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人身难得,佛法难遇
意思是能够修得今世的人身很难得,能够有缘听闻佛法更是难得。“人身难”,指的是投生为人是非常非常困难的一件事情。因为在无数次的轮回里面,众生大多数时候都是四恶道,极少数才是天人或者人。“得佛法难”,指的是能够听到佛陀的教法是非常苦难的一件事事情。因为佛陀出世非常的稀有的,而且及时遇见了佛教的教法时期也不一定能够听闻到正法。扩展资料:佛是一个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的人。换句话说,佛就是一个自己已经觉悟了,而且进一步帮助其他的人也能够觉悟,而这种自觉(觉)和觉他(行)的工作,已同时达到最圆满境地的人。佛乃佛教修行之最高果位。用现代的话来说,是一个对于宇宙人生彻底明白的人,真正圆满觉悟的人,又被称为一切智人或正遍知觉者。佛教与耆那教都以“佛陀”这个称号来尊崇他们的创始者;也用这个称号来称呼真正解脱的人。但通常所称的佛陀为本师释迦牟尼佛。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佛法与佛学
人身难得,佛法难闻,人身难得今已得。
人身难得,佛法难闻,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此生不到彼岸去,更待何时度此身,
佛在世的时候有人问佛,人身好得到吗?佛随便在地上抓了一把沙土说,得人身者如掌中土。失人身者如大地土。
人身有三种,第一种为一般的人身:无财富,每天为糊口、为生存而奔波;无法富,遇不到佛法,没有任何幸福,快乐。
第二种,特别的人身:有财富,有权势,遇不到佛法,遇到了不相信,不修持佛法。
第三种,珍宝般的人身:最起码具备基本的生活条件,能闻到佛法,有时间,有条件修持佛法。这样的人身即叫珍宝般的人身,也叫暇满人身。在六道中只有人才能修持佛法。其它五道的众生都不能修行佛法,因而不能解脱。地狱道的众生,因为坠入地狱,瞋恨心让他们时时刻刻感受寒热,刀剑痛苦,邪思邪见重,接触不到佛法,无法修持;恶鬼道众生:心胸狭窄,黑暗,吝啬,贪心让他们时刻感受饥饿,干渴等痛苦,没有佛法,无法修行。傍生道众生:迷惑,愚痴,让他们互相吞食等,如果你告诉他们:如果念一句“阿弥陀佛”就可以永远解脱了。他们也做不到,所以无法修行;阿修罗:每天争战打斗不休,无法修行。长寿天众生:长时间安住于无思无想的禅定中虚度光阴,无法修行。所以说:人身宝贵,人身难得,只有人身才能修持佛法,只有人身才能有机会解脱。佛陀说:“一切众生都具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着而不能证得。想去掉“妄想执着”而“证得”“如来智慧德相”只有人身才能得到。
佛教人有烦恼如何解决
问题一:请用佛教的观念解释一下人为什么有烦恼? 首先要知道是什么引发烦恼;我的利益、我的观点、我的习惯、我的爱好、、受到损害时的不安、恼火、憎恨、、。佛法教导人们一切事情的产生都有其原因----诸法从因生,可是大家也明白这个道理,就是遇到实际情况别不开。佛法进一步教导我们;当根与尘相遇时保持平等心(当然这是需要实修后才能做到),有了实际的修行,烦恼没有生存的空间,生活是平静的、所有的事情都是应该发生的,我只是个观察者、了知者、随顺者自在、安详、快乐!
问题二:佛教认为应该怎样断除所有烦恼? 烦恼为何义?何故欲消除?能扰乱其心,不得安乐住。发动诸恶业,令招感苦果。故一切佛子,应除灭烦恼。
「能扰乱其心,不得安乐住」,这就是烦恼这句话的义;就是有烦恼的时候,它使令我们的心动乱,不能够安乐地住,不能够住在安乐的境界里面,使令心里面不安乐、不自在。
问题三:发现有人以佛教名义给人洗脑怎么办 疑:对于诸真理常犹豫不决。历史记载二千多年前释迦牟尼佛修道成佛,解脱生死,你却认为有烦恼怎么能够解脱生死呢?对此真理产生不信的心理,称为疑。此怀疑使我们不能接受真理,并非真理不可让人怀疑,而是我们对于任何事物都存有怀疑之心,这是一种烦恼。比如我告诉你们我的俗姓是‘苏’,有人听了就相信,但有些人听了就会产生‘是不是姓苏啊?’此怀疑之心,就是他内心的一种烦恼。有再打个比方:‘美国太空人已登上月球。’有人听了就产生‘是不是真的呀?’他根本不想去寻找答案,不去了解,就直接产生怀疑,这种‘疑’的心理状态,就是烦恼。我们对某些事理,再还没有真正了解之前是可以持有怀疑的态度。当我们真正彻底明了后,就能接受、相信它,这种怀疑的态度佛法可接受。
问题四:如果一个人按照佛教的观点放下自己的所有烦恼会怎么样呢? 对!!!佛教提倡的“放下”,是放下错误思想观念,错误的言行,而绝对不是说什么都不做,更不是说抛弃一切应尽的责任!佛教的“放下”是修心,是指心里“放下”,心里没有妄想、分别、执著,而身体每时每刻要做事,要尽责任和义务,而且是不停地在做,为谁做?不为自己,为其他所有的人,因为,自己已经“放下”了。
感恩
阿弥陀佛
问题五:怎么用佛法来解决生活中的烦恼、 修行必须事理圆融,修行人在学习理解佛法知识的同时,还需要学会运用佛法的智慧来对治日常生活中的烦恼和痛苦。由于无始以来积累下来的贪嗔痴烦恼习气种子的影响,只要还是习种性的修行人,都会在现实生活中产生很多的烦恼,往往还会生气甚至大发雷霆。为此,我将陆续收集一些善知识关于怎样运用佛法来对治现实中烦恼的开示。
一、善知识吕真观在其所著的《实证佛教导论》中讲到:
佛教在降服贪爱的时候首先是从观行入手的,通过观行得到事实真相而“厌离”。因为“无常故苦”。如若用意守丹田或者数息等方法把贪爱强行压抑住的话,不是佛教的正道。当你不修禅定的时候你的贪爱就会现起。
依据《大乘百法明门论》,有情的烦恼大致可以总结为六大类:贪、嗔、痴、慢、疑、恶见,须陀洹所断烦恼,只是六根本烦恼里的“恶见”烦恼,以及少部分的慢心、疑,而对于像贪、嗔、无明等俱生我见所引生的烦恼,须陀洹还没有来得及去修断,因为这些烦恼是二果乃至阿罗汉才能断尽的。如果面对欲界贪、嗔恨,乃至由五上分结所引生的烦恼,须陀洹还是会被其所引夺正念,所以有可能看到须陀洹他会生气,或者还表现出贪着某物等。但是须陀洹他能做到的是“明明白白的犯错”,且不会用凡夫我见替自己的身口意的过失做辩解,这是检查我见是否断干净的手段之一,如果我见没有断干净,因为观行不周遍导致知见有漏,那就说明还没有证得须陀洹,顶多只是须陀洹向罢了。
二、善知识吕真观在讲解《瑜伽师地论》“二种渐次”时,讲到:“厌和离欲”
1.“厌”是什么?比方说,你看到好吃的东西,很想吃,其实这就是你贪爱的现起。那么喜欢这个好吃的东西的是什么呢?是你的六识,是你的六识起了那种喜欢的感觉,是你的六识心想要去尝尝看这个东西是什么滋味。这个时候可不是“厌”。
但是你知道了“诸行无常”的道理,这个好吃的东西也是无常,所以到时候一定会让你受苦。比如吃太多之后变得太胖,太胖之后又引起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或者是因为你太喜欢吃,没得吃的时候就会觉得很不舒服。这都是无常给你造成的痛苦。无常的东西一定会造成痛苦,尽管这个道理你已经思维清楚了,可还是很想吃,为什么?因为你的心还没有得到解脱。
有的人可能会说,可以用修习禅定把这个贪爱的念头降伏。禅定当然可以降伏它,但要注意,《阿含经》不教你修意守丹田、数息,而是让你从“厌”开始,从讨厌这些无常的事物开始,而厌离又是从“无常故苦”的观行中来。所以说,佛教在降伏贪爱的时候,也是从观行入手,而不是从修习禅定入手。
如果你不做“无常故苦”的观行,只是用意守丹田或数息的方法,把贪爱强行压抑住,这不是正统的佛教修行方法。这样只能把它强行压抑住,但等你不修禅定的时候,贪爱还是会再现起,没有办法彻底断除。
所以当贪爱起来的时候,你要起厌离想,立刻观察这个东西到最后一定会让你受苦受罪,这样就能够“令诸烦恼不复现行”。当然这也不是那么简单,因为至少要二果以上的人才有办法做到。初果人还是在追逐贪爱,当贪爱起来的时候,他不会记得“五阴是苦”,就算记得,也不会当一回事。
二果人才有办法把“五阴非我”的道理变成无间作意,可是他并没有“五阴是苦”的无间作意。贪爱现起的时候,如果不会引起重大烦恼,也不会构成犯戒的话,他还是会去受用。如果你拿一个很贵很好的苹果给他吃,他可能还会说:“哇,好好吃啊!真希望每天都能够吃得到。”他做这种希望也不算过分,因为这并没有犯五戒。事实上,大部分的修行人都还会这样。刚才是以贪吃为例,其实“财、色、名、食、睡”这五种主要的欲界贪爱,道理上都是一样的,大家要举一反三。
如果这个二果人想要把自己的贪爱断掉,贪爱生起的......>>
问题六:佛教中人生的真谛是什么 行善,积德,相信人的好的一面从佛法的角度来看,观受皆苦,人生充满着痛苦,既有生、老、病、死的身苦,也有无明、烦恼带来的心苦。正是因为有这些苦,才要学习佛法,据说佛法是究竟解决人生痛苦的方法。
佛教认为人死亡可往见西方极乐世界,追求无生无死的境界。在佛教看来,长生、永生、不死,仍然在痛苦的轮回之中厂唯有无生,才能从生命的煎熬痛苦之中超 *** ,才是究竟常乐的清净生命。
佛教如何去除烦恼
1、以智慧除烦恼。比如说:别人踢我一脚。1、观因果。不种被踢的因怎会有此果。2、一切唯心造,都是自心中的相,因为我有了某种习性思想与业力,自会有此相出现。3、一切皆清净平等,也就是我怎么就一定知道踢我是不好的事呢。一切非好非坏。4、凡所有相皆虚妄。等等。
2、专心念佛。烦恼自清。
3、诵经,抄经。将功德与一切众生共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烦恼自轻。
还有很多,一时说不完。您自己看佛经吧!
广结善缘的几种方法
有人说: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发明,就是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佛经上也说:「未成佛道,先结人缘。」 所谓结缘,就是和他人建立融洽的关系和良好的沟通。人生最可贵的一件事就是「结缘」,为了我们自己的生活愉悦,也为了大家的生命快乐,广结善缘实在重要。那么,怎么样才能广结善缘呢? 过去,有的人在路上点一盏路灯跟行人结缘,有人做个茶亭施茶与人结缘,有人造一座桥梁衔接两岸与人结缘,有人挖一口水井供养大众结缘,有人送一个时钟跟你结时间缘,这些都是很可贵的善缘。 只要人有善心,自然善缘处处在,善门处处开!我现在大略举出几种结缘方法: (一)经济结缘:有时候我们可以用一块钱跟别人结善缘,不但带给别人亲切感,甚至也许因此救了他人一条命。比如说公路上出了车祸,有人想打电话报案求援,偏偏只有钞票没有铜板,根本无法换钱,这时候你借他一元,马上救护车也来了,医生也来了,许多流血垂危的伤者都得到了及时救护,你这一块钱的善缘就广大无比了! (二)语言结缘:别人灰心的时候,你鼓励他一句话,对方就有绝处逢生的感觉;别人失望的时候,你赞美他一句话,他就会觉得人生可爱多了。所谓「一字之褒,荣于华衮;一字之贬,严于斧钺」,一句好话有时真可以使人我快乐、天地清平! (三)功德结缘:一件小小的善事,一个小小的善心,都可以蔚成大功德。 荷兰曾经有一个小孩子,傍晚从海边堤防走回家的时候,偶然发现堤防上有一个小洞,海水正慢慢的从洞口流出来,他一想:哎啊,这不得了!要是不赶快把它堵塞起来,明天这堤防就会溃决,海水会淹没整个城市的。这个孩子一发善心,找不到东西堵塞,就用手指头去堵,他站在风雨中,从天黑等到天亮,整个晚上都等不到人,天亮以后才有人发现他僵冷得晕倒在堤防边,手指头还紧紧塞在洞里,大家才万分感动地知道他一根指头挽救了全城居民的生命财产。 所以,「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一个小小的善心,能够拯救无比的生命,成就无限的功德。 (四)教育结缘:我们也可以用知识或技术做法布施,来和人结缘。每天,无论在台北或澎湖,全国有十八万教师在谆谆传授知识学问,提高了国民的知识水准,也促进了国家的繁荣进步。你今天教别人一点知识或技术,明天就会成为他立身处世的本领;常常一句睿智的语言,可能影响对方一生,成为他生活的指南和处世的依据。 (五)服务结缘:在某些事情上给别人一点方便,有时会成为大家钦佩敬爱的对像。譬如警察先生在十字路口搀扶老婆婆过街,为人民褓姆树立了美好的形象;售货小姐亲切地引导客人买东西,让顾客享受到购买的乐趣;小朋友在公共汽车上很有礼貌地让位子给老人,使我们对国家的未来有了信心。从这些日常生活上给人的服务结缘,可以窥测我们的社会是不是进步开放的社会。 (六)身体结缘:一个微笑,一举手,有时候会带给大家意想不到的善缘。 曾经有一个失业的青年徘徊在台北火车站前,望着车水马龙的繁华景色发楞,想找一个有钱人的座车撞上去自杀,以便让贫穷的老母亲得到一笔抚恤金过日子。正在他万念俱灰的时候,有一个高贵美丽的小姐经过他面前,对他微微一笑地点了个头,这个青年一高兴,倒忘了寻死了;第二天,他居然得到了一份工作养家,更不想死了!一个笑容的因缘,多么巨大! 学佛法、做功德,有时候不一定是要入山修行或施舍钱财,有时候,一句好话、一件善事、一个微笑、一点知识,都能给我们的人生广结善缘,成就大好的功德。 中国佛教有四大名山,四大名山各有一个菩萨应世传法,就是我们通常所称念的观世音菩萨、地藏菩萨、文殊菩萨、普贤菩萨。这四位大菩萨各有殊胜的因缘: 观世音菩萨以慈悲为缘,普渡众生,在他的慈心悲愿里,一切众生承受了慈悲的法乳,成就了慈悲的心怀。 地藏菩萨以愿力为缘:「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不空,誓不成佛!」千百年来,地藏菩萨的这四句无量愿偈,为世人指出了成佛路,为佛法点出了长明灯! 文殊菩萨以智慧为缘,发广长舌,说无上法,为盲者现光明,为闇者演法音,以他的睿智大慧为中国佛教开创了至深至妙的大般若境界。 普贤菩萨以实践为缘,举手投足皆是道,扬眉瞬目无非法,为中国佛学树立了崇朴务实的道范与高风。 除了四大菩萨之外,佛教里面的历代高僧大德,个个都有独到的结缘法门。例如: 弘一大师以书法与人结缘,以持戒与人结缘。只要是向慕佛法的人,他从不吝惜以笔墨写经句结法缘;他自己更是严谨修行,坚守戒律,绝无一言谤法,无一行犯戒,为佛法树立了「华枝春满,天心月圆」的崇高典范。 虚云老和尚以禅定与人结缘,如如不动,一心不乱,不说法而法音宣流,接万机而不随境转。 太虚大师则以说法为缘,或以文字演绎般若,或以讲经启迪迷津,奔走各方,为中国佛教的起死回生打下一剂清凉药方。 善导大师以光明和大众结缘,使眼盲者心不盲,使心盲者重现智光,为黑暗污浊的人间带来一片光明。 印光大师以念佛结缘,从念念观佛相续不断,日日持诵佛号不绝的修持中,引导信众对弥陀净土产生坚定的信心,和弥陀世尊结下妙善的因缘。 其他,如印度须达长者,以布施结缘,建造了祇园精舍,成为佛陀在印度北方弘化的场所,而受到举国的敬仰。又如永明延寿禅师以放生结缘,救渡了无数水族走兽免受刀俎油锅的灾难。龙裤国师以奉茶结缘,让饥渴的旅人游子得到甘露的滋润、清凉的荫,有力气跋涉更遥远的路途! 社会要靠群体的结合营运才能发挥功能效用,就是个人的生命也要依靠六根的配合聚会,才能生活愉快。我们日常生活的一切要仰仗士农工商的合作无间,搬有运无,才能衣食无缺,免于匮乏,因此我们要感谢因缘,感谢众多的人成就我们。如果我们想要事业亨通、生活幸福,就要和一切众生结现世好因好缘,甚至结未来善因善缘,乃至和诸佛菩萨结法缘。能够把握因缘、创造因缘、随顺因缘,「十方来,十方去,共成十方事;万人施,万人舍,同结万人缘。」必能成佛有份,菩提证成!
如何广结善缘
广结善缘的方法有四: 在时间中结缘 比如说,我现在点头向你微笑,这是结现在缘;几天之后,你看到我,你也向我含笑招呼,这又进一步是结他日缘了。说不定就从这一个微笑开始,我跟你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了解,结下了生生世世的未来缘。所以我们在时间中结缘,不仅要结现在之缘,也要结他日之缘、未来之缘;能够缘缘不绝,善事自成。 在空间处结缘 我们不仅要结此方缘,还要结远方缘、十方缘。其实,现在所结的此方缘,也有可能成为他日远方缘的因,而更一步成就了未来十方缘的果。所以,在佛教里,时间空间是相续不断,生生不息的,我们不要看轻在任何一个小空间,任何一个微少时间内所做的善事,因为这一粒种子,很可能就是将来茁壮的一棵大树。 在人间里结缘 除了结人缘外,还要与众生结下生缘。结了人缘、生缘还不够,要更进一步结佛缘,以与佛结的千年万世法缘,来做为我们生生世世的依归。 在因缘上结缘 这种缘有三种,就是亲因缘、改善缘、无缘缘。亲因缘是在已有的因缘上再结因缘;改善缘是将彼此的关系做调理、改善的努力,使这个缘更美好、更长久。一般的婆媳、妯娌之间,都是有缘才成为一家人,如果能改善原来不好的嫌隙,这个缘就会和善,家庭也更幸福。另外,我们还要结无缘缘,也就是要与和我们有关系,互相认识的人结无上善缘,即使是与我毫无关系,形同陌路人的,我们也要主动友善地和他们结欢喜缘。比如说:你在路上看到一个人滑倒了,你立刻扶他一把,跟他点头微笑,他也向你道谢微笑,由于你的广结善缘,你们这两个原本无缘的人就成为有缘人了。
佛教认为人生的意义
佛学之于人生的意义 佛曰: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间万物皆为化相,心不动,万物 皆不动,心不变,万物皆不变。--题记 我对佛学的最初认识,缘于高中时班主任对弘一法师(俗名李叔同)的解说。对于一位“二十文章惊海内”的大师,我不由得产生极大的好奇和敬仰之情。少年才俊时的他,以一首脍炙人口的《送别歌》闻名于世: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 知交半零落,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李叔同先生生于乱世,在他历尽百劫之后,终于在1918年8月19日,在杭州虎跑定慧寺剃度出家,时年三十九岁。绚烂之极,归于平淡。他皈依自心,超然尘外,告别尘世的一切繁文缛节,并发誓:“非佛经不书,非佛事不做,非佛语不说”,谢绝一切名闻利养,以戒为师,粗茶淡饭,过起了孤云野鹤般的云水生涯。他是寄身于禅院的艺术家,将人生、艺术和禅修有机地统一了起来。由此,我开始关注有关弘一法师的一些书籍和语录集,也是在那时,我开始对佛教产生浓厚的兴趣。 在自己所能接触到的有限的资源里,搜索那些吸引我眼球和撞击我心灵的字眼,从自己的切身体会出发,渐渐地尝试去理解禅意,追求高深的思想智慧,以明理、静心为目的,追求精神上的自由。 “问我为什么总是挺胸抬头,因为我是精神贵族”。记得在高三时,由于学习压力大,备考繁重,语文老师经常会找一些励志或者静心忍性的禅语来解析给我们听。我印象最深的一句是“身如菩提树,心若明镜台,朝朝勤拂拭,莫使惹尘埃”,以及后来更广为传颂的一 句“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好一句”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人,生来本是那么的纯真善良,如那些可爱的小孩般天真无邪,可为何长大后的我们会“处处惹尘埃”,生出那么多的烦恼呢?人生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如果我们不是自己给自己烦恼,别人也永远不会给我们烦恼。快乐需要自己的成全,我一直这样认为, 幸福其实很简单。我觉得佛家讲究的是随缘,随性,万事不可强求。当你手中抓住一件东西不放时,你只能拥有这件东西,但如果你放手,就会有更多的选择。人的心若死执于自己的观念,不肯放下,那么他的智慧也只有一直停留在某种程度上了。上次朋友聚会,谈到了关于读书的问题。一朋友说:“读书若不是为了功名,为了赚钱,那你读那么多的书为了什么?”我一时不知所言。我要是说我是秉着对文化的热诚走到今天,保证会被大家批个半死,要么给我扣上虚伪的帽子,要么就会说我傻,说我不懂得现在的社会形势那天看百家讲坛,问,《孙子兵法》在当代的作用是什么?答,经济效应。是啊,《孙子兵法》作为著作出了不少书,还出了国,中国人民作为炫耀的资本赚了不少钱。感觉自己现在有点像宋江,秉着大忠大义走过前半程,却在后半程被观众骂得狗血喷头我不否认,我曾经动摇过,犹豫过,思考过到底要如何在这个多元化的社会里生存。人生,于我的意义是什么?乱花渐欲迷人眼,我,该何去何从 身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被各种欲望充斥着的我们奴役在金钱的社会里,纸醉金迷,权势和名利狠狠地诱惑着我们。有时候,我们要冷静地问自己,我们在追求什么?我们活着为了什么?在我的生活里,我一直把心思放在我所完成的任务之上,不去想结果,更不会带着某种功利心去完成某件事。享受着过程中的美丽,不去计较得失,求得一份真心付出之后的坦然。如今在大学校园里,好多学生都以学分为主要目的,反正一切与学分有关的东西都放在首要位置,因为学分 关心着荣誉,关乎着奖助学金。于是我们的生活北物质化了,因为 学分,我们把要上交的作业弄得很花哨,很精致,去取悦老师,取悦上级,而私下的生活却是一团糟。因为学分,我们学会了恭迎奉承,溜须拍马。我是一个追求实际的人,我不想那样里外不一地做人,与其强颜欢笑,还不如我脚踏实地碌碌无名,做到心安理得,问心无愧。 都说要珍惜现在的学习机会,但好多人还是不知道该去学些什么,还是把自己当做一个孩子,以为以后的路还很长,而宁愿把自己煮在温水里,得过且过,自生自灭。人的一生能走多远,关键就在于我们二十出头的这几年。大学,如果我们还是仅仅把它作为学知识的地方,那我们也只会一直是个成不了气候的学生。正值人生转型的关键时期,我们最应该做的是如何学会做人,如何在这个繁杂的社会里总结出自己独到的认知和见解,形成自己为人处世的个性和引领自己人生的思想。 幸福,也许是我们每个人共有的梦想。可幸福是什么?谁能给它一个准确的定义吗?是一辆宝马,一栋别墅,还是满屋的珍珠玛瑙?一个人总是仰望和羡慕着别人的幸福,一回头,却发现自己被别人仰望和羡慕着。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幸福的,只是,有时候我们的幸福在别人眼里。如果我们只是追求幸福也就罢了,但我们往往是在追求比别人幸福。幸福是天凉了远方亲人打来的一个电话,幸福是下雨了朋友为你撑起的一把伞,幸福是回家了爱人为你沏好的一杯茶,幸福是一声轻轻地问候,一个简单的微笑,一句“我,在家等你”幸福,不需要我们去苦苦追寻,只是需要我们用心去感知,去体悟。我想,这就是佛理中常说的随缘,随性,不强求吧。 也是最近才知道,李娜早已削发为尼十四年,曾经的青藏高原,如今的五台佛山,她寄予人生的到底是怎样的情感?要放弃俗世的一 切牵绊,虚名浮华,真的需要很大的勇气。和弘一法师一样,李娜也选择了用心去聆听生活的真谛,不为俗世所染,自在人心清净,洞明人生百态,坐禅于世。 “忘记并不等于从未存在,一切自在来源于选择,而不是刻意。不如放手,放下的越多,越觉得拥有的更多。” “坐亦禅,行亦禅,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春来花自青,秋至叶飘零,无穷般若心自在,语默动静体自然。” “笑着面对,不去埋怨。悠然,随心,随性,随缘。注定让一生改变的,只在百年后,那一朵花开的时间。” 每每读到这些动人的禅语,原本杂乱的心情总会变得很宁静。我能够体会到其中淡淡的安宁与祥和,一如佛理中所说,“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 佛教认为人生的意义 [篇2] ------高姗姗 佛教是伴随着时代的发展而逐步发展壮大的。在历史发展的不同时期,佛教教义所发挥作用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现代社会,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高度发展,人类精神领域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而佛教此时正好充分发挥其心理辅导和治疗方面的功能,帮助人们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一、运用佛教理论化解现代人的心理疾病 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每年约有25万人死于自杀,这一触目惊心的数字,又会留给他们那些活着的亲人数倍的痛苦。而这些自杀的人都是或多或少地存有心理问题和认知上面的.障碍。心理疾病一方面会给病人带来身体和精神上的伤痛,严重的还可导致自杀轻生的后果,另一方面也会给亲友和家人带来很多负面因素,造成伤害和打击。 佛教认为人类的问题、烦恼,根本源头在于“心”,因此主张开发人们心中无量的宝藏,将恶心改为善心,教导众生如何用心、安心、找心。佛陀说法四十九年,无论是讲四谛、十二因缘、六度、四摄等种种法门,都离开不了心。因为心主宰人的一切行为,一个内心清净的人,所行所言所思必定是清净的;若心杂染,所见所闻必然是污秽的。所以经上说: “心杂染故,有情杂染;心清净故,有情清净。”可以说世间上种种的痛苦烦恼,皆由心造,我们的心在五趣六道里流浪,多生多劫以来不听从指挥,贪求五花八门的外境,对名利、金钱、权势、爱情,汲汲营营追求、计较、分别。其实我们的心原本也与佛陀一般,能够包容一切;如太阳、月亮,可以照破黑暗;如田地,可 以滋长善根,种植福德;如明镜,可以洞察万物,映现一切;如大海,蕴藏无限能源宝藏。 心理上有了毛病,要用什么心药来医治呢?佛陀说了八万四千种法门,就是为了对治我们八万四千种顽强的心病,譬如贪病若不持戒律以去除,心必定随着贪欲四处纷飞奔逐;瞋病若不修禅定以根治,心则生活在焚烈的火焰之中,很难做到“如如不动”的境界;痴病也唯有智慧才能治疗,因为智慧能够照破痴暗的无明,让我们的心恢复光风霁月的本来面目。 佛陀以简便的法门告诉大众:佛法就是心法。在佛教的教理教义中,还有很多方面涉及到心理学方面的内容。佛教常说“心生则种种法生”、 “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五蕴悉从生,无法而不造”。在佛教唯识学中,涉及到心理学方面的内容更多。佛教认为,我们所有的种种烦恼痛苦,都是由我们的心所造作引起的,所以,根除众生的苦恼,唯有从心入手。 通过学习佛法,我们可以清楚地知道我们的心是怎样运作的,我们的快乐和痛苦是怎样地被我们制造出来的,当我们能够了解和体会我们的心是怎么一回事的时候,我们就不太容易被我们的心“欺骗”了,我们就可能做自己心灵的主人,做个自在快乐的人了。 二、运用佛教知识改善人际关系 佛陀指示人际的关系,亲到母子夫妻、亲戚朋友,乃至怨家对头,都是由宿生之缘缔结而来的!没有缘就不会在一起:过去没有缘的人,即使相逢了,彼此间也不起反应的。人际关系就是四种缘会:在感情 方面,不是报恩,就是报怨:在财物方面,不是讨债,就是还债,一切都不外乎这四种缘。 在佛法中,改善人际关系的主要方法有六度、四摄,四悉地,上供,下施等方法。六度重菩萨内在德能的建设;四摄重在善巧摄受众生,处理与众生的关系:四悉地中,息灾和降伏为谴除事业中的种种违缘,增益和怀爱为帮助菩萨摄受众生,获得众生的敬爱;上供是通过供养三宝得到三宝的加持,增加自己的福报;下施是行四种布施,使众生欢喜,愿意随菩萨修学。 因为佛教的教理教义都是引导人心向善的,而善念和善行则是调和人际关际的润滑剂。可以说佛教的五戒十善,也是培养一个人具有慈悲心和善良品行的基本保证。 一个拥有慈悲之心的人,必然会善待他人,关爱众生,看待别人如同自己的亲人。 《梵网经》中说: “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无不从此受生。”《无量寿佛经》中亦说: “世间人民,父子、兄弟、夫妇、亲属,当相敬爱,毋相憎嫉;有无相通,毋得贪惜;言色常和,莫相违戾。”莲宗十三祖印光大师也说: “无论在家出家,必须上敬下和,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看一切人都是菩萨,唯我一人实是凡夫。” 《善生经》中讲子女当以五事敬顺父母:一、奉能使无乏,二、有所为先白父母,三、父母所为恭顺不逆,四、父母正令不敢违背, 五、不断父母所为正业。父母亦当以五事养育其子女,:一、制子不听为恶,二、指授示其善处,三、慈爱入骨彻髓,四、为子求善婚娶, 五、随时供给所需。不过这里要注意,子女对父母的顺从不是没有原则的,它不能离开一个“正”字。若父母不正,子女当劝令归正。 在处理朋友之间的关系方面,佛教指出世间朋友有多种多样,有贤友、诤友、亲友、仁友、德友、挚友、善友、慈友、悲友,此数者为良友;另有邪友、佞友、贪友、假友、怨友、害友,此数者为恶友。良友是指“难与能与,难作能作,难忍能忍,密事相语,不相发露,遭苦不舍,贫贱不轻”。人若远离良友,则恶友增多。 三、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佛教是不同于一般宗教的,它强调智慧的重要性。有智慧的信仰,就是智信,而非迷信。人的生死问题,必须在智慧的观照下,才能得到正确的答案。对人生有了正确的认识,然后,依此人生观,去做人处世,便可以减少错误,并由此而消除因错误所带来的困难。佛教要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就是叫我们破除迷信,排除一切假象,明悟自心,用实际的、圆满的、无碍的方法,和平等的方法,来对待自己的生活和人。佛教的慈悲平等理念可以作为构成这种人生观的重要因素和来源。 “慈悲”一词是从两个不同的方面来体现佛教对众生的关怀的。 《大智度论》卷二十七说: “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大慈以喜乐因缘与众生,大悲以离苦因缘与众生。”佛教视“苦”为一切世间法的根本相状,求道修行也就是要脱离无边的苦海。所以,在拔苦与乐的慈悲精神中,又以拔苦为最根本。 佛教认为,人们只有把“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的道德观,无我 利生、化他无倦的人生,诸行无常、时空无尽的宇宙观,断除烦恼、完成人格的价值观,与慈悲济世、觉悟人生、奉献人生的菩萨正行有机地结合起来,在人类社会中广泛弘扬,在现实生活中认真实践,才能使家庭和睦、社会和谐、民族团结、国家富强、世界和平。但是一般的人都有严重的我法执着和深重的烦恼,而烦恼中又以贪欲为上首。人在贪欲的驱使之下,就会想尽办法去追求自己渴望得到的东西,诸如名利、地位、金钱、美女等等。而人的贪心是无止境的。当一个人得到了近处的东西,还会希望拥有远处的东西,甚或是要把别人的也据为已有。一旦得不到所希望拥有的东西时,又会加重自己的瞋心,有时还会不择手段地谋取。有了贪心和瞋心,人也会同时具有了三毒中的痴心,于是可能导致家庭矛盾、社会动乱、民族分裂和战争等的发生。因此《杂阿含经》说:“战胜增怨敌,败苦卧不安,胜败二俱舍,卧觉寂静乐。” 为了对治众生不断膨胀的欲望,佛陀和历代祖师都劝诫弟子要少欲知足,淡泊名利。因为佛教认为世事无常,即使你现在拥有万贯家财,拥有娇妻爱子,但随着时间的流逝或天灾人祸等各种意外事故的发生,这一切都将会离你而去。且不说身外之物是苦空无常的,就是我们每个人的生命也不会永恒存在。一个人在生前无论多么富足,也不论如何风光,一旦身死命终,终究还是要两手空空而去,这是千古不变的事实。 正确的人生观其实也包含着弥勒佛的精神。弥勒佛在佛教里代表着充满希望和喜悦的未来,我们从佛像那象征着福气的大耳朵、满面 的笑容和大大的肚子中可看到全部的生活智慧:因他表现出了一种现代人应当具有的达观而宽厚的生活态度。每当我们礼拜弥勒佛的时候,都会从他那里感受到一种平直的心境和开怀的情感。而这种人生观还体现在佛教的修行上,所谓“修行”不是专指宗教的行为,也不只是外表的形式,而是内心道德的养成,人格的升华。例如:人与人往来互相尊重;心存恭敬、包容;做人有人格、品德、威仪;肯与人结缘;心思端正,正知正见这些都是修行。甚至在人际的相处上,以人我无问的雅量,包容异己的存在;用怨亲平等的智慧,包容冤仇的伤害;用凡圣一如的认知,包容无心的错误。以包容的心胸广利众生,这也是修行。 总的来说,面对人们普遍存在的贪心高涨,心态失衡的现实,佛教界人士应当利用其教义中有利于改善一般人人生态度的内容,从思想上来教育感化他们,让他们保持少欲知足的心态,在遭遇人生的成败之境时,应当做到“得意之时淡然,失意之时坦然”: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始终保持一颗平常心。此外,还应善用弥勒菩萨的宽容慈悲思想来培养现代人的宽容心态,塑造一个人高尚的道德品质。也可以说,在现代社会中,佛教应当肩负起心灵教化的神圣职责,在化解心理问题,促进人际关系的改善,培养健康向上的人生态度方面充当良师益友,尤其是在构建和谐社会中要发挥其劝世导俗,恒顺众生的积极的作用。 佛教认为人生的意义 [篇3] 浅析佛与人生 【摘要】:现代社会节奏飞快,压力无处不在,人们往往来不及多想生命的意义和人生的盼望。如何在繁芜的快生活节奏中,保持心境的豁达和明澈,可以影响到我们的人生道路,或者影响到我们人生的某一个时期,抑或是影响我们一生。其实,我们每一个生活于时间的凡夫俗子们都有一颗明净的心,只是在世俗的尘埃中迷失了方向,迷失了自己。那么,佛在哪里?净土又在何方?当我们苦思冥想扪心自问时,豁然间会发现:净佛,其实就在我们心里。 【关键词】:佛,佛法,心态,人生,价值 【正文】:世人都很关注相貌和身体的美,但是,那种美是非常短暂,十年,二十年,抑或说三十年,都不是长久地。所谓红颜易老,青春难驻,从佛法角度来看,世间一切都是无常的。我们的一生,色身从小到大,由盛而衰,其间种种变化,就像时光的脚步,不曾停息。所谓长生不老,所谓永葆青春,不过是一场注定失败的梦想,因为那是在和自然规律抗争。几千年来,多少人为驻颜有术而费尽心机,但迄今为止,所取得的最大成功,不过是延缓衰老的速度罢了。对于外在身相来说,内在美才是最重要的,这种内在美就是人格的美,心灵的美,生命品质的美。从佛法来看,内在美的至高境界就是佛菩萨。那么,对于一个人的人生来说,怎样达到内在美,又是怎样理解佛法与佛菩萨呢? 一、佛与佛教 佛,既是佛陀,源于梵语的音译。其意义是指觉者或智者,觉知各种事物的原理,而能了解分明,就想睡梦中觉醒一般,称作觉悟。自己觉悟之后,又能使他人觉悟的,智慧圆满,功德无量,这才叫做“佛”。悉达多太子断绝一切烦恼,悟道成佛之后,即自号为释迦牟尼佛。大乘佛教认为,释迦牟尼佛只是众多过去、现在、将来三世诸佛中的一位。在大乘佛教的理论里,只要人能断除烦恼、悟彻心性本源,都能成佛,因此,佛不是特指释迦牟尼。 依据宋代高僧普济的《五灯会元》所列的释迦牟尼佛传的记载,佛陀生活的年代为公元前566年——前486年,他与孔夫子是同时代的人。佛陀具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也就是说,身体每个部位都是圆满而无可挑剔的。这种身相的圆满,不是靠化妆,更不是靠整形,而是由佛陀成就的无量功德所显现。经中称之为“行百善乃得一妙相”,故名“百福庄严”。当我们说到佛菩萨时,感觉似乎很遥远,是与现实迥异的另一个时空,事实上,佛菩萨并不是一种身份象征,而是代表悲智两种品质的圆满。所谓智,就是解除烦恼的能力,了悟生命真相的能力;所谓悲,就是发愿帮助一切众生解除烦恼,断惑证真。 而佛教是于两汉之际传入中国,在中国的历史条件下,开始生根、发展,成为中国封建社会上层建筑的一部分。佛教是一种伦理道德色彩相当浓厚的宗教。佛教以人生为苦,因而它就把追求人生的解脱作为自己的最高理想,为了实现理想便提出了一套去恶从善的理论学说和伦理道德准则,形成了有关宗教伦理道德的思想体系。佛教自传入中国以后,它的道德伦理思想,尤其是它的众生平等、出离家庭和超越当前社会秩序的观念与中国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及儒家伦理道德观念形成了尖锐的矛盾,引发了不断的摩擦斗争。佛教由于受到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政治、经济状况的制约和决定,也受到儒家传统观念的抵制和左右,从而沿着适应中国文化特点的轨迹演变和发展,形成了调和儒家思想、宣传忠孝观念的中国佛教伦理 道德学说。1 二、佛家学说对于人生的启示 1、认清生命的本质 现前,我们的生命存在着种种缺陷,谁都不能说自己是完美的,这种缺陷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存在迷惑,而是存在烦恼。这是佛陀对生命现实所作的审视和评估,结论就是——人生是苦。 施加牟尼曾对人生和宇宙作出总的解释,概要地说,就是“四谛”、“八正道”、“十二因缘”。其中的四谛便是:苦、集、灭、道。“苦谛”是痛苦的现象。佛教认为,人生有八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僧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五阴盛苦。因此,释迦牟尼认为,人生世界皆如苦海。他的人生哲学实质上可以说是“苦”的哲学,是探寻人生痛苦现象的原因和消灭这种痛苦的学说。可见,在人生历程中,吃苦,受苦都是重要的。 同样,人生痛苦是多方面的,如身体的生老病死,及为追求欲望而制造的烦恼。此外,还有社会环境带来的痛苦,如怨僧会,求不得,爱别离;也有自然环境带来的痛苦,如天灾人祸,严寒酷暑。从表面看,这些苦痛是外在的,外来的。但事实上,所有的苦痛都根源于我们的内心,取决于我们究竟要怎样认清生命的本质,取决于我们看待问题的方式。 2、正视现实 对生命本质正确的透视,找到痛苦之因,正视现实,这是我们正确对待现实的方法。茫茫宇宙,大千世界,如若求不得苦,那么得不到的痛苦便会更加强烈。所以,对待事物,得到固然高兴欣喜,得不到抑不要悲伤,要坦然面对。若能以慈悲而不是对立的心看待他人,也就没什么冤家仇敌,自然不会有冤家路窄的痛苦,既能放过他人,也放过内心的自己,何乐而不为。 3、找到生存的价值 佛教认为,人生是由惑业苦组成,因为无明的东西在遮蔽我们的眼睛,以至于使我们看不清生命的真相。如若不知何谓幸福,那么便会以苦为乐,也就与幸福背道而驰;如若不知我是谁,就会非我执我,遗患无穷;如若不知生从何来,死往何去,就不能使生命健康发展;如若不知何为命运,就无法对未来做出正确规划;如若不知活着是为了什么,就会耽著于眼前小利而忽略生命的真正价值,或因找不到活着的正当理由而失去活着的动力。 因此,我们活着的意义即生命存在的价值,我们要为活着找到理由,一个能够说服自己支撑自己走下去的理由。有的人活着为了自己的孩子,有的人活着为了自己的家庭,有的人活着为了自己的事业,但无论哪种理由都是生命表层的理由,经不起深入的推敲,这些理由对于某些人可能很重要,但对某些人来说可能就可有可无,又或者,他在生命的某一阶段十分的重要,但在另外阶段却毫无价值。所以,我们需要为自己的生命找一终极答案,一个能够支撑我们继续走下去的终极答案….. 孟子说:“人人皆可为尧舜。”佛教则认为,每个生命都具有潜在的,佛菩萨那样的高尚品质,也就是众生本具的佛性。我们的心固然会制造烦恼,但同时我们也具有解决烦恼的能力,这一潜力是无限的。如若不开发这一能力,我们也就将处于苦海之中,轮回江永无止境,沉沦辗转,迷失方向。 活着的意义,在于我们自身,在于我们对待事物的看法,解决问题的方法,1 杨菲、李松《佛、道人生境界之我见》2015年24期第364页 开发自身潜在的能力。我认为,在这之中,重要的是要做到将一切看空,但不是想空,更不要做空。要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唯有这样,我们才有能力完成我们生命版本的升级,将生命过的尽量像我们想的那个样子…… 综上所述,佛法虽告诉我们,生命中存在种种缺陷,但同时还有良性潜能,具备解脱烦恼的能力,我们也应学会自行解脱烦恼,我认为,心态是最重要的,一是培养自己良好的心态,二是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每个人的存在无非就是两个问题,一是观念,一是心态。观念会制造心态,心态又会影响观念的形成。现实生活的我们,每天会面对形形色色的问题,不同的问题又会对我们产生不同的影响,但这种影响程度不是看事情本身,而是取决于我们对这件事情的态度,任何事都有无限的可能,若能拥有一好心态,正确面对,坏事亦可以变成好事,正所谓福兮祸之所依,祸兮福之所伏。空性是佛教的最高理论,他告诉我们,每个有限的当下都是无限的,关键就在与我们怎样看待,若从主观出发,所得之间都是主观情绪所设定的,定会有得有失,反之,若能将一切看空,调整好心态,以智慧观照一切,当下便能超然外物,在有限的生命中创造无限的价值,实现我们的人生意义与价值,才不枉得人身。
学佛的人如何看待人生?
读《心经》谈“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大家知道上次来的那位日本华侨,他很喜欢听师父讲 《心经》。但《心经》不是一般人能够解释的。有个弟子 每天看师父的《白 话佛 法》,他说:“深可以往深里去看, 浅可以往浅里去看,师父在里面讲解的含义非常非常的深 奥。”实际上就跟我们理解《心经》和《大悲咒》一样, 还有其它很多的经文。要去讲经文的人这个人必须是菩萨。 很多大法师他们可能前世就是菩萨再来,所以他们能讲。 但不是所有的法师都能讲经文的,如果讲错了会造口业。
师父给大家讲经是结合于人间的白 话佛 法,所以经常 会讲到《心经》里的东西。师父主要是让你们能够融会贯 通,让你们能够明白《心经》。师父用《心经》里的几句 话就能把宇宙的真理讲给你们听。举个简单例子:《心经》 里面你们都念到一句“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师父喜欢 用比喻来跟你们讲,比如“空即是色”。如果这个东西是 空洞的东西,但是它有没有啊?它有,比如细菌。你说我 们人是空的,我们死了之后是空的吧,那么我们活着的时 候不是人吗?师父跟大家比喻:一个木鱼,一个木头,它 是空的吧,但是它敲出来“砰砰”有声音,它是有声音的。 是空的吗?空的。为什么能敲出声音啊?因为它有物体的 存在,那就好比“空即是色”。
同样讲起来,什么是“色即是空”?你想想看,一个 实实在在的东西,就拿我刚举的例子:木头是空的,听到 声音好像是实实在在。但是反过来讲,我用一个木头来代 表“色”,就是这个世界上有生物体。这个“色”是个木 头,它是实心的,是不是木头啊?敲得出声音吗?它敲不 出声音的。所以讲给你们听:你们眼睛所看到的一切、耳 朵所听到的一切,表面上好像是听到看到了,但实际上是 空的。其实这里面有个意境问题。什么是意境?意境就是 你意念当中的境界。意境高的人他能看得远,看得远的人 才能知道自己今后将来能做什么。
“色即是空”可以解释你今天从小生出来你就能明白, “我以后总有一天要死的。我在人间这么点时间应该做些 什么?”那么这个人实际上就是看到了“色即是空”了。 那么反过来“空即是色”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把这个事情 看破。看破红尘了不是看空了吗?我已经想开了、想明白 了,我对这个世界无所求了,没有什么可以想象的东西了, 我不想再怎么样了。实际上还是有一个物存在的。举个简 单例子:你认为这个婚姻是没有意义的,但是你有孩子, 你还有这个家啊。“空”不就是“色”吗?“色”是什么? 就是有这么一个循环体在那里。比如你们吵架的时候想对 方最好死掉,如果真的对方一躺下来你一定不舍得;你恨 的时候你可以说“我恨死他了”,但是一旦对方真的出事 的话你心中又罣碍了、又放不下了……你想想看,这个
“空”不是“色”又来了吗?所以人跟人的感情不要随便 去超越——这是师父给你们讲的。如果超越了一定的感情 之后,实际上就给你带来了罣碍。如果你只是佛性上面的, 比如在佛法上面的爱,你们没有超越的话就牵动不了你这 颗心;如果一旦超越了,你带有私人的感情在里面了,那 么对方一旦出什么事情了,对不起,你这个就“空即是色” 了。是很不容易理解的。举个例子:你们看过《西游记》 里孙悟空可以把自己隐形。当他变成一只苍蝇看见唐僧被 人家妖怪捉过去的时候,他一着急,他的原形就显出来了。 你们现在也是一样,表面上说“我看穿了,这个家无所谓 了,孩子大了我可以放心了”。你放得下心吗?这个家你 放得掉吗?孩子大了你还是放不下心啊。你就算身体上出 了点小毛病的话,你放得下心吗?你放不下的。
一个人看世界要懂得“受、想、行、识”。受想行识 是什么意思?就是你感受到的、你想到的、你行为上的、 你意识上拥有的。所有的受想行识皆不异空,是什么意思? 就是所有的受想行识全部都是空的。也就是说你想也是想 出真的东西来,你感受也是真的东西,你所拥有的东西是 真的东西,但是是暂时性的拥有,因为你是五蕴假合之身 (你的五蕴皆空)。举个简单例子:你人都是假的,那么 你所拥有的东西你说是假的还是真的?不就是假的吗?你 买的苹果、买的香蕉,你拿去给一个洋娃娃吃,就像孩提 时代跟洋娃娃玩(洋娃娃叫妮子)。“妮子啊,我给你削 苹果吃吧,我给你吃香蕉。”你说这个洋娃娃会吃吗?
因 为人是五蕴和合而成,本来就是空的,所以人所拥有的一 切都是空的。这个小洋娃娃是空的,所以这个苹果、这个 香蕉也是空的。因为是你想出来的东西,你人本身就是空 的,所以想出来的也是空的,这叫空想。听不懂啊?你人 都没有了,你想出来的不是空想吗?你人都没有了,你思 维出来的不就是空思吗?因为这本身就是没有的东西。
“五蕴皆空”实际上叫“非想非非想,非想非无想”。 什么意思?我没有去想——非无想,但是并不代表我没有 去想。这都是哲学啊,哲理啊。我又要举例子给你们听了: 比如一般开party(聚会),很多菜已经放好了,当你肚子 饿的时候,人家都还没吃,这时你很想吃对不对?但是我 不去想。因为大家都没有吃,我不可能一个人先吃的。这 叫“非想”。而“非无想”就是说并不是说我没有想过要 去吃啊,我想过了,但是我没有去想啊。你到底想了没想 啊?想过了,但是我后来又没想,等于没想。佛法的理论 不是一句话两句话可以讲得明的,都是哲学,非常深奥。 你必须对人生的哲理有一定高度的认识,你才能听得懂佛 法。不是谁都能听得懂佛法。以前师父给你们讲得不深, 因为你们以前都没有接触过佛法。
我们有时候去想了,好像又没想一样。比如你们有时 候吵架,对方骂你一句话你在心里会反骂他一句。但是你 想了吗?你想了,可是你没骂出来,又不去想了,叫“非 无想”。而实际上你心里已经骂还他了,你已经过去了, 你已经舒服了,你就不要嘴巴里再出来。不可以吗?你为 什么非要骂出来呢?有的人心里骂过就算了。一般境界比 较高的,比如你要是对他有什么不好,他嘴巴里“没关系, 没关系”,但心里说不定在骂你呢,但是他嘴巴里永远不 会骂出来。人家这就是叫守口,把自己的嘴巴守得很紧的。 这也是一种修为。如果这个人憋不住就叫没修为,嘴巴里 一定要讲出来,那这个人就是档次很低的人。
你有本事心 里想了不要讲出来。你不讲出来的东西,实际上是“无想 是非想”。我是想过了吗?我想过了,但是我没讲出来等 于没想,你这个事情就能过去啊。你嘴巴里出来的话,人 常说“泼出去的水,收不回来的”。比如吵架的时候一句 话泼出去了你就拉不回来了,然后就是打自己——后悔呀。 你们有的人现在完全能理解师父讲的这个概念,因为你经 常嘴巴出门不认货,“啪”一句话出去了,“啊,我是这 么讲的?对不起,对不起”,但是你这个嘴巴讲出来的话 已经出了门了,拉都拉不回来了。你有修养以后对于谁不 好在你心里想想就好了,“这个女孩子怎么这样?”你笑 一笑不要讲话可以吗?等到你意念一过,是“非无想”。 实际上你并不是没有想过,但是“是非想”——我没有去 想啊,没有讲出来就是没想啊,我没有行为、我没有举动 啊。这就是做人啊。如果把学佛真正用到做人上,这个人 一定做得好,这个人佛一定学得好。
如果这个人做得不好, 他学佛一定学不好。这就是为什么让你们每一个人都规规 矩矩、老老实实。只有老老实实、规规矩矩的人才学得好 佛。在这里油腔滑调、不好好做人的人能学得好佛的吗? 因为很多人在念头里面想过一句话之后,人家再问他, “我讲过吗?”好像有,好像讲过了,又好像没讲过。实 际上就是讲过了。但是他想过了之后他又没讲出来,好像 有,又好像没有过,让你是想非非想。比如老公在家里骂 你,你心里就想:“这个老头子怎么毛病又来了?灵性上 身了?”你想过之后你讲了吗?你心里讲过,但没讲出来, 不就是“是想非非想”?
你们要记住:要平等,要无分别心。什么叫平等?什 么叫无分别心?无分别心就是把人家都看成平等的。师父 现在把你们坐在下面的人都看成是平等的——你们的年纪 都是一样的,你们的性别都是一样的,你们的品格都是一 样的。这个就叫平等心。菩萨在救人的时候是先把你们全 看成平等的。但是在具体操作当中如果你们做错了很多事 情,你们求了菩萨之后还要做坏事,那对不起,这个平等 心是你自己打破的,而不是菩萨打破的。
菩萨要救人的时 候都是平等的。举个简单例子:师父今天救你们,把你们 都看成平等的,都是好人。但是如果你们不尊重师父,不 好好修行的话,实际上你们就是在打破平等心,你们就是 在损害菩萨所讲的平等心。所以要没有分别心才能达到有 平等心。也就是说,我今天看到女的男的我都是一样的; 我今天看到老的少的我都是一样。因为你们都是佛心,都 是菩萨,“我没有什么想法”,这样才是无分别心。怎么 样来克服自己的分别心呢?就是要感觉人人平等。你要觉 得今天在座的所有的人都是一样,人人平等。
佛教中“人生有何意义”这个问题?!?
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当勤精进,如救头然,但念无常,慎勿放逸普贤菩萨曾经讲过十六个字,对人间描述得非常好, “是日已过,命亦随减”,这一天已经过了,今天过了 一天,你的生命又减少一天,你们是不是更靠近棺材一 天了?不要自己骗自己,这是天理啊。“如少水鱼”, 就像一个鱼缸里少了水一样,水一天比一天少,鱼还在 里面生活。水越来越少,鱼还在鱼缸里,普贤菩萨说, “斯有何乐?”你有什么快乐呢?你自己知道水越来越 少,最后的结局就是水没了,你一定会干死的,你还有 什么快乐啊。你们自己想想,你们今天过了一天,不就 少了一天吗?你们应该懂这些人间的道理啊!知道这些人生道理之后,要常生欢喜心。今天坐在 下面,还有师父管我们;今天坐在这里,我还能穿得漂 漂亮亮的,我还没有缺胳膊少腿的;今天我还能吃得下、 睡得着,我应该很满足了。过去看到很多女孩子,长得 蛮漂亮的,就是笑的时候用手把嘴巴遮住,原来是因为 她有一口黑牙,很难看。为什么?因为你自己没有好好 地照顾好自己啊。不要让自己不好的习性来伤害自己, 这是师父告诉你们的。不管看到别人做善事,或者离苦得乐,你要看成是 自己开心的事情,不但要开心,而且要学会帮助别人, 这一切要随之顺之啊。师父从今天开始要求所有的弟子 们锻炼自己,看见别人开心,你们要从心里替别人开心, “哎呀,真好,他怎么现在这么好?真开心”。师父就 有这样的心,所以,尽量去帮助别人,随之顺之,就是 随缘去帮助别人,顺着这个缘分去帮助别人。人生苦短,人生很渺小,我们为何要将宝贵的时间 用在无谓的烦恼当中去呢?烦恼之后,不就没了吗?为 什么还要去烦它呢?有什么好烦的?更何况这些烦恼本 是空中的云雾。师父告诉你们,烦恼是空中的云雾,今 天有,明天就没有,上午有,下午就没有了。很多烦恼, 当你烦的时候,它是真的有点恼人,但是烦过了,你就 不会气恼了。所以,不是烦恼在影响着我们,而是我们去执著烦 恼。好好记着这句话,我放不下,我就执著在这个烦恼 里面了,对不对?家里吵架,两个人吵架,每个人执著 于自己的观点,如果没有把它处理好,会造成自己和别 人的烦恼,这也叫因果,道理就这么简单。要懂得,我们人如果执著,烦恼会来找我们。一发 脾气的人马上烦恼就来了,一骂人的人脾气就来了,一 想不通,脾气就来了,来了之后又觉得后悔了,后悔自 己刚刚对老婆讲话的那个样子,接下来看都不敢看她了, 还假装问,明天你还去干吗干吗的,这不是废话吗?找 什么话讲啊?早知如此,根本不应争吵。要学会每当妄念生起,或者想了不该想的事情,或 者给自己找借口的时候,就经常问自己,如果你在人间 只能活三个月,而且很快会死去,你还会无法控制你的 杂念和你的习性吗?听懂了吗?想想自己很快要死了, 如果地震中你死了呢?如果飞机失事,你走人了呢?你 还会有什么杂念?你还会说我一定要怎么样吗?我就是 这习惯?我就要这样?师父讲给你们听,你们现在是学佛的人,如果你们 不学佛的话,你们这些孩子也是很麻烦的。你们有些女 孩子用惯了这个东西,我一定要用,半夜里商店关门了, 还一定要爸爸妈妈去买,这类事情你们过去没有过吗? 这些都是矛盾,这些都是麻烦啊,学会控制自己的习性 才能更好地修行。人要停止妄念,视烦恼为过眼云烟。要把烦恼看成 跟云烟一样的,过一会儿就会散掉。要懂得,活着就是 要为死后做准备。这句话你们好好听,虽然不是太好听, 但是这是事实啊。你活着的时候就是为自己死后在做准 备,想想看,你活得能永久吗?所以,活着是一个预备 学习的过程。活着的时候要拼命学习,学佛学法,要拼 命地准备好,以后死了我要到哪里去,就是给你这么一 段短短的人生,让你准备考大学的,是否考得上就在于 你最后的考试当中,没有第二次机会,死后的去处才是 你真正要去的地方。你们一辈子都要记住啊,不要浪费 自己的时间,在哪里都是学佛,在哪里都是进步。如果你是一个凡夫俗子,你就会执著眼前的事物对 自己的影响,“哦,这个事情对我有影响吗?不关我事”, 你就开心了;“这个事情对我有影响”,你就执著了。 对不对?人就是无法看透人间的本质,你看不透人间的 本质,你等到死亡临近的时候,你才开始恐慌啊。你们 现在看透了?看透了就不要怕死亡了。当死亡临近的时 候才开始好好地念经,一切晚矣,以后才学,有什么用? 咬咬牙,说放就放,世界上什么事情都放得下,只是你 愿意不愿意放下。师父讲的这些人生的东西,你们一定 要好好地学。我们人活在世界上,因为有累世的习性,就是过去 生中有很多不好的东西,再加上这辈子几十年的习惯, 怎么可能在人即将离开世界的时候,在生命最后的时光 中完全消除业障呢?要完全消除可能吗?很多人说,最后“一念阿弥陀佛”就上去了,问题 是你最后的时候能不能念?因为你在痛,有些人已经昏 迷了,你还有意识念“阿弥陀佛”吗?对不对?那个时 候没有用啊,想都想不起来了,痛得脑子里忘记这个, 又忘记那个,怎么想得起来念“阿弥陀佛”?这个“一 念”实际上就是你功课最后考试的成绩。那么为什么人 家能够最后一念“阿弥陀佛”就上去呢?因为人家一辈 子都在念啊,所以最后一念就上去了,是这个理论啊。 而不是说,你平时不念,到了死的时候一念就能够上去。 可那时你已经接氧气了,你的嘴巴都张不开了,你已经 昏迷了,你还能念“阿弥陀佛”吗?师父告诉你们,菩萨一再给我们机会克服自己的毛 病,这就是师父告诉你们要念经的原因,但我们没有把 机会抓住,还是在人间的六道当中轮回啊。你们说是不 是?过去有个小偷偷东西被警察抓起来了,痛哭流涕地 说不再偷了,后来又偷了,又被抓到,又不偷,后来又 偷,后来只要警察抓到他,先不让他讲话,直接把他先 关进去,因为他是惯偷,就这么简单。你们现在在人间 做坏事,做了一个坏事又轮回再做,做了一个坏事又轮 回又做,你们就是惯匪啊,你们就是不珍惜菩萨给你们 的每一次机会,道理就是这样的。不改正毛病,就会轮 回,要想改正,就要靠我们积极的力量和坚韧的毅力。-----恭录;人生苦短,随顺随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