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长征的意思是什么?
1、意思红军不怕万里长征路上的一切艰难困苦,把千山万水都看得极为平常。绵延不断的五岭,在红军看来只不过是微波细浪在起伏,而气势雄伟的乌蒙山,在红军眼里也不过是一颗泥丸。金沙江浊浪滔天,拍击着高耸入云的峭壁悬崖,热气腾腾。大渡河险桥横架,晃动着凌空高悬的根根铁索,寒意阵阵。更加令人喜悦的是踏上千里积雪的岷山,红军翻越过去以后个个笑逐颜开。2、原文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3、作者:毛泽东扩展资料一、创作背景1934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为粉碎国民政府的围剿,保存自己的实力,也为了北上抗日,挽救民族危亡,从江西瑞金出发,开始了举世闻名的长征。这首七律是作于红军战士越过岷山后,长征即将胜利结束前不久的途中。作为红军的领导人,毛泽东在经受了无数次考验后,如今,曙光在前,胜利在望,他心潮澎湃,满怀豪情地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 《七律·长征》写于1935年9月下旬,10月定稿。二、赏析“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首联开门见山赞美了红军不怕困难,勇敢顽强的革命精神,这是全篇的中心思想,也是全诗的艺术基调。它是全诗精神的开端,也是全诗意境的结穴。“不怕”二字是全诗的诗眼,“只等闲”强化、重申了“不怕”;“远征难”包举了这一段非凡的历史过程,“万水千山”则概写了“难”的内外蕴涵。这一联如高山坠石,滚滚而下,牵动着全篇,也笼罩着全诗。“只等闲”举重若轻,显示了诗人视自然之敌若梯米,玩社会之敌于股掌的统帅风度。“只”加强了坚定的语气,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它对红军蔑视困难的革命精神作了突出和强调,表现了红军在刀剑丛中从容不迫,应付自如,无往不胜的铁军风貌。首联是全诗的总领,以下三联则紧扣首联展开。从首联开始,全诗就展开了两条思维线,构造了两个时空域,一个是客观的、现实的:“远征难”,有“万水千山”之多之险;一个是主观的、心理的:“不怕”“只等闲”。这样就构成了强烈的对比反衬,熔铸了全诗浩大的物理空间和壮阔的心理空间,奠定了全诗雄浑博大的基调。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七律·长征
《七律.长征》中“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是什么意思。
意思:金沙江浊浪滔天,拍击着高耸入云的峭壁悬崖,热气腾腾。大渡河险桥横架,晃动着凌空高悬的根根铁索,寒意阵阵。出自:毛泽东《七律·长征》原诗:七律·长征近现代:毛泽东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释义:红军不怕万里长征路上的一切艰难困苦,把千山万水都看得极为平常。绵延不断的五岭,在红军看来只不过是微波细浪在起伏,而气势雄伟的乌蒙山,在红军眼里也不过是一颗泥丸。金沙江浊浪滔天,拍击着高耸入云的峭壁悬崖,热气腾腾。大渡河险桥横架,晃动着凌空高悬的根根铁索,寒意阵阵。更加令人喜悦的是踏上千里积雪的岷山,红军翻越过去以后个个笑逐颜开。扩展资料创作背景:这首七律是作于红军战士越过岷山后,长征即将胜利结束前不久的途中。作为红军的领导人,毛泽东在经受了无数次考验后,如今,曙光在前,胜利在望,他心潮澎湃,满怀豪情地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七律·长征》写于1935年9月下旬,10月定稿。诗人成就:毛泽东诗词是“两结合”的光辉典范,既弘扬了中国古典诗歌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优良传统,又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文艺思想。毛泽东诗词蕴含着充满激情的理性,炽热而深邃,呈现出鲜明的现实主义特征。毛泽东诗词史诗般地反映了特定时期的社会风貌,使读者能够全面客观地体察中国人民的疾苦与心声,剖析中国革命的形势与任务。毛泽东的豪放笔法,恰如刘勰《文心雕龙》所说“思接千载”“视通万里”。他描绘的事物总是境象阔大、宏伟壮观,而他笔下的时间纵贯古今、时空交错。《沁园春·雪》大笔写意,寥寥数语,就把幅员辽阔的大好河山尽收眼底;几个人物,就把错综复杂的中国历史娓娓道来。毛泽东诗词所反映的生活内容跌宕雄浑,所展现的精神世界浩瀚豁达,所抒发的主观情感热烈奔放,所承载的思想内涵博大精深。
大渡桥和泸定桥是一座桥吗
大渡桥和泸定桥是一座桥。
泸定桥(LudingChainBridge),又名大渡桥,是中国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泸定县泸桥镇境内的一座跨大渡河铁索桥,为泸定桥风景区的主要景观文物。“泸定桥”又称为“铁索桥”。相传康熙帝统一中国后,为了加强川藏地区的文化经济交流而御批修建此桥,并在桥头立御牌。泸定桥两岸的桥头古堡为木结构古建筑,为中国独有。
大渡河泸定桥在哪个省哪个市
大渡河泸定桥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泸定县泸桥镇,是著名的铁索桥,两岸桥头堡为木结构古建筑,风貌独特赤中国国内独有,为泸定桥风景区的主要景观文物。
泸定桥始建于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九月,于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四月投入使用;于1961年3月4日被纳入中国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于2003年纳入景区管理。
泸定铁索桥全长103.67米,宽3米,由桥身、桥台、桥亭三部分组成:桥身由13根碗口粗的铁链组成,其中底链9根,扶手4根,每根铁链由862至997个由熟铁手工打造的铁环相扣,总重量达21吨多。
自清以来,此桥为四川入藏的重要通道和军事要津。1935年5月29日,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经这里飞夺泸定桥而使该桥闻名中外。
大渡桥横铁索寒的寒是什么意思 大渡桥横铁索寒原文及翻译
1、大渡桥横铁索寒的寒释义:冷、寒意。
2、《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3、翻译
红军不怕万里长征路上的一切艰难困苦,把千山万水都看得极为平常。绵延不断的五岭,在红军看来只不过是微波细浪在起伏,气势雄伟的乌蒙山,在红军眼里也不过是一颗泥丸。金沙江浊浪滔天,拍击着高耸入云的峭壁悬崖,给人温暖的感受。大渡河险桥横架,晃动着凌空高悬的根根铁索,使人感到深深的寒意。更加令人喜悦的是踏上千里积雪的岷山,红军翻越过去以后个个笑逐颜开。
大渡桥横铁索寒中的寒是什么意思?
字面意思:大渡河上的泸定桥,横跨东西两岸,只剩下十几根铁索,使人感到深深的寒意 [暗示红军飞夺泸定桥的惊险悲壮]。
深层解读:1965年7月31日,郭沫若先生在《光明日报》发表题为《“红军不怕远征难”》的文章,对“大渡桥横铁索寒”的“寒”字作了如下解释:“大渡桥横铁索寒”,寒字固然是为了韵脚的关系而选用的,然而当我们了解到夺取泸定桥的经过时,我们似乎可以体会到主席的心境.主席在过桥是很可能抚摸过桥栏的铁索,“寒”字便是实感.但通过这个“寒”字也充分表达“战术上重视困难”的思想.那是说:辉煌的成功,得来不易.根据郭沫若先生的解释,这“寒”字,一是表达“实感”,二是表达“心境”.实感是铁索的寒凉,心境是惊心动魄的感觉。
大渡桥横铁索寒这首诗的全文是什么?
大渡桥横铁索寒全文如下: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注释:1、难:艰难险阻。2、等闲:平常,不放在眼里。3、暖:温暖。4、逶迤:形容道路,山脉,河流,等弯弯曲曲连绵不断的样子。5、寒:心里害怕,有一丝寒意。6、云崖暖:是指浪花拍打悬崖峭壁,溅起阵阵雾水,在红军的眼中像是冒出的蒸汽一样。7、尽开颜:全都喜笑颜开,露出笑面。译文:红军不怕万里长征路上的一切艰难困苦,把千山万水都看得极为平常。绵延不断的五岭,在红军看来只不过是微波细浪在起伏,气势雄伟的乌蒙山,在红军眼里也不过是一颗泥丸。金沙江浊浪滔天,拍击着高耸入云的峭壁悬崖,给人温暖的感受。大渡河险桥横架,晃动着凌空高悬的根根铁索,使人感到深深的寒意。更加令人喜悦的是踏上千里积雪的岷山,红军翻越过去以后个个笑逐颜开。首句赏析“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首联开门见山赞美了红军不怕困难,勇敢顽强的革命精神,这是全篇的中心思想,也是全诗的艺术基调。它是全诗精神的开端,也是全诗意境的结穴。“不怕”二字是全诗的诗眼,“只等闲”强化、重申了“不怕”;“远征难”包举了这一段非凡的历史过程,“万水千山”则概写了“难”的内外蕴涵。这一联如高山坠石,滚滚而下,牵动着全篇,也笼罩着全诗。“只等闲”举重若轻,显示了诗人视自然之敌若梯米,玩社会之敌于股掌的统帅风度。“只”加强了坚定的语气,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它对红军蔑视困难的革命精神作了突出和强调,表现了红军在刀剑丛中从容不迫,应付自如,无往不胜的铁军风貌。首联是全诗的总领,以下三联则紧扣首联展开。
横渡大渡河的桥是?
泸定桥。泸定桥是位于中国四川省西部的大渡河上,泸定桥又被称为铁索桥,是古代汉族桥梁建筑的杰作。桥长103米,宽3米,13根铁链固定在两岸桥台落井里,两岸桥头堡为木结构古建筑,风貌独特赤我国国内独有。建于清康熙四十四年公元1705年,历时5年建成,康熙亲笔书写的“泸定桥”匾额挂于桥头。此桥净跨度100米,用9根碗口粗的铁链系 于两岸,每根铁链重约2. 5吨,用890个扁环扣连在一起。桥身 净宽2. 8米,铁链上铺以木板,两边各悬两根铁链作为扶手,全桥共用铁索13根,桥面距大渡河水面14米左右。
强渡大渡河是什么桥?
泸定桥。1、泸定桥是位于中国四川省西部的大渡河上,泸定桥又被称为铁索桥,是古代汉族桥梁建筑的杰作。桥长103米,宽3米,13根铁链固定在两岸桥台落井里,两岸桥头堡为木结构古建筑,风貌独特赤我国国内独有。2、泸定桥建立事件:建于清康熙四十四年公元1705年,历时5年建成,康熙亲笔书写的“泸定桥”匾额挂于桥头。此桥净跨度100米,用9根碗口粗的铁链系 于两岸,每根铁链重约2. 5吨,用890个扁环扣连在一起。桥身净宽2. 8米,铁链上铺以木板,两边各悬两根铁链作为扶手,全桥共用铁索13根,桥面距大渡河水面14米左右。
地理是什么?
地理学(geography),是研究地球表层空间地理要素或者地理综合体空间分布规律、时间演变过程和区域特征的一门学科,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交叉,具有综合性、交叉性和区域性的特点。地理是世界或某一地区的自然环境(山川、气候等)及社会要素的统称。“地理”一词最早见于中国《易经》。古代的地理学主要探索关于地球形状、大小有关的测量方法,或对已知的地区和国家进行描述。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的地理环境中各种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地理是一门综合性的基础学科。
什么是地理
1、土地、山川等的环境形势。今指全世界或一个地区的山川、气候等自然环境及物产、交通、居民点等社会经济因素的总的情况。2、地理学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的地理环境中各种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地理是一门综合性的基础学科。地理学主要是研究地球表层各种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地理是一门关于生活在地球上的人与他所处地理环境之间关系的学科。一般来讲,地理所涉及的范围包括人类生活的各种环境,也就是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自然环境包括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土壤圈等圈层,由此就产生了地理的各个分支,例如气候现象、水文现象以及水环境、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地貌、生物的分布以及生态现象,土壤的分布以及类型等等很多现象,除了这些以外,自然地理现象还关注于由于样式、水文、植物、土壤相互作用的地表系统现象以及由于人类活动而产生的各种环境现象、气候现象。因此学者把这样的学科叫做自然地理。除了自然地理,人类具有社会性所以还包括各种人类社会现象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例如农业的分布、工业的分布、聚落的分布等等现象,尤其注重人类的经济活动与环境的关系,但是关于这个方面的内容比较广阔,涉及的范围很多而且和其他的不好区分,姑且称之为人文地理(包括经济地理)。人文地理有一个最突出的理念就是要实现人类的各种与环境的和谐统一,也就是可持续发展。
横渡大渡河的桥是什么?
横渡大渡河的桥是泸定桥。1935年5月29日早晨6点,我军战士沿着布满子弹和火墙的铁索踩上铁链,与东海岸部队一起占领了泸定桥。泸定桥成为长征的重要里程碑,为实现具有重大历史意义奠定了坚实基础,最终结束了陕北长征,谱写了中国革命史上不朽的篇章。大渡桥的位置和特点泸定桥又名大渡桥,位于中国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泸定县泸桥镇境内的一个横跨大渡河的桥梁,这个桥梁整体呈现出来的是一种铁索的形式,而其中的泸定桥风景区则是这里的最主要的一个观景的文物。大渡河桥东西桥塔高16m,孔径132m,桥面4.5m。左右两侧分布着27根直径约3厘米的钢丝绳,中间用45根大小相同的钢丝绳吊杆将大桥悬挂在大渡河上。桥身由无数钢架铆接焊接而成。钢架上覆盖着约0.5米见方的方形橙色枕木和“人”字形拼花地板。
大渡桥的来历
大渡桥的来历
大渡桥就是泸定桥,位于四川西部泸定县,人们常称之为大渡河铁索桥,是甘孜州的门 户,康藏交通的咽喉。据《卫藏通志》载:“泸定桥”为康熙皇帝命名当年康熙皇帝的御碑,正文为“泸定桥”,而横批为“一统河山”,可见康熙对当时疆土完整的意愿;而反过来看,“山河统一”又表现了他对疆土完整统一的一种喜悦。由此可想,铁索桥对祖国统一的重要性,大家也就应明白“泸定”二字的意义了。 泸定桥坐落在泸定县城大渡河上,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桥始建于清康熙44年,建成于康熙45年(1706年)。康熙御笔题写"泸定桥",并立御碑于桥头。共有12164个铁环相扣,全桥铁件重40余吨。 沪定桥西有噶达庙。相传修桥的时候,13根铁链无法牵到对岸,用了许多方法都失败了。有一天,来了一位自称噶达的藏族大力士,两腋各夹1根铁链乘船渡过西岸安装,当他运完13根铁链后,因过于劳累不幸死去。当地人修建此庙,以纪念这位修桥的英雄。当然,传说终归是传说,实际上,在修建此桥时,荣经、汉源、天全等县的能工巧匠云集于此,共商牵链渡江之计,最后采用了索渡的原理,即以粗竹索系于两岸,每根竹索上穿有10多个短竹筒,再把铁链系在竹筒上,然后从对岸拉动原己拴好在竹筒上的绳索,如此般巧妙地把竹筒连带铁链拉到了对岸。在这里,我们看到的是劳动人民智慧的光芒。
红军过大渡河的故事
红军横渡铁索桥的故事:1935年5月25日,面对国民党追兵的紧追不舍,5月26日上午,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王稼祥、林彪、聂荣臻、罗荣桓、罗瑞卿当即作出了夺取泸定桥的决定。部署是由刘伯承、聂荣臻率领红一军团一师和陈赓、宋任穷领导的干部团为右路军,由中央纵队及1、3、5、9军团为左路军夹河而上攻取泸定桥。左路军由王开湘、杨成武率领的红二师四团为前锋攻击前进。5月28日。接令后红四团后昼夜兼行240华里山路,于29日晨在泸定桥西岸并与敌军交火。当时泸定桥已被敌人拆去了约八十余米的桥板,并涂上了机油,并以机枪、炮兵各一连于东桥头高地组成密集火力,严密地封锁着泸定桥桥面。中午,红四团在沙坝天主教堂内召开全团干部会议,进行战斗动员,组织了由连长廖大珠、指导员王海云率领的22名夺桥突击队。下午四点,22名红军身挂冲锋枪,背插马刀,腰缠十来颗手榴弹,冒着枪林弹雨,爬着光溜溜的索链向东桥头猛扑。三名战士在王友才的率领下,紧跟在后,背着枪。一手抱木板,一手抓着铁链,边前进边铺桥板。当红军突击队爬到桥中间时,敌人在东桥头放起大火、以烈火阻击红军夺桥。红军战士与敌人展开白刃战,飞夺泸定桥战。此时政委杨成武率领队伍冲过东桥头,打退了敌人的反扑,占领了泸定城,迅速扑灭了桥头大火。整个战斗仅用了两个小时,便惊险地夺取了泸定桥。扩展资料:背景:1935年5月25日,中央红军长征先头部队红1军团第1师第1团一部在四川省安顺场强渡大渡河成功后,蒋介石急调川军2个旅增援泸定桥。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为迅速渡过大渡河。挫败国民党军前后夹击红军的企图,决定红1军团第1师及干部团由安顺场继续渡河,沿大渡河左岸北上,主力由安顺场沿大渡河右岸北上,两路夹河而进,火速夺占泸定桥。历史意义:泸定桥战役因此而成为中国共产党和工农红军长征时期的重要里程碑,为实现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红一、二、四方面军会合,最后北上陕北,结束长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不朽的篇章,有“十三根铁链劈开了通往共和国之路”的壮美赞誉,新中国十大开国元帅,其中就有七位元帅长征时经过了泸定桥。当时在激战后的泸定桥上,刘伯承元帅曾用脚重重地在桥板上连跺三脚,感慨万千地说:“泸定桥,泸定桥,我们为你花了多少精力,费了多少心血,现在我们胜利了,我们胜利了!”朱德总司令在长征回忆录中为泸定桥题写对联:“万里长征,犹忆泸关险。三军远戍,严防帝国侵。 ”充分说明了红军长征飞夺泸定桥的艰险与壮烈。战略意义:1935年5月25日,中央红军先头部队在四川省安顺场强渡大渡河成功,沿大渡河左岸北上,主力由安顺场沿大渡河右岸北上,红4团第2连连长廖大珠等22名突击队员冒着枪林弹雨。脚踏火墙密布的铁索夺下桥头,并与左岸部队合围占领了泸定城。中央红军主力随后从泸定桥上越过天险,粉碎了蒋介石歼灭红军于大渡河以南的企图。盘江铁索桥:在关岭、晴隆二县交界的北盘江渡口。两峰夹峙,一水中绝,断崖千尺,壁立如削。是古代由黔入滇的必经之处。东西两岸相距约80米,水流急湍。明崇祯四年(1631年)贵州按察使朱家民倡议建铁索桥,冶大铁链数十条贯于两岸岩石间。其上横铺木板两重,厚约27厘米,阔约3米。两边架设高约3米的网状链条护栏。桥头附有方便行旅休憩、避雨的楼堞设施。据徐霞客现场观察,该桥“望之缥缈,然践之则屹然不动。日过牛马百群,皆负重而趋”。清代曾多次修建,在河岸叠以大木,镇以巨石,参差使成拱状,将链板牢牢托住。并附有盾栏、版屋。由是行人可鱼贯而越,较前又胜一筹。两岸古树阴森,碑石兀立,琳宫缥缈,辉煌掩映。前人视为“千寻金锁横银汉,百尺丹楼跨彩凤”的黔中胜迹。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泸定桥战斗
红军过大渡桥的故事
飞夺泸定桥在1935年5月25日,面对国民党追兵的紧追不舍,5月26日上午,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王稼祥、林彪、聂荣臻、罗荣桓、罗瑞卿当即作出了夺取泸定桥的决定。部署是由刘伯承、聂荣臻率领红一军团一师和陈赓、宋任穷领导的干部团为右路军,由中央纵队及1、3、5、9军团为左路军夹河而上攻取泸定桥。左路军由王开湘、杨成武率领的红二师四团为前锋攻击前进。5月28日。接令后红四团后昼夜兼行240华里山路,于29日晨在泸定桥西岸并与敌军交火。当时泸定桥已被敌人拆去了约八十余米的桥板,并涂上了机油,并以机枪、炮兵各一连于东桥头高地组成密集火力,严密地封锁着泸定桥桥面。中午,红四团在沙坝天主教堂内召开全团干部会议,进行战斗动员,组织了由连长廖大珠、指导员王海云率领的22名夺桥突击队。下午四点,22名红军身挂冲锋枪,背插马刀,腰缠十来颗手榴弹,冒着枪林弹雨,爬着光溜溜的索链向东桥头猛扑。三名战士在王友才的率领下,紧跟在后,背着枪,一手抱木板,一手抓着铁链,边前进边铺桥板。当红军突击队爬到桥中间时,敌人在东桥头放起大火、以烈火阻击红军夺桥。红军战士与敌人展开白刃战,飞夺泸定桥战。此时政委杨成武率领队伍冲过东桥头,打退了敌人的反扑,占领了泸定城,迅速扑灭了桥头大火。整个战斗仅用了两个小时,便惊险地夺取了泸定桥。泸定桥因此而成为中国共产党长征时期的重要里程碑。扩展资料泸定桥又称大渡桥、铁索桥,位于四川省泸定县大渡河上。清朝康熙时期,藏族和汉族的物质交流到了大渡河全靠渡船或溜索转渡。有时不能及时渡河,大渡河两岸经常货物堆集如山,一些鲜活食品(比如说野味、肉菜等)因无法过河而腐烂,而军队的频繁调动在这里也成了梗阻。公元1705年,康熙皇帝为了国家统一,解决汉区通往藏区道路上的梗阻,下令修建大渡河上的第一座桥梁,经过一年的修建,大桥于1706年建成,康熙皇帝取“泸水”(即大渡河旧称“沫水”,康熙错以为“泸水”)、“平定”(平定西藏准噶尔之乱)之意,御笔亲书“泸定桥”三个大字,并立御碑于桥头,碑文正文为“泸定桥”,而横批为“一统河山”。从此泸定桥便成为连接藏汉交通的纽带,泸定县也因此而得名。泸定桥两岸的桥头古堡为传统木结构古建筑,为中国独有。该桥始建于清康熙44年(1705年),建成于康熙45年(1706年)。康熙御笔题写"泸定桥",并立御碑于桥头,两岸桥头堡为木结构古建筑,风貌独特系国内独有。中国工农红军在长征途中“飞夺泸定桥”,使之成为中国共产党重要的历史纪念地。1961年,泸定桥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左右两边各2根,是桥栏,底下并排9根,铺上木板,就是桥面。每根铁链由862至997个熟铁手工打造的铁环相扣,总重量达21吨。底链上铺满木板,扶手与底链之间用小铁链相连接,这样就13根链为一个整体。属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飞夺泸定桥(红军长征重要战役)百度百科-泸定桥(大渡桥)