俗,妇女亦耕田力作;以视西北男子游惰不事生产者,其俗洵美矣。偶舍骑步行,过一农家,其丈夫方担粪灌园,而妇人汲井且浣衣;门有豆棚瓜架,又有树数株郁郁然,儿女啼笑,鸡犬鸣吠。 余顾而慕之,以为此一家之中,有万物得所之意,自恨不如远甚也!明日抵滁州境,过朱龙桥——即卢尚书、祖将军破李自成处,慨然有驰驱当世之志。过关山,遇宿松朱字绿、怀宁咎元彦从陕西来。 别三年矣!相见则欢甚,徒行携手,至道旁人家纵谈,村民皆来环听,良久别去。过磨盘山,山势峻峭,重叠盘曲,故名;为滁之要害地。 是日宿岱山铺,定远境也。明日宿黄泥冈,凤阳境也。 途中遇太平蔡极生自北来。薄暮,余告圉人:“数日皆苦热,行路者皆以夜,当及月明行也。” 乃于三更启行。行四五里,见西北云起;少顷,布满空中,雷电大作,大雨如注,仓卒披雨具,然衣已沾湿。 行至总铺,雨愈甚;遍叩逆旅主人门,皆不应。圉人于昏黑中寻一草棚,相与暂避其下。 雨止,则天已明矣。道路皆水弥漫,不辨阡陌。 私叹水利不修,天下无由治也。苟得良有司,亦足治其一邑。 惜无有以此为念者。仰观云气甚佳:或如人,或如狮象,如山,如怪石,如树,倏忽万状。 余尝谓看云宜夕阳,宜雨后,不知日出时看云亦佳也。是日仅行四十里,抵临淮;使人入城访朱鉴薛,值其他出。 薄暮,独步城外。是时隍中荷花盛开,凉风微动,香气袭人,徘徊久之,乃抵旅舍主人宿。 明日渡淮。先是临淮有浮桥,往来者皆便之。 及浮桥坏不修,操舟者颇因以为奸利。余既渡,欲登岸,有一人负之以登,其人陷淖中,余几堕。 岸上数人来,共挽之,乃免。是日行九十里,宿连城镇,灵壁县境也。 明日为月望,行七十里而宿荒庄,宿州境也。屋舍湫隘,墙壁崩颓,门户皆不具。 圉人与逆旅主人有故,因欲宿此。余不可,主人曰:“此不过一宿耳,何必求安!”余然之。 是日颇作雨而竟不雨。三更起,主人苛索钱不已。 月明中行数十里,余患腹胀不能食,宿褚庄铺。十七日渡河,宿河之北岸。 夜中过闵子乡,盖有闵子祠焉;明孝慈皇后之故乡也。徐宿间群山盘亘,风气完密;而徐州滨河,山川尤极雄壮,为东南藩蔽,后必有异人出焉。 望戏马台,似有倾圮。昔苏子瞻知徐州,云:“戏马台可屯千人,与州为犄角。” 然守徐当先守河也。是日热甚,既抵逆旅,饮水数升。 顷之,雷声殷殷起,风雨骤至,凉生,渴乃止。是夜腹胀愈甚,不能成寐,汗流不已。 明日宿利国驿。忆余于己巳六月,与无锡刘言洁,自济南入燕,言洁体肥畏热,而羡余之能耐劳苦寒暑。 距今仅六年,而余行役颇觉委顿。蹉跎荏苒,精力向衰,安能复驰驱当世!抚髀扼腕,不禁喟然而三叹也!明日,宿滕县境曰沙河店。 又明日,宿邹县境曰东滩店。是日守孟子庙,入而瞻拜;欲登峄山,因热甚且渴,不能登也。 明日,宿汶上。往余过汶上,有吊古诗,失其稿,犹记两句云:“可怜鲁道游齐子,岂有孔门屈季孙!”余不复能记忆也。 明日,宿东阿之旧县。是日大雨,逆旅闻隔墙群饮拇战,未几喧且斗。 余出观之,见两人皆大醉,相殴于淖中,泥涂满面不可识。两家之妻,各出为其夫,互相詈,至晚乃散。 乃知先王罪群饮,诚非无故。明日宿营茌平。 又明日过高唐,宿腰站。自茌平以北,道路皆水弥漫,每日辄纡回行也。 闻燕赵间水更甚,北行者皆患之。二十六日,宿军城,夜梦裴媪。 媪于余有恩而未之报,今岁二月,病卒于家;而余在江宁,不及视其含敛,中心时用为愧恨!盖自二月距今,入梦者屡矣。二十七日,宿商家林。 二十八日,宿营任邱。二十九日,宿白沟。 白沟者,昔宋与辽分界处也。七月初一日,宿良乡。 是日过涿州,访方灵皋于舍馆,适灵皋往京师。在金陵时,日与灵皋相过从,今别四月矣,拟为信宿之谈而竟不果。 及余在京师,而灵皋又已反涿,途中水阻,各纡道行,故相左。盖自任邱以北,水泛溢,桥梁往往皆断,往来者乘舟,或数十里乃有陆。 陆行或数里,或数十里,又乘舟。昔天启中,吾县左忠毅公为屯田御史,兴北方水利,仿佛江南。 忠毅去而水利又废不修,良可叹也!初二日,至京师。芦沟桥及彰义门,俱有守者,执途人横索金钱,稍不称意,虽襆被欲俱取其税,盖榷关使者之所为也。 涂人恐濡滞,甘出金钱以给之。惟徒行者得免。 盖辇毂之下而为御人之事,或以为此小事不足介意,而不知天下之故,皆起于不足介意者也。是日大雨,而余襆被书笈,为逻者所开视,尽湿,涂。
孟轲,邹人也。文言文译文
孟轲,是邹国人。他曾跟着子思的弟子学习。当通晓孔道之后,便去游说齐宣王,齐宣王没有任用他。于是到了梁国,梁惠王不但不认同他的话,反而被认为迂腐,不符合实际。当时,各诸侯国都在实行变革,秦国任用商鞅,使国家富足,兵力强大;楚国、魏国也都任用过吴起,战胜了一些国家,削弱了强敌;齐威王和宣王举用孙膑和田忌等人,国力强盛,使各诸侯国都东来朝拜齐国。当各诸侯国正致力于“合纵连横”的攻伐谋略,把能攻善伐看作贤能的时候,孟轲却称述唐尧、虞舜以及夏、商、周三代的德政,因此不符合他所周游的那些国家的需要。于是就回到家乡与万章等人整理《诗经》、《书经》,阐发孔丘的思想学说,写成《孟子》一书,共七篇。
孟子和孟轲是不是一个人
孟子和孟轲是一个人。孟子,姬姓孟氏,名轲,字号子舆,邹国(今山东邹城)人。战国时期著名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地位仅次于孔子,与孔子并称“孔孟”。孟子宣扬“仁政”,最早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韩愈《原道》将孟子列为先秦儒家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元朝追封孟子为“亚圣公·树宸”,尊称为“亚圣”,《孟子》一书,属语录体散文集,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的弟子共同编写完成,倡导“以仁为本”。扩展资料:孟子代表作有《鱼我所欲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寡人之于国也》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富贵不能淫》和《鱼我所欲也》被编入中学语文教科书中。孟子继承了孔子的仁政学说,是位非常有抱负的政治家,在诸侯国合纵连横,战争不断时期,作为锐捷的思想家,孟子意识到了当时的时代特征和趋势,建构了自己的学说。与孔子一样,他力图将儒家的政治理论和治国理念转化为具体的国家治理主张,并推行于天下。而当时各个思想家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游说各国诸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孟子开始周游列国,游说于各国君主之间,推行他的政治主张。
在司马迁笔下孟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史记·孟子荀卿列传》司马迁评价孟子说:“当是之时,秦用商君,富国强兵,楚魏用吴起,战胜弱敌,齐威王宣王用孙子田忌之徒,而诸侯东面朝齐。天下方务于合从连衡,以攻伐为贤,而孟轲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又说孟子“游事齐宣王,宣王不能用。适梁,梁惠王不果所言,则见以为迂远而阔于事情”。所谓“所如者不合”与“迂远而阔于事情”,是说孟子的学说主张与当时的社会现实相差太远,孟子被认为是过于理想化了。
孟子提出的性善论,荀子主张性恶论。
孟子与荀子同为先秦儒家大师,但其关于人性善与人性恶的观点却截然相反。那么究竟谁的观点代表儒家原则?是孟子对而荀子错,还是荀子对而孟子错,抑或是二人都错?结论只能是二人都错,也就是说二人在逻辑思辨上都是独断的,而都是出于独断这一点又恰恰便是包括二人在内的儒家的共同原则。儒家学说是一道德体系,其中的许多原则属自明性质,非由逻辑论辩可以证明,也无须通过逻辑论辩的形式证明。
荀子和孟子二人,荀子主性恶,孟子主性善,荀孟的不同不在于儒家“仁”的思想的差异,也不在于儒家逻辑论证方法的差异。孔孟荀三人所以能并列为早期儒家大师,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孔孟荀三人在思想和方法论上的一致。荀孟所以不同,是因为二人在儒学的理想与实践上有着不同的侧重。表面上看性善、性恶正相反对,实际上却更加反映了荀孟二人极为一致的儒家本色。
孟子和荀子都认为性不是不可以改变的,不是决定一切的,所以所谓性善性恶,先天后天,原也就无所谓善恶,性善性恶只是二人逻辑论证的不同前提而已。孟子的“义”出乎心性,但是“或相倍蓰而无算者,不能尽其才也”。“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仁义者,“求则得之,舍则失之”。先天虽有的,后天也有可能会失去。荀子的仁义虽在生性天情之外,但君子“化性起伪”,“强学而求有之”。先天没有的,后天也可以具备。所以先天有没有并没有关系,关键是要看后天能不能拥有。所以说,性善论与性恶论是同样归结为儒家“仁政”理想和“求”与“学”的实践原则,在此一点上二者并没有本质的不同。
孟子和荀子既然一致,为什么会有一人主张性善、一人主张性恶?其原因即在于二人所处的历史环境不同。对此,司马迁早有指出。《史记》将孟子与荀子合传,是有其充分考虑的。?
《史记·孟子荀卿列传》司马迁评价孟子说:“当是之时,秦用商君,富国强兵,楚魏用吴起,战胜弱敌,齐威王宣王用孙子田忌之徒,而诸侯东面朝齐。天下方务于合从连衡,以攻伐为贤,而孟轲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又说孟子“游事齐宣王,宣王不能用。适梁,梁惠王不果所言,则见以为迂远而阔于事情”。所谓“所如者不合”与“迂远而阔于事情”,是说孟子的学说主张与当时的社会现实相差太远,孟子被认为是过于理想化了。
《史记·孟子荀卿列传》司马迁评价荀子说:“荀卿,赵人。年五十始来游学于齐。田骈之属皆已死齐襄王时,而荀卿最为老师。齐尚修列大夫之缺,而荀卿三为祭酒焉。齐人或谗荀卿,荀卿乃适楚,而春申君以为兰陵令。春申君死而荀卿废,因家兰陵。荀卿嫉浊世之政,亡国乱君相属,不遂大道而营于巫祝,信禨祥,鄙儒小拘,如庄周等又猾稽乱俗,于是推儒、墨、道德之行事兴坏,序列著数万言而卒。”所谓“嫉浊世之政,亡国乱君相属”,说明到荀子时社会现实更趋恶化,更不容提出过高的理想。
孔孟荀三人的身世环境属于同一类型,都有所谓是非淆乱、老而发愤的经历。但孔子生当春秋末年,孟子生当战国前期,社会政治状况毕竟要好一些,使人感觉尚有药可救。而荀子生当战国末年,作为春秋战国最后一位集大成的学术大师,所感受到的社会环境的险恶,以及来自儒家统系的责任感和心理压力,都在孔子孟子之上。所以荀子专意著作了《性恶》一篇,说:“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
孟子讲仁义,把仁义概念建立在对人的心理分析之上。为了强调仁义,所以深自树立,高自标榜,以求激励人心,要求人在后天行事中保持其本心,是俗语所说的“唱红脸”。表面上讲性善,实际上重在后天行事。荀子讲仁义,但荀子生当战国末年,当时的情况已是人人争于利欲,君子与小人同恶,固不宜倡言心性之善,于是只有深明其恶,以求人能反躬自救,要求人在后天生活实践中厉行改造,有佛家世纪之末救世出苦海之意,是俗语所说的“唱白脸”。孟荀二人性善论与性恶论态度虽然相反,但“仁”的主张一致,强调后天实践一致,并且性善论或性恶论的独断的逻辑论证方法也是一致的。
社会政治格局是有变化的,学术的发展也是有变化的。在这方面以法家的论述最为充分,如《韩非子·五蠹》说:“故事因于世,而备适于事。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当今争于气力。”李斯秦始皇三十四年奏议:“五帝不相复,三代不相袭,各以治。非其相反,时变异也。”(《史记·秦始皇本纪》)
儒家的发展,有一个由“仁”向“义”、“礼”,直至向法家的“法”过渡的流变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性善论与“义”相联系,性恶论与“礼”相联系,核心是“仁”。“义”与“礼”仍然是仁,之所以有性善论与性恶论的不同,则是原于历史环境的变化。“义”与“礼”变了,性善论与性恶论变了,但是“仁”没有变,儒家体系的独断性质也没有变。
对于此一性质,学术界也早有指出。
朱熹在解释张载《正蒙·天道》中“天体物不遗,犹仁体事而无不在也”一句时说:“横渠谓‘天体物而不遗,犹仁体事而无不在’,此数句是从赤心片片说出来,荀、扬岂能到?”(《朱子语类》卷九十八)所谓“赤心片片”,即表明此问题是由内心自明的,而非推理的。
梁启超说:“道家哲学,有与儒家根本不同之处。儒家以人为中心,道家以自然界为中心。儒家道家皆言‘道’,然儒家以人类心力为万能,以道为人类不断努力所创造,故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道家以自然界理法为万能,以道为先天的存在且一成不变,故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见梁启超《先秦政治思想史》第八章《道家思想(其一)》。中华书局1936年出版,东方出版社1996年编校再版。)简洁而准确地指出了儒家学说的人文实践倾向。梁启超先生又说:“荀子与孟子同为儒家大师,其政治论之归宿点全同,而出发点则小异。孟子信性善,故注重精神上之扩充。荀子信性恶,故注重物质上之调剂。……孟子言‘辞让之心人皆有之’,荀子正相反,谓争夺之心人皆有之。”(见梁启超《先秦政治思想史》第七章《儒家思想(其五)(荀子)》。)所说出发点的小异当即指孟荀二人的论证手法不同,归宿点的全同当即指其儒家本质的一致。
参考资料:《东方道德研究》第四辑
孟轲邹人也的译文
孟轲,是邹国人。他曾跟着子思的弟子学习。当通晓孔道之后,便去游说齐宣王,齐宣王没有任用他。于是到了梁国,梁惠王不但不认同他的话,反而被认为迂腐,不符合实际。当时,各诸侯国都在实行变革,秦国任用商鞅,使国家富足,兵力强大;楚国、魏国也都任用过吴起,战胜了一些国家,削弱了强敌;齐威王和宣王举用孙膑和田忌等人,国力强盛,使各诸侯国都东来朝拜齐国。当各诸侯国正致力于“合纵连横”的攻伐谋略,把能攻善伐看作贤能的时候,孟轲却称述唐尧、虞舜以及夏、商、周三代的德政,因此不符合他所周游的那些国家的需要。于是就回到家乡与万章等人整理《诗经》、《书经》,阐发孔丘的思想学说,写成《孟子》一书,共七篇。
楚将伐齐文言文翻译,怎样翻译?
楚将伐齐文言文翻译如下:楚国准备进攻齐国,鲁国亲附楚国,齐王很忧虑此事。张丐说:“臣下请求去鲁国使它中立。”于是为齐国去拜见鲁国国君。鲁康公说:“齐王害怕了吗?”张丐说:“这不是臣下所能知道的事情,臣下是来哀悼您的。”鲁康公说:“为什么哀悼我?”张丐说:“君王的谋划错了。君王不帮助胜利者而去帮助失败者,这是什么缘故?”鲁康公说:“您认为齐、楚两国哪一方能取胜呢?”张丐回答说:“就是鬼也不知道。”鲁康公说:“这样说来,那么您凭什说哀悼寡人?”张丐说:齐国、楚国势均力敌,不在乎有鲁国还是没有鲁国的帮助。您哪里赶得上保持中立在两国交战之后联合胜利一方啊2如果楚国大胜齐国,楚国的良将精兵一定有很多伤亡,其余的军队完全可以对付天下的侵略者。如果齐国取胜,齐国的良将精兵也会有很大死伤。然而君王率领鲁国的兵众联合战胜的一方,这大概施的恩德也够大了。注解:①鲁君:鲁国国君。②吊:悼念死者。③足下:敬辞。古代下称上或同辈相称你可用足下。④权敌:争夺权势的效手。⑤选卒:挑选出来的兵卒、精兵。⑥殪:死:⑦退师:撤退军队
齐欲伐楚文言文翻译
1. 齐欲伐魏 文言文翻译 原文: 齐欲伐魏,淳于髡谓齐王曰:“韩子卢者,天下之疾犬也。东郭逡者,海内之狡兔也。韩于卢逐东郭逡,环山者三,腾山者五、兔极于前,犬废于后;犬兔俱罢,各死其处。田父见而获之,无劳倦之苦,而擅其功。今齐.魏久相持。以顿其兵,弊其众,臣恐强秦.大楚承其后,有田父之功。”齐王惧,谢将休士也。 译文: 齐国要讨伐魏国,淳于髡对齐王说:"韩子卢是天下跑得极快的犬;东郭逡是四海内极其狡猾的兔子。韩子卢追逐东郭逡,环山追跑了三圈,跳跃翻山追了五次。兔子筋疲力尽地跑在前面,犬疲惫不堪地跟在后面,犬与兔都疲惫至极,最后分别死在了自己所在的地方。农夫看见了而抓获它们,没有费一点力气,就独得了利益。现在齐国与魏国长期相对峙,以致使士兵困顿,百姓疲乏,我害怕强大的秦国和楚国会等候在身后,坐收农夫之利呀。"齐王害怕了,遣散了将帅,让士兵回家休息了。 【通假字】: 1、“罢”通“疲”,意思是乏、累 2、顿:困顿、疲弊。弊:困乏、疲惫 “顿其兵”“弊其众”两句中的“顿”“弊”都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即“使其兵顿”,“使其众弊”。 【逐字翻译】: 1. 天下之疾犬也(疾)快 2.各死其处(各)各自 3.田父:农夫 4.以顿:困顿 2. 齐欲伐魏 全文翻译 齐国欲攻打魏国,魏国就派人游说齐国大臣淳于髡:“齐国欲攻打魏国,能解除魏国祸患的,只有先生您。敝国有宝璧二双,两辆四马拉的纹彩马车,请让我送给先生。”淳于髡说:“好吧。”于是进宫劝说齐王道:“楚国是齐国的仇敌,魏国是齐国共患难的友邦。攻打友邦,却让仇敌乘机来进攻自己疲惫的军队,这样做,名声不好而且也招来危险,我认为大王不该这样做。”齐王说:“好。”于是就不去讨伐魏国。 有人对齐王说:“淳于髡劝您不攻打魏国,原因在于他接受了魏国的璧玉和宝马啊。”齐王即刻问淳于髡说:“听说先生接受了魏国的璧玉和宝马,有这事吗?”淳地髡说:“有这事。”齐王说:“既然这样,那么先生为我所出的主意怎么样呢?”淳于髡说:“如果攻打魏国有利于齐国,魏国即使刺死我,对大王又有什么好处呢?如果知道攻打魏国真的不利于齐国,魏国即使封赏了我,对大王又有什么损失呢?况且不攻打魏国,大王就没有攻打友邦的罪名,而魏国也没有被灭亡的危险,百姓更不会遭受兵祸,我得了玉璧和宝马,对于大王又有什么损伤呢?” 3. 文言文《齐欲伐魏》 【原文】 齐欲伐魏。淳于髡谓齐王①曰:“韩子卢②者,天下之疾犬也。东郭逡者,海内之狡兔也。韩子卢逐东郭逡③,环山者三,腾山者五,兔极于前,犬废于后,犬兔俱罢,各死其处。田父见而获之,无劳倦之苦,而擅其功。今齐、魏久相持,以顿其兵,弊其众,臣恐强秦、大楚承其后,有田父之功。”齐王惧,谢将休士也。 【注释】 ①齐王:齐宣王。 ②韩子卢:卢,黑犬。 ③东郭逡:东郭山之狡兔。 【译文】 齐国要进攻魏国,淳于髡对齐王说:“韩卢是天下跑得最快的猎犬,东郭逡是世上动作最敏捷的兔子。韩卢追捕东郭逡,绕山三圈,翻山五座,这时兔子在前面已跑得精疲力竭,猎犬在后面也追得疲惫不堪,兔子和猎犬都疲困之极,各自都昏死在那里了。农夫获得,不费力气,不受劳苦,独得其利。现在齐、魏两国交战,长期相持不下,双方兵力疲困、民众劳累,我担心强大的秦、楚会乘机而入,也像农夫那样独得其利。”齐王听说后,十分害怕,于是撤回将士,不再进攻魏国。 ====================================== 告诉我们要警惕鹬蚌相争,渔人得利。也告诉我们统治者不要穷兵黩武,争强斗胜,要注意修养生息,于民得利。 4. 有关文言文《齐欲伐魏》的解释及习题 【原文】 齐欲伐魏。 淳于髡谓齐王曰:“韩子卢者,天下之疾犬也。东郭逡者,海内之狡兔也。 韩子卢逐东郭逡,环山者三,腾山者五,兔极于前,犬废于后,犬兔俱罢,各死其处。田父见而获之,无劳倦之苦,而擅其功。 今齐、魏久相持,以顿其兵,弊其众,臣恐强秦、大楚承其后,有田父之功。”齐王惧,谢将休士也。 【译文】 齐王想发兵攻打魏国。淳于髡对他说:“韩子卢,是天下跑得最快的狗,东郭逡则是世上数得着的狡兔。 韩子卢追逐东郭逡,接连环山追了三圈,翻山跑了五趟,前面的兔子筋疲力尽,后面的狗也筋疲力尽,大家都跑不动了,各自倒在地上活活累死。有个老农夫看到了,不费吹灰之力捡走了它们。 与此相同,要是齐、魏两国相持不下,双方士兵百姓都疲惫不堪,臣担忧秦、楚两个强敌会抄我们后路,以博取农夫之利。”齐王听后很是害怕,就下令休养将士,不再出兵。 这个文章里的通假字是什么???顿其兵的顿是什么意思?弊其众事的弊是么意思?? 顿和弊这就是通假字,所谓通假字有很多是错字,所以如楼上所说可以猜测原意原字,毋庸置疑这两个是通假字. 以顿其兵,弊其众, 双方士兵百姓都疲惫不堪 顿:困顿、疲弊。弊:困乏、疲惫 “顿其兵”“弊其众”两句中的“顿”“弊”都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即“使其兵顿”,“使其众弊”。 5. 请帮忙翻译文言文《齐欲伐魏》 齐国欲攻打魏国,魏国就派人游说齐国大臣淳于髡:“齐国欲攻打魏国,能解除魏国祸患的,只有先生您。敝国有宝璧二双,两辆四马拉的纹彩马车,请让我送给先生。”淳于髡说:“好吧。”于是进宫劝说齐王道:“楚国是齐国的仇敌,魏国是齐国共患难的友邦。攻打友邦,却让仇敌乘机来进攻自己疲惫的军队,这样做,名声不好而且也招来危险,我认为大王不该这样做。”齐王说:“好。”于是就不去讨伐魏国。 有人对齐王说:“淳于髡劝您不攻打魏国,原因在于他接受了魏国的璧玉和宝马啊。”齐王即刻问淳于髡说:“听说先生接受了魏国的璧玉和宝马,有这事吗?”淳地髡说:“有这事。”齐王说:“既然这样,那么先生为我所出的主意怎么样呢?”淳于髡说:“如果攻打魏国有利于齐国,魏国即使刺死我,对大王又有什么好处呢?如果知道攻打魏国真的不利于齐国,魏国即使封赏了我,对大王又有什么损失呢?况且不攻打魏国,大王就没有攻打友邦的罪名,而魏国也没有被灭亡的危险,百姓更不会遭受兵祸,我得了玉璧和宝马,对于大王又有什么损伤呢?” 6. 齐欲伐魏 原文: 齐欲伐魏,淳于髡谓齐王曰:“韩子卢者,天下之疾犬也;东郭逡者,海内之狡兔也。韩于卢逐东郭逡,环山者三,腾山者五、兔极于前,犬废于后;犬兔俱罢,各死其处。田父见之,无劳倦之苦,而擅其功。今齐魏久相持,以顿其兵,弊其众,臣恐强秦大楚承其后,有田父之功。”齐王惧,谢将休士也。 译文: 齐国要攻打魏国,淳于髡对齐王说:"韩子卢是天下跑得极快的犬;东郭逡是人所共知的极其狡猾的兔子。韩子卢追逐东郭逡,环山追跑了三圈,跳跃翻山追了五次。兔子筋疲力尽地跑在前面,犬疲惫不堪地跟在后面,犬与兔都疲惫至极,最后分别死在了自己所在的地方。农夫看见了,没遭受任何劳碌之苦,就独得了利益。现在齐国与魏国长期相对峙,以致使士兵困顿,百姓疲乏,我担心强大的秦国和楚国会等候在身后,坐收农夫之利呀。"齐王害怕了,遣散了将帅,让士兵回家休息了。 赏析:淳于髡用形象的寓言故事巧谏君王,避免了一场战争,可谓大功一件。 7. 急 在线等秦欲伐楚翻译 秦国要攻打楚国,派使者去楚国参观楚国的国宝。楚王听说,叫来令尹子西问:“秦国想参观我国的国宝,和氏璧、随侯珠,可以给他看吗?”子西说:臣不知道。招来昭奚恤问这个问题,昭奚恤回答说:这是想看我国的得失而图谋我国,国宝,在于贤臣,珠宝玩物,不是重要国宝。楚王于是就让昭奚恤接待。 昭奚恤调精兵三百人,列队在西门之内。在东面建一座坛,在南面建四座坛,在西面建一座坛。秦国使者到,昭奚恤说:你是客人,请坐东面上座。令尹子西坐南面,依次是太宗子敖、叶公子高、司马子反。昭奚恤自己坐西面的坛上,说:客人想看楚国国宝,楚国的国宝是贤臣。管理百姓,充实仓库,让人民安居乐业,有令尹子西。捧圭璧,出使诸侯,化解怨恨,增进两国友谊,使国家间没有军事冲突,有太宗子敖。守卫领土,保卫边疆,不侵略邻国,也不让邻国侵略,有叶公子高。统帅军队,整理兵器,抵抗强敌,敲起战鼓,发动百万军队,命令一下,军队赴汤蹈火、舍生忘死,有司马子反在此。如果执行国王的命令,治理国家不发生混乱,有昭奚恤在此,请大国使者尽量观看。秦国使者害怕了无言以对,昭奚恤于是行礼离去。秦国使者返回秦国,对秦王说:楚国有许多贤臣,不可打他的主意。于是就不讨伐楚国。诗上说:人才济济,楚文王才得到安宁。真是这样啊。
一口气读完《孟子》1
关于孟子
孟子,姬姓,孟氏,名轲,战国时邹国人。具体生卒年不详,说辞有两种(前372年-前289年,或前385年—前304年)。
孟子早年受业于子思(孔子的孙子,有争议),继承了孔子儒学发展,曾自称“乃所愿,则学孔子也”。其父早亡,友其母亲抚养长大。
孟母特别注意家庭教育,为了为孟子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曾三次搬家;为了激励么你,曾剪短正在织的布。这边是“孟母三迁”和“子不学,断机杼”的故事由来。
中年时期,孟子为推广儒学,开始云游各国,游说诸侯长达20年,他和孔子遭遇一样,处处碰壁。
曾先后游历过齐、宋、滕、魏、鲁、薛等诸国,可是总是未能推行其“仁政”的理念,不过,孟子及其门人弟子将在各国的言行记录下来,成为了《孟子》一书的素材。
孟子晚年对于游说诸侯,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已是不抱希望,转而归隐乡里,专心著书立说,开课教学,将“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作为自己的人生乐趣。
本书作者是谁历代以来,争论不休。较为流行的说法是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著作。
此书在唐朝以前不受重视,仅作为儒家一般典籍。直到唐朝,韩愈提出“道统说”,公开尊称孟子为孔子的继承人,本书才开始进入大众视野。
到了两宋时期,本书更是备受推崇,在王安石等变法派的支持下,本书首次被列入科举,孟子本人被封为邹国公,并被批准配享孔庙,后来更是成为“四书”之一,不过孟子本人被称为“亚圣”却是在元文宗时期。
全书分为七篇十四卷,每篇上下两卷,篇章划分多以当事人或核心思想来划分。全文多以叙述为主要文体,善于讲故事,举例论证是孟子的一大特色,而非是单纯如《论语》般的理论说教。
本书主要思想包括政治(民本、仁政和王道的三位一体)、哲学(性善论为基础)、天命观(天人合一)、道德教育等。
1.先义后利
梁惠王(一下简称“老梁”)问孟子能给自己的国家带来什么利益吗?孟子说了一顿“仁义”,说如果大家都只讲利益的话,众人之间不相互杀戮就绝不会罢休,所以应该要“先义后利”。
固执如孟子怪不得不受待见,在那个乱世之中,各诸侯都喜欢张仪苏秦这样的能够富国强兵、开疆扩土的人,像孟子这种讲仁义为先的人当然不会受到待见。
孟子的话或许有理,只是选错了对象。就像一个商人问我怎样获取利润,我告诉他要要先讲仁义,再讲利益,他一定会温柔地说一句: 滚蛋!
2.与民同乐
老梁站在池塘边,看到鸿雁麋鹿等一番温馨快乐的场景,可能是为了显示自己治理有方,便问孟子:你也享受这种快乐吗?
孟子先是夸了老梁一下,说到:只有贤德的人才能享受快乐,不贤德人有快乐就无法享受。接着便继续讲到,说文王建造都是靠民力建造灵台灵沼泽,但是百姓却乐于其中,很愿意出力。
这是因为,古代贤者能够做到百姓丰衣足食,四海升平,和人民同乐,所以能享受到真正的快乐。同时还列举了夏桀的事例,说他残暴不仁,人民宁愿与他同归于尽,其目的就是劝诫老梁要做到“与民同乐”。
这节故事其实已经隐含孟子的“民本”思想,就是不但自己能享乐,更能让人民一同享乐,那才是一番盛世和谐。
3 、仁政王道
老梁向孟子问到:我为国家操碎了心,比邻国君王尽心尽力的多,可是我国的人数(泛指国力)为啥不比邻国增加多少呢?
孟子便举了个“栗子”,便是那个“五十步笑百步”的故事,然后说到正题。是因为老梁没有做到真正的“王道”才会如此,接着便解释说明了“王道”。
何谓“王道”,等同“仁政”,就是能够称王统领天下的方法。具体包括:谷物不违农时、材木斧斤以时、养生丧死无憾、大宅树之以桑、牲畜畜养其时、田地勿夺其时、重视教育推行孝悌,这样一来,人民丰衣足食,自然都回来归从。
所以,治理国家要从根本体制入手,而非表面的一个人尽心尽力。
孟子这节内容,又被称为“寡人之于国也”,值得反复朗读甚至背诵。其思路之清远胜先贤,尤其是孟子从政治体制入手,而非靠统治者的道德修养入手,颇有现代文明改革的意味。
颇为讽刺的是许多政治体制的问题造就的黎民苦难,却被众多人忽视,以至于“颁白者常负戴于道路矣”。
4 、率兽食人,其罪大也。
老梁或许被孟子的才情感到了,表示愿意接受孟子的教诲。
于是孟子就讲到现在人民群众的温饱问题都解决不了,里面虽然有肥肉肥马,但是人民饿死事件却时有发生。并提到始作俑者尚且无后,那么这些让人民饿死的官员又该当何罪?
这里,孟子触及到了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财富分配两极化的问题,正如杜甫说的那般“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5 、仁者无敌
老梁说到自己的伤心往事,说到:魏国本来是很强的,可是到了我这,被齐国、秦国、楚国挨个教训羞辱了一顿,死人的死人,割地的割地,我实在咽不下这口气,一定要一雪前耻,该咋办?
孟子便劝诫他重视“仁政”,假如做到轻徭薄赋、减免刑罚、重视农产、重视年轻人的学习、提倡孝悌忠义的道理,即便最后大家拿着木棍也能战胜外敌。
嗯,乍一看孟子说的好有道理啊!其实孟子想象的过于理想化了,因为仁政能实现“兴国”却不会“强兵”,后来商鞅变法,靠法学思想振兴秦国军力便是铁证。
孟子一门心思想推行“仁政”,却不知其仅适用于和平年间,在诸侯混战的时期,军事力量才是诸侯首先考虑的。
6 、不嗜杀人者能一之
老梁问如何能够一统天下,孟子便说道,不喜欢杀人的君王就能一统天下。因为现在的各诸喜欢杀人的太多了,老百姓都渴求不嗜杀的仁德君王出现,只有出现,天下百姓都会顺从响应,就想枯槁的禾苗乞求雨水那样。
这里孟子看到了平定天下的关键,就是获取民心,只要民心所向,天下一统指日可待。
7 、保民而王
这次是齐宣王(以下简称“老齐”)问孟子,希望孟子讲一下齐桓公和晋文公的事情来激励自己。孟子没有讲,并且说孔门弟子都不说这些霸主的事迹,自己也不知道,继而话题一转讲到了用仁德一统天下的道理。
首先,孟子说齐宣王是可以做到这一点的,他讲述了齐宣王用羊来代替牛去祭祀的事情来说明齐宣王有仁德之心。
接着,孟子又举例指出了齐宣王能够实行王道而没有去这么做的关键,并且指出了能做和不能做的形式区别。
孟子看到老齐不置可否,于是反问道老齐的想法难道是征战四方吗?老齐默认了,孟子便指出这种想法就想缘木求鱼一样,根本实现不了。最后又回归到仁政方面,劝诫老齐。老齐虽然不太感冒,但还是彬彬有礼请教孟子,希望能帮自己实现心中大志。可是孟子又回到认证方面,讲述了仁政的具体措施。
这一节,内容甚多,且颇有些前言不搭后语的感觉,孟子自始至终都在引导老齐实行仁政,老齐一直想做的就是征讨四方,这样难怪最终孟子不得重用。
1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这天老齐和孟子讨论音乐的话题。
这节内容几乎是之前的“与民同乐”的翻版,就是劝诫齐宣王既然喜欢音乐,不如让更多的人欣赏到音乐,依然是推己及人的认证理念。
2 、与众人同猎
这天老齐说到周文王的园林纵横七十里,老百姓还认为太小;自己的才四十里,来百姓居然认为太大,却是为何?
孟子解释道,因为周文王建造园林作为大众狩猎之所,所有人都能去。而老齐的园林却不对平民开放,如果平民擅猎麋鹿,会被判处死刑,所以大家很反感,认为占地太大。
这节主要反映的依然是“与民同乐”的仁政思想。
3 、一怒而安天下之民
这天老齐问到了同邻国交往的原则
孟子说到,仁爱的人乐于听从天命,所以能够以大国身份来侍奉小国,最终能安定天下;聪明的人畏惧天命,所以能够以小国身份来侍奉大国,最终能保护自己国家。最终劝诫老齐依照后者,先保护自己的国家。
老齐很是赞同,但是想到自己喜欢勇武的毛病,担心会受到此影响。
孟子接着依靠文王、武王勇武而安天下的事件来劝诫老齐,勇武没有关系,只要不逞匹夫之勇,而是为了安定天下而勇武,完全没有关系。
这里我甚是赞同,好勇不是毛病,只要不要妄动无名,时刻想着以安定天下为目标,好用动怒未尝不可。
4 、体恤民情
老齐这天问孟子关于与民同乐的问题
孟子劝诫老齐要体恤民情,快乐和忧愁时候想想百姓是否快乐或忧愁,并举齐景公问晏子出游的例子来证明。
从前齐景公向晏子问到如何能像古代贤者一样去出游呢,晏子先称赞了一番,说明了其出游的意义。然后,说了具体出游的方式。
因为现在很多诸侯出游都是兴师动众,劳民伤财,百姓怨声载道,苦不堪言,所以希望齐景公能够体训民情,不要没有节制的去出游玩乐。
此节内容依然是对“与民同乐”的展开,不做赘言。
5 、王政使天下归服
老齐这天问孟子关于王者的事情
孟子以周文王时期的措施来阐述,指出了王政之下税率低、秩序井然、打猎自由、刑罚没有连坐,而且鳏寡孤独这些社会中的弱势群体也能得到照顾。
老齐当场表示孟子说的对啊,孟子就反问其为何不照做呢,老齐就说到自己有爱财又好色的毛病,孟子当场就劝诫老齐说,好财好色没有什么,只是若能有节制,以自身作为表率,和百姓一道考虑财色问题,让百姓家有余量钱财,又能使男女婚嫁无误,天下必定归服。
这节故事,我甚是喜爱,因为孟子没有像其他那些故作清高的伪君子一般直接否认人性中好财好色的本能,而是有节制地引导,更加易于接受和传播。关于此点,给孟子点赞。
6 、直面君王治国之失
孟子以举例的方式直接问老齐国家治理不好,该怎么办,老齐没有说话,只能顾左右而言他。
7 、兼听人言,仔细考察
老齐问孟子如何选拔贤才
孟子说如果众位大臣都说某人好或不好,不可尽信,假如全国的人都说某人好或不好,这就要去考察一番,证实说法是否真实。
嗯,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8 、义之所在,可杀一夫。
这天老齐问道关于成汤放逐桀,武王伐纣的故事。便提问道:臣子也可是杀君王吗?
孟子便解释道,周王残暴不仁,众叛亲离,就是“一夫”,“一夫”可以合理地诛杀,而不算“弑君”。
孟子这里着实再玩文字游戏,不管纣王如何无道,他总是名义上的“君”,而武王的确是在“弑君”,这本来合乎仁义,可是孟子非要巧言解释说残暴的纣王是“一夫”,然后再说“一夫”是可以被诛杀的,未免有些狡辩。
9 、不要一意孤行
这天,孟子对老齐说,不可以对别人擅长的学问方面随便指手画脚,让别人听从你的。继而讲到治国之策,孟子就以讨伐此来劝诫老齐不能一意孤行地治理国家,应该听听他人意见。
10 、民意决定讨伐与否
老齐问孟子是否可以出兵吞并燕国,孔子主张以燕国百姓的心意为先,如果燕国百姓同意高兴,就去攻打,反之则不攻打。
这种思想可谓极其超前,因为古时是否讨伐征战多取决于君王自身,而这时孟子竟然劝诫齐宣王以被讨伐国的民意为准,实在难能可贵。
11 、以民意讨伐,不可存有私心
齐国最终还是攻下了燕国,其他诸侯却谋划怎么出兵救助燕国。老齐困惑之下便去请教孟子该如何对待。
孟子就劝诫老齐,当初攻打燕国是因为之前燕王无道,暴虐不仁,民不聊生,所以可以去攻打燕国,就当做是解救燕国百姓。可是齐国攻下燕国之后,却杀掉燕国人民的父兄,捆绑燕国人民子弟,毁坏宗庙,搬走宝器财物,这当然会引起天下公愤。
若想化解此危机,就赶快释放燕国子弟,择立一位新燕王,停止搬运宝器,军队从燕国退出,就能迫使各国停止用兵。
12 、出尔反尔,报应不爽
邹穆公(以下简称老邹)向孟子说了自己的困惑,对待那些眼见官员死去而没有施以援手的百姓,杀了吧,杀不完;不杀吧,老邹心里也有愤恨,恨百姓无作为。
孟子就解释道,在灾荒年岁,年老体弱的饿死荒野,年轻力壮的四散逃亡,这样的人成百上千。可是官家的粮仓库房都很充实,这些官吏宁却不上报,这就是身居要职却无视百姓生死而招致的祸患。
这些官员对待百姓残忍,百姓也会这么对待他们。最后孟子劝诫老邹不要责备百姓,而是应该实行仁政,最终会官民之间亲密无间。
13 、夹缝里生存
滕文公(以下简称老滕)问道,滕国国小,处在齐国和楚国两个大国之间,该是侍奉哪一个呢?
孟子直接说道自己无法回答,不过提出了一种生存法则,那就是凿深护城河,筑牢城墙,同百姓一起守卫,百姓如果宁肯牺牲也不离去的话,这样的国家是有希望的。
嗯,这里总觉得孟子在顾左右而言他,最终也没有解决老滕的痛点,因为你根本没有验证这一论点的机会,因为一旦验证的时候,可能就是面临被大国覆灭的危险。
14、 强为善(尽量去行善)
老滕看到齐国在滕国附近构建城墙,有些担心,便问孟子。
孟子还是没有正面回答问题,而是又回到仁政方面,劝诫老滕要勉力实行仁政,即便自己作为不大,后世子孙一定可以问鼎天下。
读到此段时,我觉得孟子在回答老滕的问题的答案总是似是而非,总是绕过主要矛盾去劝诫君王去执行仁政,可怜的老滕有一大顿火烧眉毛的现实问题没有解决,还总是被孟子劝诫这,劝诫那,孟子这种劝法,能得到重用才怪。
15 、祸不可免,去留随意
老滕这天问孟子,滕国是小国,即便全力侍奉大国,可能还是有覆灭的危险,该怎么办呢?
孟子依然没有正面回答,而是以太王举例,说他给狄人进献丝帛珍珠也没管用,最终决定在其他地方另建城池,有很多人都追随他,也有人宁死也要留下来,就让老邹自己选一样吧。
老滕不长记性啊,明知道孟子无法正面回答这些国家之家的博弈之道,偏偏追问,最终让孟子给出了一个模棱两可,糊里糊涂的答案。
16 、可否由己,岂可由人?
鲁平公要见孟子,被其宠臣臧仓说孟子葬母的礼仪规格高于父亲,这人不讲礼,不用去见了,于是鲁平公就没有去。
后来乐正子(孟子弟子)向鲁平公解释啥这是因为孟子前后贫富程度不同,孤儿葬礼规格也不同,不是不重视礼。
后来他把这事告诉了孟子,孟子便说道鲁平公与其合不来,他要不要来见孟子都不可能受到那个藏仓的影响,只能由其自己的想法决定。
一口气读完《孟子》4
卷九·万章上
1 、唯父母欢心可以解忧
万章(孟子弟子)问孟子,舜走到田地里,对老天哭泣诉苦,为什么这样呢?
孟子说不太了解,万章解释到,因为舜孝顺父母,恭恭敬敬,尽职尽责,但是父母依然不喜欢他,所以他一直很忧愁。
后来,尧帝把自己的两个女儿许配给他,将整个天下交给他管理,还是消除不了他的忧愁,虽然财富、女子、尊贵很是重要,但是都比不上父母的欢心。
2 、探求真知
咸丘蒙(孟子弟子)问孟子,舜做了天子见了父亲之后为何还是战战兢兢呢?俗话说:四海之内,莫非王臣。他父亲也是他的臣民啊!
孟子说,这句话理解有误,这句话说的是天下的事都是公事,我都要操心去管理。所以理解千人的文字言语,不能拘泥于字面意思,要切身感悟其内涵。
卷十·万章下
1 、圣者有四,清任和时
孟子说,伯夷只选择自己中意的事物,只服侍中意的君王,只使唤中意的百姓,太平时为官,动乱时辞官隐居。
而伊尹呢,他充满责任感,侍奉哪个君主都行,使唤什么样的百姓都行,因为他知道世上有太多未受到尧舜之道恩泽的人,他觉得有责任去帮助他们。
柳下惠呢,不为侍奉昏庸的君主感到羞耻,也不为官职小而卑微。做人做事不违背自己的原则,做到了一团和气。
而孔子呢,则是在该隐居的时候隐居,该做官的时候做官,该走的时候就走,复合时势。
2 、周朝官爵
有人问孟子周朝的官爵制是怎样的
孟子简单地说了一下大致,普天下爵位的制度是:天下、公、候、伯、子/男同为一级,共五等。官位制度是君主、卿、大夫、上士、中士、下士共六等。
3 、交友不挟
万章文孟子如何交友
孟子说不能依仗这自己年岁、地位、兄弟、富贵去交友。所谓交友,是因为朋友的品德而去相交,不可以有所依仗,尧舜先贤都是如此。
4 、交际之心在于恭
万章问孟子交际时候的心态如何
孟子说,要严肃恭敬。如果别人送给你东西,得来的东西不违背道义,交往符合规矩,接触符合礼节,那么,就大大方方地接受礼物了。
5 、位卑言高之论
孟子说,做官并不是单纯因为贫困,但是有时就是因为贫困。为贫困而做官的,应该辞掉高官只做小官,比如守门、打更,职位低就不可以议论高级职务的政务,在朝廷上做官而道得不到发扬,那是耻辱。
我语:“位卑而言高,罪也”,这句话是赤裸裸为专制统治者提供统治依据的,这让那些平民百姓脱离了话语权,让一切典章制度都任由统治者随意制定和解释。
卷十一·告子上
1、人性之争
告子说,人性如流水,东边有缺口就往东流,西边有缺口就往西流,最初无非善恶,是后天环境导致的。
孟子说,人性善,就像流水向下一样,之所以后来有人变坏,也是后天环境影响的。
我:十分赞同告子说的,因为现代心理学早已证明,人性是善恶的混成体,人性既有利他、亲和等趋向于善的社会性动机,也有侵犯、破坏等趋向于恶的社会性动机,后期的为善为恶跟自身修养有关,跟诱发因素有关,即所谓的后天环境影响。
而且,孟子这里的逻辑也不对啊,人性善怎么就能像是水流向下呢?假如荀子说人性恶,就想流水向下一样,他又作何回答。这是典型的双边逻辑,不可信。
2 、仁内义外?
告子说,仁在于内心,义在于外部。他这么解释,比如说爱是仁的一部分,我爱我的弟弟,不爱秦国人的弟弟,这有我来决定,所以说爱是内在的。我尊敬自己的长辈,也尊敬别人的长辈,这是因为他们年岁长、辈分高而已,与我个人喜不喜欢无关,所以说义是外在的。
我语:完全扯淡,天下动乱时器,这群家伙还在玩文字梗、概念梗,真是混账。而且,论证方式也是如此弱智。不管是仁还是义,都是发乎内心,行于外在,居然还堂而皇之地一刀切说什么“仁内义外”,胡说八道。
3 、贵在坚持
孟子说,有些君王不聪明,这并不奇怪。即使有天下最容易生长的植物,如果晒他一天,冻它十天,也是没有能生长的。拿自己来说,见过君王不过数次,一离开他,态度也冷淡了不少,虽然他也有一点善心的萌芽,自己也帮不了他呀。
4 、鱼与熊掌不可兼得
孟子说,鱼和熊掌我只能选一个,就想生和义,发生矛盾的话,我舍生取义。若是宁愿违背仁义也要苟且偷生的话,宁愿去死。
5 、立乎其大,则其小不能夺
公都子问到,大家都是人,为何有的人成为了君子,有人成为了小人呢?
孟子说,那些君子他们追求满足心灵需求的做法,而小人却追求满足身体次要器官的需求,如耳目口腹之欲。
前者能保持善念,并发扬开来。后者远离了善念,因此成为了小人。
6 、仁心渐失
孟子说道,当今的仁人志士力量太弱,想拯救乱乱世,就像用一杯水去就一堆大火一样样,根本没有用,渐渐地,那些仁人也成为了不仁得人。
卷十二·告子下
1 、不可因礼之弊而毁其利
有人提了一个问题,按照礼节求饭吃,会没有饭吃,如果不按礼节,就会有饭吃。此种情况下,还要按礼节办事吗?如果安亲迎礼娶亲,便娶不到妻子,不按礼数,反而能娶到,那么,还一定要行亲迎礼吗?
孟子这么回答,这人那吃饭和婚姻的重要方面去和礼节的细小方面相比,根本不用考虑纠结,当然是吃饭娶妻重要了,但这不能作为否定“礼”的依据。
假如,抢夺哥哥的饭吃,就能吃饭,会不会去抢;去搂抱非礼隔壁家的姑娘就能娶她,就该去搂抱吗?
2 、天降大任,苦其心智
孟子说舜在田野中兴起,傅悦从铸墙的苦役中提拔出来,胶鬲从鱼贩子中提拔出来,管夷吾从狱官手中提拔出来,孙叔敖从海边的隐居生活中提拔出来,百里奚从买卖场所提拔出来。
所以,上天若将某个重大任务落到某人身上,必定要先让他磨砺一番。
整篇都值得背诵
卷十三·尽心上
1、安身立命之道
孟子说充分发挥人的善良的本心,就是知晓了人的本性,就知晓天命了。保持人的本心,养护人的本性,这是侍奉上天的办法。无论寿命长短,都不要三心二意,修养自身,等待天命,这就是用以安身立命的方法。
2 、不思以至庸碌
孟子说,做一件事却不明白为什么这么做,习惯了,却不深知其所以然,一辈子从这条道路上走,却不知道这是条什么路的,这种人就是一般人。
当一切都习以为常,那就注定了平庸。
3 、人不可以无耻
孟子说,人不可以没有羞耻,不知羞耻的羞耻是真正的羞耻啊。羞耻是很重要的,不把赶不上人看做羞耻,怎么能赶上别人呢?
4 、得志与否,嚣嚣然也(怡然自得)。
孟子说关于游说四方的态度,被人理解,悠然自得无所求;别人不理解,同样悠然自得无所求。
那么如何做到呢?孟子认为崇尚德义,就可以做到。所以仁人志士穷困时不失正义,得志时不背离道。
5 、使民有道,虽劳死不怨
孟子说,本着让百姓安逸的原则去役使百姓,百姓虽然劳苦,但不会怨恨;本着让百姓生存的原则去杀人,被杀的人虽死,但不会怨恨杀他的人。
6 、君子三乐
孟子说,君子有三种乐事,但以德服天下不在其中。其乐一,父母健在,兄弟没有灾祸。其乐二,抬头无愧于天,低头无愧于人。其乐三,得到天下的优秀人才而去教育他们。
7 、对比之下,高低立见
孟子说,孔子登上了东山,觉得鲁国很小了;登上了泰山,便觉得整个天下都小了。所以看过大海的人,就很难再被别的河流吸引了,在圣人门下学习过的人,就很难再被别的言论吸引了。
所以,君子立志学道,不达到一定成就,也就不能融会贯通。
8 、饥渴之害
孟子说,饥饿的人觉得任何事物都好吃,干渴的人觉得任何饮料都甜美,他不知道饮料、食物的正常味道,是因为受了饥渴的损害。
人心也有类似伤害,假如一个人能够不把饥渴类的损害变成对心得损害,那自然不会把赶不上别人当做忧虑了。
9 、君子五教
孟子说,君子实施教化的方式有五种;有像及时雨一样滋润万物的,有帮助成就德行的,有培养才能的,有解答疑问的,有凭借学识而使人受到教诲的。
10 、五问不答
公都子问孟子,滕更此人在门下时,曾想孟子提问,孟子为何不回答他呢?
孟子说到,依仗自己地位高贵来发问,依仗自己贤能来发问,依仗自己年纪大来发问,依仗自己有功劳来发问,依仗自己有老交情来发问,这些问题,我都不回答,他占据了两条。
卷十四·尽心下
1 、春秋无义战
孟子说过,春秋时代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战争,那一方比这一方好点,那是有的。“征”的意思是上级讨伐下架,同等级之间的国家是不互相征讨的。
2 、尽信书不如无书
孟子说,完全相信《尚书》,不如没有这本书。孟子自己对书中的《武成》篇,就只取其中二三处罢了。仁人无敌于天下,凭周武王那样极其仁义的人去讨伐商纣这样暴虐的人,怎么可能会尸横遍野,流血漂橹呢?
主观臆测不可作为研究的依据。
3 、民贵君轻
孟子说,百姓是最重要的,江山社稷次之,君主地位更次之。所以得到天下百姓的拥护就能够做天子,得到天子的信任就能做诸侯,得到诸侯的信任就能做大夫。诸侯如果危机国家的安定,就改立诸侯。
4 、昏昏昭昭
孟子说到,贤明的人先让自己对事物认识的明明白白,再去让别人明白;如今的人是自己对事物模模糊糊,就去让别人明白。
我:十分认可,看看那些成功学大师,就知道是一群垃圾骗子、文化流氓。
5 、不忍不为
孟子说,人人都有不忍心做的事情,把这种心思推及到他所忍心做的事上,就是任。人人都有不愿做的事,推及到他想做的事上,就是义。人如果能够把不想害人的心思扩展开来,那么仁就会用之不竭了;人如果能够把不挖洞、跳墙的心思扩展开,那么义就会用之不竭了。人如果能够把不受人轻蔑的心思扩展开,就能无论到哪里,行为都符合义了。
6 、善言善道,自修其身。
孟子说,言语浅近而含义深远,这是善言;把握住的十分简要,而施行时效用广大,这是善道。君子所说的,虽然是眼前近事,而道却蕴含在其中。君子的操守,从修养自身开始。常人的毛病就是对别人要求多,对自己要求少。
7 、同流合污,德之贼也
万章问孟子,孔子游历陈国的时候,为何思念鲁国那些狂放之人呢?
孟子回答说,孔子找不到不偏不倚合乎道义的,只能退而求其次了。
为什么说那些人狂放呢?
孟子说,因为他们志向远大,口气大,可是实际行为往往与口号不符称之为狂放之人;如果狂放的人也找不到,只能找狷介之人了,却又次了一等。而且还说道,好好先生是最差劲的,是德行的损害者。
万章追问,什么仁是好好先生呢?
这种人指责狂人口吐狂言,又指责狷介之人不识时务,不迎合世俗。他们认为人生在世,就要曲意迎逢别人,赢得别人的夸奖。
为何说这种人是德行的损害者?
因为这种用人同流合污,刻意迎合世俗,只会加重不良风气,大家都喜欢他,却与尧舜之道格格不入,所以如此说
PS:接下里,我开始整理《大学》《中庸》,敬请期待。
孟轲的仁政思想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孟子仁政思想主要表现在养民、教民两个方面。养民,一要制民之产,二要使民以时,休养生息,徭役。教民,他认为教化是保证社会和谐的重要措施,教化可以使人“明人伦”,解决民众的道德问题。1、民本思想:孟子依据春秋战国时代的工作经验,汇总世界各国治乱兴亡的规律性,明确提出知名观点:“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觉得怎样看待老百姓这一难题,针对我国的治乱兴亡,具备极其的必要性。2、仁政理论:孟子承继和进步了孔子的德治观念,发展趋势为仁政理论,变成 其思想政治的关键。孟子的政冶论,是以仁政为主要内容的关键,其实质是为封建社会剥削阶级服务项目的。3、孟子的教育思想,也是孔子“教学相长”的教育思想的拥有和充分发挥。她们都把全民教育作为推行仁政的方式和目地。一方面,认为“设为庠序院校以教之”提升学校德育;另一方面,规定当政者要以身作则,以身作则。4、孟子的关键哲学理论,是他的“性善论”,“性善论”是孟子谈人生和平谈判政冶的概念依据,在他的理论体系中是一个重要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